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甗为例探析《考工记》中以用为本的设计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考工记》是一本极具功利性、务实性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具有深刻的文化烙印,其以用为本的设计思想隐含着当时的社会礼制。

文章以《考工记》抟埴篇中的“陶人为甗”为例,通过分析甗的结构、工艺和功能,得出甗无论是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炊具还是作为墓葬中的随葬礼器,前提是其实用功能的发挥,都是为人服务,充分体现了《考工记》中以用为本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考工记》甗以用为本
《考工记》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体现了先秦时期以用为本的思想观念。

这种以用为本的观念在器物的设计上表现为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特点,或者说是以人为中心来考虑设计、制造等问题。

先秦时期,墨子、韩非子、管子等人在器物的设计和制造方面也特别重视“以用为本”的设计理念。

张道一先生在《〈考工记〉研究三题》一文中说,“制造物品,要分析其机制,发挥其功能,以收到最佳的效益。

”这种以用为本的设计制作思想对后世的艺术设计有深刻的影响。

《考工记》中关于甗的记载相对来说较为简略,在抟埴篇“陶人”一节中这样记载:“陶人为甗,实二鬴,厚半寸,唇寸。

”“凡陶旊之事,髺垦薜暴不入市。

器中膞,豆中县,膞崇四尺,方四寸。

”①闻人君先生将其译注为:陶人制甗,容积二鬴,壁厚半寸,唇厚一寸;凡陶人、旊人所制的器具,形体歪斜、顿伤、破裂、突起不平的都不能进入官市交易;陶器要用膞校正,豆柄要直立中绳,膞的高度为四尺,方边,每边四寸。

虽然《考工记》对甗描述的笔墨不多,但我们从中可以了解甗的容量、厚度,制作工艺、工具,以及进入市场的标准。

这给后世生产留下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一、甗的结构与工艺
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于商代至汉代,东汉之后逐渐衰亡,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的一种组合炊具,相当于今天我们用的带有箅子的锅。

甗的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中间有穿孔的箅,上部的甑与下部的鬲或鼎、釜,或分体,或合体,多为圆形、立耳,少数为方形。

早期的甗为陶制,商周时期,甗开始用铜铸成,秦汉之际出现铁制甗。

甗的形制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在商以前,甗为陶制,陶甗的陶甑部分较大,陶鬲部分较小。

商代早期出现了青铜甗,但数量很少,普通百姓日常所用的甗大多仍为陶制。

商代的青铜甗多为甑、鬲合铸,也有少量分铸,一般为一甑一鬲。

值得一提的是商代晚期出现了“一鬲三甑”的“三联甗”。

西周时期出现了方甗,造型更加科学、美观。

从目前出土的陶甗来看,其质料大多为夹砂陶。

陶甗作为陶炊具,必须耐火、耐高温,能经受火的反复炙烧而不裂不炸。

在陶土里掺入沙粒可以提高陶器的耐火性,与此同时,也降低了陶泥的可塑性,因此陶甗往往都比较厚重。

在《考工记》中有记载,陶甗“容积二鬴,壁厚半寸,唇厚一寸”。

《考工记》中的量制是齐国之制,②一鬴等于六斗四升。

由此可见,陶甗体积较大,壁和唇较厚,总体上看来是比较笨重的。

陶丕的制作方法经历了由手捏到泥条盘筑,到慢轮、快轮以及模制的演变历程,其烧制技术也随之改进。

由“器中膞”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的陶器制作已经发展到了快轮的高速旋转轮制技术。

膞,是指在制陶器(或原始瓷器)时配合旋削的工具。

陶丕在陶钧上转动时,树膞其侧,量其高下、厚薄,正其器。

陶钧是制造陶器丕的转轮,是一个较大质量的旋转轮盘,是比徒手工具技术含量高出许多的技术装置。

《说文解字》释:“钧,三十斤也,从金匀声。

古文钧,从旬。

”正因如此重的旋转轮盘,才能实现制陶时的持续高速旋转功能。

《考工记》中对膞这样记载:“膞崇四尺,方四寸。

”目前并没有膞的实物出土,因此,它的形制用法迄今尚未明了。

从陶甗到青铜甗的过渡是在商代早期,此时青铜器造型仍是“仿陶”阶段,因此青铜甗
的造型与同时期陶甗的造型类似。

陶器制作技术的成熟为青铜器制作工艺提供了技术条件。

考古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的陶鬲,就已经开始用成品器物作内模翻制而成。

③模制技术能使器物的外形更为规整、美观,应用于青铜冶铸时发展为模、范翻制技术。

现藏于铜陵市博物馆的变形夔纹分体甗,属于春秋时期的锡青铜器,通高58.2厘米,口径38.8厘米。

上部甑上绳索状双耳,很明显其模型有绳索绞股后成模,无范线,所以双耳的外范为整体范,以焚失法单独铸出无范线的双耳,再嵌入甑体的外范中,铸甑体时双耳即与甑体连为一体。


二、甗的功能及用途
从出土甗的遗址中可以发现,其用途主要有三种,即作为炊具、礼器和葬具。

首先,甗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炊具。

甗最初是作为炊具出现,其用途与现代蒸锅类同,它实际上兼具灶与锅的双重功能。

最初的甗多为甑、鬲铸为一体,甑内没有箅子。

后来甑的内壁铸上了三个三角齿,用于承托箅子。

甑多为圆体,侈口,两立耳。

商周时期的青铜甗的甑、鬲开始分铸,甑底穿孔作为箅子,箅下的榫圈与鬲口形成子母扣。

如此设计使甗变得方便灵活,易于使用。

商代晚期铜甗逐渐增多,出现了联体甗,出土于殷墟妇好墓的三联甗便是这样一件独特的青铜器。

该甗于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68厘米,甗架高44.5厘米、长103.7厘米、宽27厘米,甑高26.2厘米,口径33厘米,重138.2千克。

该甗由一件长方形甗架和三件大圆甑组成。

甗架形似禁,面部有三个高起的喇叭状圈口;腹内中空,平底,下有六条扁形矮足;外底有十字形铸缝。

架面饰三组蟠龙纹,分绕三个圈口,四角分别饰以牛首纹,牛口向外。

甗架四壁饰夔纹间以云雷纹为地。

甗架上的三件大圆甑敞口收腹,底有3孔以为箅。

三个甑的双耳上部均做成圆雕的兽头;甑外壁口沿下饰以聚首相对的夔龙。

刘台子遗址的青铜甗于1985年在山东省济阳县刘台子西周墓m6中出土,是西周早期偏晚的器物。

器高46.6厘米,口径29.5厘米,腹深17.3厘米。

甑为侈口,斜腹,立耳,腹内的篦子遗失。

鬲为袋足,分别铸有三具象首,采用高浮雕的表现手法,象首卷眉鼓眼。

该甗为甑、鬲分铸,通过两节环连为一体,甑大鬲小。

这样的设计既方便实用,又节省了燃料与时间。

其次,作为随葬礼器。

在西周末期春秋初期,青铜甗常作为礼器,与鼎、簋、豆等青铜器组成成套随葬品。

从商周到秦汉时期,甗在墓葬中作为礼器随葬的现象不断增多。

甗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作为日用生活用品越来越罕见,而是作为明器在墓葬中常见,被视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四蛇方甗作为贵族使用的礼器,甗的周身饰有华美的纹饰。

该甗为春秋早期的青铜甗,通身高44.7厘米,宽为33.7厘米,重达12.3千克。

此甗为一甑一鬲分铸,甑底为箅,箅下有榫圈,与鬲口形成子母扣。

甗的外壁满饰勾连雷纹,中间饰一道宽弦纹。

鬲鼓腹,饰四球,分裆线连于腰际,足为蹄形饰蛇纹,采用平雕与浮雕的表现手法。

这种蛇纹装饰在青铜礼器中较为少有。

再次,作为葬具使用。

在陕北地区的神木新华遗址中出土有作为瓮棺葬葬具的陶甗。

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瓮棺葬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葬具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储物器随机拿来用于埋葬之用。

瓮棺规格不同,形状各异,其中瓮盖也是由陶片、陶钵以及陶盆等随机组成。

从目前出土情况来看,陶甗作为瓮棺葬葬具的现象很少,只在陕北地区的神木新华遗址中有出土。

《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官书,因此在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隐含着当时的社会礼制。

因而其思想内容有着强烈的功利性、务实性,也带有深刻的文化烙印。

由于政治因素,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甗被作为墓葬中的随葬礼器,赋予其当时的社会礼制和传统文化理念。

无论甗是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炊具还是作为墓葬中的随葬礼器,前提是其实用功能的发挥,目的都是为人服务。

结语
以上通过对“摶埴之工”中“陶人为甗”一节的分析,得出甗的实用功能决定它的基本形态,并推动其不断地发展完善。

为了更加简便快捷地使用,甗的形制由简单的上甑下鬲发展到在甑内壁或甑底设置穿孔箅子。

工艺技术的发展推进甗由陶泥烧制发展到青铜铸造,也丰富了它的造型样式及装饰手法。

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对甗的功能、造型及装饰影响很大,甗作为礼器被赋予当时的社会礼制和传统文化理念。

因此,“礼”是在建立在“用”的基础上,这种以用为本的设计思想始终贯穿于《考工记》全书。

虽然《考工记》的篇幅只有7100余字,但它所含的手工业技术、工艺思想等信息十分丰富,是对当时手工业生产中各种工艺技术及制作经验的积累、总结和传承,力图阐明“百工”之事内在的科学道理,以及器物设计与工艺制作之间的关系。

《考工记》记述着当时最先进的器物设计和工艺技术,它所体现出的原理和法则对以后2000多年的手工业生产有着指导意义,其以用为本的设计思想对后世的工艺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