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双基的再认识-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双基的再认识|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新课标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红火热闹。

有两种倾向比较明显:一种是多媒体使用偏多,有的几近泛滥,冲淡了对文本的研读。

课堂上,看不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看不到对文辞句法的体会。

该学生发挥想象的,由画面代替了。

学生甚至抛开文本,直接看一幅幅幻灯片,语文课成了看连环画或电影。

另一种是自主太多,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把目标聚焦在情感与价值上。

课堂上都少不了合作学习、向课外扩展、鼓励创新等这样的环节。

该学生个人阅读的,由集体讨论代替了。

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免不了东鳞西爪,浮皮潦草,老师一味肯定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很少进行语言的品味、涵咏,更不涉及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的训练。

课文重点没搞懂,却游离课文去搞延伸。

以上两种课型,在公开课上多见。

如果你上课伊始,先明确目标或是讲读课文,咬文嚼字,一定被认为是在穿新鞋走老路。

笔者认为,若长此以往,与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势必成了南辕北辙。

双基还可不可以提?双基教学还要不要?该老师讲的还讲不讲?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关于双基,笔者想谈一点个人认识。

一、深刻理解三个维度,
双基不容忽视。

新课标设计思路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设计的。

课标要求这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笔者认为,这种设计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基础知识传授的倾向,弥补了只重学生接受知识而轻视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的不足,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

三维中的知识与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亦即双基。

它与其余两个方面是一个全方位的体系,但又有主次之分。

在小学阶段,我们首先要保证学生掌握人类规范的作为后继学习的工具知识,培养他们的基本能力,这些是学生学习新知和成为社会人的基础。

其次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要发现规律,要注意认识获得新知的过程和方法。

还要在学习实践中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是我对三个维度的朴素理解。

既然是三维,就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一个立体。

然而,基础面最重要。

可以这样说,基础知识既是训练基本技能的基石和阶梯,又是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

如果没有了它,基本能力的形成、基本的人生态度的养成就成了无本之木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笔者认为,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应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割裂三维一体的教学或偏执一方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所以当今语文教学
不可偏废双基教学,只有双基教学到位,才能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二、与时俱进,扩充双基内涵。

事物都有两面性。

不忽视双基,但不等于回归到双基教学的老
路上去。

繁琐地讲解、大量地练习、频繁地考试等都已被证明是对孩子学习天性和创造性的泯灭。

所以,对双基应有个再认识的必要。

①社会在迅猛发展,新知识不断涌现。

有许多新知识新技术能,已成了现代人必备的双基。

所以今天双基的内涵应有更新和发展。

若是老抱着那些所谓的知识不变,自然是过时或落伍的。

要吸收新知识,就会加重学生负担。

所以,还要从方法论的角度,讲究学习的基本策略。

我想这也应纳入双基的范畴。

②语文学科的性质没有变,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多少年来存在少慢差费弊端,其根本原因是教学中没规律,零零散散不成系统。

文本可以提供语文基本的学习方法,给孩子指一些路径,让他们在语文学习实践中感悟领会,要少走许多弯路。

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内容。

③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有知识、有体魄、会审美、能合作的社会公民。

语文文本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

所以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健全他们的基本
人格也应该作为一个基础。

④我们中华文化是世界人类文化的瑰宝,优秀的中华文化孕育了许多可贵的人文精神。

用我们的学堂教孩子积累优秀的文化营养,熏陶孩子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所以哺育学生基本的人文精神也应纳入到基础教学中来。

那些语修逻文的概念等不是小学生要研究的,而是要多从母语的习得上下功夫,要在熏染上下功夫。

时代进步了,只强调双基的提法未免以偏概全。

到底双基的内涵应有哪些?这是教育专家和广大教学实践工作者,甚至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研究要回答的课题
以上观点,是个人一点浅见。

望同仁指正!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