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小巷深处》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通过默读与标注的方法,从具体事件中感悟母爱,达到心灵上的共鸣。

2.学会选取生活中的琐事和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与文本、作者对话,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及作者悔悟、自责的情感。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感悟能力。

5.增强对亲情的的理解,学会感恩,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
感悟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学会如何选取生活琐事塑造人物,表达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母爱,达到心灵上的共鸣。

增强对亲情的理解,学会感恩,珍惜亲情。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文章。

课文叙述了一位盲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女儿,对她倾注了所有爱的故事,揭示了母爱
的自私、伟大、崇高。

文章通过写“我”对养母情感变化的过程,表现了我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对自己无知、虚荣的深深自责、悔恨。

教学本文应将“情”字作为重点,围绕“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指导学生深入阅读,深入理解母爱。

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阅读过程和独特的体验。

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体验,培育爱心。

本文体裁属于写人的记叙文。

学生对记叙文的阅读和学习已有了一定的能力。

但因课文篇幅太长,在两课时内,学生理解可能不会太深入,应加强学生的预习。

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感悟,启发点拨学生。

教学方法:
抓住重点段落和事件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采用默读、快速浏览、批注的方法加深对亲情的理解,同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选取生活琐事、通过人物外貌、神态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

最后通过师生的情感朗读、学生的说、写,加深对亲情的感悟,教育学生珍惜亲情。

一、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初读了《小巷深处》这篇感人至深的散文。

一位贫穷的盲母亲收养了被弃于荒村的女孩,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含辛茹苦地将她养大。

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盲母亲给了她所有的爱。

今天,让我们再次来感受这份刻骨铭心的亲情。

二、讲授新课
(一)感悟母爱,体会真情。

浓浓母爱,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1.思考:课文中的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读一读并谈谈你的感悟和理解。

(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回答。

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可作适当点拨。


重点分析事件:①母亲总是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守着卖冰棍。

母亲为我吃尽苦头,饱受酷暑却甘之如饴。

爱得执着、深刻……
②当“我”为家的贫困,母亲的卑微而沉默厌恶家,冷落母亲甚至绝情地伤害她时,她抑制自己的情感,表现得很平静,还为我做好吃的,说食堂少油。

母亲心中充满深深落寞、痛苦,但却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爱着女儿,表现了母爱的无私、宽容……
③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

可是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都默默地让别人带到学校,自己孤零零地回家。

母亲默默承受女儿的忘恩负义,无怨无悔,依然深爱着女儿。

母爱的无私、伟大、深沉、崇高……
过渡:文章选取一些生活琐事,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人物的外貌和神情也可以透露其内心世界及情感。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神情的语
句,将自己的感悟写在书的空白处。

(提示:可以从母亲和“我”两个角度谈感悟。


分析:①夏天,母亲就如一尊雕塑,执着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
母亲为我苦心经营,表现了母亲坚韧的性格。

作者对母亲无私付出的敬佩和赞颂……
②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

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
母亲为我操劳过度,衰弱不堪。

作者被母爱深深感动……(设置意图:让学生采用默读、快速浏览、批注、交流的方法理解盲母对养女的爱,并自然而然地学会选取生活琐事、通过外貌、神态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


3.养女是这个贫穷、卑微的盲母亲活下去的希望和寄托,母亲为她付出了太多的爱,爱的那样深挚。

但女儿对母亲的情感是否一成不变呢?(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我”对母亲情感变化的词句,并思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先找出具体段落,再将关键词画出。

“变化的原因”可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满足自豪厌恶家隔绝淡忘悔悟流泪(幼年纯真)(虚荣心、无知)(被母亲深深感动)课文正是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结构文章的。

(设置意图:引导学生采用快速浏览、批注、讨论的方法理清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及原因,将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

)4.为满足女儿的虚荣心和所谓的自尊心,三年来,母亲克服重重困难,默默为我付出了巨大艰辛,内心却承受着无尽的孤独、凄凉和煎熬。

作者终于被母爱深深感动而悔悟流泪了。

(1)倾听老师读最后三段,想想你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母亲饱经沧桑。

“我”被母爱深深感动,为自己的无知、虚荣,悔恨、自责、流泪。

作者情感回归,终于重新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2)“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是那
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
..,
又仿佛在等候
..。

”这段外貌、神情描写体现了什么?
……憧憬女儿早日成才,等待与女儿一起过幸福的生活……
(3)我们也曾有过对父母不理解,甚至让父母伤心难过的时候,我们也曾后悔过,有时我们甚至不忍心看父母渐白的头发和衰弱的脸庞。

其实,天下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文中的这位盲母亲就是我们所有人的母亲,让我们一起与作者感动。

(让学生深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三段。


(设置意图:通过师生深情的朗读加深对母爱的感悟,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

)
(二)拓展
1.母爱就是一句句的安慰,母爱就是一声声的叮咛……我
们每天沐浴在母爱中,却时常忽略她。

请同学们重拾记忆,去找寻曾被我们遗忘了的母爱。

(举手谈生活中母爱的小情节。

)2.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情感化为手中的笔,以“母爱”为话题写几句心里话。

(交流点评)
(设置意图:通过说和写加深对亲情的理解,教育学生珍惜亲情。


(三)结束。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引起学生共鸣,感染学生。

板书设计:
满足自豪厌恶家隔绝淡忘悔悟流泪(幼年纯真)(虚荣心、无知)(被母亲深深感动)
主题: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深沉。

我对母亲的感激和赞颂。

教学反思:
本课以“情”字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受到了深深的感染。

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能说出自己真实而深刻的感受。

教学设计层次清晰,过渡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