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对当今农村教育的启示
乡村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基于梁漱溟与晏阳初的思想视角
乡村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基于梁漱溟与晏阳初的思想视角石梦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 青岛 266580)[摘 要]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应运而生。
梁漱溟与晏阳初两人的乡村教育思想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通过对两人乡村教育思想的比较,总结出了教育目标要适合农村及农民自身发展的需求,学者应深入农村调查,探索适合农村发展教育模式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梁漱溟;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比较;启示[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7 11 2521 梁漱溟与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相同点1 1 相同的思想出发点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频繁的战乱和自然灾害更使得广大农民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
以梁漱溟和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教育家认识到从西方搬来的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在中国农村的尝试是失败的,西方教育制度不能被农民普遍接受,只有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教育体系才能解决中国农村教育的诸多弊端。
他们都认为中国问题的实质不是经济和政治问题,而是文化和教育问题。
[1]他们以复兴中华民族为己任,试图通过乡村教育的方式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1 2 相同的结局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梁漱溟、晏阳初领导的乡村教育实践运动被迫中止,并没有达到通过教育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目的。
梁漱溟和晏阳初思想的本质是教育救国。
他们作为教育救国者,虽然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未认清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找到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社会的发展,而是把中国的问题片面地归结于教育上,寄希望于教育来救国,这注定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无法实现。
2 梁漱溟与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不同点2 1 理论基础不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念源于他的中西结合,即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西方文明的融合。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农村教育的启示
管理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农村教育的启示1924年,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平民教育下乡的主张,提倡对农村教育进行根本改造,通过提高农民的素质,改造中国当时农村社会现状。
同时,生活教育理论成为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现在的农村教育是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中国教育改革的成败。
由此,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对我们新时代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启示。
一、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们要特别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是要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自信心和健康的心理。
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的心理状况,多与学生交心谈心,多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对农村留守儿童、在校住读的学生和家庭十分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
三是要坚持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拓宽育人渠道。
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要增加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我个人认为,要合理布局乡村学校网点,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办好乡镇中心校和中学,对入学人数少的乡村可以考虑到中心校读书,对离校比较远的学生可以考虑在中心校住读,这样,学校的办学条件要好一些,读书的氛围要浓一些,教学质量要高一些。
目前到中心校读书确实有困难的地方可以相对集中设立乡村教学点,地方政府要优先满足老少边穷地区教师补充需要,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运动/view/1406504.htm?adapt=1&fr =aladdin听语音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仅在当事者看来“无疑地形成了今日社会运动的主潮”,在今天的研究者眼中,它也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会运动”,并认为对今日的农村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甚至有学者模仿当年的做法开展新乡村建设运动,试图为当代的三农问题求解。
中文名乡村建设运动外文名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实质三农问题求解特点乡村建设运动评价听语音对于乡村建设运动的评价,在当时就截然两歧,赞同者认为它找到了改革农村的方案,代表了中国发展的希望和方向,批评者却认为乡村建设运动以温和的手段从事枝节的社会改造,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空而无用”。
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大批判式评价坐标中,乡村建设运动甚至被当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帮凶而被痛加挞伐。
学术研究回归常态之后,当年的两歧评价依然存在,主要观点也似乎并不比当年更为深刻。
因此,无论是从现实关怀出发,还是以学术求真为尚,这一涉及领域广阔、具有极强实践性,并体现着传统与现代、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官方与民间相为扭结交汇的社会运动,必将继续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它的价值、它的意义也必将继续众说纷纭。
背景听语音与任何社会运动一样,乡村建设运动的产生和壮大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作为一种以改造乡村社会为直接目标的实践性社会运动,必然有其所针对的社会问题;同时,它的发生又与知识界对中国社会的思考和认识有密切的关联。
直接动因听语音20 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农业生产手段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生活不能温饱,无法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和医疗保健,身体病弱,文化落后。
尤为严重的是,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遭遇了一连串的天灾人祸。
国家政治秩序动荡,军阀战乱频繁,匪患遍地,广大农村不断成为内战的战场和土匪侵扰的对象;水旱灾害频发,受灾面积广阔,受灾人口众多;雪上加霜的是,20年代末的世界经济危机深度波及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弱者地位的中国,由于我国的进出口结构以出口农产品和工业原料、进口工业成品为特点,本来就不堪一击的小农面临深渊。
20 世纪30 年代中国农村危机的产生和对当代的启示
8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16期总第863期No.16,2021Total of 8631世界经济大萧条对中国农村地区造成严重冲击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重创欧美国家,同时中国作为半殖民地受到波及,间接影响农村经济,在西方列强加剧侵略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危机愈演愈烈,造成十多年的的农业大萧条。
自1929年纽约股价暴跌引起全球性经济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加重对殖民地和依赖国的压迫。
西方列强农产品危机转嫁至中国便将本国的危机无形中渗透至中国农村。
加之不平等的国际政治条约、所谓的商业贸易调查团,都是西方列强期冀掌控中国的恶劣手段。
在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和强权压制下,我国农村充斥着异国资本活动。
外商不仅控制着农产品的市场和价格,而且设立了压抑农民自由、造成当时民不聊生的农村高利贷。
以上措施缓解了当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但是却建立在践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恶劣行径之上,给困境中的中国农村埋下了一颗惊雷。
帝国主义汇价倾销破坏我国正常贸易及物价平衡,直接促使我国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利益受到极大损失。
1932年“丰收成灾”就体现了农民在丰收的时节仍无法得到好营收,由此更凸显了农民的极度贫困。
此外,国内出口贸易大量减少,而进口货物的销售量也因百姓购买能力降低而减退。
贫困交加的中国农民面对危机仰天长叹,而国民政府未能正确预判形势,采取政策不妥,加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我国农村的伤害。
2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导向失误与农村危机的加重(1)南京国民政府倾向于通过政治强制推动,通过对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税征收制度的变革来实现对农村的社会整合,建立权威政府、改造农村体系。
但是当时传统乡绅的衰败使得农村政治结构出现断层,意味着历史上由来已久政府和基层农村之间的命令传达桥梁断裂,国家失去了与农村之间的中介。
由此,中央政府权威与膨胀的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不断,南京国民政府企图重建的现代化的政治制度结构难以推行,更难整合已然失控的农村秩序。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农村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农村教育的启示1 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中国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正处在一个多灾多难的阶段,对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对内军阀利益的战乱,以至于乡村的生存资料都难以保障,更何况是发展资料,乡村教育的发展在当时是举步维艰。
很多的救国的知识分子都把目光转向了农村,从不同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发起了拯救民族危机的救亡图存的运动,就是乡村教育运动。
陶行知乡村教育的思想主张有不同于晏阳初、黄炎培等人的思想,先生认为乡村教育始必须要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它是在批判和实践中产生的乡村教育体系。
1926年,陶行知在乡村教育讨论呼吁: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同志们必须把马勒住,重新找出路。
2 当前中国的农村教育问题:地区有异也有同2.1 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比较低在现代的中国,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一直持续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而且,每个地方的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都比较少,所以首先要解决的应该是财政投入到农村教育这个问题。
2.2 教师薪资水平低,社会地位低就全球而言,在中国教师的工资水平是偏低的,尤其是农村教师工资水平。
而且,现在人们的观念中,把教师的看成是一个服务行业,因为薪资低,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老师,以至于教师的地位越来越低。
2.3 农村教师数量减少,质量难以保证这个问题是比较严峻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以后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一一农村,也不愿意去做老师,所以,偏远地区的老师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难以保证。
2.4 农村对教育的认识有误区,忽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链接大部分农村家长对于学习并不重视,导致许多孩子厌学、辍学,而且,农村的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习对于与家长沟通很少,导致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他们觉得辍学现象很常见,这样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2.5 男女不平等,不能享受相同的受教育机会这个是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导致的农村观念。
大部分偏远贫困地区还是有很多女孩子不读书的现象,而男孩子却可以读书。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现代农村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现代农村教育的启示作者:宋盈盈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年第04期【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实践盛极一时。
至今陶行知的某些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本文在分析农村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之上,简单概括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探讨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社会;陶行知【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一、令人堪忧的农村教育现状“科教兴国”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但是教育投入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投入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陶行知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农村的地位与处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昌盛,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和未来的发展。
他曾明确指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
陶行知曾批判传统的乡村教育,认为中国乡村教育规模小、数量少,并且以城市为价值取向,严重脱离乡村社会实际。
他提出:“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提供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地解决。
”1924年,陶行知明确提出平民教育下乡的主张,提倡对农村教育进行根本改造,通过提高农民的素质,改造中国当时农村社会现状。
同时,生活教育理论成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
“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在各种生活实际中接受教育,教育不能脱离实际生活。
他认为:“中国的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
”陶行知主张以学校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据地,通过学校造就出“文化细胞”,再进一步结成“文化网”,从而使学校教育在普及文化方面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效力,以最终实现“农夫农妇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
从《乡村改造》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
从《乡村改造》看⼆⼗世纪⼆三⼗年代中国农村经济2019-09-14摘要:⼆⼗世纪⼆三⼗年代,我国农村⽣活衰落已达极点。
⽆论从哪⼀⽅⾯去看――社会⽅⾯,经济⽅⾯,政治⽅⾯,教育⽅⾯,都是⼀点⽣⽓都没有。
《乡村改造》期刊从不同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并且寻求救济乡村进⾏改造的途径。
关键词:《乡村改造》;农村经济;破产;途径《乡村改造》是由河南省辉县的河南省⽴乡村师范学校发⾏的民国期刊,从1932年1⽉初刊到1937年9⽉终刊,共出版六卷122期。
该期刊以研究农村问题为主旨,其发刊词如是说“中国近年来最严重之现象,即农村崩溃的逐渐扩⼤与迅速;在此种情况下,失业的农民在数量上有剧烈的增加,在⽣活上更形悲惨,如是铤⽽⾛险,或投为军,或流为匪,社会遂益形不安,致造出于农村经济破产之连锁关系。
”“帝国主义者,跋扈军阀,豪绅地主,⾼利贷者以及⽔旱灾害等交相压榨和重叠剥削⽇紧⼀⽇之下的今⽇中国,整个农村的经济是告破产了。
”由于种种原因,民国农村经济由动摇⽽崩溃,由崩溃⽽破产,终⾄陷于⼭穷⽔尽的绝域,农村问题引起社会的⼴泛关注。
“农村改造,为现在中国经济上政治上迫切之需要,已⽆异议;⽽改造之⼿段,则唯乡村教育是赖。
乡村教育之使命,乃整个农村⽂化之建设,……断定改造农村为⽬前中国社会问题中之中⼼问题时,那么,我们就当承认乡村教育为解决此问题的最紧要之出路。
”“中国是以农⽴国,农村经济的消长直接影响国家的兴衰。
可是不幸的很――中国农村经济现在已⽇趋衰落了。
”以下种种迹象显⽰着⼆⼗世纪⼆三⼗年代农村经济的⽇渐崩溃:⽣产减少;荒地增多;⾃耕农减少;佃农增加;农民户⼝减少;“穷苦农民,劳苦⼀⽣,竟永不得饱⾷暖⾐。
”整个农村经济趋于破产状态,究其原因,详列如下:⼀,天灾(⼀),⽔灾。
⼆⼗世纪⼆三⼗年代,⽔灾不断,尤以民国⼗年江淮泛滥,更属空前未有,⽔灾波及⼗七省,难民约万万,农产损失更难估计。
(⼆),旱灾。
“前年豫陕⽢三省旱灾,饿死民众数百万⼈,⾄今疮痍未复,今春华北数省,⾬露仍甚缺乏,河南报灾荒者已达⼗七县。
百年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及对未来的启示
百年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及对未来的启示■王玉国教育学术月刊2009.11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摘要:乡村教育问题是我们这样一个“以农立国”的特殊国度的特殊问题。
乡村教育始终存在着城市取向与本土取向两种的博弈。
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精英倡导与亲身践行了乡村教育运动,追求乡村教育的真谛;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后,在政府主导下,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出现了乡村教育的激进式发展;改革开放后,乡村成了逃离之乡,乡村教育成为城市模式的翻版。
乡村教育有其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要挖掘、激发乡村教育内在的精神与教育因素,这样城市取向的乡村教育才得以超越。
关键词: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启示作者简介:王玉国,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教育基本理论学习与研究(江苏南京210097)。
乡村教育是中国特殊国度里的特殊又沉重的话题。
教育价值取向问题是教育中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教育的走向。
乡村教育的价值取向在近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始终在游离与回归间徘徊。
伴随着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乡村教育也经历着苦苦的抗争。
一、走进乡村———知识分子精英的孜孜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乡村遭遇不断的侵蚀,乡村原有的一种文化和内在的元素逐步被“西学东渐”风潮所遮掩。
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上层人物在进行着都市化,他们移居到城市,却对农村的问题日益漠然。
中国的乡村,在国门逐步被列强在敲开的过程中,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乡村文化不断解体,乡村教育日益衰落,新式学堂与旧式私塾展开了一场争夺战。
伴随着乡村的如此遭遇,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逐步隔离。
乡村中的教育以城市生活为榜样,“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市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1]于是,陶行知大声疾呼,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非但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中国教育也走错了路,中国现代化的每一步进程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之比较及对新农村教育的启示
摘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推行新农村教育,提到新农村教育,不能不论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声势浩大的乡村教育运动,其中晏阳初与梁漱溟领导的乡村教育历史最长,影响最大。
对二人的乡村教育思想加以比较,可以得出对今天实施新农村教育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晏阳初;梁漱溟;乡村教育;新农村教育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相同点相同的乡村教育思想出发点晏阳初与梁漱溟在思想教育的出发点上存在一些重要的共同之处。
首先,他们走上这条艰苦的乡村建设之路,主要原因是他们都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既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不满,又拒绝共产党的阶级斗争学说,因而谋求和平改良的途径。
其次,他们都认为中国问题的实质不是经济和政治问题,而是文化和教育问题。
再次,他们都认识到了中国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痛惜农村经济的惨状,试图在现有制度下,以农村为切入点,以教育为手段,通过社会组织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改良振兴农村,从而达到以乡村发展带动国家发展,解决中国问题的目的。
相同的教育目的:改造乡村再造民族面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崩溃,“全国上下似乎有一种共同的觉悟,就是要救济中国,必先救济中国的农村,要建设中国,必先建设中国的乡村,因为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一切问题的重心。
”①基于这样的认识,乡村教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乡村教育运动应运而生。
晏阳初与梁漱溟便是这场运动的领头人,希望通过各自的乡村建设活动达到改造乡村的目的。
其活动的开展主要有以下特点:(1)成立不同形式的教育社团作为组织机构,如晏阳初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1923年)和梁漱溟创办的乡村建设研究院(1929年)。
(2)创办大量的实验区,如晏阳初的河北定县乡村改进实验(1929年)和梁漱溟的山东邹平实验区(1931年)。
(3)形成特色各异的乡村教育思想,晏阳初把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结合起来,以期达到“除文盲,做新民”的目的,而梁漱溟则从文化伦理本位的高度谋求乡村建设的和谐统一,他们都抱着一个共同的信念与追求,即通过乡村教育达到改造乡村,再造民族的目的。
梁漱溟教育思想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主讲:晓燕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时代背景 生平与教育活动 乡村建设与乡村理论建设 乡村教育的实施 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 想对新农村教育的启示 对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评 价
二、生平和教育活动
生平 梁漱溟(1893—1988),初名焕鼎,字寿铭,后 改字漱溟,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一个数代官宦 之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 家、爱国民主人士、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家的早期 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 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 功,并取得课借鉴的经验。梁漱溟的一生充满了传 奇色彩:6岁启蒙读书,但还不会穿裤子;上了四 所小学学的是ABCD;只有初中毕业文凭,却被蔡 元培请到了中国最高的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 学;在城市出生成长,然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 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是著名的 新儒家学者,却念念不忘佛家生活……人生一生不 断追求的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 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三、乡村建设与乡村理论建设
(二)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
唯一可行的道路是:乡村建设。 梁漱溟认为,中国建设不能走发展工商业之路。据他分析,中国未 能如日本那样之走上近代工商业之路的原因是:一方面国内情势不同, 日本岛皇室万世一系,尊王为新空气,而中国皇室则为外族,排满是旧 仇怨,在中国社会无复可以起维系作用的政治中心,且日本维新与复古 同时,借旧精神吸收新文化,借新朝气维系旧系统。中国则政治无办法, 走入破坏之路,无建设可能。另一方面国际情势也不同。日本维新正值 欧洲国家侵略澳、非等洲,还未集中力量进攻东亚,故所受外力压迫较 松缓,当时的科学技术不像今日进步,因而受威胁也较小,追步西洋亦 易。正在日本追西洋之际,恰适欧战爆发,给日本以发达工商业的最好 机缘。凡此比较好的情势,中国都已错过。中国将永久不能如日本走近 代工商业之路,其原因是:(1)近代工商业路今已过时,人类历史已走入 资本主义阶段;(2)近代工商业路为私人各自营谋而相顾的,不合现在国 家统制经济计划经济的趋势,在今日国际间盛行倾销政策下威胁太大, 亦无发展余地;(3)近代工商业道路所需要的政治条件(政府能安定秩序, 并保护奖励),中国亦不具有。因此近代发展工商业之路不可学。
浅析卢作孚乡村建设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浅析卢作孚乡村建设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历史与社会学院历史学(师范类)2009级朱力指导教师易斌摘要:卢作孚作为近代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三杰”之一,其自1927年担任北碚峡防局局长后对重庆北碚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及其取得的成就,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卢作孚;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bstract:Key words:乡村教育运动,它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20 年代中后期,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统计,当时全国从事乡村教育运动的大大小小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在各地先后涌现出的实验区有1000余处。
当时有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将乡村教育作为民族复兴和民族再造的重要途径,纷纷提出各自的乡村建设方案,走出繁华的城市,走进落后的农村,实践他们的理想。
卢作孚,曾被毛泽东称赞为发展近代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四位实业界人士之一,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其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与全国其他地区的乡村建设实验相比成就尤为卓著。
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叹:“巨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常两度出现。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72 也就是,历史总是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
民国时期兴起的乡村建设热潮,在 80年之后又再次出现在中华大地上,时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重要途径之一的农村建设,其重要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农村教育现代化仍然是中国教育亟待完成的现实课题。
鉴往知来,当笔者重新回望那段振奋人心的历史,笔者发现卢作孚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但在当时起着巨大指导的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极具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卢作孚在北碚主导的乡村教育建设的思想理念、措施及其成果,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提出了关于我国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卢作孚乡村建设的背景卢作孚(1893—1952),重庆合川人。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简要回顾
彭大鹏近代的中国可谓命运多舛,历尽磨难,历史运动的轨迹充满着不确定性,各种思潮、各种社会力量则交织在这波诡云谲的变局中。
中国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综合改造运动,就发生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中。
参加这一运动的团体和机构有600 多个,设立的试验区则有1,000 多处。
用梁漱溟的话说,这些参与者“各有各的来历,各有各的背景。
有的是社会团体,有的是政府机关,有的是教育机关;其思想有的左倾,有的右倾,其主张有的如此,有的如彼”。
他们基于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尽相同的理念体系和价值诉求对中国积贫积弱的乡村社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造活动,这些乡村建设运动的时间有长有短,范围有大有小,工作有繁有简,动机也不相同,但都试图在不变更既有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前提下从事经济、社会、文化改良,探索农村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出路。
回顾乡村建设运动历史,探询乡村建设者的足迹和路向,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事业,也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
为什么会在二十世纪的那个年代涌现出如此波澜壮阔的乡村建设运动呢?从经济上来看,一方面农村积贫积弱,同时又受工商业经济的渗透,自然经济处于崩溃之际,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特别是大中城市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19 31 年到1936 年,中国工业年增长率保持在9.3% 的水平,10 年间兴建了8 000 公里铁路,超过以前几十年的两倍,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比20 年代翻了一番。
按照《剑桥中华民国史》的说法,1927 年到1937 年,是一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但是城市工商业大发展的结果之一是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差距的相对扩大。
从文化和社会来看,农村也处于一个凋敝的阶段,城市为传统农民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劳动力转移机会,由此农村愈益显得没有生机与活力,旧的传统和伦理观念此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凡此诸种致使社会上出现了“救济乡村”的呼吁。
而且在这一阶段,战事渐稀,中国暂时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这为各种社会改良和试验提供了机会,乡村建设运动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涌现的。
近代农村教育对现代农村教师教育发展的启示
近代农村教育对现代农村教师教育发展的启示作者:苏济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14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可见,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我们不禁想起近代我国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农村教育运动,其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影响深远。
当然,当代农村教育与现代农村教育之间存在教育理念和实践道路上的诸多差异,但其试图通过教育改革农村结构,全面示范并推广至社会领域,实现富国强民的目的是共通的。
以晏阳初、梁漱溟和陶行知等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开拓者和实践探索者领导了近代农村教育实验运动,并被传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实践、梁漱溟的农村文化教育思想与实践及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与实践,构成了近代中国农村教育的核心主体——教师行为模式塑造的基本范式。
而近代农村教育中关于农村教育思想、对农村教师的素质要求与当前关于农村教育的思想、对农村教师的素质要求一脉相承。
因此,通过追溯近代农村教育先进理念的渊源与发展探讨现代乡村教师的素质塑造较有必要。
一、近代农村教育特征探析1.悲悯救世的人文情怀在近代农村教育运动中,虽然教育家的侧重点迥异,但他们均怀着救世的情怀到农村从事教育改革运动,以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民族振兴。
例如陶行知带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生活教育情怀,投身农村,推行以“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为理念的乡村教育实践,培养了大批农家学生。
又如梁漱溟重视受教育者的人文道德教养问题,认为德性之知优于见闻之知。
因此,将塑造理想的人格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成人或全人的教育理念,以突出个体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着眼于把人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
可见,他们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爱国情怀,闪烁着悲悯救世的人文情怀。
2.科学务实的教育态度近代中国社会管理模式较为混乱,而农村教育管理更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但教育家并没有照搬西方现成的经验模式,而是依靠科学务实的求真态度和大胆的创新精神,摸索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教育规律,形成融合西方先进教育观念和中国农村社会实践的模式,强调“自尊自信,自己创造”,反对因袭陈法。
[精品]20世纪二三十年代_乡村教育运动_的特点及其现实启迪
[精品]20世纪二三十年代_乡村教育运动_的特点及其现实启迪乡村教育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一个社会运动,指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
它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
一般说是由于教育工作者认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是抄袭外国的,不适合中国社会需要,更不适应中国农村社会的需要,农村教育特别落后,亟待改革。
尤其是中国近代农村饱受天灾人祸,农村经济处于崩溃破产的边缘之后,有的教育工作者就提倡“到乡村去”、“到民间去”,不但造成了一定舆论,而且也实地从事,见诸行动。
此后,关于“复兴农村”、“建设农村”的呼声就成为当时中国的一种社会思潮。
特点当时,全国各地倡导这种社会运动的人们,所站的立场、所持的观点并不相同,目标也各异,所办的乡村事业也各有特点。
有的以教育为中心;有的以生产为中心;有的以政治组织为中心;有的以自卫组织为中心;有的着眼于改造乡村生活;有的把政治、经济与教育事业综合进行但追溯此项乡村事业的来由,一般均由教育开其端。
嗣后因社会各阶级各阶层需要的不同,乃逐渐扩大范围。
最后,把各种乡村事业(政治、经济、教育等)加以综合,仍以教育为枢纽,因而乡村建设运动,也就成为广义的乡村教育运动。
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体现了系统性与战略性。
这二十字方针可理解为生产、生态、生活的“三生一体化”,以及文化与治理的相辅相成并作为“三生”的支撑保障。
如果回到历史视野,乡村振兴战略其实有着逾百年的探索积累。
兴起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包括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陶行知等在内的著名知识分子或实业家,他们通过回归乡土脉络、整合各种建设性力量并融合中西优秀文明,在乡村基层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努力推动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在内资源的“回流”乡村。
彼时,虽然在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成效有限,却体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国情自觉与实践担当。
乡村建设运动对我国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乡村建设运动对我国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乡村建设运动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了解决农村问题,推动乡村发展而展开的一场重大运动。
这场运动对我国当代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在现代化农村建设中,我们可以借鉴乡村建设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卫生环境与公共设施乡村建设运动中重视卫生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如兴建卫生院、学校、邮电局等,有效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这个启示告诉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卫生环境与公共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农业发展与农田整理乡村建设运动中,重视农业发展和农田整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改良土地、培育良种、推广农业技术等,促进了农田的增产和农业的发展。
这个启示告诉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农业发展和农田整理,提高农业产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民组织与集体经济乡村建设运动中,积极发展农民组织和集体经济,如建立合作社、引进农业机械等,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个启示告诉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积极发展农民组织和集体经济,建立健全的农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四、人才培养与普及教育乡村建设运动中,注重人才培养和普及教育,如培养农村干部、推广文盲扫除等,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这个启示告诉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普及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五、产业发展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乡村建设运动中,重视产业发展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并采取了措施,如发展副业、推动农村工业等,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这个启示告诉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培育农村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六、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乡村建设运动中,注重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如发展湖泊水利工程、治理水土流失等,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这个启示告诉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现代乡村教育运动
一、近现代乡村教育运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部分先进只是分 析逐渐认识到中国以农立国的实际,认为 只有解决了占中国人口80%以上农民问题, 才能解决国来家的根本问题。于是,他们 纷纷试图通过改良的手段来达到乡村教育 普及化或职业化,以发展农村生产,改善 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实现救 国目的。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 场乡村教育运动。
一般来说,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同时开始的。 现代社会脱胎于传统社会,我们现在所谓 的现代化,究其本质就是指工业化。因此, 城市化成为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主要指标之 一。
建国以来,我国不断对农村教育进行改革, 农村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 进步,除少数边远贫困地区外,农村已基 本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也为社会发展培育、 输送了各方面的合格人才,但我们回顾几 十年来的农村教育改革,会发现农村教育 基本上是套用城市教育模式,缺乏对农村 本土的观照和对农村教育问题的整体思考 与深层把握。
人的定位 教育目的
农村教育工具化价值取向
1、“城市中心”:把农村教育当成“农民 身份”改变的工具,把谋取“经济利益” 作为自己的动力和目的。 2、“农村中心:把传授适合农村的”生产 技术技能”作为农村教育的己任,将能否 培养符合农业生产要求的劳动者作为农村 教育的标准。
“离农”教育,就是以城市为中心,为城 市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 业和农民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而不是回归乡 土文化的人才。(家长、教师) “为农”教育,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对教育 的要求,要求农村教育发挥为农村社会服 务的功能。(政府) 工具化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杜宝伟学号:200801072 班级:社科政教二班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教育嵌入于社会结构中,教育与社会二者的发展是一个互动过程。
当今的问题是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社会处于急剧转型中,教育则相对落后,社会是一个长跑健将,教育则是一个小脚女人,不是教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而是社会变迁拖动着教育发展,二者甚至在前进中背道而驰,教育在与社会发展反向的道路上正在越走越远。
最近关于教育这个怪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讨论又在积聚升温了,有人甚至说,中国现在的教育就象封建社会一个失去贞洁的妇女一样,谁都可以站出来骂它一下,可见目前的情况已经相当糟糕了。
既然如此,则结论只有一个:教育必须变革,否则必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教育变革的首要一点就是变革教育模式或者教育体制。
教育的变革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一种是休克疗法。
将原有的教育体制全盘摧毁,引进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使其彻底改头换面。
另一种是渐进式改革。
即所谓“摸着石头过河”。
小心翼翼地、走一步看一步,每做出一小步变革前后都要反复认真地进行调查和实验,最终找到一种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别。
从这一点并结合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尤其是乡建学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考察来看,后一种方法似乎更切合今日中国之社会现实。
总的来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失败的。
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不可忽视,即乡村建设学派的思想主张及实践活动并不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
当时的中国人最需要的是摆脱内外两大束缚,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
具体到广大农民则首先需要将其政治化而非科学化和文化化,而乡建学派则企图通过将农民科学化(以晏阳初为代表)和文化化(以梁漱冥为代表)来谋求整体社会问题的解决,事实证明这是不切实际的。
乡建学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也是如此,就教育思想来看,乡建学派明显走在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前面,与今日的情形正好相反,乡建学派的教育是一个长跑健将,社会的发展在它面前则如同一个小脚女人。
乡建运动是在一个发育严重不成熟、各种社会条件尚不健全的环境中展开的,因而失败也是必然的。
尽管如此,乡建运动尤其是它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今日中国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却依然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乡建学派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综述(一)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强调教育的工具作用乡建运动并非仅指晏阳初与梁漱冥二人的一系列实验活动,它是一场在乡建学派思想指导之下的几乎遍及全国范围的社会改造运动。
“据1935年统计,全国共有实验区139处,著名的有黄炎培在江苏昆山徐公桥,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梁漱冥在山东邹平、菏泽,江苏省力教育学院在无锡等地进行的实验”。
乡建学派代表人物内部的思想主张和具体实践活动其实是有一定差异的,甚至可以将其划分为几个小的派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主张乡村教育并以此作为改造农村社会进而谋求社会整体问题解决的工具,既教育的工具化。
譬如,陶行知主张乡村教育的目的“为我们三万万四千万农民服务”,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此外他还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论,打破教育与社会之间的隔绝和对立。
梁漱冥认为,当时中国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乡村,而乡村问题则表现在经济、政治、教育或文化三方面,而教育或文化则是改进社会的主要手段,乡村建设应以教育为方法,教育应以乡村建设为目标,两者实是一回事。
他甚至主张要政教合一,以教育力量取代行政力量,从而实现民族自救。
表现出一种教育工具主义倾向。
(二)重视农村教育、尤其是青年农民的教育在乡建学派看来,中国社会的问题首先是中国农村的问题,而中国农村的问题又首先是中国农民的问题,无论晏关于中国农民四大顽症的论述还是梁的中国文化失调论都反映了这一点,既然如此,那么必然会有两点结论:一、要重视农村教育;二、农村教育要以青年农民为重点对象。
为什么呢?因为改造农村的关键是改造农民,而改造农民则是谋求社会整体问题解决的最有效和最快捷的方法。
这也使乡建学派的教育具有了明显的中国特色。
(三)以人为本的全面、综合的大教育观在教育内容上乡建学派普遍主张对农民进行全面教育。
正如晏阳初所说“乡村建设不是任何一面可以单独解决的,而是连锁进行的全面的建设。
”晏阳初定县实验采用三大方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四大教育文艺(字)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相结合,梁漱冥邹平实验教授的课程包括公民学、基本读写能力、科学教育、家庭教育训练等内容,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实际生产技术教育还有道德修养,涉及面相当广泛。
在对象上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体性,在这一点上,乡建学派实际上想通过乡村教育在中国发起声势浩大的“造人”运动,尤其是造就适应社会改良需要的农民运动。
一场将成人教育、妇女教育、儿童教育结合起来,从内容上看,(四)教育与其他改良手段结合,对中国农村实行全面改造乡建运动实际上是一场遍及全国的乡村改造运动,它的内容也相当广泛,乡村教育是乡建学派改造农村的工具之一,他们主张教育与其他改良手段密切配合,教育的作用在于“造人”,此外乡建学派还在乡村推进工业建设,梁漱冥主张大力发展农业,由农业引发工业。
卢作孚则大行工业,在乡村走一条工业发展的道路,将工业发展与教育农民相结合,以教育推动乡村工业发展,以乡村工业大发展作为推进教育的支持力量。
(五)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主张的因材施教与学以致用相结合梁漱冥对当时的就教育体制进行了分析批判,他很赞赏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在他那里教育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教育方法上,他主张寓教于乐,反对那种枯燥无味扼杀学生灵性的教学方法,他主张,应该对每一个学生有真了解,了解他的资质和其在这一项学问上之长短而随其所需加以指点帮助。
显然,这里梁漱冥强调的是因材施教。
晏阳初也有与此相同的思想,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他针对农村教育对象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
他说,“成人在乡间极有力量。
我们在推行农村工作时,必须得到他们的合作,才能顺利进行。
要对他们实施教育,必须用开导的方法;儿童是国家的基础,将来建国必须依靠他们。
儿童身心都未成熟,所以儿童教育多用培育方式。
”(《中国农村教育问题》)。
如果说因材施教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和应该遵循的原则,那么学以致用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需要注意的问题。
因为作为学生,其学习的东西应该能够学会应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师则要教以致用,教导学生学会应用,一是教学内容上所教内容与社会发展想符合,二是教学方法上注重过程的引导。
乡建学派中有很多人都有留学经历,接触过西方的教育思想并深受其影响,尤其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对乡建学派影响较大,因此他们的乡村教育过程中将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的因材施教与学以致用相结合也是必然的。
(六)重视社会调查和实验这一点是乡建学派的显著特色。
乡建运动的推行者有很多人其实是社会学家或者社会活动家,他们在推行乡村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农村现状进行社会调查,深入了解农村社会显现实借以采用对症下药的方法对农村加以改造。
晏阳初十分重视社会调查,他在河北定县实验之初,就委托冯锐博士设计农村调查大纲,编写乡村生活调查大纲。
此外,平教总会还成立统计调查处,聘请社会学家李景汉为主任在定县开展大规模社会调查。
乡建运动实际上是一场社会实验,乡建学派的教育也是一场改造乡村的实验。
乡建学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今日农村教育的启示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乡建学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今日之农村教育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如前所述,乡建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思想和实践与社会发展脱节,缺乏使其得以展开的社会环境。
如果将其教育思想与现在对比,那么乡建学派教育思想与实践得以开展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已经发育成熟,吸收这一学派的思想精华并用之于今日农村教育开展一场新型的乡村建设运动或许会有助于今日中国农村早日走出困境。
因为如果拿乡建学派的教育思想来考察当今的农村教育甚至是整个教育,则会发现,经过春秋战国和清末民国之初两次大的教育变革,我们现在的教育其实是一种非古非今,非中非外的“四不象”的教育,清末民国之初的教育改革使我们引进了新式教育,我们现在所采用的依然是那场改革所形成的教育模式,尽管新中国已经成立了。
这一教育模式与当前社会发育并不协调,甚至是矛盾的,所以我们需要第三次教育大变革,而乡建学派的教育思想在这一点上是不无启发意义的。
首先,农村教育需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农村发展的要求。
乡建学派倡导者的魅力首先在于他们怀有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认真考察中国社会。
今天的教育者们缺乏的正是这一点。
我们总是死死抱旧教育体制不放,殊不知这一教育体制已经腐朽变质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严重脱节,旧体制下培养的人才其实是只会考试的人才,旧体制下大教育其实是讲授考试知识的教育,是抹杀人性的不人道的教育。
旧体制所培养的其实并非人才,而是奴隶,只不过是将没有知识的努力变为有知识的努力而已。
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却是具有变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二者严重脱节甚至背道而驰。
所以教育需要变革,我们所需要的正是一种与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新的教育。
其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发展农村教育。
如果说上述一点是对整体的教育而言的话,那么这一点则是具体到农村教育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农村无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思想文化上都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村教育也与城市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农村缺乏教育资源,从师资力量到教学设施都严重匮乏,然而,这一点并不可怕,农村是具有农村优势的,我们之所以老提农村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其实是没有看到农村教育资源优势所致。
从现有的教育阶段上看,农村没有高等教育,大学一般位于城市,而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以及一本分高中教育位于农村,因此农村教育应着眼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而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农村的这一部分教育其实是存在较大优势的。
因为这三个阶段的教育最需要的是解放人性,给人以一个自然成长的环境,而非人在的环境,培养人的天性和挖掘人的创造力量,使人充分接近自然,培养对自然的感悟能力,农村正是遭受人为影响最小、最没有过多人造环境的场所,因此最适合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
目前的情形是,我们过分强调这三个教育阶段的应试要求以至于将农村教育城市化最终农村教育的天然有时没有发挥出来。
而乡建学派在这一点上正是着眼于农村当地的天然优势,充分挖掘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办教育,因此单就这一点来讲,乡建学派的农村教育是有其成功之处的。
第三,以人为本,注重对人的全面教育,树立大教育观念。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机器。
如果把人当机器来教那就是教育的不人道,现在的教育就是如此,单一的教育方式弊端重重。
在教育内容上只“教”不“育”或者重“教”轻“育”,而且所教内容都是书本内容,是前人已经早就做出来的结果而缺乏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