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探究

合集下载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高中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基于问题和探究的学习方法,正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和价值,探讨了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旨在为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引言高中历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思考和判断能力,帮助学生熟悉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基于问题和探究的学习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是十分有益的,本文旨在探讨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二、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和探究的学习方法,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提出问题、自主调查、收集信息、分析问题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包括: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2.注重问题导向,学习任务通常以问题为导向,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完成学习任务;3.提倡探究、实践与合作,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并通过合作交流来深化理解。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1.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设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设计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和研究。

2.资源利用的引导与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

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文献资料等资源进行信息搜集和整理,引导学生掌握查阅文献和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独立学习能力。

3.探究和实践的组织与指导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应注重探究和实践的组织与指导。

高中历史学科探究性学习的若干思考

高中历史学科探究性学习的若干思考

高中历史学科探究性学习的若干思考一、关于历史学科探究性学习的条件1.内在条件。

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思考。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前提。

遇事能问为什么?能积极主动思考并能转化成问题,再将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探究性课题方案,最后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其次,要求必需具备积极主观的学习心态。

这是学生进行历史探究性学习最主要的动力。

它包括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爱好,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愿望。

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感知新事物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再次,能够对研究性学习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反思、批判和怀疑,在研究性学习中全面地看待问题。

2.外在条件。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

如调查法、统计法、谈话法等基本的方法;其次,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网络当然也包括教师、家长、专家;再次,引导学会合作,发挥群体功能。

历史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吸收他人的长处,纠正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得到发展。

二、关于历史学科探究性学习的开展1.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小论文。

要选定论文的题目,确定论文写作所涉及的范围。

在学生对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进行总结,最后写作,完成小论文。

如关于西安事变发生的历史必然性,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些论点:(1)西安事变是中日矛盾激化的结果。

(2)如没有西安事变,也必将要发生类似西安事变并具有西安事变同样历史意义的事件。

(3)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是由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具有偶然性,但偶然性中体现着必然性。

然后让学生收集分析材料,写小论文。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

2.人物小传。

很多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孙中山等,我们该如何去分析、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呢?这是很值得去探讨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人物传略的形式,概要介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再作综合的分析。

基于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研究性学习是指通过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意识和
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果,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内容丰富、古老而有趣,但传统的教
学方法往往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
动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问题,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深入学习。

这种
学习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成果。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
或问题进行研究,调查和分析相关的资料,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还能够培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
成果。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
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可能存在难度较大。

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设
计和引导上下一番功夫,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科学意识,同时指导学生进行研
究活动。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进行充分的实践和培养。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它强调学生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过程,培养其分析问题、独立思考以及文献调研等综合能力。

首先,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研究途径,通过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和项目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当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他们会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产生更强烈的好奇心,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在历史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不同历史资料的对比,评估不同历史观点的可信度,从而形成独立的判断和见解。

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同时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能力。

再次,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历史事件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影响。

在历史研究中,学生需要进行小组协作,共同制定研究方案,互相交流和讨论。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发展他们的交流、合作和领导才能,从而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社会参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文献调研能力。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学生需要搜集、整理和评估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文献。

这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筛选和运用的能力。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引用和参考文献,培养科学的学术道德和文献调研能力。

这是学生在大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必备的能力,也有助于他们正确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随着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正逐渐朝向研究性学习方式方向发展。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方法论。

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以教师静态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降低。

而研究性学习方式通过问题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历史学科注重思维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批判性思维、评价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找寻问题的本质、考察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推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历史知识,更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方法论。

历史意识是指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历史方法论是指学生掌握和应用历史研究方法的能力。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历史事实的记忆和背诵,而研究性学习方式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方法论。

学生通过自主研究、调查和分析历史问题,可以逐渐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并了解到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高中历史教师在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要求,要给学生明确指导,明确学生需要通过研究性学习达到的目标,引导学生准确、深入地研究历史问题。

二是合理安排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任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确定合适的研究任务,并在设计研究任务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过分繁杂的内容和任务。

三是指导学生合理使用研究工具和资源,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研究工具和资源,包括图书、文献、互联网资源等,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信息检索和利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范文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范文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学校:班级:小组成员:1 研究背景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

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

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

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

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5 研究步骤(1)确立选题(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6 资料收集手段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三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四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主体地进行探究、钻研和发现为特点的学习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问题意识、思考能力和实证研究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并进行创新性思考。

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

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来说,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研究、探究社会发展和人类经验为核心的学科。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过于注重事实的灌输和记忆,缺乏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积极参与性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培养他们对历史问题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设置一系列的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思考,并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通过学生自己的发问和思考,可以增强他们对历史问题的深度理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时,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清末民初的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进行思考。

通过让学生提出“为什么会爆发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疑问,并通过调查研究和文献资料的查阅,让学生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

2.培养学生的实证研究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统计分析等方式,获取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实证材料,并通过深入分析和评价,形成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理性认识。

例如,在教授《二战的起因和影响》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研究,调查二战期间各国的广播宣传和政治演讲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和采访老一辈人的口述资料,收集不同国家对战争的宣传、战时经济组织和社会心理的调查材料。

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探讨

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探讨

仰无法安稳地奠基 于《 圣经》 , 因为“ 《 圣 经》 就像 软蜡一样 , 可 以让 程度上影响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但研究性 学习毕竟 是
每一个人 随兴所 至地扭 或拉 ” 。然后设计 出问题 , 他们的主要 分歧 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和学习的方法 , 是值得应用和推广的。今后 , 制订一些 切实可行 的方法 , 把研 究性 学 在于 ( ) , 最后 给出选项 : A . 教会是否腐败 。B . 信仰是否 必要 。c . 我们会 利用有 限的资 源 ,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 《 圣经》 能否作 为信仰的基础 。 D . 能否仅仅依靠信仰 。 让学生去判断 习和历史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 , 和选择 。这样 的问题设计 , 很多考生都无所适从 , 不知道怎样进行 解答 , 只能评 印象或者是感觉进行选择 , 容 易导致失分 。 再如 2 0 1 3
和方法并不需要历 史教 师花费时 间去传授 , 因为学校有专 职的研 触 、 交流机会 , 让师生进一步增进 了解 。同时 , 利用研究性学 习 中
究性教师进行 教学 , 历史教 师只需 要加强 与专职研究性学 习教师 的成果展 示会 , 让学 生充 分参与 , 进行 交流 , 大胆表 现 和展示 自 的联系 , 帮助学生选好历史研究 的课 题就行 了。 当学生选定 好研 己。具体 的做法是每个课题小组 的成员 都要上讲 台发言 : 谈谈 自
教 学研 究
2 0 1 3 - 0 8
商- f , 吏教学 咋弓 1 入研 性 喾 习的探 讨
文/ 梁 家 有

要: 研 究性学 习是 高中新课程 改革后开设 的一 门全新课程。它 以学生为主体 , 培养 学生探 究、 合 作学 习的能力 , 最能体现新课

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引言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沉闷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其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

相较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在性质和形式上都有了明显改变,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和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能保持主动意识,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对于帮助学生开发潜能、提高学习质量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性学习概述研究性学习相较于传统的学习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这种模式整个过程都是以任务探究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随后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提出探究性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探究的方式解答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和分析中获取新知,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创新思维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枯燥的讲解,机械的灌输,学生很少有自我研究的时间,不仅影响了学习兴趣,也降低了学习效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诞生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具有很多优势,具体如下:1.研究性学习设置了专门的课程导入环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2.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

3.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有效丰富了课上学习内容,拓展了学生知识面。

4.研究性学习注重问题的研究过程,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表达,突破了传统学习的局限性,有助于发展学生历史思维。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1.思维引导,自主研究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于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端正自身的态度。

对此教师要予以高度重视,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分析历史关系,对其进行适当的思维引导,使其不断深化对于历史的理解,确保学生可以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这样才能做到面对不同的历史有不同的态度和心情,并合理想象和分析,保证对历史事件以及情感有正确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联系,用最客观的态度与处理历史问题[1]。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性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和总结。

一、引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它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积极地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深入了解历史事实和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设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首先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教师需思考并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针对不同的主题和学生特点进行具体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应明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历史事件、历史背景及其影响,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

2.选择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选择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究。

3.选择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实践、课外调研等形式,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教师的角色更多地是引导和辅助学生,学生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

下面以“辛亥革命的原因和影响”为例,介绍具体的教学过程。

1.引入问题: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如“辛亥革命是如何爆发的?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2.学生探究:学生自主搜索和阅读相关资料,包括历史文献、研究报告等,并进行微信群讨论。

3.整理归纳:学生结合资料,归纳出辛亥革命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进行展示。

4.辅助解释:教师对学生的归纳结果进行辅助解释和评价,补充相关知识和案例。

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参与并进行独立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下从教学设计、学习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来具体探讨一下。

对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可以采用课题研究的方式。

教师可以设立一个切题的课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以及问题提出和解决。

在学习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针对一个具体的课题,如“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研究的方面和内容,然后进行调查、讨论和撰写报告。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培养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自主进行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的安排。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问题解决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进行历史事件研究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历史事件,然后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进行调查、整理资料、展示等工作。

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既可以分享和交流彼此的研究成果,又能培养他们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评价方式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难以评价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学生的调查报告、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展览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来评价学生的研究过程和学习态度。

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够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已经在教育界逐渐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授课模式往往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思辨的环节。

而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批判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本研究旨在分析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通过主动探究和积极学习来构建和理解知识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

学习理论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的重要性。

研究性学习通过设计问题和探究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他们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设计探究性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这些问题可以是历史事件、人物或观点引发的,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将课堂变为一个充满探索和思辨的场所。

2.独立和小组研究。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独立进行研究,也可以组成小组共同探究问题。

独立研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小组研究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互动和合作,学生能够共同解决问题,彼此促进。

3.资源获取和筛选。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积极获取和筛选相关资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获取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然后,他们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评估,挑选出最有价值和可靠的资源,培养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问题解决和呈现。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问题解决和呈现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这可以是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展览、PPT演示等形式。

通过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考过程展示给他人,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历史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们的生活,现代高中历史教学逐渐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强调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了历史教学的主流。

因此,研究一种针对高中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意义重大。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如何设计一种符合高中历史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的教学设计,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学生的主体性和发掘潜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高中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理论分析2.当前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实践状况分析3.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实验设计与实施4.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理论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调查相关教学实践郑商,针对选定的实验学生,根据具体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设计与实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为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单调、机械、抽象等等缺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文化,提高其学科水平,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研究计划及进度本研究拟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实施:1. 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对研究领域问题进行梳理,大致了解市场现状和问题,制定初步计划(1个月)2. 调查实践贵州省内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现状,并对现象进行理性分析(2-3个月)3. 进一步深入整理资料,并收集学生人均出版业散发爱护字典留言内容(2-3个月)4. 组织实验设计和实施(半年)5.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撰写结论(2个月)6. 论文论证(1个月)本研究计划大致需要一年时间实施,最终形成一篇理论完备,实证可靠的论文。

高二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论文

高二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论文

高二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论文
引言
本文旨在探讨高二历史研究性研究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的影响。

通过对历史研究的研究,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自主研究能力。

重要性
研究性研究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研究过程中的探索和发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影响
高二历史研究性研究对学生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培养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

其次,研究性研究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此外,学生通过研究性研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信息搜索和整理能力。

实施策略
在实施高二历史研究性研究时,我们应采用简单的策略,避免
引入法律复杂性。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 设定具体的研究目标:明确学生需要研究的历史事件和问题,以便他们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

2. 提供必要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图书馆、网络资源和其他相关
研究材料,以便他们能够获得所需的信息。

3. 指导学生的研究过程: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制定研究
计划、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和撰写论文。

4. 培养合作研究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研究成果、讨论问题和相互研究。

结论
高二历史研究性研究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培养
学生的研究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自主研究能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
更好地理解历史,提高研究效果,并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深度思考和
分析能力的学生。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型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研究型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研究型学习,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1.引言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灌输,缺少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机会。

而研究型学习正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2.研究型学习的概念与特点研究型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学生在研究型学习中扮演主导角色,教师则充当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其次,研究型学习注重学生的合作与探究,通过小组合作、问题解决、实践等方式来促进学习。

最后,研究型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历史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研究型学习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开展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历史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研究型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研究历史事件,分析历史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

通过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研究型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工等方式来实现。

在历史研究项目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互相协商、分享利益和责任。

这样的协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以高一历史教学中的《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运动》为例,通过研究型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分组开展调查研究,探究主题包括晚清时期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

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大峪中学周晓兰刁致力内容提要: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反映了教师教学方式的陈旧。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研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有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课“穿插专题研究单元”、“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方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科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能够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主题词: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法一、高中历史学习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影响据了解,现阶段很多高中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但不愿上历史课。

其中不少学生认为上历史课是因为课程表上安排了这门课,而且要考试。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背”是学习历史的“法宝”。

上课时在教材上按老师提示的“重点”作记号,课后对照教材完成作业,考前认真背教材,基本上就可以拿一不错的分数。

总之,“缺乏兴趣、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仍是当前大多数高中生学习历史的现状和方式。

究其原因,源于不少教师较为陈旧的教学观念与固有的教师角色。

尽管高中历史教学也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等等,然而,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教师教育观念和实施能力以及外在的客观因素等的影响,使上述思想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

“重知识轻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刻意追求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师不善于贯彻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单一,过多地讲解、分析和说明情况,重结果轻过程,重记忆轻探究与实践”等情况仍大量存在。

这种现状,降低或消磨了广大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影响了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质量;不利于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无法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能力以及运用史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制约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深化。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丰富的研究对象和深远的影响力。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历史意识,高中历史教育逐渐引入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历史研究。

一、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定义及意义研究性学习实践是指通过自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实践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资料,进行实证研究,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

研究性学习实践对学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研究性学习实践要求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发挥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历史研究需要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信息。

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实践,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获取、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历史研究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自主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增强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二、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方法和步骤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步骤。

首先,确定研究主题和问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背景选择一个历史主题,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

其次,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

学生需要查找和收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历史文献、档案、图片等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

然后,进行实证研究。

学生可以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进行采访和调查,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和影响。

接下来,进行数据分析和归纳。

学生需要对收集到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和整合,提炼关键信息,得出相应的结论与观点。

最后,撰写研究报告。

学生根据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表述自己的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

三、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实施为了有效开展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资源支持:学校和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信息,为学生的研究提供资源支持。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简介历史研究性研究是高中历史课程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性研究,学生可以主动探究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提高历史学科知识和能力。

本文将介绍高中历史研究性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实施方法。

选择研究性研究课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性研究课题是成功实施的关键。

以下是选择研究性研究课题的几个要素:1. 感兴趣的主题:学生应选择对他们感兴趣的历史主题,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主动性和研究的动力。

2. 可行性: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确保有足够的信息和资源可以获得,同时具备学术挑战性。

3. 复杂性:课题应该具备一定的复杂性,能够促使学生深入研究并展示他们的分析能力。

实施研究性研究课题实施研究性研究课题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确定问题:学生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信息收集。

2. 分析与评估:学生应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寻找有关主题的关键观点和证据。

3. 建立论点:学生需要根据分析结果和证据建立自己的论点,并提供支持论点的证据和理由。

4. 写作和呈现:学生将他们的研究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或通过口头报告、展示等方式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研究成果评估研究性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论文评估: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论证能力和研究深度,对他们的论文进行评分。

2. 报告评估:评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展示能力,对他们的报告进行评分。

3. 问答评估:评估学生对自己研究课题的理解程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问答形式进行评估。

结论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研究能力。

通过选择合适的课题和遵循正确的实施步骤,学生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并展示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兴趣。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和特点,接着探讨了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并最后对其使用的效果及可行性进行了总结。

一、引言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特点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使用的效果和可行性。

二、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特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法。

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进行实验或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协助学生开展研究活动。

2.合作学习,互相促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促进。

3.问题导向,注重解决能力:研究性学习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4.探究过程中重要性高于结果: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并非只关注结果。

5.知识整合与归纳: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归纳,将信息和知识进行整合和转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如历史事件的研究、历史人物的研究、历史文化的研究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其在这些方面的具体应用。

1.历史事件的研究高中历史课程中有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需要学生学习和理解,如二战、文化大革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探究
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历史课程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却没有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研究性学习就顺应了这一时代发展趋势,它可以帮助学生转变思维及学习模式,也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全面发展,是当下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

1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研究性学习具体是指:在老师的统一指导下,从社会、自然或生活中选取适当的专题加以研究,通过对其研究而让学生主动地去理解、掌握、应用知识。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其加以开展主要是由于以下因素。

1.1 符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课标要求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素质教育必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加以培养,特别是在高中教育方面,对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更是有较高的要求,成为高中教学的必修课,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活动,如: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

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性组成部分就是研究性学习,近几年来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在某些学校的运用过程中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受到了广大师生、学校领导、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得到一致好评,符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课标要求。

1.2 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实施教学的关键点和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获得发展。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在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性思维,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去思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认知学习,在受到外部强制因素的影响下,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及记忆,此种学习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发展需要。

第二,经验学习,他以学生的成长经验为基石,学生会主动、自发的去学习,并与自身的兴趣、愿望及需求相结合,其学习效果明显、意义突出。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多表现为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让学生被动地接收、记忆和消化,学生没有良好的历史思维模式,难以利用历史知识对某些新的历史问题及特定的历史现象加以分析,难以达到历史的教学目的。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对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2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2.1 进行选题
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就是进行选题,然后围绕选题展开教学活动。

选题的范围是极为广泛的,可以从不同渠道、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对其加以选择,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可以是社会现象及热点事件也可以是教材中的现有题材;可以对现有历史加以总结及思考,也可以对其他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

2.2 对学生进行组织、动员及辅导
为增加研究性学习的关注度及支持度,在具体开展之前,老师要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可以选择课题讲座、模拟示范等形式对学生讲述此次学习的方法、目的、要求及意义,同时,还应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加强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注重对学生的适时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不断开拓创新。

2.3 对结果进行评估和展示
在对成果进行展示时,通常选择的书面表达形式有:调查分析报告、专题论文等;若选择口头表达的形式多为讨论式、答辩式及辩论式;也可以选择表演的形式进行表达,如:历史情景剧及课堂历史剧。

形式追求多样化,不做过多要求。

如“辛丑条约的历史影响”专题,既可以选择用答辩又可以选择论文式。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实际体验加以关注,追求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因此,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估,其评估方式也必须有别于传统模式,要对其进行创新。

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应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2.3.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对学生进行考评是老师独自拥有的权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历史课题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在对其进行评价时,也应当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让他们可以在评估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

2.3.2 评估角度的多维化
在以往的评价中,通常是只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实际创造能力比较的重视,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全面发展,在评价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以多维化的思想对其进行指导。

2.3.3 评估结果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多以动态化的专题形式得以展开,当问题出现时,学生可以灵活、自主的对其加以解决,因此在评估的过程中,对答案没有硬性的要求,多以开放性的形式进行,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促进其自主学习。

3 研究型性学习的主要课题模式
3.1 开展课题式的研究性学习
在该种模式下,其选题主要来源于历史教材,具体的对课程计划中的某一课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展开研究。

例如,将“辛亥革命”这一课题的某些内容转化为“研究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历史进步意义”及“辛亥革命给当时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几个研究性的课题。

3.2 在科内开展综合性的研究学习
此类课题主要关系到历史学科内的不同章节的知识,要求对本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如“近代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一课题与我国近现代史中的许多章节都有联系。

再如“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这一课题涉及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及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等。

3.3 开展交叉综合式的研究性学习
此类课题模式主要围绕历史学科而加以展开,同时由于其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趋向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这一专题,涉及到许多历史问题、地理问题及政治方面的问题。

3.4 利用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
此类课题模式必须通过市场调查才可以得以展开,专题内容的选择上可与上述类型一致,主要是注重方法的选择。

如“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促进作用”等。

参考文献
[1]林甲军.有效史料有效信息有效思考——也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信息,2011(13).
[2]张道龙.换个角度复习历史——有效利用《2012年高淳县中考历史考点分析》复习历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