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研型教师的基本方法

合集下载

科研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

科研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科研知识培训与科研知识测试相结合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重要基础要想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必须让教师掌握教育科研及课题研究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

通过我校教师科研素质前测调查情况,发现多数教师的科研素质处于中下等水平。

为此,我校每学年都举行科研知识培训学习活动。

科研知识培训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科研主任培训科研骨干教师,第二层次是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全校普通教师。

为检查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每次培训学习后,都进行严格的科研知识测试,合格者发合格证,不合格的下期继续培训:无论哪个层次的培训,都做到培训方案与培训内容相结合,统一集中培训与分散自主学习相结合,记好学习笔记与写好学习心得相结合,常规检查与训后测试相结合,检查测试相结合,培训效果显著。

通过科研知识培训与科研知识测试相结合的途径,全校教师深入掌握了教育科研的有关知识,特别是掌握课题研究及经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知识体系,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素质,为科研型教师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课题研究与专题研讨相结合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重要内容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筛选研究课题的能力。

在推进新课程、落实新理念、执行新课标过程中,科研型教师必须善于从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把其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题。

我们觉得开展教育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正是选择有研究价值课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把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

近年来,我校以“在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重点,以“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本学科的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总专题,组织专题研讨活动。

每次专题研究活动,都以教研组为单位,统一时间,进行分组专题研讨,在学校总专题下,结合本学科分专题进行。

要求各教研组长在搜集本学科教改中急需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研讨材料,在组内交流互动,各抒己见,探讨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课题研究与专题研讨相结合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一途径提高了教师的科研选题立项能力。

如何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如何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如何做一名科研型教师?新课程的改革对于我们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应该再充当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也不能在局限在以往的课本的圈子里,实行狭隘的语文观的教学,而是需要开阔我们的眼界,深入学科教学的思考,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们身上需要思考的任务则是如何在新的时代育人,如何在新的观点下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更具创新水平,更有人情味的孩子,所以,这些无时无刻不在要求着我们要随时随地对自己的工作实行深入的思考,实行科学的研究,也就是说,做一名科研型的教师是我们当前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教科研型教师理应具有敏锐的发现力和思考力。

我们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的工作当中,常常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有的时候看似解决了,不过却是仍然存有蔓延的状态,有的时候正在以这样那样的形式转变着。

所以,我觉得,科研型教师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善于发现生活和教学中存有的问题,并且要认真的,深入的思考遇到的这个问题,不要忽视我们的教学当中遇到的一些细小的问题,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所遇到的问题,我们总要去寻找他的根源,凡事有果必有因,我们只要在这些问题上多留心,就会看到那些平时或许忽略了的东西。

其实,这样看来,做个科研型的教师并不难,我们作为在一线工作的教师,不必由于自己的发现微不足道而感到离“科研”这个词有多么大的距离,在学校环境中学生所受的最重要的影响是来自教师,所以,我们要重视在教学工作当中的思考和总结这个环节。

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在一定水准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科研水平是一种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水平,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新。

有时我们会感到教科研是教研部门和教育理论工笔者的事,实际上,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每一点理解,教育实践水平的每一次提高都往往先来自教育科研,当我们遇到一些对教育教学发展有重要作用的问题时,我们想通过教科研加以突破,可在教科研中不是被某一专业知识卡住了,就是因缺少一定的理论知识指导或教科研方法不当而中途流产!所以在教育科研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教师自己的水平也会得到不断提高。

浅谈如何培养科研型教师

浅谈如何培养科研型教师
关键词 : 型; 经验 科研型 ; 培养 ; 教师 所谓科研型教师就是指具有一定的科研 意 识和科研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 探索 教育 规律 和教育方法 ,把受教育者和教育活动作 为 自己的研究对象 ,并能 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育 思想 和方法指 导学生 ,提高教育效 果的教师 。 科研型教师不 同于传统意义上片面注重知识 传 授 的经验型教师 ,一般的 ,经验型教 师给学 生 的往往是知识与技巧 ,而科研型教师本着 “ 以 人 为本 ”的精神 给予 学生 的往往 是眼 光和境 议的教师给予适当经济支持。另外 ,学校也可 分 利用 自己所学的知识 ,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 利用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 ,让这些外出学习的 分析 ,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最后进行实 教师 回来后 ,把所 学到经验再与全校教师进行 践 和验证 。这样 ,在每次 的课 题研究过程 中 , 交流 ,互相学习和促进。 提高 自己课题研究的能力 。 4强化教科研制度建设 ,提高教师的教研 2 去高层 次学校继续深造 . 2 学校可派出一部分头脑灵活 、接受 能力强 水平 的教师去更 高水平 的学校继续学习 ,提高 自己 无论是什么样的学校 ,无论是中小学还是 的理论和业 务水平 ,这样学 习的时间 比较 长 , 大学 ,无论它是抓教学还是 主抓科研 的学 校 , 般至少一 年的时间。因为在 同一所学校里 , 教师 的教学都离不开科学研究。具有一定 的教 界 ,同时 以学生能否得到主动发展 和师生能 否 人们 进行交 流的知识 ,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 的 育科研能力是科研 型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 重要 共 同发展来 评价教育 工作的效果 。 因此, 研 局限性。为此,学校可与校外沟通和联 系 , 科 本 素质 ,也是科研型教师 的主要标志之一 。教育 型教师更能适应新时代发展 的需要 ,更能满 足 着 “ 提高本 校师资水平 ,促进学 校稳 步发展 ” 科研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 自己的教育教学 活动 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创新精神。 的方 针 , 出校园,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与 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是培养教 育科研能力 的 走 如何能更好 、更快地培养 科研 型教师 已成 优质 教育学 校接轨 。 基地 ,同时也是展示教育科研能力和成果 的平 为 当今众 多教育领 导者研 究的一个重要 问题 。 23 _为教师提供充足的网络 资源 台 日 。作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可 以把感 现 在很多学校建立了网站 , 并组建 了局域 受 最 深的 问题 作为一 个科研 问题 提出来 ,以 为响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 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 可 来人手 。 网 ,但是有许多 网络资源必须是付 费购买 的 , “ 科研”带动 “ 教研” ,再以 “ 教研 ”促进 “ 科 l根据分类管理 , 把教师组建成不同的研 例如理工科 的一些科研资料 , 必须学校经过付 研 ” ,将二者有 机地结合起来 ,使 两者 实现 良 费购买 以后才能下载 ,因此 , 只有有 了充足 的 性 互动、协 调发展 、融合 提高,并有效培养教 究团队 由于每个教师有不同的个性 ,每个教师 的 网络资 源 ,人们 才能 随时下 载一些 课件 或资 师教研能力 , 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 ,这也是时 知识层次和结构也不相同,因此可根据教师的 料 ,在不断 的学习和交流中提高 自己的工作和 代 发展 的要求。 性格、学历 、知识层 次和结构等因素把各个教 学习质量 。 参 考 文 献 师分到不同的研究团队里,并再在团队里选一 3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提高教师研究 … 黄柏 芳. 导教研科研一体提 高师资队伍水 1 倡 个学 识水平 最高 的专家 来带领 这个 团队 。这 课题 的能力 平 m . 现代特殊教 育,2 0 ro :9 1 . 0 8 i ) — 0 样 ,在每一个 小团队里 ,每个人 目标明确 ,方 教师要 勇于发现问题 ,只有 发现 了问题 , 【】孙淑 荣,刘海英. 2 浅谈如何成为科研 型教师 向一致 ,既有专家的引领 ,又有团队成员之问 才能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在现在的高校研究 『1. 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 0 (9 :5 — 3 05 1) 2 5 . 作 者 简介 :侯 林 瑞 (9 7 ) 河 南省 林 州 17 ~ , 的相互协作 ,这样就可 以推动 团队整体素质的 中,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对 自己所学专业和方 发展。学 校在不 同时间和阶段也可从校外聘请 向的研究了如指掌 , 知道 目 前研究的热点是什 市人 ,2 1 0 0年博 士毕业 于 南京 工业 大学 。现 知名的专家学 者到学校甚至 院里讲 学或指导 , 么 ,研究到什么程度 ,研究 的趋势和走向是什 就职 于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 学与工程学院 ,副 这样可为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起 到 么 ,更重要的是 ,要掌握 目前此研究的局限在 高职称 。 目 前主要从事纳米杂化复合材料的制

培养科研型教师的基本方法

培养科研型教师的基本方法

怎样培养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科研型教师是当今学校发展所需要的理想教师类型。

正如《面向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所预言的:“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

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

过去,教育科研似乎只是专业研究人员或高校学者们的专利。

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越来越注重开展教育科研,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展教育科研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教师更新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需求。

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导,学校要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就必须走教科研之路。

基于此,本着“素质教育出经验,教育科研出精品”的思路,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走出一条教科研的创新之路。

下面从我校的实践出发,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就关于科研型教师培养的主要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学习提升法时代要求学习成为高度自觉、自主、自助的日常活动,传统的被动式教育终将抛弃。

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吐故纳新,想方设法利用现有条件提升自己素养,已经成为了科研型教师的助推器和发动机。

除了依靠学校、社区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以外,如何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所收获,都能不断提升自我,以自学形式开展的多种活动,尤其是与教育教学有紧密联系的教育科研活动是一个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科学文化素养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而包括了下列多层次复合结构:(1)当代科学、人文常识:新时代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宽泛,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在研究性学习中凸现出来,底子硬的通识型教师最受人欢迎,若一问三不知会贻笑大方;(2)专业学识:有无深厚扎实业务知识功底决定了是平庸的教书匠还是学者型教师,只有后者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得心应手;(3)教育学、心理学修养:为避免教学中的封闭性、盲目性和随意性,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探求教学规律,否则教学将停留在感性经验上因循守旧,教育科研也无从下手;(4)现代教育信息技能:伴随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急剧的革新,宽带网络开辟了全新的教学天地。

怎样做一名教科研型教师

怎样做一名教科研型教师

怎样做一名教科研型教师
教育科研应当与新课程和教改实际相联系,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其中。

教师应当从自身所在的学校和班级中入手,发现问题并进行科研。

教师应当在科研中不断研究新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培养出创新的学生。

3.教育科研要有理论做基础
教育科研不仅需要经验,还需要有理论做基础。

教师应当不断研究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教师应当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只有这样,教育科研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教师自己的水平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4.教师应当成为科研型教师
教师应当角色转变,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即科
研型教师。

教科研型教师具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教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应当有宽厚扎实的教育科学素养,有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能静下心来搞教科研,善于收集和处理各类信息,有总结和推广科研成果的能力。

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教师应当以创新为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养计划

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养计划

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养计划引言作为教师,除了授课之外,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课堂挑战,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为此,制定一项全面而系统的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养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一、制定目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首先需要明确培养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包括:提高教师的教学知识和技能、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培育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二、提供培训课程为了帮助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计划可以提供一系列培训课程,如教学方法与技巧、课程设计与评价、教育心理学等。

这些课程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形式进行,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三、促进师资交流为了丰富教客教学科研能力培养计划,可以通过组织教师交流活动来促进师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教学研讨会、学术研讨会以及教学案例分享等,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热情。

四、提供资源支持教师在进行教学科研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

计划可以提供教学教材、学术文献和科研经费等,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此外,还可以建立教学科研平台,为教师提供更多资源和合作机会。

五、指导教学科研项目为了实现教学科研能力的全面提升,计划可以指导教师开展科研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是小规模的课堂行动研究,也可以是大型的教育实践项目。

通过实践与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和教学变革,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六、评估与反馈评估与反馈是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评估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和能力,并及时给予反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七、激励与奖励为了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科研的积极性,计划可以设立一系列激励和奖励机制。

例如,可以设置科研成果奖、教学探究奖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和教学探索,进一步推动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

八、建立反馈机制为了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可以建立一个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养计划的反馈机制。

让科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长方式

让科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长方式

让科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长方式科研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因为科研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学术知识和技能,也能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本文将探讨如何让科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长方式。

一、建立科研机制建立科研机制是让科研成为教师生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科研支持体系,包括设立科研经费、提供实验室设备、组织研讨会等。

这些支持可以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活动,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成果。

二、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学校应该提供足够的学术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讲座等,加强和同行的交流和沟通。

同时,学校还应该为教师提供机会去国外参与学术交流和访问,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学术影响力。

三、注重教师的自主发展学校应该注重教师的自主发展,鼓励教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提供多元化的科研支持,让教师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行科研工作。

这样有利于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

四、加强团队合作团队合作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培养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校应该扶持和鼓励教师之间的跨学科合作和互助合作,提供团队科研经费和支持,举办团队学术研讨会。

这些措施能够增强教师的学术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氛围。

五、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科研成果的转化是让教师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工具和技术,以提升教学和科研的实效和质量。

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与企业和社会合作,将科研成果向社会推广,助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总之,让科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长方式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科研机制和平台,注重教师的自主发展和团队合作,同时也需要鼓励科研成果的转化,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学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和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浅谈新时期科研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培养方法

浅谈新时期科研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培养方法

限进行工作 , 而且这种劳动和这种劳动所取 得的报偿是难 以相等 的。只 有 不怕辛苦 、 不计得失 、 热爱真理 、 坚持真理 , 具有 为真理而献身 的精神 , 才能

科研 型教 师 的基 本 素 质 结 构
科 研 型 教 师 与 一般 的 教 师 相 比 , 有 共 同 之 处 , 有 不 同 之 处 。 相 同 投 身 于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的 过 程 之 中。 只 有 这 样 才 有 可 能 发 现 真 理 , 到 教 育 既 又 找
始 的。要在科学研究、 教育教 学实践 中发现 有价值 的 问题, 并把 它作 为科 作 风 , 革 陈 『 的教 学 模 式 , 胆 探 索 先 进 的 教 学 模 式 。 改 1 5 t 大 学 研 究 的 课 题 , 师 必 须 具备 发 现 问题 的能 力 。 ( 信 息 搜 集 与 整 理 能 力 。 教 2) 2 培养科研型教师 , . 必须树 立 以人 为本 的科学 发展理 念 , 用激励机 运 搜集和初步整理信息 的能力是一 种基础 性的专业 能力。 教师应 学会对 众 制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 的 信 息进 行分 析 、 价 、 合 , 用 1头 或 文 字 、 形 或 表 格 等 形 式 对 信 评 综 并 3 图 激 励 必 须 以 人 为 本 。 教 师 的 需 要 出 发 。 教 师 的 需 要 与 一 般 人 的 需 要 从 息 进 行 整理 。 ( ) 拓 创 新 的 能 力 。科 研 是 一 种 崭 新 的 创 造 性 活 动 , 要 不 完 全 一 样 , 们 的 需 要 除 了一 般 人 的 自然 需 要 。 会 需 要 和 精 神 需 要 之 3开 所 他 社
知 教 之所 由 兴 , 知 教 之 所 由 废 ”, 仅 具 备 这 些 素 质 是 不 够 的 , 就 意 味 旋 、 又 仅 这 检查 , 教师都当实事求是 , 学对待, 科 如实反映教 育现 象的本质 和规律。

培养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方法

培养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方法

培养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方法就高校的实际而言,培养青年体育教师的科研素质的方法应主要抓好广泛阅读、系统思考与深入讨论紧密相连的三个环节。

3.1 广泛阅读首先,阅读能使人熟悉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提高专业能力,丰富知识背景;其次,可以了解过去的研究路线和正在进行的研究与以往研究工作的关联性;再次,整合并摘要某个领域内已知的研究成果,能使人认识到未来可能出现的研究方向;除此之外,还能向前人学习并指出研究盲点,刺激新观念的产生。

阅读得太少,就不可能了解前人在本领域做了哪些工作,做到什么程度。

缺乏对前人研究贡献的掌握就谈不上研究,凭空想像造出来的所谓成果,内行人不用多看就知道缺乏底蕴。

科学研究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青年体育教师必须打好基础,首要的问题是在专业知识上有量的积累。

只有围绕所选主题,广泛地搜集国内外研究文献,做好文献综述,才能把已有的研究脉络梳理清楚,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青年体育教师除了广泛阅读本学科专业领域的文献之外,还应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但不应该漫无边际地阅读。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它需要有一种对世界自由探索的热情、力量和冲动,唯有这样,才可能冲破学科界限的栓桔而不是被塑造为严格职业化的机器。

需要注意的是,学科交叉并不仅是先学一个学科后再去学另一个学科,而是要在不同学科间领悟到一种普遍的东西。

[7]随着网络的发展与应用,要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文献,要掌握技巧。

一般来说,在文献收集与分析过程中,初期重广度,即面上要铺开,不能有遗漏,尤其是经典文献、代表性文献;中期重深度,即点上要深人,针对与自己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要仔细阅读、深入阅读,做到完全领会;后期重评论与检验,即阅读中注重归纳与评述,这就涉及到系统思考问题。

除此之外,要处理好浏览、泛读与精读的关系,浏览主要是阅读摘要与结论,看是否与自己研究的主题相关;泛读是了解文献的主要方法,对于将来自己可能直接引用的地方要读懂原意;精读是仔细、反复读懂全文,不能断章取义,尤其是外文文献,可能需要数次阅读再加上向别人请教才能完全领悟。

如何做一名科研型的教师

如何做一名科研型的教师

如何做一名科研型的教师做一名科研型教师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六个字)即学习、实践和反思。

一学习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我们自身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那么我们怎样从繁忙的工作中,忙里偷闲进行学习呢?只要我们有学习的决心,学习的方式有多种。

按照学习途径的不同,适合我们的学习方式有三种:1 从听课中学习利用空节多听听同事的课将对自身成长大有益处,因为教师们各具千秋,听课有利于博采众长;同时也有利于发现不足,有时一个缺点表现在自己身上,可能不以为然;如果表现在别人身上,会更容易发现。

2 从电脑上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级教师家园”等很多教育网站上有专家讲座,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计等丰富的内容,我们随时点击都可以学习。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只有我们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时,教育才真正成为师生共同享受的幸福生活。

现在我们松原教育信息网里有一个博客联盟,大家只要登陆这个网站,点击Register,注册后便拥有自己的博客空间,便可以发布日志。

我们也可以学习别人的日志,登陆网站后点击博客Bloggers,王丽杰数学教育是松原市数学教研员的空间,花开有声是语文教研员的空间,我的博客空间是我的名字全拼,浪飞花是施少丽的网页。

3 从书中学习每当我们有机会外出时,女士逛得最多的是服装店,男士出入最频繁的是饭店,而很多名师、特级教师最常去的是书店。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是读书。

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按照学习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向老教师学习和向学生学习。

1向老教师学习老教师是年轻人的一笔财富,更是教育的一笔财富,好多老教师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够年轻人学一辈子。

说到脚踏实地我想起哲学家和船夫的故事。

一个船夫在并不平静的河面上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个想渡到对岸的哲学家.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话:哲学家問:"你懂得历史吗?"船夫回答:"不懂."哲学家說:"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哲学家又問:"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回答:"没有."哲学家說:"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哲学家刚刚說完這句话,风把小船吹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回答:"不会."船夫說:"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哲学家的空洞失去的是自己的生命,空洞的教育将影响着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

科研型教师素质培养的途径、方法与机制

科研型教师素质培养的途径、方法与机制
的教师 。 图 1科 研 型 教 师 的 三个 层 次 示 意 图 :
二 、 研 型 教 师 科研 素质 结构 科 科 研 型 教 师 应 具 备 的基 本 素 质 是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中必 须 明 确 , 加 以培 养 的重 要 内 容 。 通过 研 究 得 出 并
结论 : 1 科 研 品质 .
与 你 同行
教 师 教 育
科研型 素质 养的 教师 培 途径\ 法与 方 机制
推动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价值观和心理取向 ; 具有批判
质疑 、 刻苦 钻 研 、 实奉 献 的科 研 精 神 。 求 2 教 育 理 论 素 质 . 教 育 科 研 或 教学 研 究 必 须 具 有 深 厚 的 心 理 学 、 教

中小 学 教 育 科研 及 科研 型 教 师 的 定 位
教育科研是探索并 阐明教育规律 、 教育思想 、 教 育方法 、 教育行为及其结果的活动过程 。中小学的教 育科研侧重于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概括 , 并上
升 到 理性 认 识 , 而 应 用 到 新 的 教育 实 践 中去 。侧 重 从 于 研 究 解 决教 育教 学 中 的实 际 问 题 ,问题 即课 题 ” “ 强 调 研 究 的 实用 性 和 操 作 性 , 视研 究 成 果 的 实 际 指 导 重
4 具 备 一 定 的 科 研 基 本功 . 具 有 参 加 过 验 证 性 研 究 的 经 历 和 参 加 过 改 进 性 研 究 的实 践 , 能 独立 自主地 提 出 具 有 现 实 意义 和 实 并
践价值 的课题 , 完整地设计 出课题研究方 案 , 组织和
指 导 课 题 组 成 员 实施 研究 。

课 题 阶 段 评 估

怎样做科研型教师

怎样做科研型教师

如何做科研型教师培训2首先要做到“三个发亮”。

“头脑发亮”“眼睛发亮”“手脚发亮”,这是在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视觉、嗅觉、听觉的灵敏度。

作为一个教师,要能及时去捕捉改革的信息,时时去洞察孩子的变化,懂得去呵护孩子的自信,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孩子。

要在生活中历练,做一个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其次是“三个多一点”。

多读书品位、多实践总结、多观察思考。

这一点我感到是有体会的。

如果很长时间不去读书,就会感到脑海空空,领导叫写文章的话就觉得根本没什么可写,于是为了完成任务生搬硬凑,搞网上大搜索、文章大拼连。

但是,如果能坐下来,静静地读读他人的文章,就有一种浮想联翩的感觉。

读到一些名家的精辟观点,不由地拍案叫好,钦佩不已。

读到似曾相识的经历,就会回顾自己,对照思考。

读到名师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就产生一种莫名的向往,有种也想褪掉一层皮,大干一番的感觉。

有时,读书后还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得到心灵的净化。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特级教师钱梦龙则说,读书可以治愚”。

作为老师来讲,读书是另类的备课。

可以说,从古至今,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

再次科研型教师应具备五种意识成为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五种意识:即理论意识、现代意识、自我意识、挑战意识和磨练意识。

理论是基础,学习理论再教书,思想多,方法活。

教育理论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学习。

要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关于教育问题的阐述,像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等,这些是宏观基础。

没有理论支持,课堂教学是苍白的、不丰润的、干瘪的,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得不到培养的。

教师照本宣科,知识老化,能力单一,教学中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只凭经验是跟不上形势的。

只有用崭新的教育理念指导社会发展的教育,通过师生共同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学生自己之能,发展他们自己,同时也发展教师本身。

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在这个方面尤为重要。

适应时代发展,具有现代意识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是相适应,GTP增长这么快,教育该怎么办?现代化媒体引进课堂,教师使用,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关于科研型教师的培养方法

关于科研型教师的培养方法

关于科研型教师的培养方法
1、外出学习
2、一帮一活动
3、集体研讨
4、在校开展观摩课,进行课堂改革研讨
关于培养什么的学生
1、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为宗旨,以孝心、孝道为主线
2、爱心作业的布置,检查、评比
3、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实践,---学生自己布置教室
学校的一些做法
1、电子备课,改进备课方法,脱离抄教案
2、改进公开课活动的评价方法,每位听课教师写出评价意见,然后教研组
根据大家的评议写出讲课教师的优缺点,给出综合评价意见。

针对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出改进方法。

3、没学年末,每位教师写出在德育方面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学校召开专门
的德育教育研讨活动,总结经验,更好的搞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4、每学期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小科研题目,期末写出科研文章,在校内进
行交流。

5、本校的关于孝心、爱心教育的校本课程,正在开发中。

6、以区优质课教师为主,校内观摩活动常态化。

小高教师一帮一指导青年
志愿者。

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策略近年来,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各级教育部门关注的焦点。

科研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更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科研氛围要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

学校及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各类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此外,还可以邀请一流学者为教师们进行学术讲座,提供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以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

二、提供专业培训机会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需要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培训。

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各类的培训班,培养教师的科研方法和技能。

这些培训课程可以涵盖科研设计、文献检索、数据分析等方面,帮助教师掌握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提供科研项目支持为了激励教师积极投入科研,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设立科研项目,鼓励教师主动申请。

这些项目可以提供经费、设备、人力等资源支持,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同时,还可以建立科研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在科研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四、鼓励合作与交流科研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和广泛交流。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之间开展合作研究,组建科研团队。

同时,还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发表论文,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拓宽科研视野,提高科研水平。

五、提供科研资源支持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可以提供必要的科研资源支持。

例如,为教师配备必要的科研设备和图书等,提供实验室和实践场地等,以确保教师能够顺利开展科研工作。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帮助教师高效利用科研经费。

六、关注实践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还需要注重实践创新。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同时,还可以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七、建立科研导师制度科研导师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科研需求和兴趣,为其指派专业的科研导师,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引言: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

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升。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培训课程、举办教育科研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和方法技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二、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教师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同时,参与科研项目也可以提供教师与其他研究者合作的机会,促进科研能力的互补和提升。

三、开展跨学科研究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开展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研究可以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丰富教师教育科研的内容。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跨学科研究团队或跨学科研究项目,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教育科研的发展。

四、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资源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需要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资源。

学校可以配备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仪器,提供科研经费和实验场地等支持,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便利。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图书馆、电子资源中心等科研资源,为教师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找提供支持。

五、开设教育科研导论等相关课程为了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学校可以开设教育科研导论等相关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教师了解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科研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教师可以逐步掌握科研的要点和技巧,提高科研水平。

六、建立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展示平台为了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学校可以建立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展示平台。

这个平台可以展示教师的科研成果和科研经验,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通过展示平台,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术热情和科研动力。

七、加强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的认知培养 科研的方法与策略

教师的认知培养 科研的方法与策略

教师的认知培养科研的方法与策略教师是社会的引路人,他们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发展潜能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教师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科研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认知培养以及科研的方法与策略。

一、教师的认知培养教师的认知培养是指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提升教师个人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认知储备,教师才能更好地应对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和教学挑战。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教师认知培养的方法与策略:1.学习与思考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保持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

通过不断阅读优质书籍、参加学术讲座和培训,教师可以不断充实自己的认知储备。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思考能力,不断思考和研究教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广泛交流与合作教师可以通过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教师可以获取不同的观点和思路,拓宽自己的认知视野。

此外,教师还可以参加学术研讨会和教学研讨班等活动,与专家学者深入交流,从中获得指导和启迪。

3.反思与总结教师应该养成反思和总结的习惯。

每次教学结束后,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分析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

通过反思与总结,教师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并且为科研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素材。

二、科研的方法与策略科研是教师提升自身能力和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研的方法与策略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和影响。

以下是一些科研的方法与策略:1.明确研究目标科研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

在选择研究课题时,教师要关注教育实际问题,重点关注当前教学中的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目标明确后,教师需要进行详细的文献调研,掌握已有研究结果,避免重复劳动。

2.科学设计研究方案科研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研究方案。

教师需要清楚研究的内容、方法、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研究方案还应注重伦理审查,保证研究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科研骨干教师培养措施

科研骨干教师培养措施

科研骨干教师培养措施
以科研为先导,促进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自觉的行为。

科研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

为了鼓励全校教师能积极地参与学校的科研工作,培养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成为学校科研骨干,现制订科研骨干教师的基本条件和培养措施。

一、科研骨干教师的基本条件:
1.热爱教师工作,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有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

2.有较广泛的教育理论,学科理论知识,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能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3.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创新能力。

4.有进取奉献精神,有钻研创新精神。

5.教龄在五年以上。

二、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措施
1.为了保证科研骨干教师对课题的开展,学校成立科研组。

2.加强科研骨干教师的理论培训:学习教育科研基础理论;学生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学科教育及学科心理;教育评价等方面。

3.加强工具和研究方法的培训;努力提高科研教师自学水平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举办一些运用计算机网络检索资料讲座,让科研教师掌握查找资料源,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研究意识。

4.定期组织观看教育讲座,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的新信息,新经验,开拓科研教师的视野,推动教师不断从新的角度思考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5.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在不断提高学历层次的基础上,不断充实知识,了解学科的新发展,适应教材不断改革的需要。

6.每学期需交一篇论文或经验总结,也可以是研究报告或研究总结。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方案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方案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方案近年来,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促进教师个人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案。

一、明确培养目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应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

目标可以分为外在目标和内在目标两个方面。

外在目标包括发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获得科研经费资助等;内在目标则包括提高教学能力、增强问题解决能力等。

明确培养目标可以通过为教师设定科研指标和要求来实现。

二、提供专业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定期开设各类专业培训课程。

这些培训课程可以涵盖教育科研方法、科研论文写作、数据分析、科研项目申报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系统的培训,帮助教师掌握科研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科研素养。

三、搭建合作平台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搭建合作平台。

学校可以建立科研小组,由教师自愿组成,共同开展科研项目。

通过合作研究,教师可以相互借鉴经验、交流思想,提高科研水平。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门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引导教师深入探究教育问题。

四、提供资源支持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良好的资源支持。

学校应提供必要的科研设备、图书馆资源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争取科研项目经费的支持。

通过提供资源支持,激励教师积极投入科研工作,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五、建立评价机制为了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建立科研成果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应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和关联性。

鼓励教师发表优秀的科研论文、参与重大科研项目,通过成果评价体系来评估教师的科研能力。

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提供团队支持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有良好的团队支持。

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团队研究的机会和平台,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互相促进。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科研奖励机制,对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为其他教师树立榜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科研型教师是当今学校发展所需要的理想教师类型。

正如《面向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所预言的:“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

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

过去,教育科研似乎只是专业研究人员或高校学者们的专利。

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越来越注重开展教育科研,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展教育科研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教师更新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需求。

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导,学校要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就必须走教科研之路。

基于此,本着“素质教育出经验,教育科研出精品”的思路,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走出一条教科研的创新之路。

下面从我校的实践出发,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就关于科研型教师培养的主要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学习提升法时代要求学习成为高度自觉、自主、自助的日常活动,传统的被动式教育终将抛弃。

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吐故纳新,想方设法利用现有条件提升自己素养,已经成为了科研型教师的助推器和发动机。

除了依靠学校、社区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以外,如何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所收获,都能不断提升自我,以自学形式开展的多种活动,尤其是与教育教学有紧密联系的教育科研活动是一个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科学文化素养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而包括了下列多层次复合结构:(1)当代科学、人文常识:新时代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宽泛,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在研究性学习中凸现出来,底子硬的通识型教师最受人欢迎,若一问三不知会贻笑大方;(2)专业学识:有无深厚扎实业务知识功底决定了是平庸的教书匠还是学者型教师,只有后者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得心应手;(3)教育学、心理学修养:为避免教学中的封闭性、盲目性和随意性,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探求教学规律,否则教学将停留在感性经验上因循守旧,教育科研也无从下手;(4)现代教育信息技能:伴随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急剧的革新,宽带网络开辟了全新的教学天地。

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图书以及一些真正提升自身内在修养的图书,尤其是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图书因此备受关注,最新教育理念方面的如《国际教育新理念》、《教育新理念》等;课程与教学论方面;如《走进新课程》、《研究型课程》、《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等;新课程评价方面:《有效的学生评价》、《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等成为抢手货。

《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等图书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对广大教师都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再诸如《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会学生思维》、《师生沟通的艺术》这些书则能使教师受益终身。

二、投身实践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提倡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反思、再实践,促使教师“学”“思”结合,“教”“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从理论上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品位,以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在“课堂下水”中“学会教学”,是他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

此次新课程实验,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锻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

因此,整个实验过程不是教师按照专家设计的图纸进行依样施工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到底怎么改,没有现成的答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靠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摸索解决。

实践出真知,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等都来源于长期的观察和实验。

新的教育思想,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

何况大部分教师在这类培训后都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上,在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或转换上,有一个很难逾越的鸿沟,这种困惑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教师。

近年来流行的“行动研究法”,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行动和研究的结合,创造性运用理论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行动研究,是立足于中学教育教学的研究,是教师通过自己第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这是中学教育科研的独特性。

其特点可概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从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这种研究并非游离在教学之外高谈阔论,坐而论道,而是留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解决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没有失败的研究,教师在科研中最大最有价值的收获是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的增长。

因为研究是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是教师参与其中的真诚投入,是教师对自己深刻的反省与思考,是教师在不断成长和成熟。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练一套真功夫,即在做中思考,在做中试验,在做中成长。

教师们在学习了理论后要付诸于行动,譬如在研究了《怎样听课评课》、《说课艺术》、《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教育科研技能训练指导》、《怎样写教学论文》等后,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指导性和借鉴性功能,经过试验、对比、内化,最终贯彻到自己教学的具体过程,引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由经验走向科学、走向理性。

众多优秀课题代表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流和方向,立足于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重视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重改革、重实用”的特点,正确处理点、线、面关系,从一点突破,带动一个层面问题的解决。

三、组织培训法:世界教育大会对新世纪教师提出的责任之一就是“终身学习并不断地培训自己”。

建立教学、培训、科研一体的工作程序,探索“参与·分享”式等双方积极互动的培训模式,克服快餐式培训的缺陷。

在此重点介绍“参与——分享”培训模式,就是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参与者在活动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点,在交流与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除旧布新,从而产生了新的思想,达到了新的认识,滋生学习和创作的冲动,最终实现自我提高。

该模式包括五个环节,即情感沟通、头脑风暴、小组交流、集体研讨、小结评价等,遵循广泛性、多样性、开发性和平等性。

科研型师资队伍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是学校人才高地的孵化器。

一所优秀的学校应该办成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成为名师不断涌现的摇篮。

由于某些培训者观念还仍很落后,学术上先天不足,对中学实际了解不透彻,基地的软硬件没能跟上,故而以往的培训中,往往只重视形式上的设计、规则的套用和他人的模仿,却轻视教师自身经验的积累,忽略教师自主发展的进程,脱离教师教学的需要。

培训过程应帮助教师重新剖析自己,培训的目的在于启发教育者的教育自觉,通过教师对教育理论成果的学习吸纳、对教育问题的思考琢磨以及沉浸其中的体验,使他们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与意境,促进教师尽快把外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最终形成自己对教育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创造性的教育。

培训的最大功用为中学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成为中学教师成长发展的一种方式,甚至是一种新的生存的状态。

不少教育理论十分抽象,需要通过专门的培训来加深理解,例如几种教育新理念:1、发展性教学理论(苏联赞可夫的理论);2、认知学习理论(皮亚杰理论);3、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学说);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5、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理论)等。

但务必改变以往纯理论灌输式的讲座,应注重操作层面的培训,设法更多举例说明,力求直观形象,以便于易学、易吸收。

四、自我反思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反思是“根据情境和推论对自己的信念或知识结构进行的积极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是对个体观念行为的再加工过程。

一个成熟的教师会经常对自己的目标、行为和成就进行质疑,并就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进行思考。

总而言之,反思是教师的专长发展和认清自己的行为与观念的重要机制,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对相关的观念、计划、行为、态度等进行反思,进行课前、课中、课后反思,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

我们提倡写教后记,作为今后科研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课后反思主要围绕着以下要点展开以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甚至斑点:⑴教材的创造性变通或建设性建议;⑵教学过程的缺憾或失误;⑶得意的精彩片段;⑷学生中闪现的独到见解或者偶发的事件以及自己瞬间的即兴灵感等。

“学”“思”结合,“教”“思”结合,理论与实践贯穿,从理论上对照自己的实践工作,以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从已经驾轻就熟的传统教育教学行为,转变到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行为上来,需要教育反思给予理论的指导、操作的设计和效果的说明,“以教定学”还是“以学定教”是完全两回事。

一个教师的水平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只能“穿新鞋走老路”。

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其中的奥秘在于是否进行反思和创新。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

教师教学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对教育教学的深刻理解上,再落实到教材的处理上;其次,教学创造还体现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再其次,教学创造性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象硬币一样铸造,要求那种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

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有害于人才的培养。

教育工作拒绝“克隆”,因为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树叶,也不会找到万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千差万别的个体,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尝试。

叶圣陶先生倡导“教为步教,学为自学”,研究一下老师怎么样少教,最好老师怎么样不教,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才会有实质性的推动。

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连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

就写教育日记,就做一个有心人,随时随地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即使抓住灵感,例如各种教法各有利弊,不能生搬硬套,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基础、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形成可行的教学思路。

通过教育随笔来反思自我的言行,是每个一线教师所能做的教育科研,并且是具体实用的形式,江苏许多学校十分重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大批教师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