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王智慧)

合集下载

非营利组织PPT课件

非营利组织PPT课件

2021
32
(三)契约失灵
在有些领域,由于物品或服务的购买者 并不是最终消费者,或者由于物品或服 务太过于复杂,消费者往往缺乏足够的 信息来评价物品或服务的质量
如医疗服务和儿童玩具等
2024/10/23
2021
33
(四)内在动机
第一类是通过非营利活动牟取个人和团体的 私利,如金钱、地位、荣誉和权力;
该分类体系由美国民间组织-“独立部门”的分支 机构慈善统计中心设计,包括25大类非营利组织, 每类又分为很多小项。这25大类是:教育;保健; 精神保健;特殊病症保健;医学研究;犯罪与法律; 就业;食品与营养;住房与收容;公共安全与灾难 防御;休闲与运动;青少年辅导;社会服务;文化 艺术;环境保护;与动物有关的组织;国际组织; 民权与推促;社区改造;慈善事业;科学研究;社 会科学研究;其他公益活动;宗教相关活动;互惠 组织。
2024/10/23
2021
2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概述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领导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战略
体 系
第四章 非营利组织营销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募款

第六章 志愿者管理
第七章 非营利组织评估
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30%)
小论文(20%)
课堂参与与考勤 (40%)
作业(10%)
2024/10/23
2024/10/23
2021
5
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1.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 突出 2.以往的管理着重于企业管理,不重 视非营利组织 3.应该有为非营利组织量身定做的管 理理论
2024/10/23
2021
6

MPA非营利组织.ppt

MPA非营利组织.ppt

LOGO
LOGO
•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一)课程的主体框架 • 以制度为基本框架 • 制度的形式——多样 • 制度的目的——规范 • 制度的结构——体系 • 制度的操作——技术
LOGO
• (二)课程的核心概念 • 1.权力——权利 • 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是贯穿于公共管理体系中的一
条主线,促进权力的效率与实现权力的目标成为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一个两难的选择,在这种 情况下,维护和规范权利就成为与之一体两面的 问题。
LOGO
• 不同国家社会关系中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LOGO
• 六、国家-社会关系与政府-NPO关系的相关性 • (一)一致性 • 国家权力机关直接负责的事务越多,社会自治的范围
就越小,公众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就越可能受到抑制, 相反,国家权力直接覆盖的领域越小,公众自发组织 的独立性就越强,功能就越丰富。
• 一、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理论框架 • 国家——社会关系是本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框架 • (一)国家高于社会 • 1.从文明发展的角度,国家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
志。 • 2.从现代公民社会的角度,国家仍然是整体理性
的集合体
LOGO
• (二)国家同于社会 • 社会不仅指各个国家,而且也指业已发达到出现
城市的文明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状况。 • (三)社会高于国家 • 对于社会来说,国家是一种“必要之恶”。
LOGO
• 三、公民社会 • 公民社会论者多数认为公民社会应当制衡国家甚
至对抗国家。尤其对于自由主义而言,国家是 “必要的邪恶”,若无外力阻止,国家权力将无 限制地扩张并危及个人自由。更为激进的公民社 会论者认为公民社会和国家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 系,并通过对东欧剧变的分析,认为公民社会能 够通过更为激烈的方式来对抗国家。 在这些论述 中,社会自治型组织都被看作是独立于国家并制 衡国家权力重要的功能载体之一。

第三章 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王智慧)

第三章 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王智慧)

四、德国
1. 德国非营利组织的历史进程
2. 德国非营利组织的范围
德国的非营利组织基本可以分为互益性和公益性两大类
3. 德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制度
德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注重追惩和奖励。非营利组织要获得 政府的项目资金,应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详细的项目申请书和实施计 划。政府在审查时,主要评审非营利组织的目的、能力以及项目设计 实施的合理性,最后由市议会来决定。非营利组织可以帮助政府减少 社会事务工作的负担,帮助联系企业与公民,进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 率。同时,政府机构运作社会福利服务事务方面的成本比较高,非营 利组织能充分利用社会上丰富的人力资源并向社会募集资金。
二、国际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是由瑞士银行家亨利· 杜南(Henry Dunant)成立。1863年, 杜南与古斯塔· 莫瓦尼埃、吉勒姆-亨利· 杜福尔、路易斯· 阿皮亚及西奥 多· 莫诺瓦一通成立了“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 红十字运动一共有7项基本原则,7项原则分别为: 1)人道Humanity 2)公正Impartiality 3)中立Neutrality 4)独立Independence 5)志愿服务Voluntary Service 6)统一Unity 7)普遍 Universality
案例:
非营利组织是第二职业:罗伯特· 比福德 访谈录
这是一篇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与罗伯特· 比福德一篇访谈录,罗伯特· 比福德 是布福德电视公司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创建了两个非营利性机构 ,即领袖关系网和彼得· 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管理基金会。原文如下: 彼得· 德鲁克:鲍伯,当您决定在经营自己原有企业的基础上,再创建大型 非营利组织——领袖关系网,并亲自担任该组织的首席执行官时,您已经 40多岁。您认为自己需要学习哪些东西来适应这种转变呢? 罗伯特· 比福德: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对自己重新进行定位,从如何 经营企业——基本上是我一生的经验积累——转换到如何管理服务性社会 组织,在这里服务是组织生存的主要推动力。 彼得· 德鲁克:您认为自己的行为已经改变了很多吗?或者你虽然还是在做 同样的事,但是做事的目的和方式已截然不同? 罗伯特· 比福德:我认为应该是后者。我发现我为公司所做的工作与为领袖 关系网所做的工作非常相似。在这两种情况下,我都必须清楚组织的发展 远景以便引导组织其他成员成功地发挥作用以及进行团队合作;在这两种 情况下,我都必须在工作上鼓励和支持组织其他成员,不管是在企业还是 在领袖关系网,都必须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这两种情况下, 我都必须维持一系列重要关系,这会使我及时了解在这两个领域里所发生 的事情。

第二章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PPT课件

第二章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PPT课件

限于以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2.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基本假设
2.3.1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决定了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空间范围,也界定了会
计信息的主体范围。因此,各项会计工作,不论是日常的会计确认、记录、计量和计算,还是定期编制财
务报告,都必须在确定的会计主体范围之内进行。
• (1)预算收入。预算收入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 • (2)预算支出。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 • (3)预算结余。预算结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的资金余额,以及历年
滚存的资金余额。预算结余包括结余资金和结转资金两部分。其中,结余资金是指年度预算执行终了,预 算收入实际完成数扣除预算支出和结转资金后剩余的资金;而结转资金是指预算安排项目的支出年终尚未 执行完毕或者因故未执行,且下年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完整的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活动。我国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均规定,会计核算应
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同时登记外
币金额。
2.4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 计要素
2.4.1 政府 政府预算会计服务于政府预算管理,主要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按照政府会计基本准则的规定, 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余。
2.2.5 可比性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其中的可比有两层含义:
横向可比和纵向可比。纵向可比是指同一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
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

第四章 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王智慧)

第四章 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王智慧)

非公募基金发展迅速 2007年4月,“王振滔慈善基金”在北京启动,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家首 个非公募慈善基金会。该基金会以2000万元作为创始基金,主要用于宣 传慈善事业、向社会贫困群体提供帮助、奖励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人 才。目前,该基金会已在浙江、湖北设立了两个1000万元的大学生助学 专项基金。 近年来,我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 有公募基金会795个,比上年增加3.1%;非公募基金会349个,比上年增 加71.1%,在教育、文化、科学、卫生、社区、扶贫等领域社会公益事业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最新统计,2007年新启动了腾讯公益慈 善基金会、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等一批非公募基金会。 “非公募基金会的迅速发展,体现了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为困难 群体分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开辟了新的途径。”民政部民间组织 管理局局长孙伟林说。 “随着基金会运作规范、透明度增加以及社会影响力加大,会有更多 企业家加入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的队伍,从而促进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 促进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杨岳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发展之间关系问 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政府深化改革的思潮不断涌动,加快 国家民主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前行,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发展将是国 家与政府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参与者与贡献者,政府要积极培育 非营利组织,进一步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 面的能力和作用,与政府一道共同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历史使命。
2. 第二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实施细 则》。根据办法和细则,各级政府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社会团 体进行了整顿,一部分封建组织和反动组织被新政权依据新的法律 规定而加以取缔,其中包括会党组织和反动政治团体,也包括一些 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互助组织和慈善组织,以及部分宗教性的组织 民间组织被依法取缔,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民间组织在中国共产 党依据社会主义原则的引导下逐渐政治化,其中一些政治倾向明显 的团体被定义为“民主党派”从民间组织范畴当中脱离出来,转化 为政党组织,如民盟、九三学社等。自此,非政治性开始成为中国 民间组织的一个鲜明而重要的特征。

第十一章 非营利组织评估(王智慧)

第十一章 非营利组织评估(王智慧)
为了使方案成效得到验证,影响评估主要有两个焦点,一个重在成果的评估, 另一个则是方案执行过程的评估。
3. 项目工作逻辑模型
项目工作逻辑模型通过模型的内在逻辑,对项目工作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估的 一种方法。换句话说,项目工作逻辑模式通过阐述项目工作设计背后的逻辑 方法,进而找出各部分之间相互社会作用的过程、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以 及产生最终的结果。你一旦阐明了项目工作的内在逻辑,你就能系统地、自 信地确定相关的评估指标。常用的绩效评估指标有资源指标、工作量指标、 产出指标、生产力指标、效率指标、服务质量指标、效果指标、成本——效 益指标、客户满意度指标、综合性指标等。
一、非营利组织评估的原则 非营利组织评估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客观、公正性和评估的科 学性。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的性原则。 第二,明确、公开的原则。 第三,科学性原则。 第四,客观公正原则。 第五,整体性原则。
二、非营利组织评估的特点
由于非营利组织独特的性质,这导致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和营利组织以及 政府组织的目标大相径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由于缺乏明确、公认 的衡量指标,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是比较困难的。 非营利组织评估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1. 评价指标的多元性。营利组织的绩效测定比较简单、明确而相对成熟; 而非营利组织服务无形,难以界定、测量到其自身是否成功实现目标。 2. 难以测量非营利组织的产出,缺乏产出最大化的竞争环境。捐赠是非营 利组织有效运作的一个障碍,因为捐赠被用于资助无绩效的运作。 3. 非营利组织种类繁多,评估体系设计通常只适用于一种环境,缺乏普遍 适用性。 4. 缺乏公共数据平台。目前,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评估研究的理论分析较多 ,实证研究很少,缺乏相关的数据支撑,也难以进行比较。
第十一章 非营利组织评估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

16
示底 一 了下 根 政坐 烟 府栋 二 浪楼 两 费” 油 问, , 题这 一 的首 顿 严顺 饭 重口 一 性溜 头 深牛 刻, 地屁 揭股

17
该理论通过论证政府和市场在提供公 共物品上的局限性,从功能上证明 “第三部门”存在的必要性。不过该 理论更多的是说明了政府与“第三部 门”之间的互补关系,并没有揭示是 什么因素使得某些产品或服务只能由 “第三部门”提供。
23
四、第三方管理理论
又称志愿失灵理论,由萨拉蒙提出 志愿部门作为人类服务的提供者不是万能的, 它也有固有的缺陷,会产生志愿失灵,而政 府可以视为是志愿失灵之后的衍生性制度。 政府和NGO应建立起合作关系 非营利部门的缺陷:慈善的供给不足、慈善 的特殊主义、家长式作风及慈善的业余性
24
20
契约失灵——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导 致仅仅依赖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契 约难以防止生产者坑害消费者的机会 主义行为出现的现象。
21
信息不对称性私人物品
信息不对称的物品有两类,一类是服务的购 买者并不是最终消费者,中间隔了一层;另 一类是服务本身的性质太复杂,消费者对它 难以评估。前者如智障儿童的特殊学校、养 老院、慈善机构 ,后者如医院 。 契约失灵的结果是使消费者的福利蒙受了大 量的损失。
公民社会的多种规范性词义
(1)公民社会是政治社会,与自然状态相对。 (2)公民社会是一个文明社会 (3)公民社会是以资产阶级个人为基础、并由司法、 警察和同业公会参与其中、对个人自由加以保护的 私人领域。 (4)公民社会与由非政府的、非经济的公民组织形 成的社会领域有关 (5)公民社会被用来同时指社会的一个部分以及拥 有该部分的社会整体
22
“非分配约束”——指非营利组织不能把获得 的净收入分配给对该组织实施控制的个人,包 括组织成员、管理人员、理事等。 汉斯曼认为,“非分配约束”是非营利组织区 别于营利性组织的最重要特征,能抑制生产者 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契约失灵理论更多的注意了非营利组织本身的 特征

【武汉大学 精品讲义】非营利组织管理 第1章

【武汉大学 精品讲义】非营利组织管理 第1章
(3)其他社区社会与个人服务活动:环境卫生、 商会与专业组织、工会、其他会员组织(包括宗教 与政治组织)、娱乐机构、新闻机构、图书馆、博 物馆及文化机构、运动与休闲。
该分类体系涵盖的是收入的一半以下来自收费
第 1 章 非营利组织概述
的组织,而将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收费或政府支 持的组织排除在外,这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 展中国家,都有很多组织没有被包括进来。
3.2 市场失灵 对于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市场机制是
低效率或无效率的,因为公共物品存在非竞争性 (边际成本为零)和非排他性(排他困难)的特
第 1 章 非营利组织概述
征。此外,政府提供也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3.3 契约失灵
有些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并不是消费者,造成 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评价困难,加上普遍存在的信息 不对称,导致契约失灵,这也为非营利组织发挥作 用奠定了基础。
(4)国内学者定义 非营利组织是以服务大众为宗旨,而不以营利
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 ——吴东民《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3.
第 1 章 非营利组织概述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 公共服务的处于政府体系和企业部门之外的社会组 织。
——成志刚,周批改《非营利组织管理研究》 湖南1 章 非营利组织概述
(3)卫生:医院与康复、诊所、精神卫生与危 机防范、其他保健服务。
(4)社会服务:紧急情况救助、社会救济。 (5)环境:环境保护、动物保护。 (6)发展与住房:经济、社会、社区发展、住 房、就业与职业培训。 (7)法律:推促与政治、民权与推促组织、治
第 1 章 非营利组织概述
第 1 章 非营利组织概述
1.2.4 自治性 非营利组织实行自我管理,其活动不受制于政 府,也不受制于企业或其他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要接受政府的规制和社会的监督。

非营利组织基础知识

非营利组织基础知识

非营利组织基础知识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组织,其中非营利组织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那么,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非营利组织的基础知识。

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非营利组织,简单来说,就是不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组织。

它们的目标通常是为了实现某种社会使命、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与以盈利为核心目标的企业不同,非营利组织将所获得的资源主要用于实现其组织的宗旨和目标,而非分配给组织的所有者或股东。

二、非营利组织的类型非营利组织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1、慈善组织这类组织致力于帮助贫困、受灾、弱势群体,通过筹集资金、物资和提供服务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2、教育和研究机构如学校、学术研究机构等,专注于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3、文化和艺术组织推动文化传承、艺术创作和表演,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4、环保组织致力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5、社会服务组织为特定群体提供服务,如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

三、非营利组织的特点1、使命驱动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往往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社会使命,这是它们行动的核心动力。

2、资金来源多样化其资金可能来自个人捐赠、企业赞助、政府拨款、基金会资助以及自身开展的一些收费服务等。

3、志愿参与很多非营利组织依靠志愿者的力量来开展活动和提供服务。

4、透明度和公信力要求高由于资金大多来自公众,所以需要对财务和活动进行公开透明的报告,以赢得社会的信任。

5、非分配限制即组织的盈利不能分配给成员或管理者。

四、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机制1、战略规划明确组织的使命、愿景和长期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计划。

2、项目管理设计和实施具体的项目来达成组织的目标。

3、财务管理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确保财务的稳健和透明。

4、人力资源管理吸引、培养和留住合适的员工和志愿者。

5、合作伙伴关系与其他组织、政府、企业等建立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基础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基础

非营利组织的赞助和支持来实施的
(二)非营利组织对企业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对企业具有促进和监督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非营利组织活动的扩展,不仅使企业内部福利 社会化,减轻其成本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 而且不断地吸收第一、第二产业部门剩余劳动力,促进了 产业的更新换代。 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还是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价和 监督的主要力量。
(二)企业的失灵
企业的两面性
企业内外分工与协作的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企业不断向原本属于市场和社会的领域渗透扩张,造成市
场和社会的机能劣化。大企业对市场的垄断和支配与“企
业中心社会”等现象就是其显著表现。另一方面,企业规 模的膨胀也对其自身的发展造成重大障碍。
(三)政府的失灵

例如在产业社会,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自己实现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 上依赖于其经济实力的同时,借助于权力和社会名望来攫取财富的情 况也很普遍。

交换活动及其特性
• 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来满足自己的所有欲求,所 以经常在对社会互酬性的的期待下进行交换活动。在近现 代社会,交换可被视为人们欲求满足活动的基本形态。 • 交换在具有going-concern(因对交换抱有共同期待而形成的人们 的社会结合)的特性

三、市场、企业和政府的失灵
(一)市场的失灵
市场机制的两面性 一方面,市场经济是激活追求经济合理性和高 效率的源泉,它通过供求关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 机制,形成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由此 创造出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另一方面,盲目的自由竞争很容易造成资源的 巨大浪费、垄断的形成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随着市场原理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家庭和社区的 机能被大大地削弱,社会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非盈利组织的理论基础10页

非盈利组织的理论基础10页

如果说代议制政府是18世纪的伟大社会发明,而官僚政治是19世纪的伟大发明,那么,可以说,那个有组织的私人自愿性活动也即大量的公民社会组织代表了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创新。

莱斯特?萨拉蒙2.1 公民社会理论2.1.1 公民社会的内涵公民社会是“Civil Society”一词在国内的译名,这一英文名词在国内还有另外两个译名,即“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

我国学者俞可平教授曾对这三个译名进行分析,他指出,“市民社会”是时下最流行的译名,也是“Civil Society”的经典译名,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中文译名,但这一术语在实际使用中带有一定的贬义,传统上人们常常将它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

“民间社会”是台湾学者的译法,它是一个中性的称谓,但不少人认为它过于边缘化,没有什么特色。

“公民社会”则是一个褒义的定义,它强调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这一译名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

归纳起来,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在国家和社会二分法的基础上,指的是独立于国家但又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生活领域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社会价值或原则;另一类定义则建立在国家??经济??公民社会的三分法基础之上,公民社会指的是介于国家和家庭或个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相互作用领域及与之相关的价值或原则。

进入九十年代,以国家??经济??公民社会为基础的公民社会定义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其中,戈登?怀特(Gordon White)的定义最有代表性,他认为,“当代使用这一术语的大多数人所公认的公民社会的主要思想是:它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这一领域由同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并由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形成以保护或增进他们的利益或价值。

”他主张将企业或经济机构同公民社会分开来对待,前者作为经济系统构成公民社会的基础。

公民社会理论主要致力于公民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和文化特征以及公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何增科在其主编的《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一书中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特征归纳为以下四个:(一)私人领域。

非营利组织理论基础

非营利组织理论基础
一般而言,凡是公民化程度高的地区,其社会经济 的发展水平也较高,但并不是所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 高的地区的公民化的程度都较高。社会经济发展是由很 多因素决定的,而公民化程度较高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 的一个。公民社会的发展为市场体系的有效运转提供了 基础和保障。
2020/9/30
6
Non-profit Organization 张宇课件
社会信任、规范和网络等社会资本因素都影响到经济领域
和政治领城里的集体活动进程。一般地讲,在一个社会中,相
互信任的程度越高,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现代社会
中,社会信任的高低又直接决定于规范的互惠程度和社会网络
的类型。制度中规范的互惠度越高,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任感
就越强,整个社会的信任度就越高,集体活动也越易于进行。
契约20失20/9灵/30 的结果是使消费者的福利蒙受了大量的损失。
15
Non-profit Organization 张宇课件
契约失灵是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的, 因此,对于诸如再分配的慈善福利事业、 提供复杂的个人服务、服务的购买者和消费者分离、 存在价格歧视和不完全贷款市场等情况下的产品 和服务的供给必须寻求新的非市场供给主体。 这个主体就是非营利组织。
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志愿性的公民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发展
水平也都较高,即该社会的公民化的程度也较高。也可以说,凡是
公民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其政府的运作效率和民主政治发展水平也
较高。
2020/9/30
5
Non-profit Organization 张宇课件
公民社会的发展程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非常 明显:
政府失灵理论和契约失灵的重点是从功能需求的角度探讨
非营利部门存在的必要性,但光有需求并不一定能够产生服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

治道
天道———暑往则寒来,春还则秋 至。 ♣ 天道——酬勤 ♣ 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 ♣ 棋道——重势而不重子。 ♣ 大道——无形,兵法制胜。 ♣ 管理之道——周公三吐脯,一 浴三拽发。 ♣ 治民之道——在安居而理 ♣ 君道——乐音以缓急为清浊, 浊者宽而不弛 ♣ 臣道——清者廉而不乱。 ♣ 废兴之道——得贤之用。 ♣ 以道治人——不以术治人。 ♣ 有道之君——以乐乐人; ♣ 无道之君——以乐失身。
得。
社会网络分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
水平型社会网络是由具有同等社会地位和权力的人 们构成的,在这种网络中,公民的参与程度高,互 惠行为受到鼓励,个体之间的交流与信息传递都非 常顺畅,因此人们的可信度大大提高。水平型的社 会网络社会资本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分布越稠密, 网络中的个体就越能够为了共同利益进行合作。 垂直型社会网络则是由具有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不 同等的权力的人们所构成,体现着依附和等级关系。 在这种社会网络中,信息是垂直流动的,其可信度 较低,因此难以产生社会信任,网络中的个体也难 以为了共同利益进行合作。
第2章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
2.1 公民社会、社会资本与善治理论 2.2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 2.3 契约失灵/志愿失灵理论 2.4 供给理论 2.5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6 自治组织理论
2.1 公民社会、社会资本与善治理论
2.1.1公民社会及其特征
2.1.2公民社会与政治、经济发展 2.1.3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
治道2
♥ 取胜之道——以逸击劳(汉。赵充国) ♥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心 战为上,兵战次之(南朝。梁武帝) ♥ 天道——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 圣人之道——内阳外阴(阴:隐密) ♥ 愚人之道——内阴外阳(阳:张扬) ♥ 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制:把握) ♥ 天地之道——俾閡(开启和闭合)(鬼 谷子) ♥ 治军之道——以能战为第一要义(曾国 藩) ♥ 统治之术——心思不泄密(韩非子) ♥ 治国之道——一个人独立明,辨,决断 (韩非子) ♥ 乱之道——夫使民有功与无功倶赏(韩 非子) ♥ 人子之道——静退以为宝(子:君子) (韩非子) ♥ 道——在不可知,用在不可知(韩非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契约失灵理论
所谓“契约失灵”(Contract Failure)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 仅仅依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契约难以防止生产者坑害消费者的 机会主义行为出现的现象。 汉斯曼认为,在再分配的慈善,提供复杂的个人服务、服务的购买 者和消费者分离、存在价格歧视和不完全贷款市场、提供公共物品 等制度条件下,都会出现契约失灵现象。如果这类商品或服务由非 营利组织来提供,生产者的欺诈行为就会少得多。这是因为非营利 组织受到了“非分配约束”(non-distribution constraint)。所谓“ 非分配约束”,是指非营利组织不能把获得的净收入分配给该组织 实施控制的个人,包括组织成员、管理人员、理事等。净收入必须 得以保留,完全用于为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
案例:黑格尔的公民社会理论
“公民社会理论”的开山鼻祖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把“ 自由意志”描绘成为一个自主发展的主体和过程。他认为“ 自由意志”的发展要 经历“ 抽象的法”、“道德”和“ 伦理”三个阶段,而“ 伦理”的发展又要经历 “ 家庭”“、公民社会”和“国家”三个阶段。 1)公民社会概念 黑格尔心目中的公民社会“是各个成员作为独立的单个人的联合,因而也就是在形 式普遍性中的联合,这种联合是通过成员的需要,通过保障人身和财产的法律制 度,和通过维护他们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外部秩序而建立起来的。“公民社会 是处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差别的阶段——它必须以国家为前提,而为了巩固地存 在,它也必须有一个国家作为独立的东西在它面前。” 2)公民社会的组成 具体来说,黑格尔所说的公民社会含有三个环节。第一为“需要的体系”。在这里 ,“通过个人的劳动以及通过其他一切人的劳动与需要的满足,使需要得到中介 ,个人得到满足。在这一体系中,有劳动、分工以及与分工相对应的社会等级, 即从事农业的实体等级、从事工商业的产业等级和在政府中任职的普遍等级。第 二为“司法” 。司法的职能是保护所有权。第三为“警察和同业公会”。通过警 察和同业公会,来预防遗留在上列两体系中的偶然性, 并把特殊利益作为共同利 益予以关怀。 3)作为经济领域的“需要的体系” 在黑格尔所指的公民社会中,“需要的体系”对应于经济领域。他明确指出政治经 济学就是研究这一体系的科学。他还盛赞政治经济学“使思想感到荣幸,因为它 替一大堆的偶然性找出了规律。
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委员会中,捐赠人所占比例一般较大, 那么捐赠人作为委托人与管理者作为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 理问题较一般的企业,存在组织配置和人力资本的优势,可 以减少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费用,实现交易成本的降 低,具体而言包括两种情况: 首先,非营利组织人员上的结构特征减少了参与约束和激 励相容约束的成本。 其次,非营利组织资产上的结构特征减少了激励相容约束 的成本。
4)作为社会领域的“警察与同业公会” 黑格尔所说的“警察”,不同于人们日常所见的鹰犬式的“警察”,而是承担特定 社会职能的组织。这种“警察”要对公民社会的“普遍事务和公益设施”进行“监 督和管理” ,要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冲突,要对商品进行检查,还“必须负 责照顾路, 灯、搭桥、日常必需品价格的规定和卫生保健”。警察还要限制市民的 不良行为, 并通过举办慈善事业承担缓解贫困的职责。总之,黑格尔所说的“警察 ”是提供公共物品的社会组织,代表了一种“公共权力”。在黑格尔所说的公民社 会中,“同业公会”类似于社会领域的组织,其社会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在公 民社会的范围以内和在国家本身的自在自为的普遍物之外的特殊公共利益是由自治 团体、其他职业与等级的同业公会及其首脑、代表、主管人等等来管理的。黑格尔 认为“警察”是以“外部秩序和设施的方式”提供公共物品,而“同业公会”则是 一种“内在的东西”。“公民社会的劳动组织,按照它特殊性的本性,得分为各种 不同部门——公民社会的成员则依据他的特殊技能成为同业公会的成员。 所以同业公会的普遍目的是完全具体的,其所具有的范围不超过产业和它独特的业 务和利益所含有的目的。”根据这一规定,同业公会在公共权力监督之下享有下列 各种权利:照顾它内部的本身利益;接纳会员,但以他们的技能和正直等客观特质 为根据,其人数则按社会的普遍结构来决定;关心所属成员,防止特殊偶然性,并 负责给予教育培养,使获得必要的能力。总之,它是作为成员的第二个家庭而出现 的,至于一般公民社会则是一种比较不确定的家庭,因为它同个人及其特殊急需比 较疏隔。在同业公会中,对贫困的救济丧失了它的偶然性,同时也不会使人感到不 当的耻辱。
三、非营利组织在公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公民社会的发展,实质上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一方面,较强的国家 效力可以被视作公民参与和公民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强国家 弱社会的权力格局和文化传统,也对公民社会的成长不断构成侵蚀。 其一,非营利组织为公民提供了一种组织化的利益表达和维权方式。 其二,非营利组织有利于促进决策的民主化。 其三,就其性质和地位而言,非营利组织是联结政府与公民的纽带。 其四,非营利组织有助于提高政治透明度。 其五,非营利组织促进了地方分权和社会自治。 其六,非营利组织增强了公民对政治的认同感。
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这三种制度之间的关系
政府组织 公共物品在量和 质方面的不足
传统形 式的 市场失灵
市场组织 有关私人物品的 不对称信息
非营利组织
图 2 .1 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图
资料来源:王绍光. 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的国际比较.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5
第三节 公民社会理论
一、公民社会理论
公民社会是一个外来语,是英语“Civil Society” 的译文,有时也被称为 市民社会、民间社会、文明社会等。 我们现在通常使用的是以社会三分法为基础,以非营利组织或民间组织为 主体的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概念。在当代语境中,社会被分成三个部分:第 一部分是政治社会,即国家系统。政治社会的主体是政府组织,主要角色 是官员。第二部分是经济社会,即市场系统。经济社会的主体是企业,主 要角色是企业家。第三部分是公民社会,即非营利组织系统;公民社会的 主体是非营利组织或民间组织,主要角色是公民。相应的,我们把政府组 织系统称为第一部门,企业组织系统称为第二部门,把非营利组织系统称 为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包括公民的维权组织、各种行业协会、 公益组织、社区组织、互助组织、兴趣组织和公民的各种自发组合等等。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相比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非营利组织有更低的生产成本。 其次,非营利组织有更低的交易成本。 第一,非营利组织降低了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费用。 第二,非营利组织降低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费用。 第三,非营利组织降低了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费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le-agent theory)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理论基础
学习目标
1. 掌握非营利组织在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中的独特 优势; 2. 了解非营利组织志愿失灵的问题及政府支持的必要性 3. 理解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理论基础; 4. 明确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公民社会、善治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节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
一、市场失灵
公民社会理论主要是研究公民社会的结构特征和文化特征,以及公民社会和 国家之间的关系。对于公民社会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解:第一,私 人领域。第二,志愿性社团。第三,公共领域。第四,社会运动。 除了上述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还包括一些基本的社会价值或原则。它们 是:第一,个人主义。它是公民社会的理论基石,即假定每个个体都是社会 生活的基本单位,而公民社会和国家都是为了保护并增进个人的利益与权利 而存在的;第二,多元主义。它要求个人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社团组织的多 样性和思想的多元化;第三,开放性。主张政务活动的公开化和公共领域的 开放性,以利于公民议政和参政;第四,参与性。强调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 活和制约国家权力;第五,法治原则。强调从法律上保障公民社会与国家的 分离,保证公民社会成为一个真正具有自治性和自主性的领域。
1. 垄断 2. 公平 3. 难以提供公共物品
二、政府失灵
1.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低效与浪费 2. 内在效应与政府扩张 3. 寻租与腐败 4.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不足
三、志愿失灵
志愿部门作为人类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有着固有的缺陷的,由于利益驱动、 道德失控、约束缺失等因素,会产生“志愿失灵”。
非营利组织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二节 交易成本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失灵 理论
一、交易成本成济学(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威廉姆森(1981)认为每项交易的性质不同,与之相应的交易成本也不一 样。交易成本包括两部分费用:管理成本和激励成本。管理成本主要与资 源的分配方式及信息的传递方式有关。为了防止机会主义行为,交易中发 生的监控费用、弥补酬金及绩效奖励费均为激励成本。威廉姆森认为,根 据交易性质选择适当的组织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交易的经济效率。
委托—代理理论主要是研究在存在利益冲突及信息不对称时,委托人如 何设计最优契约去激励代理人。最早研究委托--代理理论的著名经济学 家有艾柔(Arrow),罗斯 (Ross), 简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
当委托人把决策权交给代理人时,由于存在利益冲突,委托人追求自己财富的 最大化时,并不一定给代理人带来利益的最大化。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 并不可能随时掌握代理人一举一动,代理问题就会发生。代理问题通常有两类: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指选择的代理人并不是工作的最佳人选。 另一个代理问题称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指在信息不对称下委托人不 知道代理人的所作所为所带来的风险。
二、公民社会与善治
1、善政与善治 我国古已称之的“善政”或“仁政”,大体相当于英语里所说的 “good government”( 可直译为“良好的政府”或“良好的统 治”) 。抽象地说,善政的内容,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在古代 还是在现代,都基本类似,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严明的法度、 清廉的官员、较高的行政效率、良好的行政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