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纤维瘤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硬纤维瘤的影像诊断

硬纤维瘤的影像诊断
硬纤维瘤的影像诊断
优选硬纤维瘤的影像诊断Ppt
患者:陈振卫 性别:女 年龄:26岁
职业:农民 住院号:01342765
入院诊断: 右腹壁肿块病情摘要:患者于4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腹
壁一肿块,约为拳头大小,无明显不适症状。从发现肿块 至今,无明显异常改变,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决定行 手术治疗。
入院查体: ,P 72/分,R19次/分,Bp 115/80mmHg, 神志清,精神可,口唇及巩膜无苍白。气管居中, 颈静脉无充盈或怒张。胸廓无畸形,肋间隙无增宽 或变窄。两侧呼吸运动基本对称,呼吸音清,未闻 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8/分,律齐,心音有力,未闻 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活动如常,巴氏征(—)。
4、由于此肿瘤有浸润性生长并侵及腹腔肠管 或膀胱产生相应的症状,如不完全肠梗阻或尿 频、尿急等症状。
5、出现Gardner综合征, 除考虑家族性多发性 结肠息肉病、多发性骨瘤、多发性表皮样囊肿 外, 就应考虑伴有腹壁硬纤维瘤。
腹壁良性肿瘤以硬纤维瘤、神经纤维瘤和脂肪瘤 常见; 恶性以淋巴瘤软组织肉瘤及转移瘤。 常见脂肪瘤CT表现典型不需鉴别; 而借助MRI可区分硬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 尽管硬纤维瘤具有局部侵袭性,但大部分在CT上 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与典型的呈浸润生 长的恶性肿瘤不同结合临床表现可加以区分。
谢谢观看
职业:农民 住院号:01342765 大小约为7*4cm的软组织肿块,呈长
型状,边界尚清晰,平扫该肿块CT值约 优选硬纤维瘤的影像诊断Ppt
四肢活动如常,巴氏征(—)。 长的恶性肿瘤不同结合临床表现可加以区分。
36Hu;增强扫描中等度强化,CT值约45Hu。 MR表现(MR号35786):
尽管硬纤维瘤具有局部侵袭性,但大部分在CT上 它发生于肌肉、腱膜和深筋膜等

纤维瘤病理报告

纤维瘤病理报告

纤维瘤病理报告
纤维瘤病理报告
临床资料:
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30岁
主诉:右侧躯干软组织肿块,伴局部疼痛。

病理报告:
标本标号:XXXX 送检医师:XXX
镜下所见:
肿瘤组织为不规则形态的梭形细胞,排列呈束状,间质丰富。

细胞核呈椭圆形,染色质明显,核仁明显,细胞质丰富,胞浆呈嗜碱性。

伴有短小的细胞间隙,无明显的核分裂象和细胞异型性。

肿瘤累及浅表皮肤,未侵犯皮下组织和深部肌肉。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Vimentin:阳性
CD34:阴性
Desmin:阴性
S100:阴性
诊断:纤维瘤
病理评述:
根据镜下所见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诊断患者患有纤维瘤。

纤维瘤是一种良性的软组织肿瘤,起源于纤维组
织。

其主要特点是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组成,排列呈束状,细胞核形态正常,细胞异型性较低。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而不表达CD34、Desmin、S100,进一步支持了纤维瘤的诊断。

纤维瘤通常生长缓慢,无自发恶变的趋势。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局部肿块和疼痛,一般不会有广泛的转移。

治疗方案可以选择手术切除肿瘤,通常能够完全清除,并达到治愈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例患者的病理报告诊断为纤维瘤。

建议继续随访观察,定期检查患处情况,如有明显变化或不适,及时就医。

纤维瘤病理报告

纤维瘤病理报告

纤维瘤病理报告1. 病史患者,女性,47岁,主诉右乳房可触及一硬块,持续2个月。

2. 临床检查2.1 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体温正常。

右乳房外观未见异常,可触及约2cm 大小的结节,质地硬,边界不清。

2.2 影像学检查右乳房X线摄影显示钙化灶及密度增高影。

超声检查显示右乳房可触及结节,边界不规则,呈高回声。

3. 病理检查3.1 标本来源本次病理检查的标本为右乳房结节切除标本。

3.2 病理切片病理切片为乳腺结构,可见结节部分被包膜所包围,内部由纤维组织和上皮细胞构成。

纤维组织呈条索状或束状分布,呈纤维样生长模式,且较为紧密。

上皮细胞呈单层排列,无异型性。

部分病理切片显示结节中有局部钙化灶,背景乳腺组织正常。

3.3 病理诊断根据病理切片的观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纤维瘤。

4. 病理评估与分析4.1 纤维瘤的特点纤维瘤是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见于年轻女性。

其主要特点包括纤维组织和上皮细胞的增生。

纤维组织呈纤维样生长模式,可出现条索状、束状或蜂窝状分布。

上皮细胞则呈单层排列,无异型性。

4.2 纤维瘤的临床意义纤维瘤多数为单发结节,少数可为多发或双侧发生。

通常无症状,患者可在体检或自我触摸时偶然发现结节。

少数患者可能会有乳房胀痛、触痛等不适症状。

纤维瘤一般不会引起恶变,但需密切观察,排除其他病变可能。

4.3 与其他病变的鉴别纤维瘤与其他乳腺肿瘤如乳腺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等需要鉴别。

乳腺腺瘤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而纤维瘤则以纤维组织为主要成分。

乳腺囊性增生与纤维瘤的区别较为困难,需进一步综合临床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5. 结论本次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右乳房结节为纤维瘤,为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

纤维瘤一般无症状,但仍需密切随访观察,排除其他病变可能。

韧带样纤维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韧带样纤维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Abstract】 Objective ses. To explore the CT and MRI findings and pathologic features of desmoid type fibromatoA total of 20 patients ( 12females and 8 males) with desmoid type fibromatoses ( DF) con-
骨左 侧 ( 图 1 ) 。 病 灶 直 径 2. 1 ~ 15. 4 cm, 平均 7. 7 cm。 2. 2 生长特点 17 个病灶形态不规则, 8 个病灶为类圆形或梭 18 个病灶边界不清。 术中 形。7 个病灶边界较清,
15 个病灶与周围粘连或浸 所见: 5 个病灶包膜完整, 。 9 个病灶累及 润型生长 部分病灶跨越解剖间室, 4 神经血管束 ( 图 2 ) , 其中 6 例出现相应临床症状, 3个 个病灶经闭孔侵入盆腔、 推挤盆腔结构 ( 图 3 ) , 包绕坐骨神经。4 个病灶出现邻近淋巴结肿大。4 个病灶累及骨质, 呈增生硬化样改变或“穿凿 ” 样骨 质破坏( 图 4C ) , 其中骨皮质连续性存在及中断分别 为 2 个。 2. 3 CT、 MRI 平扫及增强 CT 平扫 10 个病灶密度均匀, 多为软组织密度, CT 值约 34 ~ 40 HU ( 图 4A ) ; 1 个病灶密度混杂, 1 个病灶位于骶骨左侧, 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 增强 CT 扫描 9 个病灶均表现为中度以上强化 ( 图 4B ) , 1 个病灶 值增加 47 ~ 110 HU。6 个病灶均匀强化, 2 个病灶不均匀强化, 延迟强化, 肿瘤内部可见分 6 个病灶呈低 隔。MR T1 WI 上 7 个病灶呈等信号, 1 个病灶呈稍高信号; 10 个病灶信号均 或稍低信号, 5 个病灶内部可见条状低信号; T2 WI 上 9 个病 匀,

腹部外硬纤维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腹部外硬纤维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维普资讯
2 7 8
放射学 实践 2 0 0 7 年3 月第 2 2 卷箜 塑
! 堡: ! ! !
! :
骨 骼 肌 肉 影 像 学
腹 部 外 硬 纤 维 瘤 的磁 共 振 成 像 诊 断
吴爱 兰 , 孔 祥 泉 ,徐 海 波 ,刘 定 西 ,于 群 ,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刘 刚 , 梁 明
【 摘要】 目的 : 了解 腹 部 外硬 纤 维 瘤 的 MR 成 像 特 征 。 方 法 : 对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的 1 0例 硬 纤 维 瘤 的 MR 图像 进 行 回
顾性 分析。所有的病例均采用 S i e me n s Ma g n e t o m V i s i o n 1 . 5 T 超 导 全 身 MR扫 描 仪 , 1 o例 常规 行 Tl wI 和T 2 wI , 9例 行
c a l l y a nd p at hol og i c a l l y p r o v en c a s e s wi t h e x t r a — a bd omi n al de s moi ds we r e c ol l e c t e d a nd r e t r os p e c t i ve l y a na l yz e d I n a l l t h e 1 0 c a s e s, c o nv e nt i on a l M R Tl W I a nd T2W I i ma gi ng we r e p e r f or me d a nd i n 9 o f t he m c o nt r as t e n ha nc i ng M R i ma gi ng was u nde r g on e a l s o 、The r e we r e 3 ma l e s a nd 7 f e ma l e s i n ou r c o l l e c t i on .Re s u l t s : I n o ur s e r i e s of c a s e s, 1 c a s e wi t h a l i ga me nt — l i k e f i br o ma a n d 9 o t he r c a s e s wi t h a ggr e s s i v e f i br om a t o s i s l e s i ons we r e s e e n. Th e s i t e s of t he d e s m oi d s we r e as f ol l ows: 3 i n t h e n e c k, 3 i n t h e b a c k of t he r i gh t s h oul de r , 2 i n t h e r i g ht t hi gh a nd 2 i n t h e upp e r ar m .The me a n s i z e o f t he t u m or s was 1 0c m X 7c m X 5 c m .I n t he 1 0 c a s e s of de s mo i ds。 9 m a s s e s r e v e a l e d no e n c a ps u l a t i on a nd po or l y d e ma r c a t e d e x c ep t t he on e of l i g a me nt — l i k e f i b r om a . T he s i g na l i nt en s i t y o f a l l t he 1 0 m a s s e s wa s he t e r og e ne ou s .The f i b r o us c o m po ne nt s o f t he t um o r s s h owe d l ow s i gna l i nt e ns i t y on Tl a nd T2 W I i ma g e s as we l l as o n c on t r a s t e nha n c i n g M R s c a ns .T h e n on — f i br ou s c om p o n e nt s of t he t u mo r s de m on st r a t e d t he s a me s i g na l i nt e ns i t y a s t ha t o f t he m us c l e s on Tl W I i ma ge s, w hi l e hi gh er t h a n t h at of t he m us c l e s a nd l o we r t ha n t h at of t he f a t o n T2 W I i ma g e s, a n d r e ma r ka bl y e nh a nc d o n po s t c o nt r a s t i ma ge s . I n 2 of t he 9

软组织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影像诊断

软组织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影像诊断
M 0X n W N ii C E ag e A i g A GLm n H NH nm i 2 2
1 pr n fR dooy uh u C nrlHoptli hj n rvn e . at to a ilg,H zo e t si n Z ei g Poic ,Huh u 3 0 ,C ia .e a me to De me a a a zo 0 0 hn ;2D p r n f 1 3 t R dooy Z i o r epe SH si lnZ ein rvn e Z ui 3 0 , hn a i g, h jF ut P o l’ opt hj gP oic , h j 0 0 C ia l u h ai a 1 8
软组 织韧 带样 型纤 维 瘤病 , 一种 相对 少 见 的纤 维组 织 是 肿 瘤 , 发 病率 大约 每 1 0万人 3 4例 l 年 0 - l l 瘤 分腹 壁 型 、 。肿 腹 壁 外 型及 腹腔 型 。 国内外 对 软组 织 韧带 样纤 维瘤 病 的报道 较 少 。我 们 回顾 性分 析 了 1 6例经 病 理确 诊 的软 组织 韧 带样 型 纤 维 瘤 病 的影 像 学特 征 , 旨在 加 深 对该 疾 病 的认 识 。 以提 高
mo si slsOn M RI r n mu ce ,Hee o e o sion e st, lg th p itn i rmi y e itn i n T1 I tr g n u s itn i sih y on e st o l h p rne st o W ,mi y eitn y y d y l h p rne — d st nT2 1wee s e ,w ih lwe h n sg a ffta d hg e h n t a fmu ce ,a d alc ssa p ae o l e r i o W r e n h c o rt a in lo n ih rta h to s ls n l a e p e rd lw i a y a n sg a ne st n b t W I a d T2 I y tc n c o i r o n n alc s sn te t o ae n a y ee in itn i o oh TI n W . C si e rsswe e fu d i l ae o matr i lc td i n wh r . l y No s Co cu i n T eCT a d MRIc n a c rtl h w te lc t n h p n xe to e mod-y efbo ts s wh c s n l so h n a c u aeys o h o ai ,s a e a d e tn fd s i tp ir mao e , ih i o v la l ndfee t ld a n sso a iu a s s au be i i rn i ig oi f r sc u e . f a v o

硬纤维瘤12例影像学表现

硬纤维瘤12例影像学表现
腔 内 1例 , 四肢 肌 肉软 组 织 4例 ( 2例 位 于前 臂 , 2例位 于 小腿 ) 。 大部 分 病 灶 呈梭 形 ( 9 / l 2 ) , 少数 呈 类 圆形 或 不 规 则 形 ( 3 / 1 2 ) 。肿 块 截 面 大 小 不等 1 . 4 c m×3 . 5 c m~2 . 8 c m ×6 . 4 e m, 平均 2 . 8 c m×4 . 6 c m, 长径 3 ~8 C I T I , 平均约 5 . 8 c m。其 中, 5
1 98
放 射学 实 a d i o l P r a c i t c e , F e b 2 O 1 0 , V o l 2 5 , N o . 2
骨 骼 肌 肉 影 像 学
硬 纤维 瘤 1 2例 影像 学 表 现
祁 鸣 ,宗敏 ,李海 ,王德杭
【 摘要】 目的 : 探 讨 不 同部 位硬 纤 维瘤 的影 像 学 特 征 。方 法 : 回顾 性 分 析 1 2例 经 病 理 确 诊 的硬 纤 维瘤 的 影 像 学特 点 。结 果 : 1 2例 硬 纤 维瘤 均 为 单 发 , 其 中发 生 于腹 直 肌 3 例( 右 侧 2例 , 左侧 1 例) , 右 腹 外斜 肌 2例 , 左腹 内斜 肌 2例 , 腹
例边界较清晰, 7 例 边 界 不 清 。B超表 现 为肌 肉 内低 回 声软 组 织 肿 块 影 , 边 界 清 楚或 不 清 , 内见 血 流信 号 。C T 平扫 表 现 为
肌 肉等 密度 或稍 低 密度 软 组 织肿 块 影 , 与 肌 肉分界 不 清 , 密度 均 匀或 不 均 匀 , 增 强后 病 灶 中等 度 或 显 著 强化 。MR I 表现 为 肌 肉 内 占位 性病 变 , T w1 呈 等信 号或 稍 高信 号 , T wI 呈 高信 号 。 结论 : 影像 学检 查 可 以较 为精 确 的 显 示硬 纤 维瘤 的 病 灶

腹壁硬纤维瘤外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腹壁硬纤维瘤外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并发症预防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
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精细手术操作
手术过程中精细操作,减少组织损伤和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加强术后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鼓励患者早期 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合理应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 醉,根据肿瘤位置和手术 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
根据肿瘤大小和位置设计 手术切口,逐层切开皮肤 、皮下组织和肌肉,充分 显露肿瘤。
沿肿瘤边缘仔细分离,尽 可能完整切除肿瘤,注意 保护周围重要血管、神经 和脏器。
彻底止血,清洗创面,根 据需要进行重建或修复, 逐层关闭切口。
术中风险点提示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需要,可联合使用多种 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以达到最佳的麻醉效 果。
04
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
手术步骤详解
01 术前准备
02 麻醉与体位
03
04
手术切口与显露 肿瘤切除
05 创面处理与关闭
进行全面身体检查,评估 患者手术耐受性;与患者 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目的 、过程及可能的风险;制 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包括 手术入路、切除范围、重 建方式等。
生活质量评估
评估工具
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等工具,对患 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内容
干预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如心理疏导、疼痛管理、功能锻炼 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 果。
包括身体功能、心理状况、社会功能 、疼痛程度等方面,以了解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康复情况。
06

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诊断(附5例报告)

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诊断(附5例报告)
下肢 动脉 硬 化 闭塞 症 以 动脉 管 壁 内膜 增 厚 , 发性 硬化 斑块 多 形 成 为 主 。本 组 2 例 均 显 示 下 肢 动 脉不 同 区域 的 管腔 狭 窄 5
肢体骨骼 的基础上 , 良好地显示 动脉及动脉周 围情 况 , 为 可 外科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更多的信息 。
信 号不均匀, 中央见团状高信号 ; 6 增 强后 显示肿瘤富血管( 4 5为同 圉 图 ~

2 例。男 2 , 3 ; 例 女 例 年龄 2 —6 3 3岁。2例发生于尺桡骨远
端 、 例发 生 于髂 骨 、 发 生 于 大 腿 软 组 织 。 病 程 2周 一半 1 2例 年 , 床表 现 主要 为 局 部疼 痛 。 临
组织患者行 M I R 平扫及增强检查 。o 采用 S MAO R, r O T M A 层 厚 2 5 m无间隔扫描 , R采用 G oznL .T超导 M .m M E H ro X 15 i R 扫描仪 , 行横断面 、 矢状面 和冠状面扫 描, 层厚 8 m, m 层间距 2 r, mn序列包括 s 聊 、S 2 。M I E FE TWI R 增强扫描使用磁显葡 胺( D一哪 02 lk 静注 , G ). /g m 采用 s 聊 序列。 E
维普资讯

82 ・ 5
浙 江 临床 医学 20 年 6月 第 9卷 第 6期 07
1 螺距 , 5 扫描 10 20 r范围 , 00—10mn 平均用时 3s 0 左右 , 与文献 报道相仿 _。本组患者平均造影剂用量为 9m , 效地 减轻 6 J 0l 有 了造影剂 的。 肾脏毒性 和其他 副反应的发生。作者对本组 2 5 例全部原始图像行 MP v I 、 R重建 , 例加 SD重建 , 3 S 均获得 了

手臂上的纤维瘤,最容易误诊,注意看T1T2信号鉴别

手臂上的纤维瘤,最容易误诊,注意看T1T2信号鉴别

⼿臂上的纤维瘤,最容易误诊,注意看T1T2信号鉴别患者信息男性,54岁。

发现右上臂包块3年余,逐渐增⼤半年。

体格检查:右上臂上部可触及肿块,质硬,⽆痛。

影像检查图1右上臂孤⽴性纤维瘤A B C D E F你看出这是什么病了吗?03怎么读⽚?A~B.MRI平扫⽰右上臂上部偏外侧见⼀⽋规则肿块,其内信号⽋均匀,⼤多呈等信号,其间有少许斑⽚状略⾼信号,偏下后⽅见结节状低信号影,肿块境界⽋清;C~E.T2WI⽰肿块呈略⾼信号影,其间有斑条状⾼信号,偏下后⽅结节灶仍呈低信号;肿块境界尚清,周围见有⽔肿影,肿块内后⽅与肱⾻相贴,⾻质未见明显破坏;F.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完整环形不均匀较明显强化,边缘⽋清晰,低信号结节影呈轻度不均匀强化04诊断右上臂孤⽴性纤维瘤(术后病理)。

病例讨论孤⽴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以往被认为是间⽪瘤的⼀种类型,故⼜称为局限性间⽪瘤、局限性纤维性间⽪瘤等,⽬前倾向认为起源于树突状间质细胞,多见于中年⼈,良恶性之⽐为1:1,没有明显性别差异。

好发于胸膜腔,还可以在腹膜、腹膜后、纵隔、四肢、⿐咽、眼眶等部位发⽣,发⽣于纵隔处较少见,影像表现不具有特征性,诊断准确率较低,免疫组化显⽰CD34表达强阳性。

诊断依据1.患者为男性,54岁。

发现右上臂包块3年余,逐渐增⼤半年。

2.肿块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信号⽋均匀,在T2WI上呈略⾼信号,其间有斑条状⾼信号,并见结节状低信号。

T2WI上这种信号特点符合SFT较典型表现。

3.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强化,部分强化明显,低信号结节影不明显强化,此强化特征也符合SFT。

4.病灶邻近⾻质未见明显破坏。

1.临床表现:发⽣在不同部位的肿瘤临床表现各异。

⼤多表现为质地较硬、境界尚清的软组织肿块,偶有压痛。

2.CT表现:1)肿块与肌⾁呈等或略⾼密度,密度相对均匀。

2)瘤内可因黏液样变性⽽形成低密度灶。

3)良性肿瘤坏死少见,恶性肿瘤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相对多见。

腹壁硬纤维瘤的临床特点与 CT 表现

腹壁硬纤维瘤的临床特点与 CT 表现

腹壁硬纤维瘤的临床特点与 CT 表现尹森琴;刘永强;张国正【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腹壁硬纤维瘤临床特点及CT表现,旨在提高CT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腹壁硬纤维瘤13例,分析其临床特点、CT表现与病理表现。

结果本组13例腹壁硬纤维瘤共14个病灶,女11例,男2例,年龄20~58岁,平均(30.5±5.3)岁,9例有手术史。

其中2例男性伴发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均以无痛性缓慢生长腹壁肿块为首发症状。

肿瘤大小2.5cm ×3.0cm~8cm ×9cm ,10个呈梭形,4个呈类圆形,均与腹直肌或腹外斜肌长轴平行;11个病灶边界清楚,3个边界不清,2个病灶累及腹膜。

增强扫描除1例无强化外,其余均为渐进性强化或延迟强化,均未出现出血、坏死及钙化。

结论腹壁硬纤维瘤好发于有剖宫产史的生育期妇女及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的男性患者,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结合患者年龄、性别、腹部手术史等临床资料有助于对本病作出正确诊断。

【期刊名称】《浙江实用医学》【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359-361,386)【关键词】硬纤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作者】尹森琴;刘永强;张国正【作者单位】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浙江衢州324000;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浙江衢州 324000;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浙江衢州 324000【正文语种】中文腹壁硬纤维瘤是一种起源于筋膜和肌肉腱膜组织的少见软组织肿瘤,年平均发病率为百万分之2~4[1],该肿瘤组织学上表现为良性而生物学行为却呈侵袭性,术后易复发。

作者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腹壁硬纤维瘤,对其CT表现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旨在提高CT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

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男2例,女11例;年龄20~58岁,平均(30.5±5.3)岁。

纤维瘤病理报告

纤维瘤病理报告

纤维瘤病理报告纤维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女性,主要发生于肌肉或结缔组织。

当患者在接受手术切除或活检后,病理科会给出一份详细的纤维瘤病理报告,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性质、发展程度和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纤维瘤病理报告的内容和解读。

1. 病变部位及形态特征纤维瘤病理报告首先会详细描述病变部位及其形态特征。

例如,如果发生在子宫肌层,报告会说明病灶的大小、分布、边界和表面是否有蒂。

此外,报告还会描述肿瘤的颜色、质地和切面的特征。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扩散情况。

2. 组织学特征及变异纤维瘤病理报告还会详细描述组织学特征及变异。

典型的纤维瘤通常由成束的平行纤维组成,纤维间质呈现不同程度的胶原化。

而在不典型的纤维瘤中,细胞的排列和形态出现变异,可能会出现细胞核增大、异形性增加等情况。

这些细胞学特征对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非常重要。

3. 存在可疑的恶性病变在纤维瘤病理报告中,也可能存在一些可疑的恶性病变。

比如,如果发现肿瘤中存在不典型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核分裂像增多等现象,病理报告会标注为“可疑恶性病变”。

这时候,医生通常会进一步深入探查,通过其他的检查手段确定肿瘤的性质,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4. 伴随病理变化除了描述纤维瘤本身的特征,病理报告还会记录伴随病理变化。

例如,如果肿瘤周围存在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间质增生等情况,报告中会进行详细描述。

这些伴随病理变化的记录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病变的性质,并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考虑到可能的影响因素。

5. 其他特殊检查结果纤维瘤病理报告的最后一部分通常会包含一些特殊检查结果。

例如,报告中可能会注明是否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以及染色结果。

这些特殊检查结果可以提供一些关于纤维瘤类型和亚型的额外信息,有助于更精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和预后。

综上所述,纤维瘤病理报告作为肿瘤病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为医生提供了关于纤维瘤的详细信息。

通过仔细阅读病理报告,医生可以了解肿瘤的形态、组织学特征、恶性程度和周围病变情况,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值得收藏!良性纤维性肿瘤影像表现大全,鉴别不用愁!

值得收藏!良性纤维性肿瘤影像表现大全,鉴别不用愁!

值得收藏!良性纤维性肿瘤影像表现大全,鉴别不用愁!1常见良性纤维性肿瘤纤维组织肿瘤•定义:起源于纤维组织的肿瘤称纤维组织肿瘤。

主要由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fibroblastic/myofibroblastic tumours)及富含血管的胶原间质成分组成。

•好发部位:主要发生于肌肉、腱膜、筋膜而富于胶原纤维成分的纤维组织肿瘤,也可发生于小肠系膜, 结肠系膜、胃结肠韧带、大网膜及后腹膜等全身各个部位均可发病。

•临床表现:多数以局部肿块或局部压迫产生症状就诊;少数患者有局部疼痛、皮温增高等。

分类:按良恶性分类(2013WHO 组织学分类)。

根据独特临床和组织学可分为:反应增生性病变,以结节性筋膜炎、增生性筋膜炎、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代表;肿瘤性病变,良性纤维瘤、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瘤病及纤维肉瘤代表。

组织学分类良性1.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2.增生性筋膜炎(proliferative fasciitis)3.增生性肌炎(proliferative myositis)4.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5.纤维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desmoplastic fibroblastoma)6.指(趾)纤维骨性假瘤(fibro-osseous pseudotumour of digits)7.缺血性筋膜炎(ischaemic fasciitis)8.弹力纤维瘤(elastofibroma)9.婴儿纤维性错构瘤(fibrous hamartoma of infancy)10.颈纤维瘤病(fibromatosis colli)11.幼年性透明性纤维瘤病(juvenile hyaline fibromatosis)12.包涵体纤维瘤病(inclusion body fibromatosis)13.腱鞘纤维瘤(fibroma of tendon sheath)14.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mammary-type myo fibroblastoma15.钙化性腱膜纤维瘤(calcifying aponeurotic fibroma)16.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 fibroblastoma)17.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ellular angiofibroma)18.项型纤维瘤(nuchal-type fibroma)19.Gardner 纤维瘤(Gardner fibroma)20.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ur)中间性(局部侵袭性)1.掌/跖纤维瘤病(palmar/plantar fibromatoses)2.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esmoid-type fibromatoses)3.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ur)4.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ur,malignant)5.脂肪纤维瘤病(lipofibromatosis)6.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giant cell fibroblastoma)7.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8.纤维肉瘤样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9.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0.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nammatory myofiboblastic tumour)11.低级别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ow grade myofibroblastic sarcoma)13.粘液样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myxoinflammatory fibroblastic sarcoma)13.非典型性粘液样炎性纤维母细胞肿瘤(atipical myxoinflammatory fibroblastic tumor)恶性1.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2.成人型纤维肉瘤(adult fibrosarcoma)3.粘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4.低级别纤维粘液样肉瘤(low grade fibromyxoid sarcoma)5.透明性梭形细胞肿瘤(hyalinizing spindle cell tumour)6.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sclerosing epithelioid fibrosarcoma滑动查看更多2影像学检查X 线平片:可显示肿瘤所致局部软组织肿胀,瘤内钙化、骨化及其邻近骨质情况。

【疾病名】腹壁硬纤维瘤 - pmmpcnkinet

【疾病名】腹壁硬纤维瘤 - pmmpcnkinet

【疾病名】腹壁硬纤维瘤【英文名】desmoid of abdominal wall【缩写】【别名】腹壁成纤维瘤;腹壁带状瘤;腹壁复发性纤维样瘤;腹壁侵袭性纤维瘤病;腹壁韧带样纤维瘤;腹壁纤维瘤病;腹壁纤维组织瘤样增生【ICD号】D20【概述】腹壁硬纤维瘤(desmoid of abdominal wall)是好发于腹壁肌层和筋膜鞘的纤维瘤,故又称腹壁韧带样纤维瘤、带状瘤、纤维瘤病。

因该瘤生长具有侵袭性、易复发性和局部破坏性,亦称侵袭性纤维瘤病、纤维组织瘤样增生、腹壁复发性纤维样瘤和腹壁成纤维瘤等。

该瘤在组织形态学上没有恶性征象,无淋巴和血液转移现象,但具有侵袭性、易复发性和局部破坏性,与良性和恶性肿瘤存在一定的区别,故Wills(1950)将其界定为交界性肿瘤,并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

WHO(1994)将其界定为分化的成纤维细胞肿瘤,其生物特征介于良性成纤维细胞瘤与纤维肉瘤间,可以局部复发而不发生转移。

【流行病学】据文献报道,腹壁硬纤维瘤的发病率为2/100万~5/100万,但在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8%~38%。

占软组织肿瘤的0.03%~3%,占纤维组织肿瘤的1.19%。

此病在年龄分布上有4个高峰年龄期:即青少年期、育龄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青少年期以女性为主,多见于腹壁外的其他部位(如臂部、小腿、上臂、头部、颈部等);育龄期多发生于腹壁;中年期仍以腹壁为好发部位,无明显性别差异;老年期则无部位和性别的差别。

腹壁韧带样纤维瘤多在第2胎以后再次妊娠的后期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与类固醇性激素的调节有关。

局部创伤或手术切口的瘢痕也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病因】本病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了,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腹壁损伤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腹壁损伤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笔者统计近年来国内5组175例腹壁硬纤维瘤,其中有妊娠、分娩史者152例(86.9%),有手术和伤史者35例(24.8%)。

硬纤维瘤9例诊断与治疗心得

硬纤维瘤9例诊断与治疗心得
术后 患 者均 对手 术效 果表 示满 意 ,术后 回访 6 — 1 2月 ,未 见
不 良反 应 报 告 。 4 讨 论
虽 然通 过前 额眉 上切 口或 冠状 瓣切 口可 以矫 正 眉下垂 ,
[ 1 】 刘加 宁,等. 美容 整 形外科 学.
硬 纤维瘤 9例诊 断与治疗心得
刘纪豪 承德市双滦区医院 ( 河北 承德 0 6 7 1 0 1 )
相似 的方 式结 扎 ,随时 调整 ,以确 使眉 弓弧度美 观 。缝 线 不 宜 扎得 太紧 。一 旦眉 提高 完成 ,可 接着 再做 睑成 形术 。 2 . 7 如无 明显 的 眶脂肪 膨 出 ,又要 求手术 后 比较 自然 , 在 切 除 皮肤后 即可做 连续 或 间断缝 合 ,关 闭皮 肤切 口 ,缝 合 时可
合适 患者 ,就能 达到 一个 切 口进 行两 种手 术 的 目的 ,对改 善 面上 三分 之一 的衰 老 ,有着 重要 作用 。
参考 文献
2 . 8 切 口处涂 抗 生素 眼膏 ,敷纱 布 ,加 压包 扎 2 4 h 。
3 结 果
本 组 8名患 者 ,通过 应用 睑成 形术 切 口同 时眉 提高术 ,
带 或不 带深 层组 织 。
术大 多少 ,所 以副损 伤较 小 ,但此 方法 仅适 合于 轻度 或 中度 的眉下 垂 及额部 皮肤 皱纹 较不 明显 、皮 肤弹 性 尚可 的患者 。 否则 ,强行 提眉 将引 起眉 上方 皮肤 的折 叠 、皱褶 。此 法 的优 点在 于术 后不 留下可 见 的瘢痕 ,并可 以避 免毛 发丧 失 、发 际 改变 、感 觉 减退 等 。因此 我们 认 为只要 遵循 手术 适应 症选 择
术病 理证 实 的硬纤 维瘤 9例 。男 4例 ,女 5例 ,年 龄 2 0~6 5 岁 ,平均 3 9岁 。1例 患者 2年前 有 生育 巨大 胎儿 史 。3例 2 年前 有 剖宫 产手术 史 ,1例 2 O个 月前 行肝 癌切 除 。6例 临床 表现 为腹 壁进 行性 增大 肿块 ( 右下腹 4例 ,腹直 肌部 2例 ), 触诊 肿块 质 韧 。1例 体检 发 现左下 腹 肿块 ,1例表 现 为右 腰 背部 肿块 ,压 痛 。肿块 大小 3~1 0 c m。1例左 大腿 根部 。实 验室 检查 无特 殊 。 1 . 2 方 法 ①详 细追 问有 外伤 手术 及分 娩史 等腹 壁损 伤 。 ② 查体 见 相 应 部 位 出现无 痛 质 韧 沿 肌 肉长 轴生 长 与 肌 长 轴 固

骨硬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骨硬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d t f7 c s swi ah lg c l o f me o e d s p a t i r ma we ea ay e er s e t ey Re l A l h o e aa o a e t p t oo ia l c n r d b n e mo l si f o r n lz d r t p c i l . 叫 缸 l t e b n h y i c b o v
b h wn n h eeo e e u n a c me tc ud b e n fr te e h n e c n e s o ,a d te h trg n o s e h n e n o l e se o h n a c d s a .Co du in T e i gn fb n a so h maig o o e
样 纤 维 瘤 , 少 见 的 良性 骨 肿 瘤 , 具 侵 袭 性 , 部 刮 除 后 复 是 但 局 发 率 高 。 病 临 床表 现无 明显 特 征 性 . 该 而术 前 正 确诊 断有 助 于 临 床 及 时治 疗 , 能 对 预 后 作 出 正 确 评 估 。 因 此 . 别 D 并 识 F的
各种影像学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院 自20 我 0 3年 以来 共 收 治 该 病 7例 , 报 道 如 下 。 现
2 资 料 与 方 法
本 组 7例 患 者 , 性 5例 , 性 2例 。年 龄 6 4 岁 , 男 女 ~1 中位
TWI 等 低 信 号 ,2 上 病 变 组 织 大 部 分 信号 与周 围肌 肉相 呈 TWI 等 或 略低 , 中 可 见 小 斑 片状 、 索 状 高 信 号 , 强 扫 描 见 不 其 条 增
pe ise lr a to ro ta e ci n.Th e f r a c f M R1 wa s flo e p ro m n e o s a o lw:2 paint ho d o sg ll so n Tl I h e i n sg a te s s we l w— ina e ins i W ,t e lso i n l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腹壁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约25%)
腹内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约15%)
· 腹腔内病变多为肠系膜韧带相型纤维瘤病,散发或与Gardner综合征相伴随, 可表现为小的结节性病变或者复杂的病变,包绕肠襻或胃,一般预后较好。
. 但有Gardner综合征的患者则有相对高的复发率及肿瘤相关性死亡率,主要 归因于合并肠梗阻、肠穿孔或者手术后的短肠综合征。
韧带样纤维瘤病(影像表现)
· MRI(诊断具重要价值)
病理组织构成 黏液基质 细胞间质 胶原纤维
T1WI 低 低-中等 低
T2WI 高 中等-高 低
强化 明显 中度 无/轻度
腹部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约50-60%)
· 腹部以外病变发生部位多在肩部、胸壁、背部、大腿肌肉或肢体末端,多发 生于年轻男性,也可发生在儿童。位于深部的病变多形成隐匿性生长的坚硬、 界限不清的肿块,很少或不引起疼痛。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一、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 概念 ·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esmo i d-type fibrom atosis,DF)是一类具有局部侵袭 潜能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也称为韧带样瘤,硬纤维瘤或侵袭 性纤维瘤病,肌腱膜纤维瘤病等。
·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高发年龄在10-40岁之间,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在 儿腹 壁。在40岁以后发病部位及发病性别间没有明显差异。
韧带样纤维瘤病
· 病理学特点 · 大体特点:病变应部位不同而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在3-20cm之间。典型病变 位于肌肉与筋膜相连处,由于浸润性肌肉内生长,形成局部的边界不清的肿块, 病变质地较硬,有螺旋状纤维性纹理。 · 组织学特点 ·病变没有明显的界限,周围为浸润的软组织结构。主要为不同形态的梭形、 细长、肥胖的细胞增生,衬在一个包含许多血管、黏液样区、血管周围水肿的 胶原间质背景。梭形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常排列成束状,界限不清, 埋在大量的细胞外胶原内。细胞外胶原不同程度出现瘢痕样胶原纤维,其内含 有数目不等显著扩张的裂隙状血管。发生于肠系膜或者盆腔的病变可有明显的 间质黏液样改变,表现出与筋膜炎相似的形态。

【讲座】成人良性纤维软组织肿瘤的病理学与MRI表现

【讲座】成人良性纤维软组织肿瘤的病理学与MRI表现

【讲座】成人良性纤维软组织肿瘤的病理学与MRI表现Hidden Post:20]成人良性纤维软组织肿瘤的病理学与MRI表现Philip A. Dinauer, MD ● Clark J. Brixey, MD ● Joel T. Moncur, MDJulie C. Fanburg-Smith, MD ● Mark D. Murphey, MD良性纤维性的(成纤维细胞或肌纤维细胞性的)软组织肿瘤是一种多向性的纤维性病变,分布的解剖部位广泛、生物学行为和病理学表现多样。

纤维增殖类病变分为四类:良性的纤维增生;纤维瘤;纤维肉瘤和少年与幼儿的纤维增生。

前两类包含有非侵袭性的成纤维细胞病变如结节性筋膜炎,而纤维瘤则表现在生物学行为上有更多的侵袭性(如硬纤维瘤)。

成人的纤维性肿瘤在临床实践的统计中是最常见的软组织病变。

MRI能反映病变内的信号特征、大小和周围的范围。

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在MRI中也可以反映出来。

实质细胞少的纤维肿瘤伴有浓稠的胶原成分,在T2WI中倾向于低信号,而实质细胞较多或含有较多量的细胞间黏液基质的病变其MRI表现则相反。

在应用MRI评价成人软组织肿块时,放射学工作者应该将病变的临床行为、发病部位、组织病理学与常见的良性纤维软组织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相结合来综合考虑。

引言虽然良性纤维性软组织肿瘤生物学行为与病理学表现复杂,分布的解剖部位广泛,人们仍然把它们分为四类:良性纤维性增生;纤维瘤;纤维肉瘤和婴幼儿与儿童的纤维性增生(1)。

本文主要描述前两类,包括非侵袭性的成纤维细胞病变如结节样筋膜炎,纤维瘤则倾向于表现更多的侵袭性,呈浸润性生长(如硬纤维瘤)(表)。

成人的良性纤维性肿瘤在临床实践中是最常见的软组织病变。

在AFI(武警学院)病理科10年的病理会诊中有18677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其中结节样筋膜炎与纤维瘤分别占到1/3与1/5(2)。

良性成纤维增生包含了实质性如结节样筋膜炎与增殖样筋膜炎,通常是小的表浅的肿块(小于4cm)。

_骨纤维源性肿瘤的影像学定性诊断

_骨纤维源性肿瘤的影像学定性诊断

作者单位:454000河南,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张小占、李仲菊、马发鹏、李国强);450003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史大鹏)作者简介:张小占(1963-),男,河南沁阳人,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工作。

#骨骼肌肉影像学#骨纤维源性肿瘤的影像学定性诊断张小占,史大鹏,李仲菊,马发鹏,李国强=摘要>目的:探讨骨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硬纤维瘤和纤维肉瘤的影像鉴别诊断。

方法:分析43例骨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硬纤维瘤、纤维肉瘤患者的影像表现。

结果:X线和CT检查显示,14例非骨化性纤维瘤,可见骨囊状膨胀破坏,8例可见纤细骨嵴;12例硬纤维瘤,4例囊状膨胀破坏,8例溶骨破坏,2例可见纤细骨嵴,6例可见粗大骨嵴;16例纤维肉瘤,5例囊状破坏,边缘不规则,11例溶骨破坏。

M RI检查显示,9例非骨化性纤维瘤,9例硬纤维瘤,11例纤维肉瘤,T1WI均呈等信号和低信号,T2W I均呈较高信号和低混杂信号;T1WI和T2WI低信号的非骨化性纤维瘤和纤维肉瘤呈局灶状,硬纤维瘤呈大片状。

3例纤维肉瘤T2WI可见高信号。

结论:影像学能反映骨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硬纤维瘤和纤维肉瘤的特征,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骨肿瘤;纤维瘤病,侵袭性;纤维肉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814.42;R730.44;R73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313(2008)12-1362-04Imaging Diagno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one Tumors Originated from Fibrous Tissue ZH A N G Xiao-zhan,SH I Da-peng, LI Z ho ng-ju,et al.D epar tment o f Radiolog y,M unicipal No.2People c s H ospital of Jiaozuo City,H enan454000,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T o ex plo re the differential diag nosis o f nonossify ing fibro ma,desmo plastic fibroma and fibro sar-co ma o f bo ne by imaging.Methods:T he X-ray plain film,CT and M RI finding s in43cases o f no no ssifying fibro ma,desmo-plastic fibroma and fibrosar co ma of bone wer e reviewed retr ospectiv ely.Results:On X-ra y plain film and CT,cy stic and ex-pansive destr uction of bone wer e found in14cases of no no ssif ying fibro ma,and delicate r esidual osseous tissue within the lesio ns w as seen in8cases.In12cases of desmoplastic fibr oma of bo ne,4cases had cystic and expansive destr uctio n o f bo ne,8cases had osteolytic destruction of bo ne,2cases had delicate residual osseous t issue and6cases had coar se residual osseo us tissue w ithin the lesions,r espectively.In16cases of fibr osarco ma of bone,5cases displayed cystic destruction and ir regular mar gin,and11cases displayed osteolytic destr uction o f bo ne.In9cases o f nonossify ing fibro ma,9cases o f desmo-plastic fibr oma and11cases o f fibr osarcoma of bo ne on M RI,all cases sho wed iso intensit y and hypo int ensity o n T1-w eighted images,and hy per intenity and hy po intense heter ogeneous sig nal on T2-w eig hted images.T he hypointense areas wer e cir cum-scr ibed in non-ossifying fibro ma and fibrosar coma o f bone,but lar ge patchy in desmoplastic fibroma on T1WI and T2WI.T hree cases o f fibrosar co ma o f bone had hyperintensity sig nals o n T2-weighted imag es.Conclusion:Diag no sis imag ing can char act er ize the featur es o f no nossifying fibr oma,desmo plastic fibr oma and fibr osarco ma of bones,and plays an impor tant ro le in the different ial diag nosis.=Key words>Bone neo plasms;F ibro mat osis,agg ressive;Fibr osarco ma;T omog raphy,X-r ay co mputed;M ag net ic resonance imag ing骨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硬纤维瘤和纤维肉瘤均起源于骨的纤维组织,骨的非骨化性纤维瘤是少见的良性骨肿瘤,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1%,骨纤维肉瘤是骨原发恶性肿瘤中非常少见的一种,2002年WH O公布骨纤维肉瘤发病率约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5%,硬纤维瘤在病理上为良性表现,临床上具有侵袭性生长和极易复发的特性,但不发生转移,硬纤维瘤占原发骨肿瘤的0.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纤维瘤的影像诊断
演讲人: 应丹青 指导老师:蔡卫东
患者:陈振卫
性别:女
年龄:26岁
职业:农民
住院号:01342765
入院诊断: 右腹壁肿块病情摘要:患者于4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腹 壁一肿块,约为拳头大小,无明显不适症状。从发现肿块 至今,无明显异常改变,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决定行 手术治疗。
入院查体: T 36.4,P 72/分,R19次/分,Bp 115/80mmHg, 神志清,精神可,口唇及巩膜无苍白。气管居中, 颈静脉无充盈或怒张。胸廓无畸形,肋间隙无增宽 或变窄。两侧呼吸运动基本对称,呼吸音清,未闻 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8/分,律齐,心音有力,未闻 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活动如常,巴氏征(—)。
手术所见: 术中见右腹直肌水平有一约4*7cm大小肿块, 质硬,边界尚清,与前鞘部分粘连,与后鞘无粘 连,予以完整切除肿块。
术后病理随访(病理号2011-0982): 腹壁韧带腹腔肠管 或膀胱产生相应的症状,如不完全肠梗阻或尿 频、尿急等症状。
5、出现Gardner综合征, 除考虑家族性多发性 结肠息肉病、多发性骨瘤、多发性表皮样囊肿 外, 就应考虑伴有腹壁硬纤维瘤。
腹壁良性肿瘤以硬纤维瘤、神经纤维瘤和脂肪瘤 常见; 恶性以淋巴瘤软组织肉瘤及转移瘤。 常见脂肪瘤CT表现典型不需鉴别; 而借助MRI可区分硬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 尽管硬纤维瘤具有局部侵袭性,但大部分在CT上 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与典型的呈浸润生 长的恶性肿瘤不同结合临床表现可加以区分。
初步诊断:右腹壁硬纤维瘤 诊断依据:(本病诊断并不困难,注意以下几点) 1、发病高峰年龄为25~35 岁。 2、本病好发于已婚并有妊娠、生育史、腹部手 术史及腹部外伤史的。
3、在腹壁, 特别是下腹壁有缓慢生长的定位深无 痛性或轻微疼痛肿块,质硬, 呈椭圆形或长条形, 边 界不清楚, 多无压痛, 无活动度。
MR表现(MR号35786): 脐水平,右侧腹直肌群内可见一 大小约为7*4cm的软组织肿块,呈长 梭形,边界尚清,T1WI呈稍低信号, T2WI呈稍低信号。T2WI脂肪抑制呈 稍高信号。
该病人考虑腹壁硬纤维瘤,该病又称为腹壁韧 带样纤维瘤、带状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肌腱 膜过度增生。它发生于肌肉、腱膜和深筋膜等 处,十分坚硬。本病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多见 于腹壁,也可发生于腹内及骨骼肌内。本病病 因不明,可能与外伤、妊娠、手术及全身结缔 组织异常有关。妊娠过程中,血中雌激素升高, 加之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腹壁损伤,这可能是 硬纤维瘤好发于成年女性的原因。组织学上没 有恶性征象,但具有易复发性和局部破坏性。
MR上信号因病灶内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组织比例 的不同而使信号发生改变。 以细胞为主而胶原成分少的病灶.在T1WI上与肌 肉相比可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 以胶原成分为主而细胞成分少的病灶,在T1WI 和T2WI均呈略低信号。 在同一病例中,由于病灶周边常以胶原成分为主, 中央以细胞成分为主,故在T2WI上周边信号常低 于中央信号。增强后病灶较明显强化。
相关实验室检查:阴性。
CT平扫+增强(CT号228469): 脐水平,右侧腹直肌群内可见一大小约 为7*4.5*1.8Cm的软组织肿块,呈长梭形 型状,边界尚清晰,平扫该肿块CT值约 36Hu;增强扫描中等度强化,CT值约45Hu。 盆腔及腹腔内无明显肿大淋巴结,未见腹 水征。肝胆脾胰肾无殊。
B超表现为形态相对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呈低 回声或等回声的肿块,有变性坏死时回声增生。 瘤体一般无血流。此检查能确定肿瘤在腹壁组织 内的位置和浸润范围,有助于排除腹内肿块。
CT上大部分呈边界清晰、密度均匀肿块,增强 扫描中度强化。病灶大时,一组肌肉已被肿瘤 “蚕食”,周围有皮下脂肪相衬,多显示边界比 较清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