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派伤寒的理论发展及学术传承

合集下载

绍派伤寒的理论发展及学术传承

绍派伤寒的理论发展及学术传承

绍派伤寒的理论发展及学术传承来源:浙江中医杂志2009年6期摘要作者把以俞根初为代表的“绍派伤寒”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论奠基时期、理论发展时期和理论完善时期;同时,对注释、勘订《通俗伤寒论》的医家同“绍派伤寒”创始人之间的学术传承关系加以梳理,以便使我们对“绍派伤寒”的学术发展脉络有所了解。

关键词绍派伤寒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医学术发掘“绍派伤寒”医学流派,主要是指以浙江绍兴地区为主的医家,在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和人文条件下,以温热外感病,尤其是湿温病,作为研究的对象,把伤寒学与温病学理论相互融合,探究广义伤寒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医学流派。

这一流派以俞根初所著的《通俗伤寒论》而得名。

由于历史的沿袭,浙江绍地尤其把伤寒划为一个独立的专科,治疗外感病无论在理法方药上,都有着专门的理论体系。

浙东绍兴地区,以张景岳为首的“温补学派”和以俞根初为首的“绍派伤寒”,与以朱丹溪为首的“滋阴学派”、以张遂辰、张志聪为首的“钱塘医派”、以陈无择、王硕为首的“永嘉医派”相互辉映,相互借鉴,造就了浙江一带中医学术流派林立,学术思想活跃的繁荣局面。

1绍派伤寒的理论发展阶段“绍派伤寒”的医学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大致可分为理论奠基时期、理论发展时期和理论完善时期三个阶段。

1.1 理论奠基时期:重要的人物有张景岳、俞根初、何秀山、高学山、任漏波、章虚谷等。

绍派伤寒的理论渊源可上溯至《内经》、《伤寒论》及明代张景岳的《伤寒典》。

绍人张景岳在治外感病时常宗张仲景《伤寒论》,然其师古而不泥古,强调因地制宜,活法圆机。

其治内伤杂病,尤重视温补调理,认为南方人体质本弱,不宜苦寒攻伐,应以培补元阳为法,被后世推为“绍派伤寒”之开山鼻祖。

至清代俞根初著成《通俗伤寒论》一书,主张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气血辨证、三焦辨证相结合,病名上统称一切外感时病为“伤寒病”,大大丰富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内涵口]。

何秀山为《通俗伤寒论》酌加按语,并把自己的临证心得融入其中,使其医学理论更趋明晰。

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治疫思想探析

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治疫思想探析

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治疫思想探析
宋双莹;苏金峰;李富震;张福利;李文辉;金鑫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2024(42)1
【摘要】俞根初是绍派伤寒奠基人,其所著《通俗伤寒论》论述四时外感疾病,提倡寒温融合,包含治疫思想。

俞氏提出“三焦赅疫证”,认为疫病感则迅速传变三焦,治从通调三焦入手。

书中内容涉及温疫、寒疫、杂疫,主张舌脉合参预判疫病转归,针对性创制新方开达膜原,和解三焦;下法逐毒,通利三焦;寒疫则审时求因,对症立方。

同时配合多种外治法以求速功,强调祛邪务尽,善后务细,疫病后期善用鲜药养阴及通风调护。

俞氏论治疫病的思想对于现代临床传染病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宋双莹;苏金峰;李富震;张福利;李文辉;金鑫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
【相关文献】
1.浅谈俞根初对《伤寒论》伤寒阳明证治的发挥
2.绍派伤寒大家俞根初的用药特色
3.俞根初治伤寒重祛邪思想探析
4.浅谈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温病证治特点
5.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腹诊特色举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俗伤寒派的集大成者俞根初及其“绍派伤寒”

通俗伤寒派的集大成者俞根初及其“绍派伤寒”

通俗伤寒派的集大成者俞根初及其“绍派伤寒”在通俗伤寒派中最值得推祟和研究的,是著名的《通俗伤寒论》的作者俞根初。

俞根初,清代乾嘉年间绍兴名医,人称俞三先生,擅伤寒专科,日诊百数十人,一时大名鼎鼎少妇孺咸知。

其学本于仲景,参朱肱、方中行、陶节庵、吴又可、张景岳诸家,著有《通俗伤寒论》(1835)一书,皆其勤求古训,博采众法,加以荟萃多年临床经验而成。

以后,同郡名医何秀山选按,何廉臣逐条勘证,并加发挥,曹炳章续完之。

近人徐荣斋重订之。

现通行的《通俗伤寒论》实凝聚着俞根初、何秀山、何廉臣等医家学术经验的结晶。

崇尚六经,包蕴三焦辨证,酌古而斟今,是俞氏等的主导思想。

他们认为伤寒是外感病的互词,《伤寒论》是通论外感病的典籍,六经辨证适用于外感百病,《通俗伤寒论》以六经来分形层,所谓太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

以六经分司体腔,所谓太阳内部主胸中,少阳内部主膈中,阳明内部主脘中,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腹,厥阴内部主少腹。

以及以六经分主病证、脉象、舌苔、治法、方药,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而在其中也参杂了温病的三焦辨证。

他们认为三焦辨证仅适用于疫证,因疫邪分布充斥,无复六经可辨。

故上焦升逐,中焦疏通,下焦决逐,而无不注重解毒,故治疫从三焦乃治外感证的变通之法,只能灵活应用。

所谓:“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诀。

”(俞根初)“定六经以治百病,乃古来历圣相传之定法。

以三焦以治时证,为后贤别开生面之治法。

”(何廉臣)“六经为感证传变之路径,三焦为感证传变之归宿。

”(何秀山)由此,他们对温热派只讲三焦而废六经颇多异议。

认为“温热病只定三焦,不讲六经,故属妄言,仲景之六经,百病不出其范围,岂有伤寒之类、反与伤寒截然两途乎?”(何庥臣)“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何秀山)“吴氏(鞠通)《条辨》峙立三焦,远不逮俞氏发明六经之精详,包括三焦而一无遗憾。

论绍派伤寒的学术创新与薪传(一)

论绍派伤寒的学术创新与薪传(一)

论绍派伤寒的学术创新与薪传(一)【摘要】《伤寒论》代表了前一时期的外感病总论,温病学代表了后一时期的外感病总论,在伤寒与温病的论争中,绍派伤寒又代表了对外感病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时期。

绍派伤寒的寒温一统说可谓异帜独张,它与温病学派的主张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并在不断的学术争鸣中得到完善。

【关键词】绍派伤寒;寒温一统说;伤寒学说;温病学说;通俗伤寒论Abstract:“TreatiseonFebrileDisease”representsthegeneraltheoryofexopathydiseaseofthetimesbefore;EpidemicDiseaserepresentsthetheoryoflaterperiod.Inthedisputebetweenfebrilediseaseandepide micdisease,the“FebrileDisease”ofShaoschoolagainrepresentsaperiodoffurthe rrecognitiontotheexopathydisea se.TheunificationoffebrileandpestilenceofShaoschoolmaybeunique,whichhasmanydifferencesfrompropositionsofpestilenceschool,andbeingcontinuallyperfectedinsuccessiveacademiccontention.Keywords:febrilediseaseofShaosc hool;unificationoffebrileandpestilence;TreatiseofFebrileDisease;PestilenceDoctrine;CommonFebrileDisease绍派伤寒,始于明代,盛于清、民国时期,是极具地域特色的医学流派之一。

浅述清代名医赵晴初生平与学术传承

浅述清代名医赵晴初生平与学术传承

浅述清代名医赵晴初生平与学术传承黄雪莲;叶新苗【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00)005【摘要】[目的]考证清代名医赵晴初的生平,并研究其学术传承。

[方法]通过查阅中医古今文献资料,考证赵晴初的生平及其学术传承。

[结果]赵晴初之学兼绍派、李士材、江苏尤氏中医等多家之长,著有《存存斋医稿》、《存存斋医话稿》等15本著述,具有多方面学术成就。

[结论]赵晴初是绍派伤寒的重要临床实践者,赵氏一生医绩卓著,在医坛影响颇深,值得后人进一步研究与参考借鉴。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ifetime and scholarly inheriting of Zhao Qingchu. [Methods]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ancient literatures, to investi-gate the lifetime and scholar inheriting of Zhao Qingchu. [Results] Zhao Qingchu learned from Zhang Zhongjing and JiangSu Mr.You and emulated their medical theory, he had many academic achievements such as writing"Cun Cun Zhai Yi Gao","Cun Cun Zhai Yi Hua Gao", and so on. [Conclusion]Zhao Qingchu was an important clinical practice of Shaoxing febrile disease school, his reputation was very high as he had made great effort on the medical com-munity, worthy further researching.【总页数】3页(P524-526)【作者】黄雪莲;叶新苗【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1【相关文献】1.清代名医赵晴初诊疗特点浅述 [J], 黄雪莲;叶新苗2.清代名医庄一夔生平补遗与考证 [J], 丁洁韵;徐贻珏3.清代名医蔡宗玉生平考略 [J], 谷峰;朱鹏举;陈士玉4.浅述丁甘仁学术传承 [J], 徐左北5.浅述燕京名医赵绍琴之《温病讲座》对中医重症医学之启示意义 [J], 陈腾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温病证治特点

浅谈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温病证治特点
关键词 : 俞根初 ; 通俗伤寒论 ; 绍派伤寒 ; 温病 ; 证治特 点 ; 寒温并用 中图分类号 : R 2 2 1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5 5 0 9 { 2 0 1 3 ) 1 0 - 1 1 8 2
Di s c u s s i o n o n Fe b r i l e Di s e a s e Sy nd r o me a n d Tr e at me nt Ch a r a c t e is r i t c s i n “ Co m mo n Tr e at is e o fFe b il r e is D e a s e s ’ ' o f Yu Ge ne hu Xi o n g  ̄1 l i a 2  ̄ g
i d e a o f Zh o n g j i n g a n d i n t e g r a t e s wi h t t h e t h e o i r e s o f he t d o c t o r s o f f e b r i l e d i s e s a e s , r e l f e c i t n g Yu Ge n c h u ’ S a c a d e mi c i d e a o f c o l d — w ̄ r l l l c o mb i n a i t o n a n d
s c h o l a r o fy o u ng e r a g e , we s h o u l d k no w i t i s g e n e r a l i z e d “ t y p h o i d f e v e r ” , wh i c h s i t h e n a me o f s e so a n a l e x o g e n o u s d i s e a s e . Th e b o o k e x p l a i n s he t o r i g i n l a

中医-绍派伤寒

中医-绍派伤寒

绍派伤寒以俞根初、何廉臣为代表医家的绍派伤寒以六经统摄三焦,提出寒温一统新论,为平息伤寒、温病派之争做出贡献。

望诊尤重望目,首创腹诊,用药轻清,为医林重视。

清代温病流行,吴中叶天士、薛生白、吴瑭诸家,提出外感热病由温邪所致,首创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形成了温病学派。

其间,在越地诞生了“绍派伤寒”。

绍派伤寒,以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而得名。

《通俗伤寒论》何秀山序曰:“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绍派。

”从其发展过程看,可分奠基和发展两个阶段。

在奠基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的医家有张景岳、俞根初、高学山、任沨波、何秀山等人。

俞根初是绍派伤寒的开山鼻祖,《通俗伤寒论》为绍派伤寒的代表作。

何廉臣著《重订广温热论》《感证宝筏》,变化《伤寒论》成法,继则给《通俗伤寒论》逐条勘证并加以发挥,使该书内容大增,为绍派伤寒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曹炳章补何氏之未竟,增订《通俗伤寒论》中卷之下及下卷,编《历代伤寒书目考》。

徐荣斋著《重订通俗伤寒论》,在理论研究及编辑整理绍派伤寒医著方面贡献卓著。

绍派伤寒的主要内容:1.学术观点:以六经统摄三焦、气血辨证,从表里寒热论治外感病,提出“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径”,认为伤寒派与温病派并不是冰火不容,只是由于两派各执一端、人为对立罢了,提出寒温一统新论。

2.诊断特点:望诊重观目,辨苔划分六经,首创腹诊。

3.用药特色:辨证重湿,施治主化,用药轻灵。

4.调养专法:专设瘥后调理诸法,示人治养并重之规范。

绍派伤寒对中医学的贡献:1.绍派伤寒的形成标志着中医学对外感热病认识和治法上的又一创新。

它包含的六经融合三焦、寒温自成一统的观点,不是对伤寒派、温病派的简单折中,而是对伤寒经典的深刻理解,对外感病实质的深入钻研,汲取吴中温病学派的学术精髓,结合绍地特殊的地理人文特点后提出的,有其独特的理论和辨证用药方法,丰富了祖国医学理论宝库,为平息伤寒、温病派之争做出了贡献。

2.在绍派伤寒学术体系的形成过程中,造就了一大批临床经验丰富,又有创新精神的医家。

伤寒派简介

伤寒派简介

伤寒派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注解•4参考资料•附:o1古籍中的伤寒派1拼音shāng hán pài2英文参考school in favour of the doctrine of exogneous febrile disease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3注解伤寒派为古代医学的一个学术流派[1]。

自从汉代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以来,后世医家,对该书加以注释、发挥者颇多[1]。

使仲景的伤寒论学说得以不断发展[1]。

明清以来,温病学说逐渐兴起并形成独立的学术派别[1]。

伤寒与温病之间的学术争鸣推动了伤寒学的发展[1]。

对外感热病尊张仲景伤寒学说的自成一大派,后世称之为伤寒派[1]。

4参考资料1.^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3.古籍中的伤寒派•《读医随笔》:[卷五方药类]仲景方当分四派以该全书之旨耶?窃尝反复《伤寒》一部,其方当分四派∶桂枝、麻黄、葛根、青龙、细辛为一派,是发表之法...•《伤寒悬解》:[卷二脉法下编]脉法下编提纲贱解此章之义则以下诸章决生断死之方起死回生之法悉具于此矣《伤寒悬解》清黄元御公元16441911年...•《重订通俗伤寒论》:前序吾绍伤寒有专科。

名曰绍派。

先任波而负盛名者。

曰俞根初。

行三。

凡男妇老少就诊者。

统称俞三先生。

日诊百数...•《伤寒括要》:自序伤寒证治。

自古难之。

始于仲景。

后贤纂述。

无虑百家。

而在人耳目间者。

十有余种。

不患。

畴能千支万派。

汇...•《伤寒心法要诀》:[卷三]易愈生证变凶也,乃邪正交争,生战汗之候,为将愈之兆也。

凡伤寒渴者,多阳证易愈,若忽然饮多寻常,消散无停,知酿...•更多古籍中的伤寒派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

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中医流派--伤寒学派

中医流派--伤寒学派

中医流派--伤寒学派在中医学术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都有过许多著名医家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

在中医各家学说领域里,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该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

其学术研究历千余年而不衰,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对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东汉医学家张机所著,成书于东汉末年。

《伤寒杂病论》代表丁东汉以前医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其特点是把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从而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体系,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由于该书具有极高的临床指导价值,一经问世,立即受到人们的青睐,当时名医华佗就曾赞誉:“此真活人书也”。

可惜的是,由于汉末战乱,该书问世后不久就散佚不全,未能广泛流传。

直到晋·太医令王叔和通过收集整理,将其书中的伤寒部分的内容重加编次,名曰《伤寒论》,成为流传后世的唯一传本。

后世医家所藉以研究的正是经过了王叔和重编的《伤寒论》。

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导致了后世医家在《伤寒论》条文真伪问题上长论》学术研究中的——个重要方面。

总之,伤寒学派诸家以研究张仲景的《伤寒论》为指归,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发挥,形成了阵容强大的伤寒学派。

根据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伤寒学派大致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一、宋金以前伤寒八家仲景《伤寒论》自叔和重编而流传后世,受到历代医象的普遍重视。

从晋迄宋,研治伤寒卓有成就者约有八大家,他们是晋·王叔和、唐·孙思邈、宋·韩柢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金,成无己。

兹分述如下:王叔和,字熙,晋太医令。

其对已散失不全的《伤寒杂病论》进行收集整理和重新编次,使《伤寒沦》得以保存并流传后世。

伤寒学派历史发展概略

伤寒学派历史发展概略

伤寒学派历史发展概略1.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发张仲景《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为主要课题的众多医家形成的一大医学流派。

迄今为止,这个学派的伤寒著作有千余种,七百余家之多,影响很大。

伤寒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历久不衰的原因,主要是《伤寒论》这部书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以及历代注家不断地充实与发挥。

《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成书过程,正如它的作者在自序中所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药录,并平脉辨正,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可见它的学术理论源于古医经家,其治法方药源于古经方家,并通过作者自己的临床观察而写成的。

这部书研究对象与实践基础,虽然是外感伤寒病,但它提供的辨证论治原则则具有普遍意义。

它总结了我国汉代以前的医学成熟,把古代理论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起来,理法方药比较完备,内容明确而系统,在中医学的发展中占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在当时,“华佗读善之曰,此真活人书也。

”后来孙思邈也有“江南诸师秘促景要方不传”之语。

历代医家崇奉《伤寒论》为“医门之规矩”,“治病之宗本”、“方书之祖”,无不对其高度评价与珍视。

然而,这部成于东汉末年的巨著,时值社会动乱,历遭兵燹,致使原书散失不全,而未得到广泛地流传与应用。

后世医家对这部书的搜集,整理。

研究与发挥的过程,也就是伤寒学派的形成、发展与兴盛的过程,大约可分三个发展阶段。

晋唐时期,为搜集、整理阶段此其以晋太医令王叔和为代表,对已经散失了的伤寒条文方证进行广泛地搜集、整理与编次,他自称:“今搜索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以防世急也。

”表明他是从脉、证、方、治入手,按照仲景辨证论治精神进行整理、编次的,因而是比较成功的。

但叔和撰次的《伤寒论》也未得到广流传,以致唐·孙思邈直到晚年著《千金翼方》时,才见到《伤寒论》,感叹“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到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不能钻仰。

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腹诊特色举要

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腹诊特色举要

浙江中医杂志2019年8月第54卷第8期•547•浙医春秋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腹诊特色举要卢建珍'裴静波2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浙江杭州311201摘要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腹诊与方药相结合,开启了腹诊辨证施治的先河,直到清代,名医俞根初为代表的绍派伤寒注重腹诊法,俞氏学习前代名医关于腹诊的相关理论,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证感悟,所编纂的《通俗伤寒论》中有专章讨论腹诊,观点独到,颇有特色,被后人称为“集腹诊之大成”。

关键词绍派伤寒通俗伤寒论腹诊俞根初绍派伤寒主要是指以江南地区浙江绍兴一带为主的医家,在考虑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绍地卑湿、温热多挟湿邪为患的特点)及人文状况(绍人喜酒水)下,主张融六经统三焦气血辨证,创立寒温一统论,探究并诊治广义伤寒疾病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医学流派"■俞根初为绍派伤寒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著有《通俗伤寒论》一书.其书被誉为绍派伤寒的“不朽之作”,推崇腹诊.有按胸腹一节,曰:“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何如,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

”⑷“腹诊”之名自此而始,兹将其腹诊特色总结于下,以飨同道。

1腹诊分区仲景在《伤寒论》中未见有专篇论腹诊及分区方法,只将胸腹部分为胸胁、心下、大腹、少腹四区而诊之⑷,俞氏在《通俗伤寒论》中详细介绍五脏六腑在胸腹部的部位层次,书中记载了心、肺、脾、胃、肝、胆、肾、小肠、大肠、膀胱等部位的具体位置;肺在胸腔的上部,心在胸膺之间,胃居膈下,大腹与脐部都是脾的范围,脐四围是小肠的区域,肾在脐下两腰.大肠在两肾之旁及脐下,同时脐下又有膀胱,肝主血室,小腹两旁称少腹.是血室的边际,亦属于肝,少腹上连季胁的部分,同样也属于肝,季胁上连肋骨的部分属于胆。

俞氏又将胸与腹分三停.即分三焦也。

上焦:在膈肌之上,心、肺、心包络居住之所;中焦:膈下的胃、胃下小肠、大肠、肝胆、脾都是;下焦:位于脐部以下,有膀胱、冲任、直肠,外肾(男),子宫(女)。

徐荣斋对绍派伤寒的贡献

徐荣斋对绍派伤寒的贡献

徐荣斋对绍派伤寒的贡献沈钦荣【摘要】Mr. Xu Rongzhai,contemporary TCM classical master, with fashion of exploring the origin of Shao School typhoid fever and starting Shao School study.wrote "Revise Commo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first was to make a summary,and second was elucidation,supplement and correction, extruding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without regulating structure; while the revision was all made from practice.%徐荣斋先生,当代中医经学名家,其学探绍派伤寒之源流、启绍派研究之风气。

著《重订通俗伤寒论》,一作提要,二作阐发、补充、辨误,突出实用性,不调整结构,而增删内容,都从临证实用出发。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5)004【总页数】2页(P487-488)【关键词】《重订通俗伤寒论》;绍派伤寒;徐荣斋;学术研究【作者】沈钦荣【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绍兴3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1徐荣斋(1911—1982),字国椿,晚年自号三补老人,浙江绍兴人,住城内缪家桥河沿。

徐老师从越中名医杨质安,又问业于曹炳章,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任教于浙江中医学院,著有《重订通俗伤寒论》、《妇科知要》、《内经精要汇编》、《读书数学与临证》,校点《医宗必读》等,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更是当代越医的杰出代表。

范永升《徐荣斋医学丛书·序》谓“先生之于医,可谓始于《内经》而终于《内经》。

中医传统特色在医院文化中的体现

中医传统特色在医院文化中的体现

浙江中医杂志2016年7月第51卷第7期关键词中医传统特色医院文化中医文化中医传统特色在医院文化中的体现应晓燕庄爱文李鸽伶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杭州310012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

医院文化则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医院文化不仅能营造中医院社会氛围和提高病人满意度,也是提高医院发展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提升中医院发展软实力。

《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提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范围非常广泛,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

在医院核心价值体系中要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融入到医院的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歌、院徽等,以及行为规范、环境形象中。

我们收集了国内发表的大量文献和省内中医院的文化建设相关资料,认为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传统特色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整理总结和推广应用。

1传统中医药文化在医院文化中的载体1.1院徽、院训、院歌: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仁、和、精、诚等理念,院徽、院训、院歌等往往就是最精髓的载体,比如河南省中医院为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院训为:承古纳今,厚德为民。

释义为:弘扬祖国医学,博采现代科技;廉医和谐诚信,人民健康至上。

医院还设置了院徽、院训主题墙[1]。

浙江省中医院的院训即为精诚,仁和;其院歌也很有中医传统特色:“医道承吴越,风雨起浙杭,八味播远名,沧桑系安康。

……杏林春日暖,橘井泉水香,湖畔勤耕耘,济世创良方……”歌词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1.2橱窗、宣传栏:橱窗是医院文化中最普及的载体,多体现传统中医药养生、古代中医名家、中医特色疗法、本院的医院文化特色等内容,比如浙江省针灸推拿医院就有文化长廊,展示中医文化和古代中医名家介绍。

湖北钟祥市中医院每个病区都有一块中医药宣传栏、中医药背景墙、医患沟通园地及体现中医文化的工艺画框,针对该病区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其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名医、养生歌诀、长寿歌诀、中医治未病、老年疾病预防等等[2]。

中医各家学说.绪论.伤寒学派

中医各家学说.绪论.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其 理论和价值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医学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THANKS
感谢观看
切诊
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皮肤等来判 断病情。
04
辨症施治原则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辨症施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强调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 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注重整体观念,全面考虑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 综合治疗。
注重预防和调养,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注重调理身体, 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复发。
跨学科研究和医学创新。
对未来医学的启示
1 2 3
强调个体化治疗
伤寒学派强调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为未来医学的 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有助于推动医学向更加 精准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重视预防和保健
伤寒学派注重预防和保健的理念,为未来医学提 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和生命质量。
弘扬传统医学文化
治法
治法是指针对不同证候的治疗方法。伤寒学派根据不同的证候,采用汗、吐、下、和等不同的治法,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3
伤寒学派的诊疗方法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01
望诊
通过观察病人的神态、气色、形态 等来判断病情。
问诊
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家族 史等来获取病情信息。
03
02
闻诊
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呼吸、咳嗽等 声音来判断病情。
病因
伤寒学派认为疾病的产生与外邪侵袭有关,主要是风寒等外邪侵犯人体,导致营卫不和、气血失调等病理变化。
病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伤寒学派认为疾病的发生与正气和邪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正气不足 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侵袭是疾病发生的外在条件。

伤寒学派概述

伤寒学派概述
全书体例:辨脉(《辨脉法》、《平脉法》)、辨证 (六经分证)、治疗可与不可;篇名:《辨XX病脉证并治》;条文。
精选课件
8
搜集整理阶段:晋唐时期
编成10卷,22篇,700余条,载113方,应用 药物82种。
叔和所增 :卷一、二《辨脉法》、《平脉 法》、《伤寒例》3篇,及卷七《辨不可发 汗病脉证并治》以下8篇。
“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穷方术……但竞逐荣势,企 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精选课件
4
《伤寒论》的成书及其影响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两汉隋唐之际,研究伤寒者众多, 惟仲景之理论自成体系,贡献最为 突出。
特点:诸家各抒己见,各有独到,各有特长,无学术争鸣
精选课件
15
发展兴盛阶段:明清时期
围绕《伤寒论》的编次注释、研究方法、六经本质等问题, 展开激烈的学术争鸣,伤寒学派内部形成不同的派系。
1. 错简重订派
代表人物 方己之误
精深
(2)考据成就很大,对太阳篇的研究
– 深入研究与学派形成
– 明清时期
发展、兴盛阶段
– 宋金前伤寒八家
王叔和 孙思邈 韩祗和 朱肱 庞安时 许叔微 郭雍 成无己
– 明清伤寒三派
错简重订派 维护旧论派 辨证论治派
精选课件
6
搜集整理阶段:晋唐时期
王叔和治《伤寒论》
生平
名熙,西晋时高平(今山东微山、 邹县一带)人,曾任太医令。
《伤寒九十论》 《伤寒发微论》 《伤寒百证歌》 《伤寒补亡论》
《注解伤寒论》 《伤寒明理论》
《药方论》

伤寒学派的发展

伤寒学派的发展

围绕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探讨张仲景论治伤寒(古代外感发热性疾病的总称)的学说和辨证论治规律,以及研究张仲景本人、《伤寒论》版本流传的一批医学家。

自从汉末张仲景著《伤寒论》以来,历史上对它研究的有四五百家之多。

该书最早的编次者是晋代的王叔和,他尤其重视从治法研究《伤寒论》。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晚年才得见张仲景的著作,他在六经分类条文的基础上,又采取突出主方,以方类证的办法整理《伤寒论》,以利临床验用。

同时他认为凡疗伤寒,不出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汤这三方三法的范围,希望以简驭繁把握《伤寒论》的精髓。

但当时张仲景的医著、医术流传不广。

《伤寒论》广泛传播并得到深入研究始于宋代。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的《伤寒论》为学者提供了定本。

整理者之一的林亿,率先提出《伤寒论》113方、397法之说。

宋代的朱肱、韩祗和、许叔微、庞安时等,均有著述,各抒心得。

例如朱肱《类证活人书》认为,《伤寒论》的六经,就是足三阳、足三阴六条经络,这种以经络论六经的见解最先触及了《伤寒论》六经实质这一重要问题。

在这一时期,《伤寒论》研究厥功甚伟的是金代的成无己。

成氏《注解伤寒论》,首次博引《内经》诸说,以释仲景辨证施治的道理,开引经析论、以经解经的研究法之先例。

至明末,不仅研究《伤寒论》的学者倍增,而且在伤寒学派中又分成许多流派。

明代学者治《伤寒论》强调学仲景非拘执其方“,而是致力于阐扬他的”法“,也就是辨证施治的原则。

为了不走因循旧时随方衍义的旧套路,便于阐发《伤寒论》的精华,明末的方有执推出了”错简“说,认为通行的《伤寒论》年代久远,简编错乱,虽经王叔和编次,仍存在不少人为的错乱,因此他提出了自己的重订编次主张。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他在《伤寒论条辨》中,削去《伤寒例》,把卫中风、寒伤营、营卫俱中伤风寒立说,并作为仲景原书要旨,其实与孙思邈的麻、桂、青龙三方三法名异而实同。

清初喻嘉言附和“错简”说,将方有执的主张又演为“三纲鼎立”说,即“冬月伤寒”为大纲,伤寒六经中以太阳经为大纲,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

近二十年对民国时期医家研究《伤寒论》状况之概述

近二十年对民国时期医家研究《伤寒论》状况之概述

中医文献杂志近二十年对民国时期医家研究《伤寒论》状况之概述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1203)王春颖叶进A摘要:民国时期,中医学家们意识到在临床上能求诸实效是中医得以生存与发展直观而有效的途径,因此在这一时期研读《伤寒论》经典,探讨其经文旨归的文章相对比较集中,并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临床水平的伤寒学派医家,他们取得的成就与其重视及应用《伤寒论》有重要关系。

本文就近二十年对民国时期《伤寒论》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民国医家伤寒论研究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R222.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737(2019)04-0067-04民国时期,在激烈的中西论争中,中医首当其 冲,被推向“废止”边缘[1]。

中医界在此危急存亡的 关键时期,迅速觉醒,奋起抗争,兴办中医教育,创 办中医刊物,努力探索求存图兴的道路。

《伤寒论》以其理法方药所具有的临床实践性,成为中医界以 实效求生存的必然选择[2]。

该时期有诸多学术特 色鲜明、临床疗效卓越的中医大家,对《伤寒论》进 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内容涉及广泛,研究程度深入, 形成了近代《伤寒论》研究的高潮[3],因此系统地探 索民国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与应用是很有必要 的[4]。

笔者查询中国知网1998 ~2018年以研究民国时期《伤寒论》为主题的论文,概括近二十年来学 界对民国时期《伤寒论》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对《伤寒论》文献理论的研究1.版本研究民国时期,国内外发现了多种古版本《伤寒 论》,这一时期的医家学者对《伤寒论》的古版本展 开了活跃研究。

如张氏[5]根据民国医家的著述、文章等,梳理此时期发现《伤寒论》古版本的来龙去 脉,介绍了湘古本、涪古本、桂林古本、白云阁本及 康平本的发掘、刊行过程。

吴氏[6]引用民国医家著 述原文,分析了湘古本、涪古本、白云阁本的刊印过 程。

黄氏[7]参考民国时期的著述,对康平本、桂林 古本的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与评析。

刘绍武----三部六病教学总结

刘绍武----三部六病教学总结

刘绍武“三部六病”第一篇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与三部的划分三部六病学说是中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刘绍武先生(1907-2004)多年研习《伤寒论》后提出的崭新学说。

该学说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成了一套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完整体系。

他来源于《伤寒论》,又是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挥。

马文辉系刘绍武先生弟子,三部六病医学流派学科带头人,第二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承担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培训基层医生千余名,编写了以《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和《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为代表的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了以《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伤寒论〉的三部定位和六病辨证》等为代表的专业论文四十余篇,研制开发了皮康合剂等六类制剂品种。

三部六病学说依据人体可区分为整体、系统、局部组织器官三个层次,逐渐形成了整体气血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局部证治观三部分内容,其中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三部六病学说的主体部分。

本系列的前半部分着重讨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整体气血论将在本系列稍后篇章中详细论述,局部证治观由于体系庞大,内容丰富,限于篇幅,不能尽述,故在本系列最后篇章中举具体疾病为例加以论述,以呈现其基本面貌。

一、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以《伤寒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伤寒论》的哲学思想源于《周易》“一分为二”和“一分为三”的思想;《伤寒论》受《内经》影响也很深,但并非借鉴了其经络思想,而是取法于《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开阖枢”的思想。

《周易》“一分为二”的阴阳属性论是《伤寒论》辨证分型的总纲。

一分为二、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宇宙间的普遍法则,《伤寒论》把这种阴阳属性论引入了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同时把抽象的哲学阴阳变为具体的医学阴阳。

《周易》“一分为三”的三极结构论是《伤寒论》辨证定位的基础。

三极上中下,三才天地人,三极和三才是《周易》结构层次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陈祖皋传承绍派伤寒诊治外感发热疾病学术特点述要

陈祖皋传承绍派伤寒诊治外感发热疾病学术特点述要

作 用优 于麻 、 桂。 先生 时常用麻 黄汤 、 麻杏生 甘汤 、 小 青
龙汤、 大青 龙汤 、 白虎 汤 、 承气 汤 、 小柴 胡汤 、 理 中丸 、 乌
梅丸 、 麻 黄附 子细辛 汤 、 四逆 汤等 仲景经方结 合藿香 正
气散 、 三仁 汤 、 藿朴 夏苓 汤 、 甘露 消 毒丹 、 葱 豉桔 梗汤 、 蒿芩清胆 汤 、 羚角钩藤汤 等时方或绍派伤寒方进行加减
清 热透 邪 , 神 昏烦 躁狂 语不 安者 , 加 服 安宫 牛黄 丸 ; 白 痦变 为枯骨 色 , 并渐平伏 , 乃邪 传营 、 血分 。 若 邪气纯 入 血分 , 则 白痦平 伏不见 , 此 时可用藿朴 夏苓 汤加凉血 开
窍之 品。
多 次 问业 于 先生 , 获 益 匪浅 。 今不 揣 固陋 , 希 冀 把 先生 运 用绍派 伤寒 治疗外 感发 热疾病 学术 特点作 一 简单介
绍, 以期 抛砖引玉 , 并 飧 同道 。
1 六经 分证 。辨证精 到
先生对 厚腻苔 的辨证也有 自己的体会 。 时常有 医者
看到厚腻苔认 为均为湿浊 中阻所 致 , 习用藿朴夏苓等芳 化湿 浊之剂 , 有 的收效甚微 。 先 生认为看 到厚腻 苔除 了 寒湿 、 湿热 为患 外 , 目前 更 多为 湿毒 所致 , 往 往 与患者 早期 应用抗 生素 、 服退热 药 、 不恰 当使用 清热解 毒 中成 药或 过多进 食油腻 鱼腥有关 , 除了表现厚 腻苔外 , 舌色 黯红 甚 至瘀 紫 , 苔腻 干无 津 , 甚或 积粉 苔 , 此 时宜 化湿
热往来 , 神昏 , 舌边 红绛 等 , 用 藿 朴 夏苓 汤 加 木通 、 竹 叶、 灯心草、 连翘 心 以清心 营 , 并加 石膏 、 芦根、 青蒿 以

明清伤寒辨证派代表医家学术思想研究

明清伤寒辨证派代表医家学术思想研究

明清伤寒辨证派代表医家学术思想研究中国的医学发展史也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也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在明清时期。

在明清时期,伤寒辨证派成为主流,形成了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

而这一时期,代表伤寒辨证派的医家学术思想也被不断深入研究和发展。

本文就以明清伤寒辨证派代表医家学术思想为主题,结合当地史料,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明清伤寒辨证派的发展历史明清伤寒辨证派起源于古代,但只有在明清时期才有显著发展,由明初冯玉祥所创立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伤寒辨证派的基础。

此以后,伤寒辨证派的思想以千百年如一日的稳定性发展,由近代医学知名学者张仲景和李时珍等人来完善,促成了伤寒辨证派在明清时期的发展。

二、明清伤寒辨证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1、张仲景:张仲景(150-219年)是明朝知名的医学家,代表了中国伤寒学的发展。

他的学术思想主要是以伤寒辨证派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建立起治疗思路和药物前提,使伤寒辨证派在明清时期有了更多的发展。

2、李时珍:李时珍(1518-1593年)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学家,他的学术思想是以张仲景的伤寒辨证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发展伤寒辨证派的学术思想。

他发现了许多新的药物成分和理论,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思想基础。

三、明清伤寒辨证派代表医家学术思想的影响明清时期的伤寒辨证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影响着中国整个传统医学理论的发展。

它们将伤寒辨证派的核心思想,即观察、诊断、把握病因,加以提炼,融入到日常病人诊疗中去,使得伤寒辨证派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和壮大。

而这种学术思想,更进一步影响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后续的学术研究和中药的实践研究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综上所述,明清伤寒辨证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在明清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影响着中国伤寒辨证派的发展历史,也影响着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发展,为我们今天研究传统医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因此,在研究明清伤寒辨证派代表医家学术思想时,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代表他们的思想,而且要注意研究它们的发展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派伤寒的理论发展及学术传承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2009年6期摘要作者把以俞根初为代表的“绍派伤寒”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论奠基时期、理论发展时期和理论完善时期;同时,对注释、勘订《通俗伤寒论》的医家同“绍派伤寒”创始人之间的学术传承关系加以梳理,以便使我们对“绍派伤寒”的学术发展脉络有所了解。

关键词绍派伤寒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医学术发掘
“绍派伤寒”医学流派,主要是指以浙江绍兴地区为主的医家,在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和人文条件下,以温热外感病,尤其是湿温病,作为研究的对象,把伤寒学与温病学理论相互融合,探究广义伤寒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医学流派。

这一流派以俞根初所著的《通俗伤寒论》而得名。

由于历史的沿袭,浙江绍地尤其把伤寒划为一个独立的专科,治疗外感病无论在理法方药上,都有着专门的理论体系。

浙东绍兴地区,以张景岳为首的“温补学派”和以俞根初为首的“绍派伤寒”,与以朱丹溪为首的“滋阴学派”、以张遂辰、张志聪为首的“钱塘医派”、以陈无择、王硕为首的“永嘉医派”相互辉映,相互借鉴,造就了浙江一带中医学术流派林立,学术思想活跃的繁荣局面。

1绍派伤寒的理论发展阶段
“绍派伤寒”的医学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大致可分为理论奠基时期、理论发展时期和理论完善时期三个阶段。

1.1 理论奠基时期:重要的人物有张景岳、俞根初、何秀山、高学山、任漏波、章虚谷等。

绍派伤寒的理论渊源可上溯至《内经》、《伤寒论》及明代张景岳的《伤寒典》。

绍人张景岳在治外感病时常宗张仲景《伤寒论》,然其师古而不泥古,强调因地制宜,活法圆机。

其治内伤杂病,尤重视温补调理,认为南方人体质本弱,不宜苦寒攻伐,应以培补元阳为法,被后世推为“绍派伤寒”之开山鼻祖。

至清代俞根初著成《通俗伤寒论》一书,主张六经辨证
与八纲辨证、气血辨证、三焦辨证相结合,病名上统称一切外感时病为“伤寒病”,大大丰富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内涵口]。

何秀山为《通俗伤寒论》酌加按语,并把自己的临证心得融入其中,使其医学理论更趋明晰。

高学山对喻嘉言《尚论篇》条文加以辨注,任漏波著《医学心源》,章虚谷撰《伤寒论本旨》,为伤寒与温病学理论的进一步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2理论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何廉臣、邵兰荪、胡宝书等。

何廉臣继承了张景岳、俞根初的医学思想,从实践出发,发展“绍派伤寒”理论。

何氏倡导寒温兼融,主张以六经辨温热病,并商榷叶天士卫气营血学说,融伤寒、温病理论于一炉,在寒温辨治两法的融合上有其独到的经验。

邵兰荪、胡宝书等人亦毕生致力于运用、发展“绍派伤寒”理论,亦为“绍派伤寒”的代表人物。

1.3理论完善时期:代表人物有何幼廉、何筱廉、曹炳章、徐荣斋、连建伟等。

由何幼廉、何筱廉、曹炳章共同编校、补苴,1934年3月,《通俗伤寒论》十二卷本由上海六也堂书局刊出。

在曹炳章先生的指导下,徐荣斋对《通俗伤寒论》按照“点缀者删削之,繁杂者合并之,罅漏者补正之,并加按语以发明之”的原则进行了重订,名为《重订通俗伤寒论》,于1956年1月,由杭州新医书局、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此后,徐氏又采纳了全国各地读者的反馈意见,对全书加以修订,个别文字加以修润,于1959年2月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一时风靡全国中医学界。

连建伟以此为底本进行了再一次修订,名为《三订通俗伤寒论》。

经过几代人不懈地努力,使得《通俗伤寒论》理论体系更为合理、系统而缜密,以《通俗伤寒论》为理论依托的“绍派伤寒”更趋完善。

2绍派伤寒的学术传承——绍派伤寒的创始人及注解、勘订《通俗伤寒论》的医家
“绍派伤寒”的理论渊源可上溯至《内经》、《伤寒论》及明代张景岳的《伤寒典》。

绍人张景岳治疗外感病,在宗张仲景《伤寒论》的同时,又强调要灵活变通,被后世推为“绍派伤寒”之开山鼻祖。

清乾隆、嘉庆年间,俞根初所著的《通俗伤寒论》,其取法源于仲景,而又汲取朱肱、方中行、陶节庵、吴又可、张景岳等诸家思想,融入仲景经典理论之中,为
“绍派伤寒”的真正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俗伤寒论》后经绍地名医何秀山对其逐条酌加按语,何廉臣重新校勘,何廉臣之子何幼廉、何筱廉及门人曹炳章共同编校、补苴,徐荣斋对《通俗伤寒论》十二卷本进行重订,编撰成《重订通俗伤寒论》。

后由连建伟修订《重订通俗伤寒论》为《三订通俗伤寒论》。

2.1俞根初:俞根初(1734—1799),名肇源,清末绍兴陶里乡名医。

俞氏之先祖世代习医,至根初已历十数代。

俞氏医名显赫,治验颇丰。

由于江浙历来重视对仲景《伤寒论》的研习,祖祖辈辈在传承伤寒理论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俞根初受前辈的影响,对《伤寒论》研究颇深,他结合前人的医学理论及自己四十余年的临证心得,著成《通俗伤寒论》一书,用六经辨证的思想统论所有的外感疾病。

书中他所提出的六经钤百病,治病尚六法,四诊重胸腹,外感审兼夹,传经辨三化,治病分层次,数法常并用,治疗畅气机,施治主清化,用药多轻灵,病后宜护理等内容,奠定了“绍派伤寒”坚实的理论基础。

他曾说:“治伤寒兼证稍难,治伤寒夹证较难,治伤寒变证更难,治伤寒坏证最难。

盖其间寒热杂感,湿燥互见,虚实混淆,阴阳疑似,非富于经验而手敏心灵、随机应变者,决不当此重任,日与伤寒证战”。

其高超之医学境界由此可见一斑。

2.2何秀山:何秀山为俞根初之挚友,绍地长乐乡名医。

何氏在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三卷手抄本基础上,逐条酌加按语,或作阐发,或作补正,使俞氏一生辨证用药之卓识雄心,昭然若发,其发蒙“绍派伤寒”思想之功实不可没。

何氏对《伤寒论》的研究有着很高的造诣,亦为治外感时病之高手。

其临证常以六经钤百病,在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基础上,根据疾病兼证、夹证、变证、坏证之不同,“凡遇纯实证,每参以张子和法;纯虚证,每参以张景岳法;实中夹虚证,虚中夹实证,每参以张石顽法。

庶几博采众法,法法不离古人,而实未尝执古人之成法也。


2.3何廉臣、何幼廉、何筱廉:何廉臣(1861—1929),名炳元,为何秀山之孙,何氏祖孙二人在完善与传播“绍派伤寒”理论过程中,都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何廉臣重订戴天章之《广温热论》、吴贞之《伤寒指掌》(后更名为《感证宝筏》);何氏不辞辛苦,收集当时全国名医经验,编撰成《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并逐案附以按语,褒评之余穿插个人见解;
继则给《通俗伤寒论》逐条勘证,变化《伤寒论》之成法,并加以发挥,使该书内容大增,从三卷扩充到十二卷,可以说是“绍派伤寒”理论的第一次大集成;尔后,又编著《湿温时疫治疗法》、《增订时病论》,校刊许叔微《伤寒百证歌注》、日本丹波氏《伤寒广要》、《伤寒论述义》,浅田栗园的《伤寒论识》,进一步阐发和补充了“绍派伤寒”的学术观点。

他认为:临证中时病多于杂病,伏气多于新感,在时病中,类湿、寒包火者居多;其辨证中重视湿邪与伏气,用药喜芳淡清透。

何氏在俞根初治疗六经病证发汗剂、和解剂、攻下剂、温热剂、清凉剂、滋补剂的基础上,结合老师樊开周的临证经验、诸家名医的特色方剂及西医学理论,发展为治疗温热病八法,即发表法、攻里法、和解法、开透法、清凉法、温燥法、消化法、补益法。

何幼廉、何筱廉为何廉臣之子,何廉臣校勘《通俗伤寒论》,初稿曾在《绍兴医药学报》“大增刊”发表,后因何廉臣先生逝世而暂停。

民国二十一年(1932),受上海六也堂书局之邀,遗稿由何廉臣之子何幼廉、何筱廉,门人曹炳章共同编校,并由曹炳章执笔,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冬补苴续成。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三月,由上海六也堂书局刊出《通俗伤寒论》十二卷本。

2.4曹炳章:曹炳章(1878 1956),字赤电,又名彬章、琳笙,浙江鄞县人。

14岁随父显卿迁居绍兴,进药铺学徒,学徒期满后从医,师从于方晓安。

何廉臣为曹氏之间业师,二人共同创办《绍兴医药学报》,曹氏任编辑。

他提出“统一病名”及编印“中医处方新衡旧称对照表”等建议,得到业界好评。

曹氏精内、妇、儿科,尤擅喉证,临证精通舌诊。

临床用药主张加减变通,遇疑难危病,往往独具慧眼,或补或泻,进退自如。

其专心著述,已出版者有《喉痧证治要略》、《暑病证治要略》、《秋瘟证治要略》、《彩图辨舌指南》、《瘟痧证治要略》等。

补注、批校、增订者,有《潜斋医学丛书十四种》、《临证医案笔记》等。

主编《中国医学大成》,选辑历代珍本、善本医著及自撰医药论说计365种,惜因战乱,刊印未半即停。

曹炳章补何氏未竟之《增订通俗伤寒论》中卷之下及下卷,撰写《通俗伤寒论绪言》,并编《历代伤寒书目考》,在理论研究及编辑整理“绍派伤寒”医著方面,贡献尤殊。

2.5徐荣斋:徐荣斋(1911—1982),在曹炳章先生的指导下,徐荣斋结合了一些中西医学汇通的思想,对《通俗伤寒论》十二卷本进行了重订,对原书第二章六经方药中周越铭附入的方歌及第六章增附的“六经舌苔歌”,第十二章第四节“情欲调理法”予以删除,六经部分
补入陈逊斋的“六经病理”;脉象部分补入姜白鸥的“脉理新解”,其他节目有重复的,均予适当合并,名为《重订通俗伤寒论》。

徐荣斋著《重订通俗伤寒论》,并撰写其他有关研究“绍派伤寒”的学术论文,为扩大“绍派伤寒”学术思想在中医学界的影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绍派伤寒”的医家一代代秉承了“绍派伤寒”的医学理念,并不断融入各自的医学心悟,从而使“绍派伤寒”医学真正成为切实好用、疗效确切的实际之学。

这些成果与这些医家毕生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绍派伤寒”源于经典,学以致用,推陈出新,值得后人认真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