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理答 精彩回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发展性理答收获精彩课堂

什么叫理答呢?

江苏海安学者柳夕浪认为,教师的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反应,通常告诉学生所思、所答、所做的结果如何,告诉他们学习的正确、充分、恰当的程度,给予评价,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续的学习行为。课堂理答的好坏决定着教学的效率以及课堂文化。

课堂理答包括语言性理答和非语言性理答。语言性理答可分为激励性理答、目标性理答、发展性理答和诊断性理答。非语言理答又可分为有反应理答和无反应理答。其中将发展性理答再细化,就可分出追问、转问、探问、和反问这四种理答行为。今天,我就发展性理答中的追问、转问、探问、和反问这四种理答行为和大家进行共同探讨和学习。

一、追问——使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我想今年的青歌赛大家可能都关注过。我也很喜欢这一届的青歌赛,但我喜欢的并不是青歌赛本身,而是余秋雨老师的精彩点评。与往届相比,在本届青歌赛上,余老师的点评增加了追问的量,我觉得这是本届大赛的一个可喜变化。因为如果选手是在赛前参加培训或只是死记硬背答案,并不了解题目当中的知识,综合素质问答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一位歌手可能面对诸如“中国四大名著”的题对答如流,但如果歌手并没有通读过“四大名著”,答对了又怎样呢?还有些题目,歌手是蒙对的,这就失去了意义。余老师的追问,追出来的正是歌手只知“皮毛”未知“骨肉”的尴尬。这样的追问,就追得很有必要——亮出货真价实的素质来。

由彼及此,我们的课堂不正一样?我们不难发现,课堂里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的现象有时甚为严重。但只要你一追问,就可能问出个否定的答案或是问出个目瞪口呆来。那么如果教师善于运用追问,就一定能较好地遏制课堂中投机取巧的学生不爱思考却热衷于表现自我的不良行为。

我们也不难发现,个别学困生在课堂表现的极不自信,明明是正确的答案却经不起老师的一个追问。在心理学上,学生的这种不自信的心理称为情绪障碍,而情绪障碍又会导致行为障碍。我们都知道现代教育的一大原则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很好地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巧妙的追问手段,树立

他们的自信心。如孩子畏畏缩缩地举手,战战兢兢地回答时,而他的思考的确是有根据的。但只要教师一追问孩子就可能不敢开口了。这时教师如果加以正面引导,告诉学生“你的回答很棒,但却缺乏自信,如果你能自信地表达你的观点,你会越来越精彩的”。我想在教师的多次引导下,孩子会逐渐自信起来的。

另外,这类学生的回答往往思考欠深入,想法较肤浅,或是没有很好地站在文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但他们并不是不去想,而是没有思考的方向或途径。如果为师者此时加以追问,给他们指引一个方向,帮他们打开思路,或许他们也能像学优生一样,回馈你一份精彩。他们也一定也能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探问——掘一口井引一泓清泉

探问,是最常用的一种理答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向回答问题的那个学生继续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发现其思考还是肤浅、粗糙、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就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成准确、全面、深刻为止。

智慧的探问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执教《卧薪尝胆》时,将理解课题“卧薪尝胆”放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进行,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薛老师不仅引领学生理解“卧薪尝胆”这个词语字面的意思,更通过三次探问,引领孩子理解这个词蕴含的意思。实现使学生由理解“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到“我要卧薪尝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的飞跃。

师:三年后,勾践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照理他又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师:(插话)这就叫“卧薪”。

生: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师:(插话)这就叫“尝胆”。

师: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生: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提醒自己要报仇雪恨。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为了报仇雪恨,勾践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

师:你把“卧薪尝胆”的目的放在句首说,有新意。读到这里,老师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

生:他还要练兵,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生:勾践还会找那些有本事的人,为国家的强大出谋划策。

……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卧薪尝胆”需要很长的时间。

生:课文中讲勾践“卧薪尝胆”了二十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了吗?

生:“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师: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生:(齐读)

师:同学们,勾践需要卧薪尝胆,我们要不要卧薪尝胆?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不要报仇雪恨。

师:没有仇,没有恨,不必卧薪尝胆。

生: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不需要这么苦。

师:有福就要享!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的这句话: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科学家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了太空。你说,中国科学家有仇恨吗?他们是否每天都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都要尝一下苦胆?

生:老师,我觉得我们需要卧薪尝胆。比如,中国足球队要成为世界冠军,就必须卧薪尝胆。

师:中国足球队需要的是卧薪尝胆的精神!

生:我也要卧薪尝胆。

师:你又没有仇恨要报,怎么也要卧薪尝胆?

生:我将来要成为一个大富豪,现在就要卧薪尝胆,刻苦学习。

师: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也需要卧薪尝胆的精神!

生:我们学校正在创建实验小学,也需要卧薪尝胆。

师:我们的学校要发展,也需要这种精神!

……

师: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就是: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的精神!(生齐读)

我觉得“卧薪尝胆”这个教学案例,可以说将“探问”这一教学手段的意义和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第一次探问,问出卧薪尝胆为了发奋图强;第二次探问,问出卧薪尝胆需要坚持不懈;第三次探问,问出卧薪尝胆的时代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