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钱钟书的“化境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钟书的“化境”说简介

摘要:钱钟书不仅是国学大师,而且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有独到见解。本文主要对钱钟书先生的翻译理论——“化境”说,从它的起源,背景以及内涵等方面进行简单的阐释,旨在让广大读者对钱先生以及他的“化境”说有更深的了解。

关健词:化境;翻译理论;起源;背景;内涵

Abstract: Qian Zhongshu, a learned and versatile scholar,is well versed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learning. He is not only a master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an original theorist in translation. His most famous translation theory is sublimaion. This paper mainly explains the origines, backgrounds and connotations of sublimaion in order to let readers better understand Mr Qian and his theory of sublimaion.

Key words: sublimaion; translation theory; origines; backgrounds; connotations

一.引言

翻译的标准是什么?关于翻译的标准,清代翻译家严复提出:优秀的译文应该做到“信”“达”“雅”。即忠实于原文,笔译流畅,文字雅典。自严复“信、达、雅”三字说问世以来,我国译界对此问题的探讨几乎从未间断过。综观起来大体上分三类:一是主张继承沿用“信、达、雅”标准,同时赋予它各种新的含义,如劳陇先生的《“雅”义新释》;二是主张扬弃译界争议最大的“雅”字,在“信”、“达”的基础上对严复的标准加以发展,给前人的理论注入新的内容,如刘重德教授的“信、达、切”;第三种主张是在对严复的“信、达、雅”全面剖析之后,用新的标准取而代之,如傅雷先生的“神似”说,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等。在所有这些译论中,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尤为引人注目,译界对它的理解和评价也特别耐人寻味。

二.“化境”说的起源

关于钱先生“化境”译论或“化境”二字的来源,学界一直探寻不辍,不过主要意见有三:

1、来自佛经文献。有人说“化境”二字见于佛经中的“禅悟化境”,指一种摆脱俗世纷扰、圆融和谐的境界。佛经中的“化境”带有宗教的神秘意味,如《华严经疏六》:“十方国土,是佛化境。”指的是“佛经中指可教化的境域。”《辞海》将化境定义为“如来教化所及的境域”。

2、来自金圣叹的“化境”说。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在《水浒》序言中曾把文学创作上的境界分为三种,即“圣境”、“神境”、“化境”。金氏进而从心与手的关系来说明这三种境界的:“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圣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神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文章之化境也。”(金圣叹《水浒传·序一》)关于“化境”,金圣叹说:“夫文章至于手心皆不至,则是其纸上无字、无句、无局、无思也。而独能令千世万世以下读者读吾文章,其心头眼窅然有思,乃摇曳有局,乃铿锵有句,而烨烨有字。”(金圣叹《水浒传·序一》)金氏所谓的“化境”乃是创作中的不写之写,属于最高境界。

3、来自王国维的“境界说”。中国的境界理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把“境界”和“道”作为人生和生存意义的最高理想和追求。王昌龄最早提出“物境”、

“情境”、“意境”三境说,意境范畴正式诞生;刘禹锡提出的“境生于象外”对意境的内涵第一次正面界定;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预示着由味到韵的转化;清王士缜论诗创“神韵”说;王国维是境界理论的集大成者,把境界推举为美学的最高范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王国维认为“气质”,“神韵”是末,“境界”是本,从而把境界推进到本体的理论高度,第一次赋予这一理想以成熟的理论形态。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境界以形而上的本体论意义。

三.“化境”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任何翻译理论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别是国家在那一时期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所以研究钱钟书的“化境”说,也应该在其相应的时代背景下进行。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包括钱氏理论在内所有翻译理论的提出,都是为了满足当时文学翻译迅猛发展的需要。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我国当代翻译文学历史的序幕。从此,我国的翻译文学也进了崭新的时期。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当时被译成汉语的主要是一些进步的革命性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来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前苏联。法国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仅有屈指可的数十部古典文学名著被翻译出版。在文革时期,由于许多作家和文学翻译家受到不公正的迫害,他们进一步研究翻译理论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挫伤了,以至于这一阶段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翻译史上最低潮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钟钟书凭借一名作家和学者的高度责任感,又一次投身于翻译问题的研究中。1962年和1964年间他发表了三篇重要的文章,《通感》(1962)、《读<拉奥孔)》(1962)、《林纾的翻译》(1964)。这些论文以一条主线相互关联,即中西方语言和文艺美学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在第三篇文章中,他探讨了翻译和文学交流方面的很多问题,提出了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化境”。

四.“化境”说的内涵

钱先生的“化”,是从《说文解字》的一段训诂文字中引申出来的。汉代文字学者许慎有一节关于翻译的训诂,义蕴颇为丰富。《说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譌’。”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所施的引“诱”,“譌”、“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manifold meaning),把翻译能起的作用、难于避免的毛病、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仿佛一一透示出来了。

显而易见,钱先生的“化”,指的是翻译“所向往的最高境界”。而对于“化”,钱先生又进一步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才能说算得上入于“化境”。换句话说,译文对原作应该忠实以致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因此我们け看出钱钟书认为“化”应该包含以下涵义:

1.“化”同时包含改变形式和保留内容或思想和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