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

合集下载

一起1,2-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

一起1,2-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

4 5
佩 戴 纱布 口罩 , 手套 , 无 每周 工 作 6d 平 均每 天 工 作 ,
两患者诊 断为职业性 急性 12一二 氯乙烷轻度 中 ,
S E 5 . t / 分别超 过职业卫 生标 准 22 T L31・ m , r g . 9和 3 5 .4倍 。结论 毒 。为 防止 中毒事故 的再次发生 , 司应立即采 取整 改措施 。 公
[ 关键词] 12一二氯 乙烷 中毒 ; , 职业卫生 ; 疾病控制 [ 中图分类号] 3 . [ R 15 1 文献标识码 ] [ B 文章编号]0 6 12 2 1 ) 1 4 - 10 —7 X(0 2 0 - 40 0 2
周萍 , 单利 玲 , 尹仕伟
[ 摘要] 目的
了解中毒事故发生的原 因, 为职业病诊断提供依 据。方法
采用 现场 职业卫生 学调查 和职业病 危害 因
素 的检测方法进行识别和分 析。结果
两患 者工作 岗位 工作 场所 空 气 中 1 2一二氯 乙烷 C—T 1. m / C— , WA 60 g m 、
患 者曹某 20 08—0 5人 厂 ,20 08—0/09—0 520 3
从事“ 打孔” 作业 , 09— 3始从事 “ 20 0 检验 2 工作。 ” 患者李 某 20 0 07— 4人厂 ,0 7— 420 0 20 0/0 9— 3从事
“ 覆” “ 包 和 打孔 ” 业 ,09—0 作 20 3始从 事 “ 检验 2 工 ”
检验 1÷ - 堵料_ 检验 2 + ÷ _ 包装 等工 序 。所有 工序 布 置 在 同一厂 房 内 , 相互 之 间无 隔 断 , 房 以 自然 通 风 为 厂
主, 无其 他通风 排毒措 施 。劳动 者可 能接触 的主要 职

职业健康事故案例分析

职业健康事故案例分析

职业卫生培训
后续情况
黄某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27.6万元及伙食费1.5万元约会同省妇联法律服务中心的律师 分别到劳动保障部门询问工伤认定事宜。

社保局工作人员认为:黄某的职业病诊断书是2000年12月1 日开具的,早就过了工伤认定的时效,只能通过协商解决。

职业卫生培训
【教训】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违反了法定义务,应当承 担由此带来的风险;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或患职业病后,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 我国现行民事法律制度中,对人身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 效规定为一年。参照这一规定,工伤保险法规规定,工伤职工或 者家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一年 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贸然使用成分和毒性不明的化学品非常危险。 职业卫生培训
职业卫生培训
职业卫生培训
二氯乙烷常识
属高毒类溶剂; 大量吸入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精神错乱等“脑病” 表现; 严重者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中毒早期类似“重感冒”,易被误诊; 多发环境为鞋厂,皮革厂等,并有死亡病例; 防护要点:特别强调作业场所要通风,尽量改用低毒性的替用 品;早发现,早处理。
职业卫生培训
【裁判理由】

未办工伤保险有过错,“私了”协议显失公平。
此案经过一、二审法院审理,各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问题主要 是:上诉人黄某某的父亲和妹妹及其委托律师于2004年6月3日, 与上诉人某玩具厂签订的《协议书》是否有效。 法院认为:用人单位有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的义务,现上诉人 黄某发生职业病,应由某玩具厂承担其享有的工伤保险待遇,尽管 上诉人黄某与某玩具厂签署的协议书声明协议生效后,对双方具有 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都不得就此事再向对方提出任何要求,但协 议数额与上诉人黄某依法应得赔偿数额相差较大,该协议显失公平; 上诉人黄某有权申请撤销、申请仲裁、要求相应的各项待遇,可视 为其申请撤销该协议,故上诉人黄某要求按法律规定计付其工伤待 遇,合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

二氯乙烷生产火灾爆炸事故后果分析

二氯乙烷生产火灾爆炸事故后果分析

二氯乙烷生产火灾爆炸事故后果分析0引言在化工生产中,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不但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而且对人员有较大的身体危害,导致人员的伤亡。

本文运用地火灾、蒸气云爆炸和中毒的三种数学模型,对年产20万t二氯乙烷(EDC)装置来进行分析,分析各种事故对人员可能造成的危害,借以帮助企业在生产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事故后果分析是危险源危险性分析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定量描述一个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对工厂、对厂内人员、厂外居民甚至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

1火灾易燃液体EDC泄漏后流到地面形成液池,遇到火源燃烧而成池火。

发生池火灾时,主要危害是热辐射。

EDC生产装置主要的泄漏点为EDC反应器和EDC储罐,这2个部位的火灾事故后果,其分析计算如下:1.1池火灾池直径的计算当危险单元为EDC反应器时,则根据泄漏的液体量和地面性质,按下式计算最大可能的池面积:S=W/(Hminρ)式中:P--EDC的密度,kg/m3;Hmin--最小油层厚度,m,取值0.010;W--泄漏的液体量,kg。

池直径:D=(4S/π)1/2当危险单元为EDC储罐时,液体泄漏量可用流体力学方程计算,其泄漏速度为:Q o=CdAρ[2(p-po)/P+2gh]1/2式中:Qo--液体泄漏速度,kg/S;Cd--液体泄漏系数,根据裂口形状和泄漏液体的雷诺数选取;A--裂口面积,m2;ρ--EDC的液体密度,kg/m3;P--储罐内介质压力,Pa;Po--环境压力,Pag--重力加速度,9.8m/s2;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1.2燃烧速度EDC可燃液体表面上单位面积的燃烧速度为:dm/dt=0.001Hc/[Cp(Tb-To)+H]式中:dm/dt--单位表面积燃烧速度,kg/m2。

S;Hc--液体燃烧热,J/kg;Cp液体的定压比热,J/kg.k;Tb--液体的沸点,K;To--环境温度,K;H--液体的气化热,J/kg。

1.3火焰高度设液池为一半径为r的圆池,其火焰高度可按下式计算:h=84r{(dm/dt)/[Po(2gr)1/2]}SUP0.6sub式中:h——火焰高度,m;r——液池半径,m;Po——周围空气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9.8m/s2dm/dt——单位表面积燃烧速度,kg/m2。

29例二氯乙烷中毒患者主要护理诊断

29例二氯乙烷中毒患者主要护理诊断

29例二氯乙烷中毒患者主要护理诊断的探讨卢杏梅(广东省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 广州 510620)关键词:护理诊断; 二氯乙烷中毒中图分类号:R 4 文献标识码:B护理诊断一词是由美国麦克曼斯(MC MAMIS)在1950年首先提出。

1995年,卫部护理中心在全国第一次护理诊断研讨会上确认在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基础上强化护理程序的应用,并提出对护理诊断必须予以普及[1]。

现对我院收治的29例二氯乙烷中毒病例进行护理程序工作模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11年12月开始收治29例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状况,进行护理诊断,具体措施参照1997年邹恂主编的现代护理诊断手册[1],其中13例为女性,16例男性,年龄在16岁-47岁之间,均是外来工人。

患者共同的诱因都是在无牌的私人橡胶制品厂工作,从事有毒工龄约有10个月左右,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0-14小时,生产用品是“粉胶、万能胶、橡胶水”等不合格化学有毒物质。

事故的发病条件主要是敞开式手工作业,缺乏有效的个人防护,车间通风不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延误抢救治疗时间,才酿成的惨剧。

工厂有毒空气浓度测出二氯乙烷含量高达20%-30%,浓度超出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十几倍(2002年4月发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39-2002,1.2-二氯乙烷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7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5mg/m3以下)。

1. 2 临床表现二氯乙烷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后引起中毒。

潜伏期较长,多为数天至数十天。

起病隐匿,病情可突然恶化。

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肝脏和肾脏的损害较轻。

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脑病。

29例患者早期均有出现头晕(非天旋地转样)、头痛、眼花、乏力等症状。

一直未到正规医院治疗。

数十天后发病症状相似,其中25例患者出现头痛欲裂,呕吐不止,间歇性失语,步态蹒跚,并有手脚发抖,阵发性抽搐,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及酸中毒表现,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等临床症状。

2起亚急性二氯乙烷职业中毒调查

2起亚急性二氯乙烷职业中毒调查

2起亚急性二氯乙烷职业中毒调查
??2006年5月初,江山市有2家U-PVC胶粘剂生产行业相继发生职业性亚急性1,2-二氯乙烷重度中毒事件,2名中毒工人因抢救无效死亡,现报道如下。

???病例资料
???
3 ???
???4
MRI(核磁共振
改变。

状态,无自主呼吸,疼痛感消失;16时30分转入、ICU病房。

后经抢救治疗无效死亡。

事后经有资质的某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为职业性亚急性1,2-二氯乙烷重度中毒(中毒性脑病)。

???病例2 江某,女,31岁,系江山市某化工有限公司工人。

???2006年2月20日起进该公司,主要是从事胶水灌装、盖罐盖与装箱工作。

每日
工作8小时,其中每天封盖、装箱作业各4小时左右。

???患病与诊治经过:患者于3月18日出现头晕、头痛症状,未引起重视,直至4月下旬又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遂于4月25日、27日先后到江山市卫生院、衢州市某医院就诊,未作明确诊断。

5月3日转往衢州市某医院就诊,怀疑中毒性脑病,要求病人住院但遭拒绝。

此后病人辗转于萧山、杭州等医院治疗,症状无缓解。

5月8日
毒(
???
???1 270如图1
?
图1。

职业病案例: 一起二氯乙烷职业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职业病案例: 一起二氯乙烷职业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一起二氯乙烷职业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摘
要】
本文报告了一起由二氯乙烷引起作业工人职业中毒的事件,对预防和控制此类职业中毒的发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健词】
职业中毒不达意
二氯乙烷
某橡塑制作有限公司由二氯乙烷引起作业工人职业中毒,我们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情况
某橡塑制作有限公司,现有职工21人,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21人,接触二氯乙烷2人。

目前的主要产品是油井使用的“扩张式分割器”。

月产量300-400只。

2
职业卫生情况
2.1
生产工艺
炼胶→辅料浸胶→平板硫化

骨架绕线刷→胶剂→烘干→炼胶→刷胶(溶剂为二氯乙烷)
2.2作业环境
产生二氯乙烷的辅料浸胶车间,约20平方米,无排风设施,手工刷胶,车间有两名工人,每天工作2小时。

2.3中毒工人职业史
中毒工人,男,25岁。

2020年8月11日进厂在平板硫化
车间工作,2020年1月24日至2月28日(期间春节放假8天)在辅料浸胶车间做刷胶工作,直接接触二氯乙烷。

3月3日自觉头晕到医院就诊。

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均未做过职业健康检查。

同岗位工作的另一名工人无不良症状。

1例1,2-二氯乙烷致中毒性脑病病例报告

1例1,2-二氯乙烷致中毒性脑病病例报告

1例1,2-二氯乙烷致中毒性脑病病例报告发表时间:2016-02-24T10:10:23.033Z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11期供稿作者:刘伟丽刘琦吴婉璐[导读] 解放军307医院神经内科 1,2-DCE中毒轻症患者的神经系统病变是可逆的,预后尚可,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抢救成功后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解放军307医院神经内科 100071)【中图分类号】R13【文献标识码】A本院收治了以中毒性脑病为主要表现的1例 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中毒患者,目前1,2-DCE中毒无特效解毒药,治疗主要是控制脑水肿,减低颅高压,防治脑疝、肺炎、癫痫、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保护重要脏器,维持生命体征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另外高压氧治疗可有效减轻1,2-DCE对心、肺、肾及神经系统的慢性损害,帮助改善机体功能并有利于继发性癫痫等后遗症的恢复;抗氧化剂及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生活质量;可考虑早期进行血液透析或灌流去除毒物,效果较好。

1,2-DCE中毒轻症患者的神经系统病变是可逆的,预后尚可,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抢救成功后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预后较差[1]。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31岁,工龄40天。

在某包装厂从事涂胶工作,工作室约40平米,环境相对封闭,通风设施差,可闻及刺激性气味。

经核实,所用粘胶溶剂含有1,2-DCE,溶剂置于敞口容器中,工人徒手操作,不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同工作室另外2人亦出现类似症状。

1.2临床表现及治疗患者工作约20天时出现头痛,未予重视并继续工作,头痛症状逐步加重,出现恶心、呕吐、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2014-03-07当地医院头颅MRI提示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脱髓鞘改变,脑水肿,考虑“中毒性脑病”,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仍进行性加重,于2014-03-12转入我院,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300 mm H2O;头颅CT提示脑内弥漫性多发低密度影,各脑室均受压,脑水肿;患者头痛为持续性前额部胀痛,阵发性加剧,逐渐出现计算力、记忆力下降等认知功能改变,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心率减慢等症状。

一起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死亡事件的调查

一起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死亡事件的调查

二氯 乙烷含量为分别为 16 k 和 <O08/ g( . 5 g .5gI 最低检 测 H (
值) ;稀 释剂 l 2二氯乙烷含量 为 24/(;调制后 的胶 水 ,一 1g l g 1 一 .2二氯 乙烷含量 为 74/ g 1gI ,宜兴产 的架 桥剂 l 氯 < ,2二
乙烷 含 量 较 低 或 未 检 测 到 外 ,该 公 司 使 用 的粘 胶 剂 原 料 接 着剂 和稀 释 剂及 调 制 后 待 使用 的 粘 胶剂 1 . 氯 乙 烷 含 量 ,2二 均较 高 且 超 过 相 关 标 准 … 。 另 外 ,苯 、甲 苯 、二 甲 苯 、丁 酮 、乙酸 乙 酯 、乙 酸 丁 酯 、1) 甲 苯 二 异 氰 酸 酯 ) 1I( 、二 月
( L )检 测结果 ( m ) n 3
定期对工作场所 进行 职业病危 害 因素的检 测和评 价.导致 作业工人在毒物严 重 超标 的车 间环境 中长 时间工作 ; ( ) 4
作业 工人缺乏职业 卫生 知识 和 自我 保护 意识 ,作 业时未佩
质变性 ,于 1 月 5日转上海华山医院诊治,诊断为 “ 0 中毒性
脑病 ” l l , 0月 0日死 亡 。除 死 者 外 ,另 有 同 工 种 1 工 人夏 名
某,男 ,4 岁 ,诉说有不同程度头晕 、头痛 、胸 闷、反应迟 0 钝等症状 ,经住院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
2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 查 该 厂 主 要 生 产 P C ( 氯 乙烯 ) V 聚 箱包 布 ,生 产 工 序 为 :纺 织 布 料 一 上 糊 一 烘 干 一 至 压 延 机 与 压 成膜 状 的 P C压 延 一 成 品。 死 者 刘 某 同 工 种 上 糊 机 生 V 产 工人 6名 ,均 为 男 性 ,年 龄 2 4 。 膜 状 P C 是 由 5 5岁 V PC V 、碳 酸 钙 ( 质 、轻 质 ) 重 、稳 定 剂 ( 钡 、钡 锌 稳 定 铅

烟台鑫广绿环再生资源公司“12·12”危废处置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烟台鑫广绿环再生资源公司“12·12”危废处置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烟台鑫广绿环“12·12”危废处置中毒事故调查报告2017年12月12日18时57分许,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烟台开发区)的鑫广绿环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5人死亡、1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50万元。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查阅资料、调查取证、检测鉴定和分析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及事故防范措施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事故单位及相关单位基本情况(一)鑫广绿环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1、企业概况鑫广绿环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广绿环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5日,位于烟台开发区开封路8号,法定代表人黄尚渭,总经理蔡水源,注册资本36032.24万元,占地700亩,员工610人。

该企业主要从事危险废弃物的回收、处置、综合利用及销售和普通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及销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再利用及销售等。

鑫广绿环公司在青岛市的危险废物业务拓展由该公司驻青岛市办事处负责,并为驻青岛市办事处提供一辆号牌为鲁F68760的危险货物运输车,用于在青岛市的业务。

2、资质情况鑫广绿环公司分别于2015年2月4日取得山东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鲁危证0066号),核准经营方式为收集、贮存、处置,经营危险废物类别及规模为焚烧8589吨/年(HW04-HW08、HW11-HW14、HW16-HW17等)和破碎、分选等,有效期至2017年7月13日;2015年2月4日取得山东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鲁危证66号),核准经营方式为收集、贮存、处置,经营危险废物,类别及规模为中和、精(蒸)馏、蒸馏浓缩有机溶(HW06,261-001-06、261-002-06、261-003-06、261-004-6等)2500吨/年,废矿物油5000吨/年,废乳化液6400吨/年废有机溶剂2500吨/年等,有效期至2019年2月23日;2017年8月24日完成了现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续证工作并取得山东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鲁危证66号),有效期至2022年8月24日;2017年9月20日完成了焚烧处置中心扩建项目的资质增量工作并取得山东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临时)》(鲁危证临66号),有效期至2018年9月20日。

1,2-二氯乙烷急性中毒迁延死亡1例

1,2-二氯乙烷急性中毒迁延死亡1例

1,2-二氯乙烷急性中毒迁延死亡1例王永忠;孙瑞清;曹友清;韩晓红;徐金;熊昌艳【摘要】@@ 1 案例rn1.1 案情rn某男,59岁.某年5月24日在生产邻氯苯甲酸过程中,因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其吸入用于萃取的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蒸气后,出现头昏、呕吐、四肢抽搐、神志不清等症状,急诊入院.查体:T 37.3℃,P 104次/min,R 30次/min.BP21.4/15.7kPa(161/118mmHg),GCS 4分,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平车送入病房.【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09(025)006【总页数】2页(P471-472)【关键词】法医病理学;中毒;二氯乙烷类【作者】王永忠;孙瑞清;曹友清;韩晓红;徐金;熊昌艳【作者单位】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江苏,镇江,212001;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江苏,镇江,212001;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江苏,镇江,212001;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江苏,镇江,212001;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江苏,镇江,212001;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江苏,镇江,21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41.1 案情某男,59岁。

某年5月24日在生产邻氯苯甲酸过程中,因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其吸入用于萃取的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蒸气后,出现头昏、呕吐、四肢抽搐、神志不清等症状,急诊入院。

查体:T 37.3℃,P 104次/min,R 30次/min,BP 21.4/15.7kPa(161/118mmHg),GCS 4分,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平车送入病房。

双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四肢肌张力较高,时有抽搐;双膝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未引出。

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

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

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广东省职业病鉴定专家库成员宝安区卫生监督所副主任医师林炳杰联系电话(办)Emaillinbingjcncom年宝安区职业病发病情况全区确诊例,其中三氯乙烯职业病例慢性正己烷中毒宗例苯中毒宗例矽肺例其他职业病例。

案例:连续加班导致中毒猝死案年月我区西乡某电镀厂名员工因三氯乙烯中毒死亡这名工人入厂不足个月从事三氯乙烯清洗作业在连续加班一周后(每天工作小时)突然死亡。

后经解剖和诊断被确诊为三氯乙烯化学源性猝死。

死者有个小孩和位多岁的父亲需要抚养社保部门首期支付其家属抚恤金万元另外每月再支付元本次事件历时个多月给厂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教训:、长时间加班加点会使职业中毒风险加大应尽量减少接触毒物的时间、购买工伤保险可减少事故损失。

案例:侥幸付出代价年~月我区观澜某五金制品厂为赶进度将三氯乙烯清洗工序从清洗房移到冲压车间从原来只有人接触增加到人接触导致该车间名女工中毒。

其中名女工在治疗过程中坠楼身亡厂方支付医药费多万元赔偿死者家属万多元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受到行政处罚万元教训:预防职业病事故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该厂年以前已派人参加过培训基本能按照“预防三氯乙烯职业中毒指南”的要求落实隔离等措施多年来一直未发生中毒事故管理人员以为卫生监督部门在小题大作“非典”过后为赶进度不再严格遵守终于付出代价。

案例:入厂不足个月中毒死亡年月我区石岩某光学公司名女工因三氯乙烯职业损害死亡事件这名女工入厂不足个月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因延误治疗发展到肝昏迷,抢救无效死亡厂方为其支付医药费万元(无买工伤保险)赔偿万元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受到行政处罚万元事后用于改善劳动条件万元。

工厂停用三氯乙烯改用其它代用品。

教训:试用期未买工伤保险小钱不出出大钱。

职业中毒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

、要警惕三氯乙烯这个隐形杀手!三氯乙烯职业中毒常识特性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英文缩写TCE又称“三氯水”“洗板水”法国“傲天D”主要成分也是三氯乙烯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芳香气味有优良的溶脂性能清洗方便效果好用途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五金等行业的清洗工艺如清洗线路版、不锈钢等。

一起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报告

一起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报告

一起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报告1 事故经过本院2009-06收治了2名急性重度二氯乙烷中毒患者。

2名患者均在某机械公司硫化车间成型班工作,生产过程中主要接触氯丁橡胶、胶粘剂、二氯乙烷及少量列克钠。

2名患者均因头昏、头痛伴呕吐就诊于不同的综合医院,MRI检查均为大脑半球白质及小脑齿状核弥漫性脱髓鞘病变。

其中较重1例有癫痫发作且伴有肝功及心肌损害。

2家综合医院首诊收治中毒患者后均未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名患者在本院经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细胞、激素等治疗后痊愈出院。

2 现场调查此次事故发生于机械公司硫化车间成型班,主要用各种粘胶将产品粘合成型。

调查发现该公司岗前仅做生产培训,未做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未告知,有毒物质也未标识,作业环境未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生产环境密闭,通风差,室内用空调的温度较高,生产过程中工人仅戴手套及纱布口罩,气味刺鼻。

每天工作超过10h,每工作1h左右感憋闷需室外透气。

工作中2名患者多次发生头昏及呕吐现象,曾因此请假多次,被告知属正常现象,休息后症状缓解继续原工作。

后经现场调查发现二氯乙烷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确40倍,苯系化合物超过国家标准2倍。

3 讨论与建议二氯乙烷目前主要用作化学合成的原料、工业溶剂和粘合剂,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沸点83.5度,易挥发,属剧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为中枢神经系统。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和抑制作用尤为突出,主要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导致脑功能损害,也对血管内皮和神经组织产生直接的毒性损害。

该2名患者工种一样,工作环境一样,接触毒物一样,临床症状类似,均有神经系统损害。

MRI均显示:中毒性脑病。

诊断组讨论诊断为急性重度二氯乙烷中毒。

为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必须加强企业管理,作业环境应当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

应对高毒作业场所每月至少进行1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半年对高毒作业进行1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起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

1起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

摘要: 报告 1 目的 起由于使用12 二氯乙烷清洗工作台面引起的急性 中毒事故。方法 调查生产工艺及事故经过、 ,一 分析
事故原 因。结果 现场调查发现此次事故为作 业时没有采取 任何职 业病 防护措施 而 引 的 , 起 经治疗 9 惠者全部 治愈 。结论 名 从
源 头 消 除职 业 病 危 害是 关键 。
维普资讯

48・ 8
中国职业医学 20 年 1 月第 3 卷第 6 06 2 3 期
C i O cpMe , ee br20 , o 3 , o6 h cu d Dcm e, 06 V1 3 N . n .
文章编号 : 0 — 4 6 2 0 )6一 4 8 0 1 0 6 8 ( 06 o o 8 - 1 0
5 讨 论
9名患者 中男性 8人 , 性 1人 , 女 年龄 2 0~4 0岁。既往 均 健康 , 中毒史 , 院时均表 现为头晕 、 痛、 心 、 无 入 头 恶 呕吐及 全身 乏力等症状。其 中 2名 患者步 态蹒跚 且 有嗜 睡症 状 。体格 检
l2一 , 二氯乙烷为二氯乙烷的对称异构体, 属高毒类化合
20 年 l 05 O月2 9日1 : , 83 某印花厂印花车间 l 名工人使 4 诊 断 0 4 用某种“ 稀释剂” 对两条印花的工作台面进行清洗去污 , 由于车
间内无任何有效 的通风设施 , 工人在操作 时也未佩戴 任何个 人 防护用 品。至 2 :0左右 , 10 先后有 9名 工人发 生头晕 、 痛 、 头 乏 根据 G Z 9 20 { B 3 - 0 2 职业性急 性 12一二氯 乙烷 中毒诊 断 , 标准》, 患者接触 史 、 结合 临床症 状 、 现场 职业卫 生学调 查和 实 验室检测结果 , 除其他疾病 , 排 9名工人 中 2名患者被 医院诊断

一起急性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一起急性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一起急性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分析2019年4月13日,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区人民医院电话报告,有1名火锅城空调风管安装工“疑似急性职业中毒”,正在急诊室抢救。

接报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及处置。

��1案情经过�2019年4月13日7:00,患者(男,52岁,上海某空调安装公司职工)等5人在一火锅城安装空调通风管道系统,15:00左右,患者独自对消音箱的内壁粘贴消音棉,工作过程中未佩戴防毒面具。

刚开始工作便感觉所用胶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但仍坚持工作。

1 h后,因无法忍受,便取一块毛巾捂住口鼻继续工作,3 h后,感觉头痛、头昏、四肢发麻,并出现恶心、呕吐才被迫停止工作,由工友送至医院就诊。

��2现场卫生学调查�现场调查发现,患者当天使用粘合剂涂刷消音棉后,张贴在一个1 m3大小的半封闭金属隔音箱内壁,工作时必须将头伸入箱体内,装潢现场未见任何防护设备。

所用粘合剂为江苏某文具用品厂生产的熊猫牌883万能胶,产品外包装上除了醒目地写着“绿色环保”外,未见到任何成分说明及注意事项,整箱产品中未找到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打开所用粘合剂桶盖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人员模拟涂胶作业,并进行了苯、甲苯、二甲苯和二氯乙烷浓度的采样。

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苯、甲苯、二甲苯均低于检出限,二氯乙烷浓度为92mg/3,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STEL:15mg/m3)6倍。

�装潢用品及各种用剩的胶水桶和盛装胶水的盆子敞口随地摆放,6位装潢工人躺在地板上休息、睡眠。

��3事故原因分析�①由于使用的粘合剂不合格,其中含有毒有害成分的浓度明显超标;中毒事故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事故现场二氯乙烷浓度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由于检测是模拟操作,涂胶少且为敞开式,为此推断事故发生时,职工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更高。

�②未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导致劳动者缺乏安全防护知识。

某玩具厂一起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某玩具厂一起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报告

1 一 ,2 二氯乙烷属高毒性物质.主要作用于神经 系统 ,可 引 起脑 水肿 和神 经 系统 功 能 减 低 .出 现头
维普资讯
中圈预防 学杂志 20 年 3 02 爿第 3 卷第 1 期
Ci P rd a h O2 h , ,M m O , n l e 2
全厂工人 9 0人 ,其 中使 用 A S54溶 剂 的 车 间 8 B 1 0
人,其他工种的工人均未见异常。
经检测 ,该厂所使用的 “ 金虎牌”A S54溶剂 B 1 的成分是 1 一二氯乙烷 ,事故发生后 已停用 ,故 ,2 车间空气中二氯乙烷浓度未能监测。调查结果表 明. 发病工人均有明确的二氯 乙烷接触 ,接触 时间 为 l 5
3 处 理 意 见

1 0日 1 4日,我站就患者抢救治疗和工厂整改问 呈 阵发性抽搐频繁发作 ,这 2 名患者 l 月 1 被送 0 3日 人区人 民医院抢救 ,患者 甲人院时已呈昏迷状态。l 题下达了监督意见书,责令厂方应积极治疗发病的工 O B 1 月1 4日,我站接到报告后随即到工厂调查 ,发现还 人 ,密切观察接触者 ,立即停用 A S54溶剂等,使 有 1 名发病的粘合 工人尚未得到及时的治疗 . 1 仍带 事态得到及时的控制,避免了死亡事件的发生。 4 事故原因分析 造成本次事故的原 因,主要是由于企业负责人和 管理人 员 对 A S54溶 剂 认 识不 足 ,思 想 上 麻 痹 大 B 1 意 ,对新使用的 “ 金虎牌”A S54 B 1 溶剂毒性不了解 。 没有采取足够的通风排毒措施 ,工人缺乏 自我保护意 识 ,不愿意使用防毒 1罩 ,工人 又长时间加班加点, 2 1 在短时间内吸人过量 的高毒性 l 一二氯 乙烷而导 ,2 致中毒。此外 ,该厂换用新的 A S 1 B 4溶剂后.未能 5 主动与监督部门联系 .故致使监督监测不到位,这也 是发生 1 一 ,2 二氯乙烷中毒的原因之一。

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最终版)

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最终版)

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最终版)第一篇: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最终版)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摘要] 目的了解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为职业病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进行识别和分析。

结果两患者工作岗位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乙烷C-TWA16.0mg/m3、C-STEL53.1mg/m3,分别超过职业卫生标准2.29、3.54倍。

结论两患者诊断为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轻度中毒。

为防止中毒事故的再次发生,公司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关键词] 1,2-二氯乙烷中毒;职业卫生;疾病控制2010-11,南通市某木塑材料厂出现2例脑白质病变患者,诊疗医院怀疑是职业中毒,2011-01-10,两患者向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申请职业病诊断,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此事开展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曹某、李某均为女性,分别为30岁、40岁,既往体健,无中毒史。

分别于2010-09、2010-10始感头晕、乏力、嗜睡,只当是过度劳累,均未停止工作,后症状逐渐加重并均出现头痛、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淡漠少语、步态蹒跚。

曹某于2010-11-16就诊,头颅MRI平扫提示两侧侧脑室旁对称性片状长T2信号;李某于2010-11-24就诊,MRI平扫提示脑内脑白质广泛T2W1及FLAIR像信号增高。

脑实质内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提示为对称性脑白质病变。

入院查体:神清、语利,计算力差,指鼻试验不准。

双侧额纹对称,双眼球活动可,无眼震,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

伸舌居中,颈软,心肺听诊无异常,四肢腱反射减弱,双侧病理征阴性。

血生化检查均未提示肝、肾功能损害,脑脊液常规正常。

曹某脑电图轻度异常,脑电地形图轻度异常,诱发电位VEP异常。

李某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肌电图所测上下肢神经、肌肉未见明显改变,诱发电位BAEP、VEP未见异常。

两患者经予以营养神经、扩血管等对症治疗,MR平扫提示病情好转,分别于2010-12-14和2010-12-17出院。

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

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
度警惕。
精选ppt
16
接触机会
• “白电油”(代号NH)主要成分为正己 烷。
• 常用于印刷、电子等行业的清洗工作, 如清洗印刷机械、液晶显示器、手表表 面等。
精选ppt
17
毒性
• 正己烷属低毒性, • 可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 • 进入人体后主要引起周围神经损害; • 一般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从接触到发
• 特别强调作业场所要有良好通风, • 尽量不要在空调环境下使用白电油,
• 有的工艺可用毒性更低的溶剂如异 丙醇(IPA)或异丁醇来替用。
• 做好就业前体检和上岗后定期体检 工作,及早发现职业禁忌症和职业 性损害,及时进行处理。
精选ppt
20
案例6: 佛山矽肺病引发罢工案
2005年3月15-17日佛山一家首饰厂因 矽肺病问 题,引发了集体罢工,3000多名工人集体上路, 高速公路收费站一度瘫痪,当地出动几百名警 察控制现场。
肤损害、中毒性肝损害、心脏损害、 视神经损害、猝死等 • 死亡率高达50% • 个体敏感性差异很大
精选ppt
6
发病
• 我区每年都有病例发生 • 1993~2004年宝安发病100例 • 死亡13例 • 病例逐年增加,但通过控制,
死亡率逐年下降
• 三氯乙烯依然是我区第一职业 杀手
精选ppt
7
临床表现
避免有毒气体扩散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到其他作业工人;
• 找代替:改用无毒或毒性更低的清洗剂;
精选ppt
32
• 要防护:从事有机溶剂作业的工人,应注意
戴防护手套和防毒口罩,防止吸入和皮肤污 染,禁用有机溶剂洗手;
• 讲卫生:不在工作场所休息、进食,吸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氯乙烷中毒事故调查
[摘要] 目的了解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为职业病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进行识别和分析。

结果两患者工作岗位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乙烷C-TWA16.0mg/m3、C-STEL53.1mg/m3,分别超过职业卫生标准2.29、3.54倍。

结论两患者诊断为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轻度中毒。

为防止中毒事故的再次发生,公司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关键词] 1,2-二氯乙烷中毒;职业卫生;疾病控制
2010-11,南通市某木塑材料厂出现2例脑白质病变患者,诊疗医院怀疑是职业中毒,2011-01-10,两患者向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申请职业病诊断,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此事开展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曹某、李某均为女性,分别为30岁、40岁,既往体健,无中毒史。

分别于2010-09、2010-10始感头晕、乏力、嗜睡,只当是过度劳累,均未停止工作,后症状逐渐加重并均出现头痛、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淡漠少语、步态蹒跚。

曹某于2010-11-16就诊,头颅MRI 平扫提示两侧侧脑室旁对称性片状长T2信号;李某于2010-11-24就诊,MRI平扫提示脑内脑白质广泛T2W1及FLAIR像信号增高。

脑实质内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提示为对称性脑白质病变。

入院查体:神清、语利,计算力差,指鼻试验不准。

双侧额纹对称,双眼球活动可,无眼震,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

伸舌居中,颈软,心肺听诊无异常,四肢腱反射减弱,双侧病理征阴性。

血生化检查均未提示肝、肾功能损害,脑脊液常规正常。

曹某脑电图轻度异常,脑电地形图轻度异常,诱发电位VEP异常。

李某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肌电图所测上下肢神经、肌肉未见明显改变,诱发电位BAEP、VEP未见异常。

两患者经予以营养神经、扩血管等对症治疗,MR平扫提示病情好转,分别于2010-12-14和2010-12-17出院。

2 现场卫生学调查
该厂为日本独资企业,共有生产工人57人,于2007年初开始生产,主要生产PVC木塑复合装饰材料,主要产品为PVC木塑建材及家俱,如室内门、塌塌米等,产品全部出口日本。

主要原辅材料有PVC、碳酸钙、木粉、水性白乳胶、PVC胶水等。

工艺流程为配料→混料→挤塑→包覆→截断→打孔→打磨→检验1→堵料→检验2→包装等工序。

所有工序布置在同一厂房内,相互之间无隔断,厂房以自然通风为主,无其他通风排毒措施。

劳动者可能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和毒物(主要来源于PVC胶水中的丙酮、1,2-二氯乙烷、乙酸酯类和稀释剂、水性白乳胶中的苯类、乙酸乙酯、乙酸乙烯酯等)。

患者曹某2008-05入厂,2008-05/2009-03从事“打孔”作业,2009-03始从事“检验2”工作。

患者李某2007-04入厂,2007-04至2009-03从事“包覆”和“打孔”作业,2009-03始从事“检验2”工作。

“检验2”岗位共6人,主要工作是将前道工序(堵料)的成品侧边多余胶水手工擦试干净。

工作中佩戴纱布口罩,无手套,每周工作6 d,平均每天工作10 h。

该厂无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管理者和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普遍缺乏,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助剂、稳定剂、发泡剂、PVC胶水、稀释剂等化学组成及MSDS均不了解。

该项目未进行过职业卫生检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劳动者未进行上岗前及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2011-01-25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厂进行职业卫生检测,结果显示,“检验2”岗位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乙烷C-TW A16.0 mg/m3、C-STEL53.1mg/m3,分别超过职业卫生标准2.29、3.54倍[1]。

“堵料”岗位1,2-二氯乙烷C-TWA最高,为96.1 mg/m3,超标13.7倍。

3 讨论
两例患者工种、工作环境均相同,有明确的较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1,2-二氯乙烷的职业接触史;临床症状相似,病程呈亚急性,出现头晕、乏力、嗜睡、头痛、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步态蹒跚等临床表现;头颅MR平扫两侧对称性脑白质病变;并排除遗传、脱髓鞘疾病、感染、脑血管病、药物和其他化学中毒。

依据国家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2]GBZ39-2002,诊断为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轻度中毒。

1,2-二氯乙烷为高毒类脂溶性神经毒物,职业活动中接触可引起急性中毒(包括亚急性中毒)。

亚急性中毒通常潜伏期长,起病隐匿,初期症状不典型,后期以中毒性脑白质病为主,在临床上易误诊为其他神经系统疾病[3]。

该厂声称产品为新型环保型,生产中不存在任何有毒有害物质,第一例患者入院时曾被误诊。

两患者9、10月份出现中毒症状,夏季高温条件下连续长时间工作达到一定的累积接触剂量是导致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这起事故中,直接接触且1,2-二氯乙烷浓度最高的“堵料”岗位7人(工龄均在1年以上)未有发病,建厂以来未有其他病例发生(PVC胶水未更换过),应急体检其他劳动者均无异常,表明1,2-二氯乙烷中毒可能与劳动者身体状况和个体敏感性有关,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查阅文献资料关于1,2-二氯乙烷中毒的病理学基础较为明确[4,5],但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鲜有报道。

为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企业提出整改措施:①成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人主动参加相关部门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并及时传授给劳动者。

②用无毒、低毒物质替代含高毒类1,2-二氯乙烷的PVC胶水,采购时应向供货商索取所购物品的MSDS 资料,并张贴于车间的醒目位置。

③调整车间布局,做到有毒工序和无毒工序分开布置。

④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排毒,使用有毒物品的操作台安装局部排风装置,并定期进行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检测,最好做到每换一个批号就要进行毒物浓度的检测。

⑤为劳动提供符合要求的防毒面具,并定期更换滤料。

劳动者操作时应穿长袖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⑥做好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

4 参考文献
[1]GBZ39-2002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S].
[2]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
[3]罗伟良,王立志,李博生.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白质病7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4):197-200.
[4]黄建勋,牛侨,梁友信,等. 1,2-二氯乙烷致脑水肿过程中自由基的作用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02,29(4):2-6.
[5]陈海涛,邓莹玉,宋向荣,等. 1,2-二氯乙烷对大鼠脑的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07,34(6):505-5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