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升学基础小题训练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小题训练3

一、基础知识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6题。

本试题卷共六道大题,20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通向大唐之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是云冈

..石窟和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正是北魏的两个首都所在地。北魏的迁都之路,由这两座石窟作为标志。

我很想对它们做一点描写,好让那些过于沉醉于汉族传统文化的人士有一点震动。但是我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放弃,因为在云冈和龙门之前,文字是不太有用

的。手边有一个证据,女作家冰心年轻时曾与友人一起风尘仆仆地去瞻仰

..过一次云冈石窟,执笔描写时几乎用尽激动的词,差点绕不出来了,最后还是承认文字之无用。她写道:

万亿化身,罗刻满山,巧夺天工,骇人心目。一如来,一(),一翼,一(),一花,一(),各具精严,写不胜写,画不胜画。后顾方作无限之留恋,前瞻又引起无量之企求。目不能注,足不能停,如偷儿骤入宝库,神魂丧失,莫知所携,事后追忆,亦如梦入天宫,醒后心自知而口不能道,此时方知文字之无用了!

冰心是熟悉汉族传统文化的,但到了这里显然是被重重地吓了一跳。原因是,

主持石窟建造的鲜卑

..族统治者不仅在这里展现了雄伟的旷野之美,而且还爽朗地在石窟中引进了更多、更远的别处文明。

既然他们敢于对汉文化放松身段,那么也就必然会对其他文化放松身段。他们成了一个吸纳性极强的“空筐”,什么文化都能在其间占据一席之地。他们本身缺少文化厚度,还没有形成严密的文化体系,这种弱点很快转化成了优点,他们因为较少排他性而成为多种文化融合的“当家人”。于是,真正的文化盛晏张罗起来了。

此间好有一比:一批学养深厚的老者远远近近地散居着,因为各自的背景和重量而互相矜持;突然从外地来了一个自幼失学的年轻壮汉,对谁的学问都谦虚

汲取

..,不存偏见,还有力气把老者们请来请去,结果,以他为中心,连这些老者也渐渐走到一起,一片热闹了。

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云冈(yún ɡānɡ)B.瞻仰(shàn yǎnɡ)C.鲜卑(xiān bēi)D.汲取(jí q ǔ)

2.划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动 B.留恋 C.企求 D.盛晏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尘仆仆 B.巧夺天工 C.骇人心目 D.一席之地4.语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正是两个北魏的首都所在地。B.我很想对它们做一点描写,好让那些过于沉醉于汉族传统文化的人士有一点震动。

C.冰心是熟悉汉族传统文化的,但到了这里显然是被重重地吓了一跳。

D.既然他们敢于对汉文化放松身段,那么也就必然会对其他文化放松身段。5.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蹄②世界③叶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6.语段画双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比喻 C.拟人 D.借代

二丶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7-8题。(每小题3分,共6分)

闲意

陆游

柴门虽设不曾开,为怕人行损绿苔。

妍日渐催春意动,好风时卷市声来。

学经妻问生疏宇,尝酒儿斟潋滟杯。

安得小园宽半亩,黄梅绿李一时栽。

7.下列对这首诗中词语和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妍曰”是指春天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

B.“好风时卷市声来”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市声”的向往之情。

C.“潋滟”本义是形容水波荡漾,这里用以写酒中在怀中的情态,有了动感。D.“学经”与“尝酒”两句是写夫妻共学、父子谐和的天伦之乐。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紧闭柴门、珍爱绿苔,表现了诗人于寂寞中不被人理解的烦闷。B.颈联以家庭生活的和谐、惬意,表现了诗人此时闲适、愉悦的心情。

C.尾联驰骋想象:如能再添得半亩大的小园,黄梅绿李一时载起,园景将更美好。

D.整首诗语调清新,态度闲适,多角度地表现出自然之趣与家庭生活之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日:"猿猴错②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③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④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⑤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⑥之道哉?"孟尝君日:"善!"乃弗逐。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 ①舍人:门客。②错:通"措",放弃。③曹沫:春秋鲁庄公时武士。④铫鎒(yáo nòu):农具。⑤尧:传说中的远古圣君。⑥用世立教:治理国家,教化百姓。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放下) B.与农夫居.垅亩之中(住在)

C.尧亦有所不及.矣(比得上,赶得上) D.则谓.之不肖(说,认为)

10.下列给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故物舍其.所长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①而.来害相报者②时时而.间进

C.①乃.弗逐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①则.谓之不肖②不肖则.弃之

11.翻译: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三)古诗文默写(3分,每空1分)

12.(1)及尔偕老,。(《氓》)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沁园春·长沙》)(3),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三、现代文阅读题(11-13题,共9分;14-16题共12分)

(一)祭孔大典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孔大典的神奇魅力,充分表现在乐、歌、舞、礼四种艺术形式上。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它所阐释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髓,将对中国乃至华人世界的文化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

13.下列选项中关于“祭孔大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主要在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

B.祭孔大典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