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诊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
3、《阴阳脉死候》是最早的诊断专书。
西汉淳于意创“诊籍”。
王叔和《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的专著。
《傲视伤寒金镜录》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舌诊专著。
名词解释
1、解颅:指囟门迟闭,骨缝不合。
2、瘿瘤:颈前喉结处,一侧或两侧有肿块,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3、瘰疬:颈侧颔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
4、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
5、郑声:神识不清,言语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微模糊者。
6、主诉:是患者对就诊原因的叙述,即促使患者就诊的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7、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合称癃闭。
8、崩漏:指非正常行经期间的阴道出血症状。
9、疝气:因小肠坠入阴囊而致男性阴囊肿大。
10、阴挺:妇女阴道有物坠下或挺出阴道口外。
11、恶风:指患者自觉怕冷,避风可缓。
12、恶寒:指患者自觉怕冷,得衣物取暖,不能缓解。
13、畏寒:指患者自觉怕冷,得衣物取暖,能够缓解。
14、壮热:高热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
15、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6、自汗:指醒时经常出汗,活动后尤甚的症状。
17、盗汗:指睡时出汗,醒则汗止的症状。
18、完谷不化:指大便中夹有很多未消化的食物。
19:除中:若危重病人,本来毫无食欲,突然索食,食量大增
相似比较鉴别
1、喘:指呼吸困难、急迫,张口抬肩,甚至鼻翼煽动,难以平卧。
哮: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的症状。喘不兼哮,但哮必兼喘。
2、斑:平铺于皮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
3、痈:红肿高大,根盘紧束;易消,易溃,易愈。
疽:漫肿无头,无热少痛;难消,难溃,难愈。
4、百日咳:咳止时伴有鸡鸣样回声。
白喉:咳声如犬吠。
5、胀痛:病位不固定,因情绪波动而加剧,多因气滞。
刺痛:病位固定,夜间尤甚,多因血瘀。
6、癫: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
痫:猝然昏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
狂:打人毁物,妄行不休,力逾常人。
7、痄腮:以耳垂下为中心肿起。
发颐:颐颔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
1、五色主病
(1)黄色主脾虚,湿证
①萎黄(面色黄而枯槁无光)脾胃气虚
②黄胖(面色黄而虚浮)脾虚湿蕴
③黄疸(面目一身俱黄)阳黄(鲜明如橘皮)湿热蕴结
阴黄(晦暗如烟熏)寒湿困阻
(2)白色主寒证,虚证,失血,夺气
①淡白气血不足
②晄白阳虚寒证;晄白虚浮者,则见于阳虚水泛
③苍白脱血,阴寒内盛
(3)赤色主热证,或戴阳证
①满面通红目赤实热证
②久病面色苍白,时而颧赤泛红如妆戴阳证
(4)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疼痛
(5)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①青黄肝郁脾虚
②眉间、鼻柱、唇周发青小儿惊风
2、五轮学说
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
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4、望小儿指纹
部位:三岁以内小儿,食指掌侧前缘部的浅表络脉。
原理(1)浮沉分表里
(2)红紫辩寒热:①鲜红色主风寒表证;②紫红色主里热证;③青色主疼痛惊风;
(3)淡滞定虚实
(4)三关测轻重:①风关:邪气入络②气关:邪气入经③命关:邪入脏腑
5、头痛
(1)前额连眉棱骨,病在阴阳经;
(2)头后连项痛,病在太阳经;
(3)头两侧痛,病在少阳经;
(4)巅顶痛,病在厥阴经。
6、睡眠
(1)失眠:阴虚阳盛;
(2)嗜睡:阳虚阴盛;
7、口味饮食
(1)消谷善饥便干胃火亢盛
便溏胃强脾弱
(2)口味:①口淡:脾胃虚弱;②口甜:脾虚,湿热;③口黏腻:湿浊困阻中焦;
④口酸:肝气犯胃,食积;⑤口苦:心肝胆火旺;⑥口咸:肾虚。
8、二便
(1)完谷不化:脾肾阳虚;
(2)大便时干时稀:肝郁或脾虚;
大便先干后糖:脾虚;
1、肌肤甲错——血瘀日久,肌肤失养
2、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麻疹先兆
3、病室有烂苹果味——重症消渴病人
4、肾阴虚证可出现经少经闭或崩漏。
5、肝病头目胀痛见于肝火炽热证和肝阳上亢证。
6、肝病兼证比较
肝证:胁痛,郁怒,脉弦,
①肝郁脾虚证:食少,腹胀,便溏,大便时干时稀。
②肝胃不和证:胀痛,窜及两胁,呕吐,恶心,呃逆,嗳气。
③肝胆湿热证:厌食油腻,呕吐,恶心,脘腹胀满。
7、渴不欲饮:痰饮/淤血/湿热影响津液的输布。
8、日晡潮热:下午3-5时,热势较高者
午后或夜间潮热:午后和夜间有低热者
9、寒热往来:指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
①无定时:指病人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间规律的症状。多见于少阳病。
②有定时:指病人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常见于疟疾。
舌诊
1、舌诊原理:①舌为心之苗窍②舌为脾之外候
2、舌面脏腑分候:①舌尖:心;②舌边:肝胆;③舌中:脾胃;④舌根:肾。
3、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4、舌色
(1)淡红舌:见于常人,或外感表证。
(2)淡白舌:气虚,血虚,阳虚。
(3)红绛舌:热证。
(4)青紫舌:气滞血瘀。
5、舌质
(1)老嫩舌:①老舌主实证;②嫩舌主虚证。
(2)胖瘦舌:①胖舌:水湿、痰饮或湿热;②瘦舌: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3)点刺舌:脏腑热极;
(4)裂纹舌:阴虚血亏或脾虚湿蕴;
(5)齿痕舌:脾虚,湿盛;
6、苔质
(1)薄厚苔:①薄:病邪在表;②:厚:病邪入里;
(2)润燥苔:①湿:痰饮、水湿;②润:津液未伤;③燥:津液以伤;④糙:津液大伤;(3)腻腐苔:痰浊,食积;
(4)剥落苔:胃气不足,胃阴损伤;
7、苔色
(1)白苔:主表证,寒证。积粉苔主瘟疫内痈。
(2)黄苔:主热证,里证。薄黄苔主风热表证。
(3)灰黑苔: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周围舌苔颜色,舌质润燥分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