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研型教师的基本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科研型教师是当今学校发展所需要的理想教师类型。

正如《面向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所预言的:“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过去,教育科研似乎只是专业研究人员或高校学者们的专利。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越来越注重开展教育科研,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展教育科研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教师更新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需求。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导,学校要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就必须走教科研之路。基于此,本着“素质教育出经验,教育科研出精品”的思路,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走出一条教科研的创新之路。

下面从我校的实践出发,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就关于科研型教师培养的主要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习提升法

时代要求学习成为高度自觉、自主、自助的日常活动,传统的被动式教育终将抛弃。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吐故纳新,想方设法利用现有条件提升自

己素养,已经成为了科研型教师的助推器和发动机。除了依靠学校、社区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以外,如何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所收获,都能不断提升自我,以自学形式开展的多种活动,尤其是与教育教学有紧密联系的教育科研活动是一个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科学文化素养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而包括了下列多层次复合结构:(1)当代科学、人文常识:新时代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宽泛,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在研究性学习中凸现出来,底子硬的通识型教师最受人欢迎,若一问三不知会贻笑大方;(2)专业学识:有无深厚扎实业务知识功底决定了是平庸的教书匠还是学者型教师,只有后者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得心应手;(3)教育学、心理学修养:为避免教学中的封闭性、盲目性和随意性,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探求教学规律,否则教学将停留在感性经验上因循守旧,教育科研也无从下手;(4)现代教育信息技能:伴随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急剧的革新,宽带网络开辟了全新的教学天地。

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图书以及一些真正提升自身内在修养的图书,尤其是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图书因此备受关注,最新教育理念方面的如《国际教育新理念》、《教育新理念》等;课程与教学论方面;如《走进新课程》、《研究型课程》、《探究教学

的学习与辅导》等;新课程评价方面:《有效的学生评价》、《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等成为抢手货。《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等图书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对广大教师都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再诸如《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会学生思维》、《师生沟通的艺术》这些书则能使教师受益终身。

二、投身实践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提倡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反思、再实践,促使教师“学”“思”结合,“教”“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从理论上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品位,以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在“课堂下水”中“学会教学”,是他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此次新课程实验,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锻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因此,整个实验过程不是教师按照专家设计的图纸进行依样施工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到底怎么改,没有现成的答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靠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摸索解决。

实践出真知,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等都来源于长期的

观察和实验。新的教育思想,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何况大部分教师在这类培训后都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上,在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或转换上,有一个很难逾越的鸿沟,这种困惑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教师。

近年来流行的“行动研究法”,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行动和研究的结合,创造性运用理论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行动研究,是立足于中学教育教学的研究,是教师通过自己第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这是中学教育科研的独特性。其特点可概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从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这种研究并非游离在教学之外高谈阔论,坐而论道,而是留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解决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没有失败的研究,教师在科研中最大最有价值的收获是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的增长。因为研究是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是教师参与其中的真诚投入,是教师对自己深刻的反省与思考,是教师在不断成长和成熟。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练一套真功夫,即在做中思考,在做中试验,在做中成长。教师们在学习了理论后要付诸于行动,譬如在研究了《怎样听课评课》、《说课艺术》、《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教育科研技能训练指导》、《怎样写教学论文》等

后,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指导性和借鉴性功能,经过试验、对比、内化,最终贯彻到自己教学的具体过程,引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由经验走向科学、走向理性。众多优秀课题代表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流和方向,立足于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重视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重改革、重实用”的特点,正确处理点、线、面关系,从一点突破,带动一个层面问题的解决。

三、组织培训法:

世界教育大会对新世纪教师提出的责任之一就是“终身学习并不断地培训自己”。建立教学、培训、科研一体的工作程序,探索“参与·分享”式等双方积极互动的培训模式,克服快餐式培训的缺陷。在此重点介绍“参与——分享”培训模式,就是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参与者在活动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点,在交流与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除旧布新,从而产生了新的思想,达到了新的认识,滋生学习和创作的冲动,最终实现自我提高。该模式包括五个环节,即情感沟通、头脑风暴、小组交流、集体研讨、小结评价等,遵循广泛性、多样性、开发性和平等性。

科研型师资队伍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是学校人才高地的孵化器。一所优秀的学校应该办成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成为名师不断涌现的摇篮。由于某些培训者观念还仍很落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