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与援助机制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与援助机制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责任。
然而,繁重的学业压力、关系困扰和成长焦虑等问题,使得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着严峻挑战。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学校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援助机制。
一、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学校应该通过举办主题演讲、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向学生和家长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增加他们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二、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全面地教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和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和健康的人生观,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三、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应设立心理辅导室或者心理健康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心理辅导师要具备良好的聆听能力和沟通技巧,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帮助他们认识和分析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
四、心理健康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班主任是学生的亲近人,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同伴关系培养同伴关系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社会互动关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团队活动、合作项目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和团队精神。
六、家庭教育与支持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学生最亲近的人。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向家长传递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使家庭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系统。
七、校园心理健康活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健康周、主题演讲比赛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八、与社会资源的合作学校可以与社会资源合作,建立心理咨询师团队、协作医疗机构等,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心理支持和援助。
学生心理援助服务手册

学生心理援助服务手册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学生面临的压力也日益增加。
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和处理心理问题,学生心理援助服务变得不可或缺。
本手册旨在为学生和所有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人士提供指导和支持。
第一章:心理问题简介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学习困难等。
了解这些常见问题的症状和表现形式对于学生心理援助的有效进行至关重要。
第二章:心理援助相关资源这一章将指导学生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人士如何寻找和获取心理援助相关资源。
包括校内心理顾问、心理咨询中心或机构、在线心理援助平台等。
同时,我们还会提供一些建议,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援助机构、如何预约心理咨询师等。
第三章:心理援助面对面咨询面对面咨询是学生心理援助中常见的一种方式。
这一章将介绍心理咨询的过程、注意事项和技巧。
同时,我们还会提供一些学生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案例分析,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准备自己。
第四章:心理援助在线咨询在线咨询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援助方式。
本章将介绍在线咨询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如何使用在线咨询平台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
我们还会提供一些使用在线咨询平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第五章:友人帮助与心理支持技巧友人之间的帮助和支持在学生心理援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一章将介绍一些友人之间提供心理支持的技巧和方法,如倾听、鼓励、理解等。
同时,我们还会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支持误区和应对策略。
第六章:学校及社会资源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对于学生心理援助来说至关重要。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介绍学生在校内外如何获取心理援助相关资源,如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学业辅导等。
同时,我们还会提供一些利用这些资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建议。
第七章: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援助儿童和青少年心理援助具有自身特点。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介绍儿童和青少年心理援助的特点和方法。
包括通过游戏、故事、绘画等方式进行心理辅导的技巧和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050512110课程名称:心理健康教育学分:1学时:16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心理健康教育》属德育类,人文科学课程。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让所有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概念,关注心理健康,了解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服务体系。
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能识别他人显著心理危机状态。
2.了解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有关知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塑造意识。
3.了解情绪形成机制,学会情绪自我调节方法,提高挫折应对能力。
4.掌握人际交往基本原则,学习人际交往基本技能,提高实际人际交往能力。
5.了解两性情感,树立良好爱情观,掌握异性交往原则,学会应对爱情挫折。
(三)重点和难点1.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自觉寻求心理援助。
2.正确认识和对待人际交往,学会人际交往基本技能。
3.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提高挫折应对能力。
4.树立良好爱情观,正确处理爱情关系,能够应对爱情挫折。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与《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的关系:关于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共同的。
医护心理学侧重研究工作服务对象的心理及心理服务,而《心理健康教育》则着重传输自身心理健康理念,提高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幸福度,避免因心理问题造成人身伤害。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胡凯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左泽文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版;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心理求助【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健康新概念(含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
2.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3.熟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辅导与援助规定

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内患者的心理健康,供应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服务,本规定订立。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包含但不限于医生、护士、行政人员、志愿者等。
第二章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服务机构设置第三条医院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和实施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工作。
第四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由专业心理学人员构成,包含心理医师、心理咨询师等,并配备必需的心理辅佑襄助设备。
第五条医院每年拨专项经费用于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运营和发展,确保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章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服务内容第六条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服务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患者心理评估和疾病风险评估。
2. 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
3. 心理干涉和行为矫正。
4. 心理病愈和恢复训练。
5. 心理帮助和危机干涉。
6. 患者心理教育和互助支持。
7. 其他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服务。
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服务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和方法进行,包含个体咨询、家庭咨询、团体辅导等。
第八条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服务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培训班等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认知与应对本领。
第九条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服务中心与其他科室、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促进患者的全面健康。
第四章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的申请与布置第十条患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申请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服务: 1. 由医生或护士引导患者申请。
2. 患者自己乐意申请。
第十一条患者的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服务需经医生或护士的评估,确保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第十二条医院将依据患者的需求和资源情况,合理布置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服务的时间和地方。
第十三条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服务采取保密原则,确保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第五章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的监督与评估第十四条医院建立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服务的监督机制,对服务的质量、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资质和执业证书,并不绝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及援助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及援助机制一、指导思想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精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和今后我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工作,助力教育教学,我校严格按照要求,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立足“以人为本”的精神,让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
二、教育目标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力度。
首先,加强对心理教育领导者、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素质培训。
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法的教师队伍,建立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努力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教育实施机制、方案(一)健全工作机制,提高思想觉悟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将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来抓,特成立以校长亲任组长,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切实加强和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全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2.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完善心理辅导伦理规范、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学生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制度。
各班设立专职学生心理委员,负责本班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心理健康信息的监测和上报工作,班级心理委员的管理纳入学生干部管理系列。
3.加强经费投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满足学生心理辅导的需要。
心理辅导室或学校图书馆要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类的报刊、图书,方便学生阅览。
(二)大力向师生、家长宣传有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利用学校校报、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信息媒体广泛宣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增加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问题援助教育教案及反思

心理健康问题援助教育教案及反思范文如下:心理健康问题援助教育教案及反思一、引言心理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而这种问题通常需要专业的援助来解决。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问题援助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个详细的教案,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专业援助人员为受困于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心理健康问题援助教育的重要性1.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健康问题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抑郁、焦虑、自杀等。
2.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日益提高,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援助人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帮助受困的人们。
3.心理健康问题的援助教育可以帮助个人提高自我认知、情绪调节等关键技能,以应对困境。
三、心理健康问题援助教育教案1.目标:增强教育工作者和援助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援助能力。
2.步骤:a.介绍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类型和症状(如抑郁、焦虑、自残等),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援助人员了解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
b.介绍心理健康援助的原则和方法,如倾听、理解、支持等。
c.提供案例分析训练,让教育工作者和援助人员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d.教授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和自助方法,如调节情绪、化解压力、与他人建立支持网络等。
e.介绍专业援助资源,如心理咨询机构、医院等的联系方式,以便受困的个人能够寻求专业帮助。
f.进行实操训练,让教育工作者和援助人员在模拟环境中实践援助技巧,完善自己的能力。
四、教案反思1.本教案的设计重点在于培养教育工作者和援助人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理解,并提供实用的援助方法和策略。
2.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参与度。
3.为了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更多的案例和资源,并尽可能保证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4.教育工作者和援助人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提高援助水平。
心理咨询与援助管理制度

心理咨询与帮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和管理医院内心理咨询与帮助工作,保障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提高医院心理咨询与帮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心理咨询与帮助服务范围1.医院的心理咨询与帮助服务重要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包含发现患者心理问题、供应心理咨询、供应心理治疗、供应心理支持等方面。
2.医院心理咨询与帮助服务可由医生、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供应,必需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3.心理咨询与帮助服务可通过面对面、电话、网络等途径进行,具体方式依据患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第三章心理咨询与帮助服务流程1.心理咨询与帮助服务由医院心理科进行统一管理和布置。
2.患者及其家属可以通过医院预约平台或前台咨询窗口预约心理咨询与帮助服务。
3.预约成功后,患者将被布置到指定的心理咨询与帮助师进行服务。
4.心理咨询与帮助服务过程中,心理咨询与帮助师应保证患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5.心理咨询与帮助师应严守职业道德,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订立个性化的心理咨询与帮助方案。
6.心理咨询与帮助师应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跟进,对患者的心理情形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心理咨询与帮助方案。
7.心理咨询与帮助师应与相关科室、医生、护士等进行协作,共同为患者供应全面的心理护理。
第四章心理咨询与帮助师的职责1.心理咨询与帮助师应具备心理咨询和心理帮助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且要不绝提升专业水平。
2.心理咨询与帮助师需具备优秀的沟通和倾听技巧,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3.心理咨询与帮助师应遵守专业道德,保密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4.心理咨询与帮助师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心理咨询与帮助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不绝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5.心理咨询与帮助师应自动与医院内其他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供应全面的心理服务。
第五章心理咨询与帮助的监督与评估1.医院设立特地的心理咨询与帮助管理部门,对心理咨询与帮助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估。
应急心理援助指南

应急心理援助指南第一章:总论 (2)1.1 应急心理援助概述 (2)1.2 编制目的与原则 (3)1.2.1 编制目的 (3)1.2.2 编制原则 (3)第二章:应急心理援助理论基础 (3)2.1 心理危机干预理论 (3)2.2 心理援助技术与策略 (4)第三章:组织架构与职责 (4)3.1 应急心理援助组织架构 (4)3.2 各级职责与协作 (5)第四章:应急心理援助准备 (6)4.1 心理援助队伍建设 (6)4.1.1 人员选拔与培训 (6)4.1.2 人员配置与分工 (6)4.1.3 团队建设与协作 (6)4.2 心理援助物资与装备准备 (6)4.2.1 心理援助工具 (6)4.2.2 通讯设备 (7)4.2.3 生活保障物资 (7)4.3 应急心理援助预案制定 (7)4.3.1 预案编制 (7)4.3.2 预案演练 (7)4.3.3 预案修订与更新 (7)第五章:应急心理援助实施 (7)5.1 心理援助现场评估 (7)5.2 心理援助具体措施 (8)5.3 心理援助效果评估 (8)第七章:心理援助技巧与方法 (8)7.1 沟通技巧 (8)7.2 心理疏导方法 (9)7.3 心理干预策略 (9)第八章:心理援助队伍建设与管理 (10)8.1 心理援助队伍选拔与培训 (10)8.2 心理援助队伍激励与保障 (10)8.3 心理援助队伍心理健康维护 (10)第九章:心理援助宣传与教育 (11)9.1 心理援助知识普及 (11)9.2 心理援助宣传策略 (11)9.3 心理援助教育实践 (12)第十章:心理援助法律法规与政策 (12)10.1 心理援助相关法律法规 (12)1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12)1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3)1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3)1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3)10.2 心理援助政策解读 (13)10.2.1 心理援助体系建设 (13)10.2.2 心理援助服务范围 (13)10.2.3 心理援助服务对象 (13)10.3 心理援助法律风险防范 (13)10.3.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4)10.3.2 强化法律意识 (14)10.3.3 规范服务流程 (14)10.3.4 加强人才培养 (14)第十一章:心理援助国际合作与交流 (14)11.1 国际心理援助合作现状 (14)11.2 国际心理援助交流平台 (14)11.3 我国心理援助国际贡献 (15)第十二章:应急心理援助未来发展 (15)12.1 心理援助技术创新与发展 (15)12.2 心理援助体系完善与优化 (16)12.3 心理援助事业可持续发展 (16)第一章:总论1.1 应急心理援助概述应急心理援助是指在突发事件、灾难或危机情况下,为帮助受灾群众、救援人员及相关人员应对心理压力、情绪困扰和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的一种专业心理支持和干预服务。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条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四条学校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心理健康工作,共同营造和谐、积极的心理健康氛围。
第五条学生、家长、教师、辅导员等要共同努力,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互相合作,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保护网络。
第六条学校鼓励教职员工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更好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
第二章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第七条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治疗服务。
第八条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评等,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心理素质。
第九条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对每位学生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并进行定期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第十条学校鼓励学生建立心理健康俱乐部和心理支持小组,通过同伴帮助和自助互助的方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第三章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第十一条学校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提供24小时心理援助服务。
第十二条学校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突发事件预案,及时处理各类心理危机事件,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十三条学校定期组织心理危机干预演练,提高师生员工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心理危机事件的及时处理和解决。
第四章心理健康评估与督导第十四条学校建立心理健康评估与督导机制,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十五条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帮助措施。
第十六条学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进行外部评估,确定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志愿服务的心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志愿服务心理管理工作,提高志愿服务质量,保障志愿者身心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志愿服务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管理者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志愿服务心理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二)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三)专业指导,提高志愿者心理素质;(四)公平公正,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
第二章志愿者心理健康教育第四条志愿服务组织应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志愿者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第五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一)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二)心理调适技巧培训;(三)压力应对策略指导;(四)情绪管理方法讲解;(五)人际交往技巧提升。
第六条志愿服务组织应邀请专业心理工作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确保教育质量。
第三章志愿者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第七条志愿服务组织应建立健全志愿者心理问题识别机制,及时发现志愿者的心理问题。
第八条志愿者心理问题识别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观察志愿者言行举止,了解其心理状态;(二)开展心理测评,评估志愿者心理健康状况;(三)关注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四)收集志愿者反馈,了解其心理需求。
第九条志愿服务组织应建立志愿者心理问题干预机制,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志愿者进行及时干预。
第十条志愿者心理问题干预措施包括:(一)心理疏导:为志愿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二)心理辅导:针对志愿者心理问题,开展个性化心理辅导;(三)心理治疗:对严重心理问题志愿者,协助其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四)心理援助:为志愿者提供心理援助,帮助其度过心理困境。
第四章志愿者心理健康保障第十一条志愿服务组织应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心理保障。
第十二条志愿服务组织应建立健全志愿者心理健康保障制度,包括:(一)建立志愿者心理档案,记录志愿者心理健康状况;(二)为志愿者提供心理健康保险,减轻心理问题带来的经济负担;(三)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丰富志愿者精神文化生活;(四)建立志愿者心理关爱基金,为经济困难的志愿者提供心理援助。
《精神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10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12年10月26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维护和增进公民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精神卫生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强制收治不再单纯由家属决定:即使病情严重,如果无危害自身及社会安全的行为,任何人不得强制收治。
而如果出现危害他人、社会的行为时,则由公安机关负责强制收治。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但是,依法履行职责需要公开的除外。
第五条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
第六条精神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精神卫生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设和完善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精神卫生工作协调机[1]制和工作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精神卫生工作进行考核、监督。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预防精神障碍发生、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等工作。
第八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精神卫生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精神卫生工作。
心理援助工作制度内容

心理援助工作制度内容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心理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心理学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心理援助工作是指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技术手段,为公民提供心理支持和服务,帮助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条心理援助工作应当坚持自愿、保密、专业、高效的原则,尊重个人隐私,保护当事人权益。
第四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心理援助工作,建立健全心理援助服务体系,加强心理援助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心理援助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心理援助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心理援助资金投入,完善心理援助政策,推动心理援助工作全面开展。
第六条心理援助工作涉及的部门和单位应当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心理援助工作,为公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
二、心理援助服务内容第七条心理援助服务内容包括:(一)心理咨询:为个人或群体提供心理评估、心理疏导、心理支持等服务;(二)心理治疗:针对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开展专业治疗;(三)心理危机干预:对突发事件中的受害者、目击者等开展心理干预;(四)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心理素质;(五)心理测评:通过心理测评工具,评估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况;(六)其他心理援助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培训、心理讲座、心理沙龙等。
第八条心理援助服务应当根据公民的不同需求,采取面对面、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提供。
第九条心理援助服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和经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护当事人隐私。
第十条心理援助服务收费按照市场化、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进行,具体收费标准由心理援助服务机构制定,报有关部门备案。
三、心理援助服务体系建设第十一条建立健全心理援助服务体系,包括专业心理援助机构、社区心理援助站点、企事业单位心理援助室等。
第十二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心理援助服务机构,加强心理援助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心理援助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十三条心理援助服务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施;(二)有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人员;(三)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服务流程;(四)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心理健康援助

什么是心理健康援助心理健康援助是一种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健康的支持和服务。
它涉及提供专业的、综合的心理支持和治疗,以帮助人们应对各种心理困难、情绪问题和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援助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实现心理健康和幸福的状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指导和资源,以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和个人发展。
它不仅关注病理性的心理问题,也关注心理弹性、自我调节和积极心态的培养。
心理健康援助可以涵盖广泛的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应激反应、恐惧症、人际关系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包括个体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心理支持小组等。
心理健康援助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安全、保密和专业的环境,让人们能够表达内心的困扰、情感的压力,并获得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支持。
它有助于人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学会应对压力和困难,提高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心理健康援助不仅仅是为那些已经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提供帮助,也适用于任何人想要增强心理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的人群。
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健康促进措施,可以帮助人们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和习惯,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总之,心理健康援助是一种关注个体心理健康、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专业服务。
通过提供安全的环境和专业的指导,它有助于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并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无论是面对困扰还是追求更好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援助都能为人们提供宝贵的支持和资源。
心理健康援助的重要性和目的心理健康援助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决心理问题和疾病心理健康援助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平台,帮助人们处理心理问题和疾病。
许多人在生活中可能面对焦虑、抑郁、应激反应等心理困扰,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可能会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交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心理健康援助的目的就是通过专业的支持和治疗,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重建积极的心理状态。
2.促进心理健康和幸福心理健康援助的目标之一是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心理健康和心理援助管理制度

心理健康和心理帮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意义为了促进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供应及时、有效的心理帮助服务,建立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帮助管理制度,是医院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的紧要举措,本制度的订立和执行旨在维护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并为他们供应全方位的心理帮助与支持。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的全体员工和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重要内容本制度包含心理健康管理及防护、心理卫生知识宣传与培训、心理帮助机制和心理疏导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心理健康管理及防护第四条心理健康评估医院将定期开展全员心理健康评估工作,通过心理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评估的结果将作为干部选拔、工作考核的参考依据,对评估结果保密。
第五条心理健康档案医院将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员工心理健康的信息和评估结果,并妥当保管。
员工可以自己乐意查看本身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于档案中的信息有异议的,可以提出申诉。
第六条心理健康咨询医院将设立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为员工供应心理问题咨询服务。
员工有心理问题需要咨询的,可以自动向机构咨询,咨询服务将保密,咨询师有义务为其供应专业的心理支持。
第七条异常心理情况报告对于显现情绪异常、心理问题的员工,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相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尽快组织专业心理人员进行干涉,供应有效的心理帮助。
第八条心理健康活动医院将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加添员工对心理健康的认得和了解,提高心理健康管理水平。
活动内容可以包含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
第三章心理卫生知识宣传与培训第九条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医院将定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通过悬挂宣传栏、发送宣传手册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员工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第十条心理健康培训医院将组织心理健康培训,培养相关人员的心理帮助技能,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应对本领。
培训内容包含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咨询技巧、心理帮助方法等。
心理援助与康复服务制度

心理帮助与病愈服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的心理健康,供应全面的心理帮助与病愈服务,本医院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的全部患者,包含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
第二章心理咨询服务第三条本医院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患者供应心理咨询服务。
第四条患者可以通过预约或直接前往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医院将保证患者的隐私和秘密。
第五条心理咨询服务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供应心理发展咨询,帮忙患者了解自身心理特点和发展问题;2. 供应心理疾病咨询,为患者解答相关问题并供应相应的治疗建议;3. 供应心理困扰咨询,帮忙患者排解心理困扰和压力;4. 供应心理适应咨询,帮忙患者适应疾病的变动和社交环境的变动;5. 供应心理病愈咨询,为患者供应病愈计划和病愈引导。
第六条心理咨询服务收费标准依据医院相关管理方法执行,具体收费标准以医院公示或与患者协商全都为准。
第三章心理治疗服务第七条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可依据需要接受心理治疗服务,心理治疗师将依据患者的病情订立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案。
第八条心理治疗服务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治疗师供应。
第九条心理治疗可以采取个别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等形式进行。
第十条心理治疗的具体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供应心理教育和辅导,帮忙患者了解自身心理问题;2. 进行心理评估和诊断,为患者供应恰当的治疗方案;3. 进行心理干涉和疏导,帮忙患者缓解症状和改善心理状态;4. 进行心理支持和倾听,予以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5. 进行心理病愈和引导,帮忙患者恢复正常的社交功能和生活本领。
第十一条心理治疗服务收费标准依据医院相关管理方法执行,具体收费标准以医院公示或与患者协商全都为准。
第四章病愈训练服务第十二条为了帮忙患者更好地进行病愈训练,医院设立病愈训练室,并配备专业的病愈训练师。
第十三条患者可以依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的需求参加病愈训练,病愈训练师将依据患者的病愈情况订立个体化的病愈训练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与援助计划三篇

心理健康教育与援助计划三篇《篇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援助计划是一项旨在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意识,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综合性计划。
本计划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工作内容1.心理健康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传播心理健康知识。
2.心理健康评估: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心理健康评估,了解其心理状况,为心理援助依据。
3.心理咨询与辅导:为有需要的人群专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4.心理健康培训:组织心理健康专业培训,提升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5.心理健康研究与交流:开展心理健康研究,分享研究成果,促进心理健康领域的学术交流。
二、工作规划1.阶段一(1-3个月):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意识;建立心理健康评估体系,开展初步评估。
2.阶段二(4-6个月):完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建立心理咨询师培训体系;开展心理健康研究,分享研究成果。
3.阶段三(7-9个月):扩大心理健康宣传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心理健康研究与交流,提升领域内专业水平。
4.阶段四(10-12个月):总结经验,完善体系,持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与援助计划。
三、工作设想1.打造专业团队:组建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健康专业团队,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评估员等。
2.建立多元化宣传渠道:利用传统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扩大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的影响。
3.深化合作关系:与Z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合作,共同推进心理健康事业。
4.创新服务模式:结合线上线下服务,为公众便捷、高效的心理健康援助。
四、工作计划1.每月至少举办2场心理健康讲座或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意识。
2.每季度开展一次心理健康评估,了解重点人群心理状况。
3.每周不少于10次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4.定期组织心理健康培训,提升专业人员业务水平。
5.每年开展一次心理健康研究课题,分享研究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援助的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援助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心理问题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援助作为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二者的结合对于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深化、心理援助的多元化与专业化以及二者结合的优势与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个体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问题的关键。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深化,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的普及,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2. 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和人群特点,开发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素养,确保教育质量。
二、心理援助的多元化与专业化心理援助是针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个体提供的专业支持。
在心理援助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个体化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援助方式,同时确保援助的专业性。
为实现心理援助的多元化与专业化,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完善的心理援助体系,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多个方面,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2. 加强心理援助队伍的建设,提高援助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3. 推动心理援助与医疗、教育、社会福利等领域的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援助模式。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援助的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援助的结合,可以形成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水平。
为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心理援助过程,帮助个体建立健康的心态,增强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2. 将心理援助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援助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与心理救援如何提供紧急帮助

心理健康与心理救援如何提供紧急帮助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尤其是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如自然灾害、事故或突发事件,我们需要提供紧急心理援助来稳定受伤者的情绪。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和心理救援如何能够提供紧急帮助。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良好状态。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能。
缺乏心理健康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并可能引发心理疾病。
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对于个人和社会都至关重要。
二、心理救援的定义和目标心理救援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个体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援助。
其目标是减轻受伤者的精神痛苦,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心理平衡和稳定的情绪。
心理救援旨在提供及时的干预措施,帮助受伤者克服创伤,恢复心理健康。
三、心理救援的重要性在紧急情况下,一些人可能会受到心理创伤的困扰。
他们可能感到恐惧、无助、绝望等负面情绪。
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和支持,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因此,心理救援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性必不可少。
四、提供紧急心理援助的步骤(一)评估情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受伤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受伤者的身体状况、与事件相关的细节等。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从而制定合适的救援计划。
(二)稳定情绪:接下来,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沟通和支持来稳定受伤者的情绪。
我们可以采取倾听、理解和安慰等方法来表达对受伤者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三)倡导自助:除了提供直接的心理支持,我们还应该倡导受伤者寻求自助。
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如何使用自我调节的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和运动等,来缓解负面情绪,并鼓励他们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四)保持联系:心理救援并不止于一次性援助,而是需要长期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应该与受伤者保持联系,确保他们得到持续的心理援助,帮助他们渐渐恢复并重建心理健康。
学生心理健康援助方案

学生心理健康援助方案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学生的成长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和压力。
为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需要制定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援助方案。
本文将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校的责任、援助方案的构建和辅导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个体内外部环境积极交互所共同决定和影响的,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支撑。
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二、学校的责任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对学生心理健康负有特殊的责任。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制定有效的援助方案,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
同时,学校应该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加强师生关系,搭建沟通平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三、援助方案的构建制定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援助方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调适技巧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通过个别或团体辅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四、辅导方式的选择在提供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辅导方式。
个别辅导是指心理咨询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团体辅导是指将一组具有类似问题的学生聚集在一起,通过交流和互助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心理咨询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援助中的核心力量。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咨询师的培养,提供系统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使其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心理咨询师参加专业的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其专业水平。
六、加强师生关系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援助服务制度

心理帮助服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患者心理健康,供应全面的心理帮助服务,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患者,包含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帮忙患者了解心理健康紧要性,供应心理咨询和帮助,促进患者病愈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二章心理健康教育第四条医院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宣传活动和座谈会,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心理帮助的紧要性和方式方法,提高患者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
第五条医院将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人员,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健康培训,供应必需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第六条医院将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档案记录,包含参加教育的患者名单、教育内容、效果等,用于追踪和评估效果,并为患者供应个性化的心理帮助方案。
第三章心理咨询和辅导第七条医院将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患者供应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第八条医院将确保患者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和心理信息。
第九条医院将建立心理咨询师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保证患者的心声得到倾听和回应。
第十条医院鼓舞患者乐观参加心理咨询和辅导,供应心理测评、个案解析和心理自助工具,帮忙患者自动认得和解决心理问题。
第十一条医院将组织心理咨询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沟通,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第四章心理帮助服务的范围和方式第十二条心理帮助服务的范围包含: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心理病愈等。
第十三条心理帮助服务的方式包含:一对一咨询、团体咨询、在线咨询等,依据患者的需求和情况敏捷选用。
第十四条心理帮助服务将依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订立个性化的心理帮助方案,包含咨询次数、咨询师选择等,并定期评估和调整方案。
第十五条心理帮助服务需要患者自己乐意参加,医院将敬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保证服务的自己乐意性和保密性。
第十六条医院将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心理帮助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心理帮助服务的发展和落实。
第五章心理帮助服务的评估与监督第十七条医院将建立心理帮助服务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对心理帮助服务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体心理与客观环境不能协调一致时,就会发生不适应 或是适应不良的现象,导致心理适应的问题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新生入学不适应的主要心理问题
焦虑与挫折感 文化环境与生活 不适应
压力与矛盾感 学习环境不适应
新生入学 不适应
失落与自卑感 相互比较中产生的 厌倦与失落感 对专业不满产生的
孤独与压抑感 人际交往不适应
3. 主动求助心理专业机构
08
13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小贴士:以下办法可以帮助大学生调节不良情绪 • 宽容
• 凡事退一步
• 补偿
• 适当宣泄和疏导
• 转移注意力 • 阅读名人传记故事
09
14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什么是心理障碍
广义的心理障碍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异常的统称 。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精神疾病 几个层次。
大学生中常见的神经症
如何预防抑郁
抑 郁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大学生中常见的神经症 如何预防抑郁
将欢乐带入生活
• 易患抑郁的个性特点
• • • • • 比较善良 体贴他人 利他主义 低估自己 总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23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大学生中常见的神经症
如何预防抑郁
不要孤注一掷
心理辅导
注重集体、团体式辅导、是进行健康教育的一
种有效方式,主要对象是心理健康的人群,目的是 对他们宣传心理保健知识,预防心理异常现象或问
题的发生,具有很强的教育指导功能。
28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心理咨询
• 心理咨询定义:一般以个体为对象,它是对“情 绪、职业、婚姻、教育、康复、退休和其它个人 问题的处理提供专业帮助。
卫 生 保 健
门诊部
何敏
大学生健康教育
第一章 第三章 • 绪论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第九章 第八章
第四章
• 健康主题
• 无偿献血与国际卫生组织机构
•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卫生保健
01
2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 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焦虑自评量表 SA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明尼苏达多元人格测定 MMPI
33
39
卫 生 保 健 谢谢
击的人、行为适应不良者、精神病人的缓解期
30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区别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对象情景
工作任务
学校、工厂、正常人
促进成长、预防保健
医院、病人
弥补损害重在治疗
工作方式
解决问题性质 内容
介入求询者环境 涉及意识问题
医院环境 涉及人格问题
31
37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健康是身心关系的统一。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密切相关 ,互为依存。一方面生理会影响心理,如长期罹患疾病,容 易导致抑郁、焦虑、悲观等消极心理的产生;另一方面心理 也会影响生理,如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或抑郁状态下, 由于体内激素分泌,高度紧张等变化,会导致免疫系统难以 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时人的免疫功能就会低下,疾病趁虚 而入。
05
7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
• 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 人际交往的能力不足 • 恋爱和性引起情感冲击 • 追求自我实现与现实相悖 • 与择业相关的心理问题
06
8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新生入学适应
适应 人们随着环境的变化,为满足某种需要而改变其活动的 一种现象,人对环境的适应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改变自己 的行为;二是改变客观环境;三是改变自身的需要。
重性抑郁症:下列症状中的5个或更多,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存在,至 少连续2周:
3.
4. 5. 6. 7. 8. 9.
明显体重下降或增加
失眠或睡眠过多 精神运动激越或迟滞 疲乏或精力缺失 无价值感或过分、不恰当内疚感 思考或注意力集中困难,或犹豫不决 反复思考死亡或自杀
21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生活中的不顺
工作
个人兴趣
家庭
24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大学生中常见的神经症 如何预防抑郁 建立可靠的人际关系
• 防止抑郁的最重要保证之一
• 当发生不利事件时,有可以完全信赖的人提供情感支 持
•
• •
亲戚
配偶 朋友
•
同学
25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大学生中常见的神经症
强迫症
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障碍, 是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 和行为 1)强迫回忆 2)强迫疑虑 3)强迫计数 4)强迫洗涤 5)强迫意向 6)强迫性仪式动作
11
16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发病原因不明,常有知觉 (听幻觉)、思维(妄想)、情感(淡漠或不协 调)、行为(兴奋或抑制)等多方面的障碍,精神 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 病程多迁延。是大学生中因病退学、休学最常见一 的原因。
12
17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大学生中常见的神经症 抑郁症
• 分类:重性抑郁症、心境恶劣、其它抑郁症
• 常见症状 :情绪低落、丧失愉快感、焦虑 • 其它症状:睡眠紊乱、食欲改变、精力下降、内疚 或无价值感、认知损害、想到死亡 • 危险因素:家族史、社会经济状况、负性生活事件、 婚姻状况、社会因素
18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 对象:凡是有心理困难、心理问题、能表达这些 问题和体验,并有求助的愿望,主动来找心理咨 询员帮助的人。
29
第五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心理治疗
• 心理治疗定义:首先进行环境调整—个人环境与
客观环境,其次是人格的调整,最后是行为的调 整。这些调整统称为心理治疗。 • 心理治疗对象:神经症的病人、遭受心理挫折打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新生入学不适应的调适办法
1. 保持积极心态,乐观面对新环境 2. 转变学习观念,学会学习
3. 主动与人交往,结识新朋友
4. 全面了解你的学校与专业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人际交往的创建、应对和维护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巧
1. 2. 3. 4. 5. 6. 重视第一印象 主动交往,热情待人 尽可能满足他人的自尊的需要 注意交谈技巧 选择适当的交往距离 密切与他 人的关系(适度暴露自己、赠送小礼物表达善意、请对方 帮小忙)
26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心理援助
• 定义:心理援助是一种社会活动方式,主要包括心
理健康教育及精神保健活动主要。
• 形式: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 对象:抑郁、焦虑等适应障碍、心理障碍、躯体障 碍和各种适应不良问题提供专业帮助的一种服务。
27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心理援助的形式
大学生中常见的神经症
是否感觉不开心、忧郁或无助
如何快速识别抑郁
是否对做事情不感兴趣
19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大学生中常见的神经症
抑郁患者可能有这些表现
如何快速识别抑郁
20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大学生中常见的神经症
1. 2. 情绪低落 对所有活动,或几乎所有活动都丧失兴趣或乐趣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大学生中常见神经症
神经 衰弱症
神经症
强迫症
抑郁症
焦虑症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大学生中常见的神经症
• 容易兴奋和激惹
• 容易疲劳和衰竭 • 有躯体症状
神经衰弱症
15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大学生中常见的神经症 焦虑症
焦虑: 是指个体面对即将面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 的情境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忧虑、烦脑等 不你愉快的情绪状态,同时伴随生理活动变化,如 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出汗等。
心理咨询的形式
个别咨询 团体咨询
现场咨询 门诊咨询 专栏咨询
通信咨询 电话咨询
32
38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临应常用的评定量表
心理健康
临床常用的评定量表
(symptom check list-90)
90项症状清单 SCL-90 抑郁自评量表 SD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心理问题
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
心理疾病
精神 疾病
10
15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精神疾病
心理问题严格说来不是心理障碍,是暂时的心 理困惑或心理困扰,心理疾病则是心理功能紊乱导 致对个人生活的学习、工作、社交等方面的社会功 能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精神疾病特指由生物因素
引起的严重心理功能受损。
其实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 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16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大学生中常见的神经症
• 在压力来临前做好准备
• 利用旅游等多种手段方法来调理心情 • 改变目标
如何避免焦虑
• 对自己、对环境有正确清晰的认识是最关键的 第 一步
•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17
23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
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