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关系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64 其中:讲授学时:24 实验学时:8其他:32(网络课程学习)学分:4学分

适用专业:公共关系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电子商务概论、商品学

后续课程:顶岗实习等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公共关系是市场营销专业选修课,是以公关工作流程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以公共关系认知、内部关系的协调、外部关系的把握、危机公关管理、公关专题活动开展等基本知识,实现学生对公共关系的原理、实务与技巧的掌握与运用,并以职业资格标准《公关师》为参照,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遵循职场岗位的需要,通过整合进行理论知识的选取,并融合职业资格证书(营销员、公关员等)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和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理念;

2.熟悉员工需求情况调查的方法;

3.掌握外部关系处理的方式和方法;

4.熟悉危机公关处理的“三部曲”;

5.掌握公关专题活动开展的内容和技巧;

(二)能力目标

1.能利用公关理念,运用调查的方法,准确判断员工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2.能熟练运用会议语言的方法,熟练运用开好企业会议的方法;

3.能知道建立企业与社区形成友好“睦邻”关系的方法;

4.能知道政府各职能部门运作的程序;

5.能分析公关危机,提出预警方案,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6.能准确运用记者招待会的程序、成功举办记者招待会;

7.能准确运用庆典活动程序,进行开(闭)幕典礼的策划;

8.能准确运用展览会的程序,进行展会的策划及运作;

9.能熟练运用赞助活动的程序,准确把握塑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公众形象的方法;

(三)素质目标

1.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查阅资料、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养成善于观测、勤于思考的学习能力。

4.培养具有市场开拓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5.培养具有严谨、敬业的职业态度。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四、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公共关系的概念等重要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法:针对于展览会的举办等知识点,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3)讨论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法,例如会议的举办等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评价方法

3.教学条件

(1)专业教师能力:教师应具备丰富的营销专业知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口才、组织能力。

(2)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室

(3)实验设备: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等。

4.教材编选

(1)教材编写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教材应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①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并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

②教材呈现形式上应图文并茂,尽量用图片、表格说明问题,

尽量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与习惯。

③教材应主要包括公共关系认知、内部关系的协调、外部关系

的把握、危机公关管理、公关专题活动开展等基本知识。

④对危机公关管理相关的新知识或新理论应在教材中体现或进

行额外的补充。

(2)参考教材:

①方宪轩主编,公共关系学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②邢伟:《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浙江省高校教育重点教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③汪秀英主编,公共关系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④李兴国编著,公共关系实用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⑤邢伟《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银领工程;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系列教材、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3)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按照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录制录像、视听光盘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积极利用互联网,如国家教学资源库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大纲制订人:徐丽娟

大纲审定人:

2018年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