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发热及处理

合集下载

《急性发热及处理》PPT课件

《急性发热及处理》PPT课件
感染性发热
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伴随相应的感染症状,如咳嗽、流 涕、腹痛等。
非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发热,如过敏反应、内分泌失调、应激状态等,通常不伴随感 染症状。
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发热的鉴别
01
02
03
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伴有咳嗽、流涕、喉 咙痛等症状,通常病程较 短。
消化道感染
症状与体征
症状
发热时可能出现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寒战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高热惊厥 、昏迷等。
体征
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等。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急性发热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病理生理
急性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体温 调节中枢的调节功能失调,导致产热 和散热失衡,体温升高。
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 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预防急性发热。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及时接 种相应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接触感染源
尽量避免接触感染病人,注意个 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
调护方法
多喝水
发热时身体会流失大量水分,应多喝水以补充体 液,帮助降温。
休息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 体恢复。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
了解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情况, 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尿常规检查
了解泌尿系统情况,排除尿路感染等病因。
C反应蛋白(CRP)检测
评估炎症反应程度,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
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有助于发现肺部感染、腹部病变等病因。
03
急性发热的鉴别诊断

发热病人处置流程

发热病人处置流程

发热病人处置流程发热病人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人群,通常体温超过37.3摄氏度被认为是发热。

在医疗机构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发热病人,正确的处置流程对于保护病人和他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发热病人的处置流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

1. 评估病人情况。

当遇到发热病人时,首先需要对病人的情况进行评估。

包括体温高低、症状表现、有无呼吸困难、意识状态等。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确定病人的紧急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2. 隔离病人。

如果发现病人有发热症状,应立即将其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在医疗机构中,应将病人转移到专门的隔离病房,避免与其他病人接触。

3. 佩戴防护装备。

在处理发热病人时,医护人员要佩戴好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医护人员不受感染,同时也可以减少病人对他人的传播。

4. 采集病人样本。

对于发热病人,需要采集相应的样本进行检测,以确定病因。

在采集样本时,要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确保采集的样本准确可靠。

5. 给予相应治疗。

根据病人的症状和检测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这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降温、输液等。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定期观察病情。

对于发热病人,需要定期观察其病情变化。

包括体温、症状、生命体征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 清洁消毒。

在处理发热病人后,要对相关的设备、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这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保护他人的健康。

以上就是发热病人处置流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处理发热病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以保护病人和他人的健康。

儿童急性发热的评估及退热处理

儿童急性发热的评估及退热处理
病的严重性有关吗? • 高热以及发热持续时间与严重疾病以及严
重细菌感染的关系?
儿童发热临床评估预警分级
正常
黄色预警(危险因素) 红色预警(中毒症状)
皮肤颜色
皮肤、嘴唇、舌头颜 苍白(家长主诉) 色正常
苍白/花纹/苍灰/紫绀
活动
反应正常/清醒/正常 对周围无正常反应/长刺激方能清 对外界事物无反应,病态面容/各种刺激
• 其不良反应与超剂量有关,超剂量一般指6岁以下儿童单 次剂量超过200mg/kg或150mg/kg/d,超过2天; 100mg/kg,超过3天。超剂量或在脱水和营养不良情况下 肝功能损害风险增加,可造成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布洛芬的主要副作用
• 常规剂量使用时,不良反应发生低,出现胃溃疡和消化道岀血 者不足1%,1-3%的患儿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痛、嗜 睡、眩晕、耳鸣等
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
儿童常用的退热剂及推荐剂量
• 3个月以上患儿:
布洛芬 5-10mg/kg 对乙酰氨基酚 10-15mg/kg 每天最多4次
• 布洛芬的退热作用强,维持时间久,可持续4-6小时 •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半小时温度下降速度比布洛芬明显
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
原因的第五位
不明原因发热患儿可能伴重症细菌感染
• 绝大多数伴有重症细菌感染的不明原因发 热患儿,一般状况差,然而,一般状况较 好的患儿也有出现危及生命的重症细菌感 染(1-2%)
• 不明原因发热患儿,新生儿的重症细菌感 染的发生率(8.8-13.7%)高于1-2月的婴 儿(5-8.7%)
诊断过程应寻找发热病因
• 布洛芬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故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儿禁用 • 患儿低血容量下用布洛芬退热增加肾功能损害机会 • 发生水痘时使用布洛芬,A组链球菌感染的危险有所增加。

儿童急性发热的处理(共27张PPT)

儿童急性发热的处理(共27张PPT)
发热儿童做什么检查是合理的?
第七页,共27页。
发热程度和持续时间
1月龄-3岁急性发热儿童不能完全凭体温高低预测疾病
的严重程度
当<3岁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发热时间≥2天,泌尿
系感染的风险较高 发热持续时间不能完全预测严重细菌感染的总体发生
风险 应用解热镇痛药的反应不能确定对严重细菌感染有
预示作用
3月龄以下,体温≥38℃ 不褪色皮疹 前囟饱满 颈项强直 癫痫持续状态 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 局灶性癫痫
第十页,共27页。
发热儿童做什么检查是合理的?
血常规: 一般情况良好的病因不明急性发热新生儿发热
12h之后较12h之前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度 和特异度更高;
<3岁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WBC<15 ×10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109/L时,诊
后较12h之前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更优;
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取CRP>20mg/L时,诊断严 重细菌感染可能性较小;取CRP>40mg/L时,诊断严重 细菌感染可能性较大;取CRP>80mg/L时,诊断严重细
菌感染可能性很大.
第十三页,共27页。
发热儿童做什么检查是合理的?
降钙素原(PCT):
保持气道通畅、给氧 监测生命体征 保证正常心肺功能 建立静脉通路
2、惊厥发作在5min内缓解者,不必止惊治疗。
第二十六页,共27页。
热性惊厥的治疗
3、惊厥发作超过5min者,需止惊治疗:
(1)难以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者,采用咪达唑仑肌注
或水合氯醛灌;也有主张使用地西泮溶液
(0.5mg/kg)或栓剂塞肛;
呻吟
呼吸急促:呼吸频率>60/min, 中至重度吸气性凹陷

发热急诊处理-2024鲜版

发热急诊处理-2024鲜版

2024/3/27
13
针对病因治疗策略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发热, 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可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硫唑嘌呤等治疗。
对于肿瘤引起的发热,如淋巴瘤、 白血病等,可采用化疗、放疗等
手段针对肿瘤进行治疗。
对于药物热、输血或输液反应引 起的发热,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或停止输血、输液,并进行抗过
2024/3/27
解热镇痛药
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通过抑 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 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和释放, 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 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产生,降低体温 调节中枢对致热原的敏感性,从而达 到降温的效果。
2024/3/27
8
辅助治疗措施应用
01
02
03
物理降温
通过降低环境温度、减少 衣物、使用退热贴等物理 方法,帮助患者降低体温。
2024/3/27
补充水分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 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降 低体温并预防脱水。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症状,如头痛、 咳嗽等,选用相应的药物 进行对症治疗。
9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2
惊厥、抽搐等并发症应对措施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和吸 入性肺炎的发生。
对于持续抽搐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肌 肉松弛剂或镇静剂治疗。
2024/3/27
给予抗惊厥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 地西泮等,控制惊厥发作。
23
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评估和干预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 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
02
若高热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症状, 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常见急性病毒感染的症状与处理

常见急性病毒感染的症状与处理

常见急性病毒感染的症状与处理一、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遭受各种各样的病毒感染,尤其是急性病毒感染。

这些急性病毒感染可以引起不同的症状,从轻微的发烧和头痛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器官损伤。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急性病毒感染及其一些典型的症状,并给出合理的处理建议。

二、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主要特征包括高烧、喉咙肿胀和干咳。

有时还会伴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疼、头晕和恶心等不适感。

对于一般而言,流感通常可以在1-2周内自愈。

然而,对于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孕妇和患有慢性基础性健康问题的人),建议及早就医寻求治疗。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卧床休息、多喝水、适当服用退烧药和止咳药可以缓解症状,但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使用。

三、感冒感冒是一种由多种不同类型的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典型的感冒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喉咙痛和打喷嚏等。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发生低-grade发热和轻微肌肉关节酸痛。

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说,感冒通常自愈,并不需要特殊治疗措施。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冒患者的密切接触以及适当休息和补充水分是缓解感冒症状的关键。

四、腮腺炎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主要特征是腮腺的肿胀,尤其是颌下腺和颌上腺。

其他典型的症状包括发烧、喉咙痛和乏力。

目前并没有特定的抗病毒治疗方法,而是通过缓解症状来进行处理。

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充足补水,并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减少传播风险。

对于感染腮腺病毒的患者,在就医前事先致电医生或诊所是非常重要的。

五、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性急性风湿性疾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

典型的手足口病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脚上出现红色斑丘疹。

大部分患者只需在家里休息,多喝液体,并注意清洁卫生。

对于多数患者来说,手足口病通常在一周内自愈。

然而,在罕见情况下出现并发症(如脑膜脑白质炎)时,及早就医非常重要。

六、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性急性皮肤病。

中国0-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简化版)1500字

中国0-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简化版)1500字

中国0-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简化版)1500字儿童发热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而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诊断和处理则更加具有挑战性。

循证指南可以为医生提供依据科学证据的指导,减少主观判断的干预,提高临床决策的质量。

以下是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的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的简化版:问题1:哪些儿童应该接受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的诊断?答案:0-5岁的儿童,出现急性发热,并且经常不能找到明确的病因,应该接受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诊断。

这个过程应该尽可能早地进行,以防止延误诊断和治疗。

问题2:应该如何评估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儿童?答案:在评估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儿童时,应该进行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包括评估发热的时间、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此外,应该根据临床判断儿童的疾病严重程度,包括评估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意识状态等指标。

问题3:应该进行哪些实验室检查来评估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儿童?答案:对于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儿童,应该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来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

这些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培养、肺炎支原体和冷球蛋白等病原体检测、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心肌酶谱等。

此外,还应根据具体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结果,酌情添加其他检查。

问题4:对于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儿童,应该进行哪些治疗措施?答案:对于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儿童,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临床病情,进行适当的治疗措施。

包括物理降温、给予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支持、控制疼痛、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措施。

同时,应该注重观察疾病的进展和儿童的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问题5: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儿童的随访应该如何进行?答案: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儿童应该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时评估疾病的进展和儿童的反应。

随访应该包括复查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观察病情的改善或恶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随访期间出现的任何新的症状或体征,应该及时处理。

急性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处理

急性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处理

.
43
环境及家畜蜱的预防控制
环境处理:清除杂草、清理禽畜圈舍、 灭鼠
家畜、家禽发现携带蜱虫宜用氯氰菊 酯杀虫剂处理
携带宠物去有蜱地区出行应仔细检查
.
44
个人预防 避免在蜱类栖息地坐卧 裸露皮肤涂驱避剂——避蚊胺(DEET) 衣物可用氯氰菊酯浸泡 发现蜱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蜱
头孢氨苄
0.5 Tid
头孢克洛
0.25 Tid
阿奇霉素
0.5 Qd
左氧氟沙星
0.2 Bid
.
28
2、解痉
氨茶碱 0.1 Tid
邦备
10mg Bid
3、镇咳、化痰
干咳:可选 右美沙芬
15-30mg Tid
惠菲宁
10ml
Tid
复方可待因糖浆 10ml
Tid
痰稠者: 必嗽平
16mg
Tid
沐舒坦
30mg
Tid
急性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处理
.
1
概述:
凡体温>37.3℃,称发热 发热分类:
急性发热 长期发热 周期性发热 慢性低热
.
2
一、急性发热的热型
稽留热(高热,一日内温差<1℃) 弛张热(高热,一日内温差>2℃) 双峰热(一日内两次发热高峰) 间歇热(发热与不发热交替出现)
.
3
与典型热型相关的可能病因
静滴
.
36
局部及其它处理
早期可用金黄散、玉露散、六合丹等 敷贴
病变进展宜及时切开引流 注意全身支持,维持体液平衡及营养 治疗期间不宜饮酒 预防本病应重视皮肤清洁、避免损伤
.
37
(八)猫抓病
多为被猫、狗抓、咬伤患病 也可经蚤叮咬传播 由巴通体引起的化脓性淋巴结炎 低热、红色斑丘疹、水疱或脓疱 淋巴结肿大,偶见内脏、神经系统感染 红霉素+庆大霉素,疗程1-2周

中国0至5岁儿童不明急性发热处理指南

中国0至5岁儿童不明急性发热处理指南

中国0-5岁儿童不明急性发热处理指南长安医院儿科曹军一、体温测量:建议采用腋下电子测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国外不主张用玻璃水银体温计。

二、发热评估:1.发热程度与持续时间不作为严重疾病危险因素。

但当<3月婴儿体温≥38℃或3-6月婴儿体温≥39℃即作为严重细菌感染危险因素之一。

2.常规需测量记录T、HR、R、CRT(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评估SIRS。

CRT≥3s,需监测血压。

<3月发热根据病情给予三大常规、培养、胸片、CSF检查。

3.降钙素原(PCT)是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的理想指标,优于CRP和WBC计数,临界值为2Mg/L-1三、发热处理1.3月以上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剂。

3个月以下建议物理降温。

2.最常用退热剂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病程<4天,对乙酰氨基酚比布洛芬退热快,但布洛芬作用强而持久。

安乃近与布洛芬退热及持续时间相近,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过敏性休克,美国已不使用。

阿司匹林与它们效果相当,因增加Rege综合征风险,不推荐为退热用,仅作为风湿热、川崎病首选。

尼美舒利效果与之相当,不良反应有低体温、肠出血、肝酶升高,作为退热剂还需进一步研究。

3.避免同时服用多种退热药,严重持续性高热建议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每4小时交替应用,不超过3天。

4.高热时推荐联合应用退热剂与温水擦身;除非临床出现超高热,不推荐使用冰水灌肠。

5.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

6.腰穿:<3月婴儿一般情况不佳者,WBC<5x109/L或>15x109/L,尽量争取在抗生素使用前做。

抗炎免疫药一、非甾体抗炎免疫药NSAIDs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前列腺素(PGs)由环氧酶调节控制,生理性PG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调节正常组织细胞生理活动所必需的。

炎症反应对PG大量产生,作为主要炎症介质可扩张血管、促进炎性渗出,增强痛觉阈产生红肿热痛表现。

NSAIDs可抑制环氧酶COX活性,干扰炎症细胞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阻止其合成前列腺素,产生抗炎、镇痛作用,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PG减少使外周血管扩张,散热加强,而不抑制产热,不降低正常体温。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1. 本文概述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和儿童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诊断和处理已经成为儿科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综述当前关于这一课题的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首先分析了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定义、流行病学特点和可能的病因,然后系统评价了现有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最后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本文的目的是为儿科医生提供实用的参考,以优化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保护儿童健康。

2. 文献综述在《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中,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该指南主要针对0至5岁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儿童,其应用人群包括儿科医生、护理人员、急诊科医生和护理人员以及全科医生和护理人员。

关于发热的定义,文献中指出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出1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

大多数医学研究采用肛温38为发热,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5定义为发热。

儿童发热以急性发热为主,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持续高热可能导致热性惊厥、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

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性疾病、自体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

在退热处理方面,文献中提到了药物退热和物理降温两种方式。

对于药物退热,2016年版的指南指出,当肛温0(口温5,腋温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

对于物理降温,减少穿着衣物、保持环境凉爽以及温水擦浴等方法被推荐使用。

文献还强调了早期识别和处理不明原因发热的重要性,以减少可能的并发症和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对于3个月以下体温38的婴儿,由于其免疫功能不完善和感染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建议发热时立刻就医。

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

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

四、关于退热处理的常见临床问题
6、发热时单纯采用物理降温是否有效? 单纯物理降温的疗效较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差。 7、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应用,退热效果是否更好
? 物理降温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应用优于单用对乙酰 氨基酚。 8、物理降温中,乙醇擦身、冰水灌肠和温水擦身, 哪种退热此熬过更好? 冰水灌肠快于温水擦身,但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温水 擦身,乙醇擦身1h的退热例数多于温水擦身,但 2h后无差异,但乙醇擦身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温水 擦身组。
虑、疼痛、体温)影响。文献检索中未发现<5 岁正常儿童心率的正常值,但发现体温升高 1℃,心率增加9.6次/分。
二、常见生理学指标预测严重疾病中的作用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CRT延长≥3秒与脱 水、液体补充有关。
血压:普遍认为低血压为严重疾病的一个危 险因素。
三、发热程度、持续时间与疾病严重程度
血症时体温≥39 ℃时间亦较短 。
与儿童发热相关的常见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 评估
<3个月发热婴儿的常规临床评估与实 验室检查
这种情况一律转诊
>3个月发热婴儿的常规临床评估与实 验室检查
1、外周血WBC:WBC临界阈值为< 5*109/L或>15-17.1*109/L.
2、中性粒细胞计数(ANC):ANC在区别细 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其临界阈 值分别为9.6*109/L-10.6*109/L.
提示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相关症状体征:嗜睡、 吸气性凹陷、呼吸频率> 60次/分、鼻翼扇动、 痰鸣、湿罗音、肿块> 2cm、面色苍白、一般情 况差或前囟饱满。
儿童发热临床评估预警分级及诊断建议
二、常见生理学指标预测严重疾病中的作用
心率:心率是反映基本生命状况的重要指标,常 用于严重疾病评估,特备是在脓毒症休克循环功 能障碍是,但心率受多种因素(年龄、活动、焦

儿童发热急诊处理

儿童发热急诊处理

发热的表现
发热可表现为体温升高、恶寒、出汗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
发热的原因
发热多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等因素引起,需及时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发热的常见原因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是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感冒、流感等。病毒会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导致体温上升。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也会导致发热,例如肺炎、膀胱炎、脑膜炎等。细菌的毒素会引起炎症反应,使体温升高。
急性发热的诊断
体温测量
准确测量体温是诊断发热的基础,需选用可靠的体温计进行多次监测。
病史采集
全面了解发热的起因、时间、症状等信息有助于确定发热原因。
体格检查
仔细观察和检查皮肤、淋巴结、呼吸等可发现发热的体征线索。
辅助检查
必要时进行血常规、生化等检查,协助诊断发热的具体病因。
感染性发热的处理原则
预防为先
病毒感染的诊断和处理
临床表现评估
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和病程特点初步判断可能的病毒感染类型。
病毒检测
通过鼻咽拭子、咽拭子或粪便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病毒感染。
对症治疗
针对不同病毒感染采取支持性治疗,如补液、退烧等,并予以对症处理。
护理指导
嘱咐家长注意休息、饮食、观察体温等,及时发现并管理并发症。
化验检查的必要性
诊断依据
化验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可以提供客观的生理指标,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早期发现
对于一些早期症状不明显的疾病,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减退等,化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并进一步确诊。
监测病情
定期的化验检查能跟踪疾病进展情况,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确保患儿得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

发热

发热

5
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
发热的感染性病因
受累系统
呼吸系统
急危重症诊断
细菌性肺炎伴呼吸衰竭
急症诊断
细菌性肺炎、扁桃体周 围脓肿、咽后脓肿、会 厌炎 心内膜炎、心包炎
非急症诊断
中耳炎、鼻窦炎、咽炎 支气管炎、流感、结核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腹膜炎
阑尾炎、胆囊炎、憩室 炎、腹腔内脓肿、胰腺 炎 肾盂肾炎、输卵管卵巢 脓肿、盆腔炎
非急症诊断
药物热 恶性肿瘤 痛风
脑卒中
抗反应 胰腺炎
结节病
Crohn 病
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
输血反应 肺水肿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
急诊处理
急诊处理流程
1 2 3 4 快速评估
解热治疗
抗生素治疗 综合治疗
急 诊 处 理 流 程


结肠炎/小肠炎
泌尿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皮肤、软组织 全身性疾病 脓毒症/感染性休克 脑膜炎球菌血症 脑膜炎、海绵窦血栓形 成
膀胱炎、附睾炎、前列 腺炎
脑炎、脑脓肿 蜂窝组织炎、褥疮感染 软组织脓肿
发热的非感染性病因
急危重症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 肺栓塞/梗死 颅内出血 脱水 近期发作的抽搐
急症诊断
充血性心衰
感染,螺旋体感染,真菌感染,原虫、蠕虫感染等
非感染性发热:
结缔组织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恶性 肿瘤,中枢神经性发热,创伤、烧伤、手术后吸收热,内 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散热障碍,以及其他不明原因的发热
临床表现
病 史 临床表现多样
体温的高低并不是判断疾病危重程度的唯一依据
急诊处理
病 史
时间快慢 病 程
热 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干扰素(I F N)

2)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 N F)

3)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急性发热及处理
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示意图

发 热 激 活 物
致病微生物 内毒素 外毒素 无菌坏死物 抗原抗体 类固醇 多糖和淋巴
单核细胞
直接 OVLT
下丘脑
Na+/Ca2+ cAMP
PGE
EP “调定点”上移
根据致热原(pyrogen)来源又分为外源性致热原和内源性致热原。
• (一)外源性致热原:如 微生物、致炎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淋 巴因子、类固醇、内毒素、外毒素、结合菌素等。
• (二)内源性致热原:

1、白细胞致热原(leucocytic pyrogen,LP)现公认LP就是
IL-1。

2、新发现的内源性致热原
因子致炎物

④ 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寒战
散热
产热
急性发热及处理
体温升高
的 诊 断 要 点
一、病 史
二、体格检查
三、辅助检查
急性发热及处理
时间快慢
病史
病程
热型
病史伴随症状用药史其他急性发热及处理
热度
低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
急性发热及处理
内源性致热源
通过血脑 屏障
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干扰素
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散热
发热
急性发热及处理
2、非致热源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 炎症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

急性发热及处理
致热原的概念
• 传统上把能引起人体或动物发热的物质通称为致热原。
急性发热及处理
指体温明显升高 在39℃~40℃及 以上,24小时内 体温波动相差不 超过1℃。
大叶肺炎,伤寒高热期
指24小时内体温波 动相差超过2℃,但 最低点未达正常水 平的体温曲线型。
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感染,结核
急性发热及处理
疟疾,肾盂炎
体温骤然升达高峰, 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 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 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 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 出现。
发热
《急救医学》
急性发热及处理
定义
发热
(fever)
发热是机体在内、外致热源的作用 下或由各种病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 障碍,体温超出正常范围:体表温度> 37.3℃,热程在两周以内的发热为急性 发热
急性发热及处理
发热的感染性病 因
急性发热及处理
发热的非感染性 病因
急性发热及处理
发热机制
调定点上移
指体温逐渐 上升达39℃或以 上,发热数日后 逐渐下降,数日 后又再发热数日 的热型。
急性发热及处理
布鲁菌感染
指急升型高 热持续数日后自 行骤降,但数日 后又再出现的体 温曲线类型。
指发热病人体 温曲线无一定规 律的热型。
急性发热及处理
伴 随 症 状
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 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长期 发热
指体温升高持续2~3周以上, 包括病因明确的慢性发热与长期不明 原因发热(fever of undetermined origin, FUO)
急性发热及处理
急诊处理流程
1 快速评估:明确病因 2 解热治疗: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3 其他治疗:注意水电平衡 4 病因治疗: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发热 5 发热原因待查
急性发热及处理
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 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急性发热及处理
辅助检查
1
常规检查:血、尿、大便常规检查
2
胸部X线和CT:诊断和排除肺部感染性疾病
3
炎症标记物:降钙素原
4
血清抗体: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
5
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
急性发热及处理
热程
急性 发热
病程在2周以内。可分为急性感染性 发热、急性非感染性发热以及原因不明 的急性发热等
急性发热及处理
发热的临床过程
• (一)、体温上升期(stadium incrementi)

骤升型,缓升型
• (二)、高峰期(fastigium)
• (三)、退热期
骤降,渐降
急性发热及处理
常见的发热热型及临床意义
• 将病人的体温按一定时间记录,绘制成曲线图 即所谓热型。
• 了解热型,有助于鉴别诊断。 • 影响热型的因素
外源性 致热源
内源性 致热源
中枢机制
下丘脑是体温中枢的高级部分,次级部 分是延脑、桥脑、中脑和脊髓等。至于 致热原的作用部位,迄今尚难确定。
急性发热及处理
1、致热源性发热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
引起)
外源性致热源
l微生物病原体 l炎症渗出物
通过激活 白细胞
l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 病、淋巴瘤、丝虫病等。
急性发热及处理
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 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 杆菌病等。
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 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