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梳理本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并逐步养成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习惯。

2.引导学生通过词句段运用的练习,学习刻画人物入迷状态的方法;学习用先总说观点,再逐条说明理由的方式表达一个观点。(重点)

3.了解古诗《春日》的大意,背诵并积累古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词句段运用”中有关句子的PPT,古诗《春日》图片。

学生准备:搜集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入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根据学习任务安排了两课时来完成。我们进行了一下调整,把“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安排在一课时来学习,“词句段运用”用一课时来学习。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的内容。

二、交流平台

1.谈话: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在阅读方面有什么收获吗?

2.生交流。

3.读读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对话,再结合课文说说交流平台中的阅读方法。

预设:

生1:我知道了要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如,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就要重点阅读《故宫博物院》中的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因为从材料一中可以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结构,以及主要宫殿的特点。材料三告诉我们故宫博物院规定的参观路线。材料四是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可以通过它来为游览进行路线规划。

生2:如果我要准备详细向家人介绍故宫的一两个景点的话,就要重点读读材料一、材

料二。

生3:我学会了在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生4:如果要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就要认真阅读“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一部分,而课文里有关竹节人制作方法的内容就可以略读。

生5:如果要想了解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就要对《宇宙生命之谜》中有关天体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以及火星的特点这部分内容进行细致阅读,可以多读几遍。

4.师小结:你看,当我们带着不同的阅读目的、阅读任务去读同一篇材料时,就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阅读更具针对性,更有效果。另外,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三、日积月累

1.过渡:春天生机勃勃,万物萌发。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留下了著名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古诗《春日》。

2.教师诵读古诗《春日》,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出示古诗《春日》)

3.简单介绍诗人朱熹。

4.学生自由朗读。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5.指名读诗。教师正音。

6.学生齐读。

7.提供学习资料(课件出示诗中词语注释),图文对照,说说这首诗让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春天。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物。

等闲:轻易,寻常,随便。“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8.点拨拓展:王相注《千家诗》,认为这是游春踏青之作。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点时,“泗水”点地,“寻芳”二字点明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寻芳”的所见、所得。“寻”字不仅写出诗人的逸兴,也给诗增添了不少情趣。次句虚写眼前所见,觉无限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这“新”,既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新,也是出郊游赏、耳目一新的新。非春日不会有此新的景象,非寻芳也不会有此新的感觉。

9.课件出示古诗《春日》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到一个桃红柳绿、百花盛开、微风拂面的春天,到处生机勃勃,惹人喜爱。

10.再读古诗,熟读成诵。

四、拓展积累

请同学们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然后在班会上举行一次以“春”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第二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图片:在男孩旁边,画一块面包,一个小狗正在偷吃,男孩看书看得入了迷,并没有发现。)请同学们看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是啊,显然这个男孩看得入迷了。那么,怎样描写人入迷的样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一练。

二、抓住细节,认真刻画

1.课件出示要求: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读一读,试着写一写类似的情景。

2.指名读好句子。注意要读正确、读流利。

3.说一说:这几句话有什么特点?怎样写出了人入迷的样子?

4.引导学生明白:这几句话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写出了人入迷的样子。(板书: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第一句:通过同学们跺脚拍手、手舞足蹈的样子,以及等老师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了,表现了同学们玩得入了迷。

第二句:通过后面的同学的表现——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表现看的人都入了迷,同时也说明了这个游戏的吸引力很大。

第三句:通过细致刻画罗丹在雕刻时的动作、神态,再现了罗丹从工作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一直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精益求精,反复推敲,进行修改。运用联想写出了罗丹修改作品时的情绪变化,对工作逐渐痴迷,浑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5.小结:读这几个句子,我们知道,在描写人物时,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细致的刻画,就会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6.有感情地读这几个句子,再次体会。

7.思考: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景?(一个人入迷、一群人入迷)

8.尝试练笔。通过具体刻画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写一写人激动、愤怒的情景。

三、分清事物,有序表达

1.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的内容。

(1)课件出示要求,指名读一读: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选择一个话题,用这种方法说一说。

(2)读一读,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人们认为天体上生命存在的几个条件。)

(3)再读,注意加点的部分,思考作者是怎样把天体上生命存在的几个条件讲清楚的。

(至少要符合四个条件,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等表示顺序的词来进行介绍。)

(4)研究例句,发现方法。

①再次阅读,交流发现:这句话一是总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二是很有序地列出相关条件,逐条说明;三是几个条件之间用分号隔开。

②交流: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呢?

(一是可以把观点表达得很清楚,便于抓住要点;二是可以把理由表达得很有序,条理分明。)

2.选择话题,迁移运用。

(1)读一读教材中提供的两个话题:竞选班级体育委员;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

(2)引导学生任选其一,阐述自己的理由。

话题1:竞选班级体育委员。

(逐条阐述理由。说说自己竞选班级体育委员可以说服同学们的几点理由。)

话题2: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

(逐条阐述理由。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说服妈妈同意“我”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