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檀传宝德育的对象
德育原理-檀传宝第五章-德育目的讲解学习
第二节 德育目的的类型与结构
一、德育目的的类型 (一)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和个人本位的
德育目的 (二)外在的德育目的和与内在的德育目
的 (三)理想的德育目的与现实的德育目的
1、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和个人 本位的德育目的
社会本位的教育家往往强调教育的使命 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德育目的 的核心是使教育对象社会化,形成一定 的社会人格。
所谓规范性功能指的是德育目的可以对德育对象的 道德行为起规范的作用。
这一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预防,其次是禁止。
在讲德育目的的道德功能时值得注意的是,德育目的 的上述功能主要是隐含性、观念性的,直接发挥的作 用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功能实现需要德育目的的落 实也就是具体的德育过程去完成。否则就会夸大德育 目的的作用,流于纸上谈兵的可笑境地。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们的教育目的论也 往往建立在他们对宇宙之根本如“天”、 “道”、“理”、“性”等问题看法的 基础上,认为德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教 学生领悟宇宙和人生的根本,从而从根 本上修身养性。
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制定教育目的
者的人性假设的影响。
主张性本善的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乃是仁、义、礼、智四 种美德的发端。所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德育目的无非是要让人将失掉的善心找回来,恢 复人的本性并且发扬光大。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大学》
3、理想的德育目的和现实的 德育目的
朱煮说:“人须当以尧舜为法,如射之 于的。箭箭皆欲其中,其不中者,其技 艺未精也。”
德国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认为道德教育 的目的在于养成独立、自主、善行、牺 牲、慈爱等基本德性。
学习檀传宝先生《德育原理》一书有感
德育原理为了更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德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要领,我较为深入地学习了檀传宝先生所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德育原理》一书,现就本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所感所得略作说明。
本书将现在已有的德育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以克服德育的“粗放经营”局面作为努力研究的方向,以“增进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德育的专业性认识水平、提高学校德育实践的实际效能”为宗旨,共分八章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德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内容。
就德育观而言,笔者在充分肯定著者的优秀理论成果的同时,存在较多的怀疑,在此略谈了自己的看法;就德育方法而言,笔者更多的是希望在今后的德育过程当中将以借鉴。
1 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这一章以德育概念、德育的历史形态和德育理论发展的讨论为主要内容。
1.1德育概念德育概念外延的界定必须做认真的清理,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原则。
所谓“守一”,意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讲“德育即道德教育”绝对不是要否定思想、政治、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等。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1.2 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依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指示器和人类社会依据人的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三个社会形态的原理,可以在古代与现代的对比中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做出比较切中实质的界定。
所谓的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这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与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相对应,现代德育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培养现代人为目的的德育。
所谓德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所基本完成的任务。
与古代德育的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相反,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特征是三条:学校德育的民主化,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学校德育的科学化。
(2021)德育原理-檀传宝第三章德育功能与德育的本质正式版PPT资料
• 2.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人们用来 约束思想和行为,调整人与人、个人与 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则。它是人 们作为评价和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 它反映了一定阶级、组织对人们的行为 和相互关系的基本要求。
讨论教育的本质。
第二节 德育的功能
• 一、德育功能的概念 • (一)功能的含义 • 功能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
部和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
• (二)德育功能的含义 • 德育功能是德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
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 正确地理解德育功能有助于理解德育的
重要性,也有助于理解德育概念本身。
第三章 德育本质与德育功能
• 第一节 德育的本质 • 第二节 德育的功能
第一节 德育的本质
• 一、本原和本质 • (一)本原 • 本原是万物的起源和归宿,是万物生灭
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一种用以说明万物 的“原则”。万物的本原也就是万物的 “始基”。万物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变化 ,但本原本身是常住不变的,变换的只 是它的性状而已。承认世界的本原只有 一个的,称之为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 原是物质的,是唯物的一元论,唯物主 义都是一元论。
• (二)道德的本质 •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 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 三、德育的本质 • 德育的本质功能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
和生存质量的提升。 • (一)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讨论德育的本
质。 • (二)从本质形成的角度讨论德育的本质。 • (三)在教育内部与其它教育形态比较的角度
德育原理_檀传宝第五章_德育目的剖析讲解
德育目的的特征: • 1、德育目的具有价值性 • 2、德育目的具有超越性 • 3、德育目的具有可能性 • 4、德育目的具有预见性
二、德育目的的功能
德育目的的教育功能
导向功能 调控功能 评价功能
德育目的的道德功能
引导性功能 规范性功能
• 1、德育目的之教育功能(从教师实施道德教育 的角度说)
• 德育目的对教育过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点:
第五章 德育目的
第一节 德育目的及其功能 一、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 二、德育目的的功能
第二节 德育目的的类型及结构 一、德育目的的类型 二、德育目的的结构
第三节 德育目的的决定 一、德育目的的决定 二、我国的德育目的
第一节 德育目的及其功能
• 一、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 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
• 当德育活动偏离德育目的所规定的方向时,教育 工作者也会自觉地反思和予以纠正
第三,评价功能
• 德育目的是检测德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 本标准。
• 尽管德育活动有具体的评价标准,但所有 细化的评价标准的最高价值预设都来源于 德育目的。
2、德育目的之道德功能(从对学
生的道德学习的作用的角度)
• 第一,引导性功能 •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 第一,它具有意向性的作用,即诱发学习
• 个人本位的思想家往往强调个人价值,认为德育 目的应当从人的本性出发,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 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卢梭、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杜威)
2、 外在的德育目的与内在的德 育目的
• 内在的德育目的思想强调的是德性修养本 身,
• 《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 以修身为本。”
• 第一,导向功能
• 德育目的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的 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的 最大方向,对具体德育活动具有引导和激励的 功能。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全
德育原理绪论一、德育原理的对象与任务一、德育原理的对象1.不同观点“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德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德育规律,它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规律,也包含品德的形成规律”。
(华中师大,1988)“德育原理就是研究德育的本质,德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德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德育目标、容、过程以与如何实施德育等问题”,“德育原理也就是研究德育现象与其规律的科学”。
(胡守棻,1996)“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问题”,“德育学的分类问题……不同的德育学科研究不同的德育问题,对不同的德育问题的研究形成不同的德育学科,在众多的德育学科中,有一门德育学科叫德育学原理,它的研究对象是德育一般问题,包括普通中小学德育一般问题”。
(胡厚福,1996)2.基本观点德育原理理所当然要把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德育现象(2)德育问题产生的过程:从心理上感受问题、从思维(或认知)上把握和澄清问题、用语言符号表达问题基本特征:客观性语境依赖性主体性二、德育原理的任务(一)认识和研究德育现象、德育问题(二)探索和揭示德育规律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科学规律和德育客观规律。
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一般规律和德育特殊规律。
(三)指导和改进德育实践二、德育原理的发展历程一、古代德育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论语》、《墨子》、《孟于》、《荀于》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2.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论语•里仁》(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与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与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德育原理-檀传宝第五章-德育目
美国人则往往强调要培养学生有民主精神, 敢于开拓,以做美国人为自豪等品质。
这种德育目的的区别很大程度上缘于两种文 化传统的区别。就是说,德意志是一个传统 与文化积累较为厚重的民族,其德育目的精 神的含量也较高;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家, 实用主义盛行,所以德育目的具有更多的实 用主义色彩。
有的分类是从德育途径角度划分,如将德育 目标划分为教学中的德育目标、社会活动中 的德育目标、劳动中的德育目标、课外活动 中的德育目标等。
也有从品德心理的角度进行的分类,如将德 育目标划分为道德认知的目标、道德情感目
标、道德意志目标和道德行为目标等。
二、我国的德育目的
(一)我国现行的德育目的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德育目的的确定一定要 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德育目的需要考虑不同学龄段教育对象 的共同于特殊的道德发展规律
(二)德育目的的具体化
德育目的的具体化实际上就是由德育目的落 实为德育目标,并实现德育目标的层次化、
序列化—也就是实现目标分类的过程。
德育目的的具体化的首要任务是要实现由德 育目的向德育目标的转化。这是一个将德育 目的层次化的过程。具体说就是由反映教育 的一般本质和社会对教育的总需求的德育 (总)目的向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品德培养 目标过渡。
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低下,不允许 全体社会成员都接受学校教育,教育与受教育的权利 都控制在极少数统治阶级的手中。同时,由于社会生 产的科技含量水平较低,劳动者也无须经过学校教育 的专门培训。古代学校德育目的只有一条,那就是培 养有一定品德素养的统治者——神职人员和政治、军
德育原理-檀传宝第六章-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
第六章 德育课程
第一节 课程与德育课程 第二节 德育的学科课程 第三节 德育的活动课程 第四节 德育与隐性课程
第一节 课程与德育课程
一、课程概念 二、德育课程的问题与特点 三、当代德育课程案例介绍
一、课程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称:课程即课业 及其进程。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9种定义 课程论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百科全书式) 斯宾塞(实用的科学知识) 杜威(活动课程) (199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
第二节 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我国政府对中小学的德育内容有统一的规定, 这一规定目前主要体现在于1993年和1995年由 原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小学德育大纲》和 《中学德育大纲上》。 目前我国对中学德育内容的规定也存在一些不 足之处:第一,意识形态教育比重过高;第二, 对教育对象的批判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 足够重视。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1 吃穿住话古今(一)
1 蔚蓝色的地球
2 吃穿住话古今(二)
2 我们的地球村
3 火焰中的文化:陶
与青铜
3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
们
4 汉字和书的故事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1 站立起来的中
1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国人
2 社会文明大家谈
❖ 如果可以作为一门学科去开设,它的主 要内容和方式是什么
内容:道德规范,基础道德、公民道德, 信阳道德
方式:直接讲授易导致强制灌输,常用讨 论、角色扮演等,现在多采用折中主义 观点
❖ 德育课程与其它学科的课程相比,其
特点何在(184页)
1、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映方面 2、在对学习主体的尊重方面 3、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和安排方面 4、在教育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的方式方面
德育原理_檀传宝第四讲_德育的对象2(1)
根据哲学这一基本原理设想: 当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将学生看成是客体, 是被动和服从的一方,是教师本质力量作用 的对象,怎么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呢? 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具有受动性、 非主导性的客体,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呢? 说到底,‚师生双主体范式‛仍然没有跳出 ‚主客二元对立‛的窠臼。
这种师生关系范式导致在德育实践中:
一方面,一些教师把学生当成了被动接
受德育知识和影响的对象,‚把德育过 程中的师生关系当作‘主体-客体’关 系来对待,使德育过程等同于训练和控 制过程。‛
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为了保持和提高自己的 角色权威,或有意掩盖个人人格或职业品质 方面的弱点,竭力与学生保持较大距离、摆 出一副权威架势,把自己装扮成绝对正确的 真理的化身。 这种师生关系支配下的德育实践,遵循的是 线型单向作用模式,其特点是‚单向度、线 型决定论、单一主体中心性、单一价值观、 固定化‛。
威尔逊的道德思想
(1)约翰· 威尔逊(John
Wilson, 1928~)是一位至今仍活跃在西方哲学界 和道德教育理论界的当代英国著名的教育 哲学家和道德哲学家。作为最近三、四十 年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中独树一臶的 ‚理性功利主义德育理论‛的杰出代表, 威尔逊的特点在于完全从哲学入手来探讨 道德和道德教育理论问题。
杜威认为: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教师的工作应当以促进儿童的生长为中心;教师是 学生的向导、指导者、领导者,也是道德价值的的 学习者和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道德价值方面的专业知识,有 关于环境条件形成经验的一般原理,懂得环境对儿 童对儿童经验形成的影响等。
无论是教师单主体范式、学生单主 体范式,还是师生主导主体范式、 师生双主体范式等等,都从未真正 将受教育者放在与教育者平等交往 的位臵上,都是‚主客二元对立‛ 思维模式的体现。
德育原理课后题及答案檀传宝
1.如何看待德育的内涵.综合考虑关于德育内涵和德育过程的讨论,我个人认为,不妨这样给德育下定义:德育是教育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2.试评价以下概念定义的合理性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妥.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遭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3. 如何理解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中国德育现代化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应当是什么?1)古代德育: 所谓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这是一个具有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2)现代德育: 与现代社会和现代教有相对应,现代德育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养现代人为目的的德育。
所谓德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基本完成的任务。
与古代德育的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相反,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特征有四条:学校德育的民主化;第二,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第三,学校德育的科学化;第四。
学校德育的组织化。
3)努力方向:德育的民主化和科学性的增强4.如何区别德育理论的几种形态?4)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
5)德育思想首先是一种关于德育的价值性哲学思考。
它主要反映人们对德育的应然与必需所产生的主观判断和选择,是德育力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6) 德育论则是-一个与德育经验、德育思想相对的范畴。
德育论原本是作为教育学、伦理学的组成部分存在的。
与作为前德育理论存在的德育思想相比,它具有一定的专门性、系统性。
后随着无所不包的教育学形态转变为教育学学科群,德育论也独立为德育学。
檀传宝德育原理教学大纲
檀传宝德育原理教学大纲檀传宝德育原理教学大纲檀传宝德育原理是一种以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该教育大纲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
本文将从檀传宝德育原理的背景、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檀传宝德育原理的背景檀传宝德育原理源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檀传宝德育原理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为了回应当今社会对于道德教育的需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二、檀传宝德育原理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1. 以德育为核心:檀传宝德育原理教学大纲将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
2. 以人为本:教学大纲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 以实践为基础:檀传宝德育原理教学大纲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将道德观念转化为行为习惯。
三、檀传宝德育原理教学大纲的实施方法1. 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道德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2. 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道德观念。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道德观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 个案辅导: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个案辅导,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和问题,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
通过个案辅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道德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社会参与:学校可以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一些社会参与项目。
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檀传宝德育原理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水平。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与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总之,檀传宝德育原理教学大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最新德育原理-檀传宝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教学讲义PPT
第二节、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
三种社会形态: 1、人的依赖关系 2、人的独立性 3、人的自由个性
(一)习俗性的德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产生以前,原始社会中 存在的德育形态。 1、全民性——人人参与 2、生活性——融于劳动、生活之中 3、习俗性——以习俗的传承为主要内容
(二) 古代学校德育
1、含义——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 育。 2、特点: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
(四)“守一而望多”的原则
守一: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即道德教育; 望多: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等是重要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 康教育等与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五)德育过程的理解 1、转化说
在我国,许多德育定义都认为德育只是 一种由外向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认为 思想道德等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头
德育原理-檀传宝第一章: 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
前言:德育究竟是什么?
德育到底是什么?自由与快乐 、尊重与 平等、宽容与包含、风度与气质、批判与反 思……许多生活中的常识为何变得那么稀 少?我们是否可以在研究德育的概念中寻找 久违的常识?
第一节 德育的概念
一、德育的概念 二、德育的发展进程 三、德育理论的主要形态及主要议题
(二)德育包括些什么
西方:moral education,即道德教育,与宗教 教育、政治(公民)教育有明显的区别。
中国: 狭义:指道德教育 广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更广义: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性 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
(三)德育概念的 “泛化” 原因:
1、传统思想的影响 —— 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 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且格。 ——大学之道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德育原理_檀传宝第四章_德育的对象1
• (三)他律和自律是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两种基 本类型,从他律到自律代表了道德发展的基本规 律 • 皮亚杰从游戏实践和游戏意识两个方面着手对儿 童打弹子游戏的规则进行了研究。发现他律和自 律是儿童道德发展进程中的两种基本类型。 • 皮亚杰借助故事和谈话对儿童“公正”观念的发 展进行了研究,发现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从 他律过渡到自律的规律。 • 他认为,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经历了服从、平等 和公道三个阶段。
14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它的 主要观点是,儿童只需通过观察学习,就可 获得大部分的新行为,儿童可以通过替代强 化去习得道德行为。环境、社会文化、成人 榜样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
15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以皮亚杰、科尔伯格为代表。 皮亚杰在认知发展理论上有两大贡献,一是 智力发展阶段论,二是道德发展阶段论。皮 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决定着儿童道德发 展的水平,智慧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
22
二、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 (一)发展道德思维,提高道德认识 • (二)利用并发展儿童的道德情感 • 情感的发展在道德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皮亚杰认为:“情感构成行为模式的动力状 态,而行为模式的认识方面则单独与结构 有关,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便是理智的)不 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
27
第二水平:习俗水平
• 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 • 此阶段判断是非注意家庭与社会期望。此水平又 分两个阶段。 • 第3阶段:好孩子的取向 • 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扬的行为。 • 十分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 • 第4阶段:法律和秩序取向 • 注意中心是权威或规则。 • 所谓正确即指完成个人职责、尊重权威和维护社 会的秩序。
德育原理-檀传宝第六章-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教学文稿
赞成开设的理由
1、道德教育有自身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 内容、教育程序,应当作为一门专门的学 科来对待。
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 形式方面,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 经验的组织形式。
近代意义的德育课程设置应以1882年法 国以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课程为起点。
世界范围内对道德教育课程的集中和广 泛的探讨是在20世纪60-70年代,20世 纪80年代以来又形成一个空前活跃的阶 段。
德育课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3、在学校德育产生之前,德育与生活、劳动融 为一体,德育属于生活教育、民俗教育的范畴。德育 内容在显示形式上具有非专门性、不自觉的特点。
(二)古代社会学校德育内容的特点 是
1、道德法则本身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商鞅的
杀死老百姓的例子。)
2、古代德育内容具有鄙视体力劳动的倾向。 (上流社会看为温文尔雅,下层社会价值观念,我们 这个《论语》中间孔子:小人,樊迟问孔子如何种田? 孔子说,我不会。)
一是价值取向的不同(东方民族崇尚集体主义的 态度,西方民族强调个人的(缅甸的人毕业之后就必须到佛教待一 段时间));
三是呈示形式不同(中国的是直接的,正面的。 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东方国家采取直接道德教育模 式,西方采取间接模式较多,如在家庭和教堂进行)。
程计划》试行 课程有学科和活动两类)
结论
课程是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或 者学校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关于课程的主要结构(《课程学》廖哲勋) (1)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映; (2)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和安排 (3)教育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的方式。
二、德育课程的问题与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也能算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二)对道德发展理论的解释 1、道德发展应当视为整体发展,作综合理 解; 2、对道德发展的理解应与对道德发展“年龄 歧视论”的批判相结合; 3、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阶段可以作更为 概括的说明。
作为学校德育的四个部分,正确的政治方 向教育、主旋律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个性 心理健康教育,须以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为 前提,这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最 终实现学生个性结构的优化,使其个性健康 发展成为可能。
——从接受心理学角度看,强控制、强结 构的情境不利于学生接受德育的影响,结构 性较弱的情况有助于学生消除紧张感、“异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 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 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 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 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 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 原则”。
星”、 “寿星”。它们是时刻提醒生意人:如果缺
斤 少两,那是要遭报应的:少一两损福,少二 两损禄,少三两折寿。
品德的结构
我国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是品德的四要 素说,即认为品德是以下成分构成: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二)如何理解“教”? 道德教育之“教”如果可以理解为:直 接
就必须建构和完善自己的主体性,使自己成 为热爱自由和创造自由的主体。
新时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涵
——“学会关心” ——大胆追求效益 ——合作创造
(二)促使学生个性发展是学校德育的神圣 使命
学生不是“理想的模型”和“社会的 工 具”。学生首先是作为一个主体出现在教育 活 动中的,德育活动同样不能回避学生的主体 要求。
所谓道德发展的“自由”阶段实际上是 道德 人生的最高境界。道德主体对自我与世界、 绝对与相对、道德判断与决策等等的对立统 一的认识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道德情感具 有悲天悯人的特点,具有一种彻底的人道主 义情怀;道德行为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的境界。
三、个性实际与道德教育
(一)现代社会呼唤人的个性发展 要积极适应和充分发展这个社会,青少年
前言
“传统型”德育往往只重视约束性的教育, 忽略学生在自身道德成长中的自主性和创造 性。要培养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必须从时代的高度,深入考察学生个性发展 的主题。
第四章(1) 德育的对象
一、 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二、关于道德发展的几种理论 三、个性实际与道德教育
一、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一)品德的结构 思考:
化” 感乃至对立情绪,从而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 接受影响,个性特征得到强化。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主要是情感方面。这 一理论的突出之处在于强调父母对儿童的感 情影响,以父母为榜样意味着继承父母的道 德情感。所以幼时父母的行为方式、赏罚方 式会极大地制约儿童的人格和道德发展。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 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 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 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它的 主要观点是,儿童只需通过观察学习,就可 获得大部分的新行为,儿童可以通过替代强 化去习得道德行为。环境、社会文化、成人 榜样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以皮亚杰、科尔伯格为代表。 皮亚杰在认知发展理论上有两大贡献,一是 智力发展阶段论,二是道德发展阶段论。皮 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决定着儿童道德发 展的水平,智慧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有善的 灵 魂就不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你同意他的观 点吗?
美德可教吗?
——美德是可教的知识; ——美德可教但无需专门教师; ——美德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和批判性指导下 的训练来教; ——美德可学不可教; ——美德可间接教不可直接教。
中华民族自古具有善良心性。生意人秤 杆上的三颗尾星分别叫做“福星”、“禄
的道德教育与间接的道德教育的统一,教 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道德之知、情、意 学习的统一,则道德是可以“教”的。
如果道德如苏格拉底所言是一种知识或 知识体系,那就是可以传授的。但道德不仅 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需要道 德主体的践行和觉悟。所以,单靠讲授与听 讲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的。
(三)“新性善论”的探讨
是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的性善论。 许多心理学理论的证实:儿童具有先天 的道德禀赋。人类个体已经先天地拥有 社会性心理文化结构的遗传,这种社会 性遗传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能性,道德 教育要发掘、发扬光大这一禀赋。
二、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一)几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 3、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发展上的“年龄歧视论”
主要是指这样一种假定:道德发展有一 个逐步上升的等级性的顺序,从一个水平向 另一个水平不断进步,每一个高一级的阶段 都代表一种较高的能力。这一假定实际上是 说,年长者可能高于或优越于年轻人,年长 者比年轻人道德水平更高级。
借鉴经典的解释,道德发展可以概括为 “无律——他律——自律——自由”的过程。
所谓“无律”阶段是指婴幼儿阶段儿童对 许 多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和体验,所以其 行为不具有道德意义的阶段。 所谓“他律”阶段是指儿童借助成人的权 威 去体认道德规范的阶段。
所谓“自律”道德阶段是指儿童 (青 少年)能够借助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 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 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