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素,词,短语,句子
词性【1+2辅导】
![词性【1+2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092171e9aeaad1f346933ffc.png)
充补
倍数和分数的用法
1.表示数目减少,一般用分数。减少是往小里 说,不能用倍数。如:降低了十分之六。
2.表示数目的增加常用倍数,也用分数。如: 今天看节目的人数比昨天增加了一倍。 今天 看节目的人数比昨天增加了百分之一百。
3.“增加了”不包括底数。由二上升到四是“增 加了一倍”,也可以说“增加到两倍”。“ 增加到”包括底数在内。
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语调 成为句子。(局势稳定、今天星期四)
句子:是具有特定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
意思的语言单位。
词
性
叹 拟声
助
名
动 形
词
词 的 分 类
数
连
介
量 副 代
实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拟声词
虚词: 不能独立 充当句子 成分;除 了叹词和 个别副词, 一般不能 独立成句。
三.形容词意义及词例:
A.表示事物的形状、颜色。
例如:高 大 粗 细 圆 长 弯曲 宽广 鲜红 雪白 狭窄 笔直
B.表示事物的性质。
例如:好 坏 优秀 恶劣 诚实 虚伪 狡猾 美丽 高尚 伟大 朴 素
C.表示事物的状态。
例如:迅速 闲 混乱 愉快 敏捷 轻松 匆忙 平静 悠 疲倦 急 痛苦
练习:把下列常用形容词分别填入下表。 长 短 优秀 迅速 愉快 伟 大 高尚 慌张 粗 细 干净 漂亮 急躁 高大 缓慢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
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 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 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 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 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 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 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论(词、短语、句子成分)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论(词、短语、句子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cebed872c850ad02de80415d.png)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短语、句子成分温馨寄语语法知识,初中不教,高中不学,高考不考。
可是,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我们又无法回避它,甚至连高考命题都无法绕开它。
由此可见,语法知识确有学习的必要。
所以从今天起要给同学补充一些必要的语法知识,目的是给同学们提供一点应知应会的语法常识,重点是句子常识,而且仅限于“一点”“常识”范围之内,其余的不作展开,不作深究。
语法单位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分为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
其中“语素”、“句群”不作了解,学习的重点是“句子”。
下面分别说明。
词类( )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说明:现代汉语中的实虚词种类不同于古代汉语的实虚词。
古代汉语中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虚词主要有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
)1、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https://img.taocdn.com/s3/m/03b8ae54bcd126fff7050ba8.png)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第一编现代汉语语法概述1.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
2.汉字是音节文字。
3.词: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所谓能独立运用,是指能单说或能单独(不必与另一些特定的语言成分结合)进入句子。
4.短语:词与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表达一定的意义,就成为短语,也叫词组。
短语是造句的单位。
5.语素一般是比词小的语言单位。
短语是比词大的语言单位。
由于汉语的词大多缺乏明显的形态标志,又由于书面语中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古汉语成分,所以一个语言单位究竟是语素还是词,是词还是短语,有时难以确定。
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对很多难于从理论上解决的语言成分,只能分析各方面的因素,然后加以规定。
语素、词、短语的划分对外国人学习汉语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6.句子:指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前后有较大停顿、有一定语调的语言单位。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最小单位。
7.句子和句子连接起来,可以构成语段、篇章。
8.我们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兼顾其词汇意义。
9.根据语法功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实词能充任句子成分,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包括名词(包括时间词、处所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七类。
虚词一般不能充任句子成分,主要表达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气、感情。
虚词下又可分为介词、连词、助词(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象声词四类。
此外还有叹词。
10.名词、代词、数词、量词是“体词”,在句中主要不作谓语;动词、形容词是“谓词”,在句中主要作谓语。
11.词的兼类现象较多,是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
12.句法结构关系:词与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短语,词与短语又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一个更大的短语。
在短语中词与词(或短语)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的,这种关系叫句法结构。
13.汉语的句法结构关系有:联合关系、偏正关系、动宾(述宾)关系、补充(述补)关系、主谓关系。
14.短语可以分为三大类:实词与实词构成的短语,实词与虚词构成的短语,固定短语。
修辞学[1]
![修辞学[1]](https://img.taocdn.com/s3/m/4f56eed576eeaeaad1f330b4.png)
一语法实体及其分类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分为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句子语气。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主要作用是构词。
(花儿为两个语素)词: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
分为单纯词、合成词。
词的独立运用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能单独回答问题,即单说。
(实词)2.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实词)3.将能单说的部分踢开,将能单独与充当句子成分的踢开,剩下的总分也是词。
(虚词)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则组合起来的,没有特定语调的语法单位。
小句:即句子。
指最小的,能独立表达一个意思的,有一定的证据语调的语法单位。
(一般语素不加语气构成句子,而以词+语气构成句子。
)复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在意义上密切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
句群: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的语法单位。
句子语气:指句子所带有的某种语气,属超音质成分。
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专家语法系统——与教学语法系统相比,专家语法系统往往鲜明地反映专家的个人特点。
语法实体分类:单位语法实体—语素、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非单位语法实体—句子语气基础语法实体—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静太实体。
—其中:词、短语—构件语法单位;句子语气—致句语法单位表述语法实体—小句、复句、句群—动态实体可切分语法实体—短语、小句、复句、句群不可切分语法实体—语素、词、句子语气二汉语语法及其系统语法,指语言中语素、词、短语的结构规则。
汉语语法,指汉语各类各级语法褓的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的总和。
构成—从大往小;组合—从小到大汉语语法系统的两个定义:1.汉语语法本身的系统,即客户存在的语法系统。
2.汉语语法学系统,即对客观语法系统的主观研究和描写。
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的科学。
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历程如下:套用期马建忠(马相伯)—《马氏文通》—文言文研究—1898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白话文研究—1924年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年引发期吕叔湘—〈〈中国方法要略〉〉—1942~1944年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5年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年探求期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年三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教学语法系统,指从语法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中学评议教学的需要,强调规范性,注重实践性,尽量避免有争议的观点和问题,以传统语法和现代应用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语法系统。
如何区别语素
![如何区别语素](https://img.taocdn.com/s3/m/8f6c3122af1ffc4ffe47ac98.png)
如何区别语素、词、短语、句子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一般来所意义分为两种:表示事物、现象的意义叫做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叫做语法意义。
例如在句子: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这是一个最大的语法单位,我们把它尽量小的切分,就成了:他、坐、在、沙发、里、看、书这七个语素,切下来的每个部分都有意义,都不能再切分了,它们就是一个个的语素,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沙发”只是一个语素,是英文sofa的译音,表达一个意义,所以不能再切分。
由此可见语素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最小、不能再分割了;另一个是有意义。
词由语素构成,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独立运用”指的是能够单说或单用,例如:他又来送信了。
这个句子中“他、来、送、信”都能够单说,即单独回答问题,可以单独作句法成分,作主语、宾语等,余下的“又”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了”能够单独起语法作用,即可单用,也是词。
这样就能够区别词和语素,所以句子中的成词语素只要不与别的语素组词,便都是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词。
“最小的”是指词是不能扩展的,即不能在词的中间插入别的成分,即使是两个成词语素组成的词也是不能分开的,例如:新娘、信件、山水、土地等。
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它和词一样,也表示一定的意义,也是造句成分,可以单用,多数能单说,但和词不同的是短语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它是可以分离的,短语的结合程度比较松,短语中间往往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说话、唱歌、新书等都是短语,我们可以把他们扩展为“说谎话、唱国歌、新的书”,而词一般是不能分离的,分离之后就不表示原来的意思了。
例如“开关”作为一种电器的名称,是一个词,在“我买了一个开关”这个句子里,它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如果分开,例如“这种装置开关都很自由”,在这里“开、关”就成了表示动作的词,与合在一起表示物件的意义就不同了。
回顾词的定义,它用能否“独立运用”来把词和语素区分开来,用是不是最小的来把词和短语区分开来,所以我们在区分时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即把“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把小于词的语素和大于词的短语这两种语言单位和词区分开来。
高一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词性、短语、句子)
![高一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词性、短语、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b529bf86998fcc22bcd10d72.png)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备用
单位。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 成词。(走)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
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 成句。(明天、回去)
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
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 语调成为句子。(局势稳定、今天星期四)
4、动补短语:前面的词的意义是主体 (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词来 补充说明前面的词。(即补语) 示例:酷得很 看透了
5、主谓短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往 往是名词、代词),谓语是陈述的内容 (往往是动词、形容词) 示例:上帝死了 脑袋晕
练习: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天翻地覆 大肆渲染 讳疾忌医 精神矍铄 人声鼎沸 潜滋暗长
1、[午后],天下起雨来。 2、[煤油灯下],他打开报纸闲读。 3、[关于目前的形势],我们已经作了详细地分析。
补语: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成分
1、他的眼睛哭〈肿〉了。(结果补语) 2、天已经黑〈透〉了。(程度补语) 3、他讲得〈眉飞色舞〉。(状态补语) 4、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趋向补语) 5、他在这儿住了〈五年〉。(数量补语) 6、这事就出在〈1949年〉。(时间、处所补语) 7、这件事大意〈不得〉。(可能补语)
二、短语
五种基本的短语类型
1、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表示并列关系。 示例:老师和学生、大狗和小狗、王菲和谢霆锋
2、偏正短语:前面的词来修饰后面的词,后面 的词的意义是主体。(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语 叫状语,名词代词前的修饰语叫定语) 示例:鳄鱼的眼泪 很酷 苗条的身段
3、动宾短语:前面的词表示动作,后面的词是 动作支配的对象。(动词支配的对象即宾语) 示例:吃豆腐 痛打落水狗
第二节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
![第二节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26d9543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0.png)
异素同音异字 - + -
刚/钢
2 2 同音异形字
四、词的定义
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是词。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而词则是语言中最小 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比如“我是中国人”这个句子中,一共有五个语素,可是论起 词来,却只有四个:“我”、“是”、“中国”、“人”。所有的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我”、“是”、 “人”各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中国”则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再比如“你 要多注意休息”中,一共有五个词,其中“你”“要”、“多”各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注意”、“休息”则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那么,为什么有的词是由两个语素构成, 有的词却只是由一个语素构成呢?为什么“中国”、“注意”、“休息”各是一个词,而非“中 国人”或“注意休息”各是一个词呢?
3、一个音节表示多个语素,由于汉语音节数量有限,所以大多数音节都记录好几个 语素,有些音节代表的语素多达几十个,如yì、shì、zhì等音节的语素都在三十个 以上。
(二)语素与汉字 的关系 语素与汉字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一个汉字一个语素,如“灯、电、看、手、打”等,这种情况占多数。 2、一个汉字表示好几个语素,如“站(东站、站住)、弹(弹性、子 弹)、斗(斗争、五 斗) ”。 3、几个汉字表示一个语素,如“沙发、吉它、阿拉伯、纽约、秋千、逍遥、槟榔” 等。 4、单个汉字不表示语素,如“玻、璃、妯、娌、窈、窕”等,这种情况主要是连绵 字和其它必须由多个汉字合起来才能表示一个语素。 第 4 种情况与第 3 种情况中的记录外来语素的汉字不一样,外来语素只是借用同音汉 字来记录,这些汉字在记录外来语素时不能单独表示意义,不代表语素,但在其他场合仍 然是语素,如“沙发”中的两字在“沙土 、沙地、发展 、发达”中都代表两个不同的语素, 而第 4 种情况中的汉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单独记录语素。 上述语素与音节、语素与汉字的关系合起来考虑,会形成如下表的各种情况:
简述语素、词、短语与句子的区别和联系
![简述语素、词、短语与句子的区别和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8a9bb80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c.png)
语素、词、短语和句子是语言中不同层次的组成单位,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所不同,但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1. 语素:语素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具有具体的词义。
它可以是一个单字或一个词根、词缀等。
语素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语言单位。
2. 词:词是由一个或多个语素组成的,具有独立词义和语法功能的语言单位。
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它可以单独出现并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3. 短语:短语是由一个或多个词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但不能独立成句。
短语可以是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
4. 句子:句子是由一个或多个词或短语组成的,具有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它能够独立完成一个思想或陈述一个完整的意思。
在联系上,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基本单位,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而句子是由词和短语组合而成的。
句子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短语组成,而短语又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词组成。
因此,词、短语和句子之间存在层次关系和组合关系。
总之,语素是语言的最小单位,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而句子是由词和短语组合而成的,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所不同,但也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语言的表达和交流。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58870a3ba0d4a7302763abe.png)
语法: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法学: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的性质:抽象性、民族性、稳固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词: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造句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词的分类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
主要依据是语法功能。
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词的语法功能: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2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主语:被陈述的对象,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多表示人或事物;谓词性主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以事情、性状、动作作为陈述对象谓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对主语进行叙述或判断,回答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涉及、支配后面宾语的成分。
可由单个动词充当,更常见的是动词带上补语或动态助词构成宾语:表示人或事情,是动作支配、涉及的对象,分名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词。
限制性定语对中心语所指事物范围加以限制,使之与同类事物区分开来:描述性定语在语义上对中心语所指事物加以描写或形容,作用是描绘人或物的性质状态,突出其本身特性状语: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词补语: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中心语:偏正、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分为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和补语中心语主谓短语:由陈述关系的两部分组成,前面主语表示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面谓语说明主要怎样或是什么动宾短语:支配、涉及关系两部分组成,前面支配作用的动语表动作行为,后面被支配的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偏正短语:由有修饰关系的两部分组成,修饰部分在前,叫修饰语;被修饰部分在后,叫中心语,有定中、状中两种中补短语:由有补充关系的两部分充当,前面是中心语,后面是补充部分,都由谓词充当单句:由短语或词语充当,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意思的语言单位。
词性 短语 句子
![词性 短语 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fe5d5eb8cfc789eb172dc8f5.png)
动词:
1、概念: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2、种类
(1)表示动作、行为的(一般动词):
例如:走、坐 、听、批评 宣传 保卫 研究 开始 停止
(2)表示存在消失的(存现动词):在 、存在 、发生、 有、 演变 、 发展 、 生长 、 死亡 、 消失 (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 、恨、怕 想念、打算、希望、害怕 担心、讨厌。 (4)表示判断的(判断动词):是 (5)表示可能、意愿、必要的(助动词):
介词: 1、概念:
介词是虚词的一种,它不能单独使用,必须放在 名词(名词短语)或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做谓语 的状语或补语。
• 看下面的例子:
• 从 自从 自打 在 趁 趁着 • 当着 于 由 沿着 随着 赶 临近
表示时间的
从 自……到 朝 向 在 沿着 顺着 往 打……来
表示地点的
按 按照 依照 依着 本着 经过、经 通过 根据 据 凭 凭着 用 拿 靠 照着 因、由于、为、 为了 为着 缘于
量词: 1、概念:计算单位。 2、种类: (1)物量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计算单位的词(人或事物数量)。 例如:一尺布 一口人 一斗米 一杆称 (2)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计算单位(动作数量的) 例如:开一枪 说一句 演一出
• 3、语法功能:
• 常用来做句子的定语或补语。
• 一辆马车从我的面前驶过。(定语) 他说了我两句。(补语)
作谓语的状语
连词:
1、虚词的一种,用于连接句子中的单词、短语,复句的分句或连 接句子的词叫作连词。
2、标志:连词在短语或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做句子成分。 例如:(1)北京和重庆是直辖市。(连接词)
(2)你可以把它放在桌子上或放在抽屉里。 (连接短语)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用)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用)](https://img.taocdn.com/s3/m/265dc5f6aef8941ea76e056f.png)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 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 “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 (1)他打字。 (2)什么叫信息? (3)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4)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 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 修饰、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 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 (1)那 ( 沉甸甸 )的稻谷,象 ( 一垄 )金 (黄的) 珍珠。 (2)(三 杯 ) 美酒敬亲人。 ( (3)雪野中有 (血 红) 的宝珠山茶, ) 白 中隐青 梅花。 ) (的 单瓣 (4)(中国) 的历史有 ( 自己 ) 的特点。
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 够作短语和句子成分,能够独立 成句。
根据实词的不同意义和不同 作用,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 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如学生、品质、早晨、附近等。 人的姓名和专业术语当然也是 名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 变化的词,如表演、考虑、存 在、让、可能等。
初中语文 语法知识
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 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可分为四级: 语素、词、短语、句子
一、语素: 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 单位。构词的备用单位,有 的可单独成词。人、民、葡 萄
• 示例分析: 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 这是一个较大的语法单位,我们 把它尽量小的切分,就成了: • 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 介词是与名词、代词等组成介宾 短语,表示方向、时间、处所、 对象、原因等等的词,如:从、 自、往、朝、在、当、到(方向、 处所或时间),把、对、对于、 为(对象或目的),以、按照 (方式),比、跟、同(比较), 被、叫、让(被动)。
介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 总要组成介词短语(介宾结 构)。介词短语主要做状语, 有时可做补语。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全集短语词语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全集短语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9be7edf5763231126fdb1122.png)
动词: 1、概念: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2、种类 (1)表示动作、行为的(一般动词): 例如:走、坐 、听、批评 宣传 保卫 研究 开始 停止
(2)表示存在消失的(存现动词):在 、存在 、发生、 有、 演变 、 发展 、 生长 、 死亡 、 消失
2、非主谓句 (1)概念: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词构成的句子。 (2)种类:
a.名词非主谓句:由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的句子。 例如:小王! 北大的! 蛇! 水。
b.动词非主谓句:由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的句子。 走了。 说。 去! 上课了。 下雨了。
c.形容词非主谓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构成的句子。 例如: 很好! 非常美! 很胖! 好可怕呀!
能受副词修饰。例如:很勇敢 非常好 格外美丽 能例带如“的:” 勇敢的 美丽的 好的
(激烈的)战斗打响了。 这花[很]美丽。 3、语法功能: 常做句子的谓语或定语。
数词: 1、概念:表示事物的数目和次序的词。 例如:一、二、百、千 …… 数词必须和量词连用。 例如:一辆车 一口人 一度电…… 2、数词的语法功能: 常做句子的定语或补语。 例如:一艘小船慢慢地漂了过来。(定语)
3、语法特征: 常做句子的状语 这个人很热心。 今年夏天十分热。 今年很多人没有穿夏衣,就度过了这个季节。
看下面的例子: 我【从家里】来。 我们【在老师的家里】【静静地】听课。 雷锋【从旧社会】走过来,自然知道苦难是怎么一回事。 【在上大学期间】,她就学完了古代汉语的研究生课程。 小王【把老师】交给他的书全部都借给了他的小弟弟。 小王【被蜜蜂】蛰了。
后一部分回答前一部分“是什么”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73b4fe6aeaad1f346933ff5.png)
转折复句 在语义上,后一分句同前一分句 相反或相对。 这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 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假设复句 前一分句提出假设,后一分句推 论结果。 纵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 的步伐。 条件复句 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推 论结果。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依靠群众。 因果复句 前一分句提出原因,后一分句说 明结果。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目的复句 一个分句叙述事实或措施,另一 分句说明目的。 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把有关知 识学好,以便有一个好的基础。
3、祈使句:表示要求或禁止的语气,末 惊动的语调是下降的,可以带表示祈使的 语气词,句末用句号或感叹号,在意义上 表示要求别人一件事。如: 请把书递给我。 快走吧。 禁止吸烟!
4、感叹句:表示自己的某种强烈的感情, 末尾的语调是下降的,可以带表示感叹的 语气词,句末用感叹号。如: 好球! 太精彩了! 北京的秋天多好啊!
句子成分: 短语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短语带上语气语调 就构成句子,构成句子的短语的成分也 就是句子的成分。 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中(主谓 句),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一般 是: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 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思考:
在现代汉语中, 1、名词能否做谓语? 一般是由动词充当。 2、名词能否做状语? 一般是由副词、介宾短语充当 3、形容词动词能否做主语、宾语? 一般是由名词充当 4、不及物动词能否带宾语? 一般是由及物动词充当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特殊句式。 第一,兼语句的谓语是由动宾短语的宾语 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构成。例如:母亲叫闰 土坐。 第二,兼语句多有命令的意思,所以句中 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常见的使令 动词有:使、让、叫、派、命令、吩咐、禁 止、请求、选举、教、劝、号召等。如: 大家一致选小萍做代表。 第三,兼语句中兼语的谓语(第二个动词) 是前边动作所要表达的目的或产生的结果。 如: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风格。
语文语法知识:句法!复杂的句法实际上内容就这些
![语文语法知识:句法!复杂的句法实际上内容就这些](https://img.taocdn.com/s3/m/7293f25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5.png)
语⽂语法知识:句法!复杂的句法实际上内容就这些语⽂语法知识——句法!复杂的句法实际上内容就这些最近的两篇⽂章已经详细交代了语法知识包含的内容:词法和句法,上⼀篇已经完整的把词法知识交代清楚,在这⼀篇⾥,我们搞定句法知识。
语法包含四个单位:语素、词、短语、句⼦。
四个单位关系为:语素⊇词⊇短语⊇句⼦。
词法重点解决的是前两个单位中的问题。
句法则重点解决的是后两个单位中的问题。
短语概念:是由词和词组合⽽成的语⾔单位。
是由句法、语义和语⽤三个层⾯上能够搭配的语⾔单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单位,⼜叫词组。
它是⼤于词⽽⼜不成句的语法单位。
简单的短语可以充当复杂短语的句法成分,短语加上句调可以成为句⼦。
在短语的概念中涉及了句法成分,所以我们必须先明确什么是句法成分。
句法:以词为基本单位,研究句⼦的内部结构的⽅法。
句⼦内部结构基本类型有五种:1.主谓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例:鲜花盛开今天晴天⾝体好窗台上放着⼀盆鲜花2.动宾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配和被⽀配的关系。
例:去北京买⼀本是⽼师站着⼀个⼈3.偏正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例:崇⾼理想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认真学习4.补充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
例:打扫⼲净⾛出来听得清楚⾼兴得跳起来5.联合结构:结构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分,他们之间是并列或选择关系。
例:语⾔⽂学谦虚谨慎研究决定今天或明天句⼦内部的结构是由词语互为关系承担,这种关系项就是句法结构成分,简称为句法成分。
如:主谓关系的句法成分就是“主语”和“谓语”;动宾关系的句法成分就是“动词性成分”和“宾语”;偏正关系就是“定语”和“定语中⼼语”(或“状语”和“状语中⼼语”);补充关系就是“补语”和“补语中⼼语”。
句法成分总体可以分为上⾯涉及的五对,共⼗种。
但经过简化后的句法成分内容,通常只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这六种句法成分。
现代汉语词的构成
![现代汉语词的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187b562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f.png)
现代汉语词的构成词的构成⼤家好,今天我要讲授的内容是现代汉语当中词的构成问题。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家应该先知道汉语的五级语⾔单位:语素——词——短语(词组)——句⼦(单句、复句)——句群(句组)。
从这个序列表⾥,我们可以看出词位于⼆级序列,所以,要了解它,我们⾸先得了解语素,再来分析词。
语素和词都是语⾔单位。
语素是具有⼀定意义的、⽤于构词的、最⼩的语⾔单位。
因此,我们可以讲,语素是最基本的语⾔单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最⼩的造句单位。
从这个关系看,词是⽐语素⼤的语⾔单位。
有的词是由⼀个语素构成的,像“吩咐”“葡萄”“咖啡”“马”“⽜”等。
“吩咐”⼀词由⼀个语素构成,因为“吩咐”拆成“吩”和“咐”就都是⽆意义的声⾳了。
这种情况下,词和语素是⼀个同形单位,⼆者统⼀为⼀个形体。
有的词是由好⼏个语素构成的,像“语⾔”“鸡蛋”“书本”,“语⾔”⼀词由“语”和“⾔”两个语素构成。
这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在这些词中到底有⼏个语素。
从语素的构词能⼒看,现代汉语的语素有三⼤类:⾃由语素,半⾃由语素和不⾃由语素。
⾃由语素,指的是能够单说单⽤,独⽴成词,也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臵不受限制。
例如“美”可以独⽤,也可以组成“美丽”“美貌”“完美”“健美”等。
这类语素活动能⼒最强。
半⾃由语素不能单说单⽤,不独⽴成词,但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臵不受限制。
例如“丽”在现代汉语中不独⽴成词,但能组成“秀丽”“丽⼈”等词。
这种语素在古代汉语中是词,在成语中仍然是词,如“风和⽇丽”。
这类语素活动能⼒⽐较弱。
不⾃由语素不能单说单⽤,也不能独⽴成词,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臵⽐较固定。
这类语素活动能⼒很有限,粘附性很强,所以⼜叫粘附语素。
如“阿”“初”“⼦”等。
根据在词中的作⽤的不同,我们把这些语素分为词根、词缀两类。
词根:词根是词的核⼼部分,是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
例如“电线、电视、电影、电话、电灯”等,其中的语素都是词根语素。
语素,词,短语,句子
![语素,词,短语,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f5913474caaedd3383c4d32b.png)
感官、平素、慨叹、语言”等两个语素都不是自由语素,故可以肯定它们是词,不是短语。 2、看有没有轻声语素 普通话中有大量的轻声词,所以一个语法组合其最后一个语素为轻声语素(虚词除外)则该组合一般为词。如“胡同、相声”等有轻声语素,一定是词。 需注意的是轻重音还能区分词与短语: 如:买卖 mài (短语:买和卖) mai(词:生意) 东西 xī (短语:指方向) xi (词: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兄弟 dì (短语:指哥和弟) di (词:指弟弟或称呼别人) 3、看意义有没有整体性 词的意义具有稳固性和整体性,因为它已在长期使用中逐步凝固了。所以一个词的意义往往不等于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 如:黄瓜≠黄色的瓜 铁路≠铁板路 (所以“黄瓜”、“铁路”是词。)而短语是临时组合在一起的混合物,它的意义就是各组成成分意义的总和。不同的物质仍保持着自己的特性,可分离,意义不改变,意义不具有整体性。 如:“开灯”、“石路”、“大雨”就是短语。 4、看能不能扩展 由于词具有整体意义和凝固性,故在结构上不可再插入其它成分。而短语的组合具有临时性,内部结构松散,当中可以插入其它成分。这种判断词与短语的方法叫扩展法,又叫插入法。 如: 老虎 × 老的虎 老人 √ 老的人 “老虎”插入别的成分以后,意思改变了,因为老虎可以有小老虎、大老虎,不是指“老的虎”。所以“老虎”不能进行扩展,是词。 “老人”可以插入别的成分,且插入以后,意思基本不变,所以“老人”是短语。运用扩展法,应注意有以下限制: A、短语扩展之后意义不能产生明显的改变,若意义发生改变的是词。 如:马路≠马之路 故“马路”是词。 B、扩展只能在中间插入,不能在前后添加其它成分。 如:饭碗——盛饭的碗(×) 前加 圆桌——圆的桌子(×) 后加 “饭碗”、“圆桌”都是在前后添加其它成分,这不是扩展。它们中间不能插入其它成分,所以它们是词。 C、插入的应一般是虚词或数量短语,不能是其它实词。常用于插入的词语是: (a)联合结构中插入“和”:书报——书和报 (b)偏正结构中插入“的”:飞鸟——飞的鸟 (c)动宾结构中插入“着”、“了”、“过”或数量短语:提水——提了水 (d)补充结构中插入“得/不”:改好——改得好 选择插入词语的一个总原则是:力求插入后保持相同的结构。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要(语素和词)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要(语素和词)](https://img.taocdn.com/s3/m/e5691fde49649b6648d747ff.png)
词的构成
• 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因此词的构成 可以从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来分析。从语音 形式的角度,词可分为单音词、双音词和 多音词。双音词和多音词可统称为复音词。 从意义结构的角度,词可区分为单纯词和 合成词。
一、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
• (一)单音词(单纯词) 单音词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 看、听、好、红、山、水……
单纯词
• (2)音译词 • 按外族语词的声音翻译过来的词。例如: • 葡萄 逻辑 沙发 奥林匹克 巧克力 法西斯
单纯词
• (3)叠音词 • 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构成的词。例如: • 猩猩 饽饽 孜孜
单纯词
• (4)拟声词 • 模拟声音的词。例如: • 哗啦 喀嚓 丁当
噼里啪啦
合成词
• (二)合成词 •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合构成 的。
语素
• 自由语素和半自由语素均又被称为实语素,
在合成词中称为词根;不自由语素又被称
为虚语素,在合成词中称为词缀。
词
• 词是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 词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词由 语素构成,是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 词都表达一定意义。词区别为“实词”与“虚词” 两大类。实词主要表达词汇意义,即通常用来表 示一个完整的、确定的概念,所以有人称它们为 “概念词”。虚词主要表达语法意义,即经常用 来表示词语或句子之间的语法关系,或者表示句 子的语气,所以有人称它们为“功能词”。
• (一)单纯词 •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纯词不 存在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或结构方式问题。 从语音形式角度分析,单纯词有单音节的 和复音节的两种。
单纯词
• 1、单音节单纯词(同单音词)
单纯词
• 2、复音节单纯词 • 这种单纯词由双音节或多音节语素构成。主要包括联绵词、 音译词、叠音词和拟声词。 • (1)联绵词(部分双音词) • 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可分拆的词,古人称“联绵字”。可 分以下三种: • a.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双声联绵词。例如: • 琉璃 吩咐 淋漓 秋千 恍惚 蟾蜍等 • b.两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叠韵联绵词。例如: • 徜徉 玫瑰 唠叨 从容 苗条 彷徨等 • c.非双声叠韵的联绵词。例如: • 牡丹 蝙蝠 鸳鸯
语素 词 短语 句子 四级语法单位
![语素 词 短语 句子 四级语法单位](https://img.taocdn.com/s3/m/4f3b172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a.png)
语素词短语句子四级语法单位
语素:一个单词中不可再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词: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可以独立运用,有自己的词义。
短语:由两个或多个词构成的语言单位,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语法功能。
句子: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由一个或多个词组成,有主谓结构。
四级语法单位:单词、短语、从句、句子。
1. 语素是构成单词的最小单位,例如“爱”这个单词就由“爱”这个
语素构成。
2. 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例如“爱”、“美丽”等都是词。
3. 短语是由两个或多个词构成的语言单位,例如“红色的花”、“在
公园里散步”等都是短语。
4. 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例如“我爱你”、“今天天气真好”等都是句子。
5. 四级语法单位包括单词、短语、从句和句子,它们在语言中起着不
同的作用。
6. 单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它们可以独立运用,有自己的词义。
7. 短语可以作为句子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例如“在公园里散步”是一个短语。
8. 从句是句子的一部分,由主句和从句构成,例如“我喜欢看电影,因为它可以让我放松”中的“因为它可以让我放松”就是一个从句。
9. 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它由一个或多个词组成,有主谓结构,例如“我喜欢看电影”就是一个句子。
10. 在语言中,四级语法单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语言的基本结构。
语法——万学之基
![语法——万学之基](https://img.taocdn.com/s3/m/ab14cbcfc1c708a1284a448f.png)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及短语,表示
范围、时间、程度、语气、情势等等的 词。
如:都、很、常常、净、只、再三、 更、越、也、居然、仍旧、猛然、 逐渐、确实、简直等。
介词是与名词、代词组成介宾短语,表
示方向、时间、处所、对象、原因等等 的词。
如:从、往、朝、在、到(方向、处所、或
时间),把、对、对于、为(对象或目的), 以、按照(方式),比、跟、同(比较), 被、叫、让、让(被动)。 介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总要组成介词短 语(介宾结构)。介词短语主要做状语,有 时可做补语。
单音节语素:天、地、人、跑、跳、唱、
红、白……
双音节语素:这主要是古代的连绵字和
音译外来词。连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 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如踌躇、 葫芦、葡萄、彷徨、徘徊;音译外来词, 如吉他、尼龙、咖啡。 多音节语素:主要是音译外来词。例 如:凡士林、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
词
(二)词
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 言单位。分为实词、虚词。
③动作作主语。 例:调查已经结束了。笑比哭好。 ④形容词作主语。 例:优雅是一种风度。虚心使人进步。 ⑤数词作主语。 例:八是四的两倍。十五是阳历的九号 ⑥短语作主语。 例:抗击非典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动宾 短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 “是什
么”或“怎么样”。 例:
那座年久失修的木桥塌了。(动词) 果园里的樱桃熟了。(形容词)
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①名词作宾语 例:我们一定要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 我爱吃水果。 ②动词作宾语 例:我们都喜欢跑步。 小王热衷跳舞。 ③短语作宾语 例:很多老年人喜欢下象棋。(动宾短语) 小张的话证明了小王是正确的。(主谓短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 渐渐 常常 刚刚 慢慢 想想
汉语中大部分词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有的词包含的语素则不止两个。例如“拖拉机”“图书馆”“人生观”“电气化”“典型性”“小伙子”等等,这样的词,先由前两个语素组成一个词,再加上一个语素。
了解汉语语素的特点,它和汉字的关系,与汉语词汇的关系,对学习汉语是极有用处的。既然语素是有意义的,那么,由语素组成的词就与语素的意义有联系。“和平”“竞争”“流水”“飞船”“安心”“鼓掌”“心慌”“地震”等词的词义都是两个语素意义的集合。“船只”、“车辆”等特殊组合的词,后面那个表量词的语素也是有意义的,我们不能把“船只”说成“船本”,“书本”不能说成“书只”,因为船是论只的,书是论本的。
3.两个语素之间有一种支配关系,前一个语素表示一种行为动作,后一个语素表示受这个行为动作支配、影响的事物。例如:
革命 带头 动员 有限 干事 绑腿
守旧 安心 知己 失信 认输 鼓掌
4.后一个语素是对前一个语素加以陈述说明的,它们之间是陈述关系。例如:
地震 冬至 心疼 年轻 性急 胆怯
日出 心慌 口渴 民用 自愿 体重
5.后一个语素是补充说明前一个语素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结果,它们之间是补充关系。例如:
说明 提高 看见 推广 降低 认清
打败 缩小 改正 打倒 证明 揭露
6.前一个语素表示事物,后一个语素指明这种事物的计量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特别。例如:
船只 纸张 人口 房间 枪支 书本
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例如:葡、萄、蜈、蚣……
有的汉字在某个场合下代表语素,在某个场合下又不代表语素。例如:“沙、发、巧、力、马、克、达”分别都是语素;而在“沙发”、“巧克力”、“马达”中,它们只作为一个音节的符号,都不是语素了。
语素如果按音节划分,可以分成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分别举例如下。
能独立成词的语素,词和语素的外延是重合的,一个语素一个词,这样的词叫单纯词,由一个语素形成,其构造简单,无需深究。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可以和别的语素结合构成一个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合成词。关于合成词的构造关系,这里试列举几种。
一、两个语素按一定的关系组合成词,这种组合方式叫复合式。它又可以分为六种形式:
懂得语素的知识之后,能够更好地辨认词义。例如:“水利”、“水力”两个词,我们只要理解了语素“利(利益)”、“力(力量、能力)”,就能够区别它们的词义。
在汉语教学中,语素的地位很重要,但语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师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不要过多的讲理论分析上的问题,可以把语素的知识结合到汉字教学、语汇教学里讲,通过大量的、多种多样的练习去教给学生。这样,教学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二)资料的说法
有这样一则笑话:
一老师要学生用“难过”造句,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从我家到外婆家去,有一条河很难过。”
显然,老师要求学生用“难过”造句,是把它当一个词对待,取“难受”之意,而学生在句中却把“难过”误用成了一个短语,是“难得过”的意思。造成错误理解的原因是该学生不知道,在现代汉语中,同形的双音结构的语音单位,在有的语境中是一个词,在有的语境中可能是一个短语。
一个语素可以用不同的汉字表示。例如:“搜集”的“搜”可以写成“蓃”,苏醒的“苏”可以写成“苏”,这就是所谓异体字。
几个不同的音节,表示不同的语素,却写成同一个汉字。例如:chā-差(差别),chà-差(差劲),chāi-差(差使),cī-差(参差)。
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可以包含两个语素。例如:“俩(liǎ)”“仨(sā)”念起来虽然只有一个音节,但实际上都包含了两个语素,“俩”即“两个”;“仨”即“三个”。
车辆 马匹 灯盏 布匹 米粒 花朵
二、一个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语素跟一个附加成分组合成词。例如:
子:刷子 梳子 钳子 夹子 剪子
儿:画儿 棍儿 盖儿 圈儿
头:馒头 石头 后头 甜头 苦头
们:我们 你们 他们 咱们
第:第一 第二 第十
三、用重复语素的方法组合成词,这种组合方式叫重叠式。例如:
(一)、我的说法
简单的说,词和短语最大的区别在于;词的内部结构紧密,不能在中间加入任何成份,加入了其他成分,意义就要改变。短语则较为松散,中间可以加入其他成分。
例
大学 有其特定意义,中间不能加,要是加了“的”或“和”,意思就有改变,成了“大的学”、“大和学”等。所以,大学是词。
高楼
中间可以加词“的”,成了“高的楼”,其内涵也没变,所以,可以认出“高楼”是短语。
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切下来的每个部分都有意义,都不能再切分了,是一个个的语素了。这里的“沙发”只是一个语素,是英文sofa的译音,表达一个意义,所以不能再切分。
由此可见语素有两个特点:一Hale Waihona Puke 最小、不能再分割了;一是有意义。
普通话里的单音节词不超过1400个,而语素远比这个数目大。为什么呢?因为一个音节要代表许多个不同的意义。例如xīn这个音节,就可以表示 “辛(辛苦)、新(新人)、心(心脏)、锌(锌矿)、薪(薪金)、芯(灯芯)、馨(馨香)、欣(欣喜)”等几个语素。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xīn这个音节就分别写成了不同的形式,替我们作了分析语素的工作。可是,并不能说,汉字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语素,汉字的形、音、义和语素的关系,除了上面所说的一个音节代表几个语素,可以分别用几个汉字表示之外,还有如下的一些情况。
一个汉字代表几个不同的语素,读同一个音。例如,“副”(fù)这个字就可以代表三个语素:“副①”,表示第二的,次级的意思,如“副主任”、“副食”;“副②”,表示相称,如“名不副实”;“副③”,表示某种事物的计量单位,如“一副手套”“一副担架”。
一个音节只表示一个语素,写成一个汉字。例如:shéi-谁,zěn-怎,wá-娃,sēng-僧,hén-痕,cè-恻。这种情况的例于比较少。
例:①我请你吃饭。(“吃饭”是短语,指吃某顿饭)
②共产党人不靠吓人吃饭。(“吃饭”是词,泛指生活或生存)
③你把要带的东西都收好。(“东西”指物品)
④第一次到北京,出了车站竟不辨东西。(“东西”是短语,指东方和西方,泛指方向)
要把二者区别开来,首先是在特定的语言里,分析它的语义,一般说来,短语的语义往往是组成它的几个词的意义简单相加,如“有电”就是“有”和 “电”两个词义的简单相加。而合成词的语义,不一定是组成它的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如“马路”不能说成“马的路”。同理,“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心里很难过”,句中的“难过”是“难受、伤心”的意思,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有条河很难过”中的“难过”的意义就是两个词义的相加。由此便分辨出了前者是词,后者是短语。
单音节语素:天、地、人、跑、跳、唱、红、白、民、朋、思……这类语素很多,有上万个。
双音节语素,这主要是古代的联绵字和音译外来词。联绵词,如:踌躇、狼狈、葫芦、葡萄、彷徨、徘徊;音译外来词,如:琵琶、尼龙、咖啡、咔叽。
多音节语素,主要是音译的外来词。例如:凡士林、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
单音节语素有的能独立运用,因而能独立成词,如“人、跑、我、拉、红……”这样的语素称之为“成词语素”;有的则不能独立运用,因而不能单独成词,如“民、们、机……”这样的语素称之为“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它永远不可能是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不能保证它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是词,例如“人民”里的“人”就不是词,它在这里是以语素的形式出现的,是“人民”这个词的组成成分,不能拆开,当中也不能插入其它成分。
词与语素的区别比较明显,关键在于能不能自由活动,凡是能够独立运用的语素都是词。 而词与短语的区别却是相对复杂一些。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且词和短语的组合方式、结构类型又基本一致,在外在形式上无可辨别。 如: A B “改进——改好” “冰箱——冰雪” “水瓶——水火” A组是词,B组是短语,但从形式上很难看出区别。
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依次是短语、词、语素。人类的语言是有声音、有意义的,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这便是语法单位基本的特点。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我们来看下边这个句子:
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这是一个最大的语法单位,我们把它尽量小的切分,就成了:
其次,从语法结构方面考虑,词的内部语素之间结构紧密,具有定型性和不可扩展性;短语内部词与词之间结构较松,可以拆开,可以扩展(即中间可以插入其它成分)。例①中“我请你吃饭”可以扩展成“我请你吃团圆饭”;而例②中则不能说成“共产党人不靠吓人吃早饭”。由此可见,运用扩展法是区别词和短语,特别是同音词与语素、词与短语的区别
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情况,少数的语素,不仅不能独立成词,就是跟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往往也是固定的。例如:第一、老大、阿毛、剪子、画儿、石头、我们。里面的“第、老、阿,于、儿、头、们”的位置,或前或后是固定了的,不能变换。我们称这样的语素为附加成分,也有人称它们为词缀的。这种附加成分的意义虽然不那么明显,但它眼前面讲到的“葡、萄、蜈、蚣”之类不同,前者有不大明确的意义,后者没有任何意义。
1.两个语素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分主次,它们之间是联合关系。例如:
朋友 语言 斗争 伟大 勇猛 刚才
是非 开关 东西 迟早 反正 彼此
2.两个语素有主次之分,它们之间是偏正关系,前一个语素是描写或限制后一个语素的:
火车 铁路 优点 重视 雪白 只要
石器 花芯 善意 豪情 前门 飞船
(一)区别短语和词的常用标准
1、看有没有非自由语素 从短语和词的构成单位来区别:短语的构成单位必须是词(即自由语素);词的构成单位是语素,可以是自由语素,也可以是半自由或不自由语素。因此,若一个结构中有非自由语素的存在,则一般是词。 如“骨头、钉子、人性、同化”等斜体语素是不自由语素,“感官、平素、慨叹、语言”等两个语素都不是自由语素,故可以肯定它们是词,不是短语。 2、看有没有轻声语素 普通话中有大量的轻声词,所以一个语法组合其最后一个语素为轻声语素(虚词除外)则该组合一般为词。如“胡同、相声”等有轻声语素,一定是词。 需注意的是轻重音还能区分词与短语: 如:买卖 mài (短语:买和卖) mai(词:生意) 东西 xī (短语:指方向) xi (词: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兄弟 dì (短语:指哥和弟) di (词:指弟弟或称呼别人) 3、看意义有没有整体性 词的意义具有稳固性和整体性,因为它已在长期使用中逐步凝固了。所以一个词的意义往往不等于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 如:黄瓜≠黄色的瓜 铁路≠铁板路 (所以“黄瓜”、“铁路”是词。)而短语是临时组合在一起的混合物,它的意义就是各组成成分意义的总和。不同的物质仍保持着自己的特性,可分离,意义不改变,意义不具有整体性。 如:“开灯”、“石路”、“大雨”就是短语。 4、看能不能扩展 由于词具有整体意义和凝固性,故在结构上不可再插入其它成分。而短语的组合具有临时性,内部结构松散,当中可以插入其它成分。这种判断词与短语的方法叫扩展法,又叫插入法。 如: 老虎 × 老的虎 老人 √ 老的人 “老虎”插入别的成分以后,意思改变了,因为老虎可以有小老虎、大老虎,不是指“老的虎”。所以“老虎”不能进行扩展,是词。 “老人”可以插入别的成分,且插入以后,意思基本不变,所以“老人”是短语。运用扩展法,应注意有以下限制: A、短语扩展之后意义不能产生明显的改变,若意义发生改变的是词。 如:马路≠马之路 故“马路”是词。 B、扩展只能在中间插入,不能在前后添加其它成分。 如:饭碗——盛饭的碗(×) 前加 圆桌——圆的桌子(×) 后加 “饭碗”、“圆桌”都是在前后添加其它成分,这不是扩展。它们中间不能插入其它成分,所以它们是词。 C、插入的应一般是虚词或数量短语,不能是其它实词。常用于插入的词语是: (a)联合结构中插入“和”:书报——书和报 (b)偏正结构中插入“的”:飞鸟——飞的鸟 (c)动宾结构中插入“着”、“了”、“过”或数量短语:提水——提了水 (d)补充结构中插入“得/不”:改好——改得好 选择插入词语的一个总原则是:力求插入后保持相同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