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性脂肪肉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学分析
脂肪肉瘤与滑膜肉瘤影像表现
![脂肪肉瘤与滑膜肉瘤影像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658cc93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0.png)
粘液性脂肪肉瘤
多形性脂肪肉瘤
➢CT:质地不均的软组织肿块, 呈骨骼肌密度, 增强中 等强化,其内见坏死灶
➢MRI:T1与肌肉信号相似,T2表现为略高、等混杂 信号,增强可见强化
多形性脂肪肉瘤
去分化脂肪肉瘤
➢CT:混杂密度肿块(脂肪灶、实性肿块及钙化 影等),增强实性肿块明显强化。病灶可侵犯 临近组织器官,发生钙化或骨化代表肿瘤异源 性分化或化生,预后更差
➢MRI:脂肪信号为主,脂肪成分与软组织肿瘤 成分间分界清楚,分界处呈突然中断征象
去分化脂肪肉瘤
2017-06-12Leabharlann 去分化脂肪肉瘤鉴别诊断
➢ 畸胎瘤:腹膜后畸胎瘤较少见,成分复杂, CT/MRI可见脂肪、液体成分,脂液平,及线 状或块状钙化
➢ 脂肪瘤: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几乎完全由脂 肪组成,常有明显包膜,可见纤细、均匀的间 隔(<2mm),增强间隔明显强化
易位,并融合形成SS18-SSX融合基因(金标准) ➢温和无痛,缓慢生长,中至高度恶性,局部复发和
远处转移常见
滑膜肉瘤
X线:软组织肿块,局部骨质 破坏,可见钙化或骨化,呈 斑点状或斑片状,有的形成 不连续骨壳
滑膜肉瘤
CT:等或稍低密度,可坏死囊变/出血,可 见边缘性钙化,增强不均匀明显强化
滑膜肉瘤
脂肪瘤样 硬化型
分化性脂肪肉瘤
脂肪瘤样 硬化型
粘液性脂肪肉瘤
➢ CT:水样低密度肿块,内见点状、地图分布状 脂肪密度影及粗细不均分隔,增强呈网状、云絮 状或片状强化,囊性及脂肪成分无强化,内见小 分叉血管走行
➢ MRI:T1低信号,T2显著高信号,内见短T2的 纤维间隔,T2压脂呈高信号,增强不均匀渐近性 强化
➢ 骨外骨肉瘤:成分复杂,可见钙化、瘤骨,无 脂肪组织,延迟期密度明显减低、发病率很低, 易复发
黏液纤维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黏液纤维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d3b538910ef12d2bf9e71d.png)
黏液纤维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黏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表达特点、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收集3例MF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MFS好发于老年男人,生长缓慢,多见于四肢、少见于躯干。
结节状无痛性生长,肿块由梭形和星形的瘤细胞组成、分布于不规则多少一不等的黏液样物中,可见特征性细长弯曲的薄壁小血管、脂肪母细胞样瘤细胞;免疫组化vimentin、CD99瘤细胞3例均弥漫阳性,1例SMA、1例S-100局灶阳性。
结论 MFS是一种伴有黏液样变的纤维母细胞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老年人四肢皮下或深部肌层,临床表现为局部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块。
容易误诊为软组织的良肿瘤或其它恶性肿瘤。
【关键词】黏液纤维肉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046-02【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ucus fibrosarcoma (myxofibrosarcoma, MFS)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feature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ethods three cases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were analyzed MFS patient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sults MFS occurs in older men, slow growth, more common in the limbs, rare in the trunk. Painless nodular growth, tumor composed of spindle and stellate tumor cells, irregularly distributed in an unequal number of mucus-like material, the visible characteristic elongated curved thin-walled small blood vessels, fat-like mother cells immunohistochemical vimentin, CD99 tumor cells were diffusely positive three cases, one case of SMA, one cases focal S-100 positive tumor cells. Conclusions MFS is a conclusion with myxoid variant fibroblasts malignancy, occurs in the elderly or deep subcutaneous muscular limb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local slowly increasing painless mass. Easily misdiagnosed as benign soft tissue tumors or other malignancies.【Key words】myxofibrosarcoma clinico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differential diagnosis 黏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 是一种伴有黏液样变的恶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学对照
![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学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ba03b93c915f804d2b16c1d3.png)
L.e t a 1.R e t r o D e r i t o n e a 1 1 i p os ar co l n o . : M R c h ara ct eri st i c s
2 6 6 . 1 0 . t t e n ri c k s W H. C h u YC . G o1 d b1 u m JR .et a1 . De di ff e r e nt i at ed
列 紧 密 ,多 形 性 脂 肪 肉瘤 主 要 由
~ L n 一 ~ 一 一 ~ 一 一 ~ 一 ~ m 一 一 ¨ ~ = 2 一 _ 三 一 ~ ~ 叭 ~ 一 ~
Di a g n P a t h o 1 , 2 0 0 1 , 1 8( 5): 2 6 3 —
呈 低 信 号 。 静 脉 注 射 钆 喷 替 酸 葡 者 5 年 生 存 率 远 远 高 于 位 于 腹 膜
甲胺 ( G d - D T P A ) 增 强 后 ,病 变 的 脂 后 的 ,这 是 由于 四 肢 肿 瘤 易 于 早 肪 性 成 分 或 分 化 良好 成 分 只有 轻 期 发 现 和 完 全 切 除 的 缘 故 。肿 瘤
微 强 化 ,非 脂 肪 性 成 分 则 有 显 著 内 的 脂 肪 含 量 越 高 , 预 后 相 对 越
i n t h e h i s t o l o g i c s u b t y p e s 【 J ] .
R a di o 1 o g y , 1 9 9 3 ,1 8 6( 2): 4 5 5 —
a n d D at h o1 o gi c a1 c or r el a t i v e
脂肪肉瘤的影像表现
![脂肪肉瘤的影像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1fc56613fab069dc51220191.png)
31
整理版ppt
粘液性脂肪肉瘤
32
整理版ppt
粘液性脂肪肉瘤
❖ CT 平扫呈均匀的“囊状”肿块,介于水与软组织之间的液体密 度,边界清楚, CT 值平均 20Hu左右,肿块密度根据肿瘤细胞分 化的程度、黏液及纤维组织成分的不同而密度各异,含黏液成分 较多者,病变密度低接近于水,病变实性成分较多者密度增高, 呈稍低于肌密度或等于肌肉密度。周围未见明显水肿。 增强扫描病灶呈轻度强化或絮状、网状、岛状延迟强化, Kim等认为这种强化表现是由肿瘤间质及纤维组织成分强化所致
如腹痛或不全性肠梗阻等
9
整理版ppt
讨论
概述: ❖ 脂肪肉瘤是人体内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之一,占所有软
组织肉瘤的14%~18%。 ❖ 病因至今不明,可能与外伤、血肿、病毒、感染及放射
治疗有一定关系。 ❖ 脂肪肉瘤是来源于血管周围、体腔及肌腱间隙的未分化
间叶组织细胞,由成脂肪细胞到成熟脂肪细胞不同分化 阶段的细胞构成。
平 扫
18
整理版ppt
高分化型脂肪肉瘤
平 扫
19
整理版ppt
高分化型脂肪肉瘤
平 扫
20
整理版ppt
高分化型脂肪肉瘤
平 扫
21
整理版ppt
高分化型脂肪肉瘤
动脉期
22
整理版ppt
高分化型脂肪肉瘤
动 脉 期
23
整理版ppt
高分化型脂肪肉瘤
静脉期
24
整理版ppt
高分化型脂肪肉瘤
静 脉 期
25
整理版ppt
❖ MRI T1WI大部分呈低-等信号,通常不显示脂肪信号,但可见 散在较高信号区。T2WI主要呈明显高信号, 信号高于脂肪,与 水信号相似,内见小叶状纤维分隔。
黏液型脂肪肉瘤的影像学与临床病理联系
![黏液型脂肪肉瘤的影像学与临床病理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ef9ff73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9.png)
黏液型脂肪肉瘤的影像学与临床病理联系余璐;张静;马世荣;陈玲;郭英;李擒龙;杨守京【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08(016)005【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肌肉间原发性黏液型脂肪肉瘤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及其联系.提高对原发性脂肪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报道3例大腿肌肉内原发性脂肪肉瘤,依据WHO脂肪肉瘤分类标准诊断和分型.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影像学观察,采用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SMA)、CD31、CD34、CD99和S-100等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以下肢进行性增大的肌肉内包块为首发症状,术前CT检查肌肉内界限清楚的低密度影,MRI显示长T1和长T2弛豫时间表现.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不易分辨肿物性质及区分良恶性.组织形态上,有不同成熟阶段的脂肪母细胞组成,部分区域具有"肺水肿样"特征.肿瘤细胞呈S-100、CD99阳性.结论:肌肉内原发性脂肪肉瘤.以黏液样型多见,因该肿瘤富含脂肪,常伴有黏液变性或水肿("肺水肿样"表现),在CT成像时,往往出现低密度水肿样影像,MRI表现为长T1,长T2成像与其他良性肿瘤鉴别困难.因此,有必要采用MRI钆剂增强显影并结合病理学诊断以利确诊.【总页数】4页(P819-822)【作者】余璐;张静;马世荣;陈玲;郭英;李擒龙;杨守京【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62【相关文献】1.黏液型脂肪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J], 马平2.黏液纤维肉瘤与黏液样脂肪肉瘤临床病理比较分析 [J], 何康3.黏液性/圆细胞脂肪肉瘤临床病理研究 [J], 周薇;董海原;徐恩伟4.黏液样脂肪肉瘤的影像学诊断并文献复习 [J], 刘云;肖新广5.小肠黏液样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J], 方三高;马强;马瑜;李艳青;曾英;肖华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黏液性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分析
![黏液性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a7e311195f312b3069a587.png)
黏液性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黏液性脂肪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黏液性脂肪肉瘤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
结果:患者术前CT显示病变为界限较清楚的低密度影,其内混有网纹状的软组织密度影,MRI显示SE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呈水样密度,增强扫描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较难分辨肿物性质及良恶性。
组织学形态上,由不同成熟阶段的脂肪母细胞、黏液样基质及毛细血管网组成,部分区域具有“肺水肿样”特征。
脂肪母细胞呈S-100阳性,CD99阳性,CD31、CD34阴性。
结论:黏液性脂肪肉瘤因组织病理学的多样性,导致影像学表现的多样性,术前影像学检查常表现为低密度水肿样,诊断无特异性,病理检查可助于确诊。
【关键词】黏液性;脂肪肉瘤;影像学;病理学;CT;MRI【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155-02黏液性脂肪肉瘤(myxoid liposarcoma,MLS)是临床常见的脂肪肉瘤之一,虽属于低度恶性肿瘤的范畴,但具有广泛转移的潜能,同时影像学检查往往无特征性表现,难以与其他囊性病变相鉴别[1]。
笔者选取20例MLS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CT、MRI表现与病理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病理亚型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MLS的诊断水平。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即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具有完整影像资料并确诊为MLS患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3.4±4.1)岁。
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2±0.3)年。
其中3例表现为腹部不适,2例腹痛,可扪及腹部包块,2例大腿疼痛,其余均为发现肿块就诊。
1.2检查方法 20例患者术前均行CT 检查,均采用平扫及增强,使用PHILLIPS Brilliance 256层 iCT扫描仪,层厚5mm,层距5mm,对比剂使用欧派克80~100mL,注射速率2.5mL/s。
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分析
![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5c56385a8102d276a22f40.png)
・短篇论著・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分析谢勤 万泽铭 罗燕娜 黄宏 陈文志 李亚发 徐景仁 赵丽花 周玉DOI:10畅3877/cma.j.issn.1674唱0785.2013.06.129作者单位:524002 广东湛江,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超声科通讯作者:谢勤,Email:zjxqno1@sina.com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亚型的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做对照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脂肪肉瘤的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做对照分析。
结果 27例脂肪肉瘤中,分化好17例,黏液样5例,去分化3例,多形性1例,混合型1例。
分化好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为巨大的混合性回声包块,其内绝大部分为光点细密的强回声,这与其含有大量成熟脂肪细胞有关。
黏液样脂肪肉瘤因含有较多的黏液样基质,其超声表现为肿块内部以低至无回声为主,光点分布欠均匀。
去分化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为混杂回声包块,其内各种回声之间的分界较清楚。
多形性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为其内以中低回声为主的实质性肿块,并可见散在分布的边界清楚的稍强回声团块及不规则的液性暗区。
混合型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为光点分布高度不均匀的混合性回声肿块。
结论 不同组织亚型的脂肪肉瘤在超声图像上的不同,与其内所含的主要组织学成分有关。
通过对其超声图像特点的分析,以增强此病在术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关键词】 脂肪肉瘤; 超声检查; 病理学 脂肪肉瘤是成人软组织肿瘤中较常见肿瘤之一,占恶性软组织肿瘤的16%~18%[1],其来源于血管周围、体腔下及肌间间隙的未分化间叶细胞,由成脂肪细胞到成熟脂肪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构成。
较少数可能为脂肪瘤恶变而来。
脂肪肉瘤多发生于下肢,特别是大腿、臀部和腘窝,其次是腹膜后、小腿、肩部和上臂[2],还可见于大网膜、胸壁、乳房、纵隔。
2002年版的WHO软组织肿瘤组织学分类将脂肪肉瘤分为分化好、去分化、黏液样、圆形细胞、多形性、混合型。
磁共振成像对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和病理对照分析
![磁共振成像对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和病理对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f401badd3383c4bb4cd2ae.png)
新生儿气胸的 x线表现与成人或儿童期 的气 胸不同 ,气体 多 聚集于胸腔前部内侧 ,床旁胸部 x线 片大部分未见肺 的压缩 边缘 ,即使见到部分压缩边缘 ,也与肺萎陷程 度不成 比例 ,无 法 用传 统的受压肺容积百分 比来估 计积气量 ,不能 明确指导 临床治疗 。本 组资料显示 ,以肺野透亮度增强 、纵隔边缘和横 膈 面异 常锐利清晰 ,心影纵 隔移位为 多量气胸 ,其余 为少 量 气胸。多量气胸需要外科治疗 (穿 刺或 引流术 ),少 量气胸保 守治疗可痊 愈。
新 生儿气胸合并 纵隔积气 临床上并 不少见 ,本组病 例 中 ,共 11例 ,占 22%,胎粪吸人性肺炎 9例 ,气管 插管术 中 2 例 。病理为肺泡破裂气体沿肺间质经肺门结构进入纵 隔内所 致 。x线表 现为纵隔两旁见线条状 、片状透亮影 ,左右两侧积 气 可相连 ,表 现为心底部 见横形条 片状 低密度影 ,后缘 胸椎 显示异常清 晰 ,纵 隔胸膜分离 显影 ,胸腺上 抬 ,远 离心底部 , 称为“胸腺帆征”[7],胸腺边缘清晰 ,见“八”字征 。 3.3 X线 鉴别 诊断及治疗 :新 生儿气胸 x线表现有一定特 征 ,一般诊 断不难 ,但如 果气胸表现 为肺野局 部或单侧透亮 度增强 .而且 未见肺压缩边缘时则易误诊或漏诊 。水平侧 卧 位 、立位胸部 X线 片或 CT有利于鉴别诊断 ,但需要翻或搬动 患儿 ,易于加重病情 ,实际操 作困难。需要鉴别诊断的病例 , 一 般均为气胸量较少 ,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儿 。因此 ,根据患 儿 的病情 发展 ,短 时间内复查更趋 于人性化 。新生儿气胸 x 线检查 的 目的 :一是判断有无气胸 ,二是气胸量 的多少 。但是
张景 臣 田爱 民 李 威 马 国林
【摘 要 】 目的 探讨 四肢软组织脂肪 肉瘤的不同病理类 型的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 。方法 收集经手术 病理证实的 四肢 软组织脂肪 肉瘤 12例,对其 MRI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l2例脂肪 肉 瘤 中,分化 良好型 5例 ,占42%,黏液 型 3例 ,占 25%,去分化 型 2例 ,占 17%,多形型 2例 ,占 17%。MRI表现 为 T。wI呈低 、等 、高混杂信号 ,T wI则 以高信号 为主 ,压脂后 T。wI、 r2wI高信号的脂肪信号呈低 信号。结论 MRI
脂肪肉瘤的影像诊断
![脂肪肉瘤的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28c12a8f121dd36a32d82c5.png)
一、病历资料
主诉:发现右大腿包块4年余。 现病史: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大腿包块,当时约黄豆大 小,未予特殊重视。后患者感包块逐渐增大,3年前患者至外院 就诊后行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不详)。2年前患者发现右 大腿包块复发并逐渐增大,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 诊,门诊拟“右大腿包块”收住入院。 专科情况:右大腿内侧见一大小约20cm*10cm大小肿块,边界 尚清,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血管无怒张,右膝关节活动可, 右足背动脉搏动可,末梢血运及感觉可。 门诊资料:我院门诊X线提示右大腿中下段软组织肿块。 诊断:右大腿包块
五、鉴别诊断
脂肪肉瘤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征性,影像 学检查以MRI为最佳。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脂肪瘤:多发生于皮下软组织内,边界 清楚,平片、CT、MRI上与人体脂肪组织等 密度、等信号。
(2)其他类型软组织肿瘤:如纤维肉瘤、神 经源性肿瘤等,与脂肪含量少的脂肪肉瘤鉴别 困难,薄层CT及MRI上发现有脂肪密度或信 号灶时,有助于脂肪肉瘤的诊断。
影像学表现:
MRI:肿瘤呈大小不一、形态不整、边界不清、信
号强度不均的软组织肿块。根据肿瘤成分不同,其 MRI信号有所不同。圆细胞型含脂肪量少,多为等 T1等T2信号;黏液性以含液体囊性成分为主,多表 现为长T1长T2信号,此型最常见;分化良好、含脂 肪成分较多的脂肪肉瘤,则表现为不均匀的短T1中 长T2信号。瘤内纤维间隔呈低信号。
四、讨论
影像学表现:
CT: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以脂肪成分为主,表现 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影,与良性脂肪瘤表现类似; 而恶性程度较高的脂肪肉瘤,所含脂肪成分较少, 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呈侵润性 生长,边界多不清楚。肿瘤内通常无钙化。增强扫 描肿瘤非脂肪性的实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
我院对巨大脂肪肉瘤病理分析体会
![我院对巨大脂肪肉瘤病理分析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46623d2844769eae109ed96.png)
我院对巨大脂肪肉瘤病理分析体会脂肪肉瘤是软组织肉瘤中常见的肿瘤。
脂肪肉瘤在所有软组织肉瘤中的发病率约15%~35%,脂肪肉瘤的多样性表现可反映其临床和生物学行为,一般是从非转移性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非转移性)到多形性脂肪肉瘤(高度恶性的肿瘤)。
原发性骨脂肪肉瘤相当少见,发生率约0.02%。
这些生物学行为的多样性,使病理和放射学评价对正确的临床治疗非常重要。
标签:脂肪肉瘤;病理;分析脂肪肉瘤是起源于原始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常发生于大腿及腹膜后,亦可见于臀部胭窝其他部位的软组织亦可偶见极少原发于肝脏。
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多为肝区疼痛、发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上腹部可触及肿块,极少发生黄疸及腹水。
本文对2001年3月-2011年5月累积脂肪肉瘤54例,其中26例最大超过21cm的肉瘤进行巨检,组织形态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3岁。
重量超过7kg 以上。
腹膜后脂肪肉瘤14例,纵膈下端脂肪肉瘤9例,腹臂脂肪肉瘤1例,乳腺脂肪肉瘤1例,肠壁脂肪1肉瘤例。
2结果巨检时发现,巨大脂肪肉瘤位于腹膜后者,其形态不是很规则,有的甚至呈巨大分叶状,部分巨大脂肪肉瘤包膜不完整,切面呈淡黄色,切面的中央区域可见出血,坏死部分区域有的呈“鱼肉样”,也有的呈“脑髓状”。
组织形态检查时发现,26例巨大脂肪肉瘤镜下形态变化多端,恶性程度相差比较悬殊,腹膜后脂肪肉瘤14例,纵膈下端脂肪肉瘤9例,腹臂脂肪肉瘤1例,乳腺脂肪肉瘤1例,肠壁脂肪1肉瘤例。
3讨论脂肪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起源于脂肪母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故表现为不同分化程度的异型脂肪母细胞,均含有脂质。
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类型可以分为四型…:分化良好型粘液样型、圆形细胞型、去分化型及多形型,但肿瘤中通常是多型细胞混合存在。
脂肪肉瘤是一组分化程度及恶性程度不同的脂肪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约占软组织肉瘤的15%-35%。
左臀部黏液性纤维肉瘤1例
![左臀部黏液性纤维肉瘤1例](https://img.taocdn.com/s3/m/5fe88a35af45b307e8719790.png)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Me d i c a l I ma g i n g
・ 7 7 3
_ _ 骼月 J l 肉 像学 Mu s c u l o s k e l e t a l h n a g i n g
A L K均 为 刚性 ( 图 l H、I ) , 病 理 诊 断 为 臀 部 黏 液 纤 维
肉瘤 ( my x o r 0 s a r c 0 ma ,MF S )( _ { 】 分化) 。
图1 横断6 7 . TI Wl 示定侧臀 部皮 F一个团块状软组织病灶 ,大小约1 3 . 9 c mX 8 . 4 c ux r 9 . 1 c m,软组织受压 并向外后侧推移 :病灶 以等信号为主 , 提示肿瘤 内部存 在大量黏液样 蛋白基质,混杂 多发低 信号提示肿瘤 内部囊 变坏 死 ( 箭),并可见小片状出瓶 ,呈稍 高信号 改变 ( 箭头,A):
× l 0 0 ,H) :肿 瘤 细 胞CD9 9 阳性 ( S P ,x 4 0 0 ,I )
2 讨 论 MF S发 病 年 龄 多 为 5 0 ~ 8 0岁 , 早 期 无 明 显 临 床 症 状 。 忡块 多 见 于四 肢 , 其 次 为 躯 干 、 头颈 和 后 腹 膜 等 , 发 生 于 皮 下 多 于肌 肉 内 J 。本例痫灶 位于左臀 部皮 _ F 脂 肪 内 , 肿 块 体
【 作 者单 位 】湖 北省 制门市 第 : 人 医 院核磁 』 振室
4 48 0 0 0
湖北 荆 ¨
【 通 讯作 者 】鲁 金飞
E - m a i l : l j f h d 5 , @l 6 3 . C O 1 ] 1 f
脂肪肉瘤的影像表现
![脂肪肉瘤的影像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b58b4ca50b1c59eef9c7b468.png)
1.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与影像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对肿瘤病例的筛查、定位诊断有帮助,但超声检查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翻阅以往文献仍以个案报道为主且常有误诊或难于定性诊断[3-4]。
普通平片检查有时可见肿瘤对周围组织结构的压迫推移或肿瘤对临近骨组织的侵蚀破坏,但这些征象缺乏特异性,且普通平片检查难以观察肿瘤内的细微结构。
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曾经是一个独立的亚型,但由于该型脂肪肉瘤与粘液型脂肪肉瘤都可见特征性的两个染色体异位,即t(12:16)(q13:p11),形成重组的CHOP基因[13]。目前通常认为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是分化较差的粘液型脂肪肉瘤。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内可见粘液基质与圆形细胞区并存并逐渐移行[14],但圆形细胞含量更多。圆形细胞区的血供相对丰富[15],故肿瘤强化程度较一般粘液型脂肪肉瘤明显,而富含“液性”成分的影像特征则不一定显现。
脂肪肉瘤的影像表现
脂肪肉瘤(Liposarcoma)在软组织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名前三[1-2],好发于40~60岁,发病部位以下肢深部软组织与腹膜后最常见。发生于四肢,尤其是肢体浅表者,更容易被患者自行早期发现而通常体积相对较小。发生于腹膜后者起病初期难有临床症状,患者就诊时肿瘤体积常已十分巨大。肿瘤较大者可压迫、侵犯周围组织结构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如:压迫或侵犯输尿管引起肾积水,压迫神经引起疼痛,压迫静脉引起组织水肿。但上述症状缺乏特异性,脂肪肉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现对其影像表现综述如下。
脂肪肉瘤需要做哪些检查?
![脂肪肉瘤需要做哪些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d2b1337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7.png)
脂肪肉瘤需要做哪些检查?脂肪肉瘤是一种恶性的软组织肿瘤,起源于脂肪组织。
它通常生长缓慢,但有时会出现恶变,并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潜力。
对于发现可疑的脂肪肉瘤病例,医生往往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以确立诊断并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脂肪肉瘤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肿块的大小、位置、疼痛或不适的感觉等。
医生还会进行体格检查,观察肿块的外观,包括大小、形状、质地等,并检查周围淋巴结是否有肿大。
2. 影像学检查:对于可疑的脂肪肉瘤病例,通常会进行一系列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扩展情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 X射线检查:通过X射线技术对肿瘤进行成像,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并了解是否有骨质破坏等情况。
-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对肿瘤进行检查,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大小、形状、质地等特征,并帮助医生指导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计划。
- CT扫描: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肿瘤进行三维成像,可以观察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形状,并了解是否有淋巴结肿大或转移情况。
- MRI扫描: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肿瘤进行检查,可以观察到肿瘤的详细结构,并了解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 活检检查:活检是确诊脂肪肉瘤的关键步骤。
医生需要通过手术或穿刺方式取得病变组织用于检查。
常用的活检方式有:- 针吸活检:通过穿刺肿瘤使用针吸取少量病变组织进行检查。
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较小的肿瘤,能够提供足够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 切片活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进行检查。
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较大的肿瘤,能够提供更多的组织样本进行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
- 冰冻切片活检: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即时切取病变组织进行冷冻处理,并通过显微镜快速检查,以确定组织是否为恶性,并指导进一步的手术治疗。
4. 实验室检查: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全血细胞计数等指标,并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四肢软组织黏液性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学分析
![四肢软组织黏液性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d05c806529647d272852e3.png)
变形 。 性 骨 折 因压 缩 椎 体 后缘 膨 隆 或 呈球 形 ( 34 , 导 恶 图 , )常 致椎 管 狭 窄及 脊髓 受 压 , 、 性 组 差 异 有 显 著性 (< . ) 良 恶 P0 5。 0
・
1 6 3・
中 国临 床 医 学 影像 杂 志 2 1 第 2 卷 第 2 J h l dI gn, 0 0 V 1 1 N . 0 0年 1 期 i Ci Me C n n maig 2 1, o2 , o . 2 00 ) 良性 骨 折椎 旁 软 组 织 通 常无 增 厚 , “ 环状 ” 厚I .1 。 或 薄 增 7 1 , 厚 度 2 m 左 右 ( 2 ) 良 、 性 组 差 异 有 显 著性 (< . ) m 图 c, 恶 PO 5。 0
R doo42:4 5 5 2 g
[] 克 广 , 2付 肖江 喜 , 徐馥 梅 , . 体 良恶 性 压 缩 性 骨 折 的 MRI 现 等 椎 表 及 其诊 断『1 国 医学 影 像 学 杂 志 ,0 19 2 :3 8 . J.中 2 0 , ( )8— 5 [] uoo lsL 3Mo lpuo A,Y sii u K o nt A ta.MR pe i ohmt ,Jh s n D ,e 1 s o r c d -
厚 环状 软 组 织 ( 1 c 于 良 、 性 骨 折 中 均 可 出现 , 组 差 > . m) O 恶 两
布 的结 节 灶 多 提示 恶 性 可 能 。
323 椎 弓根 形 态及 信 号 改变 ._
黏液样脂肪肉瘤15例影像学及病理学分析
![黏液样脂肪肉瘤15例影像学及病理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4bb87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8.png)
黏液样脂肪肉瘤15例影像学及病理学分析张继新;崔力方;昌红;张建英;沈兵;郭洋;曲丛玲【摘要】目的探讨黏液样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5例黏液样脂肪肉瘤进行染色,观察其影像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5例患者术前CT显示肿物为界限清楚的低密度影,MRI显示SE T1WI上为低信号,而T2WI上为明显高信号,类似于水的密度或信号,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不易分辨肿物性质.组织学形态:由不同成熟阶段的脂肪母细胞、黏液样基质及毛细血管网组成,部分区域具有“肺水肿样”特征.免疫表型:脂肪母细胞S-100阳性,免疫组化标记CD34可见“鸡爪样”的小血管.结论黏液样脂肪肉瘤影像学特征往往表现为低密度水肿样影像,诊断无特异性,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4(030)002【总页数】3页(P205-207)【关键词】脂肪肉瘤;黏液样;病理学;CT;MRI【作者】张继新;崔力方;昌红;张建英;沈兵;郭洋;曲丛玲【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6脂肪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软组织恶性肿瘤之一,占软组织恶性肿瘤的14%~18%[1]。
该肿瘤在病理学上由不同亚型组成,生物学行为从低度恶性到高度恶性。
黏液样脂肪肉瘤(myxoid liposarcoma,MLS)是较常见的脂肪肉瘤之一,约占成人脂肪肉瘤的10%[2]。
同其他类型脂肪肉瘤相比,MLS特征较为特殊,本文现报道15例MLS,旨在阐述该肿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粘液性纤维肉瘤的病理以及治疗-粘液纤维肉瘤
![粘液性纤维肉瘤的病理以及治疗-粘液纤维肉瘤](https://img.taocdn.com/s3/m/62c1237f0b1c59eef9c7b40c.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粘液性纤维肉瘤的病理以及治疗
导语:大家一定很好奇粘液性纤维肉瘤的相关问题。
粘液性纤维肉瘤听起来特别渗人,其具体的症状大家也一定很好奇。
黏液纤维肉瘤包括一系列恶性成纤
大家一定很好奇粘液性纤维肉瘤的相关问题。
粘液性纤维肉瘤听起来特别渗人,其具体的症状大家也一定很好奇。
黏液纤维肉瘤包括一系列恶性成纤维细胞性病变,有不同程度的黏液样间质,多形性,并有独特的曲线形血管。
常见于老年人,男性略多见,大多数肿瘤位于肢体,约2/3病例发生于真皮/皮下组织。
下面我们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粘液性纤维肉瘤的病理以及治疗都有什么吧。
检查:
1.组织病理学
黏液纤维肉瘤的细胞密度、多形性和增值活性差异很大。
低度恶性肿瘤的形态特征为细胞成分少,只含少数无粘附性的、肥胖梭形或星形肿瘤细胞,胞质界限不清,略嗜酸,并且核有异型性、大而深染,分裂象不常见。
特征性表现是存在显著的长形、曲线形、薄壁血管,血管周围分布有密集的肿瘤细胞和/炎症细胞,经常可见所谓的假脂肪母细胞。
高度恶性肿瘤含有大量梭形和多形性肿瘤细胞实性巢片和细胞丰富的束状结构,常有大量非典型性分裂象、出血和坏死区。
许多肿瘤内可见奇异型多核巨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核不规则。
但高度恶性病变内同样有局灶性低度恶性区域,有显著的黏液样间质和大量长形毛细血管。
中度恶性肿瘤与纯粹的低度恶性肿瘤相比,细胞更丰富,多形性更明显。
发生于皮下的肿瘤边缘一般为明显的浸润性生长。
2.免疫表型
肿瘤细胞Vimentin阳性,少数病例有些梭形或较大的嗜酸性肿瘤细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脂肪肉瘤病理报告
![脂肪肉瘤病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b385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5.png)
脂肪肉瘤病理报告1. 背景介绍脂肪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主要起源于脂肪组织。
它通常发生在中年和老年人,并且更常见于肢体、腹腔和口腔等部位。
脂肪肉瘤的诊断需要依靠病理报告,下面将详细介绍脂肪肉瘤的病理报告编写步骤。
2. 病理报告格式脂肪肉瘤的病理报告通常按照以下格式进行编写: - 病例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病例编号等。
- 标本来源:描述病理标本的来源部位、形态特征等。
- 组织检查:描述病理标本的组织学特征、肿瘤大小等。
- 组织学类型:根据细胞学特征、组织结构等进行分类。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描述对特定抗体的染色结果,以确定肿瘤类型。
- 其他特殊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核酸杂交等。
- 诊断:根据上述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给出最终的诊断结果。
3. 病例信息和标本来源首先,在病理报告中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此外,还需要标明病例的编号和检验日期等。
接下来,详细描述病理标本的来源,如部位、外观等。
4. 组织检查在本部分,需要对病理标本的组织学特征进行详细描述。
包括标本的大小、颜色、质地等。
同时,还需要描述组织切片的结果,如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等。
脂肪肉瘤的组织学特征通常包括细胞异型性、核分裂像增多等。
5. 组织学类型根据病理切片的细胞学特征和组织结构,对脂肪肉瘤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 - 脂肪样肉瘤:肿瘤细胞呈现明显的脂肪样变性。
- 不成熟脂肪肉瘤:肿瘤细胞呈现脂肪样和非脂肪样两种特征。
- 纯非脂肪性肉瘤:肿瘤细胞完全不具备脂肪样特征。
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病理学检测方法,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类型。
对于脂肪肉瘤的病理报告,可以进行以下染色: - S-100:阳性反应表明肿瘤细胞具有神经鞘脂质来源。
- CD34:阳性反应表明肿瘤细胞可能具有血管内皮细胞来源。
- Desmin:阴性反应表明肿瘤细胞不具备肌肉来源。
7. 其他特殊检查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特殊检查来进一步确定脂肪肉瘤的诊断。
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a12a943852458fb770b56d6.png)
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作者:田爱民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方法将在我院进行MRI检查的30例四肢软组织脂肪s肉瘤患者情况与其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
结果30例患者中有14例为分化成熟型、黏液型6例,多形性6例,去分化型4例。
四种类型的软组织脂肪肉瘤信号各有一定特征。
结论使用MRI对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可显示脂肪肉瘤的大小、形状、边缘、肿瘤周边组织的情况,可初步用于诊断及鉴别诊断脂肪肉瘤的类型,但对于较难判断的类型,需要结合MRI表现和临床表现以便得出可靠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MRI;鉴别诊断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00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281-02脂肪肉瘤是软组织恶性肿瘤中的高发类型,仅次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约占恶性软组织肿瘤总数的三分之一[1]。
脂肪肉瘤临床上多依赖于影像学检查,MRI是检查诊断该疾病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分析了30例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诊断资料,以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取用的30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9至75岁,平均55.9±4.5岁。
发病部位为上肢13例,下肢17例,首发症状均为触及无痛性软组织肿块。
1.2诊断方法本院对30例患者均采用MRI平扫,采用的MRI机为GE Signa 1.5T超导型磁共振仪,层厚4mm,层间距为0.5mm至1.0mm,以矢状位、横轴位、冠状位等为扫描方位。
30例患者均采用SET1WI(TR500ms至600ms,TE为10ms至15ms)以及脂肪抑制FSET2WI (TR3600ms至4500ms,TE80ms至120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E 。 E2 ) 三 、 论 讨
1 .黏液性脂肪 肉瘤病理 : 黏液性脂肪 肉瘤 比较少见 , 是脂肪 肉瘤 的一个 亚型 , 下肢 多见 , 部位多深在 , 病程 长短不一 , 患者 多 数 以无 痛性 肿块来就诊 , 就诊 时包块体积较 大 , 本组 患者就诊 时 肿块均较大 , 与文献 报道符 合 J 。黏液 性脂 肪 肉瘤 是 由原 始 的 非脂源性 间叶细胞 、 量不 等 的小 印戒 样脂 肪母细 胞和具 有特 数
黏液基质 。
1 .一 般 资 料 : 文 收 集 2 0 本 0 6年 6月 至 2 1 0 1年 3月 我 院 MR 室扫描 检查 , I 后经 手术 病理证 实为 黏液性脂 肪 肉瘤 的患者 5例 , 病史 2个月 至 2年 , 年龄 4 9—8 0岁 , 均 ( 9.1 ) 。其 平 5 4 3岁 -
系脂肪成分 。本组病例 中均可见显著 的长 信号 , 是肿瘤 内囊
5例肿 瘤均位于下肢 , 本组 病例 均位 于大腿 , 病灶 位 于大腿
深部肌 肉间 隙内 , 邻近 骨结构 没有 明显 受 累 , 瘤形 态不规 则 , 肿 边界 清 晰 , 廓完整 , 块 内可见排 列杂乱 、 薄不 均的纤 维 间 轮 肿 厚 隔 , 肿块 内可见多发囊性分 隔 , 2例 增强扫描肿 块内呈斑片状 、 絮 状不 均匀 的轻度强化 , 肿块 周 围可见强化 的血管影 ; 3例肿 块 内 可见 被纤 维分隔呈多 个囊性 包块 , 小不 等 , 大 7e ×8{ 大 最 m 3 m, 形态不规 则 , 内可见斑 片状短 T 其 1信号 ,T R序列上短 T SI l信号
( T R 成像 , SI ) 全部病例均进行轴位 、 矢状位及冠状位 的多方位 扫 描。每例患者进行 MR 增强扫描 , 用 G . T A造影剂 多方位 I 使 dD P
扫描。
二 、 果 结
肿块 内可见多 个纤维 分 隔,其 内可见 多个类 圆形肿块 , , 大小 不 等, 信号基本均匀 , 呈长 T 1长 r I 2信号 , 4例病灶 内可见片絮状短 T 信号 , 例 病灶 内可见斑 片 状短 T l 3 1信 号 , 脂肪 抑制 序列前 4 例 未见 明显抑制信号 , 3例斑 片状 短 T 1信号 被抑制 变为低信 号
推测肿瘤 的组织学分化程度 , 为临床提供准确 、 可靠 的信息 。
【 关键词 】 肉瘤 ; 磁共振 成像 ; 病 理学
脂肪 肉瘤 是 软 组织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 占恶 性 软 组 织肿 瘤 的 1 % ~1 % _ 。黏液性脂 肪 肉瘤是 脂肪 肉瘤 的一 种类 型 , 4 8 】 J 占脂 肪 肉瘤 的 3 % ~ 5 j 0 5 % 。肿 瘤主要是 由各种分化不 同程 度的脂 肪母细胞 和黏液样基质组成 , 由于肿 瘤的病理 特征 , I 现有 MR 表
中华 临 床 医 师杂 志 ( 电子 版 )o2年 5月 第 6卷 第 l 21 O期
C i l ias Eet n dt n , y1 ,0 2V0 6, o1 hnJCi c n ( l r i E io )Ma 52 1 , 1 N .0 ni co c i .
・
短篇论 著 ・
黏 液 性 脂肪 肉瘤 的 MR 表 现 与病 理 学分 析 I
2 .黏液性脂肪 肉瘤 的 MR 表 现 : I I MR 不仅 具有极高 的软组 织分辨率 , 且能够从任意方 向扫描 成像 , 并 故对 软组织病 变的检 出率非常敏感 。MR 的信 号变化基本上反 映了软组织肿 瘤的组 I 织学特点 , 特别是对黏液性脂肪 肉瘤 的诊断 , I MR 具有显 著的优 越性 。黏液性脂肪 肉瘤 主要 是 由毛细血 管丛 、 黏液 基质及 脂
刘金 有 唐 广 山 周 光礼 马林 杨跃 建
【 摘要 】 目的
探讨下肢黏液性脂肪 肉瘤 的 M [ R 表现 与病理学 的相关 性 。方 法 回顾 性分 析 5 例经
黏 液性脂肪 肉瘤多数位 于下肢深
病理证 实的下肢黏液性脂肪 肉瘤 患者的 MR 资料 , I 并与病理对 照 。结果
中男 1 , 4例 , 例 女 均表现 为局 部肿块 , 明显疼痛感 。5例 患者 无
肿瘤均位于 下肢 , 且 均位 于 大腿 。均 进行 了随访 , 并 截至 2 1 02 年 2月有 2例复发 。
2 .检 查 方 法 : 用 G 采 E公 司 SnaH e 臻 版 15T磁 共 振 ig D 至 . 成 像 仪 , 面 线 圈 , 速 自旋 回波 序 列 ( S ) 矩 阵 3 0×12 视 表 快 FE , 2 9,
定 的特 异性 。我们 收 集整 理 5例 黏 液 性脂 肪 肉瘤 的 临床 和
MR 影像 资料 与 病 理 对 照 分析 , I 以提 高对 黏 液 性 脂 肪 肉瘤 的
诊断 。
一
、
资料与方法
征性 的分支状血 管的黏液样基质 3种成 分组成 J 。约 5 . % 的 79
黏液性脂肪 肉瘤 不含 脂肪 成分 , 以除脂 肪成分 外还有 更 多 J所
பைடு நூலகம்
肪母细胞成分组 成 , I MR 的表现 与其组 织学 的结构 相关 联。该 肿瘤的典型 MR 表 现为巨大的、 I 边界清晰 的、 有许多分隔的类 圆
形包块 , 于肌 肉深部 , 位 本组 患者均位 于下肢 大腿深部 , 巨大 的
野 ( O 3 m× 6c 层 厚 5— m, F V)6c 3 m, 6 m 每例患 者 T WI T / E 1 (RT 6 0m / 1ms 、2 ( R T 30 m / 0 I ) 6 s 1 ) T WI T / E3 8 s8 n 及脂 肪抑 制序 列 s
部肌 肉间隙 内, 形态 多不 规整 , 边界 清晰 , 内主要 为囊 性信号 , 其 其内部可见排列紊乱 的纤维 间隔 , 1 肿块 T WI 为均匀 或不均匀低信号 ,2 为高信号 , T WI 脂肪抑制 序列肿 块呈 高信号 , 号无减低 , 强扫描 可见 不均匀强 信 增
化; 组织学上 以黏液 成分 为主 , 脂肪含量 极少 。结论 下 肢黏液性 脂肪 肉瘤 具有典 型的 M I R 表现 , I 以 MR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