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长鼓舞的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瑶族长鼓舞的传承

传承瑶族长鼓舞是必要的。它不仅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也是整个瑶族舞蹈文化的体现。在长鼓舞中看到了瑶族人民生活的写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瑶族人民的表现形式。它是瑶族人民的精神家园。

传承瑶族长鼓舞是必要的。作为瑶族文化的综合载体,长鼓舞不仅是音乐,歌曲和舞蹈的三合一,而且还包含着瑶族的历史、宗教、哲学、理论和风俗习惯。通过对瑶族历史文化的阐释,我们可以看到瑶族在不同时期的生活习惯和对舞蹈的希望,这是今天不可多得的民族史料。

传承瑶族长鼓舞是必要的。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瑶族长鼓舞从未随着人类文化的发生和变化而逐渐停止。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瑶族长鼓舞既有不可改变的部分,也有可以发展和创新的部分。传承瑶族长鼓舞的关键是要与时俱进。变化是永恒的。我们只有随着历史的变化而改变自己,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我们还应采取具体措施保护瑶族长鼓舞的传承。

一.节日传承

现在,瑶族长鼓舞属于喜庆舞蹈。瑶家逢"过新年"、农历十月十六"耍歌堂"等传统节日,或是喜庆丰收,恭贺新婚等喜庆场合,青年歌贵们即兴而跳,一呼百应,龙腾虎跃,气势磅礴,实在壮观。

二.大众传媒传承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这为更好更快传播瑶族长鼓舞奠定了物质基础。在长鼓走进校园的同时,通过现代媒介对学生进行指导。瑶族长鼓舞以现代传媒手段,在短时间里传送到世界各地,使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新兴的传承方式悄然传播。长鼓舞今天能成为湖南瑶族文化形象的符号之一,与媒体宣传作用中分不开的。

三.舞台传承

今天,瑶族长鼓舞受到大众的喜欢。1951年和1954年国庆节,江华瑶族长鼓手盘天丰、盘永明与周德成、赵庚妹,先后进京表演,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2年9月,江华瑶族长鼓手冯茂林、黄文贵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作了表演。瑶族长鼓舞的舞台化,表演化是其现代传承的一个大趋势。

四.教育传承

学校是体育的摇篮。2017年,江华县大圩镇第二小学新建成后结合学校实际把瑶舞、瑶服等独具特色的瑶文化引进校园,并把瑶族长鼓舞改编成长鼓操融入到校园的课间操,为师生定制长鼓、瑶服。学校形成了所有的师生都能唱瑶歌、跳瑶舞的良好局面,长鼓操也成为该校瑶文化进校园的特色校园文化。2018年11月28日,中南大学的瑶族长鼓舞项目入选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瑶族长鼓舞引入学校,它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在学校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规范和完善。

五.群众传承

瑶族长鼓舞是一种群众性的参与活动,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瑶族长鼓舞才能体现瑶族文化精神,更具感染力。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赏者,都能更容易地掌握和欣赏瑶族长鼓舞的风格,有利于瑶族长鼓舞的传承。瑶族长鼓舞是在祭祀活动和传统节日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更广泛地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纲要》指出,要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主体的体育健身活动。群众性体育的兴起可以丰富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更广、更大规模地传承下去。在重大节日、宗教活动和其他仪式中,男女老少都随着章鼓的节奏起舞。这类运动强度和数量适中,安全性高,身心愉悦性好,已成为男女老少都能愉快从事的活动,适应性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