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认识及对教师的要求

合集下载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襄阳七中盛满华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被提到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

实践证明,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培养一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开发队伍是关键。

对校本课程而言,教师已由传统的课程实施工具,转变为课程开发的主力军。

这就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建设特色学校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实施方式与国家课程大不相同。

开发校本课程要求教师立足学校、立足社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实现“全面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同时,使学校在此过程中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和风格。

二、正确定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校本课程开发扩大了信息来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真理的化身,所以学生很可能超过教师,并提出一些教师不能回答的问题;同时,校本课程开发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成为主流,这就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

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教师应以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要让学生成为演奏者,而自己则是一个伴奏者。

三、将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统一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一是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需求和学科特点确定教学内容;二是教师要能偏写教材,至少能根据参考书目编写教材;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四是要能确定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要具备以上素质,仅凭以住的教学经验是不够的。

教师要先学习,学习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先进文化,了解社会,放眼世界,积累知识;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问题和现象,作出科学的判断;要勤于实践和总结,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检验工作的思路是否正确,并加以概括,及时纠正错误的做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居高临下,游刃有余。

四、培养合作的意识和精神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体的创造性的专业活动。

中学校本课程标准解读

中学校本课程标准解读

中学校本课程标准解读中学校本课程标准是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将就中学校本课程标准进行解读,深入探讨其内涵和实施意义。

一、中学校本课程标准的全面发展中学校本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发展。

通过制定课程标准,我们能够确保学生在各个学科中获取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样的课程标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中学校本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中学校本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培养目标,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其中包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

这些培养目标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中学校本课程标准的选课原则中学校本课程标准的选课原则,突出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和专业发展的需求。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规划,合理设置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发展潜能。

四、中学校本课程标准的学科特色中学校本课程标准要求学科特色的体现,既要传承学科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知识,又要关注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实践应用。

此外,学科特色还应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学科深处的奥秘。

五、中学校本课程标准的教学原则中学校本课程标准的教学原则包括“问题导向”、“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

这些原则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成长。

六、中学校本课程标准的评价方式中学校本课程标准提出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程评价、活动评价和综合评价等。

这些评价方式旨在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发展。

同时,评价方式还要求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个性特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规定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规定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规定近年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由学校自行开发和设计的一套课程体系,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定义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学生的成长特点,依据国家、省、市的课程标准,在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课程设计,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

2. 开发课程的目的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1)学生为中心。

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使课程内容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多学科融合。

校本课程应尽可能涵盖多个学科内容,并通过多学科的融合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实践性,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创新性。

校本课程应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校本课程开发流程(1)需求调研。

学校应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和教师对课程的需求和意见,为开发课程提供基础数据。

(2)教师培训。

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

(3)课程设计。

学校根据需求调研结果,组织教师集体研讨,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4)实施与调整。

学校实施校本课程后,应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调整课程设计和内容,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 校本课程开发的挑战(1)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划,导致各个学校之间的课程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

(2)教师素质不足。

【精编范文】校本教材,yan'jiu,对,教师,要求-实用word文档 (6页)

【精编范文】校本教材,yan'jiu,对,教师,要求-实用word文档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校本教材,yan'jiu,对,教师,要求篇一:浅谈如何编写校本教材浅谈如何编写校本教材1.校本教材(课程)的类型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校本课程的物化形式。

从课程设计的功能看,校本课程大体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以学科课程拓展为目的的校本课程。

现在的学习以学科课程为主,这些课程属于国家课程,由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国家组织专家编写教材、学校组织实施。

但由于国家的教材要兼顾不同的学生群体,是从确保课程标准的底线出发编写的,因此不一定会完全符合某一个学校的具体情况。

按照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国家的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高质量实施基础型课程的举措之一。

二是以建设拓展型课程为目的的校本课程。

国家虽然给我们搭起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三维框架,但提供给我们的教材主要是基础型课程方面的,拓展型课程主要靠学校的教师来建设。

如何通过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使学生更全面的解释一些自然的或社会的现象,透彻地领悟一些基本的观念和原理,张扬学生的个性,是课程建设方面需要老师们认真思考的。

三是以建设校园文化为目的的校本课程。

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载体,校本课程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通过课程的建设和学习,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营造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各个学校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2.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路在老师们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本着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原则,逐步推动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工作。

大体的思路分三步:第一步,学校给教师提供平台,让教师带着自己的设想,给学生开设校本课。

对其中教师体会深刻、学生反响较好的课进行跟踪,鼓励教师积累教学素材,形成初步的教材,边实践,边修改和完善。

第二步,对形成的初步教材进行跟踪研究,使其形成特定的风格,经过学校认定,对比较完善的教材,送印刷厂规范印制,推荐给全校使用。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摘要]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专业自主权,使教育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

但教师对校本课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解与困惑,而教师又是校本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搞好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的观念、素质、能力等必须与之相适应。

[关键词] 校本课程;教师素质;教学监控能力;创新能力校本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显的新型课程形态,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据了解,校本课程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已经形成特色,出现了范围逐步扩大、类型日渐丰富、管理日趋规范,为更多的师生和家长所认同的局面,丰富了学校课程体系,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是课程体系对此做出的相应调整与重构的结果,是课程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承担者、实际的操作者,又是校本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是活动成败的关键人物,在整个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个人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可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它的诞生不仅是学校单一的课程改革,对学校来说是一次深刻的综合性的改革。

作为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和评价者的广大教师,将不再是一个教书匠,而应成为一名研究者。

教师应具备“两个观念”“三种素质”和“四方面的能力”。

一、观念层面首先,应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由于教师是校本课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知识观、课程观和教育质量观等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影响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开发校本课程要求教师有全新的质量观,要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充分反映终身教育的思想。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通过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一、从选修课和活动课逐步走向校本课程多年来我校努力优化课程结构,为现代化人才提供富有特色的培育基和生长点,在探索中形成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大板块课程改革及若干重点学科课程改革模式,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99—2001年,我校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在初中各年级开设了九门、十几类选修课、活动课,内容涉及到学科、科技、艺术、体育、社会等各方面,类型包括教师指导型、竞赛型、兴趣型、特长型、提高型、讲座型和活动型。

开设选修课和活动课一班先由教师个人申报,经学校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估确定后,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多媒体、多功能厅及地下各类教室上。

学校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每天下午第四节课为学生自主发展时间,实验室、图书馆、微机房、运动场等所有课程资源向学生开放。

这样,承担课程的老师人尽其才,学生各得其所,学校设施物尽其用。

为了积极探索和建设符合我校校情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能展示教师创造才能的校本课程,使之具有基础性、开放性、科学性、实用性,首先要提高广大干部、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目的的认识。

要使大家认识到,如果说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校本课程则关注独特性和差异性,在适应社会变化方面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

校本课程的定义

校本课程的定义

校本课程的定义一、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校本课程进行全面详细的定义,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基本概念校本课程是指学校依据自身特点和需求,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教育工作实际情况,自主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它强调学校在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教师培训等方面具有更大自主权和创造性,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三、特点与意义1. 自主性强。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设计和开发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 服务于学生发展。

校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3. 与国家课程标准相衔接。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开发的。

4. 增强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 推动教育改革。

校本课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可以促进教育体制和课程体系的创新。

四、设计与实施1. 需求分析。

学校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结合本地区经济、文化、人才等方面的特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向。

2. 设计方案。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校本课程设计方案,包括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

3. 教师培训。

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4. 实施评价。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校本课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及时调整和完善。

五、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1. 标准不统一。

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学校之间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解决方案:国家应该出台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2. 教师培训不足。

校本课程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但是现实中很多教师缺乏相关培训和支持。

解决方案: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创新意识。

3. 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很多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导致评价结果存在误差。

论校本课程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论校本课程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论校本课程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而校本课程在发展中也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素养。

因此,本文从教师的综合素养入手,对校本课程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进行探讨。

首先,校本课程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非常高,有较强的学术知识水平和专业学科背景。

教师要不断深入学习,把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发展方向,加强核心素养,以持续改善课程质量。

其次,校本课程对教师智力素养的要求也很高,即教师要拥有发挥其工作能力所需要的智力素养,如科学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同时,要灵活应用新型教育理论,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校本课程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

此外,校本课程还要求教师拥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包括礼仪素养、团队合作素养和工作效率素养等。

教师应坚持以课程质量为中心,以教师为本,保证课程的品质,同时要让学生从课堂中受益,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要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以客观和有效的方式教授课程,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校本课程对教师的心理素养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心态素养、情绪素养、情感素养等。

这些素养都是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实现课程质量提升的关键。

教师要学会做到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首要任务来考虑,注重给学生以指导和肯定,让学生从课程中受益,激发获得愉悦感,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很高,特别是要求教师具
有较强的专业素养、智力素养、职业素养和心理素养等。

只有教师具备这些要求,才能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推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获得教育质量的提高。

谈谈你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

谈谈你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涉及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主体的过程,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以下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
1. 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

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 学校特色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目标。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历史背景、地域特色等,这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宝贵资源。

通过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可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

3.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 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鲜明特点。

与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学校和教师可以引入实际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
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5. 完善课程管理体系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体系,包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环节。

学校需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和管理。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多元化、开放性的过程,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对校本课程的看法

我对校本课程的看法

我对校本课程的看法:一.课程的执行和开发不仅是学校领导或者管理者的人物,也应该是所有教师的责任,从个人成长以及专业角度来说,参与课程的开发都能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

二.从学校的发展来看,校本课程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功能。

它的出现能让学校从规模上的大与小的竞争转化为文化内涵发展意义上竞争,校本课程的文化深度决定着学校的文化内涵。

但它和国家课程一样,都服从、服务于素质教育,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三.过去,我们往往习惯于采用“堆垒”的方式设置学校里的课程,觉得什么课程重要,就开设什么课程,觉得什么活动过时了,就把什么活动拿掉。

这样的做法无法体现教育者对于“教什么、怎么教”这个课程问题的整体见解,使整个课程结构显得很散乱,并因此而减低了学校教育的总体效果。

使全校的课程结构化,这是校本课程开发无法回避的任务。

所谓结构化,就是从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出发,使所有的课程内容形成逻辑联系。

结构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操作:板块设计、层次设计和年级设计。

首先,板块设计在一级指标的层面描述了一个学校课程结构的总体框架。

在一个学校中,各种课程内容都应该以一种整合的方式、以板块式结构呈现出来。

在执行新课程方案的情况下,学校的课程结构要以国家课程方案的总体框架为核心,在此基础上进行校本化的整合。

其次,同一板块的课程内容本身,也应该经过结构化设计,以形成内容展开的“层次”。

通常情况下,课程内容包含这样四个层次:板块(或领域、学科群)→科目(或主题)→单元→活动(或课题)。

一个领域中总是可以包含无数的主题,同样,一个主题中可以包含无数的单元,由此类推。

学校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课程内容也不是无限的,因此,结构化的过程就是在逻辑线路的引导下,学校教育者对课程内容的斟酌、选择、取舍的过程。

最后,要对全校所有年级的课程内容做出统一的安排,对课程内容进行纵向设计。

合理的纵向设计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防止学生在所经历的课程内容出现重大疏漏或交叉重复,保证这些内容呈现出比较好的梯度关系。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规定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规定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规定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教师根据学校本身的特点和教育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自主开发的课程。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学习兴趣;实践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化需求;继承创新,既坚持传统教学方法,又开展教学改革;以评促改,通过评价结果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师主动申报,提出自己的创新理念和课程构思;学校集体讨论,教师们共同商讨课程开发方案;专家评审,邀请教育专家对课程设计进行评价和指导;教学团队合作,教师之间进行跨学科合作,共同开发综合课程。

四、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具备以下要求:教学经验丰富,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学科知识扎实,有很好的教学基本功;创新意识强,能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团队合作能力好,擅长与他人协作。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实施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实施,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教师的职责与权利;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提升教师的开发能力;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及时了解课程实施情况;加强交流与分享,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交流与分享。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与挑战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以下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竞争力;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然而,校本课程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教师缺乏时间和资源;课程质量参差不齐;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七、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带来以下成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

校本课教学大纲和要求

校本课教学大纲和要求

校本课教学大纲和要求校本课教学大纲和要求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逐渐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制定的一种具有独立性和特色的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要求是指学校对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规定和要求的文件。

一、校本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校本课程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校本课程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大纲和要求往往是统一的,无法适应每个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而校本课程的制定则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进行个性化安排,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培养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其次,校本课程能够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校本课程的制定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创新能力。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学校能够形成自己的教育品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最后,校本课程能够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通过参与校本课程的制定和教学实践,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对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二、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校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校本课程的核心文件,对于校本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

首先,要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定位。

校本课程的目标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相一致,同时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和要求。

通过明确目标和定位,可以为后续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其次,要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内容。

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

在制定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课程的难度和深度。

再次,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一、什么叫校本课程呢?

一、什么叫校本课程呢?

一、什么叫校本课程呢?(一)概念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制订计划框架内的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自行决定、自行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各自所处的社区的情况(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等方方面面),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打破已有的“校校同课程,生生同书本”的格局,提高课程的适应性,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兴趣与经验。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

所以本校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是:为学生而存在,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特长;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实践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水平为目的。

校本课程不仅要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在内容上更要多样性。

要能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学生的多种多样的心理和发展需求,让每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和个性得到张扬。

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学校就开发什么样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

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

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

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象我校请外籍教师开设的口语课等其实都是校本课程。

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

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消除开发校本课程影响升学率的担心近年来,中考试题命题正在向能力化、素质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各学科考试更体现了这一点,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几点认识

关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几点认识

1、自我反思意识。
教师自我反思是其对教学中的行
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展审视和
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表达教师既是引
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
受教育者。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 让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发现 某个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值得探 究的问题,通过对自己教学问题的梳理,把 问题转化为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课题;
关于校本教研、 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几点认识
一、关于校本教研
背景:
1、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百万教师的专业 开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 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理论界 对师资培训、政策支持、物质保障等给予了较 多关注,但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作为内因之 一的学校教研制度,那么是影响素质教育实施 的深层因素。
改变 “等级式〞的教研工作方式,建立 “平 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教研沙龙〞模式。
研讨交流的内容可涉及教材编写的优缺点、 教学过程的精彩环节、学生的情绪反响、良 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好文章好材料的推荐等。
3、以案例分析为载体
引导教师在理论指导下走案例反思 之路,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 与缺乏、精彩与失败以朴实的笔调、 叙事的风格进展记录与反思,在反 思中改进,在反思中走向成功。
2、什么是校本教研
以校为本的教研与现行教研不同点:教育部 根底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 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 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 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 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 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历的总 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 开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开展的新的 推进策略。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方案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方案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方案一、引言教师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专业特长,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课程。

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校的课程魅力,推进教学研究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为了指导广大教师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本文将讨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开发的原则和流程,并提供一些开发的参考方法和建议。

二、教师校本课程的重要性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它能够提高学校的课程魅力。

通过引入一些新颖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吸引力。

最后,它可以推动教学研究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三、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教师校本课程开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其质量和实效。

首先,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计。

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与学校的教学目标相协调,确保课程的设计符合学校的整体教育理念和目标。

其次,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最后,保持课程的灵活性和更新性。

教师校本课程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学生需求。

四、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包括课程规划、教学设计、教材编写和评估反馈等环节。

首先,教师需要在课程规划阶段明确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课程规划设计教学具体方案,包括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

然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方案编写教材和教具,并进行试教和修订。

最后,教师需要进行课程的评估和反馈,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

五、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参考方法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参考以下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借鉴其他学校和教师的经验。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校本课程成为了许多学校注重的教学模式。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自主设计和组织开展的教育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目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I. 了解学生需求实施校本课程的第一步是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个别面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以及学习目标。

这些信息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组织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II. 定义学习目标在制定校本课程时,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设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当具体、明确,并能够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对应。

通过与学生合作,教师可以确保校本课程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提供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III.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多元化,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实地考察、课外活动、小组合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也是提高校本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IV. 强调实践与应用校本课程的教学策略应当注重实践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探究、项目设计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力发展。

V. 评估与反馈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应当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教师可以采用作品展示、口头报告、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VI. 合作与分享校本课程的教学中,合作与分享是非常重要的策略。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项目、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校本课程中的学习心得和成果,促进彼此之间的协作与启发。

总结: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应当从了解学生需求、定义学习目标、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强调实践与应用、评估与反馈以及合作与分享等方面进行考虑。

教师师德素养校本课程

教师师德素养校本课程

教师师德素养校本课程1 前言教师师德素养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是提升教师教育理念和职业素养的必修课。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教育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教师的教育形象。

因此,开设教师师德素养校本课程必不可少。

2 教师师德素养的定义教师师德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职业体系要求。

教师师德素养校本课程就是按照这些要求,在校内开设的一门课程。

教师师德素养的教学主要包括教师的师德师风、校规校纪、教育法律法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育。

3 教师师德素养的重要性教师师德素养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教师教育职业素养的体现。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和未曾违反社会公德,才能保持教师职业形象的美好和权威,增强学生对教师敬仰的内在动力。

同时,教师师德素养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与提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 教师师德素养校本课程的开设教师师德素养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程的目的是让教师培养自己做一个好的教育者的意识和责任,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各项纪律。

同时,课程也是为教师提升教育素养的必经之路,可以由专业的师德师风培训师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和教育。

5 教师师德素养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师德素养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覆盖教师的多个方面。

首先,应该重点培养教师的师德师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职业态度。

其次,教师还应该学习教育的法律法规,掌握教育管理的常规。

除此之外,还应该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6 教师师德素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教师师德素养校本课程可以分为线上线下两个阶段进行。

线上阶段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在线讲座、视频教育等,以便教师随时随地学习。

线下阶段则可以采取实地参观、讨论等方式,以更好地展现教育现实及教师的成长历程。

7 教师师德素养校本课程的成效评估教师师德素养校本课程的主要评估标准是教师师德师风、教学质量和学生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2月科教纵横
校本课程的认识及对教师的要求
文/刘维
摘 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劳务市场发展竞争的必然结果。

本文从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出发,介绍了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探讨了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些问题,旨在对我国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一些新的探索并指出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及其对教师的一些要求。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认识;对教师的要求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290-01
一、解读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的定义。

校本课程被称之为校本位课程、学校自编课程、学校课程。

目前各个学校参与性较高的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要求,在不违背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考虑到各个学校的教育现状、教育设施以及各个地区对在校学生的专业需求方面的评估,利用本校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教育资源来开发适合学校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性的课程。

(二)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教师享有课程开发的决策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办出学校特色等。

主要体现在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而提供更有适应性的课程,体现本校的特色,更好的适应学校的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把课程分为文化课、专业课。

而专业课也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在授课形式上,一般是先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再者是专业课,最后是技能课。

形成了一个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授课体系。

另外,更有些学校在课程的评价上更偏重于文化课,如果在这种的课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向社会后,一般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需要,职业学校的教育就失去了其实践性和导向性。

近年来,随着初中毕业生人数的下降,这将直接导致生源质量的降低,学生怕学,厌学。

严重阻碍了课程标准的执行。

降低了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企业不认可学生的学习结果,认为学生所学的知识在他们的企业用不上,因此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创设和营造的、最适合于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的信息载体。

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较薄弱,学生相互之间的基础差异很大;学生的多方面优势在中考试卷上不能得到展现和提升,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尚存在很大的开发空间;虽然选择了专业,但很多学生对专业认识不很清晰,自身素质与专业需要相差很大。

要想将这差别很大、需求多样的学生,通过整齐划一的教材,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很难实现的。

同时,我们知道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国家课程内容的延伸和补充,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进一步开发潜能,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主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凸现学校特色的课程学习中,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创设和完善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和谐完美的发展环境,提供表现自我,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的智慧和能量得到尽可能地释放。

我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需要给予他们充足的学习自信,所以开发的校本课程必须要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比较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品德与修养,也能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因此,开发校本课程是职业学校的当务之急,可以说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是更好的培养职业专门人才,扩大学校招生,发展职业学校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生产一线应用型、操作型、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软,人才供求出现不断变化的趋势,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市场定位就要随之调整。

这样,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就要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要求。

为了保障职业学校校本课程的有序开发,应当满足一些要求。

(1)具有合理性。

职业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在不违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内容上要求新颖、符合逻辑性,紧跟时代脚步。

能切实反映本专业的新动向。

确保学生能保质保量完成相应的任务。

(2)具有合作性原则。

目前学生独生子女偏多,大部分学生都是娇生惯养,因此很多学生缺少团队合作精神,喜欢单打独斗,所以,在职业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要考虑到合作性的原则。

在课程编排上,多安排小组合作项目,特别是在学生实践课上,更要加以考虑。

(3)具有创造性要求。

创新能力的提高关系到一个国家强盛,民族的崛起。

作为职业学校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措施与方法。

一是先研究自己学校的教育定位。

教育方针对每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一样的,学校怎样依据教育方针确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尤其是职业学校由于专业的不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学校更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给自己学校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定位。

二是要研究学生的需要。

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研究学生的发展除了标准的课程以外还需要什么;还要研究必要性和可能性,学校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面对的几点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校本课程要具有可靠的适用性。

职业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必须要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所编写的课程同时要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

(二)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

教师是校本课程组织者和执行者,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直接影响了职业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如果只是照搬教材授课,教师只是课程的执行者,对教材的呈现。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让每一位教师积极加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完成角色的转变。

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三)加强和企业的联系。

企业的参与对职业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可以为职业学校提供用人信息,使得职业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与企业界的合作,一种比较普遍的方式是:学校组建“专业课程开发委员会”,邀请企业界的相关专家参与职业学校的课程开发过程。

总的说来,职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

只要我们了解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并合理解决,我们相信,职业学校的校本课程,会更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作者单位:扬州高等职业技术校参考文献:
[1]林一刚.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素养刍论.《课程、教材、教法》,2002.
[2]陈峰.开发校本课程 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2.
290 20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