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技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者应该努力了解一个人,从他所有的弱点和伟大处来看,从他所有的日常琐碎需要和伟大精神愿望来看,他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
——乌申斯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儿童是带着经验进课堂的,因而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教师要为理解而教。
了解对象: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内容包括了解学生集体、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
第三,求知欲强,兴趣广泛。
第四,思想活跃。
独生子女消极的心理特点有:
第一,自我中心。
第二,依赖性强。
第三,心理承受能力差。
第四,娇气十足。
3.了解学生个体
(1)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成长经历、个性特点、所在社区、家庭状况以及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
(2)学生的的发展状况。发展状况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特点: 较大的影响性
头目的主宰性
组织的离散性
(2)做好非正式群体的工作:
①调查研究,了解其类型及形成原因
②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积极型 保护鼓励
中间型 关心引导
消极型 正面慎重教育
③合理利用非正式群体
④注意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
案例:
刚参加工作的杨老师新接手初二(4)班。该班是有名的乱班,乱就乱在以赵祥为首的“捣蛋鬼”身上。赵祥一声令下,王刚就朝一小个男生拳打脚踢;一个眼神,李力就把一个女生的作业本撕个粉碎。一女老师批评赵祥几句,其他成员就怪腔怪调地起哄。杨老师决定瓦解这个小团伙。
学生入学档案详细地记载着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前一个阶段德、智、体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从中班主任可对学生的前期有所了解,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开展好班级工作打好基础。----------魏书生
(二)通过学生的介绍进一步了解学生
1 、介绍自己:直接、快速
2 、书写简历:迅速、直接了解学生
3 、同桌介绍:同桌间了解较多
1.了解学生集体
(1)学生的基本情况。总人数,男女生人数比例;学生的姓名、性别和年龄;学生的来源情况和家庭背景;学生的发展基础。
(2)学生的发展情况。一是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二是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状况,三是学生的学习状况。
(3)了解班级集体的发展状况。一是要了解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程度 ;二是要了解班级管理状况;三是要了解班级的关系。
(5)调查法:是班主任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而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方法。调查法的方式一般有开调查会,个别谈话、访问、发问卷、测验、查阅文献资料等。注意如下几点:第一,调查对象的全面性。 第二,调查方式的多样性。 第三,调查过程的周密性。
(6)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的条件,从而揭示必然产生某种现象或结果的原因的一种方法。
4.被了解对象易产生的心理偏差
畏惧效应偏差。应付效应偏差。迎合效应偏差。文饰效应偏差。
(二)了解学生群体情况
1 、班级的基本来自百度文库成
2 、班风状况与舆论倾向
3 、学生干部情况
4 、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1)了解非正式群体
定义:班级中,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群体
类型: 积极型
消极型
中间型
案例:80后女老师家长会上被气哭-----如何管孩子怎样跟家长沟通 这让“孩子王”挺头疼
魏老师,山师附小三年级班主任,1984年出生。
3年前,她来到山师附小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满怀热情,总想着尽快干好工作。出乎意料的是,第一场班会就被来了个下马威。
第一次开家长会前,她做了精心准备,甚至连面部表情和着装都不敢马虎。但当她正要进入教室时,却听见里面传来这样的对话:“这个班主任看上去像个学生,肯定一点经验也没有。”另一个声音说:“是啊是啊,这么年轻的老师怎么可能带好班级呢?”
2.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
(1)学习继承法:是学习继承他人研究成果以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方法。
(2)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教育活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的主要步骤是: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确定观察对象、制定观察计划、准备观察手段、实施观察计划、作好观察记录、处理分析观察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4.人际环境
学生成长环境的核心是人际关系。任何学生与他人的接触、交往都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别人。
学生的人际关系是不断变化的。表现为:
第一种:直接联系、直接交往
第二种:间接交往联系(单向、双向)
第三种:通过学生的内心交往(“神交”)
3、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途径
(一)通过学生入学档案初步了解学生
教学内容:
第1节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容(1学时)
1、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意义
班主任只有了解、研究学生,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分层次、分阶段地为学生确定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对学生来说,只有符合他本人实际特点,既要能实现又要适度为之付出一定的目标,才具有激励作用。其次,班主任了解、理解、研究学生的过程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班主任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同学生一起学习、劳动、工作和生活,才能不断地达到相互了解,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总之,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越多,对学生越了解和理解,则和学生的关系就越密切,学生也就越肯向班主任敞开心扉,班主任也就越能实现对学生的了解和理解。
(三)通过平时的观察不断了解学生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途径
(四)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多角度了解学生
积极组织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义务劳动、主题班会、联欢会、郊游,及各类学习、文体比赛等),引导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我,从中了解学生的特点。
(五)通过与学生交谈直接了解学生
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谈话地点和谈话时间,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7)个案研究法: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8)教育经验总结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某种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回溯性的研究,将之上升到理性认识,发掘局部经验的普遍意义,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3.避免了解学生的偏差
情感效应偏差。定势效应偏差。首因效应偏差。晕轮效应偏差。成见效应偏差。从众效应偏差。
班、团干部对班级情况最熟悉,因为他们本身是学生,与同学接触密切。出于责任心,他们也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班主任。这有利于班主任及时发现一些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早解决。要注意的是,班主任通过班、团干部了解学生情况时,切忌只听一面之词,应该通过其他途径对所反映的情况加以核实,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
怎样了解:
1.了解学生的要求
(1)要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第一,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教育的。第二,要坚信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别特点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第三,要坚信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根本途径。
(2)要做一个细致而敏锐的观察者。
(3)要做一个持之以恒的研究者。
(4)要全面、经常、科学地了解和研究学生。
顿时,伤心、委屈、失落都涌上心头,一个多月早出晚归的工作,换来的竟是家长们的不信任,眼泪也不争气地落了下来。
可她没有放弃,擦干眼泪走进教室,继续主持这次家长会。她坦承自己刚工作没有经验,但相信凭借辛勤的工作一定能够把孩子教好。她的话赢得家长们的一片掌声。
感言:起初,感觉自己还像个孩子,需要家人的宠爱。而作为老师,却需要去关心那些六七岁的孩子。一想起这些,就会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和这些孩子接触。由于缺乏经验,也不理解孩子出现的一些反常情况。对于家长,更不知该如何进行沟通,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努力工作和满腔热情上。
三者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但影响力并不总是一致的。
1.家庭环境
家庭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影响源,是学生的第一成长环境。
家庭的道德环境:指家庭道德风貌,包括家庭成员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等诸方面。
家庭的智力环境:指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智力水平,以及在尊重知识、渴求知识方面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行动。
(九)通过学生的周记了解学生
周记,学生畅所欲言。
班主任可了解学生近期的情绪和思想活动,随时与之沟通;学生也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成长。
(十)通过班级博客、班级论坛等网络平台了解学生
很多学校搭建了班级博客、班级论坛以及教师博客等网络平台。(避免面谈的尴尬,学生更喜欢)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行为与思想,进行恰当的反馈与指导。
全面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
1、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
2、制订科学合理的班级教育目标的前提
3、有效开展班级活动的需要
4、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的必然要求
2、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容(了解学生的过程,也是班主任自我完善的过程)
(一)了解学生个人情况
1、学生的一般情况
2、学生的个性特点
3、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发展情况
第二节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3学时)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客观而全面地观察﹑分析来了解学生的一种方法.这是直接了解和研究学生最常用的方法。
(六)通过任课教师广泛了解学生
在学习方面,任课教师比较熟悉学生的情况,如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再则,由于任课教师不是学生直接的管理者,一些学生可能更愿意把自己的一些特殊情况告诉任课老师。
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更广泛地了解学生,发挥教师整体力量的作用。
(七)通过班、团干部深入了解学生
(3)谈话法:是班主任一定的目的要求,通过与学生交谈而获得有关学生发展和班级建设信息的方法。班主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做好充分准备。第二,要在民主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第三,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进行谈话。
(4)资料分析法:资料分析法是班主任通过对反映学生情况的各种书面材料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学生的方法。 第一,要注意资料的真实可信度。 第二,班主任应注意新情况的收集、记录和保存,不断积累起的丰富的有价值的全面的材料。
要求:
1、分析杨老师失误的原因
2、制定解决该班“非正式群体”问题的具体方法
参考方法:调查研究(形成原因、事实、角色)
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各个击破,尤其是小头目)
突出自我教育(以积极克服消极)
集体友善帮助、热情鼓励
发挥爱好特长(班级活动),促进转化
(三)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
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
(八)通过家访、家长会全面了解学生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成长背景的重要途径,也是了解学生众多行为表现的重要途径。
家长会的一般做法是:班主任向学生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以及对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提出一些要求。
班主任要抓住这个与众多家长接触的机会,尽可能地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的情况,使家长会变成一个双向了解的平台。
第二章 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技能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简要陈述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意义。
2.学生能举例说明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3.学生能举例说明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各种方法的特点及运用的要求。
4.学生能举例说明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时数:4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结合,实践训练
家庭的生活环境:指物质生活条件和环境气氛。
家庭的特长环境:指家庭主要成员甚至全家共同拥有的爱好、特长,如音乐、绘画、体育、科技制作等。
2.社会环境(时代大环境、国内大环境、社区环境)
学生是现实社会的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对社会所持的态度、行为表现等,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学校环境
主要是了解学校、年级、班级的环境和特点。学校的历史传统、设备情况、师资队伍、发展前景等,与学生的成长有密切的联系。
星期一课外活动,班里开班级例会。会上,杨老师郑重宣布解散赵祥等小团体,并规定:
限赵祥三天内交出一份有家长签字的检讨书;
全班密切注意他们,不许他们来往和聚会。三天过去,赵祥没写检讨,理由是“不会”,态度是“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学生反映,赵祥他们又聚在一起,课堂上闹得比以前更凶。杨老师非常气愤,把赵祥送到教导处,对教导主任说:“不严惩他,我这个班主任没法干。”第二天,教导主任把赵祥送回班,并说:“解铃还需系铃人”。
2.了解学生群体
(1)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
第一,神经系统的发育
第二,骨骼与肌肉的发育
第三,心脏与呼吸系统的发育
(2)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第一,认知发展。
第二,情感发展。
第三,意志发展。
小大人:逆反心理重,想独立,又需要指导。
(3)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
独生子女积极的心理特点有:
第一,智力发展水平较高。
第二,进取心较强。
——乌申斯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儿童是带着经验进课堂的,因而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教师要为理解而教。
了解对象: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内容包括了解学生集体、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
第三,求知欲强,兴趣广泛。
第四,思想活跃。
独生子女消极的心理特点有:
第一,自我中心。
第二,依赖性强。
第三,心理承受能力差。
第四,娇气十足。
3.了解学生个体
(1)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成长经历、个性特点、所在社区、家庭状况以及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
(2)学生的的发展状况。发展状况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特点: 较大的影响性
头目的主宰性
组织的离散性
(2)做好非正式群体的工作:
①调查研究,了解其类型及形成原因
②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积极型 保护鼓励
中间型 关心引导
消极型 正面慎重教育
③合理利用非正式群体
④注意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
案例:
刚参加工作的杨老师新接手初二(4)班。该班是有名的乱班,乱就乱在以赵祥为首的“捣蛋鬼”身上。赵祥一声令下,王刚就朝一小个男生拳打脚踢;一个眼神,李力就把一个女生的作业本撕个粉碎。一女老师批评赵祥几句,其他成员就怪腔怪调地起哄。杨老师决定瓦解这个小团伙。
学生入学档案详细地记载着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前一个阶段德、智、体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从中班主任可对学生的前期有所了解,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开展好班级工作打好基础。----------魏书生
(二)通过学生的介绍进一步了解学生
1 、介绍自己:直接、快速
2 、书写简历:迅速、直接了解学生
3 、同桌介绍:同桌间了解较多
1.了解学生集体
(1)学生的基本情况。总人数,男女生人数比例;学生的姓名、性别和年龄;学生的来源情况和家庭背景;学生的发展基础。
(2)学生的发展情况。一是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二是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状况,三是学生的学习状况。
(3)了解班级集体的发展状况。一是要了解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程度 ;二是要了解班级管理状况;三是要了解班级的关系。
(5)调查法:是班主任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而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方法。调查法的方式一般有开调查会,个别谈话、访问、发问卷、测验、查阅文献资料等。注意如下几点:第一,调查对象的全面性。 第二,调查方式的多样性。 第三,调查过程的周密性。
(6)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的条件,从而揭示必然产生某种现象或结果的原因的一种方法。
4.被了解对象易产生的心理偏差
畏惧效应偏差。应付效应偏差。迎合效应偏差。文饰效应偏差。
(二)了解学生群体情况
1 、班级的基本来自百度文库成
2 、班风状况与舆论倾向
3 、学生干部情况
4 、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1)了解非正式群体
定义:班级中,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群体
类型: 积极型
消极型
中间型
案例:80后女老师家长会上被气哭-----如何管孩子怎样跟家长沟通 这让“孩子王”挺头疼
魏老师,山师附小三年级班主任,1984年出生。
3年前,她来到山师附小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满怀热情,总想着尽快干好工作。出乎意料的是,第一场班会就被来了个下马威。
第一次开家长会前,她做了精心准备,甚至连面部表情和着装都不敢马虎。但当她正要进入教室时,却听见里面传来这样的对话:“这个班主任看上去像个学生,肯定一点经验也没有。”另一个声音说:“是啊是啊,这么年轻的老师怎么可能带好班级呢?”
2.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
(1)学习继承法:是学习继承他人研究成果以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方法。
(2)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教育活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的主要步骤是: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确定观察对象、制定观察计划、准备观察手段、实施观察计划、作好观察记录、处理分析观察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4.人际环境
学生成长环境的核心是人际关系。任何学生与他人的接触、交往都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别人。
学生的人际关系是不断变化的。表现为:
第一种:直接联系、直接交往
第二种:间接交往联系(单向、双向)
第三种:通过学生的内心交往(“神交”)
3、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途径
(一)通过学生入学档案初步了解学生
教学内容:
第1节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容(1学时)
1、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意义
班主任只有了解、研究学生,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分层次、分阶段地为学生确定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对学生来说,只有符合他本人实际特点,既要能实现又要适度为之付出一定的目标,才具有激励作用。其次,班主任了解、理解、研究学生的过程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班主任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同学生一起学习、劳动、工作和生活,才能不断地达到相互了解,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总之,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越多,对学生越了解和理解,则和学生的关系就越密切,学生也就越肯向班主任敞开心扉,班主任也就越能实现对学生的了解和理解。
(三)通过平时的观察不断了解学生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途径
(四)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多角度了解学生
积极组织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义务劳动、主题班会、联欢会、郊游,及各类学习、文体比赛等),引导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我,从中了解学生的特点。
(五)通过与学生交谈直接了解学生
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谈话地点和谈话时间,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7)个案研究法: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8)教育经验总结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某种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回溯性的研究,将之上升到理性认识,发掘局部经验的普遍意义,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3.避免了解学生的偏差
情感效应偏差。定势效应偏差。首因效应偏差。晕轮效应偏差。成见效应偏差。从众效应偏差。
班、团干部对班级情况最熟悉,因为他们本身是学生,与同学接触密切。出于责任心,他们也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班主任。这有利于班主任及时发现一些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早解决。要注意的是,班主任通过班、团干部了解学生情况时,切忌只听一面之词,应该通过其他途径对所反映的情况加以核实,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
怎样了解:
1.了解学生的要求
(1)要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第一,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教育的。第二,要坚信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别特点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第三,要坚信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根本途径。
(2)要做一个细致而敏锐的观察者。
(3)要做一个持之以恒的研究者。
(4)要全面、经常、科学地了解和研究学生。
顿时,伤心、委屈、失落都涌上心头,一个多月早出晚归的工作,换来的竟是家长们的不信任,眼泪也不争气地落了下来。
可她没有放弃,擦干眼泪走进教室,继续主持这次家长会。她坦承自己刚工作没有经验,但相信凭借辛勤的工作一定能够把孩子教好。她的话赢得家长们的一片掌声。
感言:起初,感觉自己还像个孩子,需要家人的宠爱。而作为老师,却需要去关心那些六七岁的孩子。一想起这些,就会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和这些孩子接触。由于缺乏经验,也不理解孩子出现的一些反常情况。对于家长,更不知该如何进行沟通,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努力工作和满腔热情上。
三者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但影响力并不总是一致的。
1.家庭环境
家庭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影响源,是学生的第一成长环境。
家庭的道德环境:指家庭道德风貌,包括家庭成员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等诸方面。
家庭的智力环境:指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智力水平,以及在尊重知识、渴求知识方面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行动。
(九)通过学生的周记了解学生
周记,学生畅所欲言。
班主任可了解学生近期的情绪和思想活动,随时与之沟通;学生也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成长。
(十)通过班级博客、班级论坛等网络平台了解学生
很多学校搭建了班级博客、班级论坛以及教师博客等网络平台。(避免面谈的尴尬,学生更喜欢)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行为与思想,进行恰当的反馈与指导。
全面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
1、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
2、制订科学合理的班级教育目标的前提
3、有效开展班级活动的需要
4、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的必然要求
2、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容(了解学生的过程,也是班主任自我完善的过程)
(一)了解学生个人情况
1、学生的一般情况
2、学生的个性特点
3、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发展情况
第二节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3学时)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客观而全面地观察﹑分析来了解学生的一种方法.这是直接了解和研究学生最常用的方法。
(六)通过任课教师广泛了解学生
在学习方面,任课教师比较熟悉学生的情况,如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再则,由于任课教师不是学生直接的管理者,一些学生可能更愿意把自己的一些特殊情况告诉任课老师。
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更广泛地了解学生,发挥教师整体力量的作用。
(七)通过班、团干部深入了解学生
(3)谈话法:是班主任一定的目的要求,通过与学生交谈而获得有关学生发展和班级建设信息的方法。班主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做好充分准备。第二,要在民主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第三,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进行谈话。
(4)资料分析法:资料分析法是班主任通过对反映学生情况的各种书面材料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学生的方法。 第一,要注意资料的真实可信度。 第二,班主任应注意新情况的收集、记录和保存,不断积累起的丰富的有价值的全面的材料。
要求:
1、分析杨老师失误的原因
2、制定解决该班“非正式群体”问题的具体方法
参考方法:调查研究(形成原因、事实、角色)
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各个击破,尤其是小头目)
突出自我教育(以积极克服消极)
集体友善帮助、热情鼓励
发挥爱好特长(班级活动),促进转化
(三)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
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
(八)通过家访、家长会全面了解学生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成长背景的重要途径,也是了解学生众多行为表现的重要途径。
家长会的一般做法是:班主任向学生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以及对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提出一些要求。
班主任要抓住这个与众多家长接触的机会,尽可能地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的情况,使家长会变成一个双向了解的平台。
第二章 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技能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简要陈述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意义。
2.学生能举例说明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3.学生能举例说明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各种方法的特点及运用的要求。
4.学生能举例说明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时数:4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结合,实践训练
家庭的生活环境:指物质生活条件和环境气氛。
家庭的特长环境:指家庭主要成员甚至全家共同拥有的爱好、特长,如音乐、绘画、体育、科技制作等。
2.社会环境(时代大环境、国内大环境、社区环境)
学生是现实社会的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对社会所持的态度、行为表现等,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学校环境
主要是了解学校、年级、班级的环境和特点。学校的历史传统、设备情况、师资队伍、发展前景等,与学生的成长有密切的联系。
星期一课外活动,班里开班级例会。会上,杨老师郑重宣布解散赵祥等小团体,并规定:
限赵祥三天内交出一份有家长签字的检讨书;
全班密切注意他们,不许他们来往和聚会。三天过去,赵祥没写检讨,理由是“不会”,态度是“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学生反映,赵祥他们又聚在一起,课堂上闹得比以前更凶。杨老师非常气愤,把赵祥送到教导处,对教导主任说:“不严惩他,我这个班主任没法干。”第二天,教导主任把赵祥送回班,并说:“解铃还需系铃人”。
2.了解学生群体
(1)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
第一,神经系统的发育
第二,骨骼与肌肉的发育
第三,心脏与呼吸系统的发育
(2)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第一,认知发展。
第二,情感发展。
第三,意志发展。
小大人:逆反心理重,想独立,又需要指导。
(3)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
独生子女积极的心理特点有:
第一,智力发展水平较高。
第二,进取心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