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
2014地方政府学2
1、简述地方政府管理本地区社会事务的方式。
答:第一种为议行合一型的:由地方公民选举议会,由议会选举执行委员会为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主要成员同时为地方议会的组成人员,负责地方政府的设置、调整并管理其运行。
第二种为议行分立型的:地方议会和地方行政机关即政府的首长分别由辖区公民选举产生,各自对选民负责,由民选的地方政府行政首长司掌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调整和运转管理。
第三种为混合型的:地方政府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即议会选举产生并对其负责和报告工作,同时接受上级政府领导并对其负责。
地方政府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管理机构设置、变更和运转。
中国的地方政府的机构管理属于此种类型。
2、简述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的特征。
答: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在于:第一,它是纯出于地域治理需要而设置的地方政府,对它不存在其他特定需要;第二,它所辖的地域范围,通常都包含城镇地区和乡村地区,即便出现为城镇地区专设的地方政府后,除部分基层地方政府外,其他地方政府和大多数高层地方政府仍然是兼辖城乡的地域性政府;第三,这类地方政府所在的行政区划单位,设置时不存在某种特定的要求,如关于人口数量或经济发展程度的要求(这不同于城镇地方政府),或关于民族构成比例的要求。
3、简述地方政府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答:地方政府管理有着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地方政府对自身的管理、即作为一级行政组织对自己系统的管理,通常称为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第二、地方政府对辖区社会经济和政治事务的管理,即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家公共权力的体现者,对辖区实行的公共管理。
(包括国家事务、各项地方社会公共事务两个方面)亦称外部管理或地方公共管理,它是地方管理的主要部分、根本目的。
特点:地方政府管理具有相对封闭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内部管理本身具有相对封闭性,外部管理是一种开放性的活动。
4、论述我国地方政府发展的动力与途径。
答:地方政府发展的动力:(1)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活动,要求地方政府在国内事务上发挥更大作用。
第六章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PPT课件
★作为一级地方国家行政 机关,民族自治地方人民 政府与一般地方人民政府 在职能构成方面具有相似 性,即均履行宏观调控、 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 会管理、保护环境五项职 能,涵盖本行政区域内的 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公共 事务的管理。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二、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能
★同时,作为一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地 方人民政府必须满足民族和区域发展的特殊需要,因而又具有一些 特殊职能。归纳起来,这些特殊职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民 族区域 自治制 度的形 成和发 展大致 可分为 五个阶 段。
(一)探索形成阶段(建党初期至1949年) (二)确立推广阶段(1949—1966年) (三)破坏萎缩阶段(1966—1976年) (四)恢复发展阶段(1977—2000年)
(五)完善成熟阶段(2001年至今)
★自治区人民政府由自治区主席、副主席、 秘书长、厅(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自治州人民政府由州长、副州长、秘书长、 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自治县(旗)人民政府由县(旗)长、副 县(旗)长、办公室主任、局长、科长等 组成。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
(二)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工作机构设置
★执行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拥有的贯彻执行法律、法规、 决议、命令等的权力。
★行政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拥有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 定,管理本辖区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一、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权力
(二)作为自治机关组成部分的权力
★所谓自治权,就是指民族 自治地方人民政府拥有的除 《宪法》赋予一般地方人民 政府的职权之外的,根据法 律法规的明确规定,结合当 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 民族内部事务的特定权力。
第6章 怀特的系统化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第6章怀特的系统化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一、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怀特认为,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就是对国家政府中市政、邦联或联邦行政的研究,这种行政在各级政府中均有,行政中的各种基本问题均属于公共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范围。
在怀特看来,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目标或目的为:(1)公共行政的目的在于管理人员运用物质材料完成国家建设的任务;(2)公共行政的目的在于使行政人员在权限范围内最有效地利用一切财源;(3)公共行政是公务的执行,公共行政活动的目的在于以最敏捷、最经济、最圆满的方式成功地完成政务计划;(4)行政法的目的在于保障人权,而行政的目的则在于政务的有效推行和管理;(5)在增加公共行政权的同时增加保障,以防止公共行政权的滥用。
二、行政环境思想行政环境是指围绕着行政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行政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行政环境对公共行政管理具有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影响。
1.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与公共行政怀特指出,现代国家政府行政的任务,深受这一时代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影响。
(1)环境影响着国家的行政制度及组织;(2)国家经济上的发展变化也直接地影响着国家行政职能、任务范围的变化发展;(3)在政治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业已存在的社会问题,政治环境的变化要求政府加强协调劳资关系,强化社会管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通过有效的管理来维护社会稳定。
与此同时,对于政党的竞选,政府也必须加以干涉、规范,以防止“分赃制”的重演。
2.社会环境与行政随着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国家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1)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政府的支出日益增加,使公民的赋税相应增长,公民要求政府节约,反对政府高赋税。
(2)随着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干预的加强,公民要求政府管理要民主。
(3)经济贸易活动的拓展要求政府行政管理要高效,政府的支出要节约,政府行政的“效能与节约是国家繁荣和商贸成功之第一要素”。
地方政府办公室管理制度.docx
地方政府办公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办公室管理,明确公司内部管理职责,使内务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成员并严格遵守各项规定。
三、切合公司实际,根据不同的制度内容编写相应的规范化要求,力求使办公室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公司的办公事务有效开展。
四、办公室人员应明确各项工作职责,简化办理流程,做到每周有计划、每月有总结的工作目标。
第二章职责范围;一、办公室管理人员直接受行政人事主管领导,在直属主管的领导下主持开展办公室的各项工作。
二、负责办公室相关规章制度的起草编写、一般性文书的整理汇编、资料信息收集编撰等文字工作。
三、负责公司文书管理、图书管理、办公用品管理、会议管理、清洁卫生管理等工作,保证各项事务有序开展。
四、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行政关系,为各部门工作开展提供相应的服务。
五、负责公司对内、对外公共关系的维护和改善,做好来客接待和公司的各项文化宣传等工作。
六、收集各部门反馈信息和外部资讯,上传下达各种指令,及时做出整理,当好领导参谋。
七、协助其他部门工作,完成上级交代的其他工作,如:名片印制、收发传真等。
第三章工作规范;一、办公室工作规范包括仪容仪表规范、礼仪规范、言语规范、行为规范,相关规定按照员工守则细则执行。
二、办公室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中的要求规范开展工作。
第四章办公室事务管理;一、文书管理制度文件是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件是各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所制发的具有执行效力的并设有特定版头的文书。
本制度中,文件特指公司内外部发文文件;而文书特指内部一般性传阅资料。
档案是文书基础上形成的,档案是文书的延续。
现把文件、文书、档案统归于文书管理,并对文书管理制度做以下规定。
(一)文件管理制度;第一条管理要点;1、为使文件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办文速度和发文质量,充分发挥文件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2、文件管理的范围包括:上级下发文件、公司各类制度文件、外部传真文件、政策指导类文件、各类合同文件等。
地方政府管理
• 法制化原则,依法行政,内部机构的设置、权责划分 、部门间关系等都要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
2、机关事务管理
(1)文档管理 • 包括文书管理和档案管理。 • 文书是政府机关处理各种公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字材料的总
• 面对此危机,凯恩斯主义问世。受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和民 主社会主义思想的启发,凯恩斯主张放弃自由放任主义,主张 国家和政府对社会经济和分配实行强有力的干预。罗斯福“新 政”实践了这套理论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功。
• 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发生的巨大变化:第一,地方政府职能和管 理范围的转变和拓宽。政治管理的比例进一步缩小,社会管理 职能比例大幅度提高,成了地方政府管理的主要活动。尤其是 ,地方政府利用中央与上级政府的拨款和地方财政直接经营一 些为本地服务的公用事业和公益事业项目。第二,随着地方管 理工作的增多,政府自身的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和财政开支也 大幅度提高。第三,由于政府干预的增加,地方政府的管理法 规大量涌现,几乎涉及公民和社会组织活动的方方面面。
• 全盛时期。地方政府管理的内容有所扩大,表现为代 表王朝中央政府干预地方的社会与经济生活,促进本 地工业和贸易的发展。
• 地方政府进行管理时,是依据王朝君主和中央政府颁 布的法律或习惯法施政,有某种地方自治的成分,尤 以英国最为突出。但在效率上与东方传统专制主义王 朝如明、清时代中国的地方政府管理相比远为逊色。 不过这却为后来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地方政府管理 ,在地方自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后来的地方 政府体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时期的地方政府管理。从19世纪晚 期到20世纪中叶,西方民族主义国家的地方政府管理,从组织 形式、管理内容到施政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失灵。
地方行政体制及运行机制
地方行政体制及运行机制一、地方行政体制在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不同层级的分工,实行各级地方政府组织形式和职权划分的体制。
地方行政体制主要包括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四个层级。
每个层级的地方政府有其独特的职能和权责,以实现有效的地方治理和公共服务分配。
1. 省级地方行政体制省级地方政府是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的最高层级,负责领导和管理所辖行政区域的政务工作。
省级地方政府下设各类部门和机构,如省人民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等,拥有最高的行政权力和管理权力。
2. 市级地方行政体制市级地方政府是省级地方政府直接下辖的行政层级,负责领导和管理所辖市区的政务工作。
市级地方政府下设各类部门和机构,如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等,履行具体的地方行政管理职责。
3. 县级地方行政体制县级地方政府是省级地方政府下设的行政层级,负责领导和管理所辖县区的政务工作。
县级地方政府下设各类部门和机构,如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等,实行基层治理和服务职能。
4. 乡级地方行政体制乡级地方政府是县级地方政府下设的基层行政层级,负责领导和管理所辖乡镇村的政务工作。
乡级地方政府下设各类部门和机构,如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等,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基层公共服务和管理。
二、地方行政运行机制地方行政机制是指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协调合作、权责划分、管理决策等规范和程序的总称,是地方行政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
1. 决策机制地方政府的决策机制主要包括政府决策机制和群众参与机制。
政府决策机制是指地方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和行政程序,制定政策、计划、法规等措施的过程。
群众参与机制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听取群众意见、开展民主讨论等形式,提高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民意参与度。
2. 实施机制地方政府的实施机制主要包括政府执行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政府执行机制是指地方政府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组织部门、单位和个人,推动政策措施的具体实施。
社会监督机制是指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监督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和评价。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在构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时,首要原则是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这意味着制度设计需要基于充分的调研和实证研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例如,可以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行政效率,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减少居民和企业办事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必须强调法治精神。
所有的行政管理行为都应依法进行,确保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价都在法律框架内运作。
这不仅能够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也能够提升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和预测性,增强政府的权威性和信任度。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要注重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政府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听取民意,如公开座谈会、网络咨询、问卷调查等,让民众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评估过程中来。
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如媒体监督、社会组织监督等,可以有效防止滥用职权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在实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时,还应当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一个专业、高效的行政队伍是制度得以顺利执行的保障。
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公务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同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考核体系,确保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评估和优化。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民众的意见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制度内容。
这种持续的改进过程有助于保持制度的活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构建一个高效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需要科学规划、法治保障、公众参与、人才建设和动态优化等多方面的努力。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期待地方政府在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上取得显著成效,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政府自身建设的方方面面,也是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实现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地方政府管理
名词解释:1.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依法设置的政府单位。
2.地方政府的作用:(简答)答:地方政府是实现国家政治统治的基石;地方政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础;地方政府是沟通中央政府与民众的渠道;地方政府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
3.自治体地方政府:是由当地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地方政府。
自治体地方政府不是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与中央和上级政府之间不存在命令指挥与服从的关系;自治体地方政府在处理法定自治事务时,拥有法定的独立处置权力;自治体地方政府是地方自治社团选举产生的负责治理本地域社会公共事务的地方政府,其权力来源于公共权力在政治层面上的纵向分权。
4.国家职能:政治统治(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社会管理(总是从属和服务于政治统治)国家形式:国家的组织形式和国家的结构形式5.地方行政层级:答:两级制:直辖市—市辖区(北京,上海,重庆,天津)三级制:省(直辖市)—县级市、县、自治县(市辖区)—乡镇,(海南省澄迈县乡镇)准四级制:四级制:省自治区—地级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辖区县级市—乡镇准五级制:6.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省(23)、县、乡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自治区(5)、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城镇区域型地方政府:市、市辖区、镇其他特殊地方政府(5):万山特区、六枝特区、神农架特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7.议行合一:由经选举产生的对人民负责的机关行使所授予的全部权力。
绝对议行合一:立法和执行权由同一机关掌握,选民选出的议会直接行使执行权,同时承担当地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职责。
(如美国的市县委员制,英国的议会委员制)8.政府间关系:是指政府之间在层级结构及水平结构上的纵横交错关系以及不同区域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质是:整体与部分,集中与分散,统一领导与因地制宜等矛盾的统一。
9.联邦政府与成员政府的权限划分以宪法规定的形式进行,变更已划定的权限,必须以修改宪法的形式实现。
地方政府的权力运作过程
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据它们各自的《基
本法》,采用了不同于其他地方政府的政治
体制。
依据《基本法》的规定,特别行政区的行政
长官和立法会,在经历一个过渡时期后,最
终都由当地居民直接普选产生,因此属于绝
对议行分立体制这一类型。
长清区简介
长清是省会济南的新区,总面积1178平方公 里,辖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613个行政 村、53万人。地处济南市西南部,东依泰山, 西滨黄河,京沪铁路、104、220国道、104省 道及京台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形成了“六纵三横”的交通网络,成为连接 京津唐、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2001年6月撤县设区,结束了1400多年县建制 的历史。
济南长清区:公权力被指介入 企业纠纷
7月初,《中国企业报》记者接到一封来 自山东佳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 隆集团)的举报求助信,举报济南市长清区 委、区政府行政乱作为,公然动用公安,帮 助民营企业“济南鲁联集团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鲁联集团)侵吞、变卖国有资产,违 规招标,蒙骗施工企业等行为。
中国地方政府的权力和配置
一、中国地方政府的权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政府是指依法存在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市辖区、乡、民族乡、镇和特别行政区政府。
地方政府权限就是这些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 法定范围,包括法定的地域范围和事务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法定地域范围, 是指各地方政府单位的法定行政区域。根据《宪法》、 《地方组织法》、《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 定》,——各级地方政府的建制和区域划分都由中央 政府及其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法定事务范围, 是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的法定职权范围。根据《宪法》和《地方 组织法》的规定,地方政府分为县以上地方政府和乡、 民族乡、镇地方政府。县以上地方政府由地方人民代 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组成,乡级地 方政府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组成。分 别确定其职权范围。
地方政府权力运行上的有效控制机制
地方政府权力运行上的有效控制机制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的权力运行问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地方政府的权力过分集中、权力滥用、腐败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为了确保地方政府的权力运行合法、公平、高效,有效地防止腐败现象的出现,需要建立一些有效的控制机制。
一、监督机制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限制地方政府权力的滥用。
特别是在地方政府部门之间以及地方和中央政府之间的监督关系上,必须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
(一)内部监察制度地方政府各部门内部必须建立完善的监察制度,来确保政府的责任、权力和财政不受干扰,同时可以通过规范和监督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来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地方政府内部可以设置纪检监察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内部监督,防止内部工作人员滥用权力。
(二)上级监督制度地方政府需要接受上级监管。
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地方政府进行监督。
例如,经济发展计划的批准、技术项目的投资资助等,都是对地方政府的约束。
同时,中央政府还可以对地方政府实施定期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三)舆情监督制度城市居民和广大公众应随时关注地方政府的行为,对不当行为及时进行舆情监督。
地方政府可以建立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让公众及时了解政府部门的工作进展,为舆情监督提供渠道。
公众对地方政府的舆论监察可以起到多管齐下的作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与上级监督制度对地方政府权力运行发挥协同作用,减少不合理的政府行为。
二、司法独立司法机构的独立性不仅是权力执行机构,也是政府权力运行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司法独立建立了一个打击腐败和滥用行为的平台,保证了权力的公正性和行使的公正性。
(一)法律制度保证对地方政府行使权力可能产生的问题,法律制度为被侵害方提供了讨回权益的手段,司法机关将通过法律体系为其行使公正裁决权。
这就使得政府部门不敢滥用权力,因为他们意识到法律管辖权的存在,而只会依法办事。
(二)专业性法官司法独立必须保持独立的法律援助和审判机构,同时提供专业性的服务来保护公民的权利。
[0857]《地方政府管理学》
B.×
65、地方政府拥有的权力具有主权性质()
A.√
B.×
主观题
66、
简述特殊型地方政府的特点
参考答案:
答:特殊型地方政府,不论是政治性的还是行政性的,都有如下的共同特点:
(1)数量较少,在同一层级中,特殊型地方政府数量总是较少;(2)设置上的必要性,特殊型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体系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安排。(3)稳定性较差,特殊型地方政府通常大都不稳定,一旦需要设置的条件发生变化或消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便存在问题,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甚至被撤销。(4)特殊性明显,特殊型地方政府除政府单位名称不同于一般型地方政府外,在体制、组织、职能重点、权限等与一般型地方政府也有所不同。
A.√
B.×
46、地方政府体系管理的目标,是要求整个地方政府体系能处于可控状态,依法有效地行使职责()
A.√
B.×
47、地方政府自身管理的目标是要使行政机关提高效率()
A.√
B.×
48、1、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目标,是要使所辖地域的社会安定、持续发展进步()
A.√
B.×
49、“人民政府”是当代中国地方行政机关的法定名称()
党委
21、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是()
C.行政职位
E.行政体制
行政人员
精神要素
多项选择题
22、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手段有()
法律手段
思想教育手段
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23、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主要包括()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管理
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
地方政府公共物品管理
地方政府公共安全管理
24、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5年
7、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地方政府是()
第六章 地方政府
C.1978年宪法,恢复地区的准层次地位,撤销地 区革命委员会,改设地区行政公署。地区不再是 一级行政区划单位。 地区行政公署作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省政府委派专员代表省级政府对本地区所辖县、 县级市的工作予以监督指导。(至1982年底全国 共有170个地区);(由实→虚)
D.1983年试行市领导县体制,先后撤销一部分地 区。 截至1999年,还有58个地区。 截至2007年,共有地级行政区333个,其中地 区17个、盟3个(内蒙),“地级市”达到283个, 占85%。 •
由省(自治区)政府任命的专员1人,副专员若 干人组成。 行署职能部门设置与省级政府职能部分大致相 同,实践中,地区行政公署大多起着接近于一级 政府的作用,并且也已经拥有一级政府的工作机 构。工作部门在40—50个之间,工作人员数百 人。
补充:派出机关与派出机构的区别: 一般来说,人民政府设立的下属机构称为派出机 关,而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设立的下属机构才称为 派出机构。 派出机关主要有三类:省人民政府派出的行政公 署,县人民政府派出的区公所,区人民政府派出 的街道办事处。 派出机构则比较多,如公安局派出的派出所,工 商局派出的工商所等。
省政府组成部门:(24个)
1.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3.广东省教育厅; 4.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5.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6.广东省公安厅; 7.广东省国家安全厅; 8.广东省监察厅; 9.广东省民政厅; 10.广东省司法厅; 11.广东省财政厅; 12.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13.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14.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15.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第三类是业务指导关系,省级政府行政机构受省级政府的 统一领导,同时接受国务院对口部门的业务指导。如水利 厅、民政厅等。
地方政府管理
地方政府管理第一部分一、地方政府国家通过宪法设置在地方的地方国家权力机构和国家分治机构,完整意义上严格的地方政府由四部分组成:地方人大,地方行政机关,地方法院,地方检察院。
特殊地方政府:1、上级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人大联络机构2、香港澳门特区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二、影响地方政府管理因素:1、单一制和中央集权体制单一制是主要的政府机构及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对该国领土内所有地区和国民行使全权的国家,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所有的权力都属于中央政府的中央和地方的结构模式。
中央政府可以在法律上任意安排地方政府的单位,增减地方政府的权力,要求地方政府履行和完成自己的政治和行政意图。
2、人民代表大会制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有二个方面:地方人大和中央政府直接对其授权。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单一制条件下实行的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自治机关,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处理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关系的制度。
4、一国两制是一种特殊的国家机构制度,适用对象是收回主权的前殖民地。
特别刑侦区只有主权归属中央政府以外,其他的享有全部的自治权,包括司法权等。
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享有与国家元首相当的待遇。
5、村民自治制度对基层政府的影响是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通过自治的方式实现自我管理的制度,村名委员会在民政局登记,不属于地方政府。
三、地方政府管理内容:1、自身管理——涉及政府改革2、对外管理——对经济社会的管理四、地方政府的层级和类型1、全国下设省级地方政府(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自治区下设自治州和自治县;3、省下设有市和县;4、县和自治县下设乡、民族乡、镇(乡镇的区分原则是非农业人口比例或者经济实力);5、直辖市下设区,区下设县、县下设镇、镇下设村;中央政府还设立特别行政区。
省——元朝时成型;地区(地级市)——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明朝时成型。
(湖南省55个县14个地级市);县——起始于春秋时期,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乡——最早产生于西周。
第6章 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
6.2.3地方政府管理的法律手段
3.地方政府法律管理手段的优缺点
(1)优点 有效避免地方政府朝令夕改,政令不统一,推进管理 的规范化。 避免行政首长一人决策的盲目性,推进行政决策的科 学化。 有效的体现行政管理的公平性。 (2)缺点 法律有限,人事无穷。 容易造成行政管理的僵化, 束缚政府的行政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稳定性。
规范性。
6.2.3地方政府管理的法律手段
2.法律手段在地方政府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行政机关行政权力的扩张,西方行 政机关的立法权和行政立法的范围不断扩大。 实际上地方行政机关与地方议会之间权力的分 立与制衡并不如中央政府那么明显。
6.2.3地方政府管理的法律手段
美国:地方政府组织形式常包括地方议会在内,有 很大的立法权
在市县委员会体制下的委员会。
在市委员会—经理制与弱市长制之下听命于议会 的行政机关。
英国的实行议行合一,地方议会是地方政府,制定 相应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并由相应的委员会来执行。 德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一般都由一个代议机构和一 个行政管理机构,分别行使立法和执行的职能。
6.2.3地方政府管理的法律手段
6.4.2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一般流程
(三)绩效评估
(1)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 英国的政府全面绩效考核(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ssessment,CPA)基本框 架。 • 由我国国家人事部和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专家组 成的《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提出的地 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绩效指标从“3E”到“5E”。
6.2.2地方政府管理的经济手段
2.经济手段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的应用
地方政府的税收、财政和金融等各种工具,与政府 的财政实力、国家税收和金融政策等密切相关。 就税收政策来看,大多数国家实行中央与地方分税 制。使地方政府采取经济手段的空间相对比较大 英国和法国、瑞典等国家,中央对地方财政的限制 比较多,地方政府管理可以灵活采用其他微观经济 手段,对地方的具体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
地方管理制度
地方管理制度地方管理制度包括地方政府的组织架构、职能划分、职责分工、管理程序、决策程序、工作制度、绩效考核等方面。
在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中,地方管理制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工作效率、管理效果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一、地方管理制度的组织架构地方政府的组织架构是指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组织结构、管理层级、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制度。
地方政府的组织架构决定了地方政府的权力范围、职能职责、管理程序和工作效率。
具体包括地方政府的领导机构、部门机构、单位机构、工作机构等方面。
地方政府的组织架构应当符合国家的统一领导要求,体现层级分明、职责明确、权责一致、协调配合的原则。
各级地方政府的组织架构应当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确保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合理、运行顺畅。
二、地方管理制度的职责分工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是指地方政府各个部门、单位和工作机构之间的职能划分和协作配合。
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应当严格遵循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保证各部门、单位和工作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合作、协力推进,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要明确政府主导和社会协同的关系,着力破解政府职能过于庞大、重复交叉现象,推动政府职责扁平化、权力下放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优化化。
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要围绕服务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明确分工、协同作战,共同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繁荣富强。
三、地方管理制度的管理程序地方政府的管理程序是指地方政府在开展工作时所要遵循的一系列管理流程、工作程序、办事规则和督查考核等制度。
地方政府的管理程序应当严格遵循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确保每一个环节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形成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深入细致的工作态度。
地方政府的管理程序应当注重民主参与和主动公开,确保各种工作决策、执行和监督环节得到广泛程序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质疑。
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
地方政府在我国整个政府职能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对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大这一特征的体现。行政监督是构成行政权力机构的重要部分,担负着监督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职责,对地方政府工作者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然而,部分地区的地方政府缺乏完善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对行政执法人员行使权力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部分地方政府存在严重的贪污腐败与滥用权力等违法乱纪现象,行政权力的行使得不到有效监督,行政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行政管理方式传统。政府机构膨胀造成财政支出的大幅度增加,而为降低财政支出,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部分政府机构制定并实施自收自支体制,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出现收入不平衡与支出不合理等现象,行为不端的政府工作人员私分收入等违规违纪行为大量存在。有些政府工作者为追求自身利益,胡乱行使权力,工作缺乏监管,利用权力大肆敛财,严重扰乱地方政府的行政环境。近年来,党和政府持续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但部分地方政府却阳奉阴违,并未将党风廉政工作落实到位,纪委的监督执法问责过于表面化,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与当前行政环境和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实际工作不相符,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部分地方政府的效能水平偏低,有些公务员在工作中缺少担当精神,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此外,部分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人治色彩较为浓厚,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并未全面落实到地方,行政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大,呈现出行政权力无限的现象,造成地方政府存在违规违纪行为。有些政府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有法不依,行政管理处于无序性状态,工作缺乏主动性,行政权力的行使过于随意,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升,行政管理方式落后,造成低下的效益意识,影响到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1.1思想观念滞后
在地方政府执政过程中,官本位、权力本位等滞后的思想观念在部分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仍然残留,导致部分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相对落后,一些政府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违法乱纪现象大量存在。有些政府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对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积极性,法治意识淡薄,公共服务水平偏低,遇事推诿扯皮,造成老百姓办事难、一些政府部门工作者不办实事的现象较为严重,人民群众对地方政府工作不认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管理手段的综合化与灵活化
(2)管理方式的法制化与规范化 (3)管理措施的间接化与宏观化
(4)管理方法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6.2 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式
6.2.1地方政府管理的行政手段 6.2.2地方政府管理的经济手段 6.2.3地方政府管理的法律手段 6.2.4地方政府管理的思想教育手段
6.2.1地方政府管理的行政手段
4.地方政府行政手段发展的新趋势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成熟对其提出了挑战 更多体现出的是行政服务职能,而非强制性的行政 命令与决定。 行政手段的强制性主要表现在对违反社会公则,扰 乱社会秩序、影响市场环境等行为的管制和制裁上。
6.2.1地方政府管理的行政手段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手段多过滥 审批制度与政务中心的建立起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还应该进行如下改革: 一是为基层政府的积极性,应赋予基层更大的自主权, 上级少下命令,变指令为指导 二是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发挥社会活力,应减少行政 手段对经济的干预,变直接管制为宏观指导,赋予公民 和企业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为应对全球化,应积极推进规范化与法制化,以法 律和经济手段来代替行政手段
6.2.2地方政府管理的经济手段
1.经济手段的特点 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 杠杆调节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与社会效益的行政方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价格、工资、信贷、税收、利息、利润、资 金、罚款以及经济合同、经济责任制等。 主要有以下特点: 间接性。 关联性。 有偿性。
6.1.3当代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新发展
1.影响地方政府管理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
(1)全球化的发展要求管理方式与世界接轨。 (2)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地方政府的职能与管理 方法提出新要求。 (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管理方法的创新, 为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6.1.3当代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新发展
6.2.2地方政府管理的经济手段
我国,1993年,《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 制的决定》,从1994年全国实行分税制 地方政府可依法自主安排地方范围内的财政支出, 利用税收等经济杠杆对本地经济结构进行引导和 调整。 在微观管理中,地方政府可以
利用经济处罚等规范市场行为和社会秩序, 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公开招标等方式,吸引个人、企业等 参与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通过工资、奖金等激励地方政府及党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 员。
6.2.1地方政府管理的行政手段
3.地方政府行政手段的优缺点
(1)优点 信息传递迅速,能较快实现行政目标。 能集中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能有效处理地方复杂行政事务,应对各种变化。 有比较强的针对性。 (2)缺点 容易脱离现实。 不利于发挥被管理者积极性 随意性大,缺少规范性。 影响社会的开放性与活力
6.1.1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内涵和作用
3.主要作用
(1)是其履行职责,实现行政管理目的的必要 途径。 (2)是其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为公民服务的 关键。 (3)是其有效执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基 本手段。 (4)方式的创新是其转变职能,推进自身改革 的动力。
6.1.2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类型
(1)按行政管理的层次: 行政程序、行政手段、行政技术 (2)按管理者的行为方式 专制的方法、民主的方法、民主集中制的 方法。 (3)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精确程度 定性的方法、定量的方法。 (4)按照历史的演进和与现代科技的关系 传统的管理方法、现代的管理方法。
6.2.2地方政府管理的经济手段
2.经济手段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的应用
地方政府的税收、财政和金融等各种工具,与政府 的财政实力、国家税收和金融政策等密切相关。 就税收政策来看,大多数国家实行中央与地方分税 制。使地方政府采取经济手段的空间相对比较大 英国和法国、瑞典等国家,中央对地方财政的限制 比较多,地方政府管理可以灵活采用其他微观经济 手段,对地方的具体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
6.2.1地方政府管理的行政手段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权力来自于当地权力机关的赋予、 上级政府的势能、党组织的权威。
基层地方政府的行政手段主要是对上级和中央政 府采取行政手段发布的命令、指示、决定等的执 行和贯彻,是上级和中央政府行政措施的延伸。 基层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本地的一些事 务进第六章 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
·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内涵与类型 ·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式 ·新兴管理技术及其在地方政府的应用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
6.1 地方政府管理方式概述
6.1.1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内涵和作用 6.1.2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类型
6.1.3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新发展
6.1.1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内涵和作用
6.2.1地方政府管理的行政手段
1.行政手段的特点
又叫行政指令方法。是政府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 运用命令、指示、规定、条例及规章制度等措施, 按照行政组织的系统和层次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 方法。
实质是政府凭借合法行政主体的地位,依靠强制 性行政权力,使被管理者必须接受其命令或指示 的方式实施的管理。
1.内涵
地方政府为履行其行政管理职能,实现推进本辖区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行政管理 目的,依照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授予的权限,对本 辖区内的公共事务以及本级政府的内部事务进行管 理所采取的措施、方法、手段和技术的总称。
2.基本特点
(1)具体性和针对性 (2)多样性和灵活性 (3)互动性和回应性 (4)从属性和局限性
6.2.1地方政府管理的行政手段
行政指令方法的主要特征如下: (1)权威性。 (2)强制性。 (3)层次性。
(4)具体性。
(5)无偿性。
6.2.1地方政府管理的行政手段
2.行政手段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的应用 需要以政府强制性权力为后盾,因此地方政府 在使用行政手段时,要受到中央和地方之间权 力分配关系的影响。 德国、美国等联邦制国家,地方政府具有相对 完整的行政权力,在行政手段的选用上也就拥 有更多的自主权。 英国、日本作为单一制国家,地方自治制度赋 予地方政府以较大的自治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