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21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Lesson 21》 导学案

《Lesson 21》 导学案

《Lesson 21》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如_____、_____、_____等。

2、理解并能够运用重点句型,如_____、_____、_____等。

3、能够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培养语感。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词汇:熟练掌握重点词汇的拼写、发音和用法。

句型:理解并能够正确运用重点句型进行表达。

语法:掌握课文中涉及的语法点,如时态、语态等。

2、难点对复杂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对课文中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体会。

三、学习方法1、预习预习课文,标注出生词和不懂的句子。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

2、课堂学习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做好笔记,记录重点和难点。

与同学合作,进行对话和讨论。

3、复习复习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背诵和默写。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多读多听,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检查学生对重点词汇的预习情况,通过默写或提问的方式进行。

2、让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其对课文的预习程度,纠正发音错误。

(二)知识讲解1、词汇讲解重点词汇的含义、用法和搭配,通过例句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词汇练习,如填空、选择等。

2、句型分析重点句型的结构和语法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其用法。

让学生模仿句型进行造句练习,加强对句型的掌握。

3、语法系统讲解课文中涉及的语法知识,结合例句进行详细分析。

进行语法专项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语法知识。

(三)课文学习1、听录音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大致内容,检查其听力理解能力。

2、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细节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问题。

(四)文化拓展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公开课21课导学案

公开课21课导学案

公开课教案21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临湘市第二完全小学陈明媚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品读有关语句,领会句子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

重点与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培养爱国情操,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文中生字词语,初步了解课文,划分课文段落。

(略)第二课时:导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用一句话概括圆明园。

感情朗读这句话。

2、为什么圆明园能赢得如此高的赞誉?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圆明园。

3、出示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我能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它的毁灭过程,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朗读感受,体味辉煌。

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出示探究一:(1)、读课文2至4自然段,找出圆明园的布局特点和园中的景观。

(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2、学生自主学习3、交流汇报、精讲点拨(1)哪个段落讲了圆明园的布局?指名朗读。

(2)出示圆明园的布局图。

(理解“众星拱月”)(3)圆明园中有哪些景观?(学生逐一说景点,出示图片)①理解“金碧辉煌”“玲珑剔透”。

②简介“买卖街”、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蓬莱瑶台、武陵春色……③出示第3自然段:填空后感情朗读。

④漫步园内,你有怎样的感受?⑤理解:为什么说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4)圆明园中除了有精美而宏伟的建筑,还有什么?(指名读第4自然段)①理解第一句话中关联词语的作用。

②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指哪些文物?(理解“上自——下至”)③从先秦到清代,圆明园所拥有的文物有多少?(出示资料:理解圆明园中珍宝的数量及价值。

21.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21.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导学航线:1.独学2.对学3.组内分享学习成果
【挑战难关,展现自我】
天等县上映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主备人:农美兰复备人:何彩秀班级:学习小主人:学习小组:学习时间:年月日
课题
21.圆明园的毁灭
课时
2课时
二、小组讨论(课堂有你更精彩)
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哪几方面来写的?
探究二:再现宏伟景观,增强自豪感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当时圆明园的宏伟壮观?
2、学习课文后,我知道圆明园在(),主要由()和( )组成,这座( )的园林( )年( )月被( )毁灭了。课文主要写了两个部分内容,分别是通过2、3、4、段写出了(),
通过第5段写出了()。
四、拓展延伸(学海无涯)读故事《虎门销烟》
课型
学+展
学习目பைடு நூலகம்: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销毁、众星拱月、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背诵第三、第四自然段。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难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挑战自我,初露锋芒】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你能行)
(一)自学指导:
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熟记课文中要求会写的14个生词,如:销毁、侵略、瑰宝等。
【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探究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21《孔子》导学案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21《孔子》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21课《孔子》导学案班级:学生签名【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课文和字词典等工具书,自学本课“仲、儒、蔡、祭祀”等字;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等字;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的情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子、段读懂课文内容;组织学生通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和进取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感悟孔子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等方面的品德。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学习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知识链接】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逐渐衰落而迁到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孔子年少时作过许多卑贱的工作:“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语)。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

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南宋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第21课 《蝉》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21课 《蝉》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21课《蝉》预习导学案1.了解蝉的特征和生命简史,把握蝉的习性,梳理说明思路。

(重点)2.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品味文章既准确又生动的语言。

(重点)3.感受作者人文情怀,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难点)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昆虫和贝类的生活情况。

晚年详细观察栖息于未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和蜘蛛,于1879—1907年间将研究所得,陆续写出《昆虫记》十卷。

著有《昆虫的故事》(又名《昆虫记》),这部昆虫学著作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第二、四部分。

王大文译。

有删改。

《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

《蝉》是一篇事物说明文(科学小品),实质上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

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中国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3.题目解说蝉也叫“知了”,居昆虫纲,同翅目,蝉科。

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

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

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根的汁液。

成虫刺吸植物的汁。

本文以《蝉》为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简单明了。

二、文体知识科学小品文定义:科学小品文,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章。

内容: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

它与其他说明文的不同的是采用了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

文学是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才是其目的。

它短小精悍,资料可靠,数据确凿,玲珑活泼,通俗生动,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富于情趣,引人入胜。

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画图表、举例子、引资料。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1孔子语文S版.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1孔子语文S版.docx

语文社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1孔子学习目标1.认识“仲、儒、蔡、祭、祀”等字,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等字;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

2.能给课文中的小故事试着加小标题,收集并了解一些孔子的其它精辟言论。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4.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默读课文。

学习重点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学习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知识链接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獗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学习过程| (2课时)/预习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zhong ni ru jia boo yuan( )( )( )ji si jian se ydn li( )( )( )fan lai fu qu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抱怨:隐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韦编三绝:[熟读课文,标自然段,圈读生字、词。

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生词。

自主完成检测,同桌互查。

]/导入感知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具体写了孔子的几件事情?给课文中小故事试着加小标题。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读题;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精读感悟1.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1)用“~~~”画出关键词句。

(2)朗读第二句“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应该读出_________ 的语气。

2.研读关于孔子的几个故事,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导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导学案设计
4.汇报《枫桥夜泊》后两句时,教师要让学生提炼出学法,即抓住时间、地点、事件来学习古诗,联想、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抓住意象,升华主题(用时:10分钟)
1.总结:回眸已千年,枫桥边,物是人非(擦去板书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渔火、寒山寺),不变的是钟声。
2.出示有关钟声的句子,引读。
(1)所以300多年前的诗人王士祯写道——
①个性朗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②围绕钟声,进行想象:“钟声”让诗人在这个难眠之夜想到了家乡,想到了自己的抱负、想到了未来的前途……
1.对比两首诗,要重在引导学生发现两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在读书中,启发学生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来写批注。
3.汇报月落、乌啼、霜满天时要结合画面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不要生硬地叙述古诗的意思。
(2)交流发现:王维是一位心胸豁达的诗人,常写乐山乐水的诗;张继仕途不顺,郁郁寡欢,常写诗抒怀。
课前出示秋天主题的诗句,意在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捕捉诗眼,体会诗人抒发的不同情怀。但不必让学生具体说出每句诗抒发的情感,只需整体把握喜和忧即可。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用时:10分钟)
1.出示《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围绕《枫桥夜泊》进行读书汇报,说说自己的理解。
(1)汇报要点一:写月写的是“月落”,写乌鸦写的是“乌啼”,写霜写的是“霜满天”,每一种景物都透露着凄凉愁苦之感。
①个别读。读第一、二句,读出凄凉之感。
②抓住诗眼“愁”,试着理解诗人愁什么,再读好这两句话。
(2)汇报要点二:诗人卧于客船中,夜半时分,听到寒山寺中的钟声声声入耳,一种孤寂的愁绪令人彻夜难眠。
1.导入:学习古诗词,我们要善于抓住诗眼,品味诗情。这也是我们上节课在学习古诗的时候用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使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一首词——《长相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教学案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五年级上册)班级五课题 21、圆明园的毁灭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如:估量、众星拱月、玲珑剔透、销毁、瑰宝等。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我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知识链接: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

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

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

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

预习提示: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

熟记课文中要求会写的14个生词,如:销毁、侵略、瑰宝等。

2、课文内容我知道:。

3、说说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4、我的质疑:。

预习检测:A、辨字组词。

宏()剔()瑶()瑰()销()侵()雄()踢()遥()魅()稍()浸()B、把词语补充完整。

()星()月金碧()()诗()画()奇()()宝()世( )名亭()楼()C、用加横线的词语写话。

(1)园中不仅有名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2)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快速浏览课文,组长组织组员找一找课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并反复读一读。

3、反复读第三、四自然段,并背诵。

4、组内解决预习中的质疑。

交流展示:交流找出的高度评价远没有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并针对这些句子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来闯关:A、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是一座的皇家陵园,它由组成,许多小园分布在三面。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1.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1.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
《山居秋暝》——满足
《枫桥夜泊》——愁
《长相思》——思念
2.读正确,读出画面,读出感情。
3.抄写一遍,默写《枫桥夜泊》。
二、字词前测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检测出需要认识的生字,学习识字及识字方法。
2.听写要求会写的字,检测出需要学写的,多读多写几遍。
【合作探究】
1.三首诗不同感情的朗读,读出情感,读出画面。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京师中家的思念,写下了《长相思》这首词。
学习流程(第一课时)
【课上生成】
【自主学习】
一、课文学习
1.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注释、插图,选择恰当的感情基调,朗读诗文。
2.背诵三首诗。
【展示交流】
1.有感情朗读三首诗,读出情感,读出画面。
2.背诵三首诗。
【达标检测】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附:板书设计
21.古诗词三首
满足

思念
【课后反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画面,读出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3.搜集资料,尤其是搜集诗人生平、诗文写作背景等资料,对于学生奠定感情朗读基调,加深理解,背诵积累等,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借助资料也成就为了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方法。
【课前预设】
课前搜集诗文的背景资料,促进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理解。
《山居秋暝》,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wǎng)川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导学案

【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导学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交流中蕴含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枫桥夜泊》。

思维能力: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审美创造: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枫桥夜泊》。

难点: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知识归纳】一、预习题目:《枫桥夜泊》作者:______________ 朝代:_____________。

二、基础练习1.根据课本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枫桥夜泊》描写的季节是秋天。

()(2)《枫桥夜泊》这首诗中蕴含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2.《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都用到的的写作手法是()。

A.虚实结合B.动静结合三、理解诗意《枫桥夜泊》一诗中,诗人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抒发了自己漂泊在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自主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zǔ sūn( )二人把船tínɡ bó( )在hú pàn( ),听着sì miào( )里传来的钟声,心里不再yōu chóu( )了。

二、走向枫桥——秋夜之愁1.《枫桥夜泊》是一首______言绝句,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

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解诗句,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霜满天”是诗人在深秋夜里的一种感觉,形容天气很冷。

【英语教案】五年级英语上册Lesson 21导学案

【英语教案】五年级英语上册Lesson 21导学案

【英语教案】五年级英语上册Lesson 21导学案【英语教案】五年级英语上册lesson21导学案新英语900句第21课:我们怎样才能到达目的地?学习指导案例教师:课时;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

掌握以下词汇:airplane,train,fast,faster,slow,slower,2.灵活使用以下句型:howcanwegotobeijing?飞机在阿布斯比的后面,但比飞机慢。

let’sgotobeijingbyplane.我要去塔卡布斯。

【学习重点】:可以说出几种表达交通方式的词组。

【学习困难】:能够使用比较和描述事物。

【预习案】1.组长带领小组成员预习本课。

2、请写出本节课自己认为难读的单词或短语明天在学校问问同学或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案】1.请仔细阅读课文2、各组派代表朗读课。

(先记录、学生纠错后教师纠错)。

3.听两遍录音。

4、齐读、分组读、个人读。

组内认读等练习。

[调查案件]请仔细看:1.飞机2、fast(比较级)faster;slow(比较级)slower快是慢和慢的反义词3、howcanwegotobeijing?我们怎么去北京?疑问副词How的意思是“How,How”【课堂检测】首先,选择最佳答案()1.iwanttoaplane.asitbonctaked/()2.let’sgotobeijingplane.abyboncatdin()3.igotoschoolfoot.abyboncwithdat()4.itissevenmetresfromourschooltothetrainstation.阿hundredbhundredschundredshundrd二.根据句意写单词,首字母已给出1.我们没有星期天的课。

2.children’sdayisjfirst.3.这是从埃德蒙顿到石家庄的600公里。

五年级上册导学案第21课

五年级上册导学案第21课
2、能正确使用第一至第十二的序数词。
3、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能正确理解十二生肖的排位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4、了解自己与同学的生肖属相,并树立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点、
难点
词汇: rat, ox, dragon, rooster
句型:what is your year? My year is the year of the …..及重点句型的拓展。
二.请把十二生肖的名称按顺序写下来,试着读一读。
-----------------------------------------------------------------
-----------------------------------------------------------------
探究展示
一、学说句子(两人练习对话,询问对方属相,并进行汇报表演)
A. What is your year?
B. My year is the year of the _______.
二.先听录音再分组朗读61页课本对话,并完成表格。
Name(同学姓名)
Li Ming
Jenny
Danny
The year of the animal
眉县首善镇中心小学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工具
《lesson21 What year is it?》导学案
班级
五年级
学科
英语
课题
lesson21 What year is it?
任课教师
张方琼
课型
学案导学课
课时
1
上课日期
2014.12
学习小主人
组名
审核人
吴新芳汶晓春

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导学案

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导学案

第六单元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梳理小圣和大圣变身斗法的经过,体会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2.细心品味打斗经过,分析人物心理和形象,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孙悟空的精神和性格。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1课时【检查预习】一、作者作品1.《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是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全书共100回。

这部作品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2.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西天取经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词1.给加点字注音。

掣.(chè)淬.(cuì)规模.(mó)寻觅.(mì)吆.喝(yāo)踪迹.(jì)庙.宇(miào)神通提.防(d ī)2.解释下面的词语。

只情:尽情。

那厢:那边。

厢,边,旁。

猢狲:猕猴的一种,这里泛称猴子。

撺:通“蹿”,逃窜。

淬:指浸入或沉入水中。

下溜头:江河的下游。

木木樗樗:形容痴呆、孤单的样子。

躘踵:踉踉跄跄,要跌倒的样子。

窗棂:窗户或栏杆上雕有花纹的格子。

弄喧:弄玄虚,耍花招。

愕然:吃惊的样子。

【课堂活动】活动一:整体感知,梳理情节1.“小圣”“大圣”分别指谁?题目的意思是什么?指名回答后,引导明确:“小圣”指的是二郎神,“大圣”指的是孙悟空。

二郎神占胜了孙悟空。

题目设置了悬念,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2.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①本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②全文主要写了哪三个情节,分别加以概括。

答案示例:①本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与二郎神各自施展法术、斗智斗勇的事。

②小说由小圣与大圣激战起笔。

情节一:由于妖猴惊散,大圣无心恋战,迅速逃离战场。

情节二:写二郎真君与大圣斗法变化,玩性大发,结果激斗变游戏。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1枫桥夜泊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1枫桥夜泊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叫得更暗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在须角的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
师:读了这篇散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人生求而不得的落榜之愁)(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愁)(孤独寂寞之愁)
拓展二:
寂寞的夜晚,四处漂泊的诗人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看着月亮西沉,听着乌鸦啼叫,面对点点渔火,加上夜半悠长的钟声,诗人难以入眠,只有忧愁相伴,伤痛的心又被轻轻的碰撞,张继的心也随着钟声远远的飞去。你们说,他最想飞到哪里去呢?
活动二、分析诗歌
1、题目叫《枫桥夜泊》,那枫桥在哪儿?
2、“泊”有两个读音,在这首诗里读作
“ bó ”,那它还有一个读音该怎么读呢?
3、夜泊又是什么意思?
4、有谁知道整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5、小组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6、再读古诗,思考诗中哪些是动态的景物?
一、激趣导入
导入新课:
师:有一首诗,它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座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更让一座寺庙成为了中外游人们向往的胜地。这首诗是……
师:带上这种感受,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
五、拓展:
拓展一:师:在这里,还有一种愁。
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听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写的一篇散文。《不朽的失眠》片段: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长那么大,可就是没有他的名字。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江枫如火。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课题:21、古诗词三首
《枫桥夜泊》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指导朗读,引发想象,体会领悟诗句的意思并背诵《枫桥夜泊》。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21《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21《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3.预习问题
-圆明园为什么被誉为“万园之园”?
-文章中提到的“英法联军”是如何导致圆明园毁灭的?
-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预习任务
-梳理文章结构,概括各段落大意。
-收集有关圆明园的图片、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分享。
-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容,并表达对圆明园毁灭的感慨。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
2.作业内容旨在巩固课堂所学,并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二)作业评价标准
1.评价内容:
-作业完成考深度: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程度,能否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创新性:作业展现的独特性、新颖性,以及个人观点的创造性。
2.评价标准: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果你是当时的皇帝,面对圆明园的毁灭,你会怎么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皇帝、大臣、英法联军等),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2.促进学生理解:通过互动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分享
在此环节,教师设计一些巩固性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练习,并在小组内讨论、分享答案。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促进学生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互动讨论
1.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小组合作、角色扮演
(二)新课讲授
1.教学方法:朗读、讲解、案例分析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随后,教师对文章进行逐段讲解,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案例分析,如圆明园毁灭的原因、英法联军的暴行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难点: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壮大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1.教师讲述: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叙述,了解其中的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时间——1937年9月;领导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长林彪;结果——经过一天的激战,将日军1000多人全歼。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平型关大捷的影响?学生回答: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定和意志;④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

4.教师过渡: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目标导学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1.教师展示:《抗日根据地示意图》,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有哪些?学生回答:主要有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教师强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教师讲述: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打击日军,取得了巨大成就。

3.教师提问:人民游击战争有哪些特点?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战法?学生回答:人民游击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层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力量,组织了各方的力量。

主要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第一课时)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我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
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知识链接: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

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

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

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

预习提示:
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

熟记课文中要求会写的14个生词,如:销毁、侵略、瑰宝等。

2.课文内容我知道。

3.说说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4.我的质疑。

预习检测:
1.辨字组词。

宏()剔()瑶()瑰()销()侵()
雄()踢()遥()魅()稍()浸()
2.把词语补充完整。

()星()月金碧()()诗()画()
奇()()宝()世( )名亭()楼()
3.用加横线的词语写话。

(1)园中不仅有名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2)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组长组织组员找一找课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并反复读一读。

3.反复读第三、四自然段,并背诵。

4.组内解决预习中的质疑。

交流展示:
交流找出的高度评价远没有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并针对这些句子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来闯关: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是一座的皇家陵园,它由组成,许多小园分布在三面。

2.自读第三自然段,建筑艺术有,还有,……园林艺术
有,还有……说明圆明园是,漫步圆明园中,有如,仿佛。

3.把“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21《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正确说出课文内容,领略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2.激发自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情感,从而增强自己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运用搜集资料帮助理解学习课文。

学习重点:
1.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从而激发孩子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预习任务:
1.自读课文,分别找出写圆明园宏伟壮观和毁灭经过的段落。

2.读文并思考: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预习检测:
1.工整地书写这些新词,再读读这段话,你会发现挺有意思的:
为了___(xiāo huǐ)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__(qīn lüè)者在园内放火。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___(guī bǎo)、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__(huī jìn)。

2.填写关联词语。

*园中,()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象征着山乡村野的田园风光。

*圆明园()宏伟建筑,()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圆明园的毁灭()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自主、合作、探究:
1.读第二——四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当时圆明园的宏伟壮观?
*从第二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除了从布局上来写出圆明园的宏大规模,独特风格外,还写了它建筑风格。

*请仔细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如果是你身在其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圆明园内容的收藏怎样?你觉得应该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读一读呢?
2.侵略者是如何毁灭圆明园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找出他们毁灭圆明园的动作,并说说你从他们的滔天罪行中体会到了什么?
3.课文中又是如何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呢?文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呢?
交流展示: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我来闯关: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从圆明园的布局、、,再现了当年圆明园的。

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文化之情。

2.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边,你会说:。

学习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