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晶体的制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酸铜晶体的制取
1、在玻璃杯中放入比室温高10℃~20℃的水,并加入硫酸铜,用筷子搅拌,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
2、待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把溶液倒入的碗中,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
3、从碗中选取2~3粒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
将所选的晶核用细绳轻轻系好。
4、把硫酸铜溶液倒入玻璃杯中,向溶液中补充适量硫酸铜饱和溶液,使其成为比室温高10℃~15℃的饱和溶液。
待其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把小晶体悬挂在玻璃杯中央,注意不要使晶核接触杯壁。
用硬纸片盖好玻璃杯,静置过夜。
5、每天把已形成的小晶体轻轻取出,重复第4项操作,直到晶体长到一定大小。
注意:
(1)所用试剂必须纯净,如含有杂质就很难获得完整的晶形。
(2)控制溶液的浓度,如果溶液过浓,析晶速率太快,不易形成晶形完整的晶体;如超过饱和溶液浓度不大,结晶速率太慢,小晶体慢慢长大。
制备小晶体时,用高于室温20℃—30℃的饱和溶液;以后添加的饱和溶液应是高于室温15℃—20℃的溶液,每次加入量约为原溶液的1/10,添加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3)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可用布或棉花把烧杯包好。
白天温度较高时可把晶体取出,到晚上再放回溶液中。
(4)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实验仪器和药品:烧杯2个,水杯,玻璃棒,硬纸片,细线,
硫酸铜晶体热水
中间有几件必须注意的事情,否则会前功尽弃:
1.每天观察,一旦发现晶种之间(或晶种与其他新析出的晶体)相接触,立即人工分开(否则,一旦长在一起,用外力分开肯定不会完美。
有我的前车之鉴,这一点尤其重要!各位切记!)
2.加少许稀硫酸控制整个过程溶液pH为强酸性。
(否则,会有一些杂质离子沉淀,如铁离子,过去我做时,到最后阶段没注意这个,结果晶体看起来略带些黄色,此时酸化也除不去了,已经裹在内层,这样晶体也就不好看了)
3.因为自然蒸发的过程中会有除晶种外的晶体析出,影响晶种的发育,所以每隔几周需过滤,挑出不想要的,加热溶解于母液,有必要的话,添加加水和原料(保证饱和但又不能太过,因为会增加工作量和晶体相连的概率)。
再将晶种放入继续培养至想要的大小后便可以取出了。
4.整个过程中要用纸盖住培养的烧杯(最好选大一点的),防止灰尘。
相信做到我以上说的这些,做出几块晶体应该没问题的。
当年我在教师节就送了几块我做的晶体给化学老师。
另外补充一下:制晶体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我做一块大概6cm*4cm的晶体用了近三个月(效果大概是斜六面体,挺漂亮的),所以没有耐心的人我不建议他去做(至少是用我的方法)。
祝大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