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教案
红军长征教案
红军长征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红军四次“围剿”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长征的开始。
掌握遵义会议的的召开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的过程及意义。
通过教师对长征是我们的失利、敌人的暂时胜利开始,变成我们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这个过程的引导,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事物的方法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问题的水平。
①红军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是因为执行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准确的作战方针的结果;王明“左”倾错误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了长征的原因。
②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央的准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红军长征是一个伟大的艰苦历程。
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的感情。
学习人民军队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四:教学方法:分组导学分组:依据学生的性格、性别、水平、家庭背景等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精心设计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由学生做复习小导师,复习:(1)南昌起义的时间及主要人物和历史意义;(2)“八七”会议的时间和历史意义;(3)三湾改编的历史意义(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5)国共对峙时期,中共的土地革命纲领(6)红色政权建立的时间和主要领导人2.由学生讲述相关长征的故事,如:《四度赤水》,《红军鞋》《老山界》《过雪山,草地》《飞夺泸定桥》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实行长征?启发学生理解:在红军和中国革命处于危急时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被迫长征。
3.由学生设计表格,概括遵义会议的召开,内容和历史意义4.由学生讲解长征胜利这个幕,结合地图,明确红军经过的十一个省份:赣,湘,闽,粤,桂,黔,滇,川,康,甘,陕。
5.由学生讨论长征的意义,教师归纳。
6. 复习小结: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学生抢答完成。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学设计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制作长征重大事件年代尺,知道红军长征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开始、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等。
2.通过合作学习,说出遵义会议前后党和红军的命运发生的变化,通过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把握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认识到红军长征的艰辛;感受到正确的路线引导对于革命的重要性;感受中国共产党顽强不屈的斗志和为民族勇于求索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内探究和课外延伸,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感悟长征精神在青少年个人成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征途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遵义会议前后党和红军命运的变化和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2.难点:长征精神的内涵以及现实意义三、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轻松快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学为主”“以学定教”“以学激趣”;指导学生阅读“长征示意图”和“四渡赤水示意图”,重视历史地图教学;通过制作年代尺和历史小卡片,动脑和动手相结合,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一:建议采用板图形式:教师在黑板上大致画出黄河、长江的轮廓,作为中国版图的骨架,然后在相应大概位置写上本课重要地名:瑞金、湘江、遵义、赤水、金沙江、雪山、草地、吴起、会宁,让后用红色粉笔把以上地名连成线,成飘带形状。
板书设计二:采用文字形式六、教学反思本课时设计通过课堂三个环节:“自主学习把握基础知识”“合作学习解决重点”“探究学习延伸提升”,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始终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
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处理。
三个环节脉络清晰,这样教师就可以把自己从课堂上面面俱到的填鸭式的讲解中走出来,按照“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就能领会的不讲、偏离重点难点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仍然不懂的不讲”原则,力求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同伴和引导者。
初中历史长征教案
初中历史长征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长征的原因,掌握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本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识图、分析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长征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党的信仰。
教学重点: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长征精神的内涵。
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设备、长征示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成立和国民党的围剿。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吗?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了解长征的路线和重要事件。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长征的路线,引导学生通过示意图认识长征的艰辛。
2. 讲解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强调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 通过讲解长征精神,引导学生理解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长征精神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幅长征路线图。
2. 撰写一篇关于长征精神的感悟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使学生了解了长征的过程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明白了长征精神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
然而,本节课对于长征精神的内涵讲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
此外,在课堂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学设计03
教
学
目
标
课题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授课时间
2018.1.12
课时
第五课第3课时(1课时)
授课班级
三(2)
教学目
标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和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2.能力目标: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2.会宁会师(1936.10.22)红一、红二、红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的基干力量(那些剩下的红军,接受了重重考验,克服了重重困难,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了所以他们成为了日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党和军队的主要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936.10——2016.10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在这样的情况下,“左倾”错误领导人还想去湘西,而蒋介石又调集了十倍于我的敌军对红军实施围追堵截,红军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时,毛泽东提出放弃进军湘西,改道贵州,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红军强渡乌江,解放了遵义。
三、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1935.1)
1.假如你是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初期军事斗争的红军战士,请你谈谈自己对即将召开的会议寄予的希望。这次会议能否满足战士们的愿望呢?
教
学
效
果
能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正面评价;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纪念红军胜利80周年),教育学生传承长征精神,注重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教育。
教师:1——4次反“围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各个击破,胜利;第五次,(博古、李德)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失败。战争胜败,不在于力量悬殊,而是取决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术方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标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教学目标】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红军长征及取得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长征精神。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新课导入】教师:(播放《长征》,展示材料及图片)材料一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材料二前四次反“围剿”是根据毛泽东指定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灵活出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数据,并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中央红军能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前四次反“围剿”是根据毛泽东的避敌主力、击其虚弱、大步进退、寻机歼敌的作战的方法,采用游击战和运动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
教师:(展示材料)材料“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侵占寸土”。
——博古、李德教师:(说明)“御敌于国门之外”是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战胜敌人。
教师:博古、李德等人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导致红军损失惨重。
经过广昌一战,红军又伤亡五千六百多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北大门被打开了。
之后,敌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内部进攻,直指中华苏维埃政府首都瑞金。
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硬拼硬打、不计成本的作战方法(冒险主义错误),结果一败涂地。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长征。
二、力挽狂澜万里行——长征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标记长征开始的时间、出发地等基础知识)教师:(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教师:请大家结合地图,讲述长征前期的军事行动。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通用5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通用5篇)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1教学目标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及其伟大意义。
2、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3、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1、中央红军的长征2、遵义会议教学难点1、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2、长征精神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创设法、讨论法、合作交流学习方法分组导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歌曲导入,激起学生兴趣。
以江西革命根据地人民挥泪送别红军的图片,并配以《十送红军》这首歌,以“江西人民为什么依依不舍送自己的亲人红军踏上征途?”引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阅读课文内容,合作完成以下任务:第一组历史学家:红军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二组地理学家:考察长征路线图,说出长征的经过。
(中央红军长征走过多少省、渡过哪些大江、大河?)第三组红军战士:讲述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分析长征胜利的原因。
第四组随军记者:总结长征精神。
2、为什么江西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流泪送别红军战士踏上漫漫征途呢?请一位历史学家给我们分析一下长征的原因。
(从背景分析原因)背景:1.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发动第五次“围剿”。
2.中共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未能粉碎敌人的人的围剿。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3、请一位地理学家给我们讲述一下中央红军长征的经过,重温红军长征的过程。
紧接着请第二位地理学家从长征示意图中找出中央红军长征走过多少省、渡过哪些大江、大河?(掌握发生在那里的历史事件。
)并请第三位地理学家在地图上找到瑞金、遵义、吴起镇和会宁的位置。
初中历史遵义会议教案模板
初中历史遵义会议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了解遵义会议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和重要战役。
3. 理解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1. 遵义会议的背景和过程。
2. 遵义会议的意义。
教学难点:1. 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影响。
2. 红军长征的重要战役和意义。
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 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
2. 提问:同学们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13页,阅读“遵义会议”部分。
2. 学生自主学习,了解遵义会议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遵义会议的背景:红军长征初期的失败和内部不满情绪的产生。
2. 讲解遵义会议的过程:会议的召开、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受到批评、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到认可。
3. 讲解遵义会议的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问: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遵义会议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强调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13页,总结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和重要战役。
2. 思考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义,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遵义会议的理解和启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红军长征的背景,让学生了解遵义会议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人教版上册2.5.4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学设计
例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遵义会议则是中国革命从失败到成功的转折点,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实际领导核心地位,为后来的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基本概念、背景、过程和意义等。
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人教版上册2.5.4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四节《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红军长征的背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迫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过程:
讲解红军长征的定义,包括其主要背景和目的。
详细介绍红军长征的历程,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遵义会议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遵义会议的基本概念、背景和意义。
过程:
讲解遵义会议的定义,包括其主要背景和目的。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够对长征过程中所经历的重要事件进行了解,同时可以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以及长征胜利的意义。
2.技能目标: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同时还需要进行历史内容的概括与整理。
3.情感目标:让学生能够对长征精神进行学习,同时具有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遵义会议、胜利会师等相关事件。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构建教学情境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七律·长征》文章内容。
1.要求所有学生一起朗读这首诗,并且在课堂中讨论这首诗所讲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2.课堂提问,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长征?自己对长征的印象是什么?3.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教材的阅读,并且说一说长征所发生的历史背景。
4.教师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来进行电影《长征大会师》的片段播出,并且让学生进行认真观看。
学生观看之后,需要进行电影片段的讨论,说一说学生的观后感。
5.课堂教学内容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程,一起去了解长征的整个过程,对它的重要事件进行分析,看一看当时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
二、课堂教学互动(一)战略转移1.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性转移,那么请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长征?2.在长征的过程中,刚开始有多少人参与长征?3.博古在长征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决定?在关键时刻,是谁改变了原有的战略方案?(二)遵义会议1.仔细阅读教材,总结遵义会议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并且对遵义会议的大致内容进行总结。
(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份展开,主要是对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思想提出纠正。
同时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被选取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同时对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进行罢免,并且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共同进行军事指挥工作的开展。
)2.说一说遵义会议的意义。
(遵义会议的开展能够正确进行长征战略的确立,毛泽东同志能够成为党中央的领导之一,挽救了整个革命,是历史的一种重要转折。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三框《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3-1-5 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要点提示: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
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本课时围绕中国共产党如何反“围剿”以及长征的史实展开。
教材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例,交代红军长征的原因;继而以长征为重点,既描述了惨烈的战役,也再现了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历史性转折,特别突出了不屈不挠的长征精神。
2.教材结构体系: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和概况,知道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与主要决定,理解其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掌握遵义会议的有关知识,深刻领会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红军长征及其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的学习,认识到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培养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遵义会议和长征精神难点: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影响。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1.设计围绕——史料化、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趣味化(故事化)个别化和协作化、结构化、方法化、情感化”进行撰写2.设计体现“依标施教、以史导论、提升学力”教学理念。
新世纪教育网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免费下载第1 页共 3 页新世纪教育网环节三: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 了解遵义会议后红军机动灵活的运动战。
2.结合图片师生共同感受长征的艰辛,如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
3.结合阅读卡“彝海结盟”,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的民族政策,知道红军之所以能够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因。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图2—74中找出吴起镇和会宁,了解红军胜利会师的情况。
1.根据提供的资料,让学生说一说对长征意义的认识。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5.3《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案
遵义会议前革命形势极端危急:“左倾”教条主义路线指挥(全线出击、分兵把守、携带辎重、阵地决战)
遵义会议后长征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运动歼敌、声东击西、轻装上阵、机动灵活)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遵义会议意义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会有那些方面的困难?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红军长征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有那些?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长征中表现出的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讲授新课
1932年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围剿”,党内把持中央领导权的王明、博古剥夺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权,但周恩来、朱德采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
长征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利
1933年10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路线的错误军事指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严重失利,被迫开始了“长征”。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课堂小结
结合PPT,总结这课主要内容,列个提纲。
结合教师的提点,回顾重要知识点
知识目标
了解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开始、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向我们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军队的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本课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胜利以及长征过程中的重大转折点--遵义会议。
本课除了掌握课本知识点外还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教学内容】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所面临的不同的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让学生概括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危机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人格魅力,感受伟大人格的魅力。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新授课【教学准备】搜集相关材料(图片、文字材料、练习等)、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交流:播放视频《长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该视频向我们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件事?关于长征,你想知道些什么?2、引入课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3、展示本课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
2、1935年1月,中共在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优秀教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供多个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合作讨论,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感受地方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军精神,培养学生爱乡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理解长征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十送红军》提问:这首歌曲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红军长征)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红军长征的史实。
由歌曲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一)战略转移和遵义会议1.出示材料:材料一:从1928—1930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全盛时发展到30多万人。
——岳麓书社高中必修一材料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向华北进逼,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沦丧。
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岳麓书社:高中必修一材料三: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发动的四次“围剿”。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教材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红军的壮大,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大患,不顾国难,却积极围剿红军。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正确指挥,红军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
出示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2.第五次反“围剿”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失败原因有:主观上,博古、李德等人错误的战略战术;客观上,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
出示“相关史事”教师总结: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5.4《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教学设计
- 推荐阅读材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遵义会议纪实》等
- 推荐观看视频资源:《长征》、《遵义会议》等纪录片
⑤ 课后作业布置
- 作业内容: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基础知识的目的和意义
难点:
1. 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困苦和战略策略的理解。
2. 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入理解。
解决办法:
1.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地图,直观展示红军长征的路线和重要战役,帮助学生理解长征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 通过历史文献和见证人的叙述,生动呈现长征的艰苦卓绝和英勇奋斗精神,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长征精神。
知识拓展:
介绍与《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 《中国革命史》: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包括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等重要事件。
- 《红军长征纪实》:收录了红军长征期间的大量纪实文章和珍贵照片,为学生提供了更生动的历史见证。
- 《遵义会议纪实》:详细记录了遵义会议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的历史事件,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后联系和发展脉络。
2. 史料实证:培养学生运用史料来验证历史事实的能力,学会分析、比较和归纳不同史料的价值和特点,提高对历史资料的解读和运用能力。
【教学方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品教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标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地图和图片,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
2.通过观看视频,了解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通过研读史料,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和长征的意义。
3.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体会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长征精神,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遵义会议、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2.教学难点红军长征及长征精神。
随堂练习1.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
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
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D )①遵义会议②飞夺泸定桥③巧渡金沙江④过草地⑤翻雪山⑥会宁会师⑦四渡赤水A.①⑦②⑥④③⑤ B.①⑦②④⑤⑥③C.①⑦②④⑤⑥③ D.①⑦③②⑤④⑥2.“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
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巧渡金沙江C.吴起镇会师 D.四渡赤水河3.红军长征中的“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会合了。
欢呼三个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
”材料中的“三大主力军”会合的地点是( C )A.甘肃腊子口B.陕西吴起镇C.甘肃会宁D.陕西延安4.伍修权在某次会议期间特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表达他当时兴奋激动的心情:“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这次会议是( A )A.遵义会议B.中共三大C.八七会议D.中共七大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动手绘制红军长征路线,并说说长征途中发生的小故事,加深对长征的了解。
遵义会议教学教案大学生
课程类型:历史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2. 认识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影响;3. 学习遵义会议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2. 遵义会议的召开过程和决议内容;3. 遵义会议精神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教学难点:1. 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2. 遵义会议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遵义会议吗?遵义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1)介绍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2)介绍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
2. 遵义会议的召开过程和决议内容(1)介绍遵义会议的召开过程;(2)讲解遵义会议的决议内容。
3. 遵义会议精神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1)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2)遵义会议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求真务实,团结协作。
三、课堂讨论1. 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2. 遵义会议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如何体现?四、小结1. 总结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召开过程、决议内容和精神内涵;2. 强调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请回顾一下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二、课堂讨论1. 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2. 遵义会议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如何体现?三、案例分析1. 分析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践行遵义会议精神;2.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自己的实际行动。
四、课堂总结1. 总结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召开过程、决议内容和精神内涵;2. 强调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遵义会议的学习心得;2.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遵义会议精神。
高中历史遵义会议优秀教案及反思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关于该事件的教学可以设计如下的教案:教案名称: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教学目标:了解遵义会议的背景和意义,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分析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入遵义会议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并回顾相关的历史知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该事件的好奇心。
知识讲授(15分钟):讲解遵义会议的背景:长征中红军面临的困境、军事和政治领导层的分歧等。
解释遵义会议的意义:会议决定了红军的路线和领导机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开始走上正确的道路。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研究和讨论遵义会议的影响。
每个小组根据教材和其他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并探讨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的转折点的理解。
学生展示和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讨论,共同探讨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
反思和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遵义会议的重要内容和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总结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和历史地位。
让学生思考该事件对他们个人的启示和反思。
教学反思:教案设计合理,结合了知识传授、小组讨论和学生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有机会合作研究和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要的教案示例,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步骤还需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调整。
同时,教学反思部分是根据个人理解进行的,实际反思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幼儿园大班讲遵义会议教案
幼儿园大班讲遵义会议教案文章标题:幼儿园大班课堂教案分享:探索红军长征路上的遵义会议一、背景介绍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会议,它标志着党的历史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始。
在长征途中,红军在中央局机关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挺进遵义,在这里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
二、教学目标1.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探索红军长征中的艰难困苦和英勇顽强。
3.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操和革命传统。
三、教学重难点1.让幼儿了解遵义会议的背景和重要性。
2.引导幼儿理解红军长征的不易和英勇。
四、教学准备1.图片:长征路的图片、遵义会议的图片等。
2.故事书:《小小红军》,讲述红军长征故事。
3.手工制作:制作红军帽、红领巾等手工制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向幼儿们展示长征路上的图片,引导幼儿们谈论这些图片中发生的事情,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
2. 学习通过故事书《小小红军》的讲述,让幼儿们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苦和顽强。
并向他们介绍遵义会议的背景和重要性,让他们明白遵义会议对党的历史和革命事业的意义。
3. 制作组织幼儿们一起制作红军帽、红领巾等手工制作,让他们亲身体验红军的朴素和不畏艰难的精神。
4. 总结通过对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学习和体验,让幼儿们认识到革命先烈们的伟大和奉献,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和革命传统,激励他们勇敢坚强,积极向上。
六、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长征和遵义会议的学习和体验,检查他们的手工制作,以及在讲述故事时的参与程度,或者通过小测验等方式多角度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通过这样一节课的教学,可以使幼儿们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和遵义会议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和革命传统,激励他们勇敢坚强,为国家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教学延伸1. 长征题材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长征题材的游戏,让他们通过身体力行来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与困苦,增强他们的体魄和意志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摘要:
新社会课程标准对社会课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社会课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和探究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主素养的培养,才能使社会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实践设计意图
正文:
新的社会课程标准对社会课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社会课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和探究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主素养的培养,才能使社会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下文是本人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初二旧教材“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一节的教学如何体现新教学理念整理出来的一个个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讲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的经过和意义,重点分析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
胜利的意义。
要讲清长征中战斗的激烈,红军生活的艰辛和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
长征中的战役学生普遍比较熟悉,不用过多讲述,讲清经过的重要线路和地点即可。
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以形象生动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及南方八省的游击战争。
2.掌握遵义会议的有关知识,深刻领会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3.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2.教学难点: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授课过程设计意图
老师:同学们,在上课前,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长征》主题曲《十里送红军》,(播放)并请同学们阅读书本
p122第一段,思考归纳: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学生:由于王明夺取党中央领导权和“左”倾冒险主义
的危害,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长征开始。
教师: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8万多人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
(多媒体显示)请看一段录像《长征》(播放录像)
学生:(观看录像)
老师:长征过程中是什么事件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学生:是遵义会议。
老师: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请同学分组讨论后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遵义会议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改组了中央
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负总责,撤消“左”倾路线领导人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后,又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的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
因而,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
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
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教师:请同学们比较“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
学生:(比较)
教师:比较了这两次重要的会议后,我们再看看遵义会
议前后红军的军事行为及结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前: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的错误,结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进行了灵活机动的运动战,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教师:从哪些事实来说明长征取得了胜利?
师生:(共同完成)
[1][2][3]下一页
1935年6月,红一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1935年10月,红一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四次会师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
1936年10月,红四、红二与红一方面军在会宁会师
教师:(幻灯片呈现上述内容)
教师:红军长征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终于取得了胜利。
请同学讲讲在长征过程中红军战士的感人事迹。
学生:(讲故事)
教师:是呀,“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学
学革命老前辈”。
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取得
了长征的胜利。
请同学们结合书本来说一说红军长征胜
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学生: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长征保存
了党和红军的基本来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
征是宣言书”,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不
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宣传队”,它宣传了中国共产
党的革命理论和政策;“长征是播种机”它到处播下了
革命的火种。
:教师:(多媒体显示上述内容)问: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是你不能理解的?
学生:为什么说:“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教师:(多媒体显示)“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周恩来
学生:为什么说“长征是播种机”?
教师:(多媒体显示)“万里遍撒革命种,到时定收千斤粮”——毛泽东
教师: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的红军游击队进行了艰苦
卓绝的斗争,支援了主力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教师: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归纳。
学生:(归纳)学习了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理解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和红军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师:学习了本课书后的内容后,请说说在新的历史时期,长征精神应该是什么?
学生:(讨论)不怕困难。
发扬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
教师:在今天抗击非典的这场战斗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播放歌曲)请同学们再次欣赏歌曲《长征》主题曲《十里送红军》
创设情景,设置悬念,以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
生探究兴趣。
运用读书指导法,是为遵循发展个性,回归主体的教育
理念,以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
成功。
同时,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对知识的发
展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3]下一页
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知识,对长征有初步的认识。
播放录像,使课堂生动活泼,引起学生思维共鸣,创设
具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情景,激发和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
的智力活动。
通过分组讨论,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读、议、悟,以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适应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从而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上课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心态
的开放,主体性的突现,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释放。
通过对比归纳,教师对信息反馈及时鼓励,或纠偏或弥补,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
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认知得以提高,从而升华
教学。
教师运用承上启下的提问,有利于前后知识的衔接,便
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把难点化整为零,同时有意设置阶梯,迁移知识,层层
设问,以问助讲、以问促讲,通过阶梯步步登高,使难
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突出重点,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充分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
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的生活态度,以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演绎等
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训难点,拓展思维,开发智力。
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速学生感知和理解的进程,同
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培养学生用辨证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
的思考能力。
用归纳的句子,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师点拨启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参与本框内容的重温
和梳理工作。
通过归纳总结,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明确重点及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同时,学生小结是为了
更直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
力及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方法及技巧。
立足教材,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引进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是学生立足教才,面向社会实际,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创设情景,促使学生思维活动进一步发展,实现对知识
的深化与情感的升华,起到课断思不断,言尽意无穷的
作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