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含量测定方法综述
检测氟含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在线燃烧离子色谱法对磷酸铁锂(LiFePO4)中的总氟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以评估氟含量对电池品质的影响,为磷酸铁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磷酸铁锂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引入氟元素。
氟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和安全。
在线燃烧离子色谱法是一种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磷酸铁锂中总氟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实验原理基于以下步骤:1. 样品经燃烧炉单元燃烧,将样品中的氟元素转化为气态氟化物;2. 气态氟化物被气体吸收单元吸收,转化为离子形式;3. 离子通过离子色谱分析单元进行分离和检测,最终获得氟含量的定量结果。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磷酸铁锂样品(HJP22303-3H,006-2)- 燃烧离子色谱标准溶液2. 实验仪器:- 盛瀚SH-CIC-3200在线燃烧离子色谱系统- 燃烧炉单元- 气体吸收单元- 离子色谱分析单元四、实验方法1. 样品前处理:将磷酸铁锂样品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制备成待测溶液。
2. 仪器准备:开启盛瀚SH-CIC-3200在线燃烧离子色谱系统,设置测试条件,包括柱温、流速、检测波长等。
3. 标准溶液配制:根据仪器说明书,配制不同浓度的燃烧离子色谱标准溶液。
4. 样品分析:将待测溶液注入在线燃烧离子色谱系统,进行燃烧、吸收和分离分析。
5. 数据处理:记录色谱图,根据标准溶液和样品的峰面积,计算样品中总氟含量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溶液色谱图:通过分析标准溶液的色谱图,确定氟化物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为样品分析提供参考。
2. 样品色谱图:分析样品的色谱图,观察氟化物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氟化物。
3. 数据计算:根据标准溶液和样品的峰面积,计算样品中总氟含量的浓度。
实验结果显示,磷酸铁锂样品中总氟含量的浓度为X mg/kg,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六、结论本实验采用在线燃烧离子色谱法对磷酸铁锂中的总氟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磷酸铁锂中总氟含量的测定。
土壤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综述

土壤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综述1.氟化物的来源和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氟化物是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释放到土壤中的一种化合物,它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气、化肥、农药、进口矿物质和含氟活性物质的工业废水等。
氟化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存在会影响土壤的化学性质,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土壤肥力的下降,甚至引起土壤的酸化和盐碱化。
氟化物还会通过土壤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现阶段,对土壤环境中氟化物的检测主要采用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
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离子色谱法、滴定法和萤光法;光谱分析法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和光电离质谱;电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电导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具体的介绍:2.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传统的氟化物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特定的试剂与氟化物发生反应,根据反应产物的性质来确定氟化物的浓度。
离子色谱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化学分析法,其检测原理是将样品中的氟化物化合物溶解为离子,然后通过色谱柱对氟化物进行分离,并通过测定洗脱液中氟化物的浓度来确定样品中氟化物的含量。
离子色谱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的优点,但对仪器设备、试剂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滴定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法,其原理是将氟化物溶液滴加标准氯化钠溶液,并在pH较高的条件下,通过氟离子与氯离子的置换反应来确定氟化物的含量。
滴定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成本低,但其检测灵敏度较低,对实验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萤光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氟化物与铝和磷酸盐形成的铝磷酸盐发出的荧光强度与氟化物的浓度成正比的关系来确定氟化物的含量。
萤光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特点,但对仪器设备和试剂的要求较高。
光电离质谱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将氟化物气体通入电子源产生电子来离子化,并通过质谱仪对产生的离子进行检测来确定氟化物的含量。
光电离质谱具有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但对仪器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氟含量测定方法综述

吴红雨等人[24]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桑叶中的氟化物。桑叶 样品在600℃的马弗炉恒温6h干法灰化处理,在标准阴离子 色谱条件下,0.003mol/L NaHCO3、0.0024mol/L Na2CO3为淋 洗液,淋洗液流速1.5mL/min,进样体积50μL。相对标准偏 差RSD<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3%~96%。 5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法
气相色谱法是在以适当的固定相做成的柱管内,利用 气体(载气)作为移动相,使试样(气体、液体或固体) 在气体状态下展开,在色谱柱内分离后,各种成分先后进 入检测器,用记录仪记录色谱谱图。根据色谱上出现的物 质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只要在气相色谱仪允许 的条件下可以气化而不分解的物质,都可以用气相色谱法 测定。需气相色谱仪,载流气。此法测定了在玉米[30]、牙 膏[31]、尿液[32]等中的氟含量。
肖上甲等人 用 [31] 柱温90℃,检测室温度150℃,汽化 室温度150℃,载气(氮气)流速45mL/min的气相色谱法测 定了牙膏中的氟含量。在牙膏中的精密度为2.9%~8.2%, 回收率为99%~105.4%,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μg/g。 9 中子活化法
中子活化法利用中子照射某些元素,产生核反应,使 这些元素转变为放射性核素的过程,称为活化。研究活化 产生的核素的放射性特点,如半衰期、射线的种类和能量 等,来确定试样中某些元素含量的方法。需放射性同位素 密度仪。此法测定了在萤石矿[33]、古脊椎动物化石[34]等中 的氟含量。
氟测定

FCLJCFBL0007 氟玻璃 氟的测定 硝酸钍容量法F-CL-JC-FBL 0007氟玻璃-氟的测定-硝酸钍容量法1 范围本推荐方法适用于硝酸钍容量法测定氟玻璃中氟含量。
本推荐方法适用于氟玻璃中质量分数0.05%~5%氟的测定。
2 原理试样以碱熔融,加酸蒸馏,用氢氧化钠吸收蒸馏逸出的氟硅酸,然后调节溶液pH ≈3~3.5,以茜素磺酸钠为指示剂,用硝酸钍溶液滴定氟离子。
其反应如下:4F -+Th(NO 3)4—→ThF 4↓+4NO 3-过量的钍离子与指示剂显红色为终点。
鉴于该滴定反应不是完全定量进行(有部分氟离子被氟化钍吸附或生成ThF 6)。
故采用已知氟含量的一系列氟标准溶液来绘制工作曲线,从而求出氟的含量。
3 试剂3.1 氢氧化钾3.2 高氯酸,ρ约1.67 g/mL3.3 磷酸,ρ约1.69 g/mL3.4 盐酸,(4+96)3.5 硝酸,(1+4) 3.6 氢氧化钠,40g/L 3.7 酚酞指示剂溶液,5g/L 将0.5g 酚酞溶于100mL 乙醇中,滴加氢氧化钠(4g/L )至微红色。
3.8 茜素磺酸钠指示剂溶液,1g/L 3.9 硝酸锆溶液, 4g/L 将1克硝酸锆[Zr(NO 3)4·5H 2O]溶于250mL 水中。
3.10 茜素磺酸钠溶液,4g/L 将1g 茜素磺酸钠(C 14H 7O 7SNa·H 2O)溶于250mL 乙醇中,过滤后使用。
3.11 茜素锆溶液 由三份硝酸锆溶液(4g/L )与二份茜素磺酸钠溶液(4g/L )混合配制。
3.12 硝酸锌溶液 将10克氧化锌或32g 硝酸锌[Zn(NO 3)2·6H 2O]溶于100mL 硝酸(1+4)中; 3.13 硝酸钍滴定溶液,7g/L : 将7克硝酸钍[Th(NO 3)4·4H 2O]溶于少量水中,过滤,移入1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14 硝酸铅溶液,100g/L 将10g 硝酸铅溶于100mL 水中。
混凝土中氟含量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氟含量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中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其中氟含量的检测对于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混凝土中氟含量的准确检测,特制定本技术规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方法混凝土中氟含量的检测可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X射线荧光法等方法。
本技术规程采用X射线荧光法进行检测。
三、仪器设备1. X射线荧光光谱仪2. 电子天平3. 毛细管4. 烘箱四、试验步骤1. 样品的制备:将混凝土样品破碎,筛选到0.5mm以下颗粒,取10g左右,放入干燥的铝盘中。
2. 烘干样品:将铝盘中的样品放入烘箱中,温度设置为100℃,烘干至恒重。
3. 样品的制备:将烘干后的样品用毛细管取一定量,压实成片。
4. 仪器的调试:打开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查各仪器部件是否正常,选择所需的荧光分析程序进行分析。
5. 样品的检测:将样品片放入仪器中,进行荧光分析。
待分析结束后,记录荧光谱图和荧光峰强度值。
6. 结果的处理:根据荧光峰强度值计算出样品中的氟含量,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五、注意事项1. 混凝土样品在制备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和挥发。
2. 在进行荧光分析前,应对仪器进行准确的校准和调试。
3. 在样品检测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样品产生氧化和水分等干扰因素。
4. 样品的存放和运输应注意避免受潮和污染。
六、结果的解释样品中氟含量的检测结果应以荧光峰强度值为准,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解释和判断。
七、结果的评价样品中氟含量的检测结果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评价和判断,并应记录和保存检测结果的原始数据。
八、结论本技术规程所采用的X射线荧光法是一种准确、可靠、简便的混凝土中氟含量检测方法,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断提高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综述

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综述金建赵瑞丽吴昊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摘要:氟化物在环境中有很大的危害性,它经常以气态、化合态的形式于自然中广泛存在,在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具有双面性,如果氟的含量过多,会对生物体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环境中的氟化物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以此为前提,对环境检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有利于防治环境污染。
关键词:环境监测;氟化物;检测方法1前言氟化物主要是指含有负价氟的有机物或化合物,如果在环境的污染物中含有氟化物,有可能会导致人、动物、植物等出现中毒的现象,从而严重危害经济。
另外,如果环境中含有较多量的氟化物,引起地方疾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非洲、澳洲、欧洲以及亚洲等地。
现阶段,周围环境中所存在的氟化物基本都来源于工业生产、燃煤中的废气排放,要想对氟化物污染进行控制,一定要对其进行检测,文章重点分析了环境检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环境。
2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检测法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是检测环境样品中是否存在氟化物经常使用的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原理为:将茜素磺酸钠与锆盐同时放在酸性的溶液中,会生成一种红色的络合物,而且在检测环境样品中是否存在氟离子时,红色络合物会与氟离子发生相应的反应,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氟化锆,同时释放出黄色的茜素磺酸钠,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就可以将溶液的颜色变化与标准颜色进行对比,最终确定环境样品中所存在的氟化物的量。
在试样溶液为50mL时,应用该方法测出氟化物的浓度限为0.1mg/L,其中下限为0.4mg/L,上限为1.5mg/L。
该方法比较适合用在检测地下水、饮用水以及工业废水中的氟化物,虽然该方法的检测速度比较快,而且操作方便,但是其中存在较大的误差,应用时要慎重选择[1]。
3氟试剂分光光度检测法对于环境样品中氟化物的检测来说,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还有氟试剂分光光度法,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方法,该方法多用在地下水、工业废水以及地表水中氟化物的检测。
中国药典2020年版含氟量检测计算

我国药典2020年版含氟量检测计算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药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药品中含氟量的检测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之一。
我国药典是我国制定的药品质量标准,对于含氟量的检测方法有详细的规定。
本文将围绕我国药典2020年版中关于含氟量检测的规定,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计算。
一、含氟量检测的原理含氟量是指药品中所含氟元素的质量百分比。
含氟量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
其中,我国药典2020年版中规定的含氟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滴定法和红外光谱法。
滴定法主要通过氟化铁铵和铜硫氰酸钠溶液进行反应,然后用甲基橙染色,最后用氟离子电极进行电位滴定,从而得到含氟量的结果。
红外光谱法则是通过在药品中氟元素的特征峰进行检测,计算含氟量。
二、含氟量检测计算公式1. 滴定法的计算公式滴定法中,含氟量的计算公式为:含氟量()=(V-Bl)×M/0.1/W×100其中,V为滴定所需的氟离子溶液体积(mL),Bl为滴定所得空白试验的氟离子溶液体积(mL),M为标准氟化铁溶液浓度(mol/L),W为样品的质量(g)。
2. 红外光谱法的计算公式红外光谱法中,含氟量的计算公式为:含氟量()=[(A-Fb)/Fc]×100其中,A为样品的含氟量,Fb为样品红外光谱中氟特征峰的峰值,Fc 为氟标准品的红外光谱中氟特征峰的峰值。
三、含氟量检测计算的注意事项1. 样品的制备在进行含氟量检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制备。
需要将样品粉碎均匀,然后取适量样品溶于溶剂中,制备成适量的溶液。
样品制备的过程需要注意防尘、防潮、避光等操作。
2. 试剂的使用在含氟量检测中,所使用的试剂需要符合药典的标准,并且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标定和储存。
试剂的使用过程需要严格控制,避免污染和误差的产生。
3. 仪器的校准在进行含氟量检测时,使用的仪器需要经过定期的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结语我国药典2020年版中关于含氟量检测的规定,为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关于煤中氟含量的测定和原理

关于煤中氟含量的测定和原理——以下内容节选自《煤质技术》2014年第五期作者为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安)魏宁等氟是化学性质十分活泼的元素,也是煤中的毒害性元素之一,煤燃烧时氟几乎全部转化为挥发性化合物(如HF等)排放到大气中,然后固定在土壤里货流入水中。
生长在高氟土壤中的植物则会通过根部吸收氟化物,人或牲畜则会因食用高氟食物或饮用高氟水而中毒。
研究表明HF对人体的毒性是SO2的20倍,对植物的毒性是SO2的20~100倍。
由于植物具有强烈吸收和积累大气中HF的作用,不仅植物本身严重受害,而且通过食物链毒害人类和植物,破坏钙磷的正常代谢,抑制酶的活性,影响神经系统,产生低钙症、氟斑牙、氟骨症及氟中毒。
我国煤含氟量一般在50μg/g~300μg/g,少数矿区高达3000μg/g。
因此,准确测定煤中氟含量,对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温燃烧—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方便快捷,准确度高,实用性强,可做为煤及其他矿物质中氟含量测量的有效方法,但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燃烧水解过程及电位测量系统的影响因素的干扰,主要包括试剂、仪器、煤样质量,通水蒸气时间,氧气流量,测量点位,干扰离子,氟电极实测斜率。
因此,很有必要对上述因素做系统分析,从而能够更加高效准确测定煤中氟含量。
实验原理实验采用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煤中总氟量。
煤样与石英砂混合后,在氧气和水蒸气混合气流中经过有机物燃烧和无机物热解2个阶段,经历从煤中分离出各种形态的氟化物并定量地溶于水中的过程。
其中,燃烧阶段的反应机理和高温定硫方法相似,但硫、氮、氯、氟的产物是以S O X、N O X、HCI、Si F4形态转入冷凝管水中。
煤样进入高温区之前,可燃物已基本燃烧完全;进入高温区之后,煤灰全部暴露于氧气和水蒸气气流中,此时含氟矿物迅速产生水解反应,氟化物全部释放出来,并定量地转入冷凝水中。
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样品溶液中氟离子浓度,计算出煤中总氟量。
食品中氟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氟的测定方法一、扩散-氟试剂比色法1.原理食品中氟化物在扩散盒内与酸作用,产生氟化氢气体,经扩散被氢氧化钠吸收。
氟离子与镧、氟试剂(茜素氨羧络合剂)在适宜pH下生成蓝色三元络合物,颜色随氟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加深,用或不用含胺类有机溶剂提取,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用含胺类有机试剂提取为单色法,其灵敏度较高,最低检出量为0.1mg/kg;不用含胺类有机试剂提取为复色法,操作简便,最低检出量为0.2mg/kg。
2.试剂本方法所用水均为不含氟的去离子水,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全部试剂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
2.1 20g/L硫酸银-硫酸溶液:称取2g硫酸银,溶于硫酸(3+1)溶液中并稀释至100ml,混匀。
2.2 40g/L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取4g氢氧化钠,溶于乙醇并稀释至100ml。
2.3 1mol/L乙酸:取3ml冰乙酸,加水稀释至50ml。
2.4 茜素氨羧络合剂溶液:称取0.19g茜素氨羧络合剂,加少量水及40g/L氢氧化钠溶液使其溶解,加0.125g乙酸钠,用1mol/L乙酸调节pH为5.0(红色),加水稀释至500ml,置冰箱内保存。
2.5 250g/L乙酸钠溶液。
2.6硝酸镧溶液:称取0.22g硝酸镧,用少量1mol/L乙酸溶解,加水至约450ml,用250g/L 乙酸钠溶液调节pH为5.0,加水稀释至500ml,置冰箱内保存。
2.7缓冲液(pH4.7):称取30g无水乙酸钠,溶于400ml水中,加22ml冰乙酸,再缓缓加冰乙酸调节pH为4.7,然后加水稀释至500ml。
2.8丙酮。
2.9二乙基苯胺+异戊醇溶液(5+100):量取25ml二乙基苯胺,溶于500ml异戊醇中。
2.10 100g/L硝酸镁溶液。
2.11 40g/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2.12氟标准溶液:精密称取0.2210g经100℃干燥4h冷的氟化钠,溶于水,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置冰箱中保存。
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综述

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综述作者:张慧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13期[摘要]在环境中,氟化物污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氟通常以气态或化合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对动植物既有益又有害,过量氟会影响生物体生长。
因此,检测环境样品中的氟化物有助于预警氟的环境污染,从而采取措施减少氟害。
本文从氟化物的概念出发,对氟化物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了氟化物总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氟化物;检测方法;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282-01引言目前,周围环境中的氟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为工业生产和燃煤过程中含氟“三废”的排放。
此外,环境中另一个氟化物的污染主要来源是地质元素的异常。
环境污染物中的氟化物可导致人、畜、植物等大范围的中毒,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环境中氟化物含量过高时容易引起地方性疾病,加强氟化物的检测以进行合理的总量控制。
1 氟化物的概念氟化物是卤族元素氟所形成的各种化合物。
氟与其他卤族元素性质相似,一般情况下形成单负阴离子(氟离子F)。
另外,氟离子能够与除氦、氖、氩等惰性元素以外的其他所有元素生成二元化合物。
氟元素既可以生成可致命的毒素沙林又可以生成特效药品伊氟维纶,既可以是难溶于水的氟化钙又可以生成具有强反应性的四氟化硫。
氟不同于其他卤族元素,能够和锂、碱土金属以及镧系元素形成水难溶物,氢氟酸是氟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的弱酸。
2 氟化物的检测方法2.1 比色法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是待测样品与氟试剂及硝酸镧反应,生成蓝色三元络合物,而颜色的深浅与氟离子的浓度成正比,通过在580nm处测定蓝色络合物的吸光度,达到定量的目的。
比色法有对茜素锆比色法和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测定水中氟化物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证明两种方法各有优势,而使用茜素锆法是测定低浓度样品的更为简便、经济的方法。
同时,在测定氟化物的诸多方法中氟试剂比色法是最易普及的方法。
土壤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综述

土壤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土壤环境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一直是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氟化物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其来源包括工业废气、化肥、农药、水泥生产废气等,广泛存在于土壤中。
氟化物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性产生影响,过量的氟化物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对土壤中氟化物含量进行监测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氟化物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传统的氟化物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离子色谱法等,这些方法在精度和准确度上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但在实验操作上较为繁琐,且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
而现代的氟化物检测方法则包括了分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等,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快速性,而且降低了成本和实验难度。
本文将针对土壤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探讨传统检测方法和现代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未来氟化物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土壤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为土壤环境监测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土壤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以及评估其在土壤环境中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通过对氟化物来源和危害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中氟化物的含量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深入研究氟化物的检测方法,可以为土壤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为土壤污染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土壤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为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保障土壤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氟化物的来源氟化物的来源主要包括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种。
自然来源主要是由于氟化物在地壳中的存在以及自然界中的一些化学反应而释放到土壤中。
火山爆发、岩石风化、地下水的流动等过程都会导致氟化物的释放。
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也会将氟化物释放到土壤中。
人为来源是指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氟化物的输入。
冰晶石标样法测定氟化铝中的氟含量

冰晶石标样法测定氟化铝中的氟
含量
氟是卤族元素中化学性质活跃的一种化学元素。
游离氟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主要存在于萤石、冰晶石、高分子比冰晶石、磷灰石等矿物中。
测定氟含量的方法有很多,如重量法、滴定法、光度法、氟试剂封闭法和选样电解法。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几种方法都手续复杂,且准确性也差。
因此一种新的测定方法出现了,冰晶石标样法就很方便适用,下面来介绍一下这种方法:以冰晶石已知的氟含量为标准对比测定氟化铝式样中的氟。
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熔融分解样品,在氯化铵存在下,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标准溶液,使得铝呈氢氧化铝沉淀,氟生成氟化钙沉淀,干过滤后取其部分滤液,调节ph至12-14,用edta配位滴定其滤液中的钙,从而计算氟化铝中的氟含量。
这种方法是郑州天之瑞晶粒进行多次研制发现,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实验,并通过拓展其技术进行多项冰晶石生产研究,在铝业发展上有了很大的成就!
郑州天之瑞新材料:。
煤中氟的测定

.燃烧-水解完成后,水蒸汽发生器停止加热。取下容量瓶,停止送氧气。取下金样推棒,用带钩的镍铬丝取出燃烧舟。
往盛有冷凝液的容量瓶中加1滴溴甲酚绿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到指示剂刚变蓝色。加入10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定容,摇匀,放置0.5h后进行电位测量。
五、电位测量及结果计算
1)按图21-10连接好一起装置,开动搅拌器,更换烧杯中水数次,直至毫伏计显示的电位达到氟电极的空白电位。
测定煤中含氟量有混合溶剂半容煤样-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电位和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量电位两种方法。前者要用大量化学试剂,与煤样在820℃温度下进行半熔,除了引入大量试剂空白外,还由于半熔温度不易控制而引入较大的测量误差。如果问赌片噶破,则有部分铝酸盐进入样品熔解;温度偏低,则有部分含氟矿物没有被破坏,这些都会造成测值偏低。
高温燃烧水解法所得到的样品溶液李子成分简单,测量电位准确度高,而且分析周期也比半融法短。因此,我国标准(GB/T4633)只采用高温水解法。
一、测定原理
煤样和少量石英砂混合,在1100℃高温下与氧气和水蒸气混合气流中燃烧和水解,煤中各种形态的氟化物被转化为挥发性氟化物进入了冷凝水中。在含大量硝酸钾和柠檬酸三钠溶液中一负离子选择性电极位置是点击、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样品溶液中氟离子浓度,计算出煤中含氟量。
直接电位法测定水中微量氟的含量

实验13直接电位法测定水中微量氟的含量1.实验目的①掌握直接电位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②了解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造及测定氟离子的工作电池的构成;③学会用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对水中微量氟离子含量的测定。
2.仪器和试剂pHS—25pH计,pF—1氟离子选择性电极,232饱和甘汞电极10.00mg/L氟离子标准溶液;总离子强度调节剂;自来水样3.实验原理①工作电池电动势与氟离子浓度的关系:直接电位法是将指示电极、参比电极与待测溶液组成的工作电池,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依据电动势与待测物质含量的关系,求出待测物质的含量:E=K'-2.303RTFlgc F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和做参比电极组成工作电池,利用电位仪测定电池电动势。
②标准曲线法原理:测定电池的电动势与试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这是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氟离子的理论依据。
做出标准曲线,求出试液中氟离子的浓度:c F=V S c SV0+V S(10∆E S−V0V0+V S)③总离子强度调节剂的作用:NaCl充当通常意义的离子强度调节剂,控制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溶液的离子强度、活度系数保持恒定。
柠檬酸钠充当掩蔽剂,避免F-与Al3+、Fe3+络合而使游离F-浓度降低,干扰测定。
而柠檬酸盐可以消除Al3+、Fe3+的干扰。
乙酸和乙酸钠充当缓冲剂控制溶液pH值在5.0~5.5间:pH过低,易形成HF,使F-的浓度降低;P H值过高,La F3将与OH-反应释放出F-,浓度增加的响应,影响电极使用寿命。
4.实验步骤①标准曲线法的步骤: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1.00、2.00、3.50、6.00及10.00mL10.00mg/L氟离子标准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10mLTISAB,用蒸馏水定容。
由此配得氟离子浓度分别为0.20、0.40、0.70、1.20及2.00mg/L的标准系列溶液。
将标准系列溶液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逐个转入塑料烧杯,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侵入其中;在电磁搅拌下,读取平衡电位E。
氟的测定方法

氟的测定方法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氟量的测定1方法提要试样在高氯酸介质中,于130℃-140℃进行蒸馏,氟以氢氟酸、氢氟酸的水合物和四氟化硅形式被蒸出。
在PH=3.0-3.2的缓冲溶液中以甲基百里酚蓝为指示剂,用硝酸镧标准液滴定。
本方法适用于氟化稀土中常量氟的测定。
2 试剂与仪器○1 70%高氯酸○21:200盐酸溶液○32%氢氧化钠溶液○4氯乙酸缓冲溶液(PH=3.1±0.1);称取氯乙酸9.45克,溶于50毫升水中,加入氢氧化钠2.7克,以水稀至100毫升,用PH计校正。
○5甲基百里酚蓝指示剂(MTB):称甲基百里酚蓝1克和100克硝酸钾研细,混匀。
○6对硝基酚指示剂;0.2%溶液。
○7氟化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经110烘过的氟化钠(99%)2.2324克加水溶解,移入1升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含氟1毫克移入塑料瓶中备用。
○8硝酸镧标准溶液:称取硝酸镧15.48克,加水100毫升溶解,移入2升容量瓶中,以水稀至刻度摇匀。
标定:准确移取氟标准溶液10毫升4份,各加水稀至100毫升,加0.2%对硝基酚指示剂5滴,加2%NaOH溶液2滴,滴加1:200盐酸至溶液呈无色,过量4毫升,加氯乙酸缓冲溶液4毫升,加入适量百里酚蓝指示剂,用硝酸镧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
V1.T1VT=式中V1—所取氟标准溶液的体积(ML)T1—每毫升氟标准溶液的含氟量(克)T—每毫升硝酸镧标准溶液相当于氟的重量(克)V—滴定消耗硝酸镧标准溶液的体积(ML)3 分析步骤准确称取试样克于250毫升蒸馏瓶中,加入高氯酸10毫升,以带有温度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打开冷却水,以250毫升容量瓶盛接馏出液,以橡皮管连接蒸汽瓶(蒸汽瓶中的预先加热至沸),打开电炉开关,待温度升至120℃-130℃时,打开蒸汽瓶开关,蒸汽通过蒸馏瓶,控制蒸馏瓶内温度在135℃--140℃,蒸馏30—40分钟(馏出物体积约为200毫升)拔出蒸汽的橡皮管,切断电源,结束蒸馏。
氟的测定

氟的测定———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试料以氢氧化钠熔融,用水浸出熔融物后过滤,使氟与铁、铜、铅等分离,然后在pH值为6.5~7.0的柠檬酸钠三乙醇胺介质中,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用电极电位仪测定氟。
在测定溶液中,10mg氧化铝不干扰测定。
测定范围:0.010%~0.50%。
主要仪器与试剂电位仪(精度0.1mV);氟离子选择电极(要求在10-6~10-1mol/LF-溶液范围内,电极电位与氟浓度的负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电极在使用前应在10-3mol/LF-溶液中浸泡1h,使之活化,然后用水洗涤至洗涤液含氟浓度不大于10-6mol/L后方能进行测定。
三乙醇胺溶液:于100mL三乙醇胺中加64mL盐酸,调节至pH值为6.5~7.0,用水稀释至500mL。
苯酚红溶液(2g/L):称取0.1g苯酚红,加6mL氢氧化钠溶液(0.05mol/L),用水稀释至50mL。
分析步骤称取0.5000g试料,置于30mL镍坩埚中,加入6g氢氧化钠,在围有石棉圈的小电炉上加热熔化,混匀。
置于600℃的高温炉中熔融10min,取出,将熔融物均匀摇动于坩埚壁上,稍冷。
将坩埚置于预先盛有50mL热水的25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加热浸出熔融物,用水洗净表皿、坩埚及玻璃棒。
将浸出液用水稀释至80mL左右,加热煮沸1min,冷却后将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干过滤。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吸取10.00mL滤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15mL柠檬酸钠溶液(294g/L),1滴苯酚红溶液(2g/L),用硝酸(1+1)调至溶液刚变黄色。
加5mL三乙醇胺溶液,用水定容。
将溶液全部倒入干燥的100mL烧杯中,放进搅拌棒,插入氟离子选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在电磁搅动下,于电位测量仪上,测量平衡电位值。
工作曲线范围:0~50μg/50mL与0~50μg/50mL。
注意事项平衡电位(系指搅拌状态下)电极电位的变化不大于0.2mV/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