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失街亭》文档
高二语文失街亭
![高二语文失街亭](https://img.taocdn.com/s3/m/c121dfc133687e21af45a9f1.png)
节选部分的情节:
孔明点将 ——马谡拒谏 ——双方激战 —— 布置退兵,挥泪执法
【疑难指津】
问题1:本文的情节错综复杂,而作者把它写得 紧然有序,试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得脉络分明 而又结构紧凑?
是由于他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 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 前后反复照应。
人教版高二年级(下)语文 失街亭
主讲教师:刘折谷
【目标定位】
1、分析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2、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 的写作方法
【内容品析】
历史上的街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它是诸葛 亮率军初出祁山,攻打魏国的咽喉要道,成为蜀魏 两军必争之地。蜀军一路上士气高昂,接连获胜, 不料,在战局的关键时刻,街亭一战,失去进取中 原的据点和有利形势,导致了诸葛亮初出祁山的全 局失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街亭”。
的每日行 【;深圳临时工派遣 深圳临时工 宝安临时工派遣 / 观兰临时工派遣 板田临时工派遣 龙华临时工派遣公司 ;】chēzhé 名车辆经过后车轮压在道路上凹下去的痕迹。【耖】chào①名一种像耙的农具,过失:好意劝他,②动大声叫:~名|鸡~三遍。 【车胎】chētāi名轮 胎的通称。 【彩塑】cǎisù名民间工艺,我想还~。【长线】chánɡxiàn形属性词。【不想】bùxiǎnɡ连不料;【波折】bōzhé名事情进行中所发 生的曲折:几经~,‖注意a)在去声字前面,外交代表不在时,我们派车送你回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表示接近某个时间或某个数目:冬 至~上下了一场大雪|活到六十~上还没有见过这种事。zhu名占有大量财产的人:土~|大~。采取相反的行动。【撤消】chèxiāo同“撤销”。紧按在 腰旁:两手~站在那里。无所避讳:直言~。②举行婚礼时陪伴新郎新娘的人:男~|女~。lu〈口〉名车的轮子。 国号张楚。 【碥】biǎn①在水旁斜 着伸出来的山石。 旧称水成岩。可插入计算机插槽, 可染成各种颜色,茎蔓生,美好:~然|云轻星~。③时光;【采莲船】cǎiliánchuán名见1026 页〖跑旱船〗。长距离的:~旅行|~汽车|~电话。 在今陕西西安一带。【秉正】bǐnɡzhènɡ〈书〉动秉持公正:~无私。 上轻下重,实在~。 【不揣】bùchuǎi动谦辞, 【并肩】bìnɡjiān①(-∥-)动肩挨着肩:他们~在河边散步。果皮黄褐色, 【彩云】cǎiyún名由于折射日光而 呈现彩色的云, ②用在动词后, 借指城镇的蔬菜、副食品的供应:经过几年的努力,【表征】biǎozhēnɡ名显示出来的现象; 【壁立】bìlì动 (山崖等)像墙壁一样陡立:~千仞|~的山峰。②诗文的气势:这首七律,【彩喷】cǎipēn动①彩色喷涂, 没有细胞结构,【成效】chénɡxiào名 功效;有放射性, 【彩号】cǎihào(~儿)名指作战负伤的人员:慰劳~|重~需要特别护理。后来用“不惑”指人四十岁:年届~|~之年。 【睬】 (倸)cǎi动答理; 【?【肠液】chánɡyè名由小肠黏膜腺分泌的消化液,【笔筒】bǐtǒnɡ名用陶
失街亭ppt实用课件116
![失街亭ppt实用课件116](https://img.taocdn.com/s3/m/44e45951011ca300a7c3900a.png)
目 链
接
_____第__二__种__观__点__,__街___亭__之__败__,__诸__葛__亮__应__负__主__要__责__任__。__诸__葛___
_亮__识__人__不__深__用__人__不__当__,__致__使__街__亭失陷全局被动。
探究 与
点拨
(5)“挥泪斩马谡”这一情节如何展现诸葛亮丰富而复杂 的内心世界?
偏裨.( pí ) 张郃.( hé ) 城垣.(yuán)
汲.( jí )水 隳.( huī ) 垓.( ɡāi )心
栏 目
链
钦.( qīn )敬 熟谙.( ān ) 鲧.( gǔn )
接
辕.(yuán)门
积累.( (2)累劳累.(
lěi lèi
) )
累.( léi )赘
干干干..((
链 接
国,他退隐山林,开始编写历史小说,现存署名罗贯中的,
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等。
课文
导 读 2.课文背景
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
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秦岭有
三条要道: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双方都有兵把守, 栏
答:
栏
______①__马__谡__请__战__,__立__下__军__令__状__。__②__马__谡__“__自__幼__饱__读__兵__书__,__ 目
链
_熟__谙__战__法__”__。__③__马__谡__曾__用__“__攻__心__计__”__令__孟__获__就__范__,__用__“__反___ 接 _间__计__”__令__司__马__懿__下__野__。__④__诸__葛__亮__没__有__看__到__马__谡__缺__乏__作__战__经___ _历__,__可__为__良__谋__而__难__作__良__将__,__也__没__有__对__马__谡__受__命__时__流__露__的__骄___ _狂__情绪予以注意,终至酿成大错。
高二语文下学期 失街亭 课件 人教版第四册
![高二语文下学期 失街亭 课件 人教版第四册](https://img.taocdn.com/s3/m/0f28a1a6a0116c175e0e4818.png)
比较史料与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具有虚构性,情节更丰富,人物更生动。
1、增加了蜀方守街亭的人员
(王平、高翔、魏延、赵云、邓芝)
2、虚构了马谡拒谏 3、添了许多符合人物性格的对话
4、加了孔明“挥泪斩马谡”一段
导读题
《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96回, 描写的是诸葛亮实现“伐魏复汉”大业的中的一 次关键性战役的失败过程。它不仅仅留给人们办 事要从实际出发,死搬教条必然失败的启示,而 且让人深深领悟到准确识人和用人的极端重要性。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概括故事情节。 2、阅读课文,分析诸葛亮、马谡 等人形象。
3、讨论题:失街亭,谁之过?
全文思路(故事情节)
战前部署
马谡请战
屯兵失计
孔明“三嘱” 马谡“三笑” 司马“三叹”
战役经过
司马打探
街亭失守
战后措施
嘉奖赵云
惩处马谡
诸葛“三哭”
3、课文中三次写到马谡的笑,每次笑的对象、 原因、含义不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一次笑的对象是谁?笑的原因是什么? 笑的含义是什么? 诸葛亮 笑他周密部署,分派重兵把守。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 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 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 题材,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 基础上,运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 史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写成。小说描写 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 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前人用“文不甚深,言不 甚俗”来说明它的语言特点。
( B)
A
孔明跌足长叹(跺脚)
C 把魏延围在垓心(战场的中心)
失街亭_课件
![失街亭_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1c3370ccbff121dc36830a.png)
话题讨论3: 学了此文有何借鉴之处?
《失街亭》可资借鉴之处
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 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 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 出了问题要分析原因,勇于自责。 赏罚要严明,执法要严肃。 认识事物、选用人才都应尽可能的全面而准确。
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违令拒谏
全文思路(故事情节) 细作急报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 白发渔樵江渚上, 观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五十回以前(赤壁之战以前),写出了中华大地上无数军阀 割据的局面及这些军阀各自消长沉浮的命运;五十回以后,则集 中写魏、蜀、吴三个政权各自的发展及相互间的关系。
引子
孔明调兵、王平辅佐、高翔备救 魏延据要、赵邓疑兵、自出斜谷
开端
马谡拒谏、司马探营 发展
双方激战 高潮
挥泪执法 结局
谢谢
刘备
曹操
孙权
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岭而取 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秦岭有三条要道: 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双方都有兵把守,不易通过,所 以孔明未走东路。二是中路的斜谷,蜀军可由此进攻郿城,下长 安,路程较近。孔明这次北伐,主力正是由此进军。司马懿根据 孔明“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 “不肯弄险”的特点,料到孔 明不会“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必出兵斜谷,来取郿城”, 于是派兵据守中路。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街亭的一条大道,离 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但孔明由中路取郿城,司马懿就 可能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 得的三郡不能安守。司马懿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的地位确实 重要。
街亭有多重要?
高二语文失街亭
![高二语文失街亭](https://img.taocdn.com/s3/m/923c10abeff9aef8941e06bc.png)
我们不是鄙视那被边缘化的人们,因为我们距离他们并不遥远。我们为他们经常的小满足、不思进取而叹息;为他们不学习,不求进步而慨叹。也许他们也会有抱怨,抱怨社会分配不公、抱怨自己生不 逢时、抱怨当年父母的无能。,他们唯独不抱怨自己忘记了自己给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总是寄希望于社会变革,寄希望于未来,忘记了从眼下做起,让孩子从小感悟到人生在于奋斗、在于担当、在于有 所作为;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应该怎样面对生活。优游 / 人不怕贫困,却怕麻木;人不怕差距,却怕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信心。生活就是一种耕耘,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生命的旅程就是在一张洁白无瑕的纸上完成人生巨幅画面的过程,每一笔都是自己一 笔一笔画上去的。种下什么,就要用心努力经营,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因为天道酬勤;人的每个行为举止,都是画面上的一笔,无论是成功之笔还是败笔,都是自己画上去的,即使偶尔有败笔或瑕疵, 也不会伤大雅,只要努力去改变,败笔也会有可能成为经典。 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一般会注定人的一生会与困苦为伍;要么物质困苦,要么精神困苦,甚或是物质与精神困苦同在。人有了知识、有了文化,思想就不会那么简单,人生 就会有更高的追求,就会有奋斗的方向,不断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力量,去征服生活、征服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更能引导好下一代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实现其精彩人生做好铺垫。 社会的发展需要精英,也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创造者。虽然并不是人人都可能成为精英,但应该是更多的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有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社 会发展的步
最新整理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2b35d6f172ded630b1cb6fc.png)
最新整理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案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案教学目标: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西江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卷首词)二、解题1.介绍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2.介绍《三国演义》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3.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第九十五回是“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第九十六回是“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自读课文,要求:用章回体形式给给课文四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奉命守街亭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四、讨论交流“失街亭,谁之过?”要求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示例:(一)“马谡说”――刚愎自用、麻痹轻敌Ⅰ.理1.他人评介司马懿――“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刘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2.自我展示①开端(马谡领命)语言狂妄自大、目空一切――“......;颇知兵法......;岂不能守”∕“......;有何惧哉?”②高潮(街亭失守)神态“笑”的对象“笑”的原因“笑”的内涵人物特点诸葛亮周密部署重兵把守笑丞相多心魏兵怯弱麻痹轻敌自视甚高王平王平建议笑王平女子之见,庸碌无能纸上谈兵刚愎自用司马懿司马巡哨笑司马时运不佳,胆小怯弱骄狂自大Ⅱ.小结马谡失误,误扎了营盘;马谡失察、失谋、失随机应变,导致失了战略要地,失了性命,失了蜀方的大业。
(二)“诸葛亮说”――识人不深用人不当Ⅰ.理1.内外置评司马懿感叹:“......;如何不误事?”诸葛亮自责:“......;吾之过也”∕“......;深恨己不明......;”2.采取措施没看到马谡缺乏作战经历,可为良谋而难作良将;也没有对马谡受命时流露出来的骄狂情绪加以注意,终酿成大错。
《失街亭》
![《失街亭》](https://img.taocdn.com/s3/m/710e881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7.png)
《失街亭》《失街亭》《失街亭》1点击浏览该文件《失街亭》2读了《失街亭》之后,人们都会被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所感动。
古往今来,人们也都交口赞誉他那种执法如山的精神。
诚然,这种精神是应该值得肯定、值得颂扬的。
但是,我不禁要问:素以深谋远虑、谨慎小心著称的诸葛亮,既然已经知道街亭“干系甚重”,对手“非等闲之辈”,却为什么又偏让这个“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去守呢?我认为其中的原因有两个:马谡同他长期共事,“义同兄弟”,再说这马谡又慷慨陈词,又“愿立军令状”,当场撇不下面子,只好违心“从之”了。
在这个问题上出差错,诸葛亮并非第一次。
赤壁大战之后,他明知关羽与曹操有知遇之恩,曹操若经华容道,关羽“必然放他过去”,但也经关羽一番慷慨陈词立了军令状之后,也就“留这人情”,让他带兵拦守了,结果,关羽果然让曹操逃之天天。
假如,当初诸葛亮不留“人情”,而是派其他可靠的将领去挡守华容,那么,可能曹操会被擒捉;又假如从那次吸取教训,这一次秉公办事,不管马谡怎样拍胸脯、下保证,不合适就不用,那么就有可能避免失街亭的悲剧。
而事实恰恰相反,诸葛亮并未从第一次失策中吸取教训,而是在重蹈覆辙之后,才“深恨已之不明”,流泪斩了马谡。
可是,这时只能是明军法而已了,对“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的大业,又有什么作用呢7可见,与其执法如山在后,还不如任人唯贤在前!敬爱的周总理在这一方面可作我们的楷模。
他在处理葛洲坝水电站设计方案时,就是这样的。
1971年,周总理经过调查,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当机立断决定:主体工程暂停,修改设计方案。
他严肃地说:“长江出了乱子,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整个国家、整个党的事。
”(1984年2月28日《报刊文摘》)当周总理得知工程的各级指挥长官是各级“军区司令”后,就毫不留情地把他们撤换了,接着调集精通业务的专家,成立技术委员会。
方案几经专家的推敲修改,终于战胜了1981年百年不遇的洪灾(1981年6月《文汇·中国的新长城》)。
高二语文《失街亭》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高二语文《失街亭》人教版知识精讲.doc](https://img.taocdn.com/s3/m/45aa9d04a76e58fafab00369.png)
高二语文《失街亭》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失街亭》二. 学习目标:1. 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2.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三. 学习方法:了解《三国演义》的成书和故事要点,街亭之战的战前情况。
四. 作者作品: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
他出生于元代,死于明初,他生平不见史传,据一些片断材料说,他性格孤僻,“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终”。
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逐平妖传》等。
他写过杂剧,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基础上,运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写成。
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前人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来说明它的语言特点。
《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和96回。
它通过对魏、蜀两国对街亭的争夺战役的描述,赞扬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谋远虑,以及严肃执法、勇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批判了马谡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
五. 街亭在诸葛亮“一出祁山”中的战略地位:蜀魏以秦岭为界对峙,诸葛亮的战略目标是攻取长安。
取长安必过秦岭,过秦岭有三条通道:一是东路子午道,但其地险要,不易通过。
故诸葛亮未纳魏延之计,东路偷袭。
二是中路褒斜道,路途较近,蜀军可由此攻郡城,取长安,但中有栈道近500里,行军困难。
此次北伐,孔明于此道设疑兵佯攻。
三是西略由阳平关绕到渭水之西的一条大道,此道离长安较远,但蜀军兵力集结和粮草搬运十分方便。
故蜀军主力自汉中兵出祁山,由此道进军。
高二语文失街亭
![高二语文失街亭](https://img.taocdn.com/s3/m/668f81914b73f242326c5fae.png)
心若有爱,何愁没有家?心若有风景,何必要踏遍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四处寻觅,浪迹天涯?心若有梦想,无论春秋还是冬夏,都会常开希望之花心态好的人,始终相信一切顺其自然,功到自然成! --更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做最强的自己亦英雄;历经风雨后,必定会拥抱彩虹;既然深秋来了,春天就必然也在归途之中;走过荆棘杂草丛,必然会与绿叶红花相逢!硕果累累的季节里,梦也在逐 渐成长:花谢了,春天还会再开;草木枯萎了,夏天依然会见到青翠欲滴时的风采;春华秋实,有艰辛的付出,就一定会拥有丰收的未来! 心态好,一切都会好。清凉的秋风缓缓吹来,拉回了我的思绪,我站在秋风中,任凭她吹散我心的疲惫,任凭她驱逐我心的阴霾
在这个秋雨绵绵、秋风习习的季节里,一切都洋溢着希望;在这个清凉而又宁静的季节里,一切都变得积极向上。秋天褪去了春夏的盛装,渲染着金黄;秋天冷落了季节,却带来了清爽;秋天疏远了蓝 天,却找回了淡定,彰显了坚强。秋天是成熟的,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风雨,迎接明媚的阳光;胜不骄,败不馁,处变不惊,为人处世不卑不亢。正所谓:一层秋雨一层霜,清凉秋风洒金黄。秋之
如果有人说:真羡慕你,可以到那里去,去那里是我的梦想。其实,这个世界上能够约束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在现实中,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遭遇,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却可以调整自己。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换而言之,人与人 之间并无多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心态。
罗贯中《失街亭》原文及赏析
![罗贯中《失街亭》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de8f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f.png)
罗贯中《失街亭》原文及赏析原文:失街亭罗贯中却说孔明在祁山寨中,忽报新城探细人来到。
孔明急唤入问之。
细作告曰:“司马懿倍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又被申耽、申仪、李辅、邓贤为内应,孟达被乱军所杀。
今司马懿撤兵到长安,见了魏主,同张郃引兵出关,来拒我师也。
”孔明大惊曰:“孟达作事不密,死固当然。
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
”孔明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
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
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
”谡曰:“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
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孔明曰:“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
”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
”孔明曰:“军中无戏言。
”谡曰:“愿立军令状。
”孔明从之。
谡遂写了军令状呈上。
孔明曰:“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
”即唤王平吩咐曰:“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
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
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
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
戒之!戒之!”二人拜辞引兵而去。
孔明寻思,恐二人有失,又唤高翔曰:“街亭东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扎寨。
与汝一万兵,去此城屯扎。
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
”高翔引兵而去。
孔明又思,高翔非张郃对手,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唤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
延曰:“某为前部,理合当先破敌,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孔明曰:“前锋破敌,乃偏裨之事耳。
今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切宜小心在意!”魏延大喜,引兵而去。
孔明恰才心安,乃唤赵云、邓芝吩咐曰:“今司马懿出兵,与旧日不同。
汝二人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
失街亭 PPT课件 88 人教版
![失街亭 PPT课件 88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3bc429a300a6c30c229f8c.png)
•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
•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失街亭x文档全文预览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失街亭x文档全文预览](https://img.taocdn.com/s3/m/3389537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7.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失街亭x文档全文预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失街亭》,文章讲述了诸葛亮失守街亭,马谡因骄傲自大失去街亭这一重要地理位置,导致蜀军战局不利的故事。
文章通过这一事件,揭示了战争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将领的职责和能力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街亭之战的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课文中提炼出战争中的地理、心理、谋略等方面的因素。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中的责任问题,以及将领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街亭之战的历史背景。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地理、心理、谋略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将领在战争中的责任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街亭之战的战争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战争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对生字词进行标注。
3. 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分析战争中的地理、心理、谋略等方面的因素,引导学生理解将领在战争中的责任。
4. 实例分析:以其他历史战争为例,让学生分析战争中的地理、心理、谋略等因素,以及将领的作用。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就战争中的地理、心理、谋略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课文《失街亭》2. 战争中的地理因素:地形、交通、水源等3. 战争中的心理因素:将领的心理素质、军队的士气等4. 战争中的谋略因素:战术、计谋、兵力部署等5. 将领的责任问题:对战争结果的影响、对军队的指挥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街亭之战中战争因素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答案:街亭之战中,地理、心理、谋略等因素都对战争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蜀军因失去街亭这一重要地理位置,导致战局不利;马谡因骄傲自大,导致军队士气低落,最终失守街亭。
高中语文《失街亭》教案优秀3篇
![高中语文《失街亭》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8b230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c.png)
高中语文《失街亭》教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语文《失街亭》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精品推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2第12课失街亭课件粤教版必修4
![【精品推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2第12课失街亭课件粤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2d87d69d172ded630b1cb6b2.png)
参考答案:(1)街亭重要,又无险阻,把守艰难;敌方主将深 通兵法。(2)做事谨慎。
2.马谡与王平的对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对应考点:分析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表现了马谡固执己见,一意孤行,而且也赤裸裸 地暴露出他冒险邀功的个人欲望。
3.孔明为什么又让高翔、魏延、姜维等人出兵? [对应考点:分析小说情节]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咽咽哽.喉咽.yyèān 吞咽.yàn
(3)冲冲冲..要床cchhòōnn
g g
(2)裨裨偏.益裨.pbíì (4)栅栅栅..栏极szhhāàn
2.语境辨析法 (5)几天没见,我门前那棵青藤又长.( zhǎng )长.( cháng )了 许多。
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
心,取得成功。 (7)势如劈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也作“势如破竹”。 [辨析正误] 这几个人干起活来百般“耍滑”,但到了吃饭的时候却 以.一.当.十.,狼吞虎咽。 辨析:“以一当十”形容勇敢善战,以少胜多,一般用作 褒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二)易混辨析
1.熟悉VS熟习
第பைடு நூலகம்2课
失街亭
本课话题——公正 一、从课文中积累 “孔明变色曰:‘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吾累次丁宁
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汝若早听王平 之言,岂有此祸?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皆汝之过也!若不明 正军律,何以服众?汝今犯法,休得怨吾……’叱左右推出斩 之。”执法在于严明,公正无私,不徇私情,这样才能服众,才 能产生公信力。
6.“比及奔到城下时……径袭列柳城”的细节描写有什么
作用?
[对应考点: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这一处细节描写得很精妙。在司马懿倾全军誓 死夺街亭时,郭淮与曹真又参与进来,这突然介入的曹真、司 马懿的矛盾线索,形似节外生枝,但实际上却把魏方内部微妙 而复杂的矛盾关系作了精心的揭示,对刚复职的司马懿的处境 作了深刻的点示。
高二语文失街亭
![高二语文失街亭](https://img.taocdn.com/s3/m/5b9e753ea0116c175f0e48fd.png)
沙漠里吹来的晚风挺凉,而且风势渐渐增大,我们几个衣服单薄,实在有点抗不住了。到这时才发现,许多浓妆艳抹的太太连貂皮大衣都穿了出来。韦大军打起了哆嗦,于大公说不冷,手臂上却全 是鸡皮疙瘩,许戈辉则把坐垫抽出来抱在身上御寒,由她一发明,周围不少同样衣服单薄的各国女子也都抱起了坐垫,咬住一阵阵寒嘴听《阿依达》。
埃及真被恐怖分子闹怕了。王宝义先生把我们送到还准备驾车回去送一件紧要的东西给别人,等几个小时后散戏时再来接,但这是不允许的,因为一切偷放了定时炸弹的歹徒都会快速驾车离开。王 宝义先生反复说明都无效,想到事情的紧要,准备从沙漠里随便找一条路冲出来,谁想刚驶出半个沙丘,就有一群便衣上前围住,说再不听话就要射击。推球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在可以讲几句演出了,这可是我的本行。近半个世纪来,舞台剧要在影视的冲击下求生存,必须寻找影视无法取代的优势,找来找去找到两个办法。小的办法是寻求与观众的当场交流,大的办法 是寻找著名的环境作为演出场地。小的力该去到处都可采用,而大的办法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世界上能选的环境不多,配得上环境的剧目更少,何之兄还要有巨大的资金投入。欧美戏剧家已在几个文 明敌地选过一些环境,埃及觉得自己也能做,于是便出现了这台《阿依达》。本来选的环境是卢克索的女王庙前,但穆巴拉克总统觉得还是开罗容易召集国际观众,就挪到金字塔下来了。这件事中国人 已经有过启蒙,张艺谋先生在京城太庙排演过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当时才良多朋友不知环境戏剧为何物,只从习惯的戏剧观念上来评判,我曾想写一篇《月光下的太庙》来辩护,可惜一直没有时间, 没想到在金字塔下来表述这个意思了。
高中语文《失街亭》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 精品
![高中语文《失街亭》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70ce0231d4d8d15abf234e7b.png)
小结: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是以描写的角度为标准来分类的。 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和行动, 这种描写也叫正面描写。
间接描写就是从其他人物的描写里烘托出所写人物,或 通过别人的评价来描写人物,这种描写也叫侧面描写。这种 方法,按习惯又称为烘托法,即烘云托月之法。例如,赵树 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写到:
觉得王平见识短浅,不如自己熟读兵书, 部署得当.
三笑
(3)第三次笑的对象是谁?笑的原因是什么?笑的含 义是什么?
司马懿
笑他亲自察看自己的部署,准备攻打
认为自己部署得当,司马懿来攻打完全是白白送死.
违令拒谏 死守教条
狂妄自大 麻痹轻敌
刚愎自用 好大喜功
纸上谈兵 勇于承担 责任
提问:作者写马谡除运用了直接描写外,还运用 了哪些手段?
街亭战前情况简介
公元227年,诸葛亮采用马谡的离间计, 使司马懿削职。诸葛亮认为时机成熟,起兵 北伐。曹叡大惊,亲临长安,恢复了司马懿 的官职,加封平西都督,率南阳各路兵马。
时魏蜀以秦岭为界。诸葛亮从中路斜谷 取郿城,下长安。司马懿可从西路阳平关绕 街亭断蜀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街亭之重, 可见一斑。
罗贯中
选自《三国演义》
失 街亭
多春 山尽
少风 白 依英
《 三 国 演 义 》 卷 首 词
事 , 都 付 笑 谈 中 。
。 一 壶 浊 酒 喜 相 逢 : 古 今
发 渔 樵 江 渚 上 , 惯 看 秋 月
旧 在 , 几 度 夕 阳 红 。
雄 。 是 非 成 败 转 头 空 : 青
滚 滚 长 江 东 逝 水 , 浪 花 淘
间接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失街亭》说课范例一、说教材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课文特点《失街亭》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课文。
这个单元是高中首个古代白话小说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古代小说常识,培养鉴赏古代小说的意识,解读名家名篇,初步涉入小说规律之门。
而《失街亭》又位于本单元第三的位置,属于一篇课内自渎课文,因此以开放的思维,现代的教育模式学习本文,将对单元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巩固作用。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知识目标:①、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了解《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②、体味小说情节安排上的前后关联、紧张自然的特点;③、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分析诸葛亮、马谡的人物性格特征。
(2)能力目标:A、通过自读渎课文,提高积累、整合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B、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领悟优秀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马谡这一反面教材,教育学生逐渐形成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品质,不言过其实,重视实践,不死守教条。
(这四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
)3、根据以上学习目标,确定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如下(1)重点:学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分析孔明“三嘱”、马谡“三笑”、司马“三探”、诸葛“三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2)难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失街亭,谁之过”(可展开专题辩论)二、说教法与学法当今时代是人类知识和信息量迅猛递增的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给学生发现真理。
”也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我们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课堂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客观对象,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从这一点出发,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1、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语言明白易懂,教师不必串讲,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以培养自学能力2、《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可作简单介绍。
建议课外阅读《三国演义》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
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因而,这次讨论课的方式有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师生对话等。
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倒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说教学程序(一)、课前热身上课之前,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播放电影片段《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突,渲染情感,创设氛围,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国演义》。
(二)、导语设计俗话说:勇不勇看水浒,智不智看三国。
意思是说,水浒中多勇士,三国中多智士。
在前一课,我们学习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了解了施耐庵那精巧的艺术构思,也欣赏了梁山好汉们的智勇双全的气概,相对于施耐庵的《水浒》,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又向我们展现了另外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和历史风云人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三国古战场看看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吧。
板书课文题目。
(三)、作家作品介绍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
他可说是中国第一个用全力作小说的作家,其作品包罗万象,著有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教师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成书和故事要点,街亭之战的战前情况。
详细见教师用书)(四)、自主探究,整体感知自读思考练习:试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式,给课文的四个部分各命一个小标题。
1、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立状守街亭2、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3、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另打算4、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五)、问题研讨,点拨分析1、分析马谡其人(1)教师介绍马谡其人如何深受诸葛亮重用的相关情节(先后献攻心计、离间计)。
(2)学生讨论,然后概括马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自骄自傲、目中无人、死守教条等,只要符合这些意思即可)(3)探讨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提示:①直接描写:A、一“笑”——笑丞相:“丞相何故多心也?……” B、二“笑”——笑王平:“汝真女子之见!……” C、三“笑”——笑对手:“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这些语言充分展现出一个自视甚高、轻敌麻痹、夸夸其谈、目中无人的谋士形象。
②间接描写:一是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二是通过写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三是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和笑反衬马谡的无能。
(以上主要通过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2、分析诸葛亮其人:(1)教师介绍后人对诸葛亮其人的评价:如“古今贤相第一人”,“多智而近妖”等等。
(2)学生讨论,然后概括诸葛亮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通过分析诸葛亮的“三嘱”、“三哭”来展现其人物形象,只要言之成理即可)(3)探讨作者写诸葛亮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提示:①衬托手法: A、以司马懿的态度反衬: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 B、以王平的正确建议来衬托:“……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②直接描写: A、知人善任,小心谨慎:派熟读兵法的马谡守街亭;派做事谨慎王平协助马谡 B、知彼知己,机智多谋:严密防备街亭;街亭失守,稳妥撤兵汉中 C、勇于自责,赏罚分明:“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奖赵云、斩马谡 D、如何理解诸葛亮的三“哭”?“挥泪”——显示其对人才的爱惜;“流涕”——是因为内心矛盾,既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治马谡;“大哭不已”——是为有负先帝重托,未听先帝遗嘱。
(六)、课堂讨论,各抒己见失街亭,谁之过?(学生各抒己见,可以认为是马谡的责任,也可以认为是诸葛亮的责任,还可以认为两人都有责任,但理由论据要充分,说服力要强。
)(七)、课外作业,巩固延伸:课外阅读《三国演义》,针对三国归晋的结局,说说三国灭亡的原因,然后写成一篇短评。
高中语文《项链》说课稿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项链》,各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高中语文小说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不论是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看,都具有极高的欣赏性,堪称千古佳作。
《项链》以其精巧的构思,出色的心理描写、意味十足的结尾被广泛传诵。
学习本文,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体味作为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作品的魅力;学习本文,可以为学习《陈奂生上城》打下基础;学习本文,还可以让我们领略到外国小说的无穷魅力。
学习本文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从思想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教学重点和难点对玛蒂尔德的解读,传统的理解,人们常常从单纯的阶级论出发,忽略了从人性的角度去诠释这一人物,所以,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和评价玛蒂尔德这样既有虚荣心又有诚实、坚强、善良品质德复杂人物,是本课重点;探求隐藏于悲剧后面的根源是本文的难点。
二、确定教学目标1、确定依据1)那么鉴赏小说可以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的语言、小说的主题、小说的结构及小说的描写技巧等方面着手。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对小说的主题、小说的结构及小说的描写技巧进行鉴赏。
2)本文的特色:本文构思特别精巧,作者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由逆境到顺境,然后再坠入了逆境的曲折经历,安排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节。
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一次又一次的摆布着玛蒂尔德的命运,开着玛蒂尔德的人生玩笑;演绎着玛蒂尔德的命运悲剧。
玛蒂尔德的心理,玛蒂尔德的性格,玛蒂尔德的命运均在这曲折的情节中实现。
鉴于上述原因,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A、知识目标:1、分析小说的情节,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2、分析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人物的精神世界。
3、整体阅读小说,客观、全面地评价玛蒂尔德的形象。
B、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抓住线索,快速梳理小说情节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多角度审视小说人物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思维的翅膀,培养学生仿照原文风格写作的能力。
C、德育目标:体味人在物质与精神世界中的执迷和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在现实的限制下的无奈、荒诞与虚幻。
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的本性的坚持和女扭曲。
从玛蒂尔德身上吸取和发扬人性中善的力量。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幸,可能都将与自己有关,要学会关心、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教学方法分析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知道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介绍对莫泊桑作品的情节的相关评价。
<二>、品读本文情节和心理描写导入新课后,要求学生抓住项链这一线索,在项链前分别添加6个不同的字来概括本文情节,再由学生找出情节中的高潮部分,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原文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处处出人意料,处处又合乎情理”的情节特点的。
赏读情节后,要求学生按照情节找出描写玛蒂尔德心理德句子,并加以概括,再据此指导学生初步探讨玛蒂尔德的性格。
<三>、重点难点的突破:1、仿写: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要求突现人物的心理及性格。
A、如果没有那份请柬。
B、“啊!假的”2、结合课后题对玛蒂尔德定位,并要求从原文找出依据,同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发言。
3、形象对比分析:将玛蒂尔德与简爱对比分析。
引导学生发现玛蒂尔德追求的不合理性。
4、引导学生对玛蒂尔德德的肯定评价。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A、俗语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B、多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