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最新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资料

最新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资料

最新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资料最新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一、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学习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最新的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并应用新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新教育教学理论概述新教育教学理论是指在传统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和教育发展趋势,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新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性1.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新教育教学理论紧密结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教育教学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提高教学效果:新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新教育教学理论的核心要点1. 学生为中心:新教育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合作学习:新教育教学理论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实践教学:新教育教学理论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和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4. 创新教学:新教育教学理论鼓励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五、新教育教学理论的实施策略1. 教师角色转变: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学习的组织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

2. 教学环境创设:创设积极、合作、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多元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互评、项目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4. 教育技术应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一、新的教学观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1〕双基观:传授根底知识和训练根本技能。

〔2〕智能观:加强根底,开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养观:加强根底,增强能力,开展个性,提高素养。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

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完成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开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

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效劳于社会的价值。

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

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开展,还应关注人的感情智慧的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开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治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治理者。

教师职责的新定位:援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开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庞大潜能的人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

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感情潜能和制造潜能。

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觉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我们要信任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开展观——学生是处于开展中的人①乐观地估量学生的天性。

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

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标准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大全(一)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大全(一)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大全教学理论一直是教育领域探讨的重要议题,各种教学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发展,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摘抄,希望对各位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参与和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建构新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来获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合作,引导他们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可观察的行为,强调通过刺激和响应来形成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奖励制度,通过激励和惩罚引导学生学习和行为的改变。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和发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认知冲突和平衡来构建新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理论和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强调合作和探究的建构主义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等策略;对于强调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社会文化教学,可以采用社会实践和角色扮演等策略。

总的来说,教育教学理论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通过不断学习和运用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教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愿各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对教师有益的百部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书目

对教师有益的百部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书目

对教师有益的百部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书目对教师有益的百部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书目基础篇(30部)1.《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2.《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3.《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5.《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7.《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9.《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10.《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2.《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3.《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4.《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5.《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6.《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7.《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8.《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19.《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0.《给教师的建议》,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21.《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22.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3. 《儿童发展》, (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4.《有效教学方法》, (美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5.《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6.《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27.《终身教育引论》, (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28.《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29.《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30.《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拓展篇(70部)31.《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2.《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3.《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 任仲印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4.《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 王承绪、赵祥麟编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5.《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修订版), 陈学恂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7.《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8.《中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沈灌群、毛礼锐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9.《外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赵祥麟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0.《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 周毅、向明,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41.《顺生论》, 张中行,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2.《教育哲学通论》, 黄济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3.《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彭歌、陈敬著, 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44.《教师人文读本》, 张民生、于漪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45.《中国的智慧》, 韦政通, 岳麓书社2003年版46.《赏识你的学生》, 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47.《教育的未来》, 温世仁著, 三联书店2001年版48.《教育的奇迹》, 朱永新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49.《发现母亲》, 王东华,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50.《过去的教师》,商友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51.《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叶澜,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52.《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 朱小蔓,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53.《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 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版54.《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教师博览》编辑部,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5.《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徐光兴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6.《科学家论教育》, 周川选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7.《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 李洪涛,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58.《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 刘军宁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59.《不跪着教书》, 吴非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0.《人的现代化》, (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61.《自我实现的人》, (美)马斯洛著,徐金声等译, 三联书店1986年版62.《宽容》, (美)房龙著,迮卫、靳翠微译, 三联书店1985年版63.《西方的智慧》, (英)伯兰特·罗素著,马家驹、贺霖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64.《窗边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著,, 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65.《朱兰质量手册》, (美)朱兰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6.《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 (美)拉里·博西迪著, 机械工业出版67.《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美)奥格·曼狄诺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68.《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著, 傅统先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69.《早期教育与天才》, (日)木村久一著,王传璧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70.《教育过程》, (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71.《教育的经济价值》, (美)舒尔茨著,曹延亭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72.《人的教育》, (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3.《再论教育目的》, (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74.《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 (瑞士)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5.《学校无分数三部曲》, (苏)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76.《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 (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77.《瓦尔登湖》,(美)亨利·戴维·梭罗著,戴欢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78.《成功智力》, (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79.《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 (加)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80.《第五项修炼》, (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实践篇(20部)81.《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 高万祥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2.《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 窦桂梅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3.《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于漪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4.《帕夫雷什中学》,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85.《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86.《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87.《向孩子学习》, 孙云晓主编, 晨光出版社1998年版88.《向瑞吉欧学习什么》, 屠美如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89.《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毛蓓蕾,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0.《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91.《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 李吉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2.《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陈向明,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93.《青浦教育实验》, 顾泠沅,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94.《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钟启泉等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95.《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教师思维方式案例点评》, 王晓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96.《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97.《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 (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9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科教师手册》, 左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99.《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100.《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 (美)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著,罗静、褚保堂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新课程篇(28部)1.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丛书(《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师德心语——教师发展之魂》、《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教师发展之路》、《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师发展之源》),申继亮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教师理论学习内容

教师理论学习内容

03
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01
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包括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02
掌握埃里克森提出的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
危机和解决方式。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03
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
爱岗敬业
教师应忠诚于人民教育事 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 ,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关爱学生
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 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 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师生关系与沟通技巧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 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 多元智能,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有效教学的概念及特征
阐述有效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有效教学的标准和要求。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探讨讲授、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策略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的实施与反思
分享成功的教学实践案例,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提高教 学效果。
评价与反思在教学中的应用
程。
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 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等方面,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多元 智能和个性差异。
终身学习
现代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教师 应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 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01
02
03
爱国守法
教师应热爱祖国,遵守国 家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 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幼儿园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幼儿园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幼儿园幼儿园教育学习笔记一、教育学习理论1.1 行为主义理论1.1.1 概念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强化教师在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角色。

1.1.2 应用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明确的奖赏制度和规定严格的纪律来引导幼儿的行为。

1.2 认知发展理论1.2.1 概念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幼儿的认知结构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对教师的角色提出更高要求。

1.2.2 应用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二、教学策略2.1 游戏教学法2.1.1 概念游戏教学法认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2.1.2 应用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幼儿进行各种有益的游戏活动,以达到教学目的。

2.2 学习小组活动2.2.1 概念学习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2.2 应用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

三、教学环境3.1 教室布局3.1.1 概念教室布局应合理分配空间,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幼儿学习和发展。

3.1.2 应用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幼儿特点,合理布置教室,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

3.2 教具选择3.2.1 概念教具选择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幼儿需求,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具。

3.2.2 应用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具,引导幼儿有效学习。

结语教育教学虽然需要理论指导,但更重要的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创造适合幼儿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希望这些教育教学理论笔记的摘抄可以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教育教学理论与理念学习

教育教学理论与理念学习

教育教学理论与理念学习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一)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一)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教育教学理论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于教育教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性的总结和理论探讨。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理论知识点的正确应用能够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研究学习的规律性、过程和机制。

根据学习理论,人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学生通过重复练习和反馈来习得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强调奖惩制度和正面激励,注重训练与实践。

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加工过程,主张学生通过建构和重组知识来学习。

提倡启发式教学和问题解决方法,强调激发学生思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通过主动建构知识来理解世界,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

倡导以项目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案。

一个高质量的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教学目标一般要遵循“明确、可行、适时、量化”原则。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注重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评价方式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业测验评价、考试评价等,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归纳(一)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归纳(一)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归纳教育教学是社会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而教育教学理论则是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

通过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

下面将重点梳理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中的重要知识点。

1. 教育目的和功能•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道德、体育、艺术等各个方面。

•教育功能:教育具有社会化功能、个性化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

社会化功能指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个性化功能强调尊重和发展个体潜能;文化传承功能涉及传承和弘扬文化传统。

2. 教学设计原则•启发性原则:教学应当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

•系统性原则:教学内容应当有机组织、系统安排,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差异性原则:教学应兼顾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由环境刺激与反应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注重学习的外在行为表现。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本身,关注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意义构建。

•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将学习视为社会实践的产物,重视社会互动与文化传承对学习的影响。

4.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形成模仿、练习和掌握的过程。

•讨论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和讨论,促进思想碰撞、观点交流。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和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获得启示和体会。

5. 评价方法•定性评价:侧重对学生思维、品德、创造力等素质的评价,通过描述和分析来评判学生。

•定量评价:以量化数据衡量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掌握情况,如考试成绩、等级评定等。

6. 教育改革与创新•面向未来的教育:积极探索针对未来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吸引力。

•微课教学:采用短小精悍的微课形式进行教学,更符合学生接受新媒体、新技术的特点。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笔记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笔记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笔记学习笔记:教育教学理论一、行为主义理论1. 核心观点:学习是通过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和形成的。

2. 学习方式:灌输式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知识的外在反应。

3. 教育策略: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通过奖惩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4. 评价方法:基于学习结果的评价,注重考试成绩和表现的客观性。

二、认知理论1. 核心观点:学习是通过主动的思维和理解过程来实现的。

2. 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内在构建和个体的思维活动,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学习策略。

3. 教育策略: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视对学生理解和能力的评价。

三、社会情感理论1. 核心观点:学习是社会交往和社会经验的产物。

2. 学习方式:强调社会互动和合作学习,注重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3. 教育策略: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4. 评价方法:评价个体的表现同时也注重团队合作的表现,重视对学生社交与全面发展的评价。

四、构建主义理论1. 核心观点:学习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

2. 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强调个体对知识的建构和个人经验的重要性。

3. 教育策略:设置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4. 评价方法: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术成果的评价,注重个体的发展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五、综合教育理论1. 核心观点:教育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理论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3. 教育策略:综合运用不同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引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能力。

4. 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和个性特点,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材料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材料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材料1、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2、“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3、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4、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哪些基本途径?5、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6、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7、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8、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9、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0、如何运用教材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新课程改革部分1、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课改”的灵魂。

“课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价值观、生活经验、学习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方式等方面的课程素材。

来越有教养。

关注开发和利用课程实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终施的各种条件。

研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究一般青少年及特定受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已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3、课程改革将“教知识、技能和素质。

学大纲”改为“课程标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意义发展的财富。

建立课程价值趋向课程资源数据库,拓宽校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育。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考点1. 教育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教育学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教育学的发展和演变
•教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世界教育学派别及其代表人物
•中国近现代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3. 教育目的与确立
•教育目的的分类
•教育目的与价值观念
•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
4. 教育活动要素与方式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活动方式和形式
•教育活动评价指标
5. 教育方法与手段
•教育方法的种类及特点
•教育手段的分类与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6. 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
•儿童认知和情绪的发展特点
•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
7. 教育管理与领导
•教育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教育领导的基本要素及能力
•教育机构组织与管理模式
8. 教育制度与政策
•教育制度的组成和功能
•教育政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及措施
9. 教育伦理与教育法律
•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
•教育法律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教育工作中的伦理和法律挑战
10. 教育学研究方法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学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教育学研究的应用与推广
以上是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背考点的相关内容,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为未来的教育工作和研究打下基础。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1. 引言教育教学理论是教育领域的基石,它为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

本文将对一些经典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概要的摘抄和总结,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2. 行为主义理论2.1 被动学习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被动的过程,学习者在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形成反应。

在教学中,应该通过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来引导学生的行为表现。

2.2 预设目标在行为主义理论中,教学的目标应该明确并可量化,学生应该被明确告知学习目标以便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3. 认知心理学理论3.1 学习的主动性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应该是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分析、理解和应用知识。

3.2 知识结构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结构对学习至关重要,学习者应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构建、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4. 社会文化理论4.1 社会互动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社会互动和文化环境的塑造而实现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促进学习的关键。

4.2 师生关系在社会文化理论中,师生关系被强调为平等互助、相互尊重和共同成长的关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榜样。

5. 教育教学理论的融合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并非是孤立的,不同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理论的思想和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的不同来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

6. 结语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希望本文的摘抄和总结能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和帮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023年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汇总(一)

2023年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汇总(一)

2023年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汇总教育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涉及到教育的本质、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诸多领域。

2023年,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新的理论知识点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2023年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做一个简要的汇总。

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的价值在于实现人的自我实现,塑造道德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教育心理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问卷调查、访谈等,辅助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学需求,进而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明确直观,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究学习。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水平等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管理•管理理念:倡导民主、平等、尊重的管理理念,注重师生互动,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管理策略:采用激励性管理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课堂秩序井然。

在2023年,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实践性、案例化等趋势,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希望本文的汇总对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教育理论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育理论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育理论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教育理论是研究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它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教育的本质和规律问题,它涉及到教育的哲学基础、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在教育领域,教育理论对于指导教育实践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主要理论1. 动机理论动机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一大重要理论,它研究的是人的行为动机和动机的来源。

动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学习的过程和规律。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认知活动,学习者通过感知、体验、思考和记忆等过程,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3.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教学的本质、规律和方法。

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4. 教育评价理论教育评价理论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教育评价理论认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的科学评判,它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全面、客观地评价教育质量。

三、教育学家1. 杜威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提出了“经验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倡导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孟德尔松孟德尔松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提出了“教育是生活本身”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仅是一种学习活动,更是一种生活体验,教育应该在生活中展开,学生应该在生活中学习。

3. 皮亚杰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教育的重点,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2023版(一)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2023版(一)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2023版第一部分: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一门科学。

2. 认知发展理论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逐渐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重要的是给予学生适当的挑战以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发展。

3. 动机理论动机理论认为学习的主要驱动力是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奖励机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二部分:教育教学方法1. 问题解决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强调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来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通过协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积极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部分:教师角色与教学管理1. 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需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

2. 课堂管理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当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同时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评价与反馈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错误、改进不足,激励学生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总结: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教师提供了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教育变得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整理)(一)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整理)(一)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教学理论是教育学领域的核心内容,它涵盖了教学目的、方法、评价等方
方面面。

以下是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知识整理:
一、教育教学理论概述
教育教学理论是指研究和探讨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目的、方法、手段和评价等问
题的学科体系。

它包括了多种理论流派和观点,涵盖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二、行为主义教育理论
行为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学应该关注学习者的行为反应,强调学习的直接观察
和量化。

行为主义强调奖励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主张通过刺激和反馈来引导学生的学习。

三、认知主义教育理论
认知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的认知过程,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结
构的发展。

认知主义注重启发式教学和认知冲突的产生,认为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四、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


构主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建构。

五、社会文化教育理论
社会文化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和文化的产品,强调学习与社会情境的互动
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社会文化理论关注学习者在社会实践中的学习过程,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结语
教育教学理论的多元和发展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教育理论,灵活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教师可以逐步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5000字左右(一)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5000字左右(一)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一、教育的定义和目的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是通过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的活动,促使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的基本理论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学习的结果是行为的改变。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定明确的目标,通过奖惩机制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强调外部刺激对学习的影响。

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中通过构建和调整认知结构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适当的认知结构,注重知识的组织和联系,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 社会情境理论社会情境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文化的产品,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进行。

教师应该创设有益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社会情境,倡导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和情感智慧。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1. 多元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小组讨论、问题解决、案例分析等,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果。

2. 微课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是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体现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的理念。

教师可以通过录制短视频、设计在线课堂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四、教学评价和反馈1. 评价的目的和原则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价应该客观、公正、全面、多样化,注重对学生发展潜力和特长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 反馈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及时给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水平和能力。

反馈应该具体、清晰、具有建设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思考。

五、教育教学的未来发展教育教学将进一步数字化、个性化和智能化发展,教育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将更多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性发展。

教育教学理论集锦(一)

教育教学理论集锦(一)

教育教学理论集锦第一章:教育哲学中的经典理论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及其基本概念、原则和理论的学科,其核心是关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思考。

在教育哲学中,以孔子的“教无定法”和庄子的“空谷幽兰”为代表,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注重个性发展、灵活教学的特点。

而在西方教育哲学中,柏拉图的“理念”学园和亚里士多德的“德育”理念,体现了其关于教育本质和方法的独特见解。

第二章: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通过对环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建立而成。

在教育实践中,行为主义理论倡导师生之间的明确目标、明确反馈和强化学习效果。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和帕维洛夫的“条件作用”是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对于教育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认知过程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一个主体内部的知识建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激发学习者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温斯顿的启发式教学模型是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重要应用。

第四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内部的知识建构过程,学习者通过社会互动和经验探究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在建构主义教学实践中,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倡导通过项目学习、问题解决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维果茨基的“区别水平理论”和那赫斯的“社区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

结语教育教学理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教育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教育教学理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新的教学观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

(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

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

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

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

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

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

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

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

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

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①要认识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

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②要相信学生确有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

③明确判断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的标准。

看学生是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取决于他是否确定或参与确定有关活动的目的,是否决定或参与有关活动的过程。

如果是,则为主体;如果不是,则为客体④要帮助学生完善主体结构。

学生的主体结构包括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两部分。

操作系统主要由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对客体(教学内容)的感知、概括、记忆、运用等任务;动力系统主要由非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激发和维护主体认识活动的任务。

(4)差异观——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人,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二、创新教育与教师1、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

“创新”、“创新教育”首先是作为一种观念提出的。

任何一种新观念的提出,都是时代时展的必然结果。

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创新教育是走教育创新的必经之路。

同时,新观念都具有超前性。

2、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活动。

俗话说通情才能达理,情是基础,理是目的。

创新教育要注重人的情感投入,创设怀境、培养情感,使课堂充满人情味。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索能力的重要依据。

现行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创新的好题材,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还有别的解法吗?”等等。

但教材具有通用性、共同性,同时又有简约性的特点,加上时代的变化,观念、知识的更新,往往显露出滞后性。

这就要求教师联系实际,进行及时的充实和变通。

(四)创新教育与学生。

1、强调主体的参与。

2、强调知识的应用。

(1)课本知识生活化,培养应用意识。

(2)重视实践,培养应用能力。

教师要精心创设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提高应用能力。

三、素质教育(一)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教育。

1、结合教材,自然渗透。

教科书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并有意识地去揭示它们,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感觉,从而自然地受到教育。

2、见缝插针,适时渗透。

除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外,其他学科都有它自身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见缝插针,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适时向学生渗透。

3、持之以恒、不断渗透。

一种正确的思想、科学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和树立的,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反复不断地认识,逐步形成或树立。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持之以恒、进行不断地渗透。

(二)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教师虽代表不了学生外在环境和教育的全部,但却象一面聚光镜一般,把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集中起来发挥影响。

这种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就是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

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也必然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生的学习。

现代教学研究认为:“既然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

……学生就当然是主体。

”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发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学论把教与学的关系看作:“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的主导。

”这就明确指出了,教与学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教学活动中辩证统一的两个侧面的关系。

只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并把它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教师要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结合认知、技能、情感等要素,分别制定学期、单元和课时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

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要在不断调控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较为理想的认识、思维条件,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全体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讲效率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

这一认识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复习铺垫、引入新课、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总结评价等环节构成。

优化教学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

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

教学过程中,应具有这样的意识:能让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就不让少数或个别人代替。

3、优化教师的“教法”,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老师和学生在共同活动中的方式。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操作法、练习法、讨论法、游戏法、阅读法等等。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舍弃一节课只用一种教学方法的做法,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综合运用。

(三)突出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获得知识不是他们学习的终点,而是他们心理发展的起点。

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认识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

认识的发展主要指一个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等。

主要表现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敏捷、正确、深刻和完善程度,概括和抽象水平,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意向的发展,也有称为个性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

认识的发展与意向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铺相成的关系。

1、创造良好的气氛效应,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群体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力求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并善于运用气氛去引发或转变学生的行为,这种气氛应该是和谐的、认真的、合作的、追求科学的一种学习气氛。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注意、期望、鼓励、关怀和爱护。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做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证明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情感是促使学生积极上进的物质力量。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品尝到成功的愉快,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组织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意志,发展能力。

人的意志是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在学习活动中的锻炼。

四、注重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注重参与的广度,让全体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参与“量”的飞跃。

1、采取多种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采取“合作研讨”、“分层教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2、展示知识的形成,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

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动态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完成知识的“发现”和“获取”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准备性参与、尝试性参与、理解性参与和巩固性参与,从而达到全程参与的目的。

3、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

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读书、计算、操作、推理、判断等任何一项学习都不可能由眼、耳、口、手、脑某一感官独立完成。

必须密切合,才能使学习卓有成效。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听觉通道的学习,效率只有30%,视觉通道的学习,效率为50%,而复合通道的学习效率可达70—80%。

为确保学生的全方位参与,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发现、认识、理解、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注重参与的深度,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参与“质”的飞跃。

1、培养自主意识,增强独立性。

“独立性”指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能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问题,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和策略能作出适当的评价,并进行调控。

2、调动积极因素,增强主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