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醚的发现及应用共20页
冠醚的发现及其识别性能
• 当阳离子比配体的孔穴小 时,配体可同时将两个金 属离子包于其中 • 第四类配合物是配体的配 位原子的一部分不与金属 离子配位。 离子配位。 • 第五类是夹心结构: 第五类是夹心结构: • 如苯并 如苯并-15-冠-5与 K+的配 冠 与 合物: 苯并-15-冠合物:[K+-(苯并 苯并 冠 5)2]的结构。 的结构。 的结构
冠醚的合成历史
• 1967年,杜邦公司的化学家查尔斯 彼得森在试图制备二价离子配体 年 杜邦公司的化学家查尔斯·彼得森 查尔斯 彼得森在试图制备二价离子配体 时发现了一种简单方法用以合成冠醚。 时发现了一种简单方法用以合成冠醚。 • 他的策略是试图通过分子上的一个羟基,连接两个苯磷二酚基团。这 他的策略是试图通过分子上的一个羟基,连接两个苯磷二酚基团。 样就形成了一个多齿配体 可以部分的包裹阳离子。 多齿配体,可以部分的包裹阳离子 样就形成了一个多齿配体 可以部分的包裹阳离子。接下来再使酚羟 基离子化并中和包裹的二价阳离子。他很惊讶的发现, 基离子化并中和包裹的二价阳离子。他很惊讶的发现,此反应的一个 副产物能够牢牢的与钾离子配位 能够牢牢的与钾离子配位。 副产物能够牢牢的与钾离子配位。 • 在一份早期关于在 冠-4中溶解钾的报告中提到,彼得森发现环多 在一份早期关于在16-冠 中溶解钾的报告中提到 中溶解钾的报告中提到, 醚实际上是一类全新的化合物,有着与碱金属结合的能力。接下来, 醚实际上是一类全新的化合物,有着与碱金属结合的能力。接下来, 他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报告了经过系统研究的合成方法以及冠醚的成 键性质。 键性质。
• 应用:去除环境中的有 应用: 毒离子,水的净化, 毒离子,水的净化,去 除目标离子
冠醚与试剂中正离子络合, 冠醚与试剂中正离子络合,使该正离子可溶在有 机溶剂中, 机溶剂中,而与它相对应的负离子也随同进入有机溶 剂内,冠醚不与负离子络合, 剂内,冠醚不与负离子络合,使游离或裸露的负离子 反应活性很高,能迅速反应。如上, 反应活性很高,能迅速反应。如上,冠醚把试剂带入 有机溶剂中,称为相转移剂或相转移催化剂, 有机溶剂中,称为相转移剂或相转移催化剂,这样发 生的反应称为相转移催化反应 这类反应速率快、 相转移催化反应。 生的反应称为相转移催化反应。这类反应速率快、条 件简单、操作方便、 件简单、操作方便、产率高 应用:相转移剂、选择性催化剂、离子通 应用:相转移剂、选择性催化剂、 道膜 例如,安息香在水溶液中的缩合反应产率极低, 例如,安息香在水溶液中的缩合反应产率极低, 如果在该水溶液中加入7%的冠醚 的冠醚,则可得到产率 如果在该水溶液中加入 的冠醚 则可得到产率 的安息香; 为78%的安息香;若上一反应在苯(或乙腈)中 的安息香 若上一反应在苯(或乙腈) 进行。如果加入18- 进行。如果加入 -冠-6,产率可高达 ,产率可高达95%。 。
综述-冠醚的合成与应用
冠醚的合成与应用一、冠醚简介冠醚是一类含有醚基的杂环化合物的总称,又被称为“大环醚”。
在有机化学中冠醚被定义为:一类含有多个氧原子的大环化合物的总称。
冠醚的基本单元为亚乙氧基(—CH2CH2O—),该结构单元若被重复两次就可以得到最简单的冠醚,一种二氧六环的环状低聚物。
重复四次则为12-冠-4,依次类推,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上万种的冠醚化化合物,其中最为常见的冠醚为15-冠-5、18-冠-6。
冠醚有一定的毒性,必须避免吸入其蒸气或与皮肤接触。
二、冠醚的发现1967年,Pedersen[1]首次报道了一类新的化合物--冠醚,同时他还发现冠醚能与金属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此后冠醚化合物的特殊性质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
美国化学家Cram和法国化学家Lehn从各个角度对冠醚进行了研究,Lehn首次合成了穴醚2。
为此,Pedersen、Cram和Lehn共同获得了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
三、冠醚的合成1 简单冠醚的制备1.1 威廉森合成法制取18-冠-6:该反应的实质为一个取代反应,二氯三亚乙基二醚脱掉氯原子三甘醇羟基脱去氢原子形成大环化合物3。
(Scheme 1)Scheme 1威廉森合成法制取18-冠-61.2 二苯并-18-冠-6的合成:Pedersen等用邻二苯酚在二氯乙基醚二甲亚砜的溶剂中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合成二苯并-18-冠-64。
(Scheme 2)Scheme 2二苯并-18-冠-6的合成2 N-取代氮杂冠醚的合成2.1 成环反应:成环反应是合成N-取代氮杂冠醚的常用方法,即利用高度稀释法或模板离子的作用5,6,将N-取代伯胺进行二次N-烷基化。
(Scheme 3)Scheme 3通过N-取代二乙醇胺及其类似物与二卤代多甘醇7或多甘醇二对甲苯磺酸酯8进行O-烷基化反应缩合成环也可以得到N-取代氮杂冠醚。
(Scheme 4)Scheme 42.2 氮杂冠醚的N-取代反应:Bogatsky等9则按如下路线合成了一系列N-支套索冠醚。
高等有机化学(第八章冠醚配合物)
(3) 冠醚环上取代基的影响 ① 冠醚环上的刚性取代基增加,减少了与金属离子配位时构 型畸变的应变能力,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如K+与下列冠醚生 成配合物,稳定性顺序为:18C6>苯并18C6>二苯并18C6,而四 苯并18C6则根本不同K+配位。 ② 若环上带有斥电子取代基团时,配位原子周围的电荷密度
可见,金属离子的溶剂化作用愈强,则它和冠醚的 配位作用就将受到抑制。
例如,Na+离子半径比K+小,溶剂化作用较强 ,所以在水溶液中,冠醚与Na+的配合物都不如K+ 离子的配合物稳定。 又如,在不同的溶剂中,由于溶剂化作用不同, 冠醚配合物的稳定性也会有很大的差别。碱金属、碱 土金属的冠醚配合物在甲醇中就比在水中稳定得多, 原因就是在甲醇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溶剂化作用比在水 中要弱之故。
C(2.50), 电子云密度在氧原子处较高,因而冠醚与金属 离子的配位作用可以看作是多个 C-O偶极与金属离子 之间的配位作用。显然这种配位作用是一种静电作用 。这是冠醚配合物的一个非常显著的配位特点。
(2) 冠醚分子本身是具有确定的大环结构,它不像
一般的开链配体那样只是在形成螯合物时才成环,因此, 可以预料,当形成冠醚配合物后,大环的结构效应将会 使得冠醚配合物具有比相应开链配体形成的配合物更为 稳定的性质。
L 大环四胺 开链四胺
NH NH HN HN
K稳 1.51022 2.51015
-
△H
△S
130 kJmol-1 -8.41 JK-1mol-1 kJmol-1
-58.5
HN HN NH NH
-70
JK-1mol-1
焓对大环效应贡献大的原因是大环配体的溶剂合 的影响:
■大环配体(如大环四胺)和开链配体(如四胺)都可形成溶剂合物
冠醚的发现及发展
冠醚的发现及发展12031307 李东建摘要:介绍了冠醚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络合性能、冠醚的络合作用和识别分子离子的新进展。
重点综述了近几年各类新冠醚化合物的合成、配合物的形成、对分子离子的识别、选择性络合及新应用,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期望能在医药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及能源科学的应用方面更有意义。
关键词:冠醚;络合作用;配合物冠醚化学作为一门植根深远的新兴边缘学科,不仅在配位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农业化学、理论物理化学、光化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电子电器科学、医药科学、原子能科学、军工和国防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冠醚配合物的合成氮杂金属冠醚[Mn6(H3anhz)6(DMF) 6]·2DMF的合成金属冠醚作为一类金属大环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应用已扩展到阴离子选择分离、液晶、纳米材料前体、分子识别、生物元机化学主客体与超分子化学等前沿领域。
金属冠醚不仅是设计分子材料如单分子磁体的基础,而且是构筑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超分子体系的第二构筑单元。
史学峰等用五齿配体1一羟基—2一萘甲酰肼与M n盐反应,得到一个六核氮杂金属冠醚[Mn6(H3anhz)6(DMF) 6]·2DMF ( H3anhz=N一乙酰一1一羟基-2一萘甲酰肼) 期望能在材料科学的应用方面更有意义。
三维的混合价六核锰金属冠醚配合物的合成近年来,金属冠醚成为配位化学研究的热点。
金属冠醚是结构和功能上与有机冠醚相类似的一类金属大环化合物。
单金属冠醚具有有机冠醚没有的一些性质,如光学性质、磁性、生物活性等。
目前金属冠醚在生物活性方面(如杀菌,抗氧化等)得到广泛的应用。
杨华等用M n ( O A c )2·4 H2O与6一羟基水杨羟肟酸反应得到了一个混合价态的六核锰的金属冠醚发现其具有杀菌和抗氧化作用的生理活性。
冠醚化学的发现及发展
冠醚化学的发现及发展
冠醚化学指的是以冠醚(crown ether)为代表的一类配位化合物的化学研究。
冠醚是一种环状的大分子化合物,其分子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环状的乙二醇单元,可以与阳离子形成配合物,形成“皇冠”形状,因此得名。
冠醚化学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
当时,几位科学家独立地发现了具有囊形结构的冠醚分子,这些分子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这些发现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随后对冠醚化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冠醚化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在离子传感和离子分离领域。
冠醚可以选择性地与某些离子形成配合物,因此可以用于检测和分离离子。
此外,冠醚还可以用于催化、药物输送等领域。
冠醚化学的发展也推动了许多相关研究的开展,如草酸盐配合物的研究、夹心配合物的研究等。
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冠醚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总的来说,冠醚化学的发现和发展是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历程,为我们理解分子配位化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我们开辟了一些新的应用领域。
1/ 1。
冠醚配合物及其应用
冠醚配合物及其应用自从1967年Pedersen 首先合成了一系列冠醚化合物以来,各国化学家对于冠醚的合成、性质和应用做了许多工作。
这类配位体广泛地应用于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镧系元素金属的配位化学基础研究。
一、冠醚配合物目前已合成的冠醚有几百种,下面是最常见的几种冠醚。
OO O O OO O O O O O OO O O O O15-冠-5 18-冠-6 二苯并-18-冠-61、冠醚的配位性质冠醚具有疏水的外部骨架,又具有亲水的可以和金属离子成键的内腔。
冠醚化合物具有确定的大环结构,可以和许多金属离子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
2、冠醚配合物的合成Pedersen 总结了五种制备冠醚配合物的方法:1)不用溶剂法:将冠醚与金属盐等摩尔相混,加热熔融。
如苯并-15-冠-5与粉状 NaI 的混合物 在烧杯中熔融2)将冠醚与金属盐溶于合适溶剂中,然后蒸发除去溶剂。
如二苯并-18-冠-6与KI 在甲醇中反应。
3)将冠醚与金属盐溶于尽可能少的热溶剂中,冷却后,配合物可沉淀析出。
如将二苯并-18-冠-6和KSCN 在甲醇中加热溶解,冷却后,即可得针状配合物。
4)将冠醚与金属盐在盐易溶的溶剂中加热,冠醚则逐渐转为配合物,冷却过滤即得产品。
如二苯并-18-冠-6与Pb(CH 3CO 2)2·3H 2O 在正丁醇中加热,混合物冷却后过滤,用正丁醇洗涤配合物,干燥即得。
5)将冠醚溶于一个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中,而将盐溶于水中。
二溶液相混后,生成的配合物要比原来化合物在任一溶剂中的可溶性都小,而作为晶体分离。
如二苯并-18-冠-6的二氯甲烷溶液和I 2的二氯甲烷溶液与KI 的水溶液相混,激烈振荡所得配合物。
3、冠醚配合物的结构近年来,对冠醚配合物的结构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按照配合物中配体与阳离子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如下五类:1)第一类是阳离子恰好适合配体的孔穴如:18-冠-6与KSCN 的配合物[K(18-冠-6)(SCN)]K+ 与SCN-间的作用力较弱。
(优选)第七章新型配合物一
上述括号中的数字的排列顺序是由大到小。如第四个,m =1, n=2(即n>m时),命名叫C[3, 2, 2],而不叫C[2, 2, 3]。又 如 m=0, n=1时,命名为 C[2, 1, 1], 而不叫 C[1, 1, 2]。
冠 醚 和 穴 醚 总 称 为 大 环 多 元 醚 或 大 环 聚 醚 (macrocyclic polyethers)。
四、影响冠醚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1. 冠醚配体的腔径与金属离子大小的立体匹配程度对 冠醚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对于给定的冠醚和电荷相等的离子而言,金属离 子与冠醚腔径的相对大小的立体匹配程度是影响配合 物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若金属离子大于冠醚腔孔则 金属离子不能进入腔孔,只能处在腔孔外面,与配位 原子相隔较远,静电引力大为减小,相应的配合物不 太稳定;若金属离子太小,虽可处在腔孔内,但不能 充分靠近配位原子,静电引力也小,相应的配合物也 不太稳定。
冠醚的结构特征是具有 (CH2CH2O) n 结构单元, 其中的 -CH2-基团可被其他有机基团所置换。由于这类醚的结构 很象西方的王冠,故被称为冠醚。
一、 冠醚的命名和结构特征
对于这类化合物,如果按照国际理论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
会(IUPAC)的规定来命名,则上面的大环多元醚应叫作:
1.命名
4
5
68 7
910
3 O O O 11
2
O118171O615
O 12 13 14
2,3,11,12-二苯并-1,4,7,10,13,16-六氧杂十八环-2,11-二烯
这种命名很明确,但太冗长,很不方便。为此,Pedersen设 计了一种既形象又简便的命名方法 (现在已被国际社会所广泛使 用)。如上述化合物,命名为:二苯并-18-冠(C)-6。
冠醚
Synthesis of ion-selective polymer-supported crown ethers
离子选择性固载冠醚聚合物的合成
背景知识
20 世纪60 年代,有机化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已有化合 物亦不能满足人们的研究需求,于是开始探索合成新的有 机化合物。1967 年,美国的Pedersen博士,在制备(双[2邻羟基苯氧基]乙基)醚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大环多元醚 化合物,根据这些物质的化学结构、形状及特征将其称为 “冠醚(crown ether)”,由此开始了冠醚化学的研究。 1969年,Lehn等报道了冠醚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配位选择性 的差异,发现其配位选择性与大环配体中杂原子种类、数 目及环的尺寸等有关。报告发表后,冠醚的特殊性质引起 化学家们的重视,冠醚化学逐渐成为倍受关注的新兴边缘 学科,目前已渗透到了化学的许多领域,例如有机合成、 配位化学、分析化学、萃取化学等。在分子催化、酶模拟、 生物学、土壤化学及医药等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冠醚孔径大小与阳离子的直径相匹配,两者 相互作用时产生最大的静电作用力,生成键的键 能最高,配合物最稳定。这是影响配合物稳定性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根据硬软酸碱原则“硬酸与 硬碱、或软酸与软碱”容易结合。 冠醚中供电原子为氧,属于硬碱,因此冠醚 与碱金属、碱土金属等硬酸容易形成稳定的配合 物。本文献探究了由于冠醚上不同的配位原子连 接的有机物固载方式的不同,对金属离子的亲和 性的影响,从而导致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的不同。
冠醚是一类杂环化合物,基本单元是亚乙氧基(— CH2CH2O—),简单冠醚是二氧六环的环状低聚物,该基本单 元如果重复两次则为二氧六环,重复四次为12-冠-4,可以依 此规律进行类推。目前已有上万种的冠醚化化合物,它们具有 许多新奇的化学结构,并且所含的配位原子不再仅限于O、N , S同时也包括P 和As 等。
冠醚的发现及应用
一般来说,双链疏水基表面活性剂 能形成双分子膜,其结构和功能与 生物膜类似。当用双疏水基链的冠 醚型表面活性作模型时,可以观察 到双分子膜的形成。
-
冠醚对溴化银的增感作用与冠醚化 合物和银离子之间的络合选择性密 切相关,特别是硫杂冠醚增感作用 更加显著。这说明冠醚化合物对乳 剂的增感作用不仅与络合作用有关, 而且与冠醚中的杂原子有关。
利用该特点,可以将长链烷基冠醚 作为传感活性物质,制成各类性能 优良的离子选择电极。
-
Thank you !
-
-
冠醚之所以能够应用于有机合成,主 要是由其本身的两个特殊性质决定的。 其一是冠醚对阳离子具有络合作用, 能与阳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从而 使无机盐或碱金属以离子对的形式溶 解于有机溶剂或非极性溶剂;其二是 当无机盐被溶解时,为保证电中性条 件,无机阴离子也将跟随被络合的阳 离子进入有机溶剂,即离子对萃取性 能,也是相转移催化反应的重要步骤。
-
液晶冠醚是具有特殊功能的液晶品 种。在液晶结构中,由于冠醚的冠 醚环有亲水性,而末端的烷基链等 基团又具有疏水性,所以具备了两 亲分子的特点,再加上具有选择性 络合金属离子的特性,使这种物质 形成的膜表现出离子识别功能。
-
在冠醚型表面活性剂中,由于长链 烷基的引入,使其分子对称性和空 间结构等都受到影响,从而使其物 理状态、溶解性能等发生了变化。 具体表现在脂溶性增大,与离子络 合的选择性改变。
-
二苯并-18-冠醚-6
二苯并-18-冠醚-六 -
冠醚的性质
冠醚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与正离子, 尤其是与碱金属离子络合,并且随 环的大小不同而与不同的金属离子 络合。
-
18-冠-6与一个钾离子配位
Zn(II)与环楞胺和乙醇配位的晶体结构
冠醚—简介及命名
原子个数—冠(醚)—氧原子个数
2、冠醚衍生物的命名 另外冠醚还可以和苯环、无机金属离子、烃基 等形成其他的化合物,这一类化合物的命名方 法与烃的衍生物的命名方法大致相同。 与苯环形成的化合物可以以苯并某冠醚的形式 命名,比如:二苯并—18—冠(醚)—6、苯并—
18—冠(醚)—6等。
与烃基等取代基形成化合物是其命名方法可用 烷烃及其衍生物的命名方法来命名,比如:
冠醚是一类含有醚基的杂环化合物的总 称,冠醚又被称为“大环醚”。在有机 化学中冠醚被定义为:一类含有多个氧 原子的大环化合物的总称。
back
1967年,美国J.C.Pedersen(佩德森)教授在 研究烯烃聚合催化剂时首次发现
美国化学家C.J.Cram(克莱姆)和法国 化学家J.M.Lehn(莱恩)从各个就可以得到,冠醚是一 类含有醚基的杂环化合物的总称,冠醚又被称为 “大环醚”。在有机化学中冠醚被定义为:一类 含有多个氧原子的大环化合物的总称。 冠醚的基本单元为亚乙氧基(—CH2CH2O—), 该结构单元若被重复两次就可以得到最简单的 冠醚,一种二氧六环的环状低聚物。重复四次 则为12—冠—4,依次类推,目前世界上已经有 上万种的冠醚化化合物,其中最为常见的冠醚 为15—冠(醚)—5、18—冠(醚)—6。冠醚 有一定的毒性,必须避免吸入其蒸气或与皮肤 接触。
二、冠醚的发现
20世纪60年代,有机化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现有 的有机化合物依然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1967年,美 国杜邦公司的J.C.Pedersen(佩德森)教授在研究烯烃 聚合催化剂时首次发现,之后美国化学家C.J.Cram (克莱姆)和法国化学家J.M.Lehn(莱恩)从各个角 度对冠醚进行了研究,J.M.Lehn首次合成了穴醚。
三位化学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冠醚配合物及其应用
冠醚配合物及其应用自从1967年Pedersen 首先合成了一系列冠醚化合物以来,各国化学家对于冠醚的合成、性质和应用做了许多工作。
这类配位体广泛地应用于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镧系元素金属的配位化学基础研究。
一、冠醚配合物目前已合成的冠醚有几百种,下面是最常见的几种冠醚。
OO O O OO O O O O O OO O O O O15-冠-5 18-冠-6 二苯并-18-冠-61、冠醚的配位性质冠醚具有疏水的外部骨架,又具有亲水的可以和金属离子成键的内腔。
冠醚化合物具有确定的大环结构,可以和许多金属离子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
2、冠醚配合物的合成Pedersen 总结了五种制备冠醚配合物的方法:1)不用溶剂法:将冠醚与金属盐等摩尔相混,加热熔融。
如苯并-15-冠-5与粉状 NaI 的混合物 在烧杯中熔融2)将冠醚与金属盐溶于合适溶剂中,然后蒸发除去溶剂。
如二苯并-18-冠-6与KI 在甲醇中反应。
3)将冠醚与金属盐溶于尽可能少的热溶剂中,冷却后,配合物可沉淀析出。
如将二苯并-18-冠-6和KSCN 在甲醇中加热溶解,冷却后,即可得针状配合物。
4)将冠醚与金属盐在盐易溶的溶剂中加热,冠醚则逐渐转为配合物,冷却过滤即得产品。
如二苯并-18-冠-6与Pb(CH 3CO 2)2·3H 2O 在正丁醇中加热,混合物冷却后过滤,用正丁醇洗涤配合物,干燥即得。
5)将冠醚溶于一个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中,而将盐溶于水中。
二溶液相混后,生成的配合物要比原来化合物在任一溶剂中的可溶性都小,而作为晶体分离。
如二苯并-18-冠-6的二氯甲烷溶液和I 2的二氯甲烷溶液与KI 的水溶液相混,激烈振荡所得配合物。
3、冠醚配合物的结构近年来,对冠醚配合物的结构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按照配合物中配体与阳离子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如下五类:1)第一类是阳离子恰好适合配体的孔穴如:18-冠-6与KSCN 的配合物[K(18-冠-6)(SCN)]K+ 与SCN-间的作用力较弱。
冠醚的发现以及应用
一般来说,双链疏水基表面活性剂 能形成双分子膜,其结构和功能与 生物膜类似。当用双疏水基链的冠 醚型表面活性作模型时,可以观察 到双分子膜的形成。
冠醚对溴化银的增感作用与冠醚化 合物和银离子之间的络合选择性密 切相关,特别是硫杂冠醚增感作用 更加显著。这说明冠醚化合物对乳 剂的增感作用不仅与络合作用有关, 而且与冠醚中的杂原子有关。
利用该特点,可以将长链烷基冠醚 作为传感活性物质,制成各类性能 优良的离子选择电极。
冠醚的发现及应用
一、冠醚的发现. 二、冠醚的命名. 三、冠醚的性质. 四、冠醚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的C.J.Pedersen在研究烯烃聚合催化剂 四氟硼酸重氮盐经冠醚催化,发生偶联反应
20世纪6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的C.J.Pedersen 在研究烯烃聚合催化剂时首次发现。之后美国 化学家C.J.Cram和法国化学家J.M.Lehn从各个角 度对冠醚进行了研究,J.M.Lehn首次合成了穴 醚。为此,1987年C.J.Pedersen、C.J.Cram和 J.M.Lehn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二苯并-18-冠醚-6
冠醚的性质
冠醚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与正离子, 尤其是与碱金属离子络合,并且随 环的大小不同而与不同的金属离子 络合。
18-冠-6与一个钾离子配位
冠醚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一、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二、模拟膜结构 三、在感光材料中的应用 四、在膜分离中的应用 五、离子选择电极
冠醚之所以能够应用于有机合成,主 要是由其本身的两个特殊性质决定的。 其一是冠醚对阳离子具有络合作用, 的形式溶 解于有机溶剂或非极性溶剂;其二是 当无机盐被溶解时,为保证电中性条 件,无机阴离子也将跟随被络合的阳 离子进入有机溶剂,即离子对萃取性 能,也是相转移催化反应的重要步骤。
冠醚化合物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
为原 料 合 成 手 性 冠 醚 并 用 于 分 离 色 氨 酸 和 对
于氧为软碱, 使这类冠醚对过渡金属离子及重金属 离子有较好的选择性[,33 145] 3 ,, 1 6 。
冠醚 固定相对阴离子的分离是基于离子交换机 理而不是配位交换机理 。在流动相中加入 的金属阳 离子 与作固定相的冠醚形 成带正 电荷 的络 合物后 ,
组成了阴离子交换中心[7 , 3 这类冠醚阴离子柱区 8 ]
文献综述
冠醚化合物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
周喜春 吴采樱
( 武汉大学化学系 武汉
陈远荫
407 ) 302
1 前言
冠醚是具有一定大小空腔的大环 聚醚化合物。
手性冠醚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 手性冠醚分
离对映体的研究起始于Ca r m小组[] 1 的工作, 6 他们 将手性冠醚作流动相添加剂分离手性氨基酸[ , 1或 7 ]
与溶质分子形成氢键力和诱导偶极力上, 因此冠醚
固定相对醇 、 、 胺和多环芳烃都有 良 的选择 酚 酯、 好
分离。冠醚上取代杂原子或取代侧基能进一步改善
表 1 高分子冠醚固定液的主要色谱性能
4 结论和展望
冠 醚键合硅 胶是 一种性能优 良, 用范围宽的 应 HL P C固定相 ; 醚聚硅氧烷是很有应用前景的 G 冠 C
这些化合物在冠醚柱上也能得到较好的分离[~] 33 03 。 手性冠醚对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也是基于不同构型
的氨基酸与手性 冠醚 的络合稳定常数 的不同。因此 含有较大取代基 的氨基酸或含有较大“ 障” 臂 的手性
冠醚的研究与应用
冠醚的研究与应用简介冠醚,又称“大环醚”,是对发现的一类含有多个氧原子的两种常见的冠醚大环化合物的总称。
常见的冠醚有15-冠-5、18-冠-六,冠醚的空穴结构对离子有选择作用,在有机反应中可作催化剂[1]。
冠醚有一定的毒性,必须避免吸入其蒸气或与皮肤接触。
历史20世纪6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的C.J.Pedersen在研究烯烃聚合催化剂四氟硼酸重氮盐经冠醚催化,发生偶联反应时首次发现。
之后美国化学家C.J.Cram和法国化学家J.M.Lehn从各个角度对冠醚进行了研究,J.M.Lehn首次合成了穴醚。
为此,1987年C.J.Pedersen、C.J.Cram和J.M.Lehn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命名方法冠醚有其独特的命名方式,命名时把环上所含原子的总数冠醚通常采用威廉森合成法制取标注在“冠”字之前,把其中所含氧原子数标注在名称之后,如15-冠(醚)-5、18-冠(醚)-6、二环已烷并-18-冠(醚)-6。
性质与用途冠醚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与正离子,尤其是与碱金属离子络合,并且随环的大小不同而与不同的金属离子络合。
例如,12-冠-4与锂离子络合而不与钠、钾离子络合;18-冠-6不仅与钾离二苯并-18-冠醚-6子络合,还可与重氮盐络合,但不与锂或钠离子络合。
(此处附注:其实18-冠-6是可以与钠离子络合的,只是其作用力不如钾离子那么强。
也不如15-冠-5与钠离子作用力强。
)冠醚的这种性质在合成上极为有用,使许多在传统条件下难以反应甚至不发生的反应能顺利地进行。
冠醚与试剂中正离子络合,使该正离子可溶在有机溶剂中,而与它相对应的负离子也随同进入有机溶剂内,冠醚不与负离子络合,使游离或裸露的负离子反应活性很高,能迅速反应。
在此过程中,冠醚把试剂带入有机溶剂中,称为相转移剂或相转移催化剂,这样发生的反应称为相转移催化反应。
这类反应速率快、条件简单、操作方便、产率高。
制取方法。
冠醚—简介及命名
三位化学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back
1、冠醚的命名
冠 醚 及 其 化 合 物 的 命 名
原子个数—冠(醚)—氧原子个数 2、冠醚衍生物的命名
1、与苯环形成的化合物 2、与烃基等取代基形成化合 3、与相应的无机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back
冠醚是一类含 化学中冠醚被定义为:一类含有多个氧 原子的大环化合物的总称。
back
1967年,美国J.C.Pedersen(佩德森)教授在 研究烯烃聚合催化剂时首次发现
美国化学家C.J.Cram(克莱姆)和法国 化学家J.M.Lehn(莱恩)从各个角度对 冠醚进行了研究
冠意为王冠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冠醚是一种环状化合物但是在环状化合物中可以含有不同个数的原子包括o与c所以冠醚不仅仅是一种有机物而是一类有机物的统称冠醚是一类含有醚基的杂环化合物的总称冠醚又被称为大环一冠醚简介
但是在环状化合物中可以含有不同个数的原子(包括O与C) 所以冠醚不仅仅是一种有机物而是一类有机物的统称
原子个数—冠(醚)—氧原子个数
2、冠醚衍生物的命名 另外冠醚还可以和苯环、无机金属离子、烃基 等形成其他的化合物,这一类化合物的命名方 法与烃的衍生物的命名方法大致相同。 与苯环形成的化合物可以以苯并某冠醚的形式 命名,比如:二苯并—18—冠(醚)—6、苯并—
18—冠(醚)—6等。
与烃基等取代基形成化合物是其命名方法可用 烷烃及其衍生物的命名方法来命名,比如:
为此,1987年C.J.Pedersen、C.J.Cram和J.M.Lehn 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三、冠醚及其化合物的命名
1、冠醚的命名 冠醚的命名方法很简单,其名字组要由三个部 分组成:①表示冠醚内原子个数的数字②“冠” 字也可以加醚字③表示冠醚中氧原子个数的数 字,中间用短线隔开,其基本形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