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知识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力的分类: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是指多个力的合力,分力是指一个力的分解。
4.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5.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6.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 力的单位:牛顿(N)。
8.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引力常数有关。
9. 重力的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下。
10. 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11. 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由于表面的粗糙程度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12.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13.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滑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即将开始运动时的摩擦力。
14. 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发生形变时所具有的能量。
15. 弹簧的弹性系数:表示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机械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3. 动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4.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5.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重力势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的一半。
6.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7.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当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物体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三、压强和浮力1. 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3. 液体的压强特点: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液体的压强传递规律:液体的压强通过连通器传递。
5. 浮力的概念:液体对物体的向上托起的力。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结构、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八年级下册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运动与力1. 直线运动:在运动学中,直线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其特点是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图像的绘制方法。
2. 力: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速度或改变运动状态的作用。
我们学习了力的定义、单位以及力的合成、分解。
同时,还学习了弹簧弹力、重力、摩擦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作用。
3.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
分别是: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
我们学习了这些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二、光学1. 光的传播:光传播的方式有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
我们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
2. 反射现象:光在与界面相遇时,部分或全部被界面反射回来。
我们学习了入射角、反射角的测量方法以及反射定律。
3. 光的折射: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我们学习了折射定律以及折射率的计算方法。
4. 光的色散:光在经过某些媒质时,由于折射率对波长的依赖性不同,产生不同的折射角而分离成不同颜色。
我们学习了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5. 平面镜和球面镜:我们学习了平面镜和球面镜的特点、成像规律、焦距的计算以及应用。
三、电学1. 电流与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
我们学习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元件以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 电压和电阻:电压是电流推动电荷流动的动力,电阻是电流在电路中受到的阻碍。
我们学习了电压的计算方法和电阻的影响因素。
3. 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电阻定律描述了电阻与电阻值、长度和截面积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则是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8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8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和压力1.1 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导致物体的形状、大小、速度、方向甚至状态发生变化。
1.2 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它的大小取决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表面的积累性质。
第二章运动2.1 运动的描述运动可以通过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指标来描述,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
2.2 力和运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如给物体施加力可以使其加速或改变方向。
第三章力与压力的应用3.1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阻碍力,可以导致物体减速或停止运动。
3.2 弹力弹力是一种恢复力,当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弹力。
3.3 杠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通过改变力臂和力的大小,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或缩小。
第四章力学4.1 动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4.2 质量与重力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4.3 能量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或产生热量的能力,它有各种形式,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等。
第五章飞行器的原理和应用5.1 飞行器的原理飞行器是利用动力装置在大气中飞行的机器,其原理涉及空气动力学、动力学和控制理论。
5.2 火箭的原理火箭是一种利用推进剂排出的气体来产生推力,从而实现飞行的装置。
第六章机械能与机械效率6.1 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它可以随着物体的运动和位置改变而改变。
6.2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它是衡量机械装置性能的指标。
第七章光学7.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遇到不同介质时会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解释镜子、透镜等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
7.2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经过各种介质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现象。
第八章声学8.1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一种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波,它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受到介质性质和外部条件的影响。
8.2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包括频率、振幅、波长等,这些特性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音量和音色。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那么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八年级下册物理必备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必备知识点一、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位置是标志运动的重要概念,位置的变化导致运动。
二、速度和加速度1. 速度:速度的大小是单位时间内所经过路程的长度,速度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
速度的公式为:v=Δs/Δt。
2. 加速度: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加速度的大小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的公式为:a=Δv/Δt。
三、牛顿运动三定律1. 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合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如果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2.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ma。
3. 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功和能1. 功:功是力对物体的做用,功的大小与力的大小、物体的位移及力和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
功的公式为:W=F·s·cosθ。
2. 功和能的转化: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状态,有正功和负功之分。
当物体受到正向的净合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增加;当物体受到负向的净合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减小。
五、机械能守恒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机械能守恒是指在没有外力做功或只有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六、简单机械1. 杠杆:杠杆是一种用来传递力量和运动的简单机械,包括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2. 滑轮:滑轮是一种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简单机械,利用滑轮可以减小施力的大小。
七、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2. 光的成像:凸透镜具有使平行光汇聚成像的特点,凹透镜具有使入射光发散成像的特点。
八、电学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运动过程,电流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有关,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
2. 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通过的阻碍,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推或拉的作用。
-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张力等。
2. 力的测量- 力的单位:牛顿(N)。
- 弹簧秤的使用:通过观察弹簧的形变来测量力的大小。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 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
4.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 速度和加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5.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压强和浮力1. 压强-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 压强的计算公式:P=F/A,其中P是压强,F是作用力,A是受力面积。
- 液体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力。
2. 浮力- 浮力的产生:物体浸入液体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 浮沉条件: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关系决定物体的浮沉状态。
三、简单机械1. 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力臂、重臂、动力和阻力。
-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2. 滑轮- 滑轮的类型:固定滑轮和动滑轮。
- 滑轮组:多个滑轮组合使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 滑轮的省力原理:通过增加作用力的作用距离来减少所需的力。
3. 斜面和螺旋- 斜面:通过增加运动距离来减少所需的力。
- 螺旋:通过增加旋转的距离来达到省力的效果。
四、功和能1. 功- 功的定义:力作用于物体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时所做的工作。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力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调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完整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归纳
力的大小――――――――――线段长力的方向――――――――箭头的指向 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其中:△x =x -x 0 表示弹簧的形变量。
一、力的基本概念: 第七章 力1、定义:力是的作用。
(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符号:)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 ,并且作用在②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③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和受力物。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一可以改变物体的,二可以使物体的改变。
其中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物体运动 的变化,二是物体运动的改变。
4、力的、 和 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力的三要素。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有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
二、弹力1、知道什么是塑性和弹性:2、什么是弹力?3、弹簧弹力的的大小:(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1)、拉动弹簧:轻轻拉动几下,防止其卡住。
2) 、了解量程:知道测量力的最大范围(量程)是多少。
3) 、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知道每一大格,最小一格表示多少牛(N )。
4) 、校零:检查指针是否对齐零刻度线,若没有对齐,需要调节至对齐。
使用中:1)、不能超量程使用。
2) 、测力时,拉力要沿着弹簧轴线方向。
3) 、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三、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都是 )2、重力的方向总是。
3、重力的大小(重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
G = mg其中: g = 9.8N / kg ,表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 。
4、重心:物体上各部分重力集中效果的等效作用点。
1)物体上各部分都有重力;2)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它的几何中心;3)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5、不同状态下物体重力的示意图:第八章运动和力一、牛顿第一定律1、对力和运动的认识发展历程:亚里士多德: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物体不受力,将一直运动下去;笛卡尔:物体不受力,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整理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2、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就是力的示意图。
6、相互作用力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二、弹力1、弹性与塑性(1)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弹性。
(2)物体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2、弹力(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拉力等。
3、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使用方法: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量程。
②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若不在,应调零。
③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三、重力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用字母 G 表示。
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是 G = mg,其中 g = 98 N/kg(在粗略计算时,g 可取 10 N/kg)。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四、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量1.1 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组成的。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粒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1.2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含有多少个微观粒子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mol)。
物质的量可以用质量除以摩尔质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粒子数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来表示。
1.3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克/摩尔(g/mol)。
1.4 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1摩尔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其值约为6.022×10^23个/摩尔。
知识点二: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原子、离子或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产生新的物质。
2.2 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是指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指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新物质。
2.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关系的式子。
2.4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不同类型。
知识点三:溶液和浓度3.1 溶液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剂是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3.2 浓度浓度是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3.3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4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3.5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之比,单位是摩尔/升(mol/L)。
知识点四:电学基础4.1 电流电流是指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4.2 电压电压是指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能力,单位是伏特(V)。
4.3 电阻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Ω)。
4.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指在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I = V/R,其中 I 表示电流,V 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和重点笔记一、电学知识点1. 电流和电压- 电流:指电荷流动的一种形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 电压:指电势差,是带电体之间的电位差,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伏特(V)。
2. 电阻和欧姆定律- 电阻:指阻碍电流通过的物体特性,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 欧姆定律:电流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公式为V=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3. 并联和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指电流在分支中同时流动的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之和。
- 串联电路:指电流在一条线路上依次流动的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4. 电功率和电能- 电功率: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
公式为P=VI,其中P表示电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 电能:指电流在电路中传递的能量,用符号E表示,单位是焦耳(J)。
公式为E=Pt,其中E表示电能,P表示电功率,t表示时间。
二、光学知识点1. 光的传播路径- 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
- 反射:光遇到光滑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折射:光通过不同折射率的介质边界时,会改变传播方向。
折射定律为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2. 光的颜色和频率-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高,颜色越偏紫蓝;频率越低,颜色越偏红。
- 可见光谱: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光波由高频率的紫外光到低频率的红外光组成,其中包含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3. 光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定律: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相对于法线的角度。
- 折射定律:光线通过介质边界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由折射定律决定。
4. 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心较厚,两面弯曲,使光线向中轴线收敛,能够使物体放大,用于放大镜、显微镜等。
八年级下册物理必学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必学知识点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在初中阶段,物理学是学生必修的一门科目。
八年级下册物理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为您介绍其中必学的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1. 运动的物理量根据运动物体的状态,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刻度来描述其运动。
运动的物理量有位置、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等,这些物理量可以联合描述运动过程。
2. 运动的基本概念物理学中有许多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等等。
这些基本概念是其他物理概念的基础。
3. 运动图象运动图象是描述运动过程的一种方法,通过画出时间和位置/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图像来描述运动特征。
这种方法通常用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二、力的作用和力的效应1. 力的概念和力的物理量力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有质量、运动状态和方向等特征。
力的物理量包括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等力系统如果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这些力的合力的大小为零,则这称为等力系统。
等力系统的特点是合力为零,故物体在其内部保持平衡状态。
3.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力学的基础,是力学中的三大定律之一。
其中第一定律又称运动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又称牛顿定律,第三定律又称作用反作用定律。
这些定律揭示了力对运动状态、加速度、动量等物理量的影响。
三、能量和其守恒定律1. 功和势能功是描述力作用成果的大小的物理量,是力和路程的乘积。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能够执行功的潜在能量,是能够被释放做功的能量。
2. 动能和机械能动能是描述运动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用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比的形式来表示。
机械能是包括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通常用于描述机械系统的状态。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描述能量在物理系统中的转换和守恒的原理。
它表明,能量不会凭空消失,而是只能在物理系统中转换。
这种定律在物理学和工程学的许多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八年级下册物理的必学知识点主要包括运动的描述、力的作用和力的效应、能量和其守恒定律。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1. 力学基础
-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计算
- 力的平衡条件
- 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2. 运动和力
-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
- 牛顿运动定律
- 惯性定律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能量
- 能量守恒定律
- 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能量转换和转移
4. 机械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运动的图象表示
- 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5. 流体力学
- 流体压强的概念
- 帕斯卡定律
- 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 伯努利方程
6. 热学基础
- 温度的概念和测量
- 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 热膨胀和收缩
- 热力学第一定律
7. 光学基础
-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
- 折射定律
- 光的色散现象
8. 电学基础
- 电荷、电流、电压的概念
- 电路的基本组成
- 欧姆定律
-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 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
9. 电磁学
- 磁体和磁场
- 电流的磁效应
- 电磁感应现象
-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10. 物理实验
- 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
-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 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 常见物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机械运动。
1. 速度。
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的多少,它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速度的计算公式,v=Δs/Δt。
速度的图像表示,速度-时间图像。
2. 加速度。
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a=Δv/Δt。
加速度的图像表示,速度-时间图像。
3. 力和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作用在它上面的净力,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
二、压强和浮力。
1. 压强。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压强的计算公式,P=F/A。
压强的应用,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
2. 浮力。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浮力的应用,鱼在水中的浮力、气球在空气中的浮力。
三、热学。
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的定义,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的计量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
热量的定义,物体内能的传递形式。
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2.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定律一,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定律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不自流定律。
四、光学。
1.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反射应用,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
2.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光的折射应用,棱镜的分光、水晶的折射。
五、电学。
1.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导线、电阻、开关。
电路的分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2. 电压和电阻。
电压的定义,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大小。
电阻的定义,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
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六、声学。
1.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15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15篇】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篇1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_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1)F浮G,上浮(3)F浮=G,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F浮G,上浮(3)F浮=G,悬浮。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光的传播特性:直线传播、折射、反射、散射等。
2.晶格结构:晶体的组成、晶格参数、晶体的结晶方式等。
3.阻力与电阻: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受到阻力作用,表现为电阻,阻
力与电阻的计算方法等。
4.电路基本原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的串并联电路等。
5.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的定义、磁场力线、磁通量等。
6.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与互感、电磁感应中的能量
转换等。
7.电磁波:电磁波的特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接收等。
8.热学基本概念:温度、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9.相变现象:固体、液体、气体的相互转化过程及其规律,相变时物
质的热量变化。
10.火灾与消防:火灾的成因、分类及预防方法等,灭火器使用方法,火场逃生方法等。
11.机械功及能量守恒定律:力做的功与功率、机械能的类型及能量
守恒定律等。
12.气压和浮力:气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浮力原理及其应用等。
13.物性: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过程等。
14.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的基本概念、热效率的计算及其应用等。
15.物理实验方法:物理实验中的仪器、测量方法、误差及其控制方法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光的反射与折射1.1 光的反射定律当光线射到平滑的镜面上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1.2 光的折射定律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中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成一定比例关系,即正弦定律。
1.3 凸透镜成像当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被透镜聚集成一点,称为焦点;当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方时,透镜会将光线聚集成物体的实像。
第二章电的基本性质2.1 静电基本规律摩擦带电、接触带电、感应带电,电荷量守恒。
2.2 电路基本性质电流的定义及单位,欧姆定律(伏安定律),电阻的定义及单位,串联与并联电路。
第三章磁场与电磁感应3.1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的产生、磁场的方向和大小、磁力作用的规律,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3.2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3.3 交流发电机与变压器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和组成,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
第四章物质的三态及状态变化4.1 物态变化的基本特征凝固、熔化、汽化、液化的基本特征和图像表示。
4.2 物态变化的分子解释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从分子角度出发解释物态变化。
4.3 物态变化的应用应用容器、塞卡定律等概念探讨大气压力和液体压强,探究液体的压强和液面高度的关系。
第五章声的基本特征5.1 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消失声波的产生,从发声物性质的角度认识声波的特征,声音的主要特征,声波在空气、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
5.2 声音的获取和利用声音的获取,声音的放大,利用超声波的应用,利用声波测深,探究空气和固体对声波传播的影响。
这里列出了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的本质和应用。
同时,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且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阻碍相对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
二、压强与浮力压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正压力。
公式:p=F/S。
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
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5Pa。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三、功与能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公式:W=Fs。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公式:P=W/t。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称为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称为弹性势能。
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的总和称为机械能。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
四、简单机械与功的原理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1. 物理量与单位- 物理量:描述物体性质或变化的特征。
常见的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等。
- 单位:对物理量进行度量和比较的标准。
常见的单位有米、千克、秒、米每秒等。
2. 速度-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计算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 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3. 加速度-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计算公式为加速度=速度变化/时间。
- 正加速度:物体速度增大的情况。
- 负加速度:物体速度减小的情况。
4. 力与运动- 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物体加速或形状改变。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计算公式为力=质量×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功和能量- 功:力对物体做的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 能量: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运动而拥有的做功能力的属性。
-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计算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 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6. 重力和弹力-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计算公式为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
- 弹力:物体被弹性物体压缩或拉伸时,弹性物体对物体的反作用力。
7. 阻力和摩擦力- 阻力:物体在流体中或其他物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力。
- 摩擦力: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
8. 电路-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情况。
计算公式为电流=电荷/时间。
- 电压:电源对电荷产生的电势差。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或限制作用。
- 欧姆定律:在恒定温度下,电流通过导体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本身电阻成反比。
计算公式为电流=电压/电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知识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是的作用。
力的主单位是,符号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N
3、力的作用效果是:一是改变;二是改变。
4、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
5、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的图叫做力的。
二、弹力
1、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
2、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3、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的工具;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越长。
三、重力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通常用字母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2、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的关系可写成。
3、某中学生质量为50kg,那么他受到的重力是N。
4、重力的方向是的。
利用重力方向可以做、。
5、重力的作用点叫做。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
6、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
第八章运动和力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 。
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
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
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
二、二力平衡
1、作用在上的两个力,如果、、,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某同学静止站在磅秤上,在下列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
3、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
三、摩擦力
1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
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1)接触面上受到的;(2)接触面的。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
减少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有、
第九章压强
一、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用表示。
2、物体所受的大小与之比叫做压强。
压强计算公式。
压强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4、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减小或增大;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或减小。
二、液体压强
1、由于液体受到作用,而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深度越深,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3、上端,下端的容器叫连通器。
连通器里装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三、大气压强
1、由于气体受到作用,而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气体向都有压强。
2、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生活中还有许多实例,请说出两个
3、测出标准大气压数值的实验叫。
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
4、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把具有流动性的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
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的位置,压强。
3、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深度较大,它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深度较小,它对机翼下表面的压强;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因而有压力差,这就是产生的原因。
第十章浮力
一、浮力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
浮力的方向是
2、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有关、跟液体的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
2
越大、液体的越大,浮力就越大。
3、浮力可用(1)称重法F浮= ;(2)压力差法F
浮
= 来计算。
二、阿基米德原理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
这就是著名的。
用公式表
示就是:F
浮
= = 。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时:(1)F浮>G物,物体,此时,物体密度液体密度。
静止时物体处于状
态。
(2)F
浮=G
物
,物体,此时,物体密度液
体密度。
物体处于状态。
(3)F
浮<G
物
,物
体,此时,物体密度液体密度。
静止时物体处于状态。
2、轮船在任何水面上,都处于状态,F浮=G船;潜水艇是靠改变来上浮和下沉的。
气球和飞艇内充的是密度空气密度而上升的。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
1、通常而言,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就说这个力对物体。
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另一个是。
2、功等于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乘积。
功的表达式为:W= 。
功的单位叫做,简称,符号是。
二、功率
1、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
2、在物理学中,功率是表示做功的。
功率的表达式是P= 功率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三、动能和势能
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简称能。
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也是。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
2、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它的动能;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它的动能也。
3、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质量,位置,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
4、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
四、机械能及其转化
1、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
2、动能与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间能够相互转化。
可见,动能和势能可以。
3、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或者说,机械能是。
4、风能和水能都可以用来。
3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一、杠杠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O ,这根硬棒就是杠杠。
2、杠杠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阻力臂;动力臂;
3、当杠杠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杠平衡了。
杠杠的平衡条件是。
4、(1)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的杠杠就是一种;比如、。
(2)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杠就是,这类杠杠的特点是动力比阻力小而,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而;比如、、等。
(3)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杠就是这类杠杠的特点是动力比阻力大而,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小而。
比如、、等。
二、滑轮
1、滑轮也是一种。
2、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
3、轴可以随被拉动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而且费距离。
4、人们常常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
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
5、轮轴和斜面都是,使用它们时,都可以省力。
常见的轮轴有、、;常见的斜面有、。
三、机械效率
1、使用机械时,为了达到目的而必须要做的功叫做,用表示;为了克服动滑轮本身重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做一些功,这部分功叫做,用
表示;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做,用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2、物理学中,将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
表达式为。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总是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