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物态变化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本章复习和总结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本章复习和总结课件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从图像中可看出,萘是_晶__体___(选填“晶体” 或“非晶体”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
约持续了___1_0__min。
知识点三 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定义:物质从_液__态__变为_气__态__的过程叫作 汽化。 (2)汽化_吸___热 (3)举例:水蒸发、酒精挥发等。
随堂演练
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2.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为37 ℃ C. BC过程不吸热 D. AB过程吸热升温
(3)若用图2所示体温计未甩一下
就直接测一个体温为38 ℃的人,
则示数是_3_8_.5_℃___。
图1
图2
知识点二 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1)常见三种状态:固体、_液__体__、_气__体__。 (2)定义:随着温度变化,物质会在固体、_液__体__、 _气__体__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作 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_固__态__变为_液__态__的过程叫作熔化,熔 化_吸___热。 (2)凝固:物质从_液__态__变为_固__态__的过程叫作凝固,凝 固_放___热。
图4
知识点四 升华和凝华
1.升华 (1)定义:物质从_固__态__直接变为_气__态__的过程叫作 升华。 (2)升华__吸__热。 (3)举例: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等。 2.凝华 (1)定义:物质从_气__态__直接变为_固__态__的过程叫作 凝华。 (2)凝华_放__热。 (3)举例:霜、冰花、雾凇等。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知识点及综合提升: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知识点及综合提升: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知识点及综合提升: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知识梳理】一、升华1.定义:物质从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物质发生升华时要热。

二、凝华1.定义: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

2.凝华过程中要热。

【注意】由固态向气态方向转化的都吸热,反过来都放热。

【激活思维】常见自然现象的成因①云、雨、雪:水蒸气遇冷成的小水珠和成的小冰晶的集合体飘在空中就是云;小水滴在空中大量聚集不能悬浮在空中下落就成为雨;云中的小冰晶大量聚集下落就成为雪;如果雪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也会形成雨。

②露:水蒸气成小水珠附着在草木砂石上就形成露。

③霜:水蒸气成小冰晶附着在草木砂石上就形成霜。

④冰花:水蒸气成小冰晶附着在窗户玻璃壁上就形成窗花。

【A双基巩固】知识点1 升华1.(现象)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熔化C.升华D.蒸发2.(实验)如图所示在探究碘升华实验中,在碘锤中加入少量固态碘,加热后出现紫色的碘蒸气。

已知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

观察图片后,请思考该实验装置改进(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理由是。

知识点2 凝华3.(现象)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B.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C.冰冻的衣服也会干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4.(实验)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经过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知识点3 升华吸热与凝华放热5.(实例)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

6.(实验)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第三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1、⑴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⑵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

2、⑴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⑵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要放热。

⑴晶体熔化图像: 非晶体熔化图像: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⑵晶体凝固图像: 非晶体凝固图像:2、汽化和液化: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要吸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要放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体沸腾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

温度不断降低。

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⑵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要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要放热三: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3、水蒸气(看不见)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4、“白气”(看得见)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物理知识点梳理 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物理知识点梳理 复习提纲

气 固 液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八上·物理·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第三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人体:37℃2、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3、测量工具——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科书P49-504、体温计的使用方法:量程35~42℃,分度值0.1℃。

有个回钩。

不甩体温计的使用后果:测高准确,测低不变。

(因为有个回钩,热能胀,冷不能缩)例题:(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 )A.体积大小;B.运动快慢;C.冷热程度;D.振动快慢(2)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3)下图中有A 、B 、C 、D 、E 五种测量水温的操作。

请你评价这五种操作方法的正误。

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4)如图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 ℃;(5)两只没甩过的体温计读数都是38℃,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39.5℃的甲、乙两病人的体温,则甲、乙体温的读数分别是___和____。

(6)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二、物态变化1、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如冰变成水,铁块变成铁水等等) 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如水变成冰等等)℃,标注各阶段的物态)(2)区分晶体图和非晶体图的方法:有固定熔点和凝固点(有横线)的是晶体图,没有固定熔点和凝固点(没有横线)的是非晶体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精细梳理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精细梳理 (新版)新人教版

第3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开(K)。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1℃)。

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②分类及比较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等。

非晶体物质:玻璃、食盐、奈、各种金属等。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

②继续吸热。

2.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液化放热。

方法:A.降低温度;B.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3.举例说明自然界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碘、冰、干冰、樟脑、钨。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3.举例说明自然界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人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 测量工具:温度计(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3、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

4、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0和100℃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代表1℃。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2.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4.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5.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6.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35~42 ℃。

玻璃泡和直玻璃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并且略有弯曲,使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离开人体后,体温计仍能准确地显示人体的温度。

7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1、 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3、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4、 凝固:物质从液太变成固态:5、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6、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7、 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2.特点(1)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或凝固点。

(2)在熔化过程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3. 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晶体非晶体8、8、熔化需要持续加热,所以吸热,凝固需要降温,是放热。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1)沸腾:①概念: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第三章物态变化(完整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完整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知识点(一)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1)常用温度计的原理: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常用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并且均匀的玻璃管,管下端是一个玻璃泡,泡内装有适量的测温物质,如水银、染成红色的煤油、酒精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所用单位的符号。

长刻度线旁标着数字,两个长刻度线之间还有短刻度线,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温度叫它的分度值。

(3)常用温度计的分类①液体温度计:根据测温物质的不同分为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②固体温度计如根据不同金属连接时的温差现象制成的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不同温度下电路导电性不同制成的电子体温计,利用红外线原理制成的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利用不同金属膨胀率不同制成的双金属片温度计等。

③气体温度计:多用氢气或氦气作测温物质,精确度很高,多用于精密测量。

知识点(二)摄氏温度1、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是℃。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注:0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与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冷热程度相同,而不是说物体没有温度。

3、摄氏温度的表示方法:在书写摄氏温度时,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在数字的前面加“﹣”号,如﹣10 ℃,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省略数字前面的“+”号,如10 ℃,读作“10摄氏度”或“零上10摄氏度”。

注: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又称开尔文温标、绝对温标。

理论上宇宙中的最低温度是绝对零点温度-273.15℃,热力学温标将-273.15℃定义为0K,分度方法与摄氏温标相同,表达式为T=t+273.15℃,使用热力学温标时冰水混合物温度为273.15K。

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docx

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docx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一、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二、温度计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三、摄氏温度1、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摄氏温度。

2、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表示;将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四、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看清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注意被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测量范围。

12、测量时:a.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的容器底或容器壁。

b.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a.要看清液柱的上表面对应的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b.温度计的玻璃泡。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除外)。

c.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4、记录:记录数值和单位。

五、体温计1、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玻璃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为35°C到42°C,使用前要用力甩一甩。

2、玻璃体温计在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细管叫缩口,当水银收缩时,水银能从这个细管处断开,因此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一、物态变化1、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常见的三种状态。

2、物质各种形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2、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三、熔点和凝固点1、有些固体在熔化时尽管被不断加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晶体。

如海波、冰、各类金属等。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作熔点。

2、有些固体在熔化时,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的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如石蜡、松香、玻璃等。

3、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叫作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其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吸放,温度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六种物态变化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六种物态变化总结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一、明确概念:汽化:液态到气态液化:气态到液态熔化:固态到液态凝固:液态到固态升华:固态到气态凝华:气态到固态二、正确判断物质开始是什么状态,后来是什么状态,然后考虑是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属于什么变化。

如:例1、冰变成水,是什么物态变化?详解:开始冰是固态,后来水是液态,固态到液态,熔化。

三、更多的题目,物质的某一状态或几个状态不是很清楚的。

如例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什么物态变化?详解:开始衣服上的冰是固态,“干了”冰变成了水蒸气跑了,水蒸气是气态,固态到气态,是升华。

例3:雾和露是怎么形成的?详解:开始是水蒸气,是气态,雾和露都是液态的水,气态到液态,是液化。

象例2、例3,这种题目,物质某一状态,这里是水蒸气(气态)不易明白,我们特别要注意:但通常我们也易掌握:水蒸气是气态,我们看不到,看得到的肯定不是水蒸气,如所谓的“热气”“白气”等。

如下一题就是:例4:冬天人嘴里会呼出“白气”,是什么一回事?详解:开始人嘴里呼出的是水蒸气,是气态,冬天的早晨,外界温度低,它会变成了“白气”,是液态,气态到液态,是液化。

四、其它物质也有类似“三”的情况。

如例5:樟脑丸变小最后消失了,是什么物态变化?解:固态(萘)变成气态(萘蒸气),升华。

五、还有的题目,有几种物态变化在一起。

如,例6:日光灯管两头发黑,这是什么一回事。

答:先升华,后凝华。

例7:干冰人工降雨中的物态变化先后有哪些?干冰升华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小水滴变成大水滴,小冰晶熔化成水,落到地面就是雨。

五、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的生活现象。

1、熔化现象:⑴、冰激凌变软。

⑵、蜡烛点燃,蜡块变成蜡水。

⑶、修电器时用锡焊(锡块变成锡水)。

⑷、用冰棍或雪糕等解暑。

⑸、用冰袋降温或为高热病人降温。

⑹、冰或雪慢慢化成水。

⑺、夏天屋子里放一些冰块用来降温。

⑻、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因发热过多温度达到其熔点而熔断。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大全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1:温度1.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温度用符号t表示。

2.摄氏温度: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摄氏度(1 ℃)。

3. ℃是摄氏温度单位的符号,读做摄氏度.知识点2:温度计的使用1.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

.2.测量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但不能碰容器底或容器壁。

3.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知识点3:体温计1.量程为:35 ℃~42℃。

2.使用前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温度不准确。

知识点4:物态变化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知识点5: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有固定融化温度的固体。

例如:冰、食盐、糖、海波、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融化温度的固体。

例如:玻璃、松香、蜡、沥青等。

知识点6:融化1.概念: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晶体融化的特点:晶体中融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的融化温度叫做熔点。

3.晶体融化的条件:(1)达到融化温度;(2)不断吸热。

4.非晶体融化的特点:非晶体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非晶体逐渐变软,直到全部融化为液体。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知识点7:凝固1.概念: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晶体凝固的特点:晶体中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的融化温度叫做凝固点。

3.晶体凝固的条件:(1)达到凝固温度;(2)不断放出热量。

4.非晶体凝固的特点: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边放热,边降温,液体逐渐变稠,直到全部变为固体。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知识点8:汽化1.概念: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共1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共11张PPT)
பைடு நூலகம்
,从
2.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就变小甚至消失,这
是一种 升华 现象.
3.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出现霜,窗玻璃上出现冰花等现象, 这些是 凝华 现象.
4.升华是一个 吸 热过程,有 制冷 作用,而凝华是一个 放 热过程. 五、物态变化相互关系
六、三个制冷作用: 1.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例如:夏天室内洒水可以降温. 2.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例如:用干冰人工降雨. 3.熔化吸热制冷.例如:超市中用冰熔化吸热保鲜荔枝和海 虾等.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一、温度和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程度 叫温度,其常用单位是 摄氏度

用 ℃ 表示.
2.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热胀冷缩 的
性质制成的.
3.在标准大气压下把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 0 ℃, 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 100 ℃.两者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份是
持不变,这个温度叫 沸点 . 4.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 表面积的大小 ;(2) 液体温度的高低 ;(3)液面 空气流动的 快慢. 5.液化:物质从 气态 变成 液态 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
放 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压缩体积 和 降温 .
四、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 升华 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的现象叫凝华.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 液态 变为 气态 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 方式有 蒸发 和 沸腾 ,都要 吸 热. 2.蒸发:是在 任何 温度下,且只在液体 表面 发生的 缓慢 的汽化现象.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使自身及周围的温度 都 降低 ,故有 制冷 作用.
3.沸腾:是在 一定 温度下,在液体表面 和 内部 同时 发生的 剧烈 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 吸热 ,但 温度 保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常见的物质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二、物态变化的类型及特点1. 熔化与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冰熔化成水。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凝固成冰。

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持续升高。

2. 汽化与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是缓慢的。

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必须达到沸点才能进行。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

3. 升华与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霜的形成。

三、温度与热量1.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2.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度量,是一个过程量,用 “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四、温度计与体温计1. 温度计: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测量温度的仪器。

使用时要注意观察量程、分度值,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 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

其测量范围为35℃~42℃,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体温计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缩口,使得水银柱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内,因此需要甩一甩才能再次使用。

五、物态变化与日常生活1. 熔化与凝固的应用:如冰的熔化用于降温、金属的凝固制造零件等。

新人教版八 上第三章 物态变化 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 上第三章 物态变化 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 一、温度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3、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液体一般为酒精、水银、煤油) 4、构造:玻璃泡、液柱、玻璃管、刻度、单位 二、摄氏温度1、单位:摄氏度 符号:℃ ★2、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就代表1℃。

★3、知道人的正常体温为37℃ 三、温度计的使用★1、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

●2、正确使用温度计1)看清温度计的 量程和分度值;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若液面在0刻度线上方,则从0刻度往上读。

若液面在0刻度线下方,则从0刻度往下读。

)四、体温计1、特点:1)测温范围小 35℃~42℃ 2)精确度高 每小格为0.1℃ 3)可以离开人体读数★4)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目的:使上升的水银回到玻璃泡中。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一、物态变化 1、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如右图) ★二、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滴等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三、实验探究★1、实验装置(如右图)组装仪器的顺序是:从下往上。

★2、熔化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轻轻搅拌的目的:使海波受热均匀细管(缩口) 凝华(放热)★3、晶体的熔化(海波) ●(1)认识晶体熔化曲线:1)AB 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人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 测量工具:温度计(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3、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C 。

4、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为 100 C, 0 100份,每一份代表1 C 。

1 •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2 •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 .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4.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 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5.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 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6.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 为35〜42 C 。

玻璃泡和直玻璃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并且略有弯曲,使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离开人体后 ,体温计仍能准确地显示人体的温度。

1、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3、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4、 凝固:物质从液太变成固态:5、 6、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7、熔点和凝固点(1)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2•特点(1)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或凝固点。

(2)在熔化过程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3. 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和100 C 之间等分成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程風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咀O 工分度值一亍小梢代表的温度值。

第二 化和节熔 凝固(熔化固态:”液态: ・壮态 I 凝周丿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7、生活中常见的三种温度计的区别I 晶体非晶体& 熔化需要持续加热,所以吸热,凝固需要降温,是放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章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章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章物态变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章物态变化3.1 温度一、温度1.定义: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1.工作原理: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

2.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三、摄氏温度(℃)——温度的单位1.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记作℃、100℃,平均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2.读法:(1)人的正常体温是37℃——37摄氏度;(2)水银的凝固点是-39℃——零下39摄氏度或负39摄氏度。

四、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两看”——量程和分度值;1) 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1℃;(一般)2) 体温计:35℃~42℃、0.1℃;3) 寒暑表:-35℃~50℃、1℃.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如果待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就会涨破温度计;反之则读不出温度。

3.温度计使用的几个要点:1)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泡在待测液体中,不能碰底或壁;2)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不能在示数上升时读数,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五、体温计1.量程:35℃~42℃;分度值:0.1℃.2.特殊结构:玻璃泡上方有很细的缩口。

使用方法:用前须甩一甩。

(否则只升不降)典型例题:1.如右图所示,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为36℃;图2中的示数为-9℃。

分析:首先判断液柱的位置:可顺着液柱上升的方向观察,若数字越来越大,则说明液面在℃以上,应该从℃向上读;反之则说明液面在℃以下,应该从℃向下读。

2.用体温计测量___同学的体温是37.9℃,若没有甩过,用它只能测出以下哪位同学的体温?分析:体温计只升不降的特点。

体温计的玻璃泡比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大,而细管的直径则小,因此体温计的分度值更小。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物理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推荐文档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物理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推荐文档

八上•物理•知识点梳理•复习提纲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C )。

规定:在一个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C,沸水的温度为100C 。

人体:37 C2、 某地气温-3 C 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3、 测量工具一一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科书P49-504、 体温计的使用方法:量程35~42C ,分度值0.1 C 。

有个回钩。

不甩体温计的使用后果:测高准确,测低不变。

(因为有个回钩,热能胀,冷不 能缩) 例题:(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A.体积大小;B.运动快慢;C.冷热程度;D.振动快慢(2)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 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 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3)下图中有A 、B 、C 、D E 五种测量水温的操作。

请你评价这五种操作方法的正误。

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4)如图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___________ C ,乙的示数为 C ; (5)两只没甩过的体温计读数都是 38C ,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 C 和39.5 C的甲、乙两病人的体温,则甲、乙体温的读数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 __ 。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液 气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1- -11、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升华吸热(如冰变成水,铁块变成铁水等等) (6)体温计的示数为 _______】、物态变化甲乙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精细梳理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精细梳理 (新版)新人教版

第3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开(K)。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1℃)。

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②分类及比较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等。

非晶体物质:玻璃、食盐、奈、各种金属等。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

②继续吸热。

2.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液化放热。

方法:A.降低温度;B.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3.举例说明自然界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碘、冰、干冰、樟脑、钨。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3.举例说明自然界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态变化§温度一、温度(1)定义: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1.工作原理: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中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2.—3.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三、摄氏温度(℃)——温度的单位1.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记作0℃、100℃,平均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2. 读法:(1)人的正常体温是37℃——37摄氏度;(2)水银的凝固点是-39℃——零下39摄氏度或负39摄氏度.四、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 使用前“两看”——量程和分度值;Ⅰ.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1℃;(一般)Ⅱ.体温计:35℃~42℃、℃;…Ⅲ.寒暑表:-35℃~50℃、1℃.2.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如果待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就会涨破温度计;反之则读不出温度。

3. 温度计使用的几个要点(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泡在待测液体中,不能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图210℃ 20(图140℃30<仰视:结果偏低俯视:结果偏高稍等一会,不能在示数上升时读数,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五、体温计1. 量程:35℃~42℃;分度值:℃.2. 特殊结构:玻璃泡上方有很细的缩口。

使用方法:用前须甩一甩。

(否则只升不降)-☆典型例题1. 如右图所示,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6℃ ;图2中的示数为 -9℃ 。

分析:首先判断液柱的位置:可顺着液柱上升的方向观察,若数字越来越大,则说明液面在0℃以上,应该从0℃向上读;反之则说明液面在0℃以下,应该从0℃向下读。

2. 用体温计测量小强同学的体温是℃,若没有甩过,用它只能测出以下哪位同学的体温( C ) A.小红:℃;B :小刚:℃;C :小明:℃;D :小华:℃ 分析:体温计只升不降的特点。

3. 体温计比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玻璃泡 大 一些,玻璃管的直径 小 一些,因此,体温计的分度值更 小 一些。

(填“大”或“小”)规律总结:温度计的分度值越小,表示其灵敏度越高。

为了增加温度计的灵敏度,只能增大温度计的玻璃泡,减小细管的直径。

~固态液态熔化凝固EFGHADBC§ 熔化与凝固一、定义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生活中熔化与凝固的现象:蜡烛点燃后,蜡熔化;炼钢铁时,钢铁熔化;冬天水结冰了……二、实验:探究固体融化时温度变化规律1. 酒精灯的使用:1) 往酒精灯加酒精时,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 2) 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3) 点燃酒精灯时,一般用火柴点燃,不能用已点燃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 4)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2. 海波熔化实验:用水浴法加热——为了海波受热均匀。

三、固体的分类——晶体与非晶体、1.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常见晶体:冰、金属、萘、海波。

2.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继续上升。

常见非晶体:松香、石蜡、沥青、玻璃。

3.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非晶体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

4. 晶体、非晶体熔化与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1)AB:固态,吸热,T上升;BC:固液共存,吸热,T不变;CD:液态,吸热,T上升。

2)EF:液态,放热,T下降;FG:固液共存,放热,T不变;GH:固态,放热,T下降。

5. 晶体熔化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条件:1)温度降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初冬的某个夜晚,放在屋外的金属盒内的水结了冰,这说明夜里的气温(A )A.一定比0 ℃低;B.可能是0 ℃,也可能比0 ℃低C.一定是0 ℃;D.可能是0 ℃,也可能比0℃高.6.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非晶体边吸热边升温,状态先是变软、变稠、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热;2.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典型例题}№.1现有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要使热的物体冷却,使用0℃的冰效果好。

№.2试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谚语中的科学道理。

〔提示:雪熔化时从空气中吸热。

〕№.3水在盐水中可以凝固,水和盐水的凝固点,哪一个更低盐水№.4北方的冬天,气温常在0℃以下,菜窖里放几桶水就可以防止蔬菜冻坏,这是为什么[ 提示:温度在0℃以下,桶里的水会发生什么物态变化发生这种物态变化需要什么条件]№.5以下四种现象中①沥青路面在烈日下变软;②盐放入水中,水变成了盐水;③冰化成了水;④蜡烛燃烧时出现了蜡液。

属于熔化的是__ __。

分析:盐放入水中,水变成了盐水,这是溶解,而非熔化。

№.6如图所示,为某种晶体熔化过程的图象。

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为__0℃__,熔化过程用了_3__min,该晶体可能是_冰_。

#液态气态汽化液化§ 汽化和液化;一、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生活中汽化、液化的现象:洒在地上的水过段时间就会变干、露珠的形成……二、汽化的两种形式——沸腾和蒸发1.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Ⅰ.实验现象:*① 温度计示数.....先上升后保持不变;② 沸腾前后都有气泡..产生;③ 声音响度....由大变小。

100沸腾后沸腾前2)沸腾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ⅰ.液体温度达到沸点;ⅱ.不断吸热。

3)沸点:不同的液体在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沸点还与大气压有关。

2.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蒸发具有制冷作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用控制变量法:.....探究)Ⅰ.液体的温度;Ⅱ.液体的表面积;Ⅲ.液体表面的气流速度。

!※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部分家庭安装了热风干手器,利用热风干手器可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提高了水的温度,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4.沸腾和蒸发的异同点三、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1. 生活中液化的现象: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B.夏天打开冰箱时的“白气”、雾的形成、露水的形成、夏天冰镇饮料“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2. 液化的两种方式: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如:液化石油气四、汽化吸热,液化放热※为什么100℃的水蒸气要比100℃的水造成的烫伤要厉害解析:100℃的水蒸气液化要放热,则100℃的水蒸气要比100℃的水造成的烫伤要厉害。

☆典型例题1.当某种液体的温度为它的沸点时,该液体】A.一定在蒸发B.一定在沸腾C.可能在沸腾D.可能蒸发和沸腾同时进行2.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气态固态凝华升华空气中的水蒸气雾凇、冰花、霜温度很低时凝华冰水蒸气气态固态升华升华樟脑丸:A.用电吹风吹湿头发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3.我国民间有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

关于出现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水的蒸发现象B.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是水分子的扩散现象D.水缸有裂缝,水渗了出来 思路解析:水缸外表面,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的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含有的大量水蒸气遇冷的缸壁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了缸壁上。

这个现象说明了空气潮湿,是下雨的前兆。

(§ 升华和凝华一、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在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放在衣橱内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1. 升华吸热——制冷或者获得低温。

如:利用干冰人工降雨。

2.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应用:⑴用久了的灯泡的灯丝(钨)会变细,灯泡内壁会变黑。

⑵人工降雨:人们从陆地向云层发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或从飞机上向云层撒干冰,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

这一实例中包括几种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分别是什么物态变化 回答:固态二氧化碳,升华;空气中水蒸气,液化。

解析: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收热量,造成温度降低,从而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

⑶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这说明了霜是由于_气温非常低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冰水水蒸气凝固液化熔化汽化升华凝华固态液态气态凝固液化熔化汽化升华凝华水的三态联系物质的三态联系凝华_而形成的;雪后寒是由于_升华吸热_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三、物质的三态联系☆典型例题(多选)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 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而成的 B .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 .冰花出现在窗玻璃的内侧 D.冰花出现在窗玻璃的外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