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游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指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合集下载

游客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游客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游客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旅游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重要的产业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著名景点和旅游目的地开始面临游客过多的问题。

为了保护景点的生态环境、文化遗产和游客的安全,许多地方开始制定游客最大承载量导则。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游客最大承载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然后探讨核定最大承载量的原则和方法。

接下来将分析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制定和实施游客最大承载量措施的经验,最后讨论目前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游客最大承载量这一概念,在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中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

同时,通过分享不同地区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吸取他们的成功做法,避免重复犯错,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正文2.1 游客最大承载量的重要性在旅游业不断蓬勃发展的今天,各地景点纷纷面临游客过多的问题。

由于游客数量过多,景点环境受到了破坏,游客体验也受到了影响。

因此,确定游客最大承载量是非常重要的。

游客最大承载量是指在不引起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以及服务质量下降的前提下,景区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数量。

通过科学测算,景区管理者可以有效地制定游客量控制计划,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和资源,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游客最大承载量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景区的资源状况、环境容量、服务设施、管理水平等。

在确定游客最大承载量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只有科学合理地确定游客最大承载量,才能更好地保护景区环境和资源,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2.2 游客最大承载量的核定导则为了科学地确定游客最大承载量,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导则和标准。

在制定游客最大承载量的导则时,需要考虑到景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保符合景区的发展需求和保护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游客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首先,要考虑景区的资源状况和环境容量。

浙江省旅游局关于报送4A级以上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的通知-浙旅规划〔2015〕65号

浙江省旅游局关于报送4A级以上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的通知-浙旅规划〔2015〕65号

浙江省旅游局关于报送4A级以上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的通知
正文:
---------------------------------------------------------------------------------------------------------------------------------------------------- 浙江省旅游局关于报送4A级以上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的通知
浙旅规划〔2015〕65号
各市(县、市、区)旅游局(委)、各有关景区: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行业标准已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进一步强化景区安全管理意识,国家旅游局将于7月1日向社会统一发布全国5A级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我局将于10月30日前向社会统一发布全省4A级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

为按时完成此项工作,请各市旅游局(委)督促并辅导所辖5A和4A级旅游景区开展最大承载量测算工作,并将经景区主管部门核定后的最大承载量信息分别于6月10日和10月15日前统一报送规划发展处。

联系人:郑妮洪丹琴
电话:*************
传真:*************
邮箱:***************
附件:浙江省A级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统计表
浙江省旅游局
2015年4月14日
——结束——。

《旅游景区的最大承载能力》-1

《旅游景区的最大承载能力》-1

旅游景区的最大承载能力——导读LB/T 034-2014标准石云亮[1]2017年10月1日又是一个旅游黄金周。

今年的国庆节,中秋国庆重叠,放假8天,慰藉辛苦了的大家,难得的一个放松季,应该出去走一走。

外出旅游,少不了途中堵车,厕所拥挤,景区排队,价格上扬。

这些还算正常,因为大家有心理准备,毕竟是供求关系调节的使然。

但跋涉千里到了目的地,景区门卫笑容可掬地说:对不起,人太多,超过了景区的最大接待能力,明天请早。

这张笑脸是该抽还是该彬彬有礼地回应:没关系,我明天赶早。

无论我们的涵养有多好,这种尴尬着实让人又气又恼!凭什么就认定超过了最大承载能力?是谁认定的?有依据吗?一连串的愤懑,让人怒火中烧。

今天我就陪群友聊聊,国家旅游局颁布的行业标准LB/T 034-2014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这是一个推荐性的行业标准,有正文5章、附件2个,2014年12月26日颁布,2015年4月1日实施。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景区都据此核定了最大承载量,并将其作为安全指标认真管控。

否则万一出了事故,没准还据此追责呢。

群友是安全人,自然知道管控二字的含义,因此若遇景区限流,就认了。

顺便提一句,以前群里在讨论标准时,有群友表示——不是强制标准、或强制条款,可以不执行。

看来那样去理解标准的人并不多,全国的景区对核定最大承载量就不是这样去理解的。

最大承载量,是一个总的概念。

细分为:最大——●空间承载量●设施承载量●生态承载量●社会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瞬时承载量●日承载量笑容可掬核定原则:景区结合国家、地方和行业已颁布的相关法规、政策、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核定最大承载量。

经验值取值多少,附件A按7类景区分别给出了一些统计数据,可作类比系数。

这7类数据是:文物古迹类景区、文化遗址类景区、古建筑类景区、古街区类景区、古典园林类景区、山岳类景区、主题公园类景区。

最大承载量指标分景区级指标、区内各景点指标。

群友在景区旅游中容易直观感受到的是:空间承载量、设施承载量、心理承载量这三个细分指标。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众游览活动的增多,旅游景区的承载量问题越
发引起关注。

旅游景区在确定最大承载量时,要注意安全因素、旅游
资源、环境保护和游客舒适度。

为更好地控制景区的承受限制,核定
景区最大承载量导则很有必要。

一般来说,景区的最大承载量核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要按照规范和法规,认真考核景区的消防设施是否能够承
受大批量的游客。

景区对消防设施的要求应做到游客安全为上,游客
体验最优。

其次,要关注景区旅游资源情况,根据景区旅游资源的分
布和发展条件,考虑安排适当的游客,维护和保护景区的资源,并要
给游客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

第三,要重视环境保护,给游客提供一
个健康的环境,并减少对环境文化的损害。

最后,要为游客提供最大
的舒适度,减少游客的管理成本,为微额游客提供更多优惠减免措施。

总之,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以上述因素为准则,制定景区最
大承载量标准,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调整它们。

凭借此导则,可以
有效管理和控制景区的承受能力,保证游客的安全,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保护旅游资源,增强环境文化保护,增加景区游客的舒适度,为
获得更好的旅游效果而努力。

景区最大承载量实施对策研究

景区最大承载量实施对策研究
景区最大承载量实施对策研究
杨亚娜
【期刊名称】《区域治理》
【年(卷),期】2017(000)002
【摘 要】《旅游法》和《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颁布以来,景区超载仍然是各热门景区的普遍现象,由于实施环节存在诸多管理真空和监督真空,导致景区最大承载量的规定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本文就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层面、执行层面和监督层面存在的空白提出具体实施提出相应对策.
3.景区最大承载量实施对策研究 [J], 杨亚娜
4.五台山景区主要寺庙最大承载量测算 [J], 赵鹏宇;罗湘萍;刘丽芳
5.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现实困境分析 [J], 杨亚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总页数】3页(P112-114)
【作 者】杨亚娜
【作者单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650221【正文语来自】中 文【中图分类】G6
【相关文献】
1.我国5A级景区最大承载量的空间分异 [J], 刘耀龙;刘静;段锦;张华明
2.博物馆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与实施之尴尬r——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为例 [J], 张岩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德成、张树民、刘锋、王晓宇、方言、倪灵、何燕、冶青、谢雯、石凤玲、易长柏、韩志贤、李雪。

引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指导和规范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景区更好地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推动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定原则、方法和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景区。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最大承载量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最大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2空间承载量 space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空间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资源依存的游憩用地、游览空间等有效物理环境空间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3设施承载量 facilit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设施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内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服务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4生态承载量 ecolog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生态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在生态环境不会恶化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5心理承载量 psycholog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心理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无不良心理感受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国家旅游局公告2014年39号——关于发布5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国家旅游局公告2014年39号——关于发布5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国家旅游局公告2014年39号——关于发布5项行业
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旅游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4.12.26
•【文号】国家旅游局公告2014年39号
•【施行日期】2015.04.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标准化
正文
国家旅游局公告
2014年39号
国家旅游局关于发布5项行业标准的公告《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工作导则》等5项旅游业行业标准已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现予以公布(见下方附件),从2015年4月1日起实施。

国家旅游局
2014年12月26日附件
旅游业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行业标准编号行业标准名称实施日期
1 2 3 4 5 LB/T034-2014
LB/T035-2014
LB/T036-2014
LB/T037-2014
LB/T038-2014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绿道旅游设施与服务规范》
《自行车骑行游服务规范》
《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划分》
《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建设与管理规范》
2015-04-01
2015-04-01
2015-04-01
2015-04-01
2015-04-01。

国家旅游局:游客达最大承载量80%.景区应停售门票

国家旅游局:游客达最大承载量80%.景区应停售门票

国家旅游局:游客达最大承载量80%.景区应停售门票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航空旅游》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行业标;隹《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导则》规定,景区最大承载量不但要看景区自身游览面积,还应涵盖周边地区的客流疏散能力以及游客心理承受能力等指标。

这意昧着,之前各景区主要以经验判断是否达到最大承载量的方式不再符合新要求。

【总页数】1页(P26-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
【相关文献】
1.乔家大院不同舒适度标准的游客承载量估算和景区游客安全预警研究 [J], 赵艺学;巫敬
2."一带一路"战略下景区门票对游客重游率的影响——以华山景区为例 [J], 张柏欢;李永生
3.游客对景区门票价格容忍度的调查分析--以四川5A级景区为例 [J], 张凤;郭培

4.基于5A景区最大承载量和游客接待量的旅游供需关系模型研究 [J], 刘静;刘耀龙;段锦
5.国家旅游局公布全国5A级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

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

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前往各地的景区旅游。

然而,过度开发和过度旅游可能对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和游客体验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景区承载量的核定成为了保护景区资源和提供可持续旅游的重要工作。

景区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景区或一个特定景点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

合理的景区承载量核定能够平衡游客数量和景区资源的保护,确保游客能够得到良好的旅游体验同时不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

景区承载量核定的导则应包括以下要点:1. 考虑景区特点:不同的景区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文化遗产等。

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 考虑环境承载力:景区承载量核定需要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质量等。

通过限制游客数量,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3. 考虑文化遗产保护: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需要保护和传承景区的文化遗产。

通过限制游客数量,减少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保护历史建筑、文物和传统文化。

4. 考虑游客体验: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应重视游客的体验,确保游客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欣赏景区的美景,同时避免拥堵和排队等不良体验。

5. 考虑社会经济效益:景区承载量核定需要兼顾社会经济效益。

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可以提高景区的管理效率,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和旅游收入。

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的制定需要广泛的参与和专业的研究。

政府、景区管理部门、旅游从业者和相关专家应共同制定和执行这些导则,确保景区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总之,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合理的核定,可以平衡游客数量和景区资源的保护,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同时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0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LBT 034-2014

0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LBT 034-2014

ICS03.200A 12LB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行业标准LB/T 034—2014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Guideline for measurement of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2014-12-26发布2015-04-01实施目次前言 (3)引言 (4)1 范围 (5)2 术语和定义 (5)3 总则 (6)3.1 以人为本 (6)3.2 可持续发展 (6)3.3 综合协调 (6)4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 (6)4.1 核定原则 (6)4.2 核定方法 (6)4.3 核定步骤 (7)5 景区旅游者流量控制 (8)附录A(资料性附录)不同类型景区的基本空间承载标准示例 (9)附录B(资料性附录)景区旅游者流量控制建议 (12)参考文献 (14)表A.1 文物古迹类景区示例 (9)表A.2 文化遗址类景区示例 (9)表A.3 古建筑类景区示例 (9)表A.4 古街区类景区示例 (9)表A.5 古典园林类景区示例 (9)表A.6 山岳类景区示例 (10)表A.7 主题公园类景区示例 (1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德成、张树民、刘锋、王晓宇、方言、倪灵、何燕、冶青、谢雯、石凤玲、易长柏、韩智贤、李雪。

引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指导和规范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景区更好地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推动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定原则、方法和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景区。

《山地旅游 景区游客高峰应对规范》编制说明-贵州标准

《山地旅游 景区游客高峰应对规范》编制说明-贵州标准

《贵州省山地旅游景区游客高峰应对规范》编制说明一、前言贵州旅游的井喷式发展,使旅游业正成为贵州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富民兴黔”的支柱产业以及助推贵州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但与此同时,井喷式发展也给贵州旅游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保证井喷式发展与游客服务体验同步增长,给贵州旅游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支撑,成了当前旅游相关部门最为紧迫的要务。

而景区特别是传统热门景区游客高峰时段的管理,更是成了当前贵州旅游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国家《旅游法》对景区“最大承载量”做出了明确约束,但由于缺少游客高峰时段应对能力及相应标准化的管理,能够真正做到较好预测和应对的景区并不多。

因此国家在2017年出台了《景区游客高峰时段应对规范》的国家标准,但从近一年来贵州各主要景区实践运用的现实来看,其对贵州省山地旅游景区的实践指导效度极其有限,参照此标准并不能解决贵州山地旅游景区游客高峰时段的问题。

因此,在此上位标准的指导下,根据贵州省山地旅游景区的特殊性,制定有的放矢的地方标准《贵州省山地旅游景区游客高峰应对规范》就显得极其必要和紧迫。

本标准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针对贵州山地旅游景区的特殊性,融入了贵州省山地旅游景区相关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标准另一方面的创新,对2018年国家标准《景区游客高峰时段应对规范》做了更为细化的完善。

二、任务由来本标准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由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2018年拟立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批准立项。

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标准化院起草制定。

三、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及人员《贵州省山地旅游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服务指南》主要起草单位及人员见下表1所示。

表1.标准起草单位和人员四、本标准起草过程本标准的研究及编制期限为2019年2月—2019年12月,历经11个月:(1)2019年2月,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贵州财经大学共同编制标准化项目申报表。

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

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

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
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
正文:
景区承载量核定是指对景区最大承载量进行确定的过程,是景区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景区承载量核定的目标是确保景区正常运行和游客安全。

在景区承载量核定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景区的面积、地形、气候、游客流量、游览路线等。

景区承载量核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景区最大承载量。

需要考虑景区的地形、气候、游客流量等因素,计算出景区每小时的最大承载量。

2. 确定景区实时承载量。

景区实时承载量是指当前时间段景区的最大承载量。

需要考虑当前游客流量、游览路线等因素,计算出景区实时承载量。

3. 确定景区承载量的缓冲区。

承载量的缓冲区是指景区实际承载量与最大承载量之间的区域。

缓冲区的大小取决于景区的特点和游客流量等因素。

4. 制定承载量核定方案。

制定承载量核定方案是指根据景区特点和游客流量等因素,制定景区承载量核定的方案。

方案应包括核定时间、核定方法、核定标准等内容。

5. 实施承载量核定方案。

实施承载量核定方案是指按照制定的方案,对景区承载量进行核定。

拓展:
景区承载量核定是景区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景区面积、地形、气候、游客流量、游览路线等因素都会影响景区承载量核定的结果。

在景区承载量核定中,需要制定合适的方案,确保景区正常运行和游客安全。

同时,景区承载量核定也需要定期进行,以确保景区的承载量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

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

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一、背景介绍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景区游玩,这给景区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景区的承载量是指一个景区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量,合理的承载量能够确保游客的游玩体验,防止因游客过多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因此,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应运而生。

二、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的重要性合理的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对于景区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它能够保证景区游客的安全。

合理的承载量能够避免景区拥挤,减少游客之间的冲突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其次,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有助于提升游客体验。

游客在人数适宜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欣赏景区的美景,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质量。

最后,合理的承载量核定导则有助于景区可持续发展。

过度开发、过度拥挤会给景区带来破坏,影响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降低景区的吸引力。

三、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的制定原则为了确保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安全原则:保证游客的安全是首要原则,承载量应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和安全规范进行合理核定。

2. 游客体验原则:承载量应以游客的体验为出发点,保证游客可以充分享受到景区的美景和服务质量。

3. 生态环境原则:承载量应以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避免因游客过多而对环境造成过度破坏。

4. 可持续发展原则:承载量应以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避免景区市场长期过度供需失衡。

四、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的具体内容根据以上制定原则,景区承载量核定导则应包括以下内容:1. 景区类型划分根据景区的景点类型、空间布局和旅游资源状况,将景区分为自然景区、人文景区、混合景区等不同类型,并分别制定相应的承载量核定指标。

2. 基础数据收集收集景区的基础数据,包括景区的面积、资源类型、道路情况等,为承载量核定提供依据。

3. 景区游客流量调查通过调查统计景区的游客流量,分析游客的高峰期、低峰期等情况,为承载量的合理确定提供数据支持。

4. 安全评估根据景区的安全设施、人员配置等情况,对景区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确定合理的承载量范围。

风景名胜区征求意见稿

风景名胜区征求意见稿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 P CJJ/T ××- ××××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Landscape and famous scene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CJJ/T ××-××××(征求意见稿)200×—××—××发布20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3]104号的要求,为便于我国风景名胜区实行分类管理,与国际上国家公园的交流,完善我国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编制本标准。

根据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不同类型,本标准分别确定其类别代码、名称和类别特征。

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和借鉴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内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并广泛征求同行的意见,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南里2号院;邮政编码:100029)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四川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园林系、云南省建设厅城建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金路、王磐岩、贾建中、唐晋群、周雄、韩笑、林鹰、陈涛、孟祥彬、李素英、严林。

目次1 总则 (3)2 风景名胜区分类 (4)本标准用词说明 (5)条文说明 (6)1 总则1.0.1 为明确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类型状况,科学地实施对风景名胜区的分类管理,以及相应类别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监测、保护和统计等工作,便于与国际上国家公园各类型的比较,特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级风景名胜区的分类。

1.0.3 风景名胜区分类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的要求。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社会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同时不会对当地社会造成过度负担和影响。

3核定原则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定应遵循以下原则:3.1安全原则景区最大承载量应以保障旅游者人身安全为前提。

3.2可持续利用原则景区最大承载量应以保障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

3.3科学性原则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数据,避免主观臆断和盲目决策。

4核定方法和步骤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定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4.1确定核定对象确定需要核定最大承载量的景区或景点。

4.2数据收集收集景区或景点的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旅游者数量、游览时间、游览路线、景点容量、设施状况、生态环境等。

4.3分析评估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景区最大承载量的分析评估,包括空间承载量、设施承载量、生态承载量、心理承载量和社会承载量等。

4.4确定最大承载量综合考虑各项承载量,确定景区最大承载量,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5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景区应根据最大承载量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限流措施、预约制度、分时段游览、应急疏散等,确保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社会承载量是指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共同使用景区周边公共设施,且旅游活动对旅游地人文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情况下,景区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为了确保旅游者的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的安全,景区还需要考虑瞬时承载量和日承载量。

瞬时承载量是指在某一时间点,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而日承载量是指在景区的日开放时间内,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在制定景区最大承载量时,应以人为本,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旅游活动的有序进行,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同时,应实现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分配景区内的各类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协调好景区旅游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公开征求《山地旅游景区游客高峰应对规范(征求意见稿)》等16项地方标准意见的通知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公开征求《山地旅游景区游客高峰应对规范(征求意见稿)》等16项地方标准意见的通知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公开征求《山地旅游景区游客高峰应对规范(征求意见稿)》等16项地方标准意见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0.01.07
•【字号】黔市监标函〔2020〕12号
•【施行日期】2020.01.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景区管理,标准化
正文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公开征求《山地旅游景区游客高峰应对规范(征求意见稿)》等16项地方标准意见的通知
黔市监标函〔2020〕12号各有关单位:
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起草的《山地旅游景区游客高峰应对规范》(征求意见稿)》等16项地方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起草,为确保标准的适宜有效,现公开征求意见。

请于2020年1月22日(星期三)前将修改意见分别反馈到标准起草单位。

附件:1、地方标准起草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2.《山地旅游景区游客高峰应对规范(征求意见稿)》等16项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3.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表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1月7日。

不同类型山地旅游景区基本空间承载标准、游客满意度调查表、最大承载量核定的应用

不同类型山地旅游景区基本空间承载标准、游客满意度调查表、最大承载量核定的应用

附录 A(规范性附录)不同类型山地旅游景区的基本空间承载标准附录 B(资料性附录)山地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表游客姓名:来自地区:年月日附录 C(资料性附录)山地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的应用C.1山地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提升方向C.1.1空间承载量和设施承载量a)合理分配游憩用地、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用地和旅游管理用地等。

b)将游客人均占路长度、人均占地面积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基于人文旅游资源或自然旅游资源不同的敏感度、旅游时段、旅游淡旺季等不同特性进行针对性控制。

c)景区投资规模和强度与内外交通运载能力和便捷度、景区供水供电能力相匹配。

d)景区食宿设施、游览娱乐设施、旅游购物设施满足游客的需求。

e)加大景区安全卫生设施投入,提高景区垃圾处理率,保持景区的安全和卫生。

C.1.2生态承载量a)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削减污染源;完善环保措施,提高环境净化能力。

b)旅游活动不对景区所在地的空气、土壤、水、植被、野生动物等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

c)旅游活动不对景区所在地的景观多样性、差异性和稳定性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C.1.3心理承载量和社会承载量a)充分考虑游客的社会经济背景、人口特征等因素,有针对性地提高游客心理舒适度。

b)着力提高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旅游经济和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旅游地居民在发展旅游过程中的心理开放度和舒适度。

C.2山地旅游景区游客流量控制联动系统C.2.1 地方政府外部系统地方政府组织所有相关部门,重点是交通与公安部门,构建一级指挥调度系统,对通往景区的外围道路入口和主要集散中心(地)进行流量监控,在景区外部进行引导、分流和截流。

C.2.2 景区内部系统景区可建立包括门票预约、实施监测、疏导分流、预警上报和特殊预案五个步骤在内的游客流量控制系统,并与地方政府一级总控制系统联动,通过自下而上、内外联合,对游客流量进行控制。

C.3 山地旅游景区游客流量控制流程C.3.1 门票预约景区逐步推广门票预约预售。

山地景区承载量计算

山地景区承载量计算

山地景区承载量计算哎呀,说到这个山地景区承载量计算,我可得好好跟你掰扯掰扯。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你要是没算好,那可就麻烦大了。

我有个朋友,他是个旅游规划师,上次他跟我讲了他们怎么计算这个承载量的事儿,我听着觉得挺有意思的,就跟你聊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承载量,说白了就是景区能同时接待多少人,不至于把景区挤爆了,也不至于让游客觉得冷清。

这玩意儿,得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来定,比如景区的面积、道路宽度、景点分布等等。

我朋友他们那次是去了一个山区,风景那是没得说,山清水秀的。

但是,问题来了,这山里的路啊,那叫一个窄,有的地方只能容一个人通过。

他们得先测量这些路的宽度,然后算出在不堵塞的情况下,这条路能同时走多少人。

这可不是随便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得用尺子量,还得考虑到游客可能会停下来拍照,或者休息。

接下来,他们得看景点。

有的景点大,能站不少人,有的景点小,挤多了人就不好看了。

他们得根据每个景点的大小和特点,估算出每个景点能容纳多少人。

这还得考虑到安全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太陡,人多了容易出事儿。

然后,他们还得考虑游客的停留时间。

有的人可能在一个地方呆很久,有的人可能匆匆忙忙就走了。

这得根据以往的数据,或者做个小调查,看看游客大概在每个景点停留多久。

最后,把这些数据一汇总,算出个大概的数字,这就是景区的承载量了。

但是,这数字也不是死的,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比如节假日人多,可能就得限制一下人数;平时人少,可以适当放宽。

我朋友他们那次,算出来那个景区大概能同时接待500人。

但是,他们还留了个心眼,没敢把人数定得太死,怕万一人多起来,景区受不了。

所以,他们还设了个应急预案,万一人多了,就赶紧采取措施,比如限流、引导游客去其他景点。

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简单。

得细心,得耐心,还得有点儿幽默感,不然这枯燥的计算,谁能受得了啊。

不过,算好了,对游客、对景区都好,大家都能有个愉快的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指引》起草说明一、制定的必要性1.景区承载力测算与控制的现状及问题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规模最大和持续高速增长的产业,国民旅游需求日渐高涨,但同时,游客的过量涌入给游客体验旅游景区的发展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对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都造成了威胁,上海踩踏事件、九寨沟、华山等景区游客超容量负载引发的问题印证了加强旅游景区承载力监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文旅部副部长李金早在《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中指出,优质旅游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的旅游,是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旅游,是能够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产品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旅游。

优质旅游是更加安全的旅游、更加文明的旅游、更加便利的旅游、更加快乐的旅游。

要实现优质旅游,就必须加强对旅游景区承载力的监测。

山地公园省贵州,在地形上以喀斯特高原山区为主,生态环境脆弱,用地紧张,地形崎岖造成设施布置的困难以及游客游览时的潜在风险。

旅游景区的建设、经营,要尽量减少对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尽可能保证游客的基本体验质量、提高游客体验,加强对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测算与控制,就成为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贵州为多民族聚居地区,特别是景区范围内的少数民族群体,在旅游者大量进入景区后,会给少数民族村落的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等各方面带来严重困扰,亟需加强对多民族聚居地区的景区承载力进行测算与监控,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 现有行业标准的不足2015年,国家旅游局发布LB/T034-2014《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于2015年4月1日起实施,要求各大景区核算出游客最大承载量,并制订游客流量控制预案。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游客安全、景区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贵州作为多民族、多高山地区,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LB/T034-2014《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不能很好地指导贵州各类型山地旅游景区的最大承载量核算,亟需在该标准指导下设计符合贵州实际的地方标准。

LB/T034-2014《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虽然规定了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算方法、核算步骤及不同类型景区的基本空间承载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在全国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核算方面具有普适意义。

但是,在指导地方旅游景区,特别是山地型旅游景区的最大承载量核算时,由于山地旅游类型种类较多,核算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在现有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贵州山地实际的地方标准。

需要补充完善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充分考虑山地特征。

山地旅游景区类型多样,如山地文化遗址类、山地建筑景观类、山地古街区类、山地民族村寨类、溶洞类、漂流类、主题公园类、喀斯特地貌类、瀑布类、山地温泉类等各种类型山地旅游景区,在行业标准LB/T034-2014中并未细分;二是充分考虑山地旅游的新形势。

山地旅游热的出现带动了大量旅游客流,山地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更高。

因此,需要根据山地旅游景区所属类型与特殊性,结合山地旅游景区敏感目标,得出山地旅游景区的基本空间承载标准。

同时,需要根据山地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接待经验,并遵循向下修正原则进行最大承载量核定。

这也是需要完善的地方;三是完善原有测算方式。

由于山地旅游景区多样,各种类型景区的测算方式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补充完善典型山地旅游景区类型的测算方法。

如对于漂流型旅游景区或以游船河道为主的山地旅游景区,其最大承载量的核算就应该根据游完全程所需时间、每批最大游客人数、两批游客相距时间等指标来构建测算方法,原行业标准LB/T034-2014中并未对这些特殊类型景区的最大承载量核算给予充分考虑。

二、起草过程编写组由高校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组成,曾编制《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信息分类与代码》(DB52/T1398-2018)、《山地旅游第 4 部分:旅游步道等级划分》(DB52/T 1401.4—2019)、《山地旅游第 6 部分:度假区(村)等级划分》(DB52/T 1401.6—2019)等地方标准。

本标准的起草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18年9—10月。

接受任务,收集、研究有关文献,掌握已有的标准,对青岩古镇、土城古镇、安顺旧州古镇、隆里古镇、肇兴侗寨、三门塘、岜沙苗寨、天河潭、万峰林、盘州竹海、乌当枫叶谷、清镇四季贵州、六盘水野玉海等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进行了专题调研,了解贵州旅游景区的建设、经营现状,确立需要补充的测算方式的依据,拟定编写提纲。

第二阶段,2018年11—12月。

编写标准初稿,内部讨论修改。

第三阶段,2019年。

根据主管部门意见进行修改。

第四阶段,提交送审稿。

三、主要内容本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适用范围;2.相关术语和定义;3.核定原则;4.核定方法及步骤;5.应用建议;6.附录A 不同类型山地旅游景区的基本空间承载标准;7.附录B 山地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表;8.附录C 山地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的应用。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一)本标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本标准符合《旅游法》、《贵州省旅游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标准的制定以行标《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LB/T034-2014)为基础,吸收国标《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2006)、《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等标准的相关内容。

本项目符合国家旅游、建设等方面法律、法规精神,与国内外标准不冲突,积极回应贵州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符合国家标准化政策的鼓励方向且具有较强创新性。

(二)本标准与相关行标的关系本标准在《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LB/T 034-2014 )基础上,补充了短板原则和向下修正原则,通过增加影响因子完善了测算公式,增加了年承载量测算,丰富了资料采集指标,增加了旅游者满意度调查表。

总体上讲,是在不违背行标的前提下针对贵州情况做了进一步补充、完善,相比行标,更符合贵州景区的特点、要求更严。

(三)本标准对行标的补充和完善1. 年承载量增加该指标,便于旅游景区建设、经营考量一个较长时段的接待能力,合理安排接待人力、物力,预测经济回报。

2.短板原则旅游景区的承载力是由某一个卡口的最小值决定的。

3.向下修正原则最大承载力的核算公式隐含了旅游者在景区呈时段、区域均衡分布的假定前提,这种理想状态实际上是很难遇到的,各旅游景区应根据本景区的经营接待经验、安保人力、设施设备等实际情况,对测算的旅游承载量向下作适当的修正。

4.瞬时承载量测算公式由: i i Y X C /1∑= 修正为:∑∑==+=n j jj mi i i y Y x X C 111 增加了“Y j ——第j 个有效游览步道长度”“ y j ——第j 个有效游览步道的旅游者单位游览长度,即基本线状空间承载标准” 两个至关重要的承载量线状影响因子。

其参考依据为GB/T 20416-2006中的面积法计算方法和《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展望》、《生态旅游承载力问题的探讨》、《峨眉山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等文献中关于旅游承载力的线路计算方法及面积法和线路法的综合运用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列举如下:[1]李庆龙. 生态旅游承载力问题的探讨[J]. 林业经济问题2004,(3):43-45.[2]熊鹰. 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 经济地理2013,(5):176-183.[3]李雪飞. 峨眉山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6.5.基于设施的瞬时承载量当景区设施承载量是景区承载量瓶颈时,或景区以设施服务为主要功能时,其瞬时承载量取决于瞬时设施承载量,因此增加基于设施的瞬时承载量指标。

其测算公式为:∑==Kk k D D 11该项主要参考了如下文献:[1]李天元. 关于旅游承载力理论应用问题的思考[J]. 南开管理评论, 2001, 4(3):57-60.[2]刘滨谊, 余露. 风景旅游承载力评价研究与应厍——以鼓浪屿发展概念规划为例[J]. 规划师,2003,19(10):99-104.6.日承载量日承载量测算公式相应修正为:Z C t T Int y Y x X C n j j jm i i i ⨯=⨯⎪⎪⎭⎫ ⎝⎛+=∑∑==1112/)( 该项主要加入了周转率的概念,其依据主要参考了如下文献:[1] 黄羊山,旅游空间日容量的周转率改正[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22(1):94-96.7.基于设施的日承载量测算公式为:k Kk k M D D ⨯=∑=12a 1 该项主要参考了如下文献:[1] 崔凤军, 刘家明, 李巧玲. 旅游承载力指数及其应用研究[J]. 旅游学刊, 1998(3):41-44.8.存在瓶颈部位的日最大承载量公式A t t H A t t A Z C ⨯-=⨯=⨯=32314)(该项主要参考了如下文献:[1] 张敏, 马守春, 李文博. 珠穆朗玛峰景区旅游承载力模型及测算[J]. 生态经济(学术版)(1):215-218.9.年承载量相应增加4种情形的年承载量公式:S Z C S t T Int y Y x X S C C n j j j m i i i ⨯⨯=⨯⨯⎪⎪⎭⎫ ⎝⎛+=⨯=∑∑==11125/)(S M D S D D k Kk k ⨯⨯=⨯=∑=123a 1 S t t t t r S t t t r S C C ⨯-⨯-=⨯-⨯=⨯=)()(02010236 S A t t H S A t t S A Z S C C ⨯⨯-=⨯⨯=⨯⨯=⨯=323147)( 该项主要参考了如下文献:[1] 舒晶. 旅游承载力及测度[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15-19.[2] 韦健华. 基于游客体验的森林公园旅游承载力评价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14.[3] 郭进辉, 肖方利, 邹莉玲. 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承载力监测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34(02):269-272.[4] 朱桃杏, 陆林, 王辉,等. 传统村镇旅游承载力比较研究——徽州古村落群与江南古镇旅游发展比较[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3):32-36.10.资料采集增加了“i )污水最大处理量、j )游客满意度调查”两个因子。

11.景区类型根据贵州实际作出了更细致的划分。

12.旅游者满意度增加“附录B 山地旅游景区旅游者满意度调查表”,直接测度游客心理承载力。

(四)制订本标准的意义如前所述,《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LB/T034-2014)在以山地旅游景区为主要类型的贵州实施时,不能很好且有效地核算其最大承载量,本标准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具操作性的测算方法,能完善、提高该国家旅游局发布的行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