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河流演变
河床演变
(3)山区分汊河流的江心洲和心滩位置比较固定,常以两汊居多,二平原地 区中下游河段经常可见多股分汊。 (4)山区河流河床卵石运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不连续性。同时,卵石的 输沙率有很大波动。由于山区水流湍急,紊动强度大,床面卵石的排列、 结构、粗化层的形成和破坏以及卵石的补给都会深刻地影响卵石运动。 (5)由于山区河流沿程有不少溪沟入汇,在沟口发育形成冲积扇,其伸入干 流部分称为溪口滩,既影响河床演变又影响航运。被分割的冲积扇以及新 形成冲积扇的向外伸展,常会挤压流路,影响泥沙运动,产生新的成型淤 积体。
三、平原河流的河床演变
1、平原河流主要特征
(1)水文泥沙特性
① ② 平原地区坡度平缓,土壤疏松,降雨够径流系数小,因而汇流时间长。 由于平原河流集水面积大,流域降雨分配不均,支流入汇时间有先有后,故洪水通
常没有猛涨猛落现象,洪水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流量变化与水位变幅较小。 ③ ④ 流态相对平稳,没有明显的跌水、泡水、急漩、横流等险恶流态。 悬移质以沙、粉沙、粘土为主。悬沙中床沙质与床面泥沙不断交换且呈饱和状态。
2、一定的河床形态与河床组成,必然有一定的与之相 适应的输沙率。 (1)水流夹带泥沙,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泥 沙交换来进行的。 (2)河床由泥沙组成,河床组成变化是通过泥沙输移 将水流中的泥沙与组成河床的泥沙相互交换来实 现,如果泥沙交换不平衡,就必然产生河床各种 类型的变形。
二、河床变形分类
(3)泥沙运动
组成山区河流河床的泥沙多为卵石、块石和基岩,而水流挟带 的多为细沙、粉沙和黏土。河床除见裸露段外,一般均覆盖有卵 石,故研究山区河流的河床演变,也就是研究卵石的冲刷、搬运 和沉积过程。
① 卵石运动的间歇性、随机性和运动速度 卵石运动有明显的间歇性,呈现出走走停停、不连续、缓慢的运 动特点,停留时间比运动时间长得多。运动与停留时间和流速大小及 床面粗糙情况有关:流速大,床面光滑,停留时间就短,反之就长。 ① 山区河流卵石运输基本规律 洪水期,除个别特殊河段外,流速普遍较大,卵石大量往下游输 移;枯水期,峡谷和深槽输移强度通常很弱,某些河段甚至完全停止 输移。反映在河谷冲淤变化上则为洪水冲谷於滩,枯水冲滩淤谷。
河道演变规律课件
THANKS
感
例如:在流域水资源规划中,结合河道演变 规律分析,可以预测未来水文情势变化,制 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方案,实现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利工程设计与建设
河道演变规律在水利工程设计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 用。水利工程如水库、堤防、航道整治等都需要考虑 河流的演变规律,以制定针对性的工程措施。
例如:在航道整治工程中,通过分析河床演变规律, 可以确定合理的航道断面形状和尺寸,制定出更加符 合水流动力条件的航道设计。
河道演变现状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道演变的影响日益显著。 许多河流面临着洪水频发、河床淤积、水质污染等问题。因 此,加强河道演变规律的研究和监测,对于保护生态环境、 保障人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2
河道演的基本程
河床的冲刷与侵 蚀
河床冲刷
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对河床产生 冲击,造成河床的冲刷,使河床 的底部变得更为平滑,同时也会 使河床的深度增加。
河道演件
• 河道演概述
01
河道演概述
河道演变定义及原因
河道演变定义
河道演变是指河流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河床、河岸、河床地貌等要 素发生变形和调整的过程。
河道演变原因
河道演变的主要原因是水流与河床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水流冲刷、搬运、沉 积等过程。此外,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因素也会影响河道演变。
06
典型案例分析
美国科罗拉多河的河道演变及应对措施
河道演变
由于科罗拉多河含沙量大,流速快,河床变 化大,历史上已经多次改道。近年来,由于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河流侵蚀加剧,河岸 崩塌严重,河道变化更加频繁。
应对措施
美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应对科罗拉多河 的河道演变,包括修建堤防、加固河岸、疏 浚河道等。此外,还通过实施水资源管理计 划,减少河流的侵蚀和改变河流的流向,以 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chap5 河床演变
(一)弯道的形态特征
1、河弯的基本要素 凹岸、凸岸、弯曲半径、弯顶、中心角、弯距、摆幅
47
2、河弯的类型 单式河弯 复式河弯 自由河弯 深切河弯 强制河弯
48
(二)弯道的水流特征
49
1、水面横比降和超高
水面横比降
——离心加速度与重力 加速度的比值
凹岸水面超高值
河床演变:指河床在自然条件下或受人工建筑物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及其过程。
河势:是河道的平面态势,包括主流线、水边线及其所构成 的平面形态(如汊道、弯道,边滩、心滩、江心洲、河漫滩)以及 水面现象等有关形态要素的总称。
河床演变是水流、泥沙与河床相互作用的反映。
一定的河床形态和组成必然有一定的与之相适应的水
河流纵断面
沿河流中泓线的断面。Fra bibliotek中泓线:河流中沿水流方向各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
河流比降
中泓线上单位长度内水面或河底的落差。
——水面或河底比降。
—— 分别为第 j 河段始端和终端的水面或河底 高程。 ——第 j 河段水面或河底落差。 ——第 j 河段长度。
河流比降的特点 河流比降由于受各种因素 的影响,变化较大;在恒
顶冲点
“低水上提” “高水下挫”
58
4、弯道纵比降 弯道上段,水面纵比降凸岸大于凹岸; 弯道下段,情况则相反。
实测弯道纵比降沿程变化图
59
5、弯道纵向流速分布
实测弯道纵向流速分布沿程变化图
60
6、弯道横向流速分布
实测弯道横向流速沿水深分布图
61
7、弯道的泥沙运动
实测弯道泥沙流速冲淤实验结果
18
分汊
蜿蜒
八年级地理第五章第一二三节河流和湖泊概况长江黄河
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分节基础练习题】第一节河流和湖泊概况一、境空题1.我国河流众多,受地势影响,大部分自向流入洋。
2.最终流人海洋的河流称河,其集水区域称区域。
3,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从河流的、、和等方面分析。
4.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夏季风影响,所以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基本与界线相一致,夏季风到来时,降水增加,河流水位就,形成期。
5.我国河流汛期最长的河流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是。
6.最终不流人海洋的河流称河,其集水区域称区域。
7.我国西北内流区河流多河,河水水源多来自,水量大小随而变化;季水量大,季水量小,甚至消失。
8.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它位于。
9.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是,长度千米。
现在、两省境内的运河段,运输量仍然很大。
10.湖泊可分为内流湖与外流湖,内流湖基本上是水湖。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湖,属水湖。
二、连线题将下列河流与其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A.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①雅鲁藏布江B.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②长江C.流人北冰洋的河流③额尔齐斯河D.含沙量最大的河流④塔里木河E.最长的内流河⑤黄河F.注人印度洋的河流③珠江三、选择题(单项选择)1.我国流人北冰洋的河流有()。
A.黄河B.长江C.额尔齐斯河D.怒江2.我国外流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
A.l/3 B.2/3 C.3/4 D.4/53.我国内流河的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
A.5%B.10%C.20%D.50%4.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是()。
A.秦岭一淮河一线B.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C.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D.黑河一腾冲一线5.下列河流,最后注人印度洋的是()。
A.金沙江B.澜沧江C.珠江D.雅鲁藏布江6.我国外流河,绝大多数是注入()。
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7.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A.夏季降水丰富B.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C.地下水补给丰富D.湖泊水补给丰富四、读图分析题1.下图是根据湖水含盐度的不同划分的两类湖泊,看图回答问题:(1)图①是湖,其湖水输出的主要形式是;图②是湖,它与河流的关系:。
河床演变
从河岸与河床相对可动性角度看,当河岸不可冲刷时, 犬牙交错的边滩向下游移动,深槽和浅滩也向下游移动。
顺直型河段的演变是通过推移质运动使边滩、深槽、 浅滩作为一个整体下移的。
顺直型河段的演变还可 呈周期性的展宽和束窄。 流量的变化对浅滩的影响: 洪水期:浅滩淤积,深槽 冲刷。 枯水期:浅滩冲刷,深槽 淤积。 推移质和悬移质中的 床沙质增加了造床运动。
2、一定的河床形态与河床组成,必然有一定的与之相 适应的输沙率。 (1)水流夹带泥沙,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泥 沙交换来进行的。 (2)河床由泥沙组成,河床组成变化是通过泥沙输移 将水流中的泥沙与组成河床的泥沙相互交换来实 现,如果泥沙交换不平衡,就必然产生河床各种 类型的变形。
二、河床变形分类
(3)弯曲型河道:这类河段的河床蜿蜒曲折,河岸可动性大于河
床可动性,因此在两岸发展河湾弯行。
当沙波运动使河床出 现犬牙交错的边滩时,由 于河岸的可动性较大,河 床可动性小,河岸冲刷发 展较快,边滩下移较慢, 因此河床将继续弯曲,形 成河湾。
蜿蜒型河段的演变现象,按其缓急程度,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 一般演变,经常发生的一种演变。 ② 突变,在特殊条件下发生的演变。 无论哪种演变都与水流及泥沙运动紧密相关即横断面变 形主要表现为凹岸崩退和凸岸相应淤长。 横断面变形最本质的原因是横向输沙不平衡。 两岸冲淤面积接近相等,断面形态保持不变,断面接近 平衡状态。
1、从演变表现形式上分为:
纵向变形
横向变形
河道沿流程所 发生的变形。即河 床纵剖面的冲淤变 化,如河床的下切、 抬高等。
河床沿与水流 垂直的水平方向发 生的变形,如河湾 的发展、汊道的兴 衰等。
2、从河道演变的发展过程分为:
单向变形
河流观察日记
河流观察日记今天我来到了一条美丽的河流旁,准备开始我的观察日记。
河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波涛声随之缓缓传来。
我坐在河边的岩石上,用心地观察着河流带给我的一切。
第一章:起点河流的源头,就在我眼前。
水从山上的瀑布中奔腾而下,形成了一道飞瀑,水花四溅,仿佛是天地间的奇迹。
跳跃的水滴形成了一道道水帘,闪烁着七彩的光芒。
我被这美丽的景象深深吸引,不禁陶醉其中。
第二章:河流的起伏随着水流的逐渐平缓,河流开始向前奔流。
河水在山间穿行,弯曲而灵动。
山峦环绕,给了河流一种宽广而自由的舞台。
我看到河水忽快忽慢地流淌,仿佛在与周围的大自然,和周围的物体对话。
时而潺潺低语,时而欢快跳跃,它似乎在向我述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第三章:丰富的生态站在河边,我看到了许多生灵在水中嬉戏。
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快速地摆动鳍翅。
它们的身上闪烁着银色的光芒,仿佛给水上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活力。
河流旁的芦苇丛中,有一只苍鹭正在静静等待着食物的到来。
我悄悄靠近,它警觉地抬起头,然后翩翩起舞,飞向远方。
第四章:河流的变化河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而平静,时而翻腾。
而在河流中央的一个地方,居然有一块岛屿。
岛屿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植被,周围是一片湛蓝的水域。
我慢慢地走近,发现岛上还有一只孤独的鹿。
它静静地低头吃草,在阳光的照耀下,它的毛发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这个小岛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给我带来了无尽的遐想。
第五章:河流的尽头我顺着河流的方向走去,终于来到了河水的尽头。
河水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瀑布,水流激烈地冲击着岩石。
溅起的水花飘落在我身上,带来了一阵清凉。
站在瀑布前,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威严,仿佛能听见河水在喊着:“人类,请珍惜我!”结尾:这次的河流观察之旅让我更加了解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
河流如同一个听话的孩子,无声地承载着大地的恩泽,为我们提供水源,滋润着万物生命。
我们应该更加爱护和保护河流,与它和谐共处,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清澈的河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第3讲课时29河谷的演变(1)
河谷的演变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 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基本概念] 溯源侵蚀、下蚀、侧蚀、“V”形谷、峡谷 [基本原理] 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
流水侵蚀作用的类型与河谷地貌演化
侧蚀
使河床拓宽
下蚀
使河床加深
溯源侵蚀
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延长
明确 命题方向
考向2 通过“河流袭夺”考查“综合思维” 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低
位河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源头不断延长,与高位 河相遇后夺取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被夺 河与袭夺河相交处,河流流向极不自然,往往呈 现突然转弯的现象,称为袭夺湾,在袭夺湾附近 有时形成跌水(瀑布跌落式的水流)。如图为“山 东省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东周河与沂河 之间历史上发生过袭夺现象。据此完成4~6题。
侵蚀基准面
(1)概念 (2)影响侵蚀基准面的因素 (3)侵蚀基准面引起河流冲淤积变化
①如果侵蚀基准面上升,由于河流纵坡降的减 小,将导致挟沙能力的降低和河床的淤积。 ②如果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纵坡降将增大, 从而导致挟沙能力的增强和河床的侵蚀。
河流袭夺
• 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 •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其中侵蚀力强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 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 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 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注:由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 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 地等;海拔越高,年代越老。
河流阶地
(1)概念 (2)形成过程
注:有几级阶地,就有几次上升运 动(地壳上升是间歇性的,即等新的 阶地形成之后才会再次上升,不是 连续上升的)。
123456
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第3讲课时29河谷的演变(2)
123456789
(2021·天津地理)如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
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完成5~6题。
5.图中四处地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
的是
A.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砂岩、页岩、石灰岩、黄土均为沉积作用形成的,一般而言下老上新。读图可 知四处地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为①④③②,选D。
123456789
(江苏地理)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
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 次变老。读图回答7~8题。
8.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
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 C.二叠系
B.石炭系 D.第四系
图中显示,丙处为泥盆系地层,直接出露地表,在此处往下钻探,只能发现比它 更古老的地层,即志留系地层。
123456789
(2021·6月浙江选考)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3~4题。
4.以马尔代夫为代表的低地岛国最忧虑的全球性问题
主要有
①臭氧层破坏
②渔业资源枯竭
③森林面积减少
④两极冰川消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23456789
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影响全 球环境和人体健康,不仅仅是低地岛国最忧虑的问 题,①错误; 渔业资源枯竭会对岛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全 球性的问题,②错误; 森林面积减少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温 室效应更加严重,使得两极冰川消融加剧,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低地岛国被 淹没的风险加大,③④正确。故选D。
123456789
(2021·6月浙江选考)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河道演变规律课件
支的现象。这些汊道的形成和演变与河床的冲刷和堆积作用密切相关。
河道形态演变规律
河道宽度的变化
随着河流的演变,河道的宽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在某些情况下,河道的宽度可能会增加, 而在其他情况下,可能会减小。这些变化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河水的冲刷和堆积作用、流 域的植被覆盖和水文条件等。
河道坡度的变化
河道的坡度也可能会随着河流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在某些情况下,河道的坡度可能会变得 更加陡峭,而在其他情况下,可能会变得更加平缓。这些变化与河床的冲刷和堆积作用、 河水的流速和流域的地形等因素有关。
物理模型法
根据实际河道的形态和特征,制作物理模型进行 实验,观察河道的演变过程。
数值模拟法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对河道演变进 行数值模拟,得到河道的演变规律。
河道演变模拟软件介绍
MIKE
一款专业的河流和水域建模软件 ,可用于模拟河道的演变过程和 洪水灾害等。
HEC-RAS
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开发的一款河 流分析软件,可用于模拟河道的 水流、泥沙输移和河床演变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公众参与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加强河道保护和管理的社 会监督,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河道管理格局 。
国际合作
在全球范围内加强河道演变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共享研究 成果和经验,为全球河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05
河道演变研究的意义与展 望
河道演变研究的意义
河道演变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为河流治理和保护提供 科学依据。
河道演变研究有助于预测未来河流的变化趋势,为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 护提供决策支持。
河道演变研究有助于促进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推动学科交叉与 融合。
河的演变过程文字
河的演变过程文字
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系之一,它们在我们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河流不仅为生物提供了水源和食物,还为我们的农业和工业提供了必需的水资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河流演变的过程。
河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降雨和融雪的过程。
当降雨和融雪发生时,水会积聚在地面上形成溪流,这些溪流会逐渐汇聚成河流。
河流的流向通常是由高地到低地,因为水会自然地流向海洋或湖泊。
河流的形态和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土地形态、降雨量和地表覆盖。
在山区,河流的流量通常较大,而在平原地区,河流的流量较小。
河流的形态也会受到河道内的河岸侵蚀和沉积的影响。
河流还可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开采、排污和水利工程的建设。
河流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期、成熟期和老年期。
青年期是指河流刚形成时的阶段,此时河流通常比较窄、较深,河道中心的水流速度也会较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进入成熟期,此时河流的宽度和深度都会增加,并且河道中心的水流速度会减缓。
最后,河流进入老年期,此时河流的宽度和深度会趋于稳定,河道中心的水流速度也会进一步减缓。
总之,河流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和演变的过程对于维护我们生态系统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第16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研究表明,晋陕黄河峡谷的形成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阶段Ⅰ为幼年 期,宽谷广泛发育,河谷宽浅;阶段Ⅱ和阶段Ⅲ是壮年期,峡谷和阶地显 著发育。晋陕黄河峡谷幼年和壮年期地貌叠加,宽谷和峡谷嵌套。晋陕黄 河峡谷下游主要为壮年期地貌景观,而上游幼年期地貌更明显。下图示意 晋陕黄河峡谷的宽谷分布。据此完成1~2题。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1.河流沉积规律
2.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部位 a.山前地带 b.河流中下游 c.入海口(河口)
地貌类型 _山__前__冲__积__平__原___ __河__漫__滩__平__原____
_三__角__洲__平__原___
[自主探究] 如何区分冲积扇和三角洲? [提示] 一是从位置上区分:冲积扇位于山前,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湖)口 附近。二是从组成物质上区分:冲积扇组成物质复杂,颗粒物有大有小, 三角洲多以粉砂状物质为主。
(2023·浙江6月选考)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1996年黄河经人工 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下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 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 的是( )
A.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 D.③②①④
地质工作者通过地质勘探发现,南海北部陆缘的珠江口盆地的地层中 (距今14.8 Ma~13.8 Ma)(Ma:百万年)发育着一系列古三角洲。经过分析, 专家认为古三角洲的形成主要是该时期全球变冷事件引发海平面变动的结 果。下图为珠江口盆地古三角洲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中大陆架三角洲面积较大,其形成原因可能有( )
类型
基座 阶地
形成过程 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是河流冲积物,下部是基岩的 阶地。它是由于构造抬升,河流下切深度超过原冲积 层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
河流动力学2007-C5河床演变for教学楼
涵
义
广义:河道从河源到河口所流经河谷的各个部分 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历史,属地貌学的研 究范畴 狭义:只限于近代冲积河道的演变发展,属河流 动力学的研究范畴
河床演变常见的现象
垂向上的上抬下切 横向上的拓宽和缩窄 局部地形的左右、上下摆动
0
第五章 河床演变
5.1 河床演变的基本概念 5.1.1
二
第五章 河床演变
5.1 河床演变的基本概念 5.1.3
㈡水流与河床的自动调整作用
水流与河床的自动调整作用:河床变形是由于输沙不平衡引起的, 而河床变形本身又是朝着输沙平衡的方向发展的。
三、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㈠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是水流与河床的自动调整作用
①S ①S S S S S ②S ②S S S
第五章 河床演变
5.3 弯曲河道的演变
㈠河道平面形态
一、演变特点
5.3.1.1
中水河槽左右弯曲,两个反弯河段由直线段过渡,主流蜿蜒曲折(图) 河底高低不平,滩槽相间,弯道为深槽,过渡段为浅滩,滩槽水深
相差较大(图) 。
㈡常出现的地方
河谷较宽,两岸无对称控制 河床、河岸易冲,河岸更易冲 流量变幅小,中水历时长 比降平缓,流速不大 一般出现在河流的中下游,我国分布很广。
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泥沙交换进行的;河床组成变化是水 中泥沙与河床泥沙相互交换实现的;输沙不平衡,必然引起河床的 各种变形。
一
第五章 河床演变
5.1 河床演变的基本概念 5.1.2
㈠从变形的表现形式分
二、河床变形分类
①纵向变形:河床沿程纵深方向发生的变形(图5-1) ②横向变形:河床沿垂直于流向的水平方向上发生的变形(图5-2)
11.4.7(6周)四 11.4.12(7周)二 11.4.14(7周)四
河流的形成与发展
河流的形成与发展(一)河流的发育1.河流的形成下雨后沿斜坡流动的暂时性面状流水(片流),对山坡冲刷剥蚀的作用(洗刷作用)。
下雨后沿沟谷及河道流动的暂时性线状流水,称之为洪流。
洪流对沟谷的强烈冲刷的作用常形成冲沟。
在冲沟发育过程中,岩沟底下切到潜水面以下,勾股水流得到地下水不断补给,则由暂时性的流水转变为经常性的流水,冲沟就演变为河谷。
河流的形成演变一方面受流水自身运动规律的控制,另一方面受地质构造影响,导致河流的面貌复杂多样。
由流水切割形成的谷地称为河谷。
河谷要素包括:1、谷坡:河床两侧的斜坡。
2、谷底:谷坡坡麓之间的平坦部分。
3、河床:谷底经常被流水占据的部位。
河谷形态可分为:“V”形谷――谷底很窄,多为河流上游河谷特征“U”形谷---谷底较宽,是河流中游河谷特征碟形谷----谷底宽缓,是河流下游河谷特征2.河流的发育与构造河谷的位置与取向通常受局部地质构造控制。
河谷所在地经常是地质构造的薄弱带、软弱岩层分布带,或是断裂、节理的发育带。
这种地带由于其抗流水侵蚀能力弱,易快速发育成为河谷。
因此,河谷时而挺直,时而突然转折。
而水系的型式往往可以反映区域性地质构造的特征。
大区域内河流的展布格局与大构造有密切联系。
大区域内河流的展布格局受该区地势特征控制,而地势特征又受控于大构造。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这就决定了我国主要的河流——长江、黄河及珠江等均自西向东流入大海;与此同时,西南部的河流-澜沧江、怒江、红河等均环绕青藏高原东侧,沿着横断山脉由北向南流入大海。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并发生碰撞的结果,所以板块构造是造成上述河流展布格局的总根源。
树枝状水系的特点是主、支谷呈树枝状相接。
常见于岩层或岩石强度比较均一的地区。
角状水系中的河谷常作直角状转折,发育在岩层或岩石强度均一且叠加有断层或节理的地区。
格子状水系的主、支谷呈格子状相交,主谷延伸较长。
它主要发育在线状褶皱地区。
主谷沿褶皱轴部延伸.放射状水系在穹隆、火山锥等高地上,河谷自中央向四周发散;在盆地内河谷从四周高地向盆地中心汇聚。
第五章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③、防洪措施 a、工程措施 加固堤防 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 重点治理荆江河段 b、生态措施
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工程
退耕还湖、退耕还林、水土保持
④、灌溉事业的发展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第五章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河湖和人类的关系 (利与害)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一、河湖概况
1、内流区和外流区 内流河和外流河 (分属太、印、北三大流域)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和分布(成因)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要素:水位、流量、含沙量、冰 期、汛期、落差 成因:受气候、地形、植被的影响 三类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差异比较及成 因分析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4、防洪和灌溉 ①、中下游洪涝成因 a、流域广、支流多(水系特点) b、流经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 长、水量大 c、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洪水同 时袭来(气候异常) d、上、中游山区森林破坏、围湖 造田(人为原因) ②、危害:一旦发生水灾,损失惨重
作业1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要素包括哪些? 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2、我国东部河流的汛期变化自南向北 有什么规律?这与我国锋面雨带的推 移有什么关系? 3、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分别以哪种补 给形式为主?影响它们水量变化的主 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第五章河流演变
第六章河流演变第一节河流地质作用及其发育过程一、河流地质作用1.侵蚀作用河道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冲刷破坏河谷、加深河床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
按侵蚀作用方向,又分垂向侵蚀(下蚀)、侧向侵蚀(旁蚀或侧蚀)和向源侵蚀(溯源侵蚀)三种情况。
2.搬运作用河流携带大量的物质(泥沙),不停地向下游方向输送的过程,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的搬运能力巨大。
据统计,全世界河流每年输入海洋的物质总量约200亿吨。
3.沉积作用河水在搬运过程中,一部分泥沙从水中沉积下来,此过程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
其堆积物叫河流的冲积物。
二、河流的发育过程在地貌学领域,河流发育和水系形成的时间尺度一般是以地质年代计。
一条完整的河流水系,从初生到趋向成熟,是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缓慢形成的。
河流的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三个阶段。
图6-1可用来说明河流的一般形成过程。
其中,图(a)表示在陆面上受近代地壳活动的地形控制而形成的一条河流,水流在阶梯状瀑布中,强烈地磨蚀着基岩河床,此时的河流发育属于幼年期阶段。
随着流水侵蚀的均夷作用的进行,湖泊、沼泽消失,峡谷加深,支谷延展,河床坡降逐渐减缓(图(b)),河流发育处于青年时期。
往后,泛滥平原逐渐发育,河谷进一步拓宽,干流显现均衡河流特征,此时接近壮年期阶段(图(c))。
随着侧蚀的不断进行,泛滥平原带宽扩大,形成冲积性准平原,曲流河型形成,河流地貌发育进入相对成熟期或称老年期(图(d))。
再往后,又可能由于地壳运动、气候等因素影响,使河流侵蚀作用而重新“复活”,河谷地貌又现出幼年期的特征,表现出地貌上的“回春”现象。
(a)幼年期(b)青年期(c)壮年期(d)老年期图6-1 河流形成一般过程示意图严格说来,上述河流发育的三个阶段并不是时间概念,而只是把河流发育过程中出观的现象(地貌现象)概括为三个具有一定特征的阶段。
一般说来,一条发育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河流,它的上游往往具有幼年期的特征,而中、下游则具有壮年期和老年期的特征。
05第五章 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二)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
化学风化作用的最终产物包括两部分: 1)能溶于水的可迁移物质 包括各种易溶盐类、K+、Na+ 的氢氧化物(真溶液)和少部分难溶物质(胶体)(如 Si4+、Al3+、Fe3+、Mn4+等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胶体); 2)难于迁移,堆积在原地的残积物。主要为难溶物质、 岩石碎屑和风化形成的矿物,如石英碎屑、蒙脱石、高岭 石、铝土矿、蛋白石、褐铁矿等。 各类矿物抗风化能力的顺序是:氧化物、氢氧化物>硅酸 盐>碳酸盐>硫化物>卤化物、硫酸盐; 几种常见矿物抗风化能力的顺序是:石英>白云母>长石 >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金属硫化物氧化后形成的铁帽
3.水解作用和碳酸化作用 水解作用是指水离解出的OH-离子与矿物离解出的阳离子,如 Na+、K+等,结合形成带OH-新矿物的过程。 碳酸化作用是指当CO2溶解于水中时,形成CO32-和HCO31-离子, 它们与矿物中的阳离子(K+、Na+、Ca2+)结合形成易溶于水的 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过程。 4K[AlSi3O8]+2CO32- +4H2O→2K2CO3 +Al4[Si4O10][OH]8+8SiO2 钾长石 高岭石 蛋白石 4K[AlSi3O8]+6H2O→4KOH+Al4[Si4O10][OH]8+8SiO2 钾长石 高岭石 蛋白石
(三)生物风化作用的产物 生物风化作用的产物包括两部分: 1)生物物理风化作用:矿物、岩石碎屑; 2)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其特征是在物质成分上与原岩不一 样。一种重要产物是土壤,确切地说它是物理、化学和生 物风化作用的综合产物,但尤以生物风化作用为主,使其 富含腐殖质。土壤一般为灰黑色、结构松软、富含腐殖质 的细粒土状物质,与一般残积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含有大量 腐殖质,具有一定的肥力。
探索河流系统的形成与演变
河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利用和 开发河流资源,实现河流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关注河 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采取有 效措施保护和恢复受损的河流生态系 统。
河流科学研究技术的创新:不断探索 和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河流 科学研究的技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水能资源的利用领域:电力生产、灌溉、水产养殖等
水能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优缺点:优点包括可再生、清洁、储量丰富等;缺点包括对生态环境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价值,可以提供休闲、娱乐和观光等多 种旅游体验。
河流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建设水坝、水闸等水利工程,开发水电、灌溉等资源利用项目,同 时建设景区、景点等旅游设施,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河流地貌学: 研究河流地貌 形态、形成过 程和演变规律
河流动力学: 研究河流中水 流运动规律、 泥沙输移和河
床演变
河流生态学:研 究河流生态系统 结构、功能和演 化,以及人类活 动对河流生态的
影响
遥感与GIS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
获取流域信息, 结合GIS技术进 行空间分析和
模拟
河流系统的综合研究:将河流系统 与周边环境进行整体研究,以揭示 其相互影响和演变规律。
地质构造:断裂、 褶皱等地质构造 对地表水流的形 成和流向产生影 响
生物作用:植被 覆盖和水生生物 对水流的滞缓和 净化作用,间接 影响河流的形成
侵蚀作用:河水不断冲刷河床和两岸,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 搬运作用:河水携带泥沙、岩石等物质,形成各种地貌 沉积作用:泥沙等物质在河口或湖泊中沉积,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河流的改造作用:河流的流动和侵蚀作用不断改变地表形态,形成新的地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河流演变第一节河流地质作用及其发育过程一、河流地质作用1.侵蚀作用河道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冲刷破坏河谷、加深河床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
按侵蚀作用方向,又分垂向侵蚀(下蚀)、侧向侵蚀(旁蚀或侧蚀)和向源侵蚀(溯源侵蚀)三种情况。
2.搬运作用河流携带大量的物质(泥沙),不停地向下游方向输送的过程,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的搬运能力巨大。
据统计,全世界河流每年输入海洋的物质总量约200亿吨。
3.沉积作用河水在搬运过程中,一部分泥沙从水中沉积下来,此过程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
其堆积物叫河流的冲积物。
二、河流的发育过程在地貌学领域,河流发育和水系形成的时间尺度一般是以地质年代计。
一条完整的河流水系,从初生到趋向成熟,是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缓慢形成的。
河流的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三个阶段。
图6-1可用来说明河流的一般形成过程。
其中,图(a)表示在陆面上受近代地壳活动的地形控制而形成的一条河流,水流在阶梯状瀑布中,强烈地磨蚀着基岩河床,此时的河流发育属于幼年期阶段。
随着流水侵蚀的均夷作用的进行,湖泊、沼泽消失,峡谷加深,支谷延展,河床坡降逐渐减缓(图(b)),河流发育处于青年时期。
往后,泛滥平原逐渐发育,河谷进一步拓宽,干流显现均衡河流特征,此时接近壮年期阶段(图(c))。
随着侧蚀的不断进行,泛滥平原带宽扩大,形成冲积性准平原,曲流河型形成,河流地貌发育进入相对成熟期或称老年期(图(d))。
再往后,又可能由于地壳运动、气候等因素影响,使河流侵蚀作用而重新“复活”,河谷地貌又现出幼年期的特征,表现出地貌上的“回春”现象。
(a)幼年期(b)青年期(c)壮年期(d)老年期图6-1 河流形成一般过程示意图严格说来,上述河流发育的三个阶段并不是时间概念,而只是把河流发育过程中出观的现象(地貌现象)概括为三个具有一定特征的阶段。
一般说来,一条发育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河流,它的上游往往具有幼年期的特征,而中、下游则具有壮年期和老年期的特征。
第二节山区河流的基本特性一、河床形态山区河流的平面形态复杂(图6-2)。
河道曲折多变,沿程宽窄相间,急弯、卡口比比皆是,两岸与河心常有巨石突出,河槽边界极不规则,仅在宽谷段有较具规模的卵石边滩或心滩。
山区河流的发育一般以下切为主。
河谷断面多呈V字形或U字形,如图6-3所示。
V字形河谷河槽狭窄,多位于峡谷段;U字形河谷,河槽相对宽广,多位于展宽段。
断面宽深比较小。
河床和谷坡之间无明显的界线。
谷坡往往见有阶梯状阶地。
图6-2 山区河流的平面形态图6-3 山区河道河谷断面形态河流阶地可为一级或多级。
每级阶地都是由阶地面和阶地坎所组成,如图6-4所示。
图6-4 河流阶地形态示意图图6-5 川江重庆至三斗坪河床深泓纵剖面河床纵剖面陡峻,急滩深潭上下交替。
床面形态不规则,河床高程起伏甚大,有的河流局地床面起伏达20~30m,如长江万县附近的河床高差达60m,如图6-5所示。
二、水流泥沙山区坡面陡峻,易发暴雨山洪。
河道洪水暴涨暴落,水位、流量变幅很大,但持续时间一般不长。
例如,长江支流嘉陵江,最大流量36900m3/s,最小流量220m3/s,流量变幅180倍;长江三峡的巫峡段,水位变幅达55.6m。
水面比降一般都较大,且受河床形态影响沿程不同,绝大部分落差集中于局部河段。
河床上存在的急湾、石梁、卡口等,造成很大的横比降。
此外,由于滩险处的壅水情况随水位变化而不同,局部比降因时变化突出。
因此,山区河道的一些险滩段形成的急流,对航行威胁很大。
山区河道流态十分复杂。
常有回流、横流、旋涡、跌水、水跃、泡水、剪刀水等流态出现,流象极为险恶。
悬移质含沙量一般不大。
但在植被甚差的地区,特别是在山洪暴发时,含沙浓度可能很大;枯水期则相反,含沙量很小,不少山区河流甚至变为清水。
推移质多为卵石及粗沙。
由于山区河流洪水历时很短,卵石推移质输沙量一般不大。
我国一些山区河流,推移质年输沙量不足悬移质年输沙量的10%。
三、河床演变山区河道由于比降陡,流速大,含沙量相对较小,水流挟沙力有富余,这有利于河床向冲刷变形方面发展。
但河床多系基岩或卵石组成,抗冲能力强,冲刷受到限制。
因此,山区河道变形十分缓慢。
但在某些局部河段,受特殊的边界和水流条件影响,可能发生大幅度的暂时性的淤积和冲刷。
例如峡口滩,汛期受峡谷壅水影响,大量沙卵石落淤,枯季壅水消失,落淤的沙卵石被水流冲走,局部地区的冲淤幅度相当可观。
特别是,在遭受突然而强烈的外力因素影响时,往往致使河床发生强烈变形。
如地震造起的巨大山体崩塌,或因强降雨引发的特大山洪泥石流,都有可能堵江断流而形成堰塞湖,如不及时爆破排险,均有可能造成重大灾害。
第三节平原河流的基本特性一、沉积扇河流从山区进入平原以后,出山口处形成放射状散流,由于流速骤减,随水流携带而来的泥沙沉积下来,所形成的沉积地貌因呈扇形而称为沉积扇。
根据其成因,沉积扇可分为洪积扇和冲积扇两类。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季节性洪流搬运的泥沙沉积而成的沉积扇,称为洪积扇。
常见两种形式,如图6-6)。
我国西北干旱区山麓地带均有分布。
图6-6 两种洪积扇地貌(W.B.Bull)在湿润地区,由常年性流水搬运的泥沙沉积而成的沉积扇,称为冲积扇。
黄河自孟津由山区流入平原,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扇。
据叶青超的分析,其范围西起孟津,西北沿太行山麓与漳河冲积扇交错,西南沿嵩山东部与淮河上游相接,东邻南四湖,呈放射状向平原散开,面积约8万多km2,如图6-7所示。
图中显示的黄河下游冲积扇,实际上是冲积扇的复合体,它是由历史上黄河大改道而形成的桃花峪冲积扇、兰考冲积扇和花园口冲积扇三个亚冲积扇构成的。
这是因为,黄河下游筑堤束水悠久,筑堤后河槽淤积抬高,日久之后,就会决口,或因扒口而改道。
而每次大的改道,都会在决口点以下形成一个冲积扇,这些冲积扇互相叠合在一起,便形成当今黄河下游的冲积扇复合体。
通常所说的冲积平原河流,是指这类在广阔的山前平原冲积扇上发育演变的河流。
图6-7 黄河下游冲积扇需要说明的是,洪积扇与冲积扇两者并无明显的界限,只是各自的形成与发育环境不同。
洪积扇地貌的发育,主要与暂时性洪流的发生有关;而冲积扇地貌则是由常年性径流所形成。
二、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由河流的堆积作用所形成的平原地貌,如我国华北平原、江汉平原、东北松辽平原等。
这些平原都堆积了深厚的第四纪沉积物。
冲积平原可以分为山前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三部分。
山前平原是从山区到平原的过渡带, 其成因属于冲积-洪积型。
中部平原是冲积平原的主要部分,其沉积物主要是冲积物。
河流形态多以汊道、游荡型河流为主。
滨海平原属于冲积-海积平原。
其沉积物颗粒更细, 沼泽面积大,并有周期性海水侵入, 形成海积层〈滨海及浅海沉积〉,与冲积层交替, 包括河口及三角洲沉积。
三、河床形态冲积平原河流有深厚的冲积层。
冲积层厚度往往深达数十m甚至数百m以上。
冲积层的组成具有分层现象,最深处多为卵石层,其上为夹沙卵石层,再上为粗沙、中沙以至细沙,在中水位以上的河漫滩上,则有粘土和粘壤土存在,某些局部地区也可能存在深厚的粘土棱体。
冲积平原河流的河谷断面形态,如图6-8所示。
图中显示洪、中、枯三级水位,与之相应的为洪、中、枯水河槽。
如无堤防约束,洪水河槽将相当宽广。
通常所说的河槽,一般指中水河槽。
中水河槽比较宽浅,断面宽深比一般高达100以上。
图6-8 平原河流的河谷断面形态1,2,3—洪水、中水、枯水位;4—谷坡;5--谷坡脚;6--河漫滩;7—滩唇;8—边滩;9—堤防;10—冲积层;11—原生基岩平原河流的横断面形态与河型有关。
其横断面形态,可概括为抛物线形、不对称三角形、马鞍形和多汊形等四类,如图6-9所示。
图6-9 平原河流的横断面(a) 顺直段 (b) 分汊段 ((c) 弯曲段 (d) 散乱段河床纵剖面无显著的大起大落。
但由于深槽、浅滩交替分布,河床纵剖面仍是一条起伏的下降曲线,平均纵向坡度比较平缓(图6-10)图6-10 长江中游枝城~城陵矶河段河床纵剖面平原河流中水河槽的两侧或一侧常存在河漫滩(图6-11)。
它是由河流的堆积作用而形成的,洪水季节常被淹没,中枯水时露出水面。
若无堤防约束,洪水期水流漫滩后,淹及范围宽广,由于过水断面增大,流速降低,泥沙落淤,造成滩面高程逐年增高。
典型的河漫滩横剖面形态,如图6-12所示。
图6-11 平原河流的河漫滩图6-12 河漫滩横剖面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河流河漫滩的发展消长速度很快,原为主河槽的位置可能变为滩地,而原为河滩的位置可能变为主河槽。
例如,我国黄河潼关以上的北干流,在历史上就不断横扫秦晋两省的滩地,时而东濒山西,时而西临陕西,如图6-13所示。
因此,人们常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图6-13 黄河潼关以上北干流近期河道变迁图平原河流的河床上常见各种成型堆积体,它是各种形式的大尺度沙丘的统称。
包括边滩、江心滩、江心洲,以及边滩与边滩,或边滩与心滩之间的沙埂(在通航河道称为浅滩)等等,如图6-14所示。
这些泥沙堆积体,在水流的作用下,处于不断移动变化过程中。
图6-14枯水期河道中泥沙成型堆积体1--边滩; 2—江心洲;3—江心滩;4—沙嘴;5—浅滩;6-深槽平原河流各类洲滩的区别:倚附于河岸,高程较低,在枯水时露出水面的沙滩称为边滩;边滩的下端称为沙嘴;连接上、下边滩或边滩与心滩之间的沙埂,在通航河道上称为浅滩;位于江中较低的沙滩,称为江心滩(或称潜洲),中水淹没,枯水出露,由泥沙淤积或因水流切割边滩形成;位于江心较高的的沙滩,称为江心洲,一般在江心滩的基础上落淤形成,其高程大致与河漫滩齐平,或略高于中水位,洪水季节可能上水,滩上生长植物,或种植庄稼,有的还有居民点;高于中水河槽的两侧滩地,称为河漫滩(外滩),洪水淹没,中水出露,滩上一般长有芦苇或灌木,或种植农作物,我国平原河流的河漫滩上一般都建有挡水堤防(图6-15 )。
图6-15 平原河流各类洲滩四、水流泥沙平原河流的水文特性与山区河流有很大的差别。
洪水一般无暴涨暴落现象,持续历时相对较长,流量变化与水位变幅相对较小。
水面比降较小,一般在(1-10)×10-4以下,且沿程变化不大。
流速相应较小,一般都在2~3 m/s以下。
水流流态较平缓,基本没有山区河流的跌水、泡漩等险恶流象。
平原河流中输移的泥沙,绝大部分为悬移质,推移质泥沙只占输沙总量中很少一部分,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五、河床演变平原河流的河床演变,在输沙平衡状态下,主要表现在河槽中各类泥沙堆积体的发展和变化。
主要演变规律是,汛期淤积壮大,枯季冲刷萎缩。
在水流作用下,平面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与此相应,中水河槽的平面外形也会发生变化,河岸有些地方崩退,而在另—些地方则会淤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