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必修四 第三单元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课时练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短文三篇》热爱生命同步练习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短文三篇》热爱生命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2dbe971dd36a32d737581b1.png)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高中语文第12课《短文三篇之热爱生命》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一、基础题1、选出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 )A半身不遂(suí) 咀嚼(jué) 驯(xún)鹿B令人作呕(ōu) 暖与(huō) 蜿蜒(yán)C海市蜃(shèn)楼耷(dā)拉巉(chān)岩D 吮(shǔn)吸窒(zhì)息加冕(miǎn)2、解释下列词语:海市蜃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吹毛求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蜿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巉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 )二、巩固题她一动不动地仰面躺着,现在,她能够听到病狼一呼一吸地喘着气,慢慢地向她逼近。
①它愈来愈近,总就是在向她逼近,好象经过了无穷的时间,但就是她始终不动。
②它已经到了她耳边。
那条粗糙的干舌头正象砂纸一样地磨擦着她的两腮。
她那两只手一下子伸了出来——或者,至少也就是她凭着毅力要它们伸出来的。
③她的指头弯得象鹰爪一样,可就是抓了个空。
敏捷与准确就是需要力气的,她没有这种力气。
那只狼的耐心真就是可怕。
这个人的耐心也一样可怕。
这一天,有一半时间她一直躺着不动,尽力与昏迷斗争,等着那个要把她吃掉、而她也希望能吃掉的东西。
有时候,疲倦的浪潮涌上来,淹没了她,她会做起很长的梦;然而在整个过程中,不论醒着或就是做梦,她都在等着那种喘息与那条粗糙的舌头来舐她。
人教版必修四《短文三篇》课时作业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四《短文三篇》课时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771200a5e9856a5612606a.png)
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推衍.(yán)畜.牲(chù)尽.管(jìn) 瞬.息万变(shùn)B.弥.补(mí) 短暂.(zhàn)削.减(xuē) 风和.日丽(hè)C.苇.草(wěi) 渊源.(yuán)赋予.(yǔ) 碧落.黄泉(luò)D.湖泊.(pō) 磨难.(nàn)囊.括(nānɡ) 丰盈.饱满(yín)【解析】A项,“衍”应读yǎn,“尽”应读jǐn;B项,“暂”应读zàn,“和”应读hé;D项,“囊”应读náng,“盈”应读yíng。
【答案】 C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枯燥无味消磨光阴雕梁画栋燥动不安B.富有乐趣优越无比稍纵即失匆匆流逝C.毫不惋惜值得称诵一无所知坚实可靠D.不堪重压虚度此生自然厚赐秘而不宣【解析】A项,“燥动不安”应为“躁动不安”;B项,“失”应为“逝”;C项,“诵”应为“颂”。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威猛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B.虽然已到垂暮之年....,但他总不愿闲着,便干起了小区的义务治安巡逻员。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D.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解析】A项,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但回想起来心里还是十分害怕。
B项,垂暮之年:快要到老年。
C项,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
多形容革命形势或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D项,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华。
用在此处不当。
高中语文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eb37875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4.png)
高中语文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热爱生命》教学目标1.了解随笔并养成在生活中有感就写随笔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我们能对生命和生活有所感悟,从而思索我们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积累名言名句,一次来丰富我们的人生智慧。
一、新课导入有人说,生命是一则故事,我们都是故事的主人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演绎着各自的情感;有人说,生命是一幅画,时间是底色,奋斗是画笔,汗水是颜料;有人说,生命是一首诗,平平仄仄,或平淡、或深厚、或朴实,让人琢磨不透……那么应该怎样认识这多姿多彩的生命?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二、走近作者蒙田(1533—1592),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出身新贵族,祖上是波尔多的富商。
曾当过15年文官。
后辞官回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
但是他也喜欢出游,曾游历瑞士、意大利等地,留意各地人情风俗。
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集》2卷,于1580年出版。
他的散文对英国培根、莎士比亚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的一些先进思想家、文学家和戏剧家的影响颇大。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也译为《试笔集》)。
蒙田《随笔集》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
三、阅读思考(一)感知文脉1.对“度日”的认识:消磨光阴飞快地去“度”慢慢地赏玩细细品尝2.对生命的理解:“哲人” 苦事、贱物“我” 优越无比糊涂人:寄托来世3.对死亡的态度:毫不惋惜乐于生关心生活抓紧时间(二)讨论回答1.作者觉得热爱生命就要如何对待生活?【提示】要热爱生活,“坏日子”要飞快地过,好日子要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2.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哲人”的有什么不同?【提示】“哲人”认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尽量回避它,无时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却认为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
人教版必修4教学教案:第三单元-10-短文三篇-热爱生命-(3)-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4教学教案:第三单元-10-短文三篇-热爱生命-(3)-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10ee5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3.png)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品读重点语句,领悟感受文章朴实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能力目标:学会品读文本的技巧,进而把握全文的主旨;发展运用不同文学形式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述,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述,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学情分析:高二阶段的学生情感趋于稳定,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对于生命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一些知识和技能,尤其是随笔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是在组织教学时要考虑的因素。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东坡居士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蒙田说:“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人生何其短暂,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对待生命?一、走进蒙田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知识权威和批评家、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
出身新贵族,辞官回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
但是他也喜欢出游,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集》蒙田《随笔集》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
二、了解随笔随笔是随手笔录的一种散文体裁,或叙事或议论,篇幅短小,形式不拘。
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种心情,或是一点感悟,或是一个观点……三、内容梳理第一段:从“度日”谈起,阐释了对生命的认识,阐释为什么要热爱生命。
第二段:过渡。
第三段:揭示生的本质即死,阐释怎样热爱生命。
四、理解分析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运用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对比日子分为两种对比:“坏日子”要“消磨”、“要飞快的去‘度’”;“好日子”要“慢慢”“细细地”“赏玩”“领略”“品尝”。
“哲人”和“我”对生命的不同看法作对比:他们“打发”、“消磨”、“无视”它,认为生命是“苦事”、“贱物”;“我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是“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20:第10课 短文三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20:第10课 短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1db5eda98271fe910ef999.png)
第10课短文三篇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蒙田的《热爱生命》一文,既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华美的语言,读后却能使人如坐春...风.,从而明白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②“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句话真可谓难得的空谷足音....,它不仅生动地说明了人的脆弱性,还揭示了人不同于苇草的最重要的本质区别——“能思想”。
③受气候变暖的影响,今年的冬天并不寒冷,整天风和日丽....,让人欣赏不到漫天飞雪、冰凌垂挂的冬日美景。
④如今,台湾老人大都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对自己的家乡、亲人尤为想念,特别想在有生之年能够回大陆转转。
⑤大部分“中产阶级”已经患上生存焦虑症,买房的机会稍纵即逝....,还没等他们筹齐买房资金,住房限购令又击破了他们的梦想。
⑥国庆期间,各大城市服装市场热闹非凡,商家都摆出了积极应战的姿态,除了引进质量优、款式新的产品外,还纷纷推出了降价、抽奖等促销活动,引得众多消费者慷慨解囊....。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②④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人生的坎坎坷坷,我们要有勇气解决人生道路上的困境。
B.与自然界某些事物相比,人的确很脆弱,如一根苇草,随时有折断的可能。
C.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仅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
D.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幼儿园里就学过。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思想录》一书集中地反映了帕斯卡尔的神学和哲学思想。
实际上,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也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对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和宗教等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探讨。
①他认为人是完全地处于罪孽之中,要靠上帝的恩赐才能得到拯救②浓厚的宗教色彩使他与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思想潮流有很大的不同,但他并未否定或贬低人类的理性③帕斯卡尔是一个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思想家,尤其深受冉森派思想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4.读完《短文三篇》后,你对人生也应该有了新的思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10.1《短文三篇》课后练习指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10.1《短文三篇》课后练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16ac6f15fbfc77da269b1bf.png)
《短文三篇》课后练习指导一分别把握三篇文章的主旨,联系对生命、生活的认识,谈谈这三篇短文分别给你的启示。
设题意图:使学生学习概括随笔类文章的主旨,并注意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
参考答案:《热爱生命》作者从“度日”的含义谈起,引出对生命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和态度。
从对比中得出结论: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认识。
如果对生命的认识不正确,白白虚度此生,那就只能怪自己。
接着换一个角度,从生命的特殊形式──死亡谈起,指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没有死的苦恼。
由于作者关注生活,讲究享受生活的方法,因此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
即使老了,还抓紧时间,使生活过得丰盈饱满。
这篇文章的主旨: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命赋予的快乐,让生活过得丰盈充实,对于死亡也不会觉得烦恼。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文章第1段,说明人只要还有思想,就还是人;没有思想,就无法同自然界的万物区分开来了。
第2、3段,说明人的肉体很脆弱,就像是自然界最脆弱的苇草,但由于有思想,人就比宇宙还高贵,因此人要“努力地好好思想”。
显然,在第1段的基础上,意思具体化了,深化了。
最后一段,补充、强化上文的意思,人不能求之于空间,应求之于思想的规定,用思想囊括宇宙。
这篇文章的主旨:人本身很脆弱,伟大之处在于能思想,人应该“努力地好好思想”。
《信条》先指出信条在幼儿园就学过,是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接着列出十七条信条,并对这十七条进行归纳。
然后说明这十七条适用于个人、社会以至政府。
最后突出十七条中的一条:出门时手拉手,紧挨一起。
这篇文章的主旨: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在幼儿园里就学过。
学生从三篇短文中受到的启示,可以各抒己见,不拘一格。
二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阐释。
1.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2.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人教版语文高一版高一必修四《短文三篇》同步训练题
![人教版语文高一版高一必修四《短文三篇》同步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4a9764a58da0116d174926.png)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宁曾经指出:《反杜林论》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B.我不知道这些记者报道人类徒身穿墙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还是相信确有此事?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主旨: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命赋予的快乐,让生活过得丰盈充实,对于死亡也不会觉得烦恼。
4.A解析:B第一个问号应改为句号,C“七夕”后的逗号应在括号后,“欢乐”后的逗号应为分号。
5.D解析:A搭配不当,应为“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或“产生了轰动效应”;B成分赘余,应删去“为此”;C语序不当,应为“近几天许多同学在阅览室里”。
6.B
7.(1)意思是说,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2)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8.文章的思路:作者从“度日”的含义谈起,引出对生命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和态度,从对比中得出结论: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认识。如果对生命的认识不正确,白白虚度此生,那就只能怪自己。接着换一个角度,从生命的特殊形式——死亡谈起,指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没有死的苦恼。由于作者关注生活,讲究享受生活的方法,因此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即使老了,也要抓紧时间,使生活过得“丰盈饱满”。
高中语文:412《短文三篇——热爱生命》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412《短文三篇——热爱生命》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82d127f0f46527d3240ce0c6.png)
《热爱生命》【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1、为下列加线字注音:⑴骸骨⑵鲦鱼⑶窒息⑷巉岩⑹踉跄⑺辗转⑻吹毛求疵2、在横线上说说下列句子对表现人物的作用:⑴这些残骨在一个钟头以前还是一头小驯鹿……难道在天黑之前,他也可能变成这个样子吗?生命就是这样吗,呃?真是一种空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
⑵他蹲在苔藓地上,嘴里衔着一根骨头,吮吸着仍然使骨头微微泛红的残余生命……有时砸到自己的指头,使他一时感到惊奇的是,他并不觉得很痛。
⑶他只是从梦里慢慢苏醒过来,觉得有条舌头在顺着他的一只手舐去……这个人已经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狼的身上。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石缝间的生命(节选)林希①石缝间那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
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
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
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里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
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③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④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
岁岁枯荣。
它们只有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
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
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⑤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
它们不似田野上的同宗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
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
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
生命就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
但一切适者就是战胜环境的强者。
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⑥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
高中语文必修3之《短文三篇》之《热爱生命》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必修3之《短文三篇》之《热爱生命》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76063d710661ed9ac51f335.png)
高中语文必修3之《短文三篇》之《热爱生命》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 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 央视播出专题节目,揭露过多的渣滓文件是招致智能手机运转速度变慢的原凶,并采访猎豹清算巨匠的工程师,请他为消费者提供处置方案。
B. 女子就像散文,她一定是安详和美丽的;即使没有雍容华美的外表,眉宇间流淌的气质一定会淡雅、繁复,给人一种十分愉悦的视觉享用。
C. 传统产业能否日薄西山,完全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国人蜂涌去日本买马桶盖一事说明,世上本没有旭日的产业,而只要旭日的企业。
D. 腾讯产品占领市场份额的秘密在于经过帐号的捆绑,把数据保送到后台停止统计剖析,第一时间就知道你喜欢听怎样的歌、玩怎样的游戏。
*2. 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观影抒言,各谈体会,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文艺交流,如今却裹挟了太多的不满、辱骂和对立,一种兼容并包的胸怀在开放的网络世界似乎难觅踪迹..。
B. 当你觉得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一切的凄苦都集中在一人身上时,你可否知道,真正带给你庞大痛苦的,经常..不是发作的事情,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C. 除了维也纳儿童合唱团、巴黎木十字合唱团外,圣菲利浦男孩合唱团是当今全球最受注目的新起之秀,目前正以令人匪夷所...思.的速度与魅力席卷欧美日本。
D. 这份调查报告对中国贫穷农民的记载是如此详细而微....,详细到每一个家庭,再拆取出每一团体物的一天、一年、终身,不惜笔墨,肌理寸寸清楚。
*3.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 谣言的破坏力是无须置疑的,如不及时扑灭,会使整个群体处于一种恐慌形状,对群众形成的创伤,乃至惹起社会动乱,也不是不能够的。
B. 实际说明,一团体即使知识再多,才干再强,假设缺乏对自己心灵的养护,缺乏对自我的驾驭,那么不知在什么时分他也会跌跟头。
C.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网民享用其带来的便捷和自在,但并不需求知道对方终究是谁,这也反过去降低了造谣者造谣的门槛与本钱。
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三单元10短文三篇热爱生命
![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三单元10短文三篇热爱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8542075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9.png)
作 者 : 杰 克 ·伦 敦
作者介绍
杰克·伦敦,美国著名的小说家。 1876年1月12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弗朗西斯科。被父亲遗弃后由
母亲和继父伦敦在加利福尼亚的奥克兰抚养长大,并随继父姓伦敦。14岁 时因贫困辍学,开始冒险活动。他乘单桅小帆船在圣弗朗西斯科湾探险, 曾充当水手去过日本,当过白坐火车到处流浪的无业游民,19岁时在一年 内学完中学4年课程,然后进入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一年后离开学 校, 加入1897年的克朗代克河的淘金大军。但在第二年返回时,依然两 手空空并找不到工作,于是决心以写作谋生。他研读各种杂志, 为自己 制定写作日程表,撰写十四行诗、民歌、笑话、轶事、惊险故事和恐怖故 事
• 明确: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和细节、动作的刻画,揭示了主人公身 处困境却不肯向困难低头,顽强不屈同自然作坚决斗争的坚强意志和 热爱生命的深刻主题。
• (二)学生自主选句探究
• 学生自由解读其他部分,感悟生命:找出自己感悟较深或 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谈认识,谈感受,体会这样写的作 用。重点从人物心理、动作、细节描写等方面进行赏析。
• 故事情节紧张,却没有一点作者人为的痕迹,它只是向我们清 楚地展示了一个人在荒原中历尽艰巨的求生过程,不动声色地描画 出了生命的伟岸和强大。它告知我们,请敬畏我们的生命,相信我 们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结成最紧密的“联盟”,我们就会尽享生命的 美丽与神秘、剽悍与强大。
面前,虽然他有许多理由怨恨和鄙视死掉的同
伴,然而这种感情却一下子为他对死者的同情
所抵消了。他觉得不该嘲笑一个曾同大自然作
过斗争的死者,更不能嘲笑一个曾一度同他共
过患难的同伴,尽管他有不可宽恕的过失。
• 2.课文写到他已靠近那希望之船,却可望而不可及, “那条船离他不过四英里路……无论如何他也爬不完这 四英里路。这一点,他是知道的,而且知道以后,他 还非常平静”“他仍要活下去……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 不甘心死”“就是到了死神的铁掌里,他仍然要反抗它, 不肯死”。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10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4) Word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10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4)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cd39958e9951e79a8927a4.png)
热爱生命【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述。
2、过程和方法目标:理清思路,品味文章朴实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学习课文,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清思路,品味文章朴实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二、阅读全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成果展示。
1、全文是由哪个词语引出话题的?对这个词作者是如何阐述的?大家觉得这个词和“生命”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明确:①“度日”。
②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因为不能让生活中的挫折、不愉快的事破坏生活的兴致,“细细品尝”是为了更充分地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③生命和度日密不可分,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由我们所度过的每一天组合而成的。
同时,作者从如何度过生命中平凡的每一天这个稀松平常而与我们人人都紧密联系的话题入手,也会给读者带来一种熟悉亲切之感,调动读者阅读的兴趣。
2、文中还提到了哪些人对生命的理解是不同的?通过对这几类人的对比描写,概括一下作者对待生命的态度。
明确:“哲人”:“打发”“消磨”“回避”“无视”它,仿佛生命是“苦事”“贱物”;“我”: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富有乐趣”的,我们的生命是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糊涂人”:把希望寄托于来世。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待生命始终抱着热爱、感激的态度。
3、作者热爱生命,那为何在第三段中说“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作者对“死亡”抱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明确: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0课 短文三篇第2课时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0课 短文三篇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fa9a16ffe4733687e21aad3.png)
死,因此也占不了多长时间。人的尊严不在于填充空间和时间,而在于思想。
思想有深浅高下之分,高明的、有深度的思想才能使人获得力量,体现出人发 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努力,显示出人的独特性和魅力,也即获得人在自然万物 中的“尊严”。因此,要“努力好好地思想”,“提高自己”。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探究3
文章说:“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试对这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2.“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一句有何含意? 答: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 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
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从哲学
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 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 我”融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苇草”,在强调了人脆弱的一面后,重点突出了人的思想的高贵。思想是人的
全部的尊严,有了思想,人才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由于思想,人囊 括了整个宇宙。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6.为什么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答:人与万物的根本区别难道不正是在于唯有人才具有思想吗?宇宙拥有
万钧之力,能够轻而易举地消灭人们,可是宇宙却并不知道它有这种力量;人 是脆弱的,像一根苇草,但人却知道自己的脆弱和死亡的威胁,他因而就会寻 找生命的路径,并且建构一种勇敢的生命态度,人也因此就有了尊严。因了尊 严,人就显得高贵。而所有这一切,勇敢也罢尊严也罢,追本溯源,说到底都
句话做一点说明。 探究之旅: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对社 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作者把“努力好好地思想”作 为道德的原则,说明作者思想的高度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8页 (人教课标版)必修四 第三单元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课时练(大连八中)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一、选择题( )A. 赋予.(yǔ) 创.伤(chuàng) 囊.括(náng) 阒.无一人(qù) B. 消磨.(mó) 蹒跚.(shān) 痉挛.(luán) 风驰电掣.(chè) C. 脚踝.(kē) 畜.牲(chù) 忧悒.(yì) 卷帙.浩繁(zhì) D. 茎.叶(jīng) 发绺.(jiǔ) 规矩.(ju) 纡.尊降贵(yū)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我们迫切地想要记录下这属于我们的一切,我们的生活,以及那稍纵即逝....的青春。
B. 节日期间,高原古城西宁风和日丽....,花红柳绿,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广场、公园进行户外活动。
C. 他淡泊物质欲望,追求物我和谐的精神境界,给当代物欲横流、躁动不安....的社会,注入了一剂清凉的安神药。
D. 市委书记在出席党政联席会时强调,要进一步深刻领略..落实省市委全会精神,促进发展提速提质提效。
3.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称颂 恩赐 宛惜 垂暮之年B. 糊途 寄托 坚辛 公平游戏C. 饱满 光荫 脆弱 坚实可靠D. 赋予 苦恼 畜牲 一无所知 4.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成语是 ( )①我国首部裸眼3D 儿童舞台剧《安徒生密码》在全国各大剧场上映,最为经典和浪漫的童话世界场景及演员精彩的表演,让观众都 。
②刚刚过去的一年,我省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 ,较之往年是气候最为温顺的一年。
③古人讲“自古逢秋悲寂寥”,秋的萧瑟与悲凉,成了古代文人 的情感基调。
与古人相比,近现代大师眼中的秋天则清新亮丽多了。
A. 目不转睛 冬温夏清 一以贯之B. 目不交睫 冬温夏清 一脉相承C. 目不交睫 冬暖夏凉 一以贯之D. 目不转睛 冬暖夏凉 一脉相承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每日邮报》称,一群5亿岁的细菌已被唤醒并生活在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
科学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它们最终能进化成什么新的物种。
B. 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C. 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旱灾有加剧趋势,粮价可能再创新高,粮食面临进一步减产。
持续不断的热浪已经导致全美数十人死亡。
D. ”电影高峰论坛“旨在促进华语电影学术圈的整合,推动华语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学术界的沟通和交流,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形象。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热爱生命》的第三段,作者谈到生命的孪生兄弟:死亡,人们一般都害怕死亡,作者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B. 经过四百余年的考验,历史证明了蒙田与莎士比亚、苏格拉底、米开朗琪罗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随笔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世上同类体裁中绝无仅有的”。
C. 偶然地,在我的书柜上发现了一本发黄的书,它就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尔《思想录》。
我深深地为帕斯卡尔对思想的颂扬而感到震惊、感到震撼。
D. 美国当代作家罗伯特·富尔格姆的《信条》,是一篇文字简朴敦厚、内容浅而不显的短文。
这篇文章全面而周详地讲述了人类生活乃至社会管理的信条,可谓“深人无浅语,慧心无直笔”,不可只作幼儿教育观。
二、填空题《热爱生命》是__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文章运用__________手法,论证“度日”的双重含义;采用__________手法,以“死”__________“生”的可贵。
文章虽篇幅短小,却道出了生命的真谛。
8. 用下列形近字组词燥( ) 消( ) 贴( )噪( ) 硝( ) 帖( )躁( ) 销( ) 粘( )三、现代文阅读热爱生命蒙田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
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
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乏本质在于死。
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
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
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1)“我”对随时告别人生,却“毫不惋惜”,这是因为( )A.生之艰辛与苦恼。
B.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C.自认为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
D.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
(2)“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句中“生命的分量”指的是( )A.生命的意义B.生命的长短C.生命的乐趣D.生命的关心程度(3)你是怎样理解“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的含意的?答:10.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寻找生命的价值熊怡莎在心理学上有一座著名的“马斯洛金字塔”:第一个台阶上,是人类的温饱;紧接着就是安全;第三阶梯上写着“爱”;爱之高处,就是第四阶梯的“尊严感”;在金字塔的最高点,屹立的是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实现。
记得数学家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的确,人的生命与苇草一样渺小易逝,可是人的生命却比苇草要高贵,因为人在完成生命的一个阶段后,就会有一种熊熊燃烧的内在生命力促使他向上攀登。
人只有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才能丰富自己的人生,寻第3页共8页找生命的内在价值。
可是,这攀登的过程又是多么坎坷啊!有时还未开始攀登就已经遭遇挫折:知道邓亚萍的人很多,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曾经因为身材矮小而被人否定?知道孙雯的人很多,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她因为身材而被人否定?知道杰克•韦尔奇的很多,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曾经因为口吃被人嘲笑?一直佩服刘墉,他似乎总能以那么理智的心态看待生命:“我们要知命,造命,受命,惜命,救命,以积极的态度把握生命。
所以我们不能认命。
”细细品味,这竟是一番人生哲理:“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
邓亚萍成了一面乒乓球时代的旗帜;孙雯成了美国人心中真正的“SUN”;杰克·韦尔奇成了美国通用电器的首席执行官!他们始终坚信,人是不可以认命的。
我简单而丰富,所以我深刻;我简单而丰富,所以我不简单。
保持简单的心,走不简单的路。
这就是人生价值的追求与体现吧。
“简单”不正是刘墉的“知命,造命,受命,惜命,救命,以积极的态度把握生命”的那种心态吗?而“深刻”的是那人生的经历,因此才会有了舒婷不简单的人生路。
冰川横流,山岩上留下雄浑的擦痕;火山爆发,天地间留下丰厚的馈赠;挫折洗礼,生命的痕迹会更加深刻……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长,其价值何以是一时的成败呢?我们需要的是经历,正是这种经历,造就了金字塔顶端的荣耀。
人不可以认命,谁也不知道自己明天是什么。
人生不应该是“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消极,而应该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人生就像是跑步,我们也许不可能拥有约翰逊、刘翔那样的速度,但并不影响我们每个人竭尽全力去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最佳速度啊!风餐露宿,坎坎坷坷,把性格的懦弱铸成钢铁的坚强;顶风冒雪,磕磕碰碰,把平淡的人生变成瑰丽的诗歌,这才是生命的价值。
承诺了,就要去兑现!(1)阅读全文,对“马斯洛金字塔”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金字塔的第一个台阶就是温饱,因为只有满足了温饱的需要,人类才有更高的层次需求。
B.在“马斯洛金字塔”中最重要的需要是安全,没有安全的环境,就无法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
C.随着金字塔的不断增高,人类需求的层次也越来越高。
D.在所有的需求层次之中,自我价值的追求体现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理念。
(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一个人辉煌的人生来自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只要产生一种价值认同感,他就能燃起攀登的生命力。
B.邓亚萍、孙雯等人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与外在的因素没有多大联系。
C.相对于心态来说经历更加重要,因为只有深刻的经历,才能造就金字塔顶端的荣耀。
D.“简单”是一种心态,“深刻”是一种人生经历,勇于迎接挑战,才能拥有深刻的人生。
(3)根据文意,以下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马斯洛金字塔”的各种需求中,只有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最有意义的需求,因为它体现着人生的追求。
B.一个失败的人生,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因为他没有竭尽全力往上攀登。
C.邓亚萍和孙雯的事例告诉我们,越是被他人否定的人越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D.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却在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生命的爆发,所以,这也是一种生命价值的体现。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美]本杰明·拉什人活着,最要紧的是寻觅到那片代表着生命绿色和人类希望的丛林,然后选一高高的枝头站在那里观览人生,消化痛苦,孕育歌声,愉悦世界!这可真是一种潇洒的人生态度,这可真是一种心境爽朗的情感风貌。
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可以减免许多烦恼。
在那里,你可以从众生相所包含的酸甜苦辣、百味人生中寻找你自己;你境遇中的那点儿苦痛,也许相比之下,再也难以占据一席之地;你会较容易地获得从不悦中解脱灵魂的力量,使之不致变成灰色。
人站得高些,不但能有幸早些领略到希望的曙光,还能有幸发现生命的立体的诗篇。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这诗篇中的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标点。
你可能没有成为一个美丽的词、一个引人注目的句子、一个惊叹号,但你依然是这生命的主体诗篇中的一个音节、一个停顿、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这足以使你放弃前嫌,萌生为人类孕育新的歌声的兴致,为世界带来更多的诗意。
最可怕的人生见解,是把多维的生存图景看成平面。
因为那平面上刻下的大多是凝固了的历史——过去的遗迹;但活着的人们,活得却是充满着新生智慧的,由不断逝去的“现在”组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