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教案
神奇的暗示 教案
神奇的暗示一、说选材1.设计理念按照大纲要求,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信、乐观、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
而在平时的辅导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对自己进行消极的评价,不自觉的运用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影响自己的自信心与学习生活。
而心理暗示具有神奇的力量,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运用的好,会有助于我们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我们的行动力,如果运用的不好,则会影响自我统一性的完成,容易消极的自我评价。
我设计了这次教学,尝试通过辅导课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暗示的双重作用,转化消极暗示,掌握积极暗示的方法,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提升自信,这对学生来说将是受益久远的。
2.课题内容分析(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暗示的含义;(2)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暖身活动,体验暗示的神奇,激发好奇心;(2)通过观看小品及案例解析,加深对暗示的认识与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识别消极的心理暗示,建立自信。
(2)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积极暗示的方法;难点:觉察并转化自己身上的消极暗示。
二、学生分析(说学情)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尚处于发展阶段,自我评价不够独立、不稳定,易受暗示的影响,本课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与体验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与评价。
三、说教法1.游戏体验法2.集体讨论法3.讲解法四、说教学过程根据课程特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环节一:热身游戏热身小游戏•请你把两手握在一起,食指伸直,平行,相距2厘米左右。
•注视自己的食指,想象有一根绷紧的橡皮筋缠绕在上面。
•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的手指被拉得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越来越近……”通过游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对本堂课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的载体中,引出心理暗示,说明暗示的神奇力量,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神奇的心理暗示 教案
神奇的心理暗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暗示,区分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以及学会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暗示。
2.能力目标:在了解心理暗示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学方法】举例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深呼吸,请同学们双手合在一起,手指伸开,眼睛盯住手指尖,右手慢慢变大,右手越来越大,右手长大了,大了,对,就是这样,右手长大了。
我看到有小朋友的手长大了。
这个游戏呈现了一个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暗示,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心理暗示。
齐读课题。
(二)新课讲授一、什么是心理暗示呢?1.心理暗示的定义: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刚才游戏中,老师向大家发出信息,说你的右手长大了,有的同学接受了这个信息,用力伸长右手,筋拉长了,有的同学右手长大了,也有没认真做的或是不容易受暗示的,手没有变化。
没有关系,变没变大,容不容易接受暗示,没有好坏之分。
举例:身边的心理暗示 1.广告中的心理暗示 2.色彩中的心理暗示 3.学习中的心理暗示 4.生活中的心理暗示 5.成语歇后语中的暗示:望梅止渴想象柠檬---- 刚才我们初步知道了什么是心理暗示,下面来看心理暗示的分类2.心理暗示的分类:根据心理暗示所产生的结果不同:消极的暗示和积极的暗示消极的心理暗示——被拴住的小象消极的自我暗示----消极的心态-----消极的结果积极的心理暗示——居里夫人的故事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态-----积极的结果想让积极心理暗示产生效果,是需要一定技巧和方法的。
三、积极心理暗示的技巧和方法积极肯定(1)不要用消极、否定的词语。
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教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
神奇的力量——积极心理暗示—、学情分析:六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在对自我评价上,他们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他人的评价,开始独立地对自已进行评价并且开始偏重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会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有时甚至“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心理。
相反,有的学生由于成绩欠佳或某方面的不足得不到班级同学的重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自信心,是个体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从而对自己产生的一种信心,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是人的成长与成材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
学生如果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是认为自己不行,搞不好学习,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固定的心理定势,给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
因此教会这个阶段的学生如何增强自信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学会心理暗示增强自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简单好掌握的方法。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游戏体验学习领悟心理暗示的作用。
2.运用故事激发学生发现积极心理暗示,并激发的他们掌握积极语言暗示法的兴趣。
3 .能过活动引导学生分清消极暗示和是积极暗示,学会制定积极心理暗示语4.通过本课的引导,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经常使用积极心理暗示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分清什么是消极暗示,什么是积极暗示.难点:掌握积极心理暗示的基本方法及运用。
四、活动过程:(一)游戏体验: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们通过小游戏来认识它吧。
游戏:粉色大象首先,请闭上你的眼睛;然后,请在你的心里想象一种动物。
请注意,这种动物不能是一只“粉色大象”,不能是一只“粉色大象”,不能是一只“粉色大象” !好,睁开眼睛,请问你心里想到的是一种什么动物?题目让你不要想象一只“粉色大象”其实是对你的一种心理暗示,而一般人的潜意识通常无法识别否定性的词语。
在暗示的作用下,你就会想到红色大象了。
刚才这个游戏很神奇吧?让我们再做一个游戏,继续感受神奇的力量。
游戏:奇怪的双手游戏公约:1 .保持安静,听清指令,全身心投入体验2.认真观察,完成后分享你的发现和感受游戏规则:闭上双眼,将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手心朝上平举,聆听。
神奇的心理暗示 教案
神奇的心理暗示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暗示,区分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以及学会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暗示。
2、能力目标:在了解心理暗示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重塑信心,激发潜能,2学情分析心理暗示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学习和生活中,懂得使用积极的暗示,可以让一个人重塑信心,激发潜能,可以战胜困难挫折,从而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而习惯使用消极的暗示,往往会把事情弄地很糟糕。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心理暗示有着一定的联系。
比如在人际交往中,有的学生老是觉得“人家不喜欢我”,到头来发现,大家果然不再喜欢她了,使她形成了消极的自我概念。
根本原因是她老是这样消极地暗示自己,大脑的意识就停留在她那些不好的方面,她的行为就难以逃出这些不好的方面。
如果她是积极地暗示自己,相信她的人际关系一定可以改善。
还有的学生老是觉得自己的学习学不好,脑子笨,后来,他真的差了,因为这样的暗示令他减少了努力尝试的机会。
本章辅导课就尝试让学生了解心理暗示,以及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克服消极的自我概念,顺利走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增强自信,体验到学习和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3重点难点1、使学生认识到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的区别以及产生的不同后果。
2、使学生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保持良好的心态,激发自身的潜能。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心理暗示的力量。
2、使学生认识到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的区别以及产生的不同后果。
3、使学生体验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所带给自己的不同心理感受。
4.1.2学时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的区别以及产生的不同后果。
4.1.3学时难点使学生体验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所带给自己的不同心理感受。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小游戏:气球与铅球请全体同学起立,闭上你们的眼睛,连续做几个深呼吸,。
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教案)
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暗示的概念和原理。
2. 理解心理暗示的作用和影响。
3. 掌握心理暗示的运用方法。
4. 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准备投影仪、PPT、课件、黑板、教材、学案。
三、教学步骤1. 课前预热1.1 看图猜主题(出示含有心理暗示元素的图片,让学生集思广益,思考图片中隐藏的信息和暗示的主题)1.2 看视频猜主旨(出示关于心理暗示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提出看法点评和猜测视频中主旨)2. 提出主题今天我们要讲的主题是“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
你们可能会问,心理暗示是什么?它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探索心理暗示的奥秘。
3. 导入知识天南海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常会碰到一些坎坷,不舒服的地方。
有时候,我们能够很快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顺利走出困境;有时候,却面对着一座大山,无法自拔。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其中有一种奇妙的力量——心理暗示。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探讨心理暗示的概念和运用。
4. 重点讲解4.1 什么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指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通过语言、肢体、视觉、音响等多种形式,将特定的信息潜入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之中,使其产生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某种预期的效果。
4.2 心理暗示的原理心理暗示主要是基于人类神经科学和意识学的研究成果。
人在接受外部刺激时,大脑会通过各种神经传递信息,这些信息被大脑接受并处理后,会引起相应的体验和行为反应。
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潜意识被动地接受和诠释信息,随着内部认知的生成,也会反映在人的行为上。
4.3 心理暗示的作用和影响心理暗示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和行动方式,如吸烟、饮食、睡眠等。
当我们接受别人的暗示之后,就会自觉或无意识地作出相应的反应。
例如:当你对自己说“这次考试我一定能够通过”,这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可以帮助你增强自信、提高学习成绩;而当你对自己说“我肯定考不好”,这就是一种消极的暗示,可能会导致你失落和泄气。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奇妙的心理暗示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奇妙的心理暗示奇妙的心理暗示: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心理暗示作为一种有力的心理调节工具,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小学心理健康教案,通过奇妙的心理暗示,帮助小学生培养积极的心态,减轻压力,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了解心理暗示1. 什么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言语、行为、肢体语言等方式,对他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它可以影响人们的态度、信念和行为模式,进而改变人们的思维和情绪状态。
2. 心理暗示在小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小学生充满自信,克服困难,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它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内在动力,提高学习和适应能力。
第二节:心理暗示的应用1. 激发自信心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师可以通过正向言语和行为,引导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
例如,老师可以对学生说:“你是一个非常聪明、勇敢和善良的孩子,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这样的话语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自信,增强他们面对挑战的勇气。
2. 缓解压力小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和社交等方面的压力。
心理暗示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冥想和积极心态培养等方式,教导学生如何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给予学生一些积极的暗示,如“你一定能够克服困难”等,以帮助他们战胜困难、积极面对挑战。
3.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友善、包容和合作的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合作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分享成功经验。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肯定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行为,给予他们积极的暗示,强调友谊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节:心理暗示的实施策略1. 简洁明了的言辞在应用心理暗示时,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言辞,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接受。
神奇的心理暗示教案
神奇的心理暗示教案引言: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言语、图像或其他方式,将其中一种观念、信念或意愿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他人的一种心理影响技巧。
心理暗示在教育、治疗、销售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并解释心理暗示的原理和方法,并提供一篇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暗示教案。
第一部分:心理暗示的原理和方法1.心理暗示的原理心理暗示基于以下两个原理:b)心灵对话原理:通过追溯成果背后的信念、观念和意愿,可以了解人们大脑中的运作方式,从而实施心理暗示。
2.使用心理暗示的方法a)选择目标:确定希望影响的目标人群或个体。
b)设计暗示:了解目标人群或个体的信仰、观念和意愿,并根据这些设定用语言、画面和动作设计暗示。
c)使用暗示: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传递暗示,例如在教育环境中,可以通过言语、肢体语言和教学材料等方式传达暗示。
d)加强信念:使用肯定、鼓励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加强目标人群或个体对暗示的信任和接受程度。
e)持续反馈:通过观察目标人群或个体的反应,调整和改进暗示的技巧和方法。
1.教案目标:通过心理暗示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2.教案步骤:步骤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装饰教室:用鲜艳的色彩、鼓励性的标语和激励性的学生作品装饰教室,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使用音乐:在学生课前、课间和课后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帮助学生放松、集中注意力和提高效率。
步骤二:设定目标和期望-目标设定:每节课开始时,共同与学生设定明确、具体和可达到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成功经验分享: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他人分享,创造积极激励的学习氛围。
步骤三:使用积极的语言和表情-肯定性语言: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使用鼓励、肯定和积极向上的语言,增强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和自信心。
-面部表情:教师在授课或与学生交流时保持微笑和愉悦的面部表情,传递积极能量给学生。
步骤四: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应用和示范:教师使用例子和实际情境演示学习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让学生理解学习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
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暗示的概念,知道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提高自我激励能力。
3. 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暗示的定义及作用2. 心理暗示的分类:积极心理暗示和消极心理暗示3. 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自我暗示、他人暗示、环境暗示4. 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理暗示的概念、分类及作用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积极心理暗示提高自我激励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心理暗示案例视频2. 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心理暗示案例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心理暗示的作用2. 新课内容:讲解心理暗示的定义、分类及作用3. 案例分析:分析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积极心理暗示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积极心理暗示提高自我激励能力5. 成果展示: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心理暗示的重要性7. 课后作业:设计一道关于心理暗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见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请举例说明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如何运用积极心理暗示提高自我激励能力?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学生对心理暗示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暗示的概念、分类及作用,学会运用积极心理暗示提高自我激励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暗示的力量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暗示的力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暗示的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暗示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力,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受到不良暗示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暗示的概念:暗示是一种心理现象,通过语言、行为、环境等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2. 暗示的作用:暗示可以改变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对人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积极心理暗示:通过自我暗示、他人暗示和环境暗示,培养积极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4. 防范不良暗示:学会识别和抵制不良暗示,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5. 沟通中的暗示:学会用恰当的方式给予他人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沟通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暗示的概念和作用,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2. 教学难点:如何识别和抵制不良暗示,如何用恰当的方式给予他人积极的心理暗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心理测试问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测试,让学生初步体验暗示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暗示的概念和作用: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暗示的概念和作用。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暗示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的情境,体验积极心理暗示和不良暗示的影响,学会如何应对。
6. 课后实践: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六、板书设计1. 暗示的力量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教学内容:暗示的概念、暗示的作用、积极心理暗示、防范不良暗示、沟通中的暗示4.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暗示的概念和作用,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识别和抵制不良暗示,用恰当的方式给予他人积极的心理暗示。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暗示的力量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暗示的力量教案名称:暗示的力量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暗示的概念及其作用。
2. 能够辨别正面和负面暗示。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暗示思维方式。
4. 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暗示?暗示的种类。
2. 暗示的作用——影响心理和行为。
3. 正面暗示和负面暗示——区别和影响。
4. 如何正确运用暗示。
5. 自我暗示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1. 了解暗示的作用,辨别正面和负面暗示。
2. 学会正确的暗示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1. 学会自我暗示的方法和步骤。
2. 能够正确应对负面暗示。
教学方法:1. 播放视频、展示图片让学生感知暗示的力量。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
3. 通过电子课件、PPT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4. 教师以身作则,通过行为暗示进行实践。
教具及材料:1. 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设备。
2. 电子课件、PPT等。
3. 教材、练习册等相关教学材料。
4. 班级广播、课堂布置等。
教学过程:Step 1:绪论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感知暗示的力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Step 2: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暗示,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自己表达对暗示的理解和感受。
Step 3:理论知识引入教师通过电子课件、PPT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暗示的种类、作用、正面暗示和负面暗示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暗示和其影响。
Step 4:互动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总结交流来理解和讨论暗示的特点和模式功能,通过角色扮演检验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例如,夸奖、侮辱、责骂、安慰、鼓励、威胁、担心、放心等。
Step 5:知识强化教师通过练习册、电子草稿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课下巩固,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填充、判断、整理分类、小测验等。
Step 6:总结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在总结中重点讲解如何正确运用暗示和自我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暗示思维方式,注意避免碰触负面暗示。
心理课——《奇妙的心理暗示》
心理课——《奇妙的心理暗示》一、教材设计理念本主题属于六年级自我与人格模块的内容,旨在通过各种活动体验,帮助学生认识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引导学生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方法来应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六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但他们自控能力不强,做事容易冲动,情绪波动大,承受挫败能力趋弱,容易短时间失去自信。
该阶学生若能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应对问题,将对他们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和作用。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性与时效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高年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主题体现这一教育内容。
二、教学目标1.思政目标: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2.认知目标:了解心理暗示的常识,知道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
3.情感目标:体验积极心理暗示和消极心理暗示带来的不同感受。
4.行为目标:学会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到积极心理暗示的重要性,体验积极心理暗示带来的积极情绪。
2. 教学难点:学会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并尝试使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活动过程:全体同学起立,双手向两侧(或前方)伸直,掌心朝上,双手保持在同一高度。
准备好后闭上双眼。
教师引导学生开始想象:现在我们的左手上绑着一个氢气球,而右手上绑着一个铅球。
(停一会)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你会感受到左手的氢气球越来越往上,拉着你的左右也慢慢往上。
而右手的铅球越来越沉,你的右手都快拿不住了。
(再停一会)左手氢气球还在往上飘,右手的铅球越来越沉,你快坚持不住了。
好,请同学们睁开双眼,看看自己的手和周围同学的手,发生了哪些变化?双手感觉如何?说说你刚才的体验。
可以邀请同学们分享一下,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教学设计)通用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
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教学设计)通用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以“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暗示的概念、作用和影响。
课程内容涵盖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提升自信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此外,还探讨如何识别和对抗消极的心理暗示,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暗示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积极心理暗示提升自我效能感。
3. 帮助学生识别并对抗消极心理暗示,维护心理健康。
4. 引导学生将心理暗示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心理暗示的抽象概念如何具体化,让学生易于理解。
2. 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心理暗示,避免产生误导。
3. 帮助学生区分积极与消极心理暗示,并学会应对后者。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PPT、视频等教学资料。
2. 挂图或海报:展示心理暗示的实例和概念。
3. 小组讨论材料:供学生分组讨论时使用。
4. 心理暗示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或器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实例引入心理暗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心理暗示的定义、类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暗示的正负效应。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心理暗示在个人经历中的应用,分享感受和体会。
5. 实践活动:设计心理暗示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其效果。
6. 总结反馈:总结课程要点,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课程重点。
包括以下部分:1. 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2. 主要内容:心理暗示的定义、类型、应用及影响3. 重点案例:具体实例分析4. 小组讨论主题:心理暗示在生活中的体验5. 实践活动:心理暗示小实验介绍6. 课程总结:心理暗示的重要性和正确运用方法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记录一周内自己或他人运用心理暗示的实例,并分析其效果。
神奇的心理暗示(教案)
神奇的心理暗示(教案)教案:神奇的心理暗示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心理暗示。
2.学习心理暗示的种类和作用。
3.掌握心理暗示的运用方法。
4.学会如何利用心理暗示来改善生活和心理状态。
二、教学重点1.心理暗示的概念和种类。
2.心理暗示的作用和影响。
3.心理暗示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交互式。
2.小组讨论。
3.案例分析。
四、教学内容1.什么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对人的心理进行改变的一种方法。
2.心理暗示的种类和作用心理暗示有多种方式和形式,如语言暗示、视觉暗示、色彩暗示、感官暗示、音乐暗示、情境暗示、财富暗示等等。
心理暗示可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也能够矫正人的错误观念和消除人的负面情绪。
3.心理暗示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心理暗示的运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语言暗示语言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语言暗示的应用范围很广,比如在教育、医疗、广告等领域都有很好的运用。
这种暗示方式可以选择恰当的词语、用语,通过措辞的方式来影响人的想法、情绪和行为。
但是,语言暗示要注意用语的得当,不能过于激动或讽刺,否则会引起逆反心理。
(2)色彩暗示色彩暗示是利用颜色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不同的颜色能够引发人的不同情感,比如红色能够激发人的兴奋和热情,绿色能够让人感到安静和平和,黄色能够让人感到温暖和愉快。
色彩暗示可以在装饰、服装、广告等方面运用。
(3)视觉暗示视觉暗示是指人们对视觉刺激的反应和感受。
视觉暗示可以通过图像、形状、文字等方式来助于人对某种情况或某种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视觉暗示可以应用在室内环境设计、广告、包装设计等领域,从视觉的角度来引导人们的行为。
(4)感官暗示感官暗示是通过感官刺激的方式来影响心理状态和行为。
可以通过音乐、气味、触觉等方式来产生心理效应。
比如,音乐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气味可以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5)情境暗示情境暗示是指通过营造一种虚拟的环境或场景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
神奇的心理暗示 小学主题班会课
自我暗示:就是利用自己的心理语言来暗示自 己的方法。它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 人的潜意识就是暗示的积累和沉淀。
积极的自我暗示
积极的结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消极的自我暗示
消极的结果
如何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暗示语言要简洁有力。 暗示语言要积极肯定,不说消极语言。 暗示内容要切实可行,目标应是努力就
可以达到的。 不要停留于想象和空谈。必须立刻着手
于计划,不必浪费时间。
学以致用
学习新习作后,老师布置写习作。
临近期末,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比 之前多了很多。复习时感觉自己有 很多都听不明白。
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形成正向的磁 场,为我们吸引到很多意想不到的 美好和惊喜,祝大家永远积极向上!
1982年,美籍物理学家钱致榕先生在参加南京大学建校80 周年纪念活动时,谈到了他中学时代的一段经历:新中国 成立前社会风气很坏,不良风气也波及学校,很多学生考 试作弊,不求上进。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为了改变这种 情况,就从300名学生中挑选出60名组成了“荣誉班”,钱 致榕就是这个班的学生。老师告诉“荣誉班”的学生,他 们是最有发展前途而被挑选出来的,因此他们个个心里都 十分高兴,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严于律己,勤奋学 习。结果,奇迹出现了,这个班的大多数学生后来都成为 有成就的人。后来,钱致榕教授遇到了组织“荣誉班”的 那位中学老师,一问才知道,原来这60个学生全是他随机 抽取的,并未经过专门挑选。
1946年,美国加州监狱内,心理研究人员做了一个著名的 实验。实验是这样的:研究员对死囚犯宣布,要将他处以 极刑,方法是割开他的手腕,让鲜血滴尽而死。接着,试 验者把囚犯的眼睛蒙住,双手反绑到背后,用手术刀的刀 背划了他的手腕一下,实际并未割破,然后用一盆水滴到 桶里的声音来模仿血滴下来的声音。死囚犯以为,是自己 的血不断的滴出,没过多久,他就在这巨大的恐惧中死亡 了,而实际上他一滴血也没流出。神奇的是,事后对他身 体的检查发现,身体的所有反应居然与大量失血的症状一 样!也就是说,他的潜意识相信自己正在流血,进而身体 就真的产生了失血过多的表现。造成他死亡的,不是任何 外界创伤,而是一个简单的潜意识心理暗示。
神奇的心理暗示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六年级心理健康-通用版
神奇的心理暗示一. 什么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指的是在人的视野、听觉、嗅觉等感官受到某些刺激时,大脑会自动引发一种反应,使人产生某种具有影响力的思想或意愿。
这种思想或意愿往往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
心理暗示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它可以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 心理暗示的作用心理暗示的作用比较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情绪:心理暗示可以改变人的情绪状态,让人变得积极向上或消极压抑。
2.增强自信:心理暗示可以让人充满自信,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3.增强记忆:心理暗示可以让人更好地记住某些事情,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治疗疾病:心理暗示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头痛、失眠、抑郁等。
三. 如何进行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并不是一种魔法,而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下面是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心理暗示训练方法:1. 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比如,在教室里播放欢快的音乐;或者让学生在草地上学习,享受阳光和大自然的气息。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愉悦,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2. 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语言是影响人的心理暗示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正能量的语言,来改变学生的认知和行为。
比如,我们可以在教室的墙上张贴一些励志的语言,或者在开学典礼上给学生讲一些成功的故事,来引发学生内心的积极动力。
3. 运用小游戏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事情之一。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既有趣又具有一定心理暗示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正确做法大赏”游戏,引导学生践行正确的行为,从而形成一个好的心理暗示。
4. 运用视觉暗示视觉暗示可以通过色彩、形状、图片等方式来产生作用。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运用视觉暗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比如,在学习数字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数字与实物的结合上下一番功夫。
将数字和实物相结合,通过图形及其颜色与形状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数字,并激发出学生的兴趣。
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
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暗示的概念、特点和作用;2.掌握利用心理暗示调节情绪的方法;3.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和自控能力;4.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心理暗示的概念及特点;2.心理暗示的类型和作用;3.利用心理暗示调节情绪的方法;4.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不良心理暗示的产生。
三、教学方法1.归纳法:通过向学生介绍心理暗示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逐步理解;2.演示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看到心理暗示的作用;3.组合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组合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交互式教学: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教师用“一个人的自我暗示力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猜测自我暗示的意义和作用;2.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教师互动。
步骤二:讲解心理暗示的概念及特点1.通过PPT介绍心理暗示的概念、特点和作用;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心理暗示的含义和影响。
步骤三:讲解心理暗示的类型和作用1.介绍心理暗示的类型,如肯定、否定、暗示等;2.分析心理暗示的作用,如影响态度、行为和思维等。
步骤四:利用心理暗示调节情绪的方法1.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心理暗示调节方法,如自我暗示、穿衣暗示、日常心理暗示等;2.通过图像展示、实际操作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心理暗示的效果。
步骤五: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不良心理暗示的产生1.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良心理暗示的危害;2.提醒学生要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不良心理暗示的产生。
步骤六:总结1.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做出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心理暗示调节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心理暗示的概念及特点;2.利用心理暗示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1.让学生真正理解心理暗示的内涵和影响;2.培养学生利用心理暗示调节情绪的自我能力。
小学拓展主题班会奇妙的心理暗示(教学设计)
小学拓展主题班会奇妙的心理暗示(教学设计)奇妙的心理暗示:小学拓展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引言:拓展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主题班会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节小学拓展主题班会课程的教学设计,着重探讨心理暗示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一部分:引入在主题班会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奇妙的心理现象或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例如,一个小魔术,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或者一则神秘的心理学案例,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引导学生思考:心理暗示的力量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质疑的能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了解心理暗示在本部分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心理暗示的定义和原理,学生可以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心理暗示的理解。
1. 心理暗示的定义:由于个人的信念、经验和预期,导致个体对某种情境或信息产生特定的反应或行为。
2. 心理暗示的原理: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容易受到自身的预期和他人的影响,个人对于自己的期望将会成为自己行为的指导。
3. 案例分享:可适当引用一些有关心理暗示的案例,如神奇变色的药丸、运动员的自我暗示等,以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心理暗示的概念。
第三部分:心理暗示的力量在第三部分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心理暗示的力量,并举例说明心理暗示对学习、表现和自信心的影响。
1. 学习成绩:心理暗示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信心,进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曾经在有信心的情况下所取得的进步,并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潜力。
2. 自卑感的克服:通过心理暗示,学生可以转变自己对自己的否定态度,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克服自卑感的经验,以及如何通过心理暗示来改变对自我的看法。
3. 表现和思维方式:通过心理暗示,学生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塑造出更加乐观自信的表现方式,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思考方式。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暗示的力量 全国通用
“暗示的力量”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自己和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
接受暗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但是在这种正常的心理活动中,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即使在相同的暗示条件下,每个人接受暗示后的感受表现有明显的不同。
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小学阶段要解决的是“勤奋对自卑”,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所以,让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能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
[学情与教材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六年级学生也逐渐步入青春期,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对自我的关注进一步增强。
自我暗示是指个体利用心理语言来暗示自己的方法,通过心理语言来控制自我的情绪或行为,从而达到既定的目的。
本堂心理健康课旨在通过活动和体验,使学生了解自我暗示对心理所产生的影响,并促使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和掌握有关积极自我暗示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增强自信,有助于其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
[教学目标]1、认识到心理受暗示性示每个人的特征,且程度不一样。
2、感受到心理暗示的神奇力量,区别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
3、在平常生活中学会摈弃消极暗示,合理利用积极暗示。
[教学重难点]1、区别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并明白两者具有不同的影响。
2、学会积极暗示方法。
[课前导入]游戏导入:玫瑰花和石头请大家闭上眼睛,举起你的两只手臂伸直放平,手心向上想象着自己左手上放着一朵玫瑰,微风吹来,吹落了那几片花瓣。
你的右手上放了一块大石头,很沉很沉,快把你压倒了。
好,现在请大家慢慢地睁开眼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出课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暗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概念解析暗示: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自己和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
二、提问:生活中是否有见过类似的暗示现象?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暗示现象,而这些暗示现象又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接下来我们通过两个故事来了解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心理健康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教案
引言:
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心理暗示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积极的心态以及强大的自信心。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心理健康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积极引导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教案主题:小学心理健康神奇的力量—心理暗示
二、教案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暗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正面的自我暗示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式:
1. 什么是心理暗示:
- 简单介绍心理暗示的概念和定义。
- 示范一些常见的心理暗示案例,如:“我能行”、“我很聪明”等。
2. 心理暗示的原理与作用:
- 分析心理暗示的原理,如心理潜意识、自我认知等。
- 介绍心理暗示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如增强自信心、改善学习状态等。
3. 如何进行心理暗示:
- 设计各种语句和图片,利用肢体语言配合示范心理暗示的过程。
- 引导学生在班级和家庭环境中实践心理暗示技巧,创造积极的暗示环境。
四、教案具体实施步骤:
1. 导入与介绍(5分钟):
- 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图片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出心理暗示的概念。
2. 讲解心理暗示的原理与作用(10分钟):
- 结合实际案例和生活经验,简单解释心理暗示的原理与作用。
- 引导学生反思个人的心理暗示经历,促进学生对心理暗示的理解。
3. 示范心理暗示的过程(15分钟):
- 呈现一些示范心理暗示的影像和肢体语言,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模仿。
-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心理暗示的效果。
4. 实践心理暗示技巧(20分钟):
- 分组协作,设计心理暗示语句或图片,营造积极的心理暗示氛围。
- 分享心理暗示的经验,并互相鼓励、支持,加深学生对心理暗示的理解和
运用。
5. 教师总结与反思(5分钟):
- 总结本堂课所学的心理暗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心理暗示方法,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五、教案评价与延伸:
1. 评价:
-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心理暗示的理解程度。
- 利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心理暗示的应用情况。
2. 延伸:
- 结合心理暗示的主题,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如心理暗示游戏、心理暗示
绘画等。
- 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交环境中积极运用心理暗示技巧,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旨在帮助小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培养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暗示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肯定自我,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
希望学生能够在班级和家庭环境中积极运用心理暗示技巧,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