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谁热得快》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谁热得快》【创新教案】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谁热得快》【创新教案】

《谁热得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以“谁热得快”为切入点,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通过猜想与验证、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使学生能利用科学道理解释身边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

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学习目标1.能用简单测量工具(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对物体吸热能力的原因作假设性解释,并能根据假设作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愿意合作交流。

3.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假设、实施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难点:教学受天气制约很大,天气晴朗时中午前后课堂效果最好。

评价任务1.能根据假设作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2.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木板、镜子、黑白颜色手套、各种色纸、空易拉罐、墨汁、温度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都知道,不同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样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更强呢?(生答)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谁热的快”。

(板书:《谁热得快》)二、探究活动1.通过书中提供的两张夏冬季穿浅色和深色衣服人群的图片,提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事实,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夏天穿浅色衣服的人多;而冬天穿深色衣服的人多?2.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设计研究的思路和方案,在小组内达成共识。

3.让学生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案。

4.教师总结方案:方案一:把黑白两种颜色的纸袋分别套在两只手上,然后放在太阳底下,过一会,感受两个纸袋内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方案二:把黑白两种颜色的手套分别套在两只手上,然后放在太阳底下,过一会,感觉两只手有什么不同?方案三:把黑白两种颜色的锥形瓶插入温度计,用橡胶塞密封好,放在太阳底下,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5.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自主实验活动,获得事实证据和数据。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热传导的基本观点和规律;2.掌握热传导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进修和团队合作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热传导的观点和基本规律;2.热传导方程和计算方法;3.热传导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组实验现象引入热传导的观点,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2.知识讲解:讲解热传导的基本观点和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热传导方程和计算方法;3.实验设计:学生分组设计热传导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材料、步骤和数据记录方法;4.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5.数据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热传导系数,并比较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6.讨论总结: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探讨热传导的应用和意义;7.作业安置:安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

四、评判方式1.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操作、数据分析和结论,占总成绩的50%;2.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评分,占总成绩的30%;3.教室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合作进修和团队合作能力,占总成绩的20%。

五、教学资源1.教材:《热学》;2.实验器械:热传导实验箱、温度计、计时器等;3.教学软件:热传导模拟软件。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热传导的基本观点和规律,掌握热传导的计算方法,培养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进修和团队合作的认识,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学生将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科学钻研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进修能力。

七、扩展延伸学生可以通过拓展热传导实验内容,设计更复杂的实验方案,探讨更深入的热传导问题,拓展热传导的应用领域,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实际热传导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科知识和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物质比热容的概念介绍。

2.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三、教学重点:1. 物质比热容的概念理解。

2.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难点:1.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 实验过程中问题的解决。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热水、冷水、不同物质的小球、温度计、计时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概念:介绍比热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 实验操作:讲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4. 实验观察: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规律。

7. 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暖材料的选择等。

9.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回忆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概念。

2. 课堂讲解:讲解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暖材料的选择、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等。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利用比热容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 汇报交流:邀请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小组的见解。

七、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比热容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能源管理等。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比热容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比热容原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实验操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与理解。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不同体积的玻璃瓶、热水、冷水、温度计。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操作指导书。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物质的热胀冷缩吗?它是怎么一回事?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实验观察(10分钟)1. 教师发放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玻璃瓶的变化。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小组讨论(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析物质热胀冷缩的原因。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知识拓展(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领域的热胀冷缩应用实例,如汽车轮胎、热水壶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教师点评并引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指导书上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七、课后反思(教师)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学生分享作业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并分享自己的思考。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谁热得快》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谁热得快》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谁热得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会使用简单仪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能设计简单的二维记录表格,做简单的定量记录,并能使用适当的单位。

在数据统计中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的能力不同。

2.教材分析:本课以“谁热的快”为切入点,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通货猜想与验证、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使学生能利用学到的科学道理解释身边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3.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深色物体吸热的现象可能并不陌生,但是利用证据来证明则是一大难点。

因此我将重点放在学生进行对比实验上。

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简单测量工具(温度计)对阳光下不同颜色的物体温度变化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2)过程与方法: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并能根据问题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知道对比实验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加实验,愿意合作交流,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科学态度。

2.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采集数据进行证明。

.三、教与学策略分析1.教法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解释现象。

2.学法设计实验探究法四、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1.教学环境安排:带多媒体的实验室(每个小组有上网条件)2.媒体设计:播放视频软件3.实验设计不同颜色物体吸热本领实验方法一:【实验材料】温度计两支、黑纸袋、白纸袋【实验过程】(1)观察两支温度计显示的初始温度是否一样(必须一样)。

(2)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插入黑纸袋和白纸袋,同时放在阳光下。

《谁热得快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的本节课通过学生朗读、小组合作讨论、互动问答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谁热得快》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记忆诗歌《谁热得快》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分析诗歌中的抽象意象,探讨作者的意图。

3. 进行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比喻,把握作者的意图。

2. 辨别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诗歌情感表达。

四、教学资源1. 《谁热得快》诗歌原文2. 有关《谁热得快》的相关资料和解读3. 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诗歌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和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2. 学习任务a. 学生大声朗读《谁热得快》,感受诗歌韵律和节奏。

b. 分组合作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诗歌中的“热”代表了什么?作者通过诗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c. 整合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全班一起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d. 教师展示诗歌的解读,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理解,拓展对诗歌的认识。

3. 拓展练习a. 学生就诗歌的抽象意象和修辞手法展开讨论,分析诗歌中的隐喻和比喻。

b. 学生尝试将诗歌的内容进行现代化改编,发挥想象力,展示对诗歌的理解。

c. 教师对学生的改编进行点评和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表达诗歌。

4. 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强调诗歌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鼓励学生多读诗歌、多思考、多表达。

六、课后作业1. 继续阅读并背诵《谁热得快》,理解诗歌更深层次的意义。

2. 思考并写下自己对诗歌的感想和理解,体会诗歌的魅力。

3. 准备下节课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展示对诗歌的独特见解。

七、“谁热得快”导学案结束。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理解热的传导方式和热的基本概念;2.掌握热传导的公式和计算方法;3.了解不同物质对热传导的影响;4.探索热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

《谁热得快》微课程设计方案

《谁热得快》微课程设计方案

《谁热得快》微课程设计方案作者信息姓名联系电话所教学科科学所教学段小学中年级电子邮件1336单位名称微课程信息主题名称《谁热得快》选题意图《谁热得快》这一课中重点是通过学习,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利用微课程,把这一过程突出,并在过程中掌握。

内容来源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微教案适用对象小学科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测量工具(温度计)对阳光下不同颜色的物体温度变化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2.通过学习,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3.通过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整理,认识到充足的科学证据才能说明道理,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用途□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请简要说明你将如何使用该微课程)在课堂授课中,播放该微课程,集中解决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制作方式(可多选)□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预计时间(不超过10分钟)2分教学过程(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设计意图(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都知道,不同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样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更强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白本课学习任务二、实验验证1.制定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不同颜色的手套、黑白锥形瓶、不同颜色的纸套、温度计。

2.探究实验(1)用温度计测量放在阳光下的黑白锥形瓶内的温度。

(2)带上不同颜色的手套在太阳下感受温度的不同。

(3)对比不同颜色的纸套在阳光下吸热本领的强弱。

3.汇报实验结论:黑(深)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强,白(浅)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弱。

通过对比实验,体验到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多。

设计亮点:(请你从教学方法、案例选取、媒体选择、互动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来说明你的设计亮点,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关注微课程的设计细节,不超过300字。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教案:《谁热得快》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了解热传导的原理;运用热传导原理解决问题;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二、教学重点:1.热传导的原理及应用。

2.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三、教学难点:1.运用热传导原理解决问题。

2.理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入问题:夏天,制冷空调用得很多,为什么热得快呢?2.利用学生的观察和经验,探讨原因。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热传导的概念:物体内部热量传递的过程。

2.讲解热传导的原理: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传递热量。

3.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利用热传导原理解决问题?4.向学生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

5.讲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导热好的材料是什么样的?Step 3: 实验探究(2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材料A、B、C的导热性比较。

2.观察实验现象,记录下结果。

3.小结实验结果:哪种材料导热性好?为什么?(学生回答)4.分析原因:讨论材料的结构及分子间的作用。

5.结论:导热好的材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

Step 4: 拓展应用(15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刚才实验与热传导原理的关系。

2.提出一个新问题:电熨斗使用铝制底板是具有导热性好的优点,你能解释原因吗?3.提示学生思考:铝制底板导热性好,热量传递快,因此熨烫更加迅速。

Step 5: 小结与反思(10分钟)1.让学生回答问题:通过本课学习,你觉得还有什么应用热传导原理解决问题的方法?2.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和知识要点。

五、课堂作业:1.思考问题:请列举几个运用热传导原理的实际例子。

六、板书设计:1.热传导-概念:物体内部热量传递-原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传递热量2.导热性-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材料A导热好材料B导热中等材料C导热较差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的方式,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热传导的原理和应用。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谁热得快》【创新教案】1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谁热得快》【创新教案】1

《谁热得快》教案【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力: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的记录。

2、科学知识掌握: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了解物体吸热能力还与其它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联系生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质。

【教学重点】学生能根据现有的材料,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实际过程中做必要的记录。

【教学难点】本课教学受天气制约很大,天气晴朗时,中午前后课堂效果最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夏天与冬天人们穿浅色与深色衣服的情景图片;生活中应用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实例录像。

学生准备:木板、镜子、黑白颜色手套、各种颜色的纸、空易拉罐、墨汁、温度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幅图片,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展示:夏天与冬天人们穿浅色与深色衣服的情景图片。

)师:你能看出这两张图片是在什么季节拍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左边这张图片是在夏天拍的,右边这张图片是在冬天拍的。

我是从人们穿的衣服和周围的环境看出来的。

师:很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

对照这两张图片,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你能告诉我冬季和夏季的衣服都有哪些不同吗?生:夏天穿着短袖的衣服,冬天穿着长袖的衣服;夏天衣服很薄,冬天衣服很厚;夏天衣服颜色多为浅颜色,冬天衣服颜色多为深颜色。

师: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穿短的薄的衣服凉快,适合夏天。

穿长的厚的暖和,适合冬天。

师:你有这样的亲身感受,是吗?生:是的。

师:你刚才还提到了颜色,颜色也会有影响吗?生:深颜色的吸收热量多,浅颜色的吸收热量少。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一个资料上看到的。

师:可是我看到在夏天的时候也有人穿深色的衣服,冬天也有穿浅色的衣服,颜色的深浅与物体吸热本领到底有没有关系呢?什么样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更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谁热得快”。

(板书课题)(二)猜想与假设:1、针对问题,提出猜想。

青岛版科学四上《谁热得快》表格式教案

青岛版科学四上《谁热得快》表格式教案




二次备课日期___月___日学校审阅签字及时间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
1、下面就按照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展开实验活动,并做好实验记录。
2、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准备的实验材料在阳光下进行对比实验:
用手感觉黑白颜色的手套吸热本领的强弱;
用温度计测量黑白易拉罐内水的温度变化;
对比不同颜色的纸板吸热本领的强弱;
在一只手上涂上墨汁,另一只手不涂,对比两手的感觉;
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有关,深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能的能力强,浅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能的能力弱。
(板书:深颜色——吸热强浅颜色——吸热弱)
三、落实生活,了解应用
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特性?
四、课堂小结,课后拓展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利用本课的研究和收获,课后自己设计冬暖夏凉的衣服或房子。比一比谁的设计既科学又实用。




自己设计冬暖夏凉的衣服或房子。




3谁热得快
深颜色——吸热强浅颜色——吸热弱
主备人
郭鹏
备课组长
授课时间
月日
第周
星期
编号
课题
3谁热得快
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测量工具(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
2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难点:根据假设做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课型
新授
教具
黑白手套,杯子等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谁热得快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谁热得快》是一部由著名作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通过对人性的揭示和社会现实的反映,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阴郁。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深度探讨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引导同砚沉思人性的善恶、公理与邪恶的区分,培育同砚的批判思维和人文素养。

二、导学目标1. 了解《谁热得快》的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背景;2. 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题;3.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代表的意义;4. 探讨小说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警示。

三、导学内容1.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近摩登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百年来第一位壮丽的摩登文学大师”。

他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阴郁与人性的丑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2. 小说背景《谁热得快》是鲁迅创作于1918年的一部短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寓言故事。

故事主要盘绕着一只蝙蝠和一只青蛙之间的争斗展开,通过两者的对话和行动,揭示了人性的自私、贪心和残忍。

3. 主要情节故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蝙蝠和一只青蛙在一口井边争夺水源。

蝙蝠自称“夜行性动物”,认为自己在白天受不了热,应该先喝水,而青蛙则认为自己是“白天行动的”,应该先喝水。

两者争吵不下,最终蝙蝠以速度较快先喝到了水,而青蛙则被晒得“热死”。

4. 人物分析蝙蝠代表了人性的自私和贪心,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最终得逞。

青蛙则代表了人性的和善和无辜,他为了维护公理而最终殉国了自己。

通过蝙蝠和青蛙的对话和行动,鲁迅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阴郁。

5. 社会启迪《谁热得快》虽然是一部寓言故事,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却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迪和警示。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只顾追求个人利益,而轻忽了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导致了道德沦丧和社会不公。

因此,我们应该从小说中吸取教训,培育公理感和爱心,尽力构建一个和谐、公平的社会。

四、导学活动1. 小组谈论:分组谈论蝙蝠和青蛙在故事中的行为和性格特点,探讨他们所代表的意义及对人性的启迪。

《谁热得快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谁热得快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谁热得快》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热传导的基本观点和热传导的三种方式。

2.掌握热传导的计算公式和应用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1.热传导的基本观点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热传导是最常见的热传递方式之一。

2.热传导的三种方式(1)导热:热传导发生在固体中,是由于固体中分子的震动引起的。

(2)对流:热传导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是由于流体的流动引起的。

(3)辐射:热传导发生在真空中,是由于电磁波的传播引起的。

3.热传导的计算公式和应用方法(1)导热方程:Q/t=k*A*ΔT/l,其中Q为传导热量,t为时间,k为导热系数,A为传热面积,ΔT为温差,l为传热长度。

(2)对流传热方程:Q/t=h*A*ΔT,其中h为对流传热系数,其他符号意义同上。

(3)辐射传热方程:Q/t=ε*σ*A*(T1^4-T2^4),其中ε为辐射率,σ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T1和T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绝对温度。

4.实际问题解决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学生将学会如何应用热传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热量传递速度、材料导热性能等。

三、导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冬天暖气片升温速度快缓的问题,引起学生对热传导的兴趣。

2.观点讲解:介绍热传导的基本观点和三种方式,让学生对热传导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公式推导:通过推导热传导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应用方法。

4.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教室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热传导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导学效果评判1.教室讨论表现2.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数量3.小测验成绩五、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热传导方式的应用2.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差别3.钻研热传导在工程中的应用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对热传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谁热得快》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传热方式及对环境的影响。

2.精通热传递的基本规律。

3.培育观察、试验和沉思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热传递的基本观点2.热传递的方式3.热传递的影响因素4.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三、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试验,理论联系实际。

2.小组合作探究,激发同砚思维。

3.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同砚自主进修。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引入热传递的观点,让同砚谈论平时生活中热传递的现象。

2.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讲解热传递的方式和影响因素,让同砚了解热传递的基本知识。

3.试验设计(30分钟)同砚小组合作设计试验,探究不同物质对环境热传递速度的影响,学会安全操作试验仪器。

4.试验操作(40分钟)同砚依据试验设计进行操作,记录试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5.试验谈论(20分钟)同砚展示试验结果,谈论试验结果的原因,并分享试验心得。

6.试验总结(10分钟)同砚总结热传递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七、作业设计:1.完成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

2.撰写试验心得体会,沉思物质的传热方式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3.设计一个简易的试验,探究不同环境温度对热传递速度的影响。

4.参考相关文献,了解热传递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做简易介绍。

八、评判方式:1.试验报告占总效果的60%。

2.试验心得体会占总效果的20%。

3.设计试验及应用探究占总效果的20%。

九、教学反思:1.教学中应注意培育同砚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2.试验设计要结合同砚实际状况,激发同砚进修爱好。

3.重视同砚的表达和沟通,增进互动。

通过《谁热得快》这一作业设计方案,同砚将能够深度了解热传递的基本知识,培育试验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对物质传热方式的理解,为同砚今后更深度地进修物理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谁热得快》是一部描写人物性格、情感和命运变化的小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观念。

青岛小学科学四下《21谁热得快》word教案

青岛小学科学四下《21谁热得快》word教案

《谁热得快》学生准备:易拉罐教师准备:夏天与冬天人们穿浅色与深色衣服的情境图片;蜡烛、火柴、凡士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幅图片,请看。

(出示图画)师:你能看出这两张图片是在什么季节拍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左边这张图片是在夏天拍的,右边这张图片是在冬天拍的。

我是从人们穿的衣服和周围的环境看出来的。

师:很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

对照这两张图片,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你能告诉我冬季和夏季的衣服有哪些不同吗?生:夏天穿着短袖的衣服,冬天穿着长袖的衣服;夏天的衣服很薄,冬天的衣服很厚;夏天的衣服多为浅颜色,冬天的衣服多为神颜色。

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穿短的薄的衣服凉快,适合夏天。

穿长的厚的暖和,适合冬天。

师:你有这样的亲身感受吗?生:是的。

你刚才还提到了颜色,颜色也会有影响吗?生:深颜色的吸收热量多,浅颜色的吸收热量少。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一个资料上看到的。

师:可是我看到在夏天也有人穿深颜色衣服的,冬天也有穿浅颜色衣服的,颜色的深浅与物体吸热本领到底有没有关系呢?什么样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更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谁热得快”。

(板书课题)(二)猜想与假设1、针对问题,提出猜想。

师:你认为颜色深浅与物体吸热本领大小有没有关系?生:我认为有关系,颜色深的物体厚,颜色浅的物体薄。

生:我认为颜色深的物体吸热能力强,颜色浅的物体吸热能力弱。

生:我认为关系不大。

........2、设计实验方案师:看来大家意见并不统一,怎么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呢?生:通过实验来证明。

师:怎样证明?设计什么样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你们的实验方案。

生:我们想用两个剪开的相同的易拉罐,一半的内表面用蜡烛的火焰熏黑,另一半仍保持原来的光亮。

把它们竖立在桌子上,两半不要接触,中间留一条缝隙,外面用凡士林各粘一根火柴。

把蜡烛点燃放在正中,过一会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师:你们觉得他的实验方案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生:两个易拉罐放置的角度要完全一样。

21. 谁热得快-青岛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1. 谁热得快-青岛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谁热得快-青岛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了解物体的热传递方式及速度,学习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提高观察、实验、记录等科学素养。

实验器材•热水壶•热水•两个相同的杯子•两个温度计实验步骤及内容1.导入:教师引入实验主题,告诉学生今天要进行的实验是测量两个杯子中水的温度,并让学生思考一下,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和第二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为什么第一个杯子里的水会变热得更快?2.观察:教师向学生展示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注满同样多的水,放在同样的室温环境中,让学生注意两个杯子旁边的温度计,记录下两个杯子里水的初始温度。

3.操作:取热水,倒入第一个杯子中。

同时,让学生注意温度计的读数,并规定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4.互动:“谁热得快”比赛环节,教师让学生分组,围绕第一个杯子和第二个杯子,让一组同学负责第一个杯子,另一组同学负责第二个杯子,看看哪组同学能率先获取到杯子中的水温高于60度的数据。

5.展示:教师将两个杯子中温度数据整理出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找出两个杯子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找到极值点并探究变化规律的根本原因。

6.总结:教师总结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步骤及重要意义,让学生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物体的热传递方式及速度,了解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提高了观察、实验、记录等科学素养。

注意事项•实验时要注意用手套或餐巾纸拿热水壶。

•不要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已经出现水泡的位置。

•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嘴巴来回吹气的行为需要严格禁止。

实验思考题1.学生能否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物体的热传递方式?2.为何第一个杯子里的水会变热得更快?3.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原理是什么?参考答案1.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热可以通过传导、传热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而本实验中主要是通过传热的方式传递热量。

2.因为第一个杯子里的水接触到了热的表面,而与热的表面接触面积更大的杯子比接触面积相对小的杯子更能吸收热量,因此第一个杯子里的水会变热得更快。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谁热得快青岛版五四制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谁热得快青岛版五四制

3.《谁热得快》教学设计阚青【教材分析】《谁热得快》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热与我们的生活》单元的第三课时。

本课以“谁热得快”为切入点,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通过猜想和验证、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使学生能利用科学道理解释身边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本节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什么样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更强呢?”提示学生课前进行初步的探究并搜集有关资料。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

包括三个环节:一是通过教科书中提供的图片,提示学生从生活事实引发问题,启发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并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设计研究的思路和方案,为下一步室外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

二是引导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室外研究活动,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获得事实依据。

同时,通过利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变化,使学生意识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初步使学生认识到工具在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学生交流活动。

对事实依据进行初步的整理,通过表达与交流获得认知,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自由活动。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列举实例,进行交流,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加深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使学生意识到阳光、材料、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关系。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

“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还与什么有关?我们继续研究吧”。

提示学生进一步拓展探究范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审视和研究问题,自觉拓展探究领域,想办法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学生分析】在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学习到很多关于热的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温度计等器材进行科学探究,自主探究意识进一步得到加强。

在室外进行探究实验时通过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及实验器材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充分发挥独立性和自主性,实验结束时,引导学生将实验得到的数据和现象,进行交流,进而达成共识,形成结论。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谁热得快》优质课教案

《谁热得快》优质课教案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1 谁热得快学生准备:黑白颜色手套、各色纸、空易拉罐、墨汁、温度计等。

教师准备:夏天与冬天人们穿浅色与深色衣服的情景图片;生活中应用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幅图片,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展示:夏天与冬天人们穿浅色与深色衣服的情景图片。

)师:你能看出这两张图片是在什么季节拍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左边这张图片是在夏天拍的,右边这张图片是在冬天拍的。

我是从人们穿的衣服和周围的环境看出来的。

师:很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

对照这两张图片,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你能告诉我冬季和夏季的衣服都有哪些不同吗?生:夏天穿着短袖的衣服,冬天穿着长袖的衣服;夏天衣服很薄,冬天衣服很厚;夏天衣服颜色多为浅颜色,冬天衣服颜色多为深颜色。

师: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穿短的薄的衣服凉快,适合夏天。

穿长的厚的暖和,适合冬天。

师:你有这样的亲身感受,是吗?生:是的。

师:你刚才还提到了颜色,颜色也会有影响吗?生:深颜色的吸收热量多,浅颜色的吸收热量少。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电脑上看到的。

师:可是我看到在夏天的时候也有人穿深色的衣服,冬天也有穿浅色的衣服,颜色的深浅与物体吸热本领到底有没有关系呢?什么样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更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谁热得快”。

(板书课题)二、猜想与假设1.针对问题,提出猜想。

师:你认为颜色深浅与物体吸热本领大小有没有关系?生:我认为有关系,颜色深的物体厚,颜色浅的物体薄。

生:我认为颜色深的物体吸热能力强,颜色浅的物体吸热能力弱。

生:我认为关系不大。

……2.设计实验方案师:看来大家意见并不统一,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生:设计实验来证明。

师:怎样证明?设计什么样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你们的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实验方案。

)师: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

生:我们想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一个包上黑色的纸,一个包上白色的纸。

《谁热得快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导学案一、导言本节课我们将进修《谁热得快》,这是一篇描写夏天的散文。

通过进修本文,我们将了解作者对夏天的感受和观察,以及夏天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希望同砚们通过本节课的进修,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夏天的美好与奇特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夏天的特点和魅力;2. 掌握夏天的描写方法和技巧;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1. 夏天的特点和魅力;2. 描写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描写表达夏天的美好;2. 如何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联想夏天的场景和感受,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好奇和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谁热得快》,并进行分段理解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3. 词汇拓展通过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4.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夏天的感受和观察,写一篇短文,描写夏天的美好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反思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分享的形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反思自己的收获和不足的地方,为下节课的进修做好准备。

六、作业安置1. 完成教室练习和写作训练;2. 阅读其他与夏天相关的文章,做好笔记。

七、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进修效果和成绩。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谁热得快》;2. 多媒体设备;3. 教室练习和作业安置。

九、教学评判通过学生的教室表现和作业成绩,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进修水平,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十、教学反思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不息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上内容为《谁热得快》导学案,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感受夏天的美好与奇特的地方。

愿大家在进修中不息进步,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谁热得快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
【教学目标】
1.能用温度计对阳光下不同颜色的物体温度变化进行观察,并作简单记录;能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特性。

2.认识到充足的科学证据才能说明道理;知道不同颜色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3.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
每组:蜡烛、火柴、大小两种规格(8×5cm、15×10cm)黑、白等不同颜色纸袋、温度计、计时器等。

教师准备:生活中应用物体吸热本领不同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幅图
片,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课件展示:夏天人们穿
浅色衣服与冬天人们穿深色衣服的
情景图片。


你能看出这两张图片是在什么季节拍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对照这两张图片,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你能告诉我冬季和夏季的衣服都有哪些不同吗?
2.学生交流:夏天穿着短袖的衣服,冬天穿着长袖的衣服;夏天衣服很薄,冬天衣服很厚;夏天衣服颜色多为浅颜色,冬天衣服颜色多为深颜色。

夏天衣服颜色多为浅颜色,冬天衣服颜色多为深颜色,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深颜色的吸收热量多,浅颜色的吸收热量少。

颜色的深浅与物体吸热本领到底有没有关系呢?什么样的物体吸收太阳光领更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谁热得快”。

(板书课题)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设计实验方案。

(1)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教师引导:
①你们准备用什么来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太阳?用什么来模拟生活中的颜色深浅不同的衣服?
②你们准备通过什么方式检测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本领是否相同?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你们的实验方案。

小组讨论实验方法,教师巡视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对有困难的小组及时点拨。

(2)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刚才同学们讨论很热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预设1:把温度计液泡一端分别装在黑白两种颜色小纸袋中,放在点着的蜡烛旁(阳光下)照射,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预设2:把黑白两种颜色的纸袋分别套在手上,放在点着的蜡烛旁(阳光下)下感受温度的变化。

预设3:把两个锥形瓶分别涂成黑色或白色再装入水,放在阳光下测量哪个瓶子里的水温升高的快。

预设4:把剪开的易拉罐一半涂黑一半涂白,分别用凡士林粘上火柴,在中间点一支蜡烛,看看哪边的火柴先掉。

……
教师引导,明确注意问题:
同学们真聪明!设计的方案都比较可行,这节课老师给
大家准备的是蜡烛和不同颜色的纸袋,用它们可以分别模拟
生活中的什么?(用点着的蜡烛当做太阳,不同颜色的纸袋
当作为衣服。


咱们这节课先用纸袋来实验,不过有兴趣的同学课下也
可以尝试其他方法。

在实验中还要注意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学生交流:温度计的初始温度相同,实验时要保持纸袋与蜡烛距离相同。

教师小结:实验中要耐心等待,不要碰坏温度计,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记录你们的发现,现在开始吧!
2.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实验。

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有序进行,不要争抢。

实验记录单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教师简单总结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同学们表现非常棒,在实验中能够互相合作,认真观察。

下面请把你们小组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实验结果:黑色纸袋里的温度计读数最高,白色纸袋里的温度计读数最低;感觉套着黑色纸袋的手比套着白色纸袋的手温度高。

说明深色物体吸热本领强,浅色物体吸热本领弱。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深色——吸热强浅色——吸热弱)。

2.请同学们把实验结果同你们的猜测比较一下,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分析自己猜测与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教师小结: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主张“大胆猜测,小心求证”,虽然有的同学猜测与结果不太一致,但毕竟是经过自己一番思考得出的,为研究指明了方向,也是向真理迈出的一步。

3.现在你能解释夏天穿浅色衣服多而冬天穿深色衣服了吗?
学生自由发言:夏天浅色衣服吸热少可以凉快些,冬天穿深色吸热多使人暖和些。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特性?
学生讨论交流:
①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和太阳能电池板是黑色的,吸热能力会增强。

②冬天在下过雪的路面上洒炉渣,雪会融化得快。

③银色的遮阳伞、车座和银色的汽车防嗮挡板,会凉快些。

④宇航服的颜色是白色的避免宇航员被太阳光灼伤。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只要做科学的有心人就能发现身边的科学奥秘;只有掌握好科学本领,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围绕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谈收获。

2.利用本课的研究和收获,课后自己设计冬暖夏凉的衣服或房子。

比一比谁的设计既科学又实用。

【板书设计】
21. 谁热得快
深色——吸热强
浅色——吸热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