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
“宇宙中的地球”复习说课稿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复习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是高中自然地理之重点,同时也是难度较大的一章。
本章一共4节,内容可归纳为三大部分,即宇宙、太阳系和地球的运动。
而这三部分的内容又是相互联系的。
前2节通过介绍宇宙的物质性和层次性,说明宇宙环境的特点;通过介绍日、地、月三者的关系,说明地球与宇宙环境之间的联系。
第3节着重说明地球的运动特征,包括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特点及其地理意义,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
第4节介绍地球的圈层结构。
本章知识体系如下: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宇宙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中太阳活动与地球的地球自转运动及地理意义地地球的运动球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结构地球的外部圈层二、高考内容范围与高考能力要求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能熟练运用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问题。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应特别关注太阳活动的最新事件。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能分析地球运动的特点、意义,认识对人类的影响。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震波及在探索地球内部构造中的应用,注意与板块构造理论的联系。
三、学情分析与教法分析现阶段是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部分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牢固,空间思维能力不强,地理运用能力较差的现象,尤其是我们这一届高三,初中地理基础知识薄弱,采用的又是课改新教材,因而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需要补充的东西多,需要理解的东西多,加大了复习的难度,而本章知识又是自然地理中难度较大的部分,也是每次考试中必考的内容,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确定以下复习思路:我想既然是复习课,就应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说的话留给学生说,教师在此过程主要起“导”的作用,并且要把学生的话概况起来形成方法。
通过练习,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具体内容的复习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步,基础知识梳理(主要是学生自己复习、概括、小结。
);第二步,高频考点突破、讲解(我们在复习过程中紧扣高考要求,把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内容一一突破,通过精选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各校典型的模拟题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真正掌握,形成能力。
高中地理说课稿: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高中地理说课稿: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一、引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自古以来就从未停止,从最初打磨石器的时代,到今天身着太空服探索外太空的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逐渐深入。
本说课稿将会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从宇宙的组成结构、地球与太阳系的位置关系、太阳活动、黑洞和引力波的探测等方面展开,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最新探索进展和地理学的重要性。
二、宇宙的组成结构宇宙的组成结构可以分为星系、星团、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
而在这些不同的组成结构中,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其中,星系是由大量恒星、星云气体、星际介质以及暗物质等构成的天体集合,常见的星系有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等。
学生可以了解银河系的概况,并比较不同星系之间的差异,了解宇宙的多样性。
三、地球与太阳系的位置关系地球是太阳系中第三颗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
了解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天体的位置关系,可以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规模和相对大小。
在课程中,可以通过引入科学家拍摄的宇宙照片和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让学生感受一下自己身处宇宙中的微小感。
四、太阳活动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其活动影响着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存在和生命。
太阳活动有周期性,其中最著名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黑子主要是太阳表面上的磁场不稳定导致的。
在黑子活动高峰期,太阳爆发会带来强烈的太阳风和太阳耀斑,这些辐射会对地球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太阳风与地球磁场交互作用时,就会发生极光等奇妙的自然现象。
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太阳风和太阳耀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还可以了解太阳风对卫星和人类的影响。
五、黑洞和引力波的探测黑洞是一种极为神秘的宇宙天体,它的引力极强,连光也无法逃脱,是物理学家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今年4月,天文学家公布了第一个黑洞图像,这标志着人类对宇宙黑洞的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
黑洞不仅在物理学中有所应用,在天文学中也十分重要。
引力波是另一个最新的宇宙探索领域,它是由于物体运动而产生的扰动,对于测量天体的质量和距离十分重要。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高一地理上学期大单元教学系列(人教必修第一册)
3.学生在互动节可能出现参与度不均的现象。
应对措施:
1.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宇宙尺度。
2.通过实例讲解和图示,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3.设计多样化的互动环节,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关注个体差异。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课后作业和练习的正确率。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宇宙的壮丽景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
2.设计有趣的课堂小游戏,如“宇宙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3.结合时事,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动力。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可能具备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对地球、太阳等基本天体的认识,简单的地理知识。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宇宙尺度、天体距离的理解困难,导致空间想象能力不足。
2.对恒星、行星、卫星等概念的混淆,难以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3.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的能力,导致知识迁移困难。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以一段宇宙探索的视频作为开场,展示宇宙的浩瀚和神秘,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2.结合视频内容,提出问题:“地球在宇宙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宇宙中的其他天体有哪些奥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通过简短的引导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2.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3.学生反馈意见。
反思和改进措施: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说课稿(15分钟左右)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号选手(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别是:说教材分析、说学生情况、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这节知识突出的特点是奇特性与趣味性。
能让地理学科在高中学习的启程阶段以科学、趣味的形象呈现惊喜与奇特,为今后的地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兴趣基础。
2、素养要求:(1)区域认知:阅读图文资料,认识宇宙中的天体类型与天体系统层次、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综合思维:结合星球环境,综合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并依据这些条件判断其他星球存在类似地球生命的可能性。
(3)人地协调观:了解地球生命存在条件的现实状况,增强爱护地球环境的意识;了解人类活动对宇宙环境的影响,培养宇宙环境保护观。
(4)地理实践力:模拟环境,能运用所学知识在艰难的环境中求生。
3、重点难点:“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我们这一节的核心知识,因此成为了本节教学的重点。
对于天体判断的依据书本上没有明确,是本节教学过程中需要补充的知识;地球的宇宙环境涉及的知识面较多,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是地理综合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贯穿高中地理学习的始终,因此准确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并以此建立一个综合思维模式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然而综合思维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这也是本节的难点。
二、说学生情况1、已知与未知:初中对于地球宇宙环境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浑天说”与“盖天说”的阅读,可以说知识基础一片空白,因此学生对于天体的含义与类型、天体系统的概况、地球宇宙环境的描述、地球特殊性条件分析都是未知。
2、能知与想知未知的领域充满了新奇,学生对于本节学习的兴趣很浓,通过书本的阅读、教师讲授和一定视频资料的观看后,学生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目标是能实现的。
鲁教版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
鲁教版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一、教材简介1. 教材概述《地球的宇宙环境》是鲁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重要的文章。
通过本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球的宇宙环境,包括地球的位置、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宇宙中的天体等内容。
2. 教材特点•知识点丰富:本篇文章内容涵盖了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宇宙中的天体等多个知识点。
•生动有趣:通过适当的比喻和描写,引导学生对宇宙环境的理解。
同时,融入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呼应课堂:本篇文章与学生在课堂上已学到的知识紧密相关,有助于巩固和扩展学生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
•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了解宇宙中的一些天体,如星球、星系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和科学思维。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包括对科学事实的认同和尊重。
•促进学生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对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的理解。
•学生对地球自转、公转和倾斜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的掌握。
•学生对宇宙中一些天体的认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宇宙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公转和倾斜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投影仪•教材《地球的宇宙环境》•黑板或白板•讲义、作业和试卷2. 教材解读•对教材的每个段落进行细致解读,明确知识点和重点。
•理解教材的主旨和融入的故事情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同学们,地球与太阳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大家先想一想,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一下。
(等待学生回答)2. 阅读教材教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地球的宇宙环境》这篇文章。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阅读教材。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下教材的第一段,了解一下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
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模板
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的课程内容。
地球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其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环境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展开我们的讨论。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首先,我们要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位于宜居带内,这使得地球拥有适宜的温度和气候条件,为生命的诞生和演化提供了可能。
地球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形成了昼夜和季节的变化。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作为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以及人类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阳的辐射能驱动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和风的形成,同时也影响了地球的生物钟和季节变化。
三、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保护我们免受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的直接伤害。
大气层由多层组成,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
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有着不同的影响。
四、地球的磁场地球的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液态铁和镍流动产生的。
这个磁场对地球至关重要,它保护我们免受太阳风的侵袭,维持了地球的大气层,同时也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导航的能力。
五、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除了太阳和地球自身的因素,宇宙环境也对地球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小行星和彗星的撞击可能会对地球的生态系统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此外,宇宙射线也可能对地球的气候产生间接的影响。
六、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也有助于我们寻找可能的外星生命,以及为未来的星际旅行和资源开发提供可能。
结语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了解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多方面影响。
希望这节课能够激发大家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并认识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的重要性。
谢谢大家的聆听,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课后与我交流。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部说课稿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3)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一) (5)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一) (8)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一) (10)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二) (13)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说课稿(一) (16)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说课稿(二) (18)第四节地球的结构说课稿(一) (21)第四节地球的结构说课稿(二) (25)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7)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说课稿(一) (31)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说课稿(二) (33)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一) (36)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二) (39)第三节大气环境说课稿(一) (41)第三节大气环境说课稿(二) (44)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说课稿(一) (46)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说课稿(二) (49)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 (51)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说课稿(一) (54)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说课稿(二) (57)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一) (61)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二) (64)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一) (67)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二) (7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4)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说课稿(一) (76)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说课稿(二) (78)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课稿(一) (81)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课稿(二) (85)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说课稿(一) (88)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说课稿(二) (91)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说课稿(一) (96)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一)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宇宙环境》是湘教版地理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
宇宙中地球说课稿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讲课稿各位老师家大家好!今日我讲课的课题是《宇宙中的地球》。
一、讲课标课标要求:描绘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
课标解读:“描绘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指地球四周的太空环境,即人类当前所观察到的宇宙的所有。
要初步认识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地点。
对这些认识、掌握后还要有条理地“描绘”出来。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既然是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那么第一要知道太阳系的构成,而“一般”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余行星对比,从质量、体积、运动特色等来看,地球是一般的,这是它与其余行星的共性。
“特别”是指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独一一颗合适生物生计和繁衍的星球,这是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余行星比较而拥有的个性。
“说明”是要说出原由,要表现理解的思想过程。
“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资料再到理性认识,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点图、地球自己的条件等,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过程。
二、说教材本节教材内容位于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节,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波及许多的天文知识,而宇宙的神迷与人类对浩大宇宙知识的激烈渴求,这些都很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设计了许多的活动,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得出结论。
教材在介绍天体的详细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如闪耀的恒星之类),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并采纳阅读的形式介绍了此中的四种天体,以增添学生的课外知识。
对于天系统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资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表达,学生在填写层次的框图的同时,就理解了天系统统层次性的含意。
为了说明地球的一般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指引学生应用数据分析研究,把地球与其余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一般的行星。
而对于本节的要点也是难点内容—地球的特别性,教材第一摆出结论,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八大行星中独一一颗合适生物生计和繁衍的星球。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叫杨龙,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内容。
说课标: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学段课程目标l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l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l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l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
说教材:本章是学习整个高中地理特别是自然地理的基础,学好本章内容,有助于后面相关知识的学习。
但本章内容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地球的运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因此要重视学生的观察和实践活动。
教材将“宇宙中的地球”部分内容放在第一章旨在使学生一进入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首先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本章主要有以下四节内容组成: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圈层结构。
这几部分内容由远及近、循序渐进的,首先讲述宇宙,然后讲述人类生存的地球,着重讲述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从宇宙空间来看,太阳只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恒星,但太阳通过放射能量和太阳大气层的变化活动,给地球造成巨大影响,所以前两节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
地球作为极普通的行星,属于天体行列中的一员,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是地球在宇宙空间一定天体运动规律下形成的重要特征,因而本章各节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
由于大气的运动、水的运动等都是建立在热量分布存在区域性差异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太阳辐射能是气流、水流运动形成的基础,而太阳辐射及其与地球在空间位置上的关系直接影响时空上太阳能量的多少,如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年变化,周长的日变化年变化直接导致纬度上的热量差异和海陆间的热量变化从而形成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
完整说课稿
完整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就《地球与宇宙》这一课题进行说课。
本课程是面向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自然科学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探索宇宙的奥秘,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一、教材分析《地球与宇宙》是初中自然科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单元。
本单元内容涵盖了地球的构造、运动、宇宙的起源、太阳系的组成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建立起对地球和宇宙的基本认识,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运动规律,了解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地球的运动规律、太阳系的组成和宇宙的起源。
2. 难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活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讲授新知:详细讲解地球的构造、运动规律,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3.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实验,加深对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就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宇宙探索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探究性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将采用清晰的结构和图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宇宙中的地球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法解决有关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天体系统示意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行特征。
2.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利用资料证明地球的普遍性。
3.运用相关资料和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推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归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建立宇宙是物质的和运动的科学观念,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欣赏宇宙美,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3. 通过欣赏天体的照片,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的宇宙环境。
2. 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本插图课件讲义和补充材料【教学过程与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辩论法、自主学习法。
结合一些具体实例、示意图进行综合分析、引导。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图片展示师:仰望星空,繁星点点,宇宙中的浩瀚,给人无限的遐想。
首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个图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并且思考一个问题“宇宙空间里到底有哪些天体”生:星星、月亮·······一、天体和天体系统师:接下来我们继续欣赏,在晴朗的夜空,我们用肉眼或者借助望远镜观察太空,又能看到什么呢?生:········师:现在我们看图片中出示的天体到底是什么?以及它的外表形态?它就是星云,星云是指外表轮廓模糊,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看图片里的太阳,它是一个本身能够发光发热的一类天体,叫做恒星。
高一地理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说课稿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它选自湘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第2课时“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我说课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基础上,从地球在宇宙天体系统中的地位和行星特点这两个角度去认识地球的普通性,而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三个“金锁链条件”。
二学情分析城市的学生通过电视、电影等科幻影片了解到一些有关宇宙的零碎知识,甚至对一些科幻情节(像外星人阿凡达)信以为真,他们对有关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条件等知识充满了幻想、好奇、渴望,本节课我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来佐证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
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
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科幻影片中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
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4.教学重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
5.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
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下)午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高一年级的学生身心日渐成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同时好奇心也比较强,对天文宇宙知识的兴趣较浓、探索大自然的欲望较强,但由于心理原因,思维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理性的认识。
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关于宇宙知识的内容在小学常识和初中科学课本中曾涉及过,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这对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知识准备;但这些知识都是很、零散的,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高中的内容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和提升,由于要求不同,学生所要认识的深度也不同,学习时应更加注重理性的分析。
新课标对本课时的要求是: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根据新课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能说出宇宙的概念,能够判断天体和天体系统;能列举出太阳系的成员,并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和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有了目标就应该有相应的方法与之对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我制定了这样一种教学策略。
就是既注意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又注意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的丰富理解知识,注意知识的实践性。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列举法,读图法和实验法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兴趣导入,案例列举,试误分析,活动演示四个环节,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环节:兴趣导入——展示一些浩瀚宇宙的图片和一段宇宙大爆炸的视频,引出本课课题。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除了可以使学生满腔热情地从事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以外,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第二个环节是案例列举也同样采用的是兴趣培养的原则。
首先我会请同学们我举出几个关于星空神话的故事,然后再分别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现在神六升空和嫦娥奔月,让同学们对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
《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下)午好,我是来自地理,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写黑板上:地球的宇宙环境)。
首先,是教材分析第一点,关于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本节课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三部分,学生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因此,本节课揭开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在整个地理教学中起着最为基础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二点,教学对象分析对于本课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同时好奇心也比较强,对天文宇宙知识的兴趣较浓、探索大自然的欲望较强,但由于心理原因,思维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理性的认识。
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知识基础上,关于宇宙知识的内容在小学常识和初中科学课本中曾涉及过,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这对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知识准备;第三点,教学目标新课标对本课时的要求是: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
根据新课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②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③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教材相关插图、数据资料,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②通过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和“八颗行星基本数据表,归纳出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③学会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近年来重大天象奇观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培养自己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宇宙环境》。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地球的宇宙环境》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学生认识地球的宇宙位置、理解地球的特殊性以及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宇宙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较为零散和粗浅。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来理解较为复杂的地理现象和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
(3)掌握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读图、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探究地球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全球视野。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天体系统的层次。
2.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的特殊性。
五、说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展示一些宇宙天体的图片或视频,如星空、行星、星系等,让学生感受宇宙的浩瀚和神秘。
2. 提问学生:你对宇宙有什么了解?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什么位置?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讲授新课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讲解天体的概念和类型,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等。
(2)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太阳系中主要天体的位置和特征,让学生明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3)介绍天体系统的概念和层次,以太阳系为例,展示天体系统的结构,让学生理解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层次。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三单元第1课《地球——宇宙的奇迹》优质课说课稿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三单元第1课《地球——宇宙的奇迹》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地球——宇宙的奇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科学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了解地球的特点以及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区别。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地球有更全面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他们对宇宙和地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地球的特点,他们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逐步建立对地球的正确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了解地球的特点,以及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增强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特点,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区别。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地球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地球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宇宙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地球。
2.探究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特点,如地球是蓝色的、有大气层等,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地球的特点。
4.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区别: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其他行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区别,如地球有水、有生命等,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区别。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研究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一.说教材:【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教材分析】: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
第一部分描述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二部分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体积、质量、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2)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以“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为例)。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科学正确的宇宙观。
(2)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树立辩证主义的思想。
宇宙中的地球 说课稿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本节为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课型是新授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分析说明设计的思路及原因。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节课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这三个框题,内容是联系紧密的。
根据根课标要求,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大致的了解与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二是运用地球、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相关资料来分析、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颗行星。
2、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的第一节课,同时也是高中地理开篇的第一课。
本节课上得好坏与否,在短期影响方面,学习内容上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接下来的行星地球其他知识点的学习;而在长期影响方面,学习兴趣上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因此,本节课将会影响到学生对整个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是整个高中地理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3、教学目标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根据此要求,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4、教学重、难点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地球在宇宙中(说课稿)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说课稿:评委老师好,我是**号教师,我抽到的课题是《地球在宇宙中》,我的说课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及策略、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四方面的学科素养。
本节课是中图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同时也是高中地理开篇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课标要求以及教材内容本节课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2、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天体从系统层次图掌握用框图分析地理事物的方法2、通过八大行星物理性质比较表,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读取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探讨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掌握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说学情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比较强,部分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宇宙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知识不够系统,也不能聚焦地理环境这个核心。
另外,学生对宇宙的一些相关概念常常含糊不清,在教学中有必要对其进行纠正。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这部分内容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这是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
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二)教学难点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学生易于从自然视角认识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索地球为什么具有生命。
四、说教学方法与策略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学情,本节课我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读图指导法等教学方法,其中起主导作用是案例分析法和读图指导法,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下)午好,我是来自地理,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写黑板上:地球的宇宙环境)。
首先,是教材分析第一点,关于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本节课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三部分,学生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因此,本节课揭开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在整个地理教学中起着最为基础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二点,教学对象分析对于本课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同时好奇心也比较强,对天文宇宙知识的兴趣较浓、探索大自然的欲望较强,但由于心理原因,思维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理性的认识。
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知识基础上,关于宇宙知识的内容在小学常识和初中科学课本中曾涉及过,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这对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知识准备;第三点,教学目标新课标对本课时的要求是: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
根据新课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②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③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教材相关插图、数据资料,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②通过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和“八颗行星基本数据表,归纳出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③学会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近年来重大天象奇观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培养自己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课中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以及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原因是重点,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学生对有关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条件等知识充满了幻想、好奇、渴望,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第二个方面,教学方法分析1、直观演示法:利用视频或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带往神秘的宇宙探索,站在宇宙的某一个角度来审视地球,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讨论探究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讨论探究可以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3、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图片以及数据的比较分析有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个方面,说教学过程以上进行了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分析,那么我如何开展本节课的教学呢,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这几个部分,其中我将安排5至7分钟来导入新课,30分钟进行新课讲解和探究,剩下的部分用6至10分钟完成。
1、直观演示、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有关宇宙的视频直观导入本节课的开始,把学生带到神秘的宇宙空间,先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镜头一拉一伸,既可透彻解剖知识体系,又可创造神秘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作好铺垫。
板书: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2、动手画图、活动探究首先各学习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将自己所知道的宇宙知识或神话故事等向全班同学讲述。
(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北斗星、哈雷彗星)让同学们对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组织能力,归纳得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十分有限。
这样,通过教师和学生递进式的一问一答,使学生明白“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第二个环节多媒体演示:恒星、星云、行星及其卫星、彗星等图片。
提出疑问:1、什么是天体?天体都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天体系统?2、自行设计天体系统层次图,以多种方式表示并描述地球的宇宙位置。
这样,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并适当引申,使学生了解天体系统的形成条件,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知识点;板书: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一)银河系及河外星系(二)太阳系和地月系3、比较分析、突破重点我将投影“太阳系示意图”、八颗行星基本数据表(见教材),合作讨论并比较分析地球上有生命物质的形成条件及原因,并完成教材P11活动1。
通过合作学习、问题探究和资料的比较分析,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对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进行讨论探究并陈述见解,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发言,教师点评后与学生一起对地球及太阳系其他行星的运行轨道、与日距离、体积、质量、密度等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以及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板书:三、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地球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
简单扼要的将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总结,有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
4、布置作业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强化、延续和补充,这节课的作业是,学生根据教材第十一页的“活动”,以短文的形式谈谈如何在茫茫宇宙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评委老师指正,谢谢!六、板书设计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宇宙和光年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三、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1、普通行星2、有生命物质存的条件 自身条件 外部条件教学过程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高中地理第一册,那么高中地理上册以宇宙环境为开端,相机为我们介绍了大气环境、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让我们在了解四大环境的基础上了解自然规律,协调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那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宇宙环境也就是宇宙中的地球,第一单元的内容。
那么宇宙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呢?天地四方为与,古往今来为舟。
可见,宇宙是一个时空无限的事物,宇宙星光灿烂,及其深邃而又神秘,也因此,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思考和探索。
那么有关宇宙,从历史至今,让我们沿着时间的脉络,来了解一下人类从古代到今天的认识,几种代表观点,古时我国有一种古老的说法,认为呢,天使远的地是方的,所谓的盖天说,他们认为,大抵是四方的,天就像撑开的伞一样笼罩着大地上,星辰就像爬虫一样过往星空,那这种学说还是简单的,那么人们会思考日月星辰每天都是东升西落的,那么,他们落去之后又是如何回到起点的?在我们看不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又在哪里呢?后来,张恒提出了浑天说,他认为天河地的关系就是蛋清和蛋黄的关系,地如同是蛋黄,天呢则把地像蛋清包裹 蛋黄一样包裹在中间,因为这样的模型是圆的,所以称为浑天说。
在这里,他解释为太阳在我们所看的视野当中,日月星辰在另外一面,到了夜晚,太阳落了下去,星星就到了我们这边,所以说,用来解释更为合理,这样呢,浑天说慢慢取代了盖天说。
通知了当时的中国的社会会有上千年之久,这个学说的进步之处认为在天之外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还有着我们不可知的事物,朦胧的提出宇宙是无线的。
他与地心说的银河系{ {太阳系地月系 {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 其他行星系可见宇宙(总星系) {共同之处是把地球看成是宇宙的中心,这一点与地心说是不谋而合的,那么,我们下面就了解有关地心说说,他盛行于欧洲的一种学说,是由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发展并明确提出的,那么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在地球之外有月球,水性,金星,太阳的这些星体,在往外是恒星天,恒星天之外则是推动天体运行的原动天,那么从这个观点来看,地心说也有他的进步意义,他把恒星和行星区别开来,并且他的成功之处,他观测行星应该有他自己的轨道,再去推及其他的他没有看到的行星,他的轨道,他的问题也恰恰表现在此,他是通过观察得来的、但是更远的人们发现更多的行星的时候,对于那种准确的定位显得与实际的不吻合,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体的发现越来越多,地心说的漏洞越来越多这个时候,有一种更进步的学说,在16世纪,波澜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为代表提出以太阳为中心的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太阳以外分别那行星是围绕太阳旋转的,地球也是其中的一个行星,地球一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绕着太阳转,那么可以说,地心说无疑是进了一大步,因为呢离我们的客观事实又接近了,而且围绕太阳西,围绕太阳转,初步提出了太阳系这种雏形,比起地心说有很多圈层比起来优美和谐的多了,慢慢睇,日心说也被人们所接受,但是,科学的返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日心说提出之后也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在地心说提出之后,基督教会是非常推崇的,为什么呢,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与基督教会所宣扬的上帝创造了人,把人处于宇宙的中心,是一致的,那么有谁怀疑这种学说,就是亵渎神灵,是大不敬的,所以对那些拥护日心说的科学家,也遭到了教会的严厉的制裁和破坏,比如说意大利的天文学家布罗诺被活活的烧死,那么还有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也因此被囚禁一声,以及牛顿啊等等都受到严重的惩罚,但是科学是进步的,我们也不无遗憾的,这些科学家付出了心血,甚至是生命代价,但是他们所未知奋斗的真理在我们今天看来也并非是真理,但是他们的科学的探索精神是值得我们称赞的,在今天,人们发现日心说也有他的漏斗,在1929年哈勃发现在我们的星系是互相原理的,在1948年,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学说,所谓的宇宙大爆炸是观点在于我们的宇宙是开始在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点,但是能量非常巨大的一个点上,在某一个时刻,这个点爆炸了,然后在爆炸的过程中,元素出现了然后又出现了由原子分子组成的气体物质,气体物质又不断的演化形成新的星体,简单的示意一下我们现在的星体,以上是我们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进步的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