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介入治疗肺癌的具体方法
肺癌的介入治疗方案
一、引言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肺癌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肺癌的介入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肺癌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将药物、器械等送入人体特定部位的治疗方法。
在肺癌治疗中,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通过穿刺针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2. 经皮肺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栓塞肿瘤血供,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3. 经皮射频消融术:通过射频能量产生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
4. 经皮微波消融术:通过微波能量产生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
5. 经皮激光消融术:通过激光产生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
6. 经皮冷冻消融术:通过低温冷冻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
三、肺癌介入治疗的适应症1. 无法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如肿瘤侵犯重要器官、广泛转移等。
2. 手术后复发或残留的肺癌患者。
3. 肺癌合并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
4. 肺癌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5. 肺癌患者因其他原因无法耐受手术。
四、肺癌介入治疗的禁忌症1.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2. 肝肾功能严重损害。
3. 出血倾向。
4. 严重感染。
5. 对造影剂过敏。
五、肺癌介入治疗的步骤1. 术前准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评估患者病情;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签署知情同意书。
2. 介入操作:患者取平卧位,局部麻醉,插入导管至肿瘤供血动脉;根据肿瘤位置、大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法。
3. 术后处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给予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根据病情给予营养支持。
4. 随访: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观察肿瘤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六、肺癌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1. 出血:表现为穿刺点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肺肿瘤精准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小细针解决大问题
肺肿瘤精准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小细针解决大问题近年来,CT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术在临床实践中迅速发展。
微波消融治疗对于直径小于5cm的肺癌病灶,只需一次治疗即可完全消除肿瘤活性。
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而言,微波消融作为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消灭肿瘤病灶,减轻肿瘤负担,保护机体整体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1肺部恶性肺结节对人体的危害肺部结节的恶性病变通常提示患者可能患有早期肺癌或转移性瘤。
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这些结节可能会继续增大,并有可能转移到纵隔淋巴结、胸膜甚至发生远处转移。
最终,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晚期肺癌无法控制,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2肺部恶性肺结节的特点肺部结节的诊断主要依靠肺部CT扫描,如果出现以下五种情况,应警惕结节的恶性可能性:①结节持续增大: 在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复查中,结节不断增大,需考虑恶性变化的可能性。
②结节大小超过8mm: 结节越大,其恶性程度可能就越高,需要引起重视。
③结节密度不均匀,边缘粗糙,具有毛刺、分叶或胸膜牵拉等特征。
④结节逐渐实变: 起初为纯磨玻璃结节,后来逐渐出现实质成分,并且该成分所占比例逐渐增大。
⑤恶性结节常位于肺上叶,尤其是两肺上叶的前端。
3微波肺消融术恶性肺结节的消融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替代外科手术的方法,其中微波/射频消融是最常使用的技术。
该治疗在CT引导下将电极针插入肿瘤组织中,通过高频交变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温度达到65℃-95℃,导致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从而完全消除肿瘤。
这种热消融治疗已被广泛用于实质性脏器如肝脏、肺脏、肾脏、乳腺、甲状腺和淋巴结的良性和恶性肿瘤。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当常规抗肿瘤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采用CT引导下的热消融技术来减轻肿瘤负荷。
晚期肺癌患者面临着恶性肺结节的治疗问题,然而这种治疗往往昂贵且疗效有限,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
不过,早期采用肺微波消融术可以实现完全治愈,且无任何后遗症。
因此,肺微波消融术被认为是高危肺癌患者的最佳选择。
CT定位下肺癌微波消融及穿刺技巧【103页】
靶皮距<2CM病灶的穿刺技巧
• 靶皮距<2CM病灶的穿刺
– 增大靶皮距的进针路径 – 体位的选择 – 人工气胸的运用
靶 皮 距 小 于
2
CM 的 穿 刺
靶 皮 距 小 于
2
CM 的 穿 刺
靶 皮 距 小 于
2
CM 的 穿 刺
靶 皮 距 小 于
2
CM 的 穿 刺
双 针 的 运 用
双 针 的 运 用
• 1、CT引导的介入性诊断操作
– 肺部、纵膈疾病的诊断性活检 – 腹部占位性病灶的诊断性活检 – 骨骼、软组织性病变的诊断性活检
CT介入的临床运用
介入性诊断活检与肿瘤个体化治疗:
肺癌治疗总体方案的确定 肿瘤化疗用药依据 肺癌靶向药物的依据
男性,不吸烟,穿刺病理:腺
口
癌。EGFR:19+
服
:
TKI
2、肺部转移瘤:如果原发病能够得到有效治 疗,可进行肺转移瘤的消融治疗。单侧病灶数 目≤3个(双侧肺≤5个),多发转移瘤最大肿瘤 的最大直径≤3cm,单侧单发转移瘤的最大直径 ≤5cm,且无其他部位转移。双侧病灶,不建议 同时进行消融治疗。
肺部肿瘤热消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治疗
姑息性消融的适应证 治疗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减轻肿瘤负荷、缓解肿
瘤引起的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于达不到完 全性消融条件的患者,其适应证可以较完全性消融 治疗适当放宽。 如肿瘤最大径>5cm,可以进行多针、多点或多次 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如肿瘤侵犯肋骨或胸椎椎体引起的难治性疼痛,对 肿瘤局部骨侵犯处进行消融,可达到止痛效果。
CT引导的介入性消融治疗
有研究认为病灶大小、胸膜穿刺次 数、穿刺路径的长度 和 穿刺路径通过 肺气肿
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观察
关键 词 :纤 维 支 气 管镜 ; 波 ; 气 管肺 癌 微 支 中 图分 类 号 : 74 2 R 3 .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7 7 0 (0 8 0 04 0 6 2— 6 6 20 )2— 0 6— 2
例 、 期 5 例 、I 2 。肺癌 的分布位置见表 1 I I 1 I 期 2例 I 。
12 研究方法 .
S次数 3 6次) 、 ~ 对瘤体进行 多方位 点灼 , 使瘤体温度 达
管腔阻 塞小的宜选用柱状 辐射头 , 术前常规纤维支气管镜 ( 日本 P n x产 E 13 ) 4 et a B一 50 3℃左右。瘤体小 、 检查前准备 , 中常规给氧 , 术 经鼻插入纤支镜 , 观察肿瘤 瘤体大 、 管腔被完全阻塞 的宜选用 针状辐射头 。3d~ 7 的部位 、 大小 、 形态 , 瘤体 的表 现, 管 的分 布 以及 管腔 d后根据需要重复治疗 , 血 治疗后根据疴 晴进行 化疗 、 放疗 阻塞等情况 。清除瘤体表面的分泌物 , 使管腔 内视野清 或手术。4周后再次复查纤维支气 管镜评估疗效 。
Ma 0 v20 8
纤 维支 气 管镜 微 波治 疗 支气 管肺 癌 的临床 观 察
孟要 武 , 易锦 发
( 东佛 山市 南海 桂 城 医院 呼 吸 内科 , 东 佛 山 580 ) 广 广 20 0 摘 要 : 目的 : 讨 纤 维 支 气 管镜 治 疗 支 气 管 肺癌 临床 效 果及 方 法 学的 研 究 。 方 法 : 纤 维 支 气 管镜 介 入 治 疗 常规 探 按
准备并插镜 , 将微 波导线探 出镜端 2CI 3c 接 触新 生物 内, l一 m, T 调节微 波功率为4 0周 一 0周, 6 时间为每 次3S 6S 一 ,
微波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微波疗法操作流程核对医嘱、姓名、床号评估患者病情,解释准备用物:理疗机,75%的乙醇,棉签等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治疗卡、解释、取合适应体位将治疗仪探头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根据患儿的年龄调节好功率和时间,然后将探头置于患儿肚脐上或是肺部,做好固定,启动治疗仪。
观察患儿的反应,局部皮肤如果出现水泡或皮疹,则暂停治疗。
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整理床单位,清洁用物,洗手,记录,健康宣教一、流程说明1、打开主电源开关;2、将电极放到治疗部位;3、用输出设定开关调节输出;4、通过治疗时间开关设定治疗时间;如果需要连续治疗模式,按下辐射时间设定开关,这样辐射时间指示器将显示“字母C”。
如果需要间歇治疗模式,用辐射时间设定开关和暂停时间设定开关设定辐射和暂停时间。
如果需要3D模式,按下3D模式开关约2秒多钟即可设定3D治疗模式。
按下治疗开关/停止开关,输出水平指示器亮起,电极开始微波辐射。
5、治疗结束时,报警声响起,微波停止辐射。
6、治疗结束后,关闭主电源开关。
微波治疗技术操作标准项目分值考核评价要点评价等级扣分存在的问题A B C D操作准备10分5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5 4 3 25 (2)用物准备;治疗车、微波仪、接电板。
5 4 3 2评估患者10分5 (1)询问患者身体情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5 4 3 25 (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情况。
5 4 3 2操作要点65 分5 (1)查对医嘱,做好准备工作5 4 3 25 (2)携用用物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做好准备,取得舒适体位5 4 3 25 (3)接连电源 5 4 3 2 5 (4)打开电源开关 5 4 3 2 10 (5)设置功率、时间参数 5 4 3 2 10 (6)选择功能(理疗、治疗) 5 4 3 2 10 (7)选择理疗模式(连续法、脉冲法、集束发)5 4 3 2 5 (8)启动微波输出 5 4 3 2 5 (9)观察患者局部和全身反应5 4 3 25 (10)治疗结束,关闭电源开关,探头消毒5 4 3 2指导患者10分5 (1)向患者解释微波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5 4 3 25 (2)告知患者有可能发生的反应,根据天气变化,做好保暖等5 4 3 2提问5分微波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5 4 3 2二、注意事项:1、勿打开该仪器的盖板,仪器内部有高压电危险。
微波消融的概念
微波消融的概念
微波消融是一种医疗技术,用于治疗肿瘤或其他异常组织。
它通过向体内引入微波能量来破坏异常组织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微波消融的过程是通过将微波电极插入到体内目标组织中,然后通过微波能量的传输来加热和破坏组织中的异常细胞。
微波能量会产生高温,这会导致细胞的蛋白质凝固和细胞壁的破裂,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微波消融具有一些优点,例如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等。
它通常用于治疗肝癌、肺癌、前列腺癌等部位的肿瘤,也可以用于治疗其他非肿瘤的异常组织,如肾腺瘤、甲状腺结节等。
然而,微波消融也有一些风险和限制。
可能会发生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热损伤周围组织等。
此外,微波消融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肿瘤或异常组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医生评估和决策。
微波治疗仪操作流程
微波治疗仪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1.确定治疗区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确定需要治疗的区域,可以是局部特定部位或整个身体的广泛部位。
2.清洁治疗区域:使用清洁纱布、生理盐水或酒精等物品清洁治疗区域,确保治疗区域干净卫生。
3.患者准备:通知患者关于微波治疗仪的治疗原理、疗程和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让其了解治疗情况。
4.操作准备:检查微波治疗仪的设备是否正常,准备好治疗所需的耗材和设备。
二、使用步骤1.调整微波治疗仪参数:打开微波治疗仪的电源,使用设备上的按钮或旋钮等功能调整微波功率和治疗时间等参数。
2.设置治疗模式: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如连续波、脉冲波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3.操作治疗头:将治疗头正确地连接到微波治疗仪上,确保连接牢固稳定。
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头尺寸和形状。
4.治疗区域保护:在治疗区域周围涂抹一层保护性导电凝胶或者火枪纸等材料,以保护周围健康组织免受微波辐射的影响。
5.治疗操作:将治疗头放置在治疗区域上,并开启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感受和病情,可以调整治疗的功率、时间和治疗模式等参数。
6.治疗过程监测: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是否出现不适、疼痛、瘙痒等情况。
根据需要可以适时进行调整。
7.治疗结束:治疗时间到达预设时间后,关闭微波治疗仪的电源,将治疗头从患者身上移开,并将设备和耗材进行清理和消毒。
三、注意事项1.治疗前应确保患者没有金属物品或器械,以免产生放电或烧伤。
2.使用微波治疗仪时,应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佩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微波辐射对人体产生伤害。
3.治疗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与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触微波治疗头和治疗区域。
4.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不适或者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5.注意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及时清洗治疗头、更换导电凝胶、保养电源线和控制面板等,并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测和维修。
肺癌还有这样的治疗——微创介入治疗
肺癌还有这样的治疗——微创介入治疗01、什么是肺癌?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发病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首位,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
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称为支气管肺癌,包括了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等病理类型。
02、肺癌分期怎么分?根据肿瘤大小、有无浸润周围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等情况把肺癌分为早期、中期、中晚期、晚期4个期,不同分期会影响治疗方法、效果、预后。
早期(Ⅰ期):有肿瘤,但无浸润、无转移;中期(Ⅱ期):肿瘤最大径≤7cm,同侧支气管周围及(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中晚期(Ⅲ期):出现颈部、纵膈、肺门等处淋巴结转移;晚期(Ⅳ期):出现脑、骨、肝、肠等远处转移。
03、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微创介入治疗、中药治疗等。
外科手术适用于早期、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中将肿瘤所在肺段或肺叶切除并常规清扫纵隔淋巴结,在术后大多数患者都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放、化疗等相关抗肿瘤治疗。
肺癌早期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刺激性干咳、胸痛、痰中带血、咯血等明显症状,往往此时患者大多已为肺癌晚期,已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
放、化疗很少作为根治性治疗方法,常常作为外科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放疗可针对单一原发病灶或转移瘤病灶进行治疗缓解临床症状,化疗常作为中晚期肺癌姑息性治疗方案。
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往往较大,可导致脱发、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方式,但并不是所有患者均适合。
能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需先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介入诊断性手术),取出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及基因检测,明确肿瘤为哪一种病理类型和有无特定的基因突变及对应的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治疗,部分患者效果较好,但治疗费用高昂,此外部分患者易产生耐药性,影响长期疗效。
微创介入治疗,相当于“不用开刀的手术”,微创介入治疗有其独特的治疗优势,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有“微创、精准、安全、高效”的优点。
肺癌中晚期的临床介入治疗以及并发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肺癌中晚期的临床介入治疗以及并发症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肺癌患者常需要接受介入治疗。
本文从介入治疗方法及原理、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护理措施的重要性、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团队合作在护理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介入治疗在肺癌中晚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伴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和细心观察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团队合作也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论部分总结了肺癌中晚期介入治疗下的护理体会、护理实践中的挑战与对策以及护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肺癌中晚期、介入治疗、临床护理、并发症、护理措施、团队合作、护理体会、护理实践、挑战与对策、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肺癌中晚期介入治疗的重要性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肺癌的中晚期患者病情严重,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在这种情况下,介入治疗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介入治疗可以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减少肿瘤的体积,减轻病人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与传统的手术、放疗不同,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逐渐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青睐。
肺癌中晚期的介入治疗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介入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影像引导下在体内引入微创介入器械,对肿瘤进行治疗。
这种方式既可以切除肿瘤,也可以进行射频消融、栓塞等治疗方法,达到肿瘤控制和缓解患者症状的效果。
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带来了新的希望。
1.2 临床护理在肺癌中晚期介入治疗中的作用临床护理在肺癌中晚期介入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肺癌中晚期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困扰,需要护理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
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扮演着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细心照顾和专业指导对患者的康复起着关键作用。
微波消融术的工作原理
微波消融术的工作原理
微波消融术的工作原理
微波消融术是一种外科技术,它利用微波能量来消融组织。
它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其原理是利用高功率微波单元将微波能量聚焦到恶性肿瘤组织以便渐进地消灭病灶。
微波消融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首先,病体上安装的微波单元将特定的频率的微波传入体内,功率可达到1-4千瓦。
2. 其次,微波会沿着病体内的血管到达肿瘤深处,然后将聚焦到肿瘤组织,对恶性细胞产生热效应,使肿瘤细胞坏死,然后被自然分解。
3.最后,为避免对健康组织产生损伤,医生会在微波的影响范围外安装另一个微波单元,控制微波传播范围和温度,以确保健康组织受到最低程度的伤害。
微波消融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治疗效果较好,且不会损害周围健康组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技术。
- 1 -。
肺癌的介入诊疗技术
肺癌纤支镜下改变
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检查 (Autofluorecence Bronchoscopy,AFB)
• 早在20世纪初就发现在一定波长光线的照射下,人体自 身组织能发出微弱的荧光,而且肿瘤组织的荧光特征与 正常组织截然不同,有助于鉴别。 但由于自发性荧光强度太弱,肉眼难以观测,限制其临 床应用。 1960年,Mayo Clinic首先发现,肺癌组织能选择性吸收 外源性荧光物质HpD(血卟啉衍生物),并能提高荧光 强度,有助于肺癌诊断。但HpD光敏反应较重,难以在 临床推广应用。 • 随着九十年代图像信息电脑分析处理技术的发展,能观 察到肺组织发出的微弱荧光。加拿大学者Lam发现在蓝 色激光的照射下,支气管上皮的异型增生、微小浸润癌 会产生比正常组织稍弱的红色荧光和更弱的绿色荧光, 使病变区呈红棕色,而正常区呈绿色,借助电脑图像处 理系统可明确区分病变部位和范围。 • •
• 原理:支气管镜顶端有一个旋转或者线性 传感器 ,发现异常声解剖学结构 。 • 应用:SPN,淋巴结活检,原位癌。 • 利于肺癌的早期分期。
超声小探头及导向鞘引导的超声内镜(EBUSGS)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英文: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是一种 光学信号获取与处理的方式。 它可以对光学散射介质如生物 组织等进行扫描,获得的三维 图像分辨率可以达到微米级。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利用了 光的干涉原理,通常采用近红 外光进行拍照。由于选取的光 线波长较长,可以穿过扫描介 质的一定深度。另一种类似的 技术,共焦显微技术,穿过样 品的深度不如光学相干断层扫 描。
自体荧光内窥镜影像系统发展的历史
• • • • • • • • 型号 LIFE SAFE-1000 DAFE D-light SAFE-2000 SAFE-3000 AFI 生产商 Xillix PENTAX WOLF Storz PENTAX PENTAX Olympus 生产年份 1993 1994 2000 2001 2002 2004 2005
微波消融治疗仪的使用流程
微波消融治疗仪的使用流程简介微波消融治疗仪是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先进医疗设备。
它通过向肿瘤区域提供高频微波能量,将肿瘤细胞加热至高温,从而达到消融肿瘤的效果。
本文档将介绍微波消融治疗仪的使用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使用前准备在使用微波消融治疗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1.检查设备:确认微波消融治疗仪的外观完好无损,并检查所有连接部件是否牢固。
2.检查耗材:确认所使用的微波消融导管、射频电极等耗材没有损坏或过期。
3.检查设备环境:确保治疗仪周围环境整洁,无杂物阻塞,并保持空气流通。
4.检查消毒:确认微波消融导管等耗材已进行消毒处理。
5.准备团队:创建专业的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
操作流程步骤一:患者准备1.患者入组:根据患者的合适情况,将其加入治疗队列,并记录患者相关信息。
2.评估术前: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病情分析、肿瘤位置等。
步骤二:设备准备1.设备连接:将微波消融治疗仪与相关设备(如电源、监护仪)进行连接,并确保连接牢固。
2.仪器检查: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仪器的自检和功能性检查。
3.调试设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微波功率、治疗时间等参数。
步骤三:治疗操作1.检查麻醉:医生检查患者的麻醉效果,确保患者无痛或轻度疼痛。
2.导管插入:医生将微波消融导管插入患者体内,导管的位置需准确无误。
3.射频电极操作:根据治疗范围,医生调整微波消融电极的位置和角度。
4.开始治疗:医生按照设定好的治疗参数,启动微波消融治疗仪进行治疗。
5.监控患者:医疗人员通过监护仪等设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
6.结束治疗:根据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医生决定是否结束治疗。
7.导管拔出:治疗结束后,医生将微波消融导管从患者体内安全拔出。
步骤四:术后处理1.患者观察:治疗结束后,将患者转至恢复室进行观察,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
2.治疗记录:医生将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信息进行记录,包括治疗时间、治疗参数等。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ICD-10: C34/D02.2):1.患者不愿接受外科治疗及不能耐受外科治疗的iTIIa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无手术指征的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伴大咯血的肺癌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 年版)》、《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高危因素:吸烟指数>400年支,年龄>45岁,环境与职业因素。
2.临床症状:刺激性咳嗽、血痰或咯血、胸痛。
3.临床体征:早期不显著。
4.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 年版)》、、《临床诊疗指南-放射介入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支气管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
2.肺癌射频或微波消融术。
3.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4.消融术和粒子植入术可与支气管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相结合。
(四)标准住院日为W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 C34/D02.2支气管肺癌疾病编码。
2.临床分期(UICC 2009)为I期、II期、和III期及部分W期非小细胞肺癌。
3.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可以耐受介入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W4天。
1.常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肿瘤标志物检查;(3)肺功能、、心电图、;(4)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十活检;(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胸部CT (平扫十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全身骨扫描、头颅MRI或CT。
介入手术技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介入手术技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在肺部疾病治疗中,介入手术技术日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介入手术技术是一种不开刀的微创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肺部疾病,例如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癌等。
本文将介绍介入手术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一、介入手术技术的原理介入手术技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与传统手术不同,它不需要开刀或切口,而是通过组织间隙、自然管道或导管从体内做出小切口,将医疗器械引入体内进行操作。
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介入手术技术的优点在于创伤小、恢复时间快、痛苦小,并且不需要全身麻醉。
介入手术技术主要包括支气管镜检查、介入支气管镜检查、心脏介入手术、血管介入手术、神经介入手术等。
二、介入手术技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支气管哮喘治疗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皮质类固醇、抗生素治疗等。
然而,对于一些顽固性哮喘患者来说,这些治疗方法可能无效。
介入治疗可以在保持体表不切开的前提下,通过导管或支气管镜将手术器械引入患者体内,对病灶进行治疗。
例如,通过支气管镜技术在病灶周围喷洒药物或使用射频技术烧灼病变组织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2. 肺部感染治疗肺部感染是病因多样的常见疾病,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
传统治疗方法一般是广谱抗生素治疗,但是对于一些顽固性病菌,这些治疗方法可能无效。
介入治疗可以通过支气管镜技术将手术器械引入患者体内,直接处理病灶。
通过支气管镜技术局部冲洗、局部注射药物、抽取病灶组织等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患者的身体。
3. 肺癌治疗肺癌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诊断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但是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或治疗后出现复发的患者,传统治疗方法难以有效控制病情。
此时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介入治疗技术可以借助支气管镜技术将射频电极、激光、微波、射线等技术直接引入病灶进行治疗。
微波消融设备操作流程
微波消融设备操作流程摘要:微波消融是一种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具有高效、低创伤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波消融设备的操作流程,包括术前准备、设备操作、术中监测等环节,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微波消融技术,提高手术效果。
一、术前准备1.临床评估:医生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评估患者适用于微波消融治疗。
2.术前讨论:医生需和多学科团队进行讨论,确定微波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和方案。
3.术前准备:消毒手术室及设备,准备所需器械、耗材和药物。
二、设备操作1.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取适当体位,保证手术区域暴露。
2.导航定位:使用影像引导系统,将病灶准确定位,绘制治疗方案。
3.穿刺穿刺:医生根据定位结果,用穿刺针穿刺到病灶区域,确保穿刺准确。
4.导丝放置:在穿刺针内引导导丝,确保导丝置入病灶准确。
5.导丝扩张:通过导丝扩张器,扩张穿刺通道,为微波天线的导入创造条件。
6.天线放置:将微波天线通过扩张通道放置到病灶区域,确保天线的准确置入。
7.微波消融:启动微波发生器,设定合适的功率和时间参数,进行微波消融治疗。
8.天线撤离:治疗结束后,将微波天线从病灶区域缓慢撤离,避免误伤周围组织。
9.切口处理:处理穿刺切口,进行止血、缝合等处理。
三、术中监测1.影像监测:术中通过影像引导系统,实时监测病灶区域的温度变化和病灶的消融情况。
2.生命体征监测: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3.长时间观察:术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时间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四、术后管理1.观察观察: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了解患者的术后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影像评估:术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微波消融的治疗效果。
3.术后指导:给予患者术后护理指导,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注意事项等。
4.随访管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总结:微波消融设备操作流程的准确掌握对于提高微波消融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微波消融治疗的原理
微波消融治疗的原理
微波消融治疗是一种现代化的介入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肝癌、肺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
微波消融治疗原理主要通过利用物理原理以及细胞、组织学的基本特性,将微波能量
输入到体内,把肿瘤加热到高温状态,杀灭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微波消融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波频率的无线电波,将能量输送到人体组织中。
在
微波作用下,组织的分子不断振动,产生摩擦热,进而使组织温度升高。
当组织温度超过60℃时,癌细胞的膜结构和细胞骨架等被破坏,致死率开始上升。
当组织温度超过70℃时,癌细胞的蛋白质、酶等分子结构也受到破坏,细胞死亡率更高。
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优越的一点是可以利用导引针定位,能够直接准确地穿透组织,将
微波直接输入到癌组织中,从而实现局部高温消融。
微波消融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监测组织温度,通常使用红外线热像仪、红外线体表温度
探头等仪器来监测治疗部位的温度情况。
同时,治疗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穿透到正常
组织和器官,如心脏、肺、胰腺等。
微波消融治疗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对肿瘤消融有效、疗效稳定,且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但其治疗范围比较局限,适用于直径小于4cm,且位置较表浅的实体肿瘤。
在实施该
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病情、肿瘤位置、大小、生长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以寻求
最佳的治疗方案。
综合来看,微波消融治疗的原理基于物理和生物学原理,利用微波产生的高温作用,
直接消融肿瘤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但该方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
步完善和改进。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肺癌
(首都医科 大学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科 ,北京 100050)
【摘要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周 围型肺 癌的疗效 及可行性 。 方法 对 17例周 围型肺癌 的 23
个 肿 瘤 结 节 行 超 声 引 导 微 波 消 融 治 疗 ,先 用 60 W 、100 S,然 后 30—40 W 、300~600 S,直 径 ≥3 cm 的肿 瘤 一 次 多 点 凝 固 。
结 果 微 波 消 融 治 疗 后 肿 瘤 结 节 均 有 缩 小 ,内 部 血 流 信 号 消 失 (14个 结 节 )或 减 少 (9个 结 节 );增 强 CT检 查 16个 肿 瘤 结 节 无
强 化 ,7个 部 分 强 化 ;4例 活 检 治 疗 区肿 瘤 完 全 坏死 。微 波 消 融 治 疗 后 1个 月 8例 临 床 症 状 消 失 ,9例 症 状 减 轻 。 15例 随访 6—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is an effective,safe,and feasible method for treating peripheral lung cancer.
【Key Words】 Microwave; Interventional ultrasonography; Lung neoplasm
文 章 编 号 :1009—6604(2007)05—0406—03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of lung cancer He Wen,Hu Xiangdong,Wu Dongfang,et a1.Department of Ultrasound,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 f Medical Sciences,Bering 100050,China
微波消融 频率
微波消融频率1. 引言微波消融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肿瘤和心律失常等疾病。
而微波消融频率则是指在该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微波的频率。
本文将对微波消融频率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定义、作用机制、应用领域以及相关技术进展。
2. 定义微波消融频率是指在微波消融过程中所使用的电磁辐射的频率范围。
通常,微波的频率范围为300 MHz到300 GHz。
不同的应用领域和治疗目标可能需要不同的微波消融频率。
3. 作用机制微波消融通过将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引入体内,使组织产生局部加温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目标。
具体来说,当高能量的微波与组织相互作用时,会产生组织内部分子振动、摩擦和转动等现象,从而引起温度升高。
在低频范围内(300 MHz到900 MHz),主要作用机制是电磁波与组织中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导致组织内部分子摩擦发热。
而在高频范围内(900 MHz到300 GHz),主要作用机制是电磁波与组织中的离子共振,导致组织内部分子振动发热。
总体来说,微波消融频率越高,其能量传递效率越高,温度升高速度也越快。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微波消融频率可能会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4. 应用领域微波消融频率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4.1 肿瘤治疗微波消融频率可以用于治疗肿瘤。
通过将微波引入体内,可以选择性地加热和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愈或缓解肿瘤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4.2 心脏病治疗微波消融频率也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病。
在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的治疗中,通过将微波引入心脏组织,可以选择性地摧毁异常的心脏组织或传导通路,从而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
4.3 神经系统治疗微波消融频率还可以用于神经系统相关的治疗。
例如,在神经介入手术中,通过将微波引入神经组织,可以选择性地摧毁异常的神经组织或阻断神经传导通路,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或其他神经系统相关的问题。
5. 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波消融频率相关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介入治疗肺癌的具体方法拔针时,嘱患者屏住呼吸,一边凝固辐射,一边拔针防止出血及针道播散,术后常规观察48小时,给予止血、抗菌治疗,一次微波凝固治疗范围呈类球型,直径3.5cm左右,肿瘤直径<3cm。
一次治疗即可,如直径>3cm时,需根据肿瘤形状进行多点治疗,一般治疗间隔1周。
对于肿块位于纵隔附近,靠近神经、大血管的患者,治疗应极为慎重,所有病例治疗前后测量病变大小,2周、4周、3个月、6个月CT增强扫描随访病灶变化,观察凝固治疗范围。
(3)术中及术后CT影像学变化:微波凝固即刻,CT表现为包括肿瘤在内的凝固组织为高密度软组织影,凝固灶可达3.5cm×2.5cm。
术后1周凝固区域内可见气化灶,CT值降低,外围有高密度反应区,1个月后凝固区域分周围反应带区,中央为含气的凝固坏死区,肿瘤进一步缩小,3个月凝固区实变,1年后凝固芪阴影几乎消失,个别残存微小的阴影,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治疗肺肿瘤,特别是肿瘤直径<2cm,若定位确切,一次可以达到肿瘤凝固变性、坏死乃至治愈,因此,该方法适用于<2cm周围型肺肿瘤治疗效果较理想。
对直径>3cm 的肿瘤,采用两点治疗,也可行多次凝固治疗。
(4)治疗效果与疗效评价:CT常规扫描通过观察肿瘤的体积初步判断疗效,但该方法不同于手术切除,治疗肿瘤形态变化不明显,通过增强扫描可进一步判断肿瘤凝固坏死范围,增强扫描在治疗1个月后较合适,可避免将周围炎性组织强化误诊肿瘤,治疗后如果出现复发,应继续行微波凝固治疗,光镜下表现为即刻组织充血水肿,间质性肺炎,1周后纤维母细胞、原纤维增生,轻度纤维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微波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减少肿瘤负荷,使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恢复。
(5)副作用及并发症:几乎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只要定位准确,严格掌握适应证,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微波凝固的治疗属微创治疗,除穿刺局部创伤、肿瘤及周围少量正常肺组织的热损伤外,对机体影响不大,常见并发症有气胸、出血、一过性发热、局部疼痛,皮肤烫伤。
治疗中大部分患者有热感,个别患者轻度咳嗽,术后即刻CT检查,可出现胸腔极为逸气,1周后可吸收。
术后3~5天,大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低热,持续3天左右,应密切观察,若体温超过38.5℃,给予抗感染退热处理。
(6)注意事项:1、必须选择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根据癌变大小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2、选择最佳穿刺层面、穿刺点进针路线:标准定位、命中靶点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由于肺脏器官的特殊性,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不可能要求患者长时间屏气来完成操作,因此,应在患者呼吸动度相对一致情况下完成治疗。
为减轻患者思想负担,治疗前与患者谈话,争取患者配合,去除不利于治疗的心理因素,训练呼吸气,保持一致的呼吸像,CT扫描肺病采用5mm层厚、层距连续扫描,选择肿瘤最大层面,制定治疗预靶点,进针点及进针路线,后者应尽量选择为避开肋骨、叶间裂、纵隔及肺血管的最短途径,进针点于体表准确标记。
3、实施步骤的关键:麻醉成功后,首先采用麻药针做体表进针点的标记(避免针尖超过胸膜深度),行CT扫描,再次核实进针点,准确无误后,做皮肤切口,将微波治疗针按预定的进针方向、深度,分3~4次将针尖进入预靶点位置,穿刺针在胸壁内未突破胸膜前、到达病变时、到底靶点分别沿体行断面扫描。
针尖进入胸腔时要求患者屏气,CT扫描确认针尖位置无误后,行微波治疗。
4、根据病变大小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由于实验中凝固病灶横径为2.0cm周围型肺肿瘤治疗,靶点应位于病变中心,对于小病灶,1次治疗效果就可以使肿瘤完全凝固坏死,治疗后病灶基本消失,对直径>3cm的肿瘤,一点治疗凝固范围不能全部杀死肿瘤细胞,应采用两点治疗,采用不同穿刺点、靶点,两点凝固范围应有交叉,也可在间隔一周后,不同点再行凝固治疗。
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般一次仅选两点治疗,对于直径>4cm的病灶,行多次治疗,多点组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对于肿瘤直径<3.0cm的病灶,一般1次治疗即可灭活肿瘤组织,肿瘤较大时,可分次多点治疗,一般治疗间隔1周。
患者治疗后肿瘤组织凝固坏死,肿块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绝大部分病灶缩小一半以上,甚至病灶消失,残存瘢痕组织,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对于肿块位于纵隔附近,靠近神经、心脏大血管的患者,治疗应极为慎重,如果肿瘤复发,位于纵隔附近,将影响治疗。
对于病变范围较广、可能有残存肿瘤组织的患者,需进行化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
动物实验表明,凝固的组织内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微波凝固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与放化疗等配合进行综合治疗,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织凝固疗法治疗肺癌是肺癌姑息疗法之一,尤其是管内型肺癌。
通过可视下点灼使瘤体温度升高,腔内新生物缩小或消失,从而使肺不张完全或部分复张、缓解呼吸困难,解除阻塞,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内镜微波凝固疗法在气管内或瘤体组织,只要温度达到42~43℃就可将瘤细胞杀伤,且温度每提高1℃或加热时间延长1倍,对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就增加1倍,癌组织的微血管是呈不规则颁的,阻力大,散热慢,加温后癌组织散热要比正常组织慢得多,从而发生血流淤滞、缺氧、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降低、内呼吸抑制。
电镜下可见溶酶体的增多、活化、聚核糖体裂解、粗面内质网脱、DNA变性,致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和自我消失,而正常组织微循环健全,散热较馔,在瘤体温度上升到42.5℃时,周围正常组织的温度仍在40℃以下,因此,高温对瘤组织细胞有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低。
(1)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腔内和(或)管壁浸润的支气管肿瘤,癌肿阻塞大气道引起急性呼吸促迫、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等并发症者。
2禁忌证:管外压迫引起的管腔狭窄者及严重的呼吸困难者为禁忌。
管壁浸润型肺癌1导致的管腔阻塞者慎用。
(2)操作方法:术前常规查肺功能、肝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术前30分钟注射哌替啶50mg及地西泮注射液5mg。
部分患者对疼痛耐受力差,可用硫喷妥钠及阿托品静脉麻醉,术前均作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部位,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插入至肿瘤部位,清除肿瘤表面分泌物,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孔将微波探头至肿瘤部位,根据肿瘤的大小及形状,设置功率70~80W,时间5秒,选择不同的点凝部位反复烧灼,最长总时间为100秒,每周1次,3~5次为一疗程。
同时辅以化疗,脱落坏死物在治疗后被咳出。
(3)副作用及并发症:常见发热,一般持续时间为1~7天,经过处理后可恢复正常。
可发生出血、支气管壁穿孔、坏死物脱落致肺不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一般并发症对症治疗均可缓解。
(4)临床疗效评价:由于支气管腔直径偏小,肿瘤深在,且管壁黏膜对刺激敏感性高,操作难度大,国内开展较少,有研究结果显示,CR+PR为86.4%,阻塞性肺炎得到控制者为81.8%,经过1~2疗程治疗后,呼吸困难,胸闷均有改善,胸片及CT检查提示控制者为81.8%,经过1~2疗程治疗后,呼吸困难、胸闷均有改善,胸片及CT检查提示肺完全复张,部分复张,有效复张率可达76.8%,咯血在治疗1~2天后全部停止,有效率可高达100%,微波治疗是晚期阻塞性肺癌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治疗后3周判定疗效,运气管腔内阻塞解除,瘤体消失,管腔通畅,肉眼未见管壁黏膜浸润表现者为显效,支气管腔内肿物消失,管壁黏膜仍有浸润表现和/或段/亚段支气管仍有肿瘤阻塞者为有效,支气管腔内阻塞未完全解除并有浸润表现者为无效。
81%的病人症状得以改善,尤以咯血和呼吸困难的缓解较为明显,胸片显示多数病例的块影缩小甚至消失,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得到改善。
(5)注意事项:实施治疗时,常因分泌物和坏死物的影响,易使视野产生不同程度的模糊,因此应保持视野清晰,不可盲目烧灼,以防发生支气管瘘,主病灶附近伴有癌性小结节病灶,为防止其生长导致气道再次阻塞,初次治疗时将微波电极贴于小结节病灶表面治病,使之凝固坏死,为防止产生支气管瘘,不宜将微波电极插入小结节病灶内。
目前国内尚无规范的微波辐射器,微波辐射器所辐射的能量因经纤维支气管镜的同轴电缆的长度、直径和发射功率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实施该治疗技术前,可用动物标本做简单的体外试验,以便摸索出适宜的微波发射功率,再应用于患者的治疗。
微波热疗治疗支气管肺癌能有效地杀伤肿瘤组织,解除气道阻塞,减轻管壁癌浸润程度,复张不张肺叶,促进炎症吸收,延缓肿瘤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且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
在此基础上结合放疗和化疗,能获得更好疗效。
该疗法对管内型肺癌引起的阻塞性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咯血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呼吸困难、胸闷、剧咳等临床症状的改善也十分明显,是腔内型肺癌姑息治疗的有效方法,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调整合适的治疗条件,副作用小,一般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目前认为高温可以对化疗药物起到增效作用,其机理可能是在42~43℃情况下,癌瘤细胞膜等性发生改变,可增加药物的吸收,并使低分子蛋白外溢,致核染色质蛋白含量相对增高,其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细胞破坏。
传统的手术切除和化疗对中心型支气管肺癌特别是大气道受阻的肺癌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探讨新的治疗方法,支气管肺癌的治疗应用方面由于支气管腔径偏小,肿瘤深在,且管壁黏膜对刺激敏感性高,操作难度大,开展很少。
MTC与微波透热(MD)疗法虽然都是通过微波热效应杀伤肿瘤细胞,但两者的作用机制却并非完全相同,MTC是通过特制的袖珍针状天线将高能量微波集中于尖端。
使组织局部温度迅速升达60~120℃,造成肿瘤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坏死,其作用效果快而强,对组织的杀伤几乎是百分之百,因此MTC的使用只能直接作用在肿瘤组织中,而MD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幼儿一物学特性的不同来达到杀伤肿瘤的目的。
此外,微波辐射有一定的穿透深度,915MHz微波的穿透深度为3.04cm,加之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较MTC大。
因此微波透热不仅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且可用于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相互重叠的病变区域,以使尽可能多地杀伤肿瘤细胞,保存正常组织,将MTC与MD联合治疗中心型支气管肺癌,病人症状得以改善,尤以咯血和呼吸困难的缓解较为明显,胸片显示多数病例的块影缩小甚至消失,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得到改善,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杀灭腔内肿瘤、解除气道阻塞,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MTC与MD联合治疗按MTC能更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延长复发时间,同时,MM 疗法尚能对管壁浸润和外压性狭窄的支气管肿瘤进行治疗,扩大了其治疗范围。
但在治疗中MM疗法耗时较长,患者痛苦较大,治疗后观察,除了少数病例最初几天咳嗽加剧、个别有发热,1周后均得到缓解外,穿孔、出血、瘘管等严重并发症极少发生,说明微波治疗支气管肿瘤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