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教程第11章——楼盖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板:
q ' q g g ,q 2 2
'
连续梁:
g' g
q ' 3q ,q 4 4
第十二章 楼 盖
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 1、活荷载的不利布置 (1)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 应在本跨布 置活荷载,然后隔 跨 布 置 ; (2)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时, 本跨不布置 活荷载,而在其左 右邻跨布置,然后隔跨布置; (3)求某支座绝对值最大的负 弯矩时,或支 座左、右截面最 大剪力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 跨 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第十二章 楼 盖
五、连续梁、板按调幅法的内力计算 所谓弯矩调幅法,就是对结构按弹性理论所算得的弯 矩值和剪力值进行适当 的调整。 截面弯矩的调整幅度用弯矩 调幅wenku.baidu.com数来表示:
Me Ma Me
M e ——按弹性理论算得的弯矩值; M a ——调幅后的弯矩值。
第十二章 楼 盖
1、调幅法步骤: (1)用线弹性方法计算,并确定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结构控 制截面的弯矩最大值M; (2)采用调幅系数降低各支 座截面弯矩: M (1 )M e
第十二章 楼 盖
2、内力计算 由附录7查处相应的弯距、剪力系数利用下列公式:
均布或三角荷载:
集中荷载:
对于超过五跨的连续梁,由于中间各跨的内力与第三跨的内力非 常接近,设计时可按五跨连续梁计算,将所有中间跨的内力和配筋都 按第三跨来处理,这样可简化计算,同时满足精度要求。 如连续梁跨度不相等,但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也可采用等跨度 的图表计算内力。当求支座弯矩时,计算跨度取该支座相邻两跨计算 跨度的平均值;当求跨中弯矩时,则用该跨的计算跨度。如梁各跨的 截面尺寸不同,但相邻跨截面惯性矩的比值不大于1.5时,可作为等 刚度梁计算内力,即可不考虑不同刚度对内力的影响。
M c ,Vc ——支承中心处的弯矩、剪力设计值;
V0 ——按简支梁计算的支座剪力设计值(取绝对值)
第十二章 楼 盖
四、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 1、应力重分布和内力重分布 由于钢 筋混凝土的非弹性性质,使截面上应力的分布不 再服从线弹性分布规律的现象,称 为应力重分布。 应力重分布是指截面上应力之间的非弹性关系,它是静定 的和超静定的钢筋 混凝土结构都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 由于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弹性 性质而引起的各截 面内力之间的关系不再遵循线弹性关系的现象,称为内力 重分 布或塑性内力重分布。 塑性内力重分布不是指截面上应力的重分布,而是指超 静定结构截面 内力间的关系不再服从线弹性分布规律而言 的,静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存在塑 性内力重分布。
试验表明:当钢筋混凝土梁某一截面的内力
达到其极限承载力时,只要截面中配筋率不 是太高,钢筋不采用高强钢筋,则截面中的 受拉钢筋将首先屈服,截面开始进入屈服阶 段,梁就会围绕该截面发生相对转动,好像 出现了一个铰一样,称这个铰为“塑性铰”。
第十二章 楼 盖
2、塑性铰和结构力学中的理想铰区别 : ①理想铰不能承受任何弯矩,而塑性铰能承担相当于该 截面极限承载力的弯矩; ②理想铰集中于一点,塑性铰则有一定的长度; ③理想铰在两个方向都可产生无限的转动,而塑性铰则是 有限转动的单向铰,只能在弯矩作用方向作有限的转动。 3、影响内力重分布的因素: (1)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主要取决于纵 向钢筋的配筋率、钢 材的品种和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值。 (2)斜截面承载能力。为了保证连续梁内力重分布能充分 发展,结构构件必须要有足够的受 剪承载能力。 (3)正常使用条件。一般要求在正常使用阶段不应出现 塑性铰。
第十二章 楼 盖
二、计算简图 结构物的计算简图包括计算模型及计算荷载两个方面。 1、简化假定:
(1)单向板肋形楼盖,周边搁置在砖墙上,可 假定为铰支座。板的中间支承为次梁,次梁的中间 支承为主梁,计算时一般也可假定为铰支座。因此, 板可认为是以边墙和次梁为铰支座的多跨连续板, 次梁是以边墙和主梁为铰支座的多跨连续梁。 (2)主梁的中间支承是柱,当主梁与柱的线刚度 之比大于5时,柱对主梁的约束作用较小,可把主梁 看作是以边墙和柱为铰支座的连续梁;当主梁与柱 的线刚度之比小于5时,柱对主梁的约束作用较大, 则应把主梁和柱的连接视为刚性连接;按刚架结构 设计主梁。
3、内力包络图
第十二章 楼 盖
4、支座弯距和剪力设计值 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内力时,中间跨的计算跨度取为 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 故所求得的支座弯矩和支座剪力都 是指支座中心线的。实际上,正截面受弯承载 力和斜截面 承载力的控制截面应在支座边缘,内力设计值应以支座边 缘截面为准, 故取 : 弯距设计值: 剪力设计值: 均布荷载: 集中荷载:
12.1 概 述
12.1.1 单向板与双向板 只在 一个方向弯曲或者主要在 一个方向弯曲的板,称为单向板; 在两个方向弯曲,且, 不能忽略 任一方向弯曲的板称为双向板。
4 4 5q1l01 5q 2 l02 384EI 384EI
q1
l02 q2 l01
4
l02
采用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内 力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为保证先形成的塑性铰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必须限制截 面的配筋率,即要求调幅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为 (0.10~0.35)。 2、为防止塑性铰过早出现而使裂缝过宽,截面的弯矩调幅系 数不宜超过0.25,即调整后的截面弯矩不宜小于按弹性方法 计算所得弯矩的75%。 3、弯矩调幅后,板、梁各跨两支座弯矩平均值的绝对值与跨 中弯矩之和,不应小于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最大弯矩的1.02 倍,各支座与跨中截面的弯矩值不宜小于M/3,以保证结构 在形成破坏机构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 4、为保证结构在实现弯矩调幅所要求的内力重分布之前不发 生剪切破坏,连续梁在下列区段内应将计算得到的箍筋用量 增大20%。对集中荷载,取支座边至最近集中荷载之间的区 段;对均布荷载,取支座边至距支座边1.05h0的区段,其中, h0为梁的有效高度。
第十二章 楼 盖
2、调幅法计算等跨连续梁、板: (1)等跨连续梁: 均布荷载: 弯距M 集中荷载: 均布荷载: 剪力V 集中荷载:
第十二章 楼 盖
第十二章 楼 盖
(2)等跨连续板: 弯距M
第十二章 楼 盖
2、调幅法计算不等跨连续梁、板: (1)不等跨连续梁: 1)按荷载的最不利布置,用弹性理论分别求出连续梁各控 制截面的弯矩最大 值Me 。 2)在弹性弯矩的基础上,降低各支座截面的弯矩:
第十二章 楼 盖
第十二章
混凝土梁板结构
1、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施 工图的绘制;理解塑性铰和连续梁板塑性内 力重分布的概念。 2、了解双向板及其支承梁的受力特点和内力 计算方法,知道双向板的构造要求。 3、理解无梁楼盖的受力特点,知道装配式楼 盖和装配整体式楼盖的有关知识。
4、掌握板式楼梯的设计计算方法。
当连续梁搁置在墙上时:
当连续梁两端与梁或柱整体连接时: 3)连续梁各跨中截面的弯矩不宜调整,其弯矩设计值取考 虑荷载最不利布置 并按弹性理论求得的最不利弯矩值和按下 式算得的弯矩之间的大值; 4)连续梁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可按荷载最不利布置, 根据调整后的支 座弯矩用静力平衡条件计算,也可近似取考 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按弹性理论算得 的剪力值。
l01
3
单向板 双向板
l 02
l 01
2
荷载按构件刚度来分配的原理是结构设计中一个重要概念, 是贯穿建筑结构设计的一条主线。
第十二章 楼 盖
12.1.2 楼盖的结构类型 单向板肋梁楼盖 双向板肋梁楼盖 井式楼盖 密肋楼盖 无梁楼盖 钢筋混凝土楼盖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现浇楼盖 按施工方法 装配式楼盖 装配整体式楼盖
第十二章 楼 盖
4、荷载取值: 确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时,恒荷载的分项系数取为: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 利 时,对由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 1.2 ,对由恒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 1.35 ; 当 其效应对结 构有利时,对结构计算,取1.0,对倾覆和滑移验算取 0.9。 活荷载 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 1.4,对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大 于 4 k N / 的 工 业 厂 房 楼 面结构的活荷载,取1.3。 假定把板和次梁的中间支座简化为铰支座,可以自由转 到,实际上忽略了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的转动约束能力。 这对等跨连 续梁、板在恒荷载作用下带来的误差是不大的, 但在活荷载不利布置下,次梁的 转 动将减小板的内力。为 了使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采用折算荷载:
梁板结构是由梁和板组成的水平承重结构体系,其 支承体系一般由柱或墙等竖向构件组成。如楼盖、 楼梯、雨篷、筏板基础、桥面等。 楼盖是房屋建筑中的水平承重结构体系,它将楼面 荷载传递给竖向承重结构,并最终传递给地基。 楼盖占土建总造价的20%~30%,占总自重的 50%~60%. 楼盖分为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无梁 楼盖、密肋楼盖、井式楼盖等。其中,单向板和双 向板肋梁楼盖应用最为普遍。
按结构形式
按预应力情况
第十二章 楼 盖
第十二章 楼 盖
12.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结构平面布置: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为:①结构平面布置,并 初步拟定板厚和主、 次梁的截面尺寸;②确定梁、板的计算简图;③梁、板的内 力分析;④截面配筋 及构造措施;⑤绘制施工图。
单向板:(1.7~2.5) m,荷载较大时取较小值,一般不 宜超过 3m;板厚不宜小于跨长的1/40、1/35、1/12.一般取 60~120mm。 次梁:(4~ 6)m ;梁高为1/18~1/12 主梁:(5~8)m。梁高为1/18~1/12 ,梁宽为高度的1/2~1/3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方案通常有以下三种:
(3)结构的跨中截面弯矩值应取弹性分析所得的最不利弯
矩值和按下式计算值中之较大值;
M0
——按简直梁计算的跨中弯距设计值
M l、M r ——左右支座截面弯距调幅后的设计值 (4)调幅后,支座和跨中弯矩值均应不小于M0的 1/3;
(5)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按荷载最不利布置和调幅 后的支座弯矩由静力 平衡条件计算确定。
第十二章 楼 盖
4、内力重分布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
优点: (1)能更正确地估计结构的承载力和使用阶段的变形、裂缝; (2)利用结构内力重分布的特性,合理调整钢筋布置,可以克服支 座钢筋拥 挤现象,简化配筋构造,方便混凝土浇捣,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和质量; (3)根据结构内力重分布规律,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可以人为控制 结构中的 弯矩分布,从而使设计得以简化。 (4)可以使结构在破坏时有较多的截面达到其承载力,从而充分发 挥结构的 潜力,有效地节约材料。 内力重分布是以形成塑性铰为前提的,因此下列情况不宜采用: (1)在使用阶段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开展有较严格限制的结构, 如水池 池壁、自防水屋面,以及处于侵蚀性环境中的结构; (2)直接承受动力和重复荷载的结构; (3)预应力结构和二次受力叠合结构; (4)要求有较高安全储备的结构。
第十二章 楼 盖
2、计算单元荷从属面积:
3、计算跨度:
(1)按弹性方法计算内力时,计算弯矩用的计算跨度l0一 般取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lc。当支座宽度b较大时,按下列数 值采用:对于板,当b>0.1lc时,取l0=0.1ln。对于梁,当 b>0.05lc时,取l0=1.05ln。其中,ln为净跨度,b为支座宽度。 (2)按塑性方法计算内力时,计算弯矩用的计算跨度l0按 下列数值采用:对于板,当两端与梁整体连接时,取l0=ln; 当两端搁置在墩墙上时,取l0=ln+h,且l0≤lc;当一端与梁 整体连接,另一端搁置在墩墙上时,取l0=ln+h/2,且 l0≤ln+a/2,其中,h为板厚,a为板在墩墙上的搁置宽度。 对于梁,当两端与梁整体连接时,取l0=ln;当两端搁置在墩 墙上时,取l0=1.05ln,且l0≤lc;当一端与梁整体连接,另一 端搁置在墩墙上时,取l0=1.025ln,且l0≤ln+a/2, 计算剪力时,计算跨度取为ln。
q ' q g g ,q 2 2
'
连续梁:
g' g
q ' 3q ,q 4 4
第十二章 楼 盖
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 1、活荷载的不利布置 (1)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 应在本跨布 置活荷载,然后隔 跨 布 置 ; (2)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时, 本跨不布置 活荷载,而在其左 右邻跨布置,然后隔跨布置; (3)求某支座绝对值最大的负 弯矩时,或支 座左、右截面最 大剪力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 跨 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第十二章 楼 盖
五、连续梁、板按调幅法的内力计算 所谓弯矩调幅法,就是对结构按弹性理论所算得的弯 矩值和剪力值进行适当 的调整。 截面弯矩的调整幅度用弯矩 调幅wenku.baidu.com数来表示:
Me Ma Me
M e ——按弹性理论算得的弯矩值; M a ——调幅后的弯矩值。
第十二章 楼 盖
1、调幅法步骤: (1)用线弹性方法计算,并确定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结构控 制截面的弯矩最大值M; (2)采用调幅系数降低各支 座截面弯矩: M (1 )M e
第十二章 楼 盖
2、内力计算 由附录7查处相应的弯距、剪力系数利用下列公式:
均布或三角荷载:
集中荷载:
对于超过五跨的连续梁,由于中间各跨的内力与第三跨的内力非 常接近,设计时可按五跨连续梁计算,将所有中间跨的内力和配筋都 按第三跨来处理,这样可简化计算,同时满足精度要求。 如连续梁跨度不相等,但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也可采用等跨度 的图表计算内力。当求支座弯矩时,计算跨度取该支座相邻两跨计算 跨度的平均值;当求跨中弯矩时,则用该跨的计算跨度。如梁各跨的 截面尺寸不同,但相邻跨截面惯性矩的比值不大于1.5时,可作为等 刚度梁计算内力,即可不考虑不同刚度对内力的影响。
M c ,Vc ——支承中心处的弯矩、剪力设计值;
V0 ——按简支梁计算的支座剪力设计值(取绝对值)
第十二章 楼 盖
四、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 1、应力重分布和内力重分布 由于钢 筋混凝土的非弹性性质,使截面上应力的分布不 再服从线弹性分布规律的现象,称 为应力重分布。 应力重分布是指截面上应力之间的非弹性关系,它是静定 的和超静定的钢筋 混凝土结构都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 由于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弹性 性质而引起的各截 面内力之间的关系不再遵循线弹性关系的现象,称为内力 重分 布或塑性内力重分布。 塑性内力重分布不是指截面上应力的重分布,而是指超 静定结构截面 内力间的关系不再服从线弹性分布规律而言 的,静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存在塑 性内力重分布。
试验表明:当钢筋混凝土梁某一截面的内力
达到其极限承载力时,只要截面中配筋率不 是太高,钢筋不采用高强钢筋,则截面中的 受拉钢筋将首先屈服,截面开始进入屈服阶 段,梁就会围绕该截面发生相对转动,好像 出现了一个铰一样,称这个铰为“塑性铰”。
第十二章 楼 盖
2、塑性铰和结构力学中的理想铰区别 : ①理想铰不能承受任何弯矩,而塑性铰能承担相当于该 截面极限承载力的弯矩; ②理想铰集中于一点,塑性铰则有一定的长度; ③理想铰在两个方向都可产生无限的转动,而塑性铰则是 有限转动的单向铰,只能在弯矩作用方向作有限的转动。 3、影响内力重分布的因素: (1)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主要取决于纵 向钢筋的配筋率、钢 材的品种和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值。 (2)斜截面承载能力。为了保证连续梁内力重分布能充分 发展,结构构件必须要有足够的受 剪承载能力。 (3)正常使用条件。一般要求在正常使用阶段不应出现 塑性铰。
第十二章 楼 盖
二、计算简图 结构物的计算简图包括计算模型及计算荷载两个方面。 1、简化假定:
(1)单向板肋形楼盖,周边搁置在砖墙上,可 假定为铰支座。板的中间支承为次梁,次梁的中间 支承为主梁,计算时一般也可假定为铰支座。因此, 板可认为是以边墙和次梁为铰支座的多跨连续板, 次梁是以边墙和主梁为铰支座的多跨连续梁。 (2)主梁的中间支承是柱,当主梁与柱的线刚度 之比大于5时,柱对主梁的约束作用较小,可把主梁 看作是以边墙和柱为铰支座的连续梁;当主梁与柱 的线刚度之比小于5时,柱对主梁的约束作用较大, 则应把主梁和柱的连接视为刚性连接;按刚架结构 设计主梁。
3、内力包络图
第十二章 楼 盖
4、支座弯距和剪力设计值 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内力时,中间跨的计算跨度取为 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 故所求得的支座弯矩和支座剪力都 是指支座中心线的。实际上,正截面受弯承载 力和斜截面 承载力的控制截面应在支座边缘,内力设计值应以支座边 缘截面为准, 故取 : 弯距设计值: 剪力设计值: 均布荷载: 集中荷载:
12.1 概 述
12.1.1 单向板与双向板 只在 一个方向弯曲或者主要在 一个方向弯曲的板,称为单向板; 在两个方向弯曲,且, 不能忽略 任一方向弯曲的板称为双向板。
4 4 5q1l01 5q 2 l02 384EI 384EI
q1
l02 q2 l01
4
l02
采用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内 力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为保证先形成的塑性铰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必须限制截 面的配筋率,即要求调幅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为 (0.10~0.35)。 2、为防止塑性铰过早出现而使裂缝过宽,截面的弯矩调幅系 数不宜超过0.25,即调整后的截面弯矩不宜小于按弹性方法 计算所得弯矩的75%。 3、弯矩调幅后,板、梁各跨两支座弯矩平均值的绝对值与跨 中弯矩之和,不应小于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最大弯矩的1.02 倍,各支座与跨中截面的弯矩值不宜小于M/3,以保证结构 在形成破坏机构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 4、为保证结构在实现弯矩调幅所要求的内力重分布之前不发 生剪切破坏,连续梁在下列区段内应将计算得到的箍筋用量 增大20%。对集中荷载,取支座边至最近集中荷载之间的区 段;对均布荷载,取支座边至距支座边1.05h0的区段,其中, h0为梁的有效高度。
第十二章 楼 盖
2、调幅法计算等跨连续梁、板: (1)等跨连续梁: 均布荷载: 弯距M 集中荷载: 均布荷载: 剪力V 集中荷载:
第十二章 楼 盖
第十二章 楼 盖
(2)等跨连续板: 弯距M
第十二章 楼 盖
2、调幅法计算不等跨连续梁、板: (1)不等跨连续梁: 1)按荷载的最不利布置,用弹性理论分别求出连续梁各控 制截面的弯矩最大 值Me 。 2)在弹性弯矩的基础上,降低各支座截面的弯矩:
第十二章 楼 盖
第十二章
混凝土梁板结构
1、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施 工图的绘制;理解塑性铰和连续梁板塑性内 力重分布的概念。 2、了解双向板及其支承梁的受力特点和内力 计算方法,知道双向板的构造要求。 3、理解无梁楼盖的受力特点,知道装配式楼 盖和装配整体式楼盖的有关知识。
4、掌握板式楼梯的设计计算方法。
当连续梁搁置在墙上时:
当连续梁两端与梁或柱整体连接时: 3)连续梁各跨中截面的弯矩不宜调整,其弯矩设计值取考 虑荷载最不利布置 并按弹性理论求得的最不利弯矩值和按下 式算得的弯矩之间的大值; 4)连续梁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可按荷载最不利布置, 根据调整后的支 座弯矩用静力平衡条件计算,也可近似取考 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按弹性理论算得 的剪力值。
l01
3
单向板 双向板
l 02
l 01
2
荷载按构件刚度来分配的原理是结构设计中一个重要概念, 是贯穿建筑结构设计的一条主线。
第十二章 楼 盖
12.1.2 楼盖的结构类型 单向板肋梁楼盖 双向板肋梁楼盖 井式楼盖 密肋楼盖 无梁楼盖 钢筋混凝土楼盖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现浇楼盖 按施工方法 装配式楼盖 装配整体式楼盖
第十二章 楼 盖
4、荷载取值: 确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时,恒荷载的分项系数取为: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 利 时,对由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 1.2 ,对由恒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 1.35 ; 当 其效应对结 构有利时,对结构计算,取1.0,对倾覆和滑移验算取 0.9。 活荷载 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 1.4,对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大 于 4 k N / 的 工 业 厂 房 楼 面结构的活荷载,取1.3。 假定把板和次梁的中间支座简化为铰支座,可以自由转 到,实际上忽略了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的转动约束能力。 这对等跨连 续梁、板在恒荷载作用下带来的误差是不大的, 但在活荷载不利布置下,次梁的 转 动将减小板的内力。为 了使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采用折算荷载:
梁板结构是由梁和板组成的水平承重结构体系,其 支承体系一般由柱或墙等竖向构件组成。如楼盖、 楼梯、雨篷、筏板基础、桥面等。 楼盖是房屋建筑中的水平承重结构体系,它将楼面 荷载传递给竖向承重结构,并最终传递给地基。 楼盖占土建总造价的20%~30%,占总自重的 50%~60%. 楼盖分为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无梁 楼盖、密肋楼盖、井式楼盖等。其中,单向板和双 向板肋梁楼盖应用最为普遍。
按结构形式
按预应力情况
第十二章 楼 盖
第十二章 楼 盖
12.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结构平面布置: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为:①结构平面布置,并 初步拟定板厚和主、 次梁的截面尺寸;②确定梁、板的计算简图;③梁、板的内 力分析;④截面配筋 及构造措施;⑤绘制施工图。
单向板:(1.7~2.5) m,荷载较大时取较小值,一般不 宜超过 3m;板厚不宜小于跨长的1/40、1/35、1/12.一般取 60~120mm。 次梁:(4~ 6)m ;梁高为1/18~1/12 主梁:(5~8)m。梁高为1/18~1/12 ,梁宽为高度的1/2~1/3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方案通常有以下三种:
(3)结构的跨中截面弯矩值应取弹性分析所得的最不利弯
矩值和按下式计算值中之较大值;
M0
——按简直梁计算的跨中弯距设计值
M l、M r ——左右支座截面弯距调幅后的设计值 (4)调幅后,支座和跨中弯矩值均应不小于M0的 1/3;
(5)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按荷载最不利布置和调幅 后的支座弯矩由静力 平衡条件计算确定。
第十二章 楼 盖
4、内力重分布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
优点: (1)能更正确地估计结构的承载力和使用阶段的变形、裂缝; (2)利用结构内力重分布的特性,合理调整钢筋布置,可以克服支 座钢筋拥 挤现象,简化配筋构造,方便混凝土浇捣,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和质量; (3)根据结构内力重分布规律,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可以人为控制 结构中的 弯矩分布,从而使设计得以简化。 (4)可以使结构在破坏时有较多的截面达到其承载力,从而充分发 挥结构的 潜力,有效地节约材料。 内力重分布是以形成塑性铰为前提的,因此下列情况不宜采用: (1)在使用阶段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开展有较严格限制的结构, 如水池 池壁、自防水屋面,以及处于侵蚀性环境中的结构; (2)直接承受动力和重复荷载的结构; (3)预应力结构和二次受力叠合结构; (4)要求有较高安全储备的结构。
第十二章 楼 盖
2、计算单元荷从属面积:
3、计算跨度:
(1)按弹性方法计算内力时,计算弯矩用的计算跨度l0一 般取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lc。当支座宽度b较大时,按下列数 值采用:对于板,当b>0.1lc时,取l0=0.1ln。对于梁,当 b>0.05lc时,取l0=1.05ln。其中,ln为净跨度,b为支座宽度。 (2)按塑性方法计算内力时,计算弯矩用的计算跨度l0按 下列数值采用:对于板,当两端与梁整体连接时,取l0=ln; 当两端搁置在墩墙上时,取l0=ln+h,且l0≤lc;当一端与梁 整体连接,另一端搁置在墩墙上时,取l0=ln+h/2,且 l0≤ln+a/2,其中,h为板厚,a为板在墩墙上的搁置宽度。 对于梁,当两端与梁整体连接时,取l0=ln;当两端搁置在墩 墙上时,取l0=1.05ln,且l0≤lc;当一端与梁整体连接,另一 端搁置在墩墙上时,取l0=1.025ln,且l0≤ln+a/2, 计算剪力时,计算跨度取为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