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法律与法规
人力资源有关法律法规汇编(40个doc)72
人力资源有关法律法规汇编(40个doc)72人力资源有关法律法规汇编第一章:劳动合同法及相关规定1. 劳动合同法内容:劳动合同的定义和要素、合同订立、变更和解除、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保护、劳动纠纷处理等。
2. 用工单位集体合同法内容:用工单位与职工代表组织订立的集体合同的内容和程序。
3.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内容: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程序及相关规定。
第二章:劳动用工管理1.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内容: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和程序、招聘流程与方法、用人单位的招聘公平性等。
2. 人事档案管理内容:人事档案建立和管理的规定、档案使用、保存和销毁等。
3. 薪资福利管理内容:薪资制度与标准、奖惩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保障等。
第三章:劳动条件与环境保护1.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内容: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的法律要求、职业病预防、职业卫生检测和评价等。
2. 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内容:工作时间的安排和管理、法定节假日、年休假和婚丧假等。
第四章:劳动关系管理1. 工会法内容:工会组织的设立、职权和活动、工会会费、工会与用人单位的关系等。
2. 社会保险法内容:社会保险制度的设立和管理、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与缴纳、社会保险待遇的享受、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等。
第五章:劳动监察与行政处罚1. 劳动监察法内容:劳动监察的职责和权限、劳动违法行为的处理、劳动监察机构的组织和管理等。
2. 行政处罚法内容:行政处罚的种类和程序、行政处罚的效力和执行等。
第六章:劳动人事争议处理1. 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内容: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和程序、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2. 人事争议仲裁规定内容:涉及人事争议的仲裁机构、仲裁程序和相关规定。
第七章:其他相关法律法规1. 国家工作人员政务处分法内容:国家工作人员尽职行为的规定、政务处分的程序和权限等。
2.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内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要求、经营许可和安全管理、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附件:1.劳动合同模板2.集体合同范本3.劳动争议调解申请表4.劳动安全教育材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合同:由雇主和劳动者双方参照劳动法关系建立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
人事实习总结熟悉劳动法律法规与人事政策
人事实习总结熟悉劳动法律法规与人事政策一、导言在本次人事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通过实践与学习,我深入研究了劳动法律法规与人事政策,拓宽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对我在实习中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与分析。
二、劳动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应用在实习期间,通过阅读相关文件和参与实际操作,我对劳动法律法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首先,我学习了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这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我了解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以及雇佣关系的各个方面。
其次,我学习了劳动法律法规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比如,我了解了合同的签订与解除,包括具体的流程与手续。
我还熟悉了实习期工资的结算与发放、年假与加班费的计算等相关规定。
通过真实情景的模拟操作,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法律法规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指导和建议。
最后,我积极参与了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培训工作。
我在公司内部组织了讲座与培训,向员工普及劳动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提醒员工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企业的合规经营。
三、人事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在实习中,我也参与了公司人事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我研究了公司现行的人事政策,并与其他员工进行沟通交流。
通过与员工的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了解到他们对人事政策的关注点与需求。
在此基础上,我对现行人事政策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以满足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利益。
其次,我参与了人事政策的制定过程。
与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团队成员一起,我参与了各项政策的讨论与制定。
通过与同事们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人事政策,确保公司运作的顺畅和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最后,我提出了一些改善或调整人事政策的建议。
通过对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业务发展情况的分析,我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方面,并与相关团队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这些建议旨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人事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解读
人事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解读人事管理在企业组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到员工的招聘、培训、薪酬、福利以及离职等方方面面。
为了保障员工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人事管理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事管理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其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规定。
一、劳动法与人事管理劳动法是人事管理的基石,它规定了员工与雇主之间的权利责任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雇主应当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在雇佣过程中,雇主不得歧视劳动者,并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劳动报酬、休假等合法权益。
同时,员工也有义务尽职尽责,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
二、用工合同的法律要求用工合同是劳动关系中的一项重要法律文书,它明确了雇主与员工的权益和义务。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工合同应当包含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与地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与休假、劳动保护以及双方违约责任等内容。
合同签订后,雇主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工资待遇,并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员工则需要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保守公司商业秘密,不得擅自离职或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三、劳动争议解决办法在人事管理中,劳动争议是难以避免的问题。
为了解决劳动争议,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多种方式解决。
在劳动争议调解中,双方应当诚实守信、友好协商,以达成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如果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最终通过法院诉讼解决。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涉及到人事合同和劳动争议,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如,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要注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禁止歧视性招聘;在员工培训中要遵守《职业教育法》,提供合适的培训资源;在员工福利方面要遵守《劳动保障法》,提供合理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劳动人事法规
劳动人事法规劳动人事法规是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和促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和谐共处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法规和规章。
它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权益平衡的重要法律保障,也是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
本文将重点介绍我国的劳动人事法规体系、主要法律法规以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等相关内容。
一、我国劳动人事法规体系的概述我国的劳动人事法规体系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构成,涵盖了广泛的劳动关系管理和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内容。
其中,宪法明确了劳动者的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原则,为其他法律的制定提供了基本依据。
二、我国劳动人事法规的主要法律法规1. 《劳动法》《劳动法》是我国劳动人事法规中的基础法律,于1994年颁布实施,此后经历了多次修订。
该法律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义务,明确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基础。
2.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劳动人事法规中的重要法律之一。
该法律明确了劳动合同的建立、履行和变更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规范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
同时,该法律还对劳动合同的终止和解除做出了详细规定,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是我国劳动人事法规中的行政法规,于2006年颁布实施。
该条例规定了劳动保障监察的机构设置、职责和行使权限,并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
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和惩处违法行为,提高了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
另外,还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它们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和劳动关系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相关内容1. 工资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支付是劳动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支付工资,并且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此外,用人单位还应当及时足额地支付加班工资、绩效工资等相应的报酬。
劳动都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劳动都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生活中,劳动者是受到法律特殊保护的,并且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在法律上,对劳动也有相关的规定。
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劳动的相关法律规定,希望能帮到你们。
劳动的相关法律规定第一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对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经审查认为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确无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二)经审查认为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有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仲裁,并将审查意见书面通知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仍不受理,当事人就该劳动争议事项提起诉讼的,应予受理。
第二条仲裁裁决的类型以仲裁裁决书确定为准。
仲裁裁决书未载明该裁决为终局裁决或非终局裁决,用人单位不服该仲裁裁决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经审查认为该仲裁裁决为非终局裁决的,基层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二)经审查认为该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的,基层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应告知用人单位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裁定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第三条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用人单位申请撤销终局裁决的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中级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
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书。
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条当事人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仅就给付义务达成的调解协议,双方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共同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第五条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与新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新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在计算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工作年限时,劳动者请求把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九、劳动人事法规政策
九、劳动人事法规政策1.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就业原则:任何人不受种族、性别、年龄、宗教等因素的歧视,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待遇。
•劳动合同自由原则:劳动双方自愿协商确定劳动合同内容,平等自由地签订和解除合同。
•劳动者权益至上原则: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劳动条件、报酬等得到合理保障。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原则:规定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法定时限,保障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权益。
•工资保障原则:确保劳动者按时、足额领取工资,并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安全卫生保护原则: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劳动法的适用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工资支付、工伤保险、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规定。
以下为劳动法适用的相关内容:2.1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石,是雇佣双方确定劳动条件和权益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应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和要求、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内容。
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和解除应符合法律规定,双方都有权利和义务的保障。
2.2 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包括用人单位的权益和义务,以及劳动者的权益和义务。
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解除应符合法律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3 工资支付工资支付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成果给予经济报酬的行为。
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并保证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与工资有关的信息,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2.4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的保险,用于赔付因工作造成的工伤和职业病的医疗费用、伤残津贴、丧失劳动能力补偿金等。
用人单位应按规定购买工伤保险,劳动者享受工伤保险的权益。
2.5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社会保障的一种制度安排,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人事制度法律法规
人事制度法律法规人事制度是一种组织内对员工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它是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合作协议,旨在保障员工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
人事制度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法律法规: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法律。
根据劳动法,员工享有平等就业、公平待遇和安全工作环境的权利,公司必须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如工资支付、工作时间等。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终止等方面的规定,对公司与员工的权益和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2. 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员工和公司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以及员工享受的各类社会保险待遇。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公司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保障员工的社会保险权益。
3. 劳动合同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亲约行为,它是雇佣关系的基础。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内容以及解除等方面的规定。
公司应制定明确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内容,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4. 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劳动保护法旨在保护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公司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
同时,公司还应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5. 员工福利法律法规:员工福利是公司对员工的一种回报和奖励。
员工福利包括工资福利、休假福利、职业培训福利、退休福利等。
公司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制定相应的福利制度,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
在制定人事制度时,公司应遵守以上法律法规,并制定相应的内部制度和规定,确保合规运营。
同时,公司还应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保持人事制度的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
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
-•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劳动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狭义的劳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C. 劳动法只调整劳动关系D. 劳动法的作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稳立劳动关系2.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开始实施。
A. 1995年1月1日B. 2007年6月29日C. 2008年1月1日D. 2008年9月18日3. 下列关于劳动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劳动关系与劳动有宜接的联系,劳动是劳动关系的内容B. 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C. 劳动关系的一方一一劳动者,要加入用人单位,成为英成员,承担某一工作D. 保姆与雇主也属于劳动关系答案:店名4. 下列属于劳动关系的是()。
A. 公务员和政府机构B.钟点工与雇主C.雇员与公司D.雇工与个人承包包工头5. 下列主体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
A. 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B. 我国公民在境外设立的独资企业C. 我国境内设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D. 我国境内设立的个体经济组织6.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A. 用人单位B.事业单位C.企业D.用工单位7. 下列关于劳动者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法泄就业年龄范围内B. 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C. 只要能提供劳动就是劳动者D. 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给付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8. 以下能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用人单位主体的是()。
A. XX市人民法院B. XX民办大学C. XX会计师事务所D.以上都是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左的义务B. 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表明劳动者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不就业C. 用人单位的劳动奖惩权表明用人单位可以随意奖惩员工D.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10. 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标志是()。
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
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1.引言人力资源是组织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合法、公平、公正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需要遵守一系列法律法规。
本文档将介绍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法律法规,帮助企业全面了解相关法律要求和规定,确保合规经营。
2.劳动法律法规2.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和终止- 第三章:劳动报酬- 第四章: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五章:劳动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 其他相关法规:《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3.人事管理法律法规3.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3.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3.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3.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4.劳动关系法律法规4.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4.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关系协调法》4.3.《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合同法》4.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5.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5.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令》5.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5.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力市场条例》5.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介绍和职业传达法》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6.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6.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地区地方自治法》6.3.《中华人民共和国流动人口管理条例》附件:- 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范本》- 附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登记证范本》- 附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单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 劳动合同:劳动法律关系的设立和终止、相关权益和义务的约定。
- 劳动报酬:员工根据劳动合同从雇主处获得的经济回报。
- 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员工每天、每周的工作时间安排和休息休假制度。
- 劳动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的相关措施。
标准版劳动人事法规政策
第24条)
c.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和条件(《劳动 法》第25条) d.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 重大损害;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劳动 法》第25条)
(2)提前三十日书面告知后可解雇职员旳 情形(《劳动法》第26、27条)
原则,拟定劳动者日或周旳劳动定额。
(4)不定时工作时间和综合计算工作 时间。
劳动部《有关企业实施不定时工作制和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旳审批方法》要求:
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旳职员,能够 实施不定时工作制。 a.企业中旳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 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原 则工作时间衡量旳职员;
2.职员旳招聘与解雇
1)企业在招聘职员时必须依法遵照下述原则
(1)平等就业原则 (2)相互选择旳原则 (3)公开竞争就业旳原则 (4)照顾特殊群体旳就业原则 (5)禁止未成年人就业旳原则 (6)先培训、后就业旳原则
2)在解聘职员时应遵照旳法律法规
(1)正当立即解聘职员旳情形 a.劳动协议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旳劳动协议
5.改善劳动关系旳途径
1)立法。 2)发挥工会及企业党组织旳作用。 3)培训主管人员。 4)提升职员旳工作生活质量,这是改善劳动关 系旳根本途径。 5)职员参加民主管理。
(二)劳动管理
1.劳动管理概述
劳动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 人力资源旳开发和使用上旳管理工作,主要涉及 职员旳聘任与解雇、劳动协议旳签订与推行、职 业培训、工作时间与劳动保护、劳动纪律与奖惩、 劳动酬劳与福利等。
c.法律、行政法规要求旳其他情形。
国务院《〈有关职员工作时间旳要求〉 旳实施方法》第7条要求:下列情况可安 排职员加班加点:
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终考任务心得与体会
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终考任务心得与体会
在进行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的学习和考试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
了劳动法律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首先,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目的是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确保劳动者能够在公平、有尊严、有保障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法规,我们能够更好地知晓自己的权益和义务,避免在工作和劳动中受到不
合理的对待和侵害。
其次,劳动法律的实施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
合
理的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促
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增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和谐关系,进
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因此,学习劳动法律并遵守它们不
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更是为了社会的共同福祉。
最后,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的学习需要持续的努力和积累。
这些
法规内容繁杂、条款复杂,需要通过阅读理解、判断和运用来确保正
确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对部分法规的理解有一定偏差,需要不断检视和纠正。
因此,我认识到学习劳动法律是一个长期而且
需要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会继续加强学习,提高对于劳动法律的了解
和运用能力。
总之,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它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会坚
持学习和遵守劳动法律,为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繁荣做出自己的努力。
人事法规范人事管理与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
人事法规范人事管理与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在现代企业中,人事管理和劳动关系的顺利运作对于保持员工满意度和提高企业效益至关重要。
为此,各国制定了一系列人事法规,旨在规范人事管理和劳动关系,并保护员工的权益。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法律规定,以帮助企业合规经营。
一、劳动法劳动法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法规,包含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雇主的责任以及劳动关系的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一些重要的规定包括:1.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包含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薪资和福利待遇、工作时间等内容。
合同双方应遵守合同约定,并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
2. 工作时间和休假:根据不同国家的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法定时间,超过部分应有加班补偿。
此外,劳动者享有带薪假期,应事先与雇主协商好休假时间,并确保休假期间工资的支付。
3. 劳动报酬:劳动者的薪资应当根据工作内容和努力程度进行合理确定,且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在支付工资期间,雇主应及时支付,不得拖欠或未支付。
对于加班工作,应按照法定比例支付加班费。
二、雇佣合规除了劳动法之外,雇主还需要遵守其他相关法规和规定,以确保人事管理与劳动关系的合规运作。
1. 雇佣平等:根据性别、年龄、种族、宗教等因素进行歧视雇佣是不被允许的。
雇主不得因为这些原因对员工进行不公平的待遇,包括在招聘、晋升和解雇方面。
2. 安全与健康:雇主应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身体健康。
必要时,应提供适当的防护措施和培训,以减少工作场所事故和职业病。
3. 社会保险和福利:根据法律规定,雇主和员工都应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
此外,雇主还可以提供其他福利,如带薪病假、员工福利计划等,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
三、劳动争议解决在人事管理和劳动关系中,可能会出现劳动纠纷和争议。
掌握合法的劳动人事法规政策
掌握合法的劳动人事法规政策合法的劳动人事法规政策对于雇主和雇员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雇主而言,了解和遵守劳动法规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和维护一个公平、健康和稳定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权益,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
对于雇员而言,熟悉劳动法规可以帮助他们维护自身权益,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
一、合法的劳动契约劳动契约是雇主和雇员之间约定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薪资待遇等方面的书面文件。
在签订劳动契约之前,雇主和雇员应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平衡和保障。
劳动契约应该明确规定工作职责和要求,合理确定工作时间和加班制度,明确薪资待遇和福利制度。
同时,劳动契约也应该包括雇佣期限和解雇条件等重要条款,以保障雇员的就业权益。
二、合法的工时管理合法的劳动法规对工时管理也有一系列细则。
根据劳动法规定,一般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天,每周不超过40小时。
超过规定工时的加班应该得到加班工资或调休的补偿。
此外,还需要合理安排员工的休息时间,以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雇主应该合理规划员工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加班和长时间工作给员工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三、合法的劳动保护劳动法规规定了一系列的劳动保护措施,旨在保障员工的权益和安全。
雇主应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设施,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此外,雇主还需要购买劳动保险,以应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
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和岗位,雇主还需要提供相关的劳动防护设备,确保员工工作时的安全。
四、合法的劳动报酬合法的劳动报酬是保障员工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雇主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经验和工作表现合理确定员工的薪资待遇。
同时,薪资发放也应该按时足额,不得擅自扣款或延迟发放。
在劳动法规定的标准工时之外的工作时间要得到加班工资或调休的相应补偿。
如果雇主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员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结来说,掌握合法的劳动人事法规政策对于雇主和雇员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上海劳动人事相关政策法规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上海劳动人事相关政策法规篇一:劳动人事主要法律法规汇编(主要适用于上海地区)劳动人事主要法律法规汇编(主要适用于上海地区)一、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二、行政法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残疾人就业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失业保险条例信访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等部门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意见的通知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企业法人登记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三、部门规章(主要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集体合同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劳动监察员管理办法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劳动工资管理规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就业训练规定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劳动仲裁员聘任管理办法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实施办法社会保险审计暂行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劳动行政处罚若干规定劳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企业职工培训规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界定规定技工学校教育督导评估暂行规定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工伤认定办法因工死亡职工供养家属范围规定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最低工资规定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管理办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废止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如何确认临时工用工主体两个复函的通知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国内发生并由外方支付赔偿的工伤事故待遇处理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劳服企业与其主办(扶持)单位之间劳动管理关系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后待遇享受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跨省市的中直单位职工失业保险能否实行集中管理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离休人员按正常调整机制增加的基本养老金是否作为计发生活补贴基数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使用童工的处罚是否适用<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有关政策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固定工在转制过程中因劳动合同期限协商不一致未签劳动合同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企业在租赁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如何划分事故单位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已撤诉的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可以再受理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工伤确认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卖淫嫖娼人员被收容教育期间工资福利待遇等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职工应征入伍后与企业劳动关系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如何确定伤残程度五级和六级有关待遇发放渠道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如何确定伤残程序五级和六级有关待遇发放渠道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职工因私出境定居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职工被错判宣告无罪释放后,是否应恢复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等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超过退休年龄的职工能否开除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取保候审的原固定工不签定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职工对企业做出的行政处分不服能否通过劳动监察途径解决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劳部发〔1996〕354号文件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职工因抢占住房能否开除公职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几个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司机工伤认定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企业以自己名义为无照个人提供生产经营场地和条件发生伤亡事故后有关问题如何处理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贯彻国务院国发〔1994〕59号文件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临时工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职工被公安机关“收容教育”企业能否与之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于关于如何理解“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时间”和“本单位工作年限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执行劳部发〔1994〕481号和劳部发〔1995〕223号文件有关规定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用人单位不签定劳动合同,员工要求经济补偿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与职工发生劳动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有关劳动政策执行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工作时间发病是否可比照工伤处理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对劳部发(1995)309号文件第42条如何执行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职工因岗位变更与发生争议等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固定工签订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如何适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第十九条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贯彻〈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复函》中有关连续工龄如何解释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劳动用工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建设部所属企业实行新工时制度有关问题的意见的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仲裁裁决生效前企业能否对职工再行处理的复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办公厅、劳动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和“企业办社会”转制问题研讨会纪要》的通知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农民合同制工人续订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如何理解无效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职工从事业余兼职劳动发生劳动争议如何处理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劳动行政调配工作中有关问题的答复的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逾期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招工考核时发生伤亡事故问题的批复劳动部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对“关于用人单位要求在职职工缴纳抵押性钱款或股金的做法应否制止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支付退休退职费用适用法规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除名职工重新参加工作后工龄计算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退休人员追索医疗费争议是否受理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执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确定外商投资企业职工生活补助费发放标准等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若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如何确定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转发北京市劳动局等单位《关于做好转岗、转业培训工作,促进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的通知》的通知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私人包工负责人工伤待遇支付问题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涉及劳动争议处理方面请示程序的通知篇二:上海人事相关政策收集一、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执法依据一、行政执法主体1、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上海市社会保险事业基金结算管理中心3、上海市外地劳动力就业管理中心4、上海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二、主要行政执法事项(一)行政许可事项1、社会保险费缓缴许可2、企业实行其他工作时间许可3、外国人来沪就业许可4、台港澳人员来沪就业许可(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集体合同审核(三)行政处罚事项1、对用人单位违反最低工资、工作时间、女职工及未成年工保护等行为的处罚2、对用人单位违反城镇社会保险费、小城镇社会保险费、农村养老保险费、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费征收与缴纳规定等行为的处罚3、对介绍、使用童工等行为的处罚4、对用人单位抗拒、阻挠劳动保障监察,拒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等行为的处罚5、对用人单位违反招、退工管理规定等行为的处罚6、对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数额等行为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7、对用人单位招用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工作等行为的处罚8、对企业未按规定缴纳欠薪保障费的处罚(四)行政给付事项1、城镇养老保险待遇的给付2、生育保险待遇的给付3、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4、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待遇的给付5、小城镇社会保险待遇的给付6、对企业欠薪款项的垫付(五)行政征收事项1、对城镇养老保险费的征收2、对生育保险费的征收3、对工伤保险费的征收4、对城镇医疗保险费的征收5、对失业保险费的征收6、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7、对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费的征收8、对欠薪保障费的征收(六)其他执法事项1、对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监督检查及处理2、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金以及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等的监督检查和处理三.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一)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合同法》(二)行政法规1、《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2、《失业保险条例》3、《禁止使用童工规定》4、《工伤保险条例》5、《劳动保障监察条例》6、《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7、《残疾人就业条例》(三)地方性法规1、《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征缴若干规定》3、《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4、《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四)部门规章1、《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2、《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3、《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4、《社会保险登记暂行办法》5、《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6、《集体合同规定》7、《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五)市政府规章1、《上海市残疾人分散安排就业办法》2、《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3、《上海市失业保险办法》4、《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5、《上海市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施办法》6、《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7、《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8、《上海市城镇生育保险办法》9、《上海市企业欠薪保障金筹集和垫付的若干规定》二、上海人事相关政策收集一、最低工资从20XX年4月1日起,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从840元调整为960元。
劳动人事相关法规汇编(2022版)
劳动人事相关法规汇编(2022版)尊敬的读者:本是劳动人事相关法规的汇编,整理了2022年最新的劳动人事法规,内容极致详细,为您提供全面的参考。
以下是正文内容:第一章:劳动合同1.1 劳动合同的定义与要素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劳动条件、权利义务等方面达成的协议。
劳动合同应包括劳动双方的姓名、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要素。
1.2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书面、口头、电子等形式订立。
劳动合同的解除可以由劳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也可根据法律规定解除。
1.3 劳动合同的变更与终止劳动合同的变更应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劳动合同的终止可以由劳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终止,也可根据法律规定终止。
1.4 劳动合同的违约与补偿劳动合同的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进行经济赔偿。
第二章:劳动保护2.1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用人单位应提供安全的劳动条件和必要的职业卫生设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
2.2 工资与福利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如补充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2.3 劳动时间与休假用人单位应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保障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权利。
第三章:劳动争议解决3.1 劳动争议解决的程序与方式劳动争议解决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进行。
3.2 劳动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劳动仲裁是指通过劳动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或裁决。
劳动争议诉讼是指通过法院对劳动争议进行审理和裁决。
附件:1. 《劳动合同样本》2. 《劳动合同变更协议范本》3.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范本》4. 《劳动安全规程》5. 《劳动时间调整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劳动条件、权利义务等方面达成的协议。
2.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工作环境中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3. 工资与福利: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所享受的工资报酬和其他福利待遇。
人力资源部实用法律法规清单及法规
人力资源部实用法律法规清单及法规一、劳动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基本权利义务关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方面内容。
3. 《劳务派遣管理规定》:对劳务派遣机构的管理和劳务派遣工作进行了规范。
4.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要求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带薪年休假,保障员工的歇息时间。
5. 《社会保险法》:规定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实施办法,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
6. 《最低工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最基本工资待遇,规定了最低工资的标准和调整机制。
二、人事管理法律法规1. 《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了劳动监察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监督检查的内容和方式。
2. 《员工福利管理规定》:规定了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待遇和管理办法。
3.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条例》:对劳动纠纷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规定,并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4. 《人力资源管理规定》:规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管理制度,包括用工岗位设置、考核评价、薪酬管理等内容。
5. 《职务任免管理规定》:规定了企业内部职务任免的程序和管理方式。
6. 《劳动纪律与奖惩规定》:规定了用人单位对员工违纪违规行为的惩罚方式和程序,以及对员工优秀表现的奖励。
三、培训管理法律法规1. 《企业培训管理规定》:规定了企业内部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2. 《职业技能鉴定管理规定》:规定了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方式。
3. 《职业培训经费管理规定》:规定了企业内部职业培训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方式。
四、用工形式法律法规1. 《劳动合同制度改革试行方案》:推进劳动合同制度改革,完善用工制度。
2. 《劳动合同制度改革实施细则》:对《劳动合同制度改革试行方案》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规定。
3. 《聘用制度管理规定》:规定了企业内部聘用制度的程序和管理方式。
4. 《暂时工管理规定》:规定了企业对暂时工的用工方式和管理办法。
劳动人事相关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劳动人事法律是调整劳动关系和人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以下是对我国劳动人事相关法律规定的概述,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
二、劳动法1. 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旨在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劳动法的主要内容(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权利包括: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劳动争议处理权等。
劳动者的义务包括:遵守劳动纪律、履行劳动合同、完成劳动任务、爱护公共财产等。
(2)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的权利包括:依法招聘劳动者、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合理使用劳动力、享有劳动成果等。
用人单位的义务包括: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提供职业培训等。
(3)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4)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发生的争议。
劳动争议处理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三、劳动合同法1. 劳动合同法的概念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旨在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1)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的履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
(3)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应当遵循法定条件和程序。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也可以在法定条件下解除劳动合同。
(4)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的终止包括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退休、用人单位破产等情形。
了解劳动法和人事政策的重要性
了解劳动法和人事政策的重要性劳动法和人事政策是现代社会中极为重要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它们旨在保障员工权益、规范劳动关系,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基本的组织管理框架。
在职场中,了解劳动法和人事政策对于员工和雇主都至关重要,有助于维护双方的权益,增强劳动关系的和谐性。
一、保障员工权益劳动法和人事政策为员工提供了诸多权益保障,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比如,劳动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避免了员工遭受非法低薪的情况。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工时、休假、年假等休息福利的具体安排,保障了员工的劳动休息权益。
而人事政策则提供了更加细化的管理措施,明确了招聘、晋升、奖惩等环节的具体规定,使员工在职业发展和工作评价方面的权益得以保障。
二、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了解劳动法和人事政策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减少因权益纠纷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员工了解自身权益的底线,能够更好地行使合法权益,不容易被违法行为欺压或辜负,从而促进员工与雇主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雇主了解劳动法和人事政策,能够遵守规则,提供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
三、规范企业行为劳动法和人事政策规定了企业的行为准则和管理要求,有助于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企业必须在招聘、合同签订、工资发放等方面遵守劳动法的规定,不得侵害员工权益。
而人事政策则规定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如招聘程序、晋升机制、奖惩措施等,促使企业以合理、公正的方式进行员工管理,增加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四、提升职场竞争力了解劳动法和人事政策的重要性,能够帮助个人提升职场竞争力。
员工了解自身权益的底线,知晓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更好地与雇主进行谈判和沟通。
此外,了解劳动法和人事政策还能够帮助员工在职业发展方面制定更加合理的规划和目标,了解晋升、薪资等方面的权益保障,提高自身的价值和竞争力。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劳动法和人事政策有助于依法合规经营,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人事制度相关法规
人事制度相关法规人事制度是一个组织内部的管理规范,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保障员工的权益,促进组织的稳定发展。
人事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符合相关的法规法律,下面介绍一些与人事制度相关的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规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法律,对于人事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如劳动报酬、工时、休假、劳动合同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组织在制定人事制度时,应该遵照劳动法的规定,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履行、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规定。
对于人事制度中合同订立、修改和解除等环节,劳动合同法提供了详细操作指南。
用人单位在制定人事制度时,应该充分考虑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保障员工在劳动合同关系中的合法权益。
3.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实施办法》该法规是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进行管理的规定。
人事制度中的招聘流程和方法应当符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要求,确保招聘程序的公平、公正、公开,避免出现腐败行为。
组织在制定人事制度时,应该遵循该法规的规定,保障招聘程序的合规性。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针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和权限。
人事制度涉及到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是否合法等问题,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咨询和申诉。
组织在制定人事制度时,应该充分了解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确保人事制度的合法性。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针对劳动争议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
人事制度中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应当符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确保劳动争议的公平、公正、合法。
组织在制定人事制度时,应该遵循该法规的规定,设立相应的劳动争议解决机构,提供合理、有效的劳动争议解决途径。
综上所述,人事制度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需要符合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资关系--劳动合同及其管理
劳动合同的内容 (1)劳动合同的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条件(4) 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7)违反劳动 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的定义与变更 《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 愿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 .
劳动管理—员工的招聘与辞退
企业在招聘职工时必须遵循的下述原则 平等原则《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就业的权利.一是事实 上的平等;二是机会上的平等. 相互选择原则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在平等就业原则下相互选择。 公开性竞争原则
照顾特殊群体的就业原则 特殊群体人员之谋求职业有困难的或处 境不利的人员。
..... .
劳动关系--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1.工伤保险 因工患病、负伤、残废、死亡而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 者以及 供养亲属提供经济帮助的一种社会制度。 工伤保险待遇 1.职工因工负伤保险待遇 2.职工因工患病保险待遇 3.职工因工死亡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目标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目标 是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实施社会统筹管理。 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企业缴费、一险定律、统筹调剂的原则使用和筹集, 对工伤职工实施无责任补偿等待遇。
关系,避免矛盾激化. 培训主管人员 增强他们的劳动关系的意识以及处理劳动关系的技巧. 提高职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规划每一个员工的职业生涯路线 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劳动关系--劳动管理
概述 劳动管理是指企业更具国家法律法规对人力资源 的开发使用上的管理工作.
主要内容 职工的聘用与辞退,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职 业培训,工作时间与劳动保护,劳动纪律与奖惩,劳动报酬 与福利等.
2.失业保险 是国家为保障失业劳动者的基本生活而给予的经济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度。
..... .
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的基本概念 民主管理是劳动者以国家主人翁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法定的职工大会、职 工代表大会、工会等形式行使法律赋予的民主管理权,就单位的生产经营、 经济发展、劳动管理、职工福利等重大决策事项实施民主管理、民主参与、 民主监督,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的一项制度。
4.退职养老保险 是指职工丧失劳动能力,但未达到退休条件,根据规定退出劳动领 域。退职后,可按月发给本人标准工资40%的生活费
..... .
劳动关系--疾病保险
5.疾病保险 是指劳动者非因故工患病、负伤、残废和死亡是获得经济帮助的 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固定职工劳动疾病保险 劳动合同制职工疾病保险 农民合同制职工疾病保险 私营企业职工的疾病保险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 .
劳动关系--社会保险
1.养老保险 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离休、退休后的一种社会保险度。
2.离休养老保险
3.退休养老保险 1.固定工的养老保险 固定工适用于改革前的原有劳动保险法规, 是固定工补缴费,只要符合退休条件办理退休,就有权享受退休 金。 2.劳动合同制的养老保险 即职工和企业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
无效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2)采取欺骗、威胁等手段订立合同;
劳动合同的终止 参看劳工的辞退
..... .
劳动关系--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概念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采取的保护弱者生存,维护 社会公正,以达到社会和谐与社会安全的制度措施。 我国社会保险项目包括以下项目:养老保险、疾病保 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 .
劳动关系—运行方式
政府 运用法规和政策手段
进行宏观调控 协调监督
企业管理者或者雇主组织
企业劳动关系
企业劳动者或者工会组织
..... .
劳动关系---改善劳动关系的途径
立法 完善管理基础工作,建立清晰合法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发挥工会以及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工会以及企业党组织与企业协调劳资
禁止未成年人原则
先培训,后就业原则
..... .
劳动管理—员工的辞退
企业在辞退员工时应注意遵循法理念法规规定的情形 合法立即辞退职工的情形(1)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
终止条件的出现(2)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3)试用期内被证明 不符合录用条件(4)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制度 不得辞退职工的情形(1)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确认丧失部分劳动能力 的人。(2)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限内。(3)女职工在怀孕期、 产期、哺乳期。(4)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形 职工可自行辞职的情形 (1)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 止条件的出现(2)经用人单位同意(3)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人 生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4)未按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 件。(5)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四章:劳动人事法律和法规
本章重点
社会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民主管理 劳动争议与处理
学习目的 1.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劳动关系的运行方式 2.了解职工招聘与辞退的法律程序 3.掌握劳动合同及其管理方法 4.了解关于劳动时间与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 5.掌握劳动争议的定义及其处理方法 6.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民主管理,社会保险
..... .
劳动关系
概述 劳动关系主要是指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普通员 工及其工会组织之间在企业渗产经营中形成的责、权、 利关系。 主要包括:所有者与全体职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 普通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工人组织之间的关系和 工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劳动关系
我国《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1.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主要权利:劳动权、民主管理权、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劳 动 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险权、和劳动争议处理权。 主要义务: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学习政治科学文 化和业务知识,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保守国家和企业秘密。 2.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主要权利:依法录用,调用和辞退员工;决定企业的机构设置; 任免企业的行政干部;制定工资、报酬和福利分配方案;奖惩员 工。 主要义务:依法录用、分配、安排职工的工作;保障工会和职代 会行使的权力;按劳动的质量和数量支付劳动报酬;加强员工的 思想管理,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搞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