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凝血的检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值] 6-12min(试管法)
[意 义]
内源性途径因子测定的初筛试验
延长:
八九十一,甲乙丙
1. 因子Ⅷ、Ⅸ、Ⅺ严重减少,如血友病(甲乙丙)
2. 凝血酶原严重减少,如严重肝病,阻塞性黄疸
3. 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如DIC、纤溶亢进、先 天性缺乏
缩短:
高凝状态(hypercoagulation state)
血管性病变:Cap扩张症、血管性紫癜、Vitc/p PLT :AA、AL, MM、ITP、TTP
阳性 血小板因素: PLT :血小板增多症 PLT功能异常:PIL无(低)力症
血管性血友病:VWD(VWF减少)
血管壁功能的检查
出血时间测定(BT): 原理: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血液自然流出到自
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 影响因素:PLT和血管壁 临床意义:
血小板的检查
血小板免疫球蛋白(PAIg)的测定: 包括IgG、IgM、IgA三种 机理: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血小板的抗
体,促使血小板破坏,并抑制巨核细胞成熟. 临床意义: 1、各种免疫相关性Plt减少性紫癜:ITP、SLE、
MM、CLL、Evans综合征、恶性淋巴瘤等。 2、观察疗效,估计预后.
血栓与止血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主要用于出血倾向、出血性疾病以及血栓 前状态、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 断、病情观察、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等, 也用于抗凝和溶栓治疗的检测。
如血栓性疾病
凝血功能的检查
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先天性:血友病甲、乙、丙和VWD 凝血因子缺乏: 后天性:严重肝病、Vitk缺乏 APTT 抗凝物质增多: DIC、SLE、纤溶亢进 抗凝治疗后: 肝素、双香豆素( Vitk拮抗剂)
APTT 高凝状态、DIC早期、血栓前状态和妊高症
正常值: 30~45秒,相差>对照10秒为异常
血小板的检查
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 一定量的血液与一定表面积的异物,有一定量 的血小板被粘附。通过前后之差计算粘附率。
粘附前血小板数-粘附后血小板数 血小板粘附率 =—————————————————— ×100%
粘附前血小板数
增高: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心脑血管病)、 DM等
减低: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尿毒症、 肝硬化、vWD血管性血友病、服用Aspirin、低
正常值: 16~18秒, >对照3秒为延长。
凝血功能检查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g)(FIB)
原理:在血浆中加入标准的凝血酶,致纤维蛋白
凝固后,通过比浊法测定Fb的量
凝血酶
FⅩⅢ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 FPA/FPB
纤维蛋白(血凝块)
凝血功能检查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g)
急性心梗、感染、恶性肿瘤
激肽释放酶原

蛋白酶,基质为Ⅻ因子
高分子激肽原(HMWKg) 肝
Ⅻa的辅因子
———————————————————————————————————
八九十一,甲乙丙
(只管三七 二十一)
是我二姨
凝血功能的检查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原理:在被检血浆中加入APTT试剂(接触因子Ⅻ、 磷脂) 和Ca++,观察其凝固时间。
纤溶功能检查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
意义: 阳性表明血管内有Fb溶解现象,即有FM的产生。
DIC早中期:继发纤溶亢进;但恶性肿瘤、上消 化道出血、败血症、肾小球疾病
阳性
人流及分娩可出现假阳性
溶栓治疗后:可出现一过性(+)
阴性:正常人、DIC晚期、原发纤溶亢进
纤溶功能检查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测定:
先天性:Ⅰ、Ⅱ、Ⅴ、Ⅶ、Ⅹ缺乏 凝血因子缺乏:后天性:严重肝病、Vitk缺乏、阻黄 PT 抗凝物质增多:DIC、SLE、纤溶亢进 抗凝治疗后: 肝素、双香豆素( Vitk拮抗剂)
PT 高凝状态、DIC早期、血栓前状态和MM 正常值: 11~13秒, 相差>对照3秒为异常
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酶时间(TT):
凝血功能检查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原理:在被检血浆中加入Ca++和Ⅲ因子,测定血液凝固时间。
参与因子:Ⅰ、Ⅱ、Ⅲ、Ⅴ、Ⅶ、Ⅹ和 Ca++
应用:是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检查
(只管三七 二十一)
+Ⅲ
外源性凝血系统
凝血酶原
Ⅴ Ca++ PF3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功能检查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血栓、止血的实验室检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血液科 陈字


止血、凝血、纤溶的机制 影响止凝血的因素 针对各种因素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DIC的实验室检查 血栓与止血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FIB
AT-Ⅲ
纤溶
影响止、凝血的因素
血管壁的功能 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 凝血因子的数量和质量 抗凝物质 纤溶系统的功能

钙离子
辅因子

易变因子
肝、脾
Ⅹa的辅因子

稳定因子

蛋白酶,基质为Ⅹ因子

抗血友病球蛋白

Ⅸa的辅因子

血浆凝血活酶成分

蛋白酶,基质为Ⅹ因子

Stuart因子


血浆凝血活酶前质

蛋白酶,基质为Ⅱ因子 蛋白酶,基质为Ⅸ因子

接触因子

蛋白酶,基质为Ⅺ因子
ⅩⅢ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肝、血小板
使纤维蛋白交联
纤溶三 项
3P D-D FDP
DIC的检查
DIC: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全身微血管内血栓形成,
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并引起继发纤溶亢进而出 现的血栓-溶血综合征。 DIC是多种疾病在发展中出现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是 一种严重的出血性综合征。 特征: 高凝 微血栓形成 消耗性低凝 继发纤溶亢进
临床表现:栓塞、微循环障碍、溶血、出血
Fg
DM、术后、妊高征
血栓前状态
Fg DIC、原发纤溶、重症肝病 正常值:2~4g/L
抗凝功能检查
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AT-Ⅲ):
原理: AT-Ⅲ在肝素参与下可灭活凝血酶。
过量凝血酶 发色底物
AT-Ⅲ 血浆
AT - Ⅲ 1 凝血酶 1
剩余凝血酶+底物
抗凝功能检查
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AT-Ⅲ):
AT-Ⅲ
FDP是Fg和Fb被纤溶酶(PL)降解产物的总称。 D-二聚体是Fb被PL水解后的产物,是继发纤溶的标志物。 FDP增高:原发纤溶
DIC、恶性肿瘤、M3、肝肾疾病及 溶栓后 D-二聚体:继发纤溶 但FDP增高不是诊断DIC的决定条件,而D二聚体是DIC诊 断的辅助条件之一。
常用的检查
凝血四项
APwk.baidu.comT PT FIB TT
血小板的检查
血块收缩试验 原理:在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钙离子或凝血酶后,
血小板活化聚集,血浆凝固,纤维蛋白网收缩 时血清被析出,测定析出血清的体积或血浆凝 块的重量,可以反映血小板的血块收缩能力。
增高:高凝状态、血栓形成性疾病 降低: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尿毒
症、肝硬化、服用血小板抑制药物、低纤 维蛋白原血症。
正常肝脏可制造绝大多数的凝血因子及 纤溶系统的纤溶酶原和抗纤溶酶。
肝脏可清除循环血中被激活的凝血因子 和纤溶酶原激活物。
肝病时凝血象的改变
1、凝血因子合成障碍:除vWF、Ca++、Ⅲ 外,其他因子均在肝脏合成。依赖维生素K 的凝血因子在肝细胞微粒体内合成。
2、抗凝因子的合成减少,功能异常的抗凝因 子合成增多。
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均为无活性的,只有被激活 后才能发挥作用。
—————————————————————————————
名称
常用名称
产生部位
功能
———————————————————————————————————

纤维蛋白原

形成凝胶

凝血酶原

蛋白酶,基质为Ⅰ因子

组织因子
脑、肺组织
Ⅶa的辅因子
DIC的诊断标准
DIC的诊断包括下列3方面: 1、有引起DIC的基础疾病 2、有DIC的临床表现 3、在具备上述两条的基础上,强调实验室检查。
DIC的诊断标准
1 PLT :<100X109/L 2 FIB :<1.5g/L 3 PT :延长或缩短3S;APTT 10S以上; 4 FDP :>200mg/L 5 3P:(+)
血管壁功能的检查
毛细血管抵抗力(脆性)实验(CRT): 原理:用物理的方法对毛细血管施压,导致血管
通透性改变;以此判断血管壁、血管内皮 细胞及血小板的综合止血能力。 影响因素: 1、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及舒缩功能 2、血小板数量和功能 3、血浆中vWF
血管壁功能的检查
临床意义:阳性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原理:在被检血浆中加入标准的凝血酶溶液,测定其凝固 所需的时间。
凝血酶
ⅩⅢ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 纤维蛋白( 血凝块)
FPA/FPB
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酶时间(TT)
DIC中晚期:广泛血栓形成使纤维蛋白原减少
TT 原、继发纤溶亢进:纤维蛋白(原)被分解增多
抗凝物质增多:DIC, SLE、肝病纤维蛋白合成减少 血液中异常球蛋白增多:
FIB (Fg): <1.5g/L(肝病<1.0g/L)
3P:阳性
确诊 TT:比正常延长3秒
PLG:Ag:(纤溶酶原抗原):< 200mg/L
DIC的诊断标准
说明:在上述检查中,若3项筛选指标均
阳性,可以诊断,但若有两项阳 性,加上一个确诊指标也可诊断。
肝病时凝血象的改变
严重肝病时几乎可以损伤所有的止血功 能,是因合成和清除功能缺乏所致。
管病, 周围血管病(DM、肾小球疾病)等。
血小板的检查
血小板计数:(100-300X109/L)
反应性:严重感染、急性溶血 PLT 原发性:真红、慢粒、原发性PLT增多症
继发性:脾切术后 生成减少:AA,AL,MM,HU,BMF及放、化疗后 消耗过多:DIC、TTP PLT 破坏加速:SLE、ITP、恶性淋巴瘤、脾亢 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稀释
PLT: 数量及功能异常(阿司匹林、潘生丁等影响 PLT的粘附与聚集)。
BT 血管壁:毛细血管扩张症 凝血因子减少: vWF、DIC
血管壁功能的检查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测定 vWF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 1、早期止血过程中,vWF是血小板粘附于内皮下胶
原的粘附蛋白。 2、vWF是因子Ⅷ:C的载体 临床意义: vWF : vWD,是诊断vWD及其分型的指标之一。 vWF : 凡可致血管内皮受损的疾病,如缺血性心脑血
3、抗凝物质增多:肝病时存在原发、继发纤 溶亢进,致FDP增高(具有抗凝作用)。
4、PLT减少及功能异常:PF3活力降低,ADP、 胶原、凝血酶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减 弱。
肝病时凝血象的改变
BT延长 PT、APTT延长 大多数凝血因子含量减少(Ⅷ) FDP增加 FIB减少 TT延长
先天性:血友病、Ⅷ、Ⅴ缺乏 凝血因子缺乏
后天性:肝病、DIC、继发纤亢 抗凝治疗后: 肝素样物质增多
AT-Ⅲ 高凝状态、DIC早期、血栓前状态、心脑血管栓 塞
纤溶功能检查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
原理: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 纤维蛋白(血凝块)
纤维蛋白单体降解成碎片,3P试 验检测的就是这些碎片
凝血功能的检查
凝血因子包括12个(Ⅰ~ⅫI,Ⅵ除外)以及激 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激肽原 (HMWK)。
除Ⅲ因子外均存在于血浆中;除Ⅳ因子外,均 为蛋白质;除二者外,其余均在肝脏内合成。
Ⅲ因子在肺、脑组织内。Ⅱ、Ⅶ、Ⅸ和Ⅹ因子 为Vitk依赖因子,当Vitk缺乏时,这些因子的 功能将减低; Vitk在肠道吸收时,需胆盐的参 与,阻黄时,肠道胆盐减少, Vitk吸收受限。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MDS等。
血小板的检查
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 原理: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诱聚剂(ADP、肾上
腺素、胶原、瑞斯托霉素 等)→血小板激活后 →血小板膜暴露出纤维蛋白原受体与纤维蛋白 原结合→血小板聚集。
增高:高凝状态、血栓形成性疾病 降低: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尿毒
症、肝硬化、服用血小板抑制药物、低纤 维蛋白原血症。
参与因子:Ⅻ、Ⅺ、Ⅸ、Ⅷ、Ca++和PF3 。
内源性凝血系统
凝血酶原
Ⅴ Ca++ PF3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功能的检查
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 CT)
[原理]观察血液自离体后,到玻璃试管中凝固所需时间
血液 从血管中
抽出
与带负电荷 表面接触
XII
XIIa
内源性凝血途径启动
纤维蛋白形成(血液凝固)
上述检查符合3条即可诊断; 但这些指标多 出现在DIC的晚期,此时再治疗效果欠佳,而 TAT(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PAP(纤溶 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and D-Dimer 的改变多出 现在DIC的早期,即前DIC。
DIC的诊断标准
筛选
PLT <100X109/L或进行性减低,(肝病时 < 50) P T :比正常缩短或延长3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