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方法论原则的零度和偏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方法论原则的零度和偏离
□王希杰
(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 零度偏离不是修辞学中特有的方法论原则。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其实是古已有之的,中外共同
的。重要的是把它变成自觉的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 零度;偏离;方法论;普遍性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227(2005)01-0111-07
一、平平常常的零度偏离
现在,“零度”和“偏离”的术语出现的频率高
起来了,研究和运用零度偏离论的人多起来了,零
度偏离论已经从修辞领域逐步运用到其他许多领
域的研究之中去。
零度和偏离的概念之所以能够很快地被人们
接受,并广为传播,这是因为零度和偏离本身并不
是那么神秘莫测的。事实上,零度和偏离是非常
平常而简单的,人所皆知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运
用零度偏离观念来认识世界和表述世界,从古到
今就是如此,甚至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鲁
迅的小说《风波》中的九斤老太:
九斤老太自从庆祝了五十大寿以后,便
渐渐的变了不平家,常说伊年青的时候,天气
没有现在这般热,豆子也没有现在这般硬:总
之现在的时世是不对了。何况六斤比伊的曾
祖少了三斤,比伊父亲七斤,又少了一斤,这
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实例。所以伊又用劲
说:“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1](P468)
九斤老太是把六斤当作是零度,以后的则是
偏离———负面的偏离!她以她年轻时候的事物为
零度,现在的事物是偏离———负偏离!
零度偏离对任何一个人都不是陌生的,只是
有自觉不自觉的区别。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孩子
第一次看到他的朋友的一样东西,不由自主地惊
讶道:“你的东西真大!”他是把朋友的东西同他看
见过的同类事物相比较的;当他向朋友夸耀自己
的某个东西时说:“我的东西大,真大,最大!”这时
他的头脑中显然有一个不大不小的东西存在的,
这就是零度,他是用他的常识中或者心目中的零
度来评价偏离了的事物的。当我们说:“他高了一
点。”“她很瘦。”“他是黑皮。”“她眼睛大,头发长,
鼻子高。”“他脾气怪。”“她脸皮厚。”“这人太贱!”
这时,其实就都有一个零度的人体,或者零度做人
方式在的,没有零度的人体或者零度做人方式这
个前提,就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语来,虽然说话人
不能明确地说出这个零度的人体或者零度做人方
式来,但在说话人的心目中是千真万确地存在着
的。人对万事万物都有一个零度,这是他认识、描
写、分析、评价一切事物的标准。甚至我们可以
说,没有一个零度,人就不能生活下去!所以甚至
可以说,零度和偏离观念是人得以生存的一个支
柱。
零度和偏离
的对立和联系,本是一种非常简
单的生活常识。高深的理论同简单的常识之间其
实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高深的理论往往建立在
平常生活事实的基础上。但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原
则,它是不能用常识来看待的。把日常生活中的
常识上升为一种理论、一种方法论原则,这需要有
抽象思维工夫。
[收稿日期] 2004-09-01
[作者简介] 王希杰(1940-)男,江苏淮安人,南京大学教授、博导。专业方向: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学。代表作:
《汉语修辞学》(1983、2004年)、《修辞学通论》(1996年)等。
2005年1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an.2005
第26卷第1期 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26 No.1二、零度偏离和结构主义
我提出零度偏离论之后,才发现比利时列日
学派也倡导零度偏离论。有人问,为什么我同列
日学派差不多同时、彼此独立地提出这组观念来
呢?我的零度偏离观同列日学派有什么不同?我
想可能的原因是,我和列日学派的主要理论来源
都是索绪尔和叶尔姆斯列夫的学说,或者说,零度
偏离理论是索绪尔和叶尔姆斯列夫学说的某种逻
辑的延伸。我同列日学派的不同在于,他们的主
要兴趣在诗歌语言上,他们的零度是日常生活语
言,认为诗歌语言是对日常生活语言的偏离。我
注意的是整个修辞现象,甚至是全部的语言世界,
更进一步说,也还不限于语言问题。①
虽然在索绪尔之前,也已经有人提到了语言
和言语的区分,但是第一次把它作为语言学和符
号学的方法论原则的是索绪尔,其意义是非常重
大的。在我看来,语言就是语言世界里的零度,言
语则是语言世界中的偏离形式———多质的,异质
的。前苏联学者斯米尔尼茨基提出言语中的“超
语言的剩余部分”,其实就是偏离了零度的东西。
任何言语都是对统一的唯一的全语言社会所共同
的语言的偏离,偏离的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言语
之所以能够充当人们的交际工具,其原因就是因
为它们是同一零度的偏离形式。所以尽管是多质
的异质的,不纯一的,还是可以充当人们的交际工
具的。但是一个只会说汉语的人同一个只会说英
语的人之间却无法进行交际活动,其原因就在于
他们的言语不是同一个零度的偏离形式。
在索绪尔看来,传统语言学的缺点或失误就
在于被偏离现象所迷惑,沉溺于偏离的具体表现,
而忽视了偏离背后的零度系统。他的贡献就在
于,召唤研究者把精力倾注到语言世界的零度上
去。如果说索绪尔区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
学,并没有完全割断零度系统同系统外的联系,那
么叶尔姆斯列夫走得更远,他把语言学
局限在零
度即系统之中了。虽然索绪尔和叶尔姆斯列夫都
没有把零度和偏离作为方法论原则,作为理论大
厦的重要支柱,但是运用零度偏离的概念来解释
他们的学说,可以更容易地把握其本质特点。
零度和偏离其实是结构主义学说中的一个核
心的基础概念,但是结构主义者没有明确提出这
一概念,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布拉格学派(主
要是特鲁别茨科伊)创建了音位学理论,那音位就
是零度形式,而音位变体则是偏离形式。结构主
义语法学研究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偏离现象,研
究的目标是寻找到这些偏离形式后面的零度———
语法系统。
雅可布森在《零符号》一文中说:
日内瓦学派把语言设想为共时对立的系
统,并且强调该系统的非对称性二元性,这就
必然迫使该学派阐明“零”(zero)的概念对于
语言分析的重要性。根据索绪尔的基本准
则,语言可以允许有(something)和无(nothing)
之间的对立。恰恰使“有”与“无”(或者说零
符号)的对立使巴依孕育了若干丰富的概
念。[2](P251)
巴依的“有”和“无”同显和潜是对应的,但是
同我们所说的零度是不能简单地等同起来的。这
里说的“零”的概念同我们的零度是不能等同的,
但是有某种互通性。
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多斯在《从结构到解构
———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中说:
列维—斯特劳斯更多地从语音学而非哲
学那里,借用了康德主义。在给零符号价值
(la valeur symbolique zwro)下定义时,他逐字
逐句地采用了雅各布森给零音素(phoneme
zero)所下的定义。依雅各布森之见,零音素
丝毫都不像其他音素,因为它不具备区别性
特征,也不具备持久不变的语音价值,它的主
要功能就是允许一个音素出场。[3](P42)
斯特劳斯成功地把语言学中的零的概念引进
了人类学。并且引发了连锁反应:
雅各布森发现了语音学的零度,列维—
斯特劳斯发现了血缘关系的零度,巴特发现
了写作的零度,而乐鲁瓦拉迪里则发现了历
史的零度。“零度人口统计学”使得历史学家
①列日学派坚持索绪尔和叶尔姆斯列夫的理论,我则不受这一理论的约束,进入了非语言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他们重视零度和
偏离之间的对立,我是中国人,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他们所没有的。我不仅看到了零度和偏离的对立,更重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
转化。并且有共同的语言学背景,我们都从索绪尔和叶尔姆斯列夫学说出发。我还提出正偏离和负偏离,这是列日学派的体系中所没
有的。山东师范大学丛莱庭教授———他是专门研究列日学派的,正打算翻译列日学派的代表著作,并在写作列日学派同中国修辞学相
比较的著作,其中主要的是把我同
列日学派相比较。他认为我提出正偏离和负偏离,这是西方学术文献中所没有的。这是我的一个贡
献。我以为,把零度偏离同四个世界联系起来,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112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找到了重要、稳定的平衡。历史学家的新使
命不是强调历史的加速和变革,而是强调调
节性的行动者,该行动者精确地复制了现存
的平衡。微生物行动者就是这样被突显出
来,用以解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P310)
这就是说,零度概念其实是20世纪法国结构
主义思潮中的重要概念。但是结构主义学说中的
零度同我们的零度是不可以简单地等同起来的。
三、历史比较语言学
零度偏离其实也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本方
法论原则。
意大利大诗人但丁在《论俗语》中提出,不同
的方言来自于一个共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起源
于一个共同的母语。这其实就是说,不同的方言
都是同一语言的偏离,那语言就是零度;同一语系
中的不同语言是其原始共同语的偏离,那原始共
同语就是零度。1833年,德国语言学家波特(A.
F.Pot)在《词源探索》一书中指出,亲属语言中的
各种形式以及比较古老的形式,其实都是同一母
语形式的变体。这其实也就是说,母语是零度是
所有语言的后来和现在的种种形式的出发点,语
言的历史演变其实就是对零度的原始母语的偏
离。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种种偏
离形式的对比研究,寻找和重建原始的母语———
共同的零度形式。
历史比较语言学本质上是对语言的零度的不
懈追求。其假设是,同一语系(具有亲属关系)的
诸语言都是从同一原始共同语(零度)的共同形式
演变(偏离)出来的。没有亲属关系(不是同一语
系)的语言之所以不能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
法来进行研究,就是因为它们之间没有共同的来
源,不是同一零度的偏离形式。零度其实是历史
比较语言学家划分语系、语族、语支的标准。从同
一个零度偏离而来的语言才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才是同一语系、语族、语支的语言。亲属语言中的
诸语言之间的差别就在它们的偏离度的大和小及
偏离点的差异上。
零度偏离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
其一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没有对零度的情结,
就没有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成功
表明,零度偏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四、零度偏离概念古已有之
零度偏离的术语流行之后,常有人问我,您的
零度和偏离观念是从哪里来的?我的回答是,太
阳下面没有新东西,现代人的许多观念都可以从
《周易》和《圣经》与佛经及古代希腊文化(亚里斯
多德等)那里找到来源的。零度和偏离观念并不
是我的发现,而是古已有之的。在现代结构主义
出现之前,各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零度观念。不
过说法不同,而且并没有上升为一种方法论原则。
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看到了零度偏离的观
念。佛教,大雄宝殿里的过去、现在、未来3个如
来,都不是真正的如来,那真正的如来,是看不见
的摸不着的。这就是说,在佛教的观念中,真正的
如来,是零度,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他的偏离之后的
形象。在佛教中只有一个观音菩萨,但他(她),
《法华莲经》中说有33种化身(《普门品》),《楞严
经》中说有32种化身。《图画普门品》中列举了33
种观音:1、杨柳观音,2、龙头观音,3、持经观音,4、
圆光观音,5、游戏观音,6、白衣观音,7、莲卧观音,
8、[氵龙]见观音,9、施乐观音,10、鱼篮观音,11、
德王观音,12、水月观音,13、一叶观音,14、青颈观
音,15、威德观音,16、延命观音,17、众宝观音,18、
岩户观音,19、能静观音,20、阿耨观音,21阿幺观
音,22、叶衣观音,23、琉璃观音,24、多罗尊观音,
25、蛤蜊观音,26、六时观音,27、普慈观音,28、马
郎观音,29、合掌观音,30、一如观音,31、不二观
音,32、持莲观音,33、洒水观音。男人身,女人身,
三头六臂状,千手形状,手持莲花,手执刀剑,等
等,都是那零度观音的偏离形态。我在课堂上讲
解零度偏离时,多次举如来和观音为例,听课者往
往以为只是一个方便的比喻而已。
在佛教中,在古印度人观念中早已经有了零
度偏离的意思了。佛教的“色”不是美色和女色,
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世界,是现象界。杜继
文、黄明信主编的《佛教小词典》中解释“色”时,
说:“相当于物质的概念,但并非全指物质现
象。”[5]他们所说的“空”,其实就是我所说的零度。
古印度人发明了“零”。“零”在印度原文中,就是
“空”字。金克木说:“‘空’就是‘零’。什么也没
有,但确实存在,不可缺少。‘零’一个表示去掉了
内容的‘空’位。古地中海文明中毕达哥拉斯学派
说:一切皆数。数下都是零。古中国人说:万物生
于有,有生于无。无就是零。他们的思想是通气
第1期 王希杰:作为方法论原则的零度和偏离113 的,都看到了这一点,但只有佛教徒发展了这种思
想。‘数’和‘有’不停变化。即生即灭,都占有一
个‘零’位,‘空’位。所以‘空’不出现,但不断表示
自己的存在。”(《心经现代一解》)[6](P204)
五、一阴一阳为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是二元互补的文化,二元其实
都是一种偏离形式,它们的对立和互补都是以零
度为坐标的。例如:阴和阳,虚和实,动和静,常和
变,形与神,刚和柔,上和下,正和反,东和西,南和
北,左和右,前和后,高和低,明和暗,美和丑,男和
女,主和宾,轻和重,远和近,大和小,智和愚,敌和
友,爱和恨,忠和奸,……。
“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是看不见的,潜在
的,是零度;阳和阴是可以观察的,是道的偏离形
式。儒家追求“中”,这中就是零度———理论的零
度。“过”和“不及”都是中的偏离形式。“X到不
能再X”,例如:“好到不能再好”,“美到不能再美”
等,其实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因为任何偏离都
必然受到种种制约,都不可能偏离到那个理论上
的极限的。如果把零度作“O”,把偏离的两端分
别作+1和-1,那么O与+1和-1,都是人们思
维的产物,是看不见的,是潜性的。我们所看到的
只是从O到+1或从O到-1之间的种种偏离的
形态,它们是显性的。
一生二:说的是从一(零度)产生出对立的两
个偏离形式———二。二生三:说的是偏离的对立
的两端同它们所依存的零度共同构成了三。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阴和
阳都是零度的偏离,其中都包涵着零度,或者说其
核心是零度。偏离形式向零度运动,阴和阳都在
朝着零度运动,但是事实上永远也不可能达到零
度,只能接近零度。阴和阳的相互转化本质上就
是,阴中的偏阴度和阳中的偏阳度的递减,阴中的
偏阳度和阳中的偏阴度的递增,这一过程是以零
度为基础,为中介的。
儒家尊古复古,这古就是儒家政治学说中的
零度。历史上的实际存在过的那个古,其实也是
一种偏离形式。儒家政治理想中的古是他们思维
中的产物,是他们以古为基础美化、包装、抽象、创
造的一种结果。他们没有看到过这个“古”,也不
可能达到这个古。文学上的复古运动也是如此。
零度意味着稳定、安全;偏离则是变化、危险。
变化给予新奇感,危险导致恐惧感。如果把给予
新奇感的变化叫做正偏离;那么造成恐惧感的偏
离就是负偏离。人们追求着零度,对偏离是有爱
有恨既向往又害怕。对零度的自觉追求的强烈意
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这正是中国社会
超稳定的深层原因。向往、维持和恢复零度的情
结,是中华民族民族心理的一个特点。对于零度
偏离的态度是区别保守和革新的标准:维护和固
守着零度,反对一切偏离,反对任何变革,这就是
保守派。怀疑零度,不满足于零度,肯定和支持对
零度的偏离,这就是革新派。
六、自我调节和语言预测
同零度偏离相联系的概念是自我调节。有人
问我,我提出语言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同零度偏
离之间有没有联系的呢?我说问得好。在我的头
脑中,语言的自我调节同零度偏离是密切联系着
的。在
我看来,所谓的自我调节,从根本上看,其
实就是系统维护自己内部的平衡的一种运动机
制。所谓系统平衡,从本质上看,其实就是对其零
度形态的一种偏爱,就是维护零度的一种自觉不
自觉的运动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思维定势,一种习
惯。甚至可以认为对零度的偏爱和维护行动是人
和一切动物的一种本能的行为。零度就是美,对
零度的偏离都是不可容忍的,回复到零度是人和
动物的一种本能的行为。系统的平衡就是零度,
对系统的任何偏离都只是暂时的现象,最终必须
恢复到零度形态。人们不能容忍“保姆”和“男保
姆”或用“女保姆”来到达平衡态,或消除“男保姆”
一词。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零度是一种静
止态,偏离是一种运动态。偏离现象的难以认识
的原因也就在这里。《木兰辞》中说:“雄兔脚扑
朔,雌兔眼迷离。”这是静止态,谁都能把雄兔和雌
兔区别开来。但是,在“双兔旁地走”的时候,要知
道这个“走”是跑,是狂奔,在这种运动态中,要想
分辨出雄兔和雌兔来,那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情了,所以,下一句才是:“安能辨我是雄雌?”同
样,语言系统很清楚的东西,到了言语中,就非常
麻烦了,词典中很简单的一个词,到了某个说话人
的嘴巴里,你想说清楚它的真正的含义,那可得大
费力气了。正因为如此红学家才写出了那许多的
论文和著作来的。没有零度形态就没有自我调
节,零度是语言和任何其他领域中的自我调节的
前提。
114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在我看来,所谓系统是由零度的要素和零度
的关系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系统的最重要
的任务就是维持这一关系的稳定性。外部的(别
一个层面上的)因素是系统的破坏性因素,是偏离
产生的原因。所谓自我调节功能其实就是维护系
统平衡的一种运动方向。
理论上的零度是绝对的,但是事实上的零度
却是相对性的。儒家观念中理想的三代,中国人
心目中的太平盛世,西方人理想的黄金时代……,
其实只是一种理想而已。结构主义者,如丹麦的
叶尔姆斯列夫理想的语法系统———可以运用数理
逻辑方式来描写,是纯粹的纯净的。但是事实上,
任何一种语法系统内部都是充满矛盾的,都有不
一致的地方,任何规律都有例外,任何语法系统都
有非系统性。这是因为,人们是运用语言的种种
偏离形式进行交际活动的,作为交际根据的不是
零度的语言。
有人问我,您的自我调节的概念是从哪里来
的?我的自我调节的观念可能从许多自然科学得
到了启示。也许对我影响最大是皮亚杰。当然也
不限于皮亚杰。自我
调节是现代西方许多学科中
都运用的一个概念。美国的沃尔德罗普的《复杂
———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中说:“在每
一种情况下,这些无穷无尽相互作用使每一个系
统作为一个整体产生了自发的自我组织。”“更进
一步的是,这些复杂的、具有自我组织性的系统是
可以自我调整的。”“但复杂系统却具有将秩序和
混沌融入某种特殊的平衡的能力。”“混沌的边缘
是一个经常变换在停止与无政府两种状态之间的
战区,这便是复杂系统能够自发地调整和存活的
地带。”[7](P4)
在我看来,自我调节其实是零度偏离的派生
概念。万物皆动、皆变,静止的、凝固的事物是没
有的。如果万物是静止的凝固的,那么就不需要
调节。因为万物皆变皆动,就需要进行调节,控制
变动的方向。然而,变中有不变,从量变到质变:
万变不离其宗———质变;宗的改变就是质变。
调节的基本方向是:(A)从零度到偏离;(B)
从偏离到零度。
自我表现调节的动因是维护系统的平衡,系
统之外的因素导致了系统的破坏,调节的目的是
恢复系统,但是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系统几乎是不
可能的,只能是向新的系统运动。换句话说,系统
外的因素打破了零度,造成多种多样的偏离,抵
制、纠正种种偏离的努力,往往不能恢复原来的零
度,而是逐步形成新的零度。自我调节的目的是
对零度的维护和恢复,其结果往往是新的零度的
创造。
零度偏离论也是预测法的理论基础。预测是
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事实上,每
个人在生活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预测。完全没
有预测其实是很少的。差异在于预测的可靠程
度。成功的人往往是善于预测的人;不善于预测
的人,是免不了要遭遇到失败和挫折。“人无远
虑,必有近忧。”所谓“远虑”其实就是预测。语言
现象是复杂的,语言的演变发展是复杂的,但是也
是可以预测的。这种预测是制定预言家政策和进
行语言规范的重要依据。
预测法首先需要确定零度,找不到零度,就无
法进行预测。抓住零度之后,再确定偏离的两个
方向(两端),任何偏离都只能向这两个方向演化。
具体的偏离必然受到事务的内部和外部的制约。
就是说,偏离点和偏离度都绝对于条件———必要
的和充分的条件。没有条件,偏离是不会出现的。
当我们把握了必要的充分的条件之后,就可以对
事物的偏离(演化、发展)进行必要的预测了。
七、潜性偏离和显性偏离
有人问我,你的显性和潜性就是阴和阳吗?
我说,是的。阳是显性的,阴是潜性的。他又问,
你为什么不直接用阴和阳来代替显性和潜性呢?
我说,一是避免麻烦,二是显性和潜性也是不
能同
阴和阳简单地等同的。我还有一层思考,阴和阳
之间的那个非阴又非阳的一点,是真正的零度,它
其实是永远不出现的,永远达不到的。日常口语
中的“不阴不阳”其实是又阴又阳,半阴半阳,并不
是真正的非阴非阳。就是说,在我看来,阴和阳其
实都是非阴非阳的零度的偏离形态。但是不能说
显性和潜性都是某个零度的偏离。所以,显性和
潜性同零度偏离只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同一,不是
完全同一的,还是要分为两组不同的概念的。
在语言的世界中,区分语言和言语之后,语言
是零度,言语是偏离。语言是潜性,言语是显性。
而语言世界中也有零度和偏离与显性和潜性之
分。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是把语言理解为
零度的、潜性的,把言语理解为偏离的、显性的。
聚合关系是潜性的,组合关系是显性的。聚合关
系和组合关系本身是零度的、潜性的,其实现的形
式是偏离的、显性的。一种语言的音位系统是零
第1期 王希杰:作为方法论原则的零度和偏离115 度的、潜性的,看不见摸不着。言语中的语音是偏
离的显性的。
语言世界中也有零度偏离显性和潜性之分。
音位是零度,音位的变体是偏离。“看”是零度,
“瞥、瞟、瞅”等是偏离的形式。词典编者往往只是
给零度词语作出详细解说,而对其偏离形式的解
释方法是:零度词语意思+偏离度。例如:“瞟:斜
着眼看。”(《新华词典》351页)这里的“看”是零度
词语,“斜着眼”是偏离度。“妻子”是零度词语,
“夫人、太太、老婆、内人、贱内、做饭的、小孩他妈”
等则是偏离形式。
零度偏离的概念,也是词语的解释的一种最
方便的方式。例如,在操作术语中,动词“看”可以
看作是“看”类动词的零度形态,那么其他的一切
同义词语都是这个零度的“看”的偏离形态。“看”
的基本含义是:[运用眼睛/发挥眼睛的功能/把眼
睛作为一种工具]+[感知]+[对象]。“看”类动
词都包括这一最基本的语素,否则就不能归属于
“看”类动词。“看”的同义词语都是“看”的一种偏
离现象,其意义都可以用[看+偏离度]来加以解
释。例如:瞟=看+偷偷地。瞥=看+短暂地。
如果“爸爸”是零度形态,那么“父亲”就是:爸爸+
书面语。“老爸”是:爸爸+口语+昵称。“令尊”
是:爸爸+尊称+对称。
应当把零度偏离同显性和潜性联系起来。在
这个意思上说,零度就等于潜性,偏离就是显性。
我的零度———理论上的零度———是看不见的摸不
着的,当然是潜性的。操作的零度只是一个假设,
为的理解和运用的方便,从本质上看,操作的零度
其实只是偏离中的一个形态。偏离
是看得见摸得
着的,当然是显性现象。所以,零度和偏离同显性
和潜性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观念,但从更高的层次
上看,其实是一回事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
侧面,是我们从不同侧面观察的结果,是我们为操
作的方便而作出的一种区分。换一句话说,我提
出了三组概念,四个世界、零度偏离,显性和潜性,
其实从本质上看,从更高的层面上看,就是一个东
西。把同一个东西的不同侧面分别进行描写的结
果,这是一种观察和研究的需要。
零度偏离同显性潜性也不能简单地等同起
来。如果这两组术语是完全等同的,那么它们就
没有分别存在的价值了。其实,换一个角度观察,
零度偏离同显性潜性的关系就不一样了。当我们
说语言是零度,言语是偏离时,语言是潜性的,言
语是显性的。但从言语表达角度上说,零度是已
经出现的存在着的,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人
们认识和表达的一个出发点和基本支柱。零度是
人们公认的,它是显性的。而偏离的形式在表达
之后才出现的,在表达之前是不存在的,既然是还
没有出现的,而且也是具有无限多的可能性的,那
么它就是潜性的。在某种意义上,零度和偏离同
时都是显性的,零度的“妻子”和偏离的“爱人、老
婆、内人、贱内、太太、夫人、做饭的、小孩他妈”等
都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事实,是已经存在的词
语,都是显性。在这个意思上说,零度是显性的,
偏离是潜性的。正因为偏离是潜性的,所以其数
量几乎是无限多的,有待于人们不断地去开发利
用。程乃珊的小说《女儿经》中选择了一个英语词
“wife”,作为“妻子”一词的临时性偏离形式,其实
世界上有三四千种语言,可以作为汉语“妻子”的
临时性偏离形式的多着呢!
八、零度偏离和四个世界
在我的观念中,四个世界中都存在着零度和
偏离两个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方面。我
的零度偏离论不是僵化的形而上学的。其实是随
着着眼点的不同而不同的。事实上,不仅每个世
界中都存在着零度和偏离的关系。而且,在我看
来,四个世界本身都有一个零度和偏离的问题。
从这个观念出发,物理世界是四个世界中的零度,
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是对这个零度的追求。真理就
是对这个零度的逼近,但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等同
于这个零度。其他三个世界都是对作为零度的物
理世界的偏离。人类的认识同物理世界之间永远
存在着一段距离,从本质上说,人类的认识都是对
物理世界的偏离。文化是人类对物理世界的认识
活动的产物,是对物理世界的一种偏离现象。不
同的文化,例如:自然科学和宗教,不同民族的文
化等,都是对人所生存于其中的物理世
界的一种
偏离。心理世界,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产物,其实
也是广义文化现象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对物理世
界的一种偏离。语言世界是物理世界的反映,但
这一反映是经过文化世界的中介之后产生的,当
然更是一种偏离现象,这就是语言的图像同物理
世界的图像不能简单地一一对应的根本原因。
九、自觉和不自觉
零度偏离观念其实是一个方法论原则,事实
116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上已经广泛地运用在许多学科的研究实践中了。
例如,神话研究中的“母题”研究法,从众多的偏离
形式中寻找、抽象、推演出来的母题就是零度;语
法研究中的范式和例子,范式是零度,例子是对范
式(零度)的偏离;心理学中的“完形”理论,只有存
在着零度,才能把偏离了的不完全的形式进行完
形。问题在于,把零度偏离当作方法论,有自觉和
不自觉的区别。
生物学家偏爱各种变异现象,例如:多胞胎、
连体人、裂脑人、畸形人等,但是决不是猎奇,其目
的还是在这些偏离形式后面的普遍规律,即零度。
他们把零度偏离论当作是科学发现的手段和技
巧。贝弗里奇说:“我们需要训练自己的观察能
力,培养那种经常注意预料之外事情的心情,并养
成检查机遇提供的每一条线索的习惯。”“‘留意意
外之事’是研究工作者的座右铭。”[8](P34)“没有发
现才能的科学家往往不去注意或考虑那些意外之
事,因而在不知不觉中放过了偶然的机
会。”[8](P35)英国医生格雷格说:“人们猜想:对大
自然最细微的逸出常轨举动十分注意,并从中得
益,这种罕见的才能是否就是最优秀研究头脑的
奥秘,是否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出色地利用表面
上微不足道的偶然事件而取得显著成果的奥
秘。”[8](P35)
北京大学教授陈曦钟的论文《〈红楼梦〉语言
的一个谜:“足的”———兼谈庚辰本“程前脂后”说》
一文中说:“……不论是误抄或有意改动,可以推
测其底本原来也是‘足的’”。[9](P9)
进一步,我们可以推测,其他抄本中的“促
的”、“足等”、“捉”、“定的”、“是的”、“真的”等等,
实际上也是由“足的”演化而来。再进一步,包括
程甲本在内的“足足的”、“到底”、“总要”乃至于
“须得”等一切异文,可以说,它们所根据的底本,
其实都作“足的”。只是由于“足的”一词,为人所
未曾见过,对它的意思不能掌握,因此抄写者或整
理者便根据上下文猜测其意思而加以不同的改
写。但是,这些改动大都还是留下了它们源自于
“足的”的痕迹。[9](P9)
我们很难设想,一个人会把程甲本中散见于
不同地方而且也
不尽相同的“足足的”、“闹的”、
“总要”等,偏偏一律改为鲜为人知的“足的”。这
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也是不可能的。[9](P9)
虽然他没有说什么零度偏离,但是我们完全可
以说,他的方法论原则就是,在众多的偏离形式中寻
找那个能够产生出这众多偏离形式的零度形式。
我们的目的是,把众多领域里自觉或不自觉
的零度偏离意识,转变为一种自觉的方法论原则。
[参考文献]
[1] 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 雅可布森文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 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
想主潮(上册)[M].2004.
[4] 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
想主潮(下册)[M].2004·
[5] 杜继文,黄明信.佛教小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
版社,2001.
[6] 金克木.庄谐新集[M].东方出版社,1998.
[7] 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乱边缘的科
学[M].三联书店,1997.
[8] 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科学出版社,1981.
[9] 陈曦仲.红楼疑思辨[M].新华出版社,2000.
[10]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1996.
[11]王希杰.语言中的空符号[J].语文月刊,1989,(2).
[12]方 武.亚规范:语言空符号的无奈选择[J].语文月
刊,1995,(11)·
[13]李颔蕾.零度偏离论[M].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
[14]李晗蕾.零度偏离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A].钟玖英
主编.语言学新思维[C].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15]王德福.关于零度偏离理论的几点思考[A].钟玖英
主编.语言学新思维[C].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16]陈曦钟.红楼疑思录[M].新华出版社,2000.
Degree Zero and Deviation as the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
WANG Xi-jie
(Chinese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China)
Abstract:Degree Zero and Deviation are not the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only owned by the rhetoric. In fact, they have been
used as ways of thinking from ancient times and are common to both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y shall be con-
sciously used as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Key Words:Degree Zero; Deviation; Methodology; Universality
[责任编辑 黄中梵]
第1期 王希杰:作为方法论原则的零度和偏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