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作业

合集下载

高校新中特课程实践作业

高校新中特课程实践作业

高校新中特课程实践作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和培养,高校在课程设置中也逐步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

新中特课程作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优秀人才。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中特课程所教授的知识,高校在课程实践中提倡作业和实践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新中特课程的实践作业,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了解社会现实,关注我国发展动态,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新中特课程的实践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已经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素质。

通过新中特课程的实践环节,学生们能够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为今后从事国际交流和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中特课程的实践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中特课程不仅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学生品德、思维、情感、表达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新中特课程的实践环节,学生们将有机会参与到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实践作业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中特课程的实践作业,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中特课程的实践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关注我国发展动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新中特课程的实践环节,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新中特课程的实践作业对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中特作业

中特作业

浅谈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制度经验教训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成功国家实践。

苏联从建立社会主义体制之后,在短短的时间内从—个欧洲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成为—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

然而,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却又轰然倒塌,苏联的解体是世界历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苏联解体虽然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但它的经验教训仍然值得我们来探讨,通过对苏联模式的认识以及后期的改革,总结出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一、苏联模式的内容与贡献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简而言之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在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过程中,苏联人民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道路,包括所建立的社会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运行机制,所实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的方针、政策,等等。

大体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讲。

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主要特征是:实行中央部门高度集权管理体制,地方和企业很少有自主权;“计划”是管理国民经济的惟一手段,限制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战略上,是粗放型的,数量赶超型的经济,也就是靠不断增加投入来增产,以使在社会产品的数量上尽快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国家,以此作为国民经展的目标;从经济结构上看,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在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上速度第一,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生产第一,消费服从生产。

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在政治体制方面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党的领导体制,以党代政,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党内民主和人民监督机制不健全。

从文化上来看,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文化体制特征是高度集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管理,严格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理论主张和学术观点的取舍,均受官方意志裁定。

苏联模式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对领导人的个人崇拜,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

中特作业(5篇)

中特作业(5篇)

中特作业(5篇)第一篇:中特作业授课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正确选择》教学目的:通过教育,使广大官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正确认识和看待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心。

授课方法:理论讲解,讨论辨析,实践培育教学时间:2012年10月30日授课课时:10分钟授课人:李开红教学提要:主要从三个大方面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正确选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作出的历史选择。

通过回顾中国近代史上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四次比较典型的探索过程,得出结论: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自强,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证明,在中国走以上这些道路根本行不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主要通过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国防和军队建设、国际地位等四个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得出结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举旗人和忠实维护者。

主要从认清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形势,解决官兵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对错误观点的实质和危害认识不深,抵制不力的问题;从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解决官兵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发展信心不足的问题;从有效履行新时期我军历史使命,解决官兵爱军精武准备不足,献身使命无从着手的问题。

授课内容:邓小平同志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今天,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就从中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实践讲起。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作出的历史选择都说世界上的道路有千条万条,我们中国怎么就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中国近代史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首先我们看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在张之洞、李鸿章等洋务派的主持下,中国开始了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洋务运动,组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水师,即海军部队。

中特第二次作业

中特第二次作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业第三讲1.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是什么?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

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指导的。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对发展内涵作了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全方位拓展,把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提升到新的高度。

新发展理念具有丰富内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不到位,发展进展都会受到影响。

要深化认识,从整体上、内在联系中把握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与水平。

第四讲1.如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自觉为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引导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面向市场需求促进绿色技术的研发、转化、推广,用绿色技术改造形成绿色经济。

推进空间结构绿色转型: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优化空间结构,形成主要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城市化地区、主要提供农产品的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提供生态产品的生态功能区,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要分别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策略。

促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中特作业 历史周期律

中特作业  历史周期律

从苏联解体谈历史周期律1945年,在延安的窑洞里,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说,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开始都是好的,后来却腐败灭亡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最开始大家都十分卖力,想让环境好一些,但是后来形势好了,大家也就慢慢懈怠了。

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

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渐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有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薄弱了。

他对毛泽东主席说:在历史上,周期率是跳不出的,但他希望中国能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主席欣然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

如今开来,毛泽东主席与黄炎培先生这段对话仍有鲜活的现实针对性。

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衰落暂且不言,离我们最近的便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维埃政权解体,社会主义的红旗在这些国家飘了仅仅几十年的光景便一昔落地,最开始欣欣向荣的国家瞬间风雨飘摇,历史周期律似乎就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缠绕着每一个政权。

对苏共解体的原因,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经济没搞好,有的说是斯大林模式僵化,有的说是民族矛盾,有的说是外部因素,然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共政体的蜕化变质,是赫鲁晓夫集团到戈尔巴乔夫集团逐渐脱离、背离以至于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列宁和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和相应的具体管理体制机制基本上是符合苏联国情的,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然而到了后来,却出现了政治僵化的现象,接班人钦定,个人集权严重,权利不受监督且不可转移,干部选拔任人唯亲,全党上下与人民群众越来越疏远,甚至形成了一个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特权阶级,这严重违背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中特作业小论文

中特作业小论文

民生问题之就业问题摘要:民生问题是政府最关注、最敏感、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我国现正经受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猛烈冲击, 使就业变的更难。

提高就业率是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的重要指标, 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本文着重对民生问题中较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做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希望能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帮。

关键词:民生问题;大学生就业;工作岗位一、民生问题的起源及现阶段民生问题重点民生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从人类社会形成开始,人们就非常关注民生问题。

中国民生思想源远流长, 萌于西周, 成于春秋, 盛于明清。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

意即百姓要生存就要勤劳,勤劳才能使物质财富不匮乏。

在中国的古典文籍中随处都可见到有关民生问题的警句。

二千六百年前的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管仲在《管子·牧民》中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尚书·五子之歌》所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不难看出,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

“劳有所获”是民生问题的前提。

所有的民生问题都与“劳有所获”相联,也是解决其他民生问题的重要支撑点。

“劳有所获”是民生之本。

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劳有所获包括劳与获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劳,也就是就业问题。

提高就业率是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作为政府要为经济的持续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把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就业培训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劳动者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创造岗位,利用国家政策,把握市场机遇,结合自身特长自主创业;劳动者要珍惜岗位,市场竞争激烈,岗位得来不易,适应岗位要求做出贡献;劳动者要敬重岗位,没有不好的岗位,只有没做好的工作,任何岗位做到极致都会展现人的价值。

中特作业 社会主义之我见

中特作业  社会主义之我见

社会主义之我见作为新生一代的我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长大,从小接受思想政治课的熏陶,社会主义的理念已经深入我们的内心。

同时,我在十几年的思想教育中,对社会主义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到了现在的年龄,有了另一番领悟。

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在曲折中摸索前进的道路,不断趋于完善。

社会主义(socialism)作为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起源于拉丁文。

它主张基于整个社会的公众利益来控制并分配社会资源,包括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解释了“社会主义”这一理念,认为社会主义是从资产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社会主义一词逐渐在西欧流传开来。

但社会主义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经历了很多次变动,凭借先人的智慧,最终才得以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社会主义在追求自身理想的实现过程中,也在摸石头过河,发生了三次重大事件。

第一次大事件发生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社会主义开始在许多国家萌芽,寻求机会发展,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春天。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壮大,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并且可以和世界资本主义抗衡。

但是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却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恐慌,并对社会主义加以仇视和批判。

第二次大事件的发生是在上世纪最后十余年,即苏联解体事件,轰动了全世界。

由于社会主义理念和制度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正确运动,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使得能够与美国抗衡的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迅速解体。

东欧很多国家的社会主义也由于多米诺骨牌效应纷纷倒下,社会主义事业从高潮掉进低谷,而且也动摇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决心。

第三次是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实行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异军突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纷纷吸引很多社会主义国家过来取经,成为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典型,也大大鼓舞了支持社会主义人士的信心。

回顾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曲折折,我们更加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伟大,同时在长期实践中也要对社会主义的模式和命运等重大问题进行反思。

中特作业

中特作业

在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问题上, 既要防止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到处生搬硬套的唯理主义倾向, 又要防止借口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经验主义倾向。

事实上, 这两种倾向都是存在的。

前一种倾向认为, 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所规定的社会主义理论才是科学的, 而今天我们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违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后一向认为,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预测和设想是根本不能实现的空想, 因而否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研究。

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

我认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马、恩制定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当然, 二者之间也有区别。

第一, 二者提出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不同。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反映的是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叶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反映的主要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变化了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 总结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实践经验和历史教训, 特别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历史条件变化了, 国际背景不同了, 社会实践前进了,经验教训具备了, 必然需要用新的理论丰富、充实、发展原有的理论。

第二, 二者反映的是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规定性的预测和设想, 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情况;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反映的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的情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 可以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因而社会发展将经历三个大的阶段: ( 1) 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 2) 社会主义社会( 指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 ( 3) 共产主义社会。

中特作业1

中特作业1

姓名:陈阳晴学号:21330021 序号:90
对中西方关系的评论
中西方关系最主要的就是中美关系,我这里主要谈一下中美关系。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合作。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

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台湾问题和领土问题等。

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特作业

中特作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业材料工程组员:刘意2014G0307011方元2014G0307006何翠霞2014G0307008杜雯雯2014G0307005俞钱涵2014G03070231.你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应该怎么解决? 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1.1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我国发展的二元次模式就是在中国存在着城市以大生产为主的特色以及乡村以小生产为主的模式共同发展的经济构造,我国城乡构造的发展模式发展现象主要有:城市经济主要发展大型工业为主,乡村经济主要发展小农产业为主;城市的交通、环境、教育以及通信等公共设备发达,在乡村公共设备落后;城市的人均收入以及人均消费比乡村高出很多倍;农村不仅消费水平不及城市,人口数量大。

1.2 通货膨胀存在1)中国通货膨胀状况。

中国自2003~2008 年CPI 指数一直大于100,这表明中国在此6 年中一直有轻微的通货膨胀,程度较小的通货膨胀率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但是2010 年11 月上旬,全国个大中城市18 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3.9 元,比年初上涨了11.3% ,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2.4%。

10 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4.4%,年内首次突破4%,严峻的形势使控制通胀迫在眉睫。

2)通货膨胀的后果。

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通货膨胀,其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有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a. 通过膨胀对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起着阻碍的作用。

b.当产生通货膨胀时,甚至会引起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

c.通货膨胀会造成本国汇率贬值,造成黄金储备流向外国,对本国的出口商品也会造成影响。

1.3 能源消耗严重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传统煤炭资源开采方式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还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中国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能源资源的稳定供应始终是一个国家特别是依赖进口的国家关注的重点,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中特作业

中特作业

(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异同点研究对象的不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运动着的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决定了它们研究方法(或研究手段)的各异,而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同属客观的自然过程,它们在本质上的统一性,表明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手段上又具有某种一致性。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相互联系,在研究方法上就表现为渗透性、综合性。

讨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我们了解它们各自所具有的功能,为深入探讨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系与结构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同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趋势,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间彼此渗透、移植、相互结合成为可能。

关于这一点在近几年来有关文献和论著中都已反复强调或说明过,但都较笼统,具体阐述不够。

现就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的相同点,作些具体阐述的尝试。

1.具有哲学上的统一性。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虽丰富多彩,各有其特色和用途,但都不能离开哲学方法的指导。

首先,哲学方法源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或者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中含有哲学方法的本质内容。

因此哲学方法具有着普遍的适用性。

其次,人们要进行科学研究,总是离不开运用相应的科学方法,进行理论思维。

在这个思维过程中,人们会不可避免地自觉或不自觉地或辩证思维,或形而上学思维,或其他形式的哲学思维,即人们不能离开哲学的思维方法完成思维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方法总是支配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且起着指导作用。

再次,我们经常讲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从实质上讲应是方法论上的指导。

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¹。

以上说明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统一于哲学认识。

2.具有逻辑上的联系性。

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任何一种科学方法都是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在逻辑的轨道上运行后确立为一种方法的。

中特理论作业2

中特理论作业2

中特理论作业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2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B 。

)。

B. B. B.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C. C. C.阶级斗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 。

)。

3、“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标准是(( B 。

)。

““社”姓“资”的标准的标准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能利用能利用(( B )两种手段的长处两种手段的长处,,既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节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观调控作用观调控作用。

B. B. B.计划和市场计划和市场计划和市场 C. C. C.计划和法制计划和法制计划和法制5、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主要体现在(( C 。

)。

6、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B 。

)。

B. B. B.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 C. C. C.按贫富分配按贫富分配按贫富分配 7、党的十八大指出党的十八大指出,(,( C )是解决是解决““三农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问题的根本途径。

B. B. B.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C. C. C.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A 。

)。

B. B. B.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政治文明 C. C. C.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和谐 9、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 C 。

)。

B. B. B.组织领导组织领导组织领导 C. C. C.政治领导政治领导政治领导 101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C 。

)。

1111、、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党的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党的(( B 。

中特作业

中特作业

谈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经济发展是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总称,是人类社会生存延续的物质前提和发展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

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的途径、手段和机制的总和。

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所决定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又对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效益等起着制约作用。

经济发展方式适应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促进经济发展各种关系、各种因素、各种价值的统筹兼容,就能够保证经济稳步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为社会发展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是对经济发展指导原则的新发展新跨越。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经济领域,就是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一重要表述从科学发展的高度阐释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意义。

我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因: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中特作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中特作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也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社会主义的共性,又有中国国情的个性,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必须明确三个概念:一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本质区别;二是中国特色,与外国模式有区别;三是基本特征,与具体内容有区别。

只有明确三个概念,才能作出科学判断。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三个基本特征: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它不同于过去的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

中特作业

中特作业

1.共产党宣言共有几篇,主要内容是什么?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这个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宣言》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宣言》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宣言》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刚刚发表,就迎来了欧洲1848年的革命风暴.《宣言》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特别是它的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阐明了共产主义革命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这部著作从诞生起就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2.马恩是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的?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后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国家了.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生存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的革命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马恩是如何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革命?《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中特作业

中特作业

1、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

请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2、当前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要分配公平了,蛋糕分配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

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业

中特作业你是如何看待当前中日钓鱼岛争端凸显的原因?1.限制中国.其中包含了两个因素:1.美国在背后的支持,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中国日益强大使得美国感觉自身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所以重返亚太以遏制中国的发展.<<美日安保条约>>就是美国支持日本的表现之一2.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力量的日益壮大.并且在日本国内得到了一定的支持.这背后也不乏有美国的支持.2.钓鱼岛重要的战略位置.如果钓鱼岛被日本占领并使用,在岛上建立军用设施,既可以对台湾北部的重要港口和航道进行封锁,其雷达检测系统也可以监视中国沿海军事基地的军事动态.对中国的威胁很大.3.钓鱼岛上的资源.钓鱼岛以及周边海域的渔业,矿场,石油等资源.以及钓鱼岛海域的领空交通,海上运输等.你认为应当如何有效解决当前中日钓鱼岛争端?为什么?1.通过外交手段与美日斡旋.外交永远是在处理对外问题上的首要任务.在对日方面,坚定立场.让日本政府看清现状.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不能动摇.加强与美方的沟通交流,减少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给予中国的压力.2.联合俄罗斯,韩国共同对抗,使得日本疲于应对.日本与中俄韩均有领土争议问题,与俄韩联合会给日本政府很大的压力.迫使日本退步.3.与台湾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如果钓鱼岛问题继续恶化,难免会发生局部战争,没有台湾方面的支持帮助.及时美方不参战,对于中国而言也会很吃力.其实台湾方面的态度对钓鱼岛的解决是关键环节.美国与日本建立里同盟关系,同时与台湾也存在事实上的伙伴和保护关系.如果台湾方面与日本之间的矛盾被激化甚至发生战争,美国会陷入左右为难的被动境地.中国只需支持台湾便可坐收渔利.4.钓鱼岛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也是中国在这种形式下最希望看到的结局依旧是邓小平提出的“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中国在经济军事均没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战争势必会对中国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吴科毅。

中特课程作业参考选题

中特课程作业参考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作业参考选题一、理论研究类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研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研究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研究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研究6.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研究7.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研究8.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研究9.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研究1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11.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1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4.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精神标识研究15.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研究16.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经验研究17.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研究18.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研究19.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三个进一步解放”研究20.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六个紧紧围绕”研究21.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研究2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增进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研究23.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研究24.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25.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26.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道路研究27.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研究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创新发展研究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自信研究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其他社会思潮比较研究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研究32.毛泽东思想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33.邓小平理论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3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35.科学发展观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36.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研究3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研究38.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39.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视野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40.“三个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研究4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4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影响和世界意义研究43.国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评析44.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实践研究45.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研究46.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复兴研究47.中西文化激荡下中国文化变迁研究48.当前社会思潮和倾向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49.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及我国对策研究50.综合国力竞争与不同制度模式不同价值观的博弈研究51.中国国家形象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52.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53.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链研究54.近代国民素质的提高与人的现代化研究55.“一国两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56.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各种认识辨析57.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动向和趋势研究58.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走向与世界格局变动及我国应对方略研究二、著作解读类三、人物思想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正确选择》教学目的:通过教育,使广大官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正确认识和看待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心。

授课方法:理论讲解,讨论辨析,实践培育教学时间:2012年10月30日授课课时:10分钟授课人:李开红教学提要:主要从三个大方面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正确选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作出的历史选择。

通过回顾中国近代史上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四次比较典型的探索过程,得出结论: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自强,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证明,在中国走以上这些道路根本行不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主要通过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国防和军队建设、国际地位等四个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得出结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举旗人和忠实维护者。

主要从认清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形势,解决官兵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对错误观点的实质和危害认识不深,抵制不力的问题;从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解决官兵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发展信心不足的问题;从有效履行新时期我军历史使命,解决官兵爱军精武准备不足,献身使命无从着手的问题。

授课内容:邓小平同志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今天,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就从中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实践讲起。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作出的历史选择都说世界上的道路有千条万条,我们中国怎么就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中国近代史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首先我们看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在张之洞、李鸿章等洋务派的主持下,中国开始了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洋务运动,组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水师,即海军部队。

洋务运动能够帮助清王朝实现国家的自强吗?这是否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向呢?30多年后,这一问题有了答案。

视频: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危机依然从海上来。

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未能御敌于海上,这支在洋务运动中装备起来的舰队最终全军、覆没。

中国陆军更是一败再败。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给了日本2亿3千万两白银的赔款,相当于中日战争发生前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明治政府4年的财政收入。

第二次是太平天国运动。

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代表的旧式的农民战争,也没能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

视频:据记载,1842年到1850年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达到百次以上,1851年,反抗清政府统治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

起义不仅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然而这场历时14年的农民起义却被清政府镇压了。

第三次是戊戌变法。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改良派实施“改良立宪”,这在中国也照样行不通。

视频:如何才能改变被列强瓜分的命运呢?维新派提出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中国人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认识到打败中国的并不是坚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

康有为认为,在所有的政体之中,只有君主立宪才是“治国之大经”,专制政体之不能生存于当今世界这是大势所趋。

康有为的主张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就此开始。

但是仅仅103天后,维新派的改革就被迫终结。

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季,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

郐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

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

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第四次是辛亥革命。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统治。

然而,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没有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支持,以及政党组织纪律松散的等原因,辛亥革命也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相反,革命的成果很快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篡夺。

从此,中国又陷入了长期的军阀混战之中。

我们看到,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自强,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历史证明,在中国走以上这些道路根本行不通。

那么,同志们不经要问,中国,是不是就无路可走了呢?其实,历史在无情的关掉许多扇门的同时,也悄悄地打开了另一扇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结合。

“五四”运动两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28年的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视频: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毛泽东录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那么这条路我们走对了吗?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是北京工人体育场,34年前,这里曾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在1977年的一场足球赛上,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多的邓小平第一次公开亮相,日本共同社描述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狂热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

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中国将如何选择前进的道路?复出的邓小平将怎样带领中国实现伟大的转折呢?视频:1978年12月18日,这一天的北京白雪皑皑,空气很新鲜,有了之前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得热烈而又轻松,会议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现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这个重大历史关头所召开的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

事实胜于雄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与否,看看建设成就就会一目了然。

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如同一幅气势磅礴、雄浑绚丽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一,经济建设突飞猛进。

让我们用数据说话:经济年均增长达9.6%以上。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货物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

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位。

科技方面,成功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和“嫦娥”探月卫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铁路运营里程9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395万公里,高速公路7万公里,居世界第一;研制成功了每秒运行4700万亿次的天河超大型电子计算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龙芯”2号,在掌握核心信息技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等等。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明显。

近年来面对“5〃12”汶川地震、“4〃14”玉树地震,以及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党和国家在短时间内迅速构建起空中、铁路、公路、水路立体运输线,将数百万吨食品、药品、帐篷、抗灾机械等,源源不断送抵灾区。

这与34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救援工作形成了鲜明对比。

可以讲,应对这些大的突发性事件的胜利,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所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的雄厚财力物力和科技力作支撑的。

第三,国防和军队建设阔步前进。

远的不说,就看看我们中国军人自己的变化。

军装从“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的78式军服发展到07式军服,在军服系列、样式、颜色、面料、号型设置和标志服饰上都有了非常大改进。

伙食费标准不断提高,实现了吃饱向吃好,吃出营养的跨越。

军人工资待遇6年内就调整了三次,特别是今年6月份调整后,义务兵能够领到600元的津贴,下士工资已经超过了2000元。

第四,国际地位节节攀高。

今年1月18日至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访问美国,美国一些高官、学者和媒体高度关注,美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进行了充分准备和多次排练,以迎接大国元首的盛大仪式,高规格接待了胡主席,访问取得了丰硕成果。

而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美国政府曾经武断而又傲慢地宣称: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不可能解决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新生政权会因此而垮台。

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尖锐地提出反问:“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现在,我们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活的很好!活的越来越有地位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大大增强,炎黄子孙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举旗人和忠实维护者作为革命军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定政治信念,牢记使命宗旨,积极投身部队建设生动实践。

一要充分认清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形势,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近期,中东、北非地区多国政局持续动荡,使境内外敌对势力受到极大“鼓舞”和刺激,他们大肆炒作拆迁、就业、房价等我国社会热点和群体性事件,渲染“仇官”、“仇富”情绪,在互联网上借题“要吃饭”、“要工作”、“要住房”、“要公平”、“要公义”等,恶毒攻击党和政府,煽动非法聚集活动,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对此,我们要自觉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旗帜鲜明地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的影响。

要严格落实政治纪律“十不准”规定,自觉做到不信不看不传各种政治谣言和小道消息,不围观参与社会上的非法集会活动,不私自接受地方媒体采访,不与地方上有政治性问题和不明身份的人员往来,确保政治坚定、思想纯洁。

二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宣传者。

科学理论是引领社会前进的旗帜。

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没有行动上的高度自觉。

实事求是的讲,学理论确实不如上网、打球、玩游戏有趣味性,但如果能够学进去,那么理论学习成果就会凸显。

我们只有把握住理论这个大势,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才能坚信像物价持续上涨、贫富差距拉大、就业安置难、生态环境恶化等前进中的问题一定能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

只有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的道路不断前进,才能使我们在历史进程中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