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看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看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中西文

化冲突

【摘要】鸦片战争以来,伴随列强坚船利炮而来的不仅仅是主权的丧失与领土的沦落,亦是西方文化的入侵与渗透,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共识,人们纷纷开始寻求救国救民之道。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出现了各种社会思潮,新儒家即为当时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一派,以梁漱溟为开启者的新儒学主张以儒学为本位来修正西学,以复兴儒学为己任寻求现代化之路。梁漱溟以文化多元论反对西方文化的一元论,并提出“文化三路向”说,对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其研究可以帮助认识了解上世纪之初的中西文化冲突。

【关键词】中西文化冲突;新儒学;梁漱溟;文化三路向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鼎,笔名漱溟,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是著名的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1917年应蔡元培之邀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同时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抗战时期,曾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等多个民主社团,积极响应抗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等职。他对以儒学、佛学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和东方文化有精深的研究,美国著名汉学家艾凯称其为“最后的儒家”,其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

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等。

梁漱溟的一生中,最值得重视的或许就是“五四”运动前后这几年。他由出世的佛家生活回归到俗世的孔家生活,由探讨佛学义理到思考中国文化发展,不仅完成了从出世到入世的转换,而且大有成绩。1922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出版更是将他推到了当时中西文化论争的前沿,震撼了当时整个思想界。

一、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七十年,中国发展遇到生存危机,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中心议题,中国知识分子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代使命感与责任感,思索中国的前途命运。他们的艰苦探索与积极努力,推动着中国不断朝现代化的道路前行。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几近于亡国亡种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专制主义文化与国民素质的低劣。救国必先救人,救人必先启蒙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启蒙”也就成了当时的首要任务。这场新文化运动中的巨匠们,向中国几千年来的儒家伦理道德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认为儒家的伦理纲常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造成了人民的奴性。胡适等人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还主张全盘西化,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国民、启蒙思想。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战场。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同时引进“德先生”和“赛先生”,作为拯

救国民之良药,并强调西方文明的强大与西方国家的富强,全赖民主科学两根支柱。

但是,西方文明却一时难以在中国扎下根基,有两个基本的原因:一是中国原本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具有其内在的自我发展逻辑,不是西方文明一冲即垮的。二是西方文明的传入伴随着血与火的历史,一开始就激起国人的抵触情绪。i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后,并未将中国带入民主共和的现代化国家,由于革命果实被窃取,无数革命党人宝贵生命所换取的却是军阀混战的局面,民间疾苦有增无减。长期动乱所带来的秩序危机使民众产生了一种不安情绪,而革命失败也造成民众的信仰危机,这使知识分子开始从文化层面来考虑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批判与否定,也引起了思想界的激烈动荡。在此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思索中国的前途命运及中国文化的出路,所谓的守旧派对这种极端的反传统思想作出了回应。以辜鸿铭、林琴南、杜亚泉等人为代表的守旧派对全盘西化派进行了猛烈的回击,他们维护儒家文化的地位,用崇古怀古的方式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当时东南大学的教授胡先骕、梅光迪、吴宓等人组织“学衡派”,反对新文学运动,鼓吹文言优于白话,认为白话“以叙说高深之理想,最难剀切简明”,极力主张言文不能合一。1922年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问世,引起了当时思想界的轰动,他也因之被划为文化保守主义者,虽然艾凯先生称其为“中国的文化守成主义者”。ii

历史的吊诡之处往往也是吸引人之处。当年的全盘西化派力量之大,反对中国儒家传统之彻底,使反传统与全盘西化几乎成为当时社会的潮流。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新思考。欧战后西方各国出现的问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使那些主张全盘西化的人们认识到科学并非万能的,以至于将救国良方从学习西方转到重新审视东方文化上来。而十月革命的成功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到实践的成功,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求救国救民之路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于是,梁启超欧游之后写出《欧游心影录》,揭露欧战后西欧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并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逐步倒向东方文化派。陈独秀也一改其文化主张,从宣扬资本主义变为宣传社会主义。李大钊也受到十月革命影响,先后发表《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庶民的胜利》等文,为社会主义摇旗呐喊。于是,之前的全盘西化派发生分化,形成了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激进派、主张恢复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派与全盘西化派三大派别对立的局面。

二、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的内容

在梁漱溟看来,所谓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式罢了”iii,而决定民族生活样式的便是“意欲”。文化被人们用来解决意欲的需要与环境带来的障碍之间的矛盾,文化的不同可以归结为“意欲方向”的不同。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三种

理想的文化类型,他称之为文化“三路向”。第一种类型以西方人为代表,它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是意欲规则的或标准的方向,反映了作为动物的人的基本问题:对食物、住所、繁衍的需要。西方文化的所有特征与成果,如科学、民主、征服自然的力量等,都是自然地沿着意欲的这一方向发展起来的。第二种类型是趋向于自己与环境的协调,即在意欲本身的要求和环境之间寻求一个平衡。这种文化所涉及的问题是:追求感情上满足的生活,并由此获得极大的内在满足和生活的快乐。由于在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主张“无对”,所以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能够达到一种和谐,这种类型以中国为代表。第三种类型以印度为代表,意欲回到自身去寻找自我的否定,在此种文化的最后阶段,人类意识到世界不过是一种错觉,因此要寻求绝对的启示。

梁漱溟认为,中西文化这种差别,可归结为东西方人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差异。西方人是“有对”的,中国人是“无对”的,“有对”致以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在社会关系里看重个体的伸展,“无对”则致以天人合一和社会关系里无个性之肯定。至于印度人的“意欲向后”,梁漱溟解释说:“印度人既不像西方人的要求幸福,也不像中国人的安遇知足,他是努力摆脱这个生活的;既非向前,又非持中,乃是翻转向后。” iv

然而梁漱溟并未考虑各种文化融合的理论,他认为既然文化作为一个表现意欲采取基本方向的独特整体,那么特殊的文化成果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