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理论依据为什么有非营利组织存在社会需要这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有非营利组织存在?社会需要这类组织吗?没有人会

怀疑政府和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因为,社会不但需要政府来保证公共利益,如国防安全、社会次序和公共服务等,还需要企业组织生产、提供产品。除此以外,似乎社会不再需要另外的组织。

然而,当我们深入分析政府和企业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时,我们发现两者都存在失灵的地方。当然,非营利组织也有其失灵的时候。

第一、市场失灵。众所周知,市场为社会提供了大部分产品和服务。但是,正如Richard Titmus(1973)提问的那样:如果所有的物品都要通过市场和价格机制来交换,哪些有价值而没有价格的物品如何进行交换?譬如说献血。在经济理论中,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以完全自由竞争为条件。当我们考察现实市场时,发现完全自由的竞争市场实际不存在。首先,信息不对称使市场不能有效分配资源。在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往往对物品的质量了解程度不同,如农产品交易,生产者完全了解其产品是如何生产的,是否使用了农药化肥等。而购买者是不知道的这些信息,只能从生产者介绍中获取部分信息。这样使得双方在讨价还价中,消费者没有办法确定该产品的真实价值,不能开出合理的价格。在市场机制下,双方都有动机隐瞒各自了解的产品质量信息,以压低或抬高价格从中获利,因此,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其次,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交易需要信任,而市场和价格机制往往缺乏信任。由于缺乏信任,交易往往职能在哪些信任度高的买卖双方之间发生。最后,物品的外部性价值无法在交

将导致污染造成的外部影响考虑到价格中。

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信任和商品的外部性,商品的交换往往需要公正中立的第三方进行质量验证,交换才能进行,这样就加大了交易成本,有时这种交易成本高大无法进行交易的程度。市场失灵一般表现为缺乏竞争,经济体不能最大化其利益,因而不提供这类产品和服务。

第二,政府失灵是政府不能有效的解决服务和社会问题。经济体在政府的监管下,不能实现其利益最大化。政府失灵是由于信息的私有造成,政府只能照顾到大多数人需求,不能

第三,志愿失灵是非盈利机构不能解决服务和社会问题,原因是他们既不能收税也不能到市场上融资,到时他们不能集结足够资源在提供服务、解决社会问题。

解释非营利组织现象有需要两类理论(Henry Hansmann,1987),一是解释非营利组织的角色,二是解释非营利组织的行为。第一类回答的问题包括:为什么我们的经济社会中存在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在经济社会中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某些行业存在经济组织?为

什么在这个行业中非洲政府组织的份量大(小)于其他行业?第二类理论回答问题包括:非政府组织追求什么目标?发起人和管理人员的动机是什么?他们与政府机构的区别是什么?他们的效率与政府和

营利组织有多大的差别?等等。

公共物品理论

的存在。该理论认为,由于政府不能提供全部的公共物品,需要由私营部门来提供一部分公开物品作为补充。的确很多非营利组织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但是,这个理论不能完全解释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理由。应为,它们提供的部分产品不属于公共物品,利润医院和托儿所等。同时,公共物品提供理论还有另一个问题没有解释,即为什么这些公共物品不能有政府机构或者是营利部门提供。

合同失灵理论

Nelson 和 Branshingsky (1974, Nelson 1977) 在讨论托儿所问题是提出“合同失灵理论”。由于父母无法辨别哪一家托人所的质量高,由于害怕托儿所敲诈,他们愿意选择可靠的托儿所,这样产生非营利存在的空间,由于非营利组织不是以利润为目的而更可靠。非营利医院的存在也是如此。其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造成。Hansmann (1980) 对这个理论进行拓展,认为任何商品或服务,由于消费者没有能力或手段来评估和衡量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时,营利组织有动机通过短斤少两牟取暴利。而非营利组织,由于创办人不从中获利,没有动机通过短斤少两获利。即使由于可获得的资源少和最小化成本的动机小等导致其效率低。这种消费者保护意识,使得非营利组织有很大的存在空间。

合同失灵也可以被看作是机构治理的问题。非营利组织是对这种问题的回应。由于捐赠人无法监测机构的表现,在机构治理上,捐赠人有强烈的动机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来减缓违反捐赠人意愿的行

规定管理费比例,其余必须用在指定的事业上,管理机构做出最低限度客观查到的努力。而营利组织没有这样的制度。因此,在投入和产出可观察的情况下,非营利组织是有效的。

捐赠非营利理论

Hansmann (1980) 、Thampson(1980)、 Fama 和Jensen(1983)提出的捐赠非营利理论,认为捐赠实际上是购买服务。他们购买的要么是把物品传送给第三者(如贫困人群),要么是一种集体消费的物品。在他们没有能力识别服务质量时,他们宁可选择非营利组织。例如,公共广播是一种公共物品,如果由营利部门经营,消费者或捐赠人无法知道他捐赠的钱是用来增加广播数量或质量,或者是作为利润被公司拥有着作为利润分红。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捐赠给非营利组织。

商品非营利理论

商业费营利理论认为,很多服务如教育和医疗是很复杂不易估价的商品;他们常常是购买给第三方的或者是集体的,如政府为购买国民教育;有效服务是连续性,改变供应者的成本较大。因此,购买者偏向于选择非营利组织以获得一种额外保护。

创业理论

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家一样,需要最大化他们的产出,只不过他们的目标不是金钱,而是其他东西,例如,宗教组织要最大化他们的崇拜者。

非政府组织的存在是由于各种补贴激发的结果。

消费者控制理论

非政府组织的存在是因为消费者需要对机构进行控制。

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组织相互补充

非政府组织在提供特异公共物品上填补政府组织的不足,根据这个假设,非政府组织应该在那些需求差异大的行政辖区有较大的份额。政府组织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获得充足的资源和营运收入,另外,它需要满足政府一系列的信息和控制要求。这种要求起到在合同失灵的情况下确保机构履行其责任的作用。然而,它受制于一系列的官僚制度,增加它的成本,降低它的灵活性。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公共物品理论和合同失灵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