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障碍治疗-儿童多动症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医案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医案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其特征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中医认为多动症是由于脾胃虚弱、肝郁脾虚、心脾不交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下面是一则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医案,供参考。
患者男性,7岁,主要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体格发育正常,食欲一般,睡眠良好。
家族无类似病史。
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肝郁脾虚、心脾不交所致多动症。
治疗原则:1. 调和脾胃,补益心脾,疏肝理气。
2. 平衡阴阳,调节气血。
方剂组成:疏肝理气汤 + 金匮肾气丸处方药物:1. 疏肝理气汤:柴胡、青皮、白芍、当归、川芎、黄芩、丹参、郁金、桂枝、香附、生姜、大枣。
2. 金匮肾气丸:肉桂、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淫羊藿、鹿角胶、麦冬、茯苓、丹参、川芎、龙眼肉、牡蛎、白芍、枳壳、柴胡、青皮、桂枝、白术、茯神、香附、生姜、大枣、炙甘草。
服用方法:早、中、晚饭后各服一次。
疏肝理气汤煎煮后分两次服用,金匮肾气丸每次10粒,用水送服。
疗程:每个疗程为1个月,连续服药3个疗程。
配合疗法:1. 睡眠规律: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2. 饮食调理:少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粗粮、鱼、豆类等营养食物的摄入。
3. 家庭环境营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过多使用,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治疗效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儿的注意力集中度有所改善,多动和冲动的行为减少。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患儿的注意力集中度明显增加,多动和冲动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总结: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主要是从调和脾胃、补益心脾,疏肝理气,平衡阴阳气血等方面入手。
配合适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由于每个患儿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治疗方案应个体化,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多动症需要长期坚持,综合治疗效果更佳,希望患儿可以通过中医的治疗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多动症最佳治愈方法
多动症最佳治愈方法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也可能持续到成年。
患有多动症的人常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行为特征,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很大困扰。
针对多动症患者,我们需要探讨最佳的治愈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多动症的治疗需要综合干预,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多动症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Ritalin)和阿莫西林(Adderall)等,这些药物能够帮助患者控制多动和冲动行为,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且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除了药物治疗,行为疗法也是治疗多动症的重要手段。
行为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社交技能训练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行为和情绪管理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自控能力。
此外,家庭支持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需要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学会与孩子有效沟通,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
除了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多动症患者还可以通过运动疗法来缓解症状。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患者消耗多余的能量,减轻多动和冲动行为,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因此,多动症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游泳、瑜伽、慢跑等,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量,对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心理支持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多动症患者往往面临着学习和社交方面的困难,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患者本人也需要接受心理辅导,学会面对自己的困难和情绪,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综上所述,多动症的治疗需要综合干预,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运动疗法和心理支持等多种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庭需要与医生和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儿童多动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其特征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对于多动症的治疗,综合性的干预方法通常更为有效。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来改善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最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常见品牌:哌酮醇)和阿莫西林等。
然而,药物治疗通常是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的。
2.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儿童控制冲动、改善注意力和社交技能。
例如,父母可以采用奖励制度来鼓励儿童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并利用时间管理技巧来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
3. 教育支持: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对于多动症儿童的治疗非常重要。
教育者可以通过与家长和教育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儿童在学习和社交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4. 心理治疗:有些儿童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或焦虑,因此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处理这些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和儿童游戏疗法等方法可以帮助儿童学会管理情绪和积极应对压力。
5. 饮食管理:一些研究表明,改变饮食习惯对多动症症状有一定影响。
限制含糖和人工添加剂的食物,增加富含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可能对多动症症状有所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儿童的症状和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定制。
家长和医疗专业人员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最有效的多动症治疗计划。
多动症儿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多动症儿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这种病症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寻找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许多家长和医生关注的焦点。
针对多动症儿童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哪种方法最有效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首先,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多动症的一种常见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Ritalin)、阿莫西林(Adderall)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多动症儿童提高注意力,减少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食欲减退、失眠等,而且长期使用可能会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家长和医生需要慎重考虑是否选择药物治疗。
其次,行为疗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治疗多动症的方法。
行为疗法主要通过对多动症儿童的行为进行调节和训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控制能力。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配合,通过奖励和惩罚等方式来引导儿童的行为。
研究表明,行为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多动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除了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心理治疗也是治疗多动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多动症儿童解决心理问题,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多动症儿童建立积极的心态,改善人际关系,减轻症状和痛苦。
此外,运动疗法也被证明对多动症儿童有益。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儿童消耗多余的能量,缓解过度活跃的行为,提高注意力和自控能力。
因此,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多动症儿童参加体育活动,如游泳、篮球、跑步等,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治疗多动症儿童的方法有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心理治疗和运动疗法等多种选择。
然而,并不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患儿的通用方法,因此家长和医生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小儿多动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小儿多动症的最佳治疗方法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这种症状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针对小儿多动症,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最佳的治疗方法来帮助孩子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行为疗法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适当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引导孩子进行积极的行为改变,逐步改善其多动、冲动的行为表现。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Ritalin)和阿莫西林(Adderall)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孩子控制多动、冲动的行为,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避免出现药物滥用和依赖的情况。
另外,家庭支持和教育也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重要环节。
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理解孩子的困难和特殊需求,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心。
同时,家长还需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治疗过程,与学校和医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都能得到支持和帮助。
最后,心理治疗也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特点,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挫折,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心理治疗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针对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家庭支持和心理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学校和医生都需要共同努力,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同时,也要注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多动症的药物治疗与副作用
儿童多动症的药物治疗与副作用儿童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在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儿童多动症药物治疗的效果、常用药物及其副作用问题。
一、儿童多动症药物治疗的效果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儿童多动症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根据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提高儿童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其中,最常用的药物是甲基苯丙胺(Methylphenidate)和阿莫西林(Atomoxetine)。
甲基苯丙胺是一种刺激药物,通过调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活动,改善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症状。
许多研究显示,甲基苯丙胺能够显著减少儿童的多动行为,并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
阿莫西林是一种非刺激药物,作用机制与甲基苯丙胺不同,但同样可有效治疗儿童多动症症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儿童多动症患者。
个别儿童可能对药物存在不良反应,或者有其他禁忌症。
此外,药物治疗只是控制症状的一种方法,并不能完全治愈多动症。
因此,在决定进行药物治疗时,应该综合考虑儿童个体情况和家庭意愿,并与专业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二、常用药物及其副作用虽然药物治疗对儿童多动症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但是药物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以下是常见的药物及其副作用:1. 甲基苯丙胺: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失眠、食欲减退、头痛、腹痛、心率加快等。
个别儿童可能还会出现情绪波动、抑郁等不良反应。
此外,长期使用甲基苯丙胺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延缓,因此,医生通常需要定期监测患儿身高和体重。
2. 阿莫西林: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头痛和疲乏等。
个别儿童可能出现反应性增多、焦虑等不良反应。
阿莫西林的使用还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因此,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抽多动症儿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抽多动症儿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抽动症,又称为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这些症状给患儿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因此,寻找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家长和医生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首先,行为疗法被认为是抽动症儿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行为疗法通过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制定相应的行为改变计划,引导儿童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
比如,通过奖励机制来强化儿童的积极行为,同时对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以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从而减轻抽动症状。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于治疗抽动症的药物主要包括甲基苯丙胺、利齐普、氟哌啶酮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减轻儿童的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医嘱,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除此之外,心理治疗也是抽动症儿童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心理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等。
通过心理治疗,儿童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行为特点,学会控制情绪,改善人际关系,从而逐渐减轻抽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家长和老师的配合也是治疗抽动症的关键。
家长和老师应该了解抽动症的特点,给予患儿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积极面对困难。
同时,家长和老师还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监督儿童的药物使用和行为改变计划的执行,共同为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综上所述,抽动症儿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长、老师的配合。
这些方法应该综合运用,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在医生、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抽动症儿童能够尽快康复,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药治儿童多动症的方子
中药治儿童多动症的方子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传统中医认为,多动症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可以通过草药治疗来调理。
1.阿胶膏阿胶膏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药,可以帮助儿童镇静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将适量的阿胶膏放入温水中溶解,让儿童每天服用一次。
此药对安抚多动症儿童的情绪波动和焦虑情绪有良好的疗效。
2.白芍汤白芍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是白芍和桂枝。
它可以调节心脏功能和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帮助儿童改善多动症状。
将适量的白芍和桂枝放入开水中煮沸,然后让儿童每天饮用一次。
注意,此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3.丹参汤丹参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是丹参和黄连。
它可以平衡儿童的体液和温血,从而有助于改善多动症状。
将适量的丹参和黄连放入开水中煮沸,然后让儿童每天饮用一次。
此药能够缓解儿童的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使其更加平静和集中注意力。
4.龙骨汤龙骨汤是一种用来治疗多动症的传统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龙骨和牡蛎。
它可以平静儿童的神经系统,促进儿童的睡眠和休息。
将适量的龙骨和牡蛎放入开水中煮沸,然后让儿童每天饮用一次。
此药能够帮助儿童放松身心,减少多动症状。
5.三七粉三七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平肝潜阳、安神定志的作用。
将适量的三七粉放入温水中溶解,让儿童每天服用一次。
这种中药可以安抚过度活跃和冲动的儿童的神经系统,减少多动症状。
除了草药治疗,中医也建议在多动症治疗中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儿童摄入过多的刺激性食物,如威化饼干、巧克力和碳酸饮料。
增加摄入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抗压能力和改善注意力控制能力。
2.规律生活作息建立起儿童的规律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饮食时间和运动时间。
保持充足的睡眠对多动症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3.适度运动鼓励儿童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跑步和球类运动。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儿童消耗过剩的能量,减少多动症状的发作。
多动症最佳治愈方法
多动症最佳治愈方法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
这种病症通常在儿童期就会出现,但也可能持续到成年期。
对于多动症患者及其家人来说,寻找最佳治愈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多动症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
药物治疗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行为疗法、家庭教育、心理治疗等都是同样重要的治疗手段。
家长和医生应该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结合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其次,重视环境的调整也是治疗多动症的重要一环。
为多动症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减少噪音、减少干扰、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等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此外,体育锻炼也是治疗多动症的重要方式。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消耗过剩的能量,增强体质,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尤其是一些有规律、有纪律性的运动项目,如游泳、瑜伽等。
另外,饮食也对多动症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多动症患者的饮食中缺乏一些重要的营养物质,如Omega-3脂肪酸、锌等,而过多摄入糖类和添加剂也会加重症状。
因此,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增加富含营养的食物,减少糖类和添加剂的摄入。
最后,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对多动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同样至关重要。
多动症患者并不是故意表现出这些症状的,他们需要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指责和惩罚。
家长和老师应该学会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总之,治疗多动症需要综合施策,不能只依靠药物治疗。
综合采用药物治疗、行为疗法、环境调整、体育锻炼、饮食调理以及理解和支持等多种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每一个多动症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关爱,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注意力缺陷与多动症如何管理和治疗
儿童注意力缺陷与多动症如何管理和治疗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已成为许多家庭所面临的挑战。
这种神经行为障碍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它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业表现和社交互动,更给家庭和教育机构带来了困扰。
那么,如何管理和治疗这一问题呢?首先,了解疾病的特点是必要的。
ADH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性行为,它不仅是一种行为问题,更是与大脑发育和神经传递有关的疾病。
理解这一点对于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矫正。
药物治疗通过调整神经递质的水平来调节儿童的行为,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Methylphenidate)和氟哌啶酮(Atomoxetine)等。
尽管这些药物在许多患者身上显示出显著的改善效果,但并非适用于每个患者。
衡量风险和收益,以及与医生充分交流是使用药物治疗的前提条件。
行为矫正是另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它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通过教导孩子掌握自我调控的技巧来改变他们的行为。
这种治疗方法注重的是行为的改变和积极性的培养,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来引导儿童形成更好的习惯。
而这种方法需要家长和学校的配合,并给予患儿持久的支持和指导。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一些辅助疗法和自然疗法也日益受到关注。
音乐疗法是其中一种,它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起到调节患病儿童情绪和增强集中力的作用。
瑜伽和冥想则是通过身体和心灵的平衡来提高儿童的自我控制和集中力。
虽然这些辅助疗法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但在实践中已经有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
除了治疗方法的选择,建立一个合理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也是关键。
营造一个安静、整洁且没有诱惑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至关重要。
规律的作息时间和有规划的活动安排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
此外,饮食的调整也是有帮助的,减少食用高糖、高脂肪和添加剂的食物,增加脂肪酸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改善多动症状,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多数自婴儿时期即显症状,如兴奋、睡眠差,不易养成定时大小便习惯等,而学龄期最为显著,多数病儿年龄增长后症状逐渐减轻乃至自然消失,可以说是儿童期特别是学龄期儿童的常见多发的行为问题。
专家指出,多动症对儿童的伤害非常大,需要尽快治疗,那么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学无多动症病名的记载,但在一些医籍中有一些与多动症一些症状相类的描述。
如《灵枢.行针》“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又如《寿世保元》云:“徒然而忘其事也,尽力思量不来,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
”这些描述与多动症患儿临床表现十分相似。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早产、难产、脑外伤和某些传染病、中毒等因素有关,并与家族遗传、先天发育及出生史有一定联系;其属中医肝风、失聪、健忘范畴,与心、肝、脾、肾诸脏关系密切,部分医家从心脾入手、从脾肾入手,研究本病。
治法以养心安神配合涤痰活血对于儿童多动综合征的治疗,专家认为,由于其发病不但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有关,亦常与痰瘀互结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时,除用补养心脾,安神定志,或填精补血,益智开窍等法外,常应配合泻火涤痰、活血化瘀之法,以宁神定志,开通心窍。
具体到用药,张士卿尤善用桂枝加龙牡汤、甘麦大枣汤、孔圣枕中丹、配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化裁,亦可用逍遥散合千金龙胆汤加减化裁。
药用:桂枝、赤芍、生龙骨、生牡蛎、熟地、丹参、石菖蒲、远志肉、桃仁、红花、胆南星、炙龟板、炙草、大枣、浮小麦。
临证时,可根据具体病情随证加减:如偏于心脾两虚者,可去熟地、龟板、红花,加太子参、炒白术、茯神、当归等;偏于虚阳上扰者,可去桂枝,加枸杞、益智仁、鹿角粉等;若属痰火蕴结者,可去桂枝、熟地,加黄连、竹茹、龙胆草、白菊花等;如夜寐不宁,多梦呓语者,还可加用珍珠母、夜交藤等。
多动症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及行为治疗
多动症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及行为治疗发表时间:2020-07-08T16:25:20.02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5期作者:杨晶晶[导读] 多动症,是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症摘要:多动症,是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症,临床上以活动过多、注意力障碍、冲动控制能力差等行为问题以及学习困难、情绪异常、人际关系不良等心理问题为主要特征,而行为问题对于多动症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严重影响了其生活的质量。
本文在阐述多动症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行为治疗这种干预措施对改善多动症儿童行为问题的作用。
关键词:多动症儿童行为问题干预一、引言多动症,又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症,最早是由德国医生霍夫曼于1854年将儿童活动过度视作病症,并用多动综合症命名。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于此类病症有着不同的定义,但都注意到了此类儿童的共同特征:注意力缺损、多动和冲动。
多动症是指一种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唤醒不足、角色管理失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行为——情绪的综合症候群[1]。
其症状通常出现于儿童早期阶段(约2—5岁),而大多在5-6岁以后才逐渐显现,此时若在正常情况下,儿童开始接触集体生活,且本身的注意力、控制力、活动量也应比较稳定。
若症状持续到青少年,则极易发展为品行障碍,临床观察发现伴有品行障碍的多动症预后较差,如果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可能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或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对患者本人及社会都可造成较大危害[2]。
因此,及时对多动症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对减轻患者症状,减少其社会功能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动症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1.活动过多多动症儿童最常见也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与其发育年龄不相符的活动水平过高的现象。
表现为活动明显增多,多动不宁,喜好哭闹,话多而喜欢喧闹,在学校等规章制度限制的环境中更为突出。
多动症儿童的活动多杂乱、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3]。
儿童多动症症状的家庭常用药物推荐
儿童多动症症状的家庭常用药物推荐儿童多动症(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其主要特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和冲动行为。
这种疾病对儿童的学习和社交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家庭常用药物的选择对于管理儿童多动症症状至关重要。
1. 甲基苯丙胺(俗称Ritalin)甲基苯丙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儿童多动症治疗的药物。
它属于刺激剂药物,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传递来改善多动症状。
甲基苯丙胺的作用机制是增加多巴胺在大脑中的浓度,从而提高注意力和控制冲动行为的能力。
然而,这种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食欲减退、失眠和心悸等。
因此,在使用甲基苯丙胺之前,家长应该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氟西汀(俗称Prozac)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通常用于治疗抑郁症。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氟西汀对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氟西汀可以改善多动症症状,并帮助儿童更好地控制冲动行为。
与甲基苯丙胺相比,氟西汀的副作用较少,但可能会导致一些消化系统问题,如恶心和腹泻。
因此,家长在使用氟西汀之前,应该咨询医生,并监测儿童的反应。
3. 艾立唑仑(俗称Strattera)艾立唑仑是一种非刺激性药物,属于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
它通过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在大脑中的浓度来改善多动症症状。
与其他药物相比,艾立唑仑的作用机制更为复杂,因此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效果。
艾立唑仑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可能会引起一些胃肠道问题和疲劳感。
在使用艾立唑仑之前,家长应该与医生合作,制定合适的用药计划。
4. 美沙酮(俗称Concerta)美沙酮是一种长效甲基苯丙胺制剂,通常用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它通过缓慢释放药物来提供持续的疗效,从而减少多次服药的需求。
美沙酮的副作用与甲基苯丙胺类似,但由于其长效性质,可能会导致失眠问题。
因此,家长应该确保在儿童睡前给予药物,并与医生密切合作,监测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儿童多动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这些症状会影响儿童的学习、社交和家庭生活,给家长和老师带来很大的困扰。
因此,寻找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帮助儿童多动症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行为疗法是治疗儿童多动症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训练儿童控制自己的行为,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行为疗法通常包括行为训练、奖励和惩罚机制等,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逐渐改善多动症状。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甲基苯丙胺(Ritalin)、安非他明(Adderall)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儿童多动症患者提高注意力和控制冲动行为。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食欲减退、失眠等,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严格遵医嘱,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除了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儿童多动症患者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常见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通过与专业心理医生的沟通和指导,帮助儿童多动症患者逐渐改善症状。
此外,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也对治疗儿童多动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理解,鼓励他们参与适合自己的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需要接受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学会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多动症患者,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治疗儿童多动症需要综合运用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家庭和学校的支持。
这些方法相辅相成,共同帮助儿童多动症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治疗儿童多动症也需要因人而异,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结合个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儿童多动症患者走出困境,健康成长。
男孩多动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男孩多动症的最佳治疗方法男孩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
这种症状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在治疗男孩多动症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治疗的目标并不是要消除患儿的个性特点,而是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治疗男孩多动症的最佳方法。
首先,行为疗法是治疗男孩多动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减少多动和冲动行为。
行为疗法的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的配合,他们需要对患儿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监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男孩多动症的常用方法之一。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和阿莫西林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多动、冲动等症状,提高患儿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控制剂量和药物使用时间,避免出现药物依赖和副作用。
另外,心理治疗也是治疗男孩多动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儿认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特点,学会有效地应对和调节情绪,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治疗的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治疗师和患儿之间的信任和沟通,让患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治疗。
除此之外,家庭教育也是治疗男孩多动症的重要环节。
家长需要了解男孩多动症的特点和治疗方法,积极参与治疗过程,给予患儿足够的支持和理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同时,家长也需要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患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
综上所述,治疗男孩多动症的最佳方法是综合治疗,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庭教育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患儿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
儿童多动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儿童多动症(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如何有效地治疗儿童多动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首先,行为疗法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行为疗法通过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和习惯,帮助儿童控制冲动和注意力,改善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学习能力。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行为管理、家庭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常见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Ritalin)和安非他明(Adderall)等,这些药物能够帮助儿童集中注意力、控制冲动和超动行为。
然而,家长和医生在选择药物治疗时需要谨慎,应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副作用来进行选择。
除此之外,心理治疗也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重要手段。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儿童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学会应对压力和挑战。
常见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等,这些治疗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改善多动症状。
此外,家长和老师的支持和教育也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关键。
他们需要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和治疗方法,与医生和治疗师密切合作,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给予儿童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家庭和学校的良好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长、老师的支持和教育等。
针对不同的儿童,需要个性化地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并在专业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相信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他们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多动症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1
定期评估
持续跟踪干预效果
2
分析反馈
了解孩子的变化情况
3
调整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优化干预
4
持续优化
确保持续有效地帮助孩子
儿童多动症的干预需要持续的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干预效果,分析孩子的反馈,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干预计划。通过持续优化,确保干预措施能够持续有效地帮助孩子,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量表结果综合分析
专业人士将依据量表得分和临床诊断标准,对孩子的症状状况做出全面评估和诊断。
怎样了解孩子的具体症状
行为观察
仔细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如注意力集中力、活动水平、情绪变化等,以了解症状特征。
家长报告
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可通过访谈或问卷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
学校评估
老师在学校环境下观察孩子的行为,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选择适合的评估量表
根据儿童的年龄、症状特点以及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综合性评估量表。常见的有ADHD评定量表、康纳斯量表等。
由专业人士完成评估
临床心理师或儿童精神科医生将会采用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全面了解孩子的症状表现。
结合多方信息评估
不仅要评估孩子本人的症状表现,还需要听取家长、老师等重要他人的反馈意见。
教学文化
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学方式和价值观传导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情感支持
学校应为孩子提供温暖、安全的氛围,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多方协作的重要性
家校社会合作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紧密协作对于帮助多动症儿童成长非常关键。三方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干预计划,确保各种资源和支持都能及时提供。
专业团队协作
医生、心理咨询师、老师和家长等专业人士应该定期交流沟通,及时分享信息和评估结果,共同确定最佳干预措施。
行为干预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研究进展
行为干预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研究进展[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with Hyperactivity , 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
行为干预,即包括由心理学家指导下的心理教育、儿童自我调整、认知行为干预、学校家庭干预和社会技能训练等相关干预方式。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近几年对ADHD儿童接受行为干预治疗的成效研究,本文总结相关评估和干预方法,为评价行为干预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效果提供依据。
[关键词]行为干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
患病儿童可出现认知或神经发育异常,其临床症状为好动、冲动、注意力缺陷,患儿常坐立不安、出现攻击性行为,常合并心理障碍。
近年来,我国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发病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1-2]。
4-5岁是最佳预防时间,6-7岁是治疗的最好时间。
Meta回归结果显示,调查时间、地区、受调查对象年龄、样本量大小以及就诊机构所使用的诊断标准均是影响表观发病率的重要因素[3]。
在专业心理学家指导下,通过对儿童进行行为干预有较好疗效。
目前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以药物治疗为主,行为干预成效以及临床应用情况将在本文中阐述,为临床治疗及引导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一、心理教育对ADHD治疗成效由于心理方面或行为方面问题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最高发的问题,因此在药物治疗开展的前提下,辅以心理教育等非药物治疗方式,将可能会有益于治疗,并对此类心理行为障碍疾病的预后由所帮助。
对学龄前ADHD儿童的治疗,使用心理教育的方式,不仅副作用少、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小,因此患儿家长愿意接受和配合[4]。
由于心理干预对不同气质类型ADHD患儿的疗效存在有一定的差异。
初诊时对ADHD患儿及家长均进行心理教育,对治疗参与者进行信息共享,提前确定治疗目标有益于治疗[5]。
经过4-8周的心理教育,患儿的冲突性行为降低。
需要指出的是,患儿家长可能会有自责、社交孤立、抑郁等情况,父母的婚姻可能不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多动症
• 诊断
⑤经常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 得很脏很乱)。
⑥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
⑦做事难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⑧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⑨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落四。
儿童多动症
3、多动 至少有下列4项: ①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常常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②课时常做小动作,或玩东西,或与同学讲悄悄话。 ③常话多,好插嘴,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发展过程与预后
1、婴幼儿期 • 一些患儿在胎儿期的胎动频繁而强烈。 • 在婴儿期,活动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儿童,兴奋性高,在把 屎、把尿、洗澡、穿衣、喂食时不安分。睡眠混乱而缺乏 规律,睡眠时间少。进食不好,辅食添加困难。过分哭闹 ,发生肠绞痛的频率较高。
• 这些儿童说话年龄可能延迟,但走路较早,不怕摔跤而跑 着走。会走路后不喜欢做安静的游戏。喜欢来回奔跑。吃 饭要大人追着喂。他们与父母相互交往的质量不高,对人 缺乏感情,难以遵从指令,顺从性差。
– 当DA增高,或NE与5-HT降低时,就会发生多动、注意 力不集中和行为控制能力降低。
儿童多动症
• 社会环境因素
– 家庭与社会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相对次要。 – 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家庭、家庭贫困、住房 过于拥挤、父母有性格与其他心理障碍等都是 影响多动症症状发展与预后的危险因素。
现
• 2、注意力障碍
– 表现在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特征上的异 常。
• 注意力涣散,注意不能持续较长时间。 • 做事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常常是一件事情没干完又去干别的事情 。 • 在从事需要使用脑力、注意细节的任务时表现突出,很难完成这些 任务。 • 有的儿童表现为脑力易于疲劳,在从事短时间的任务时可以集中注 意,时间稍微延长就表现出注意维持困难。
儿童多动症
白银婷
华东师范 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多动症
• 定义:
•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kinetic disorder , 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期精神障碍之一。 • 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注意障碍、活动过度 、行为冲动,继发性伴随学业损害、同伴 关系和家庭关系、社会适应功能的异常。
– 核磁共振发现前额叶容积降低,尾状核、苍白球、胼胝体和小脑 蚓部变小。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显示左额叶和左顶叶皮质血流灌注降低。 – 正电子发射扫描发现额叶、颞叶、丘脑和海马区域葡萄糖代谢率 降低,这种异常在女孩表现更明显。 – 数字化电图显示脑前部的额叶与正中部位。活动增加,颞顶部日 活动减少,当进行认知活动时这种变化变得更明显。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活动过度 注意力障碍 冲动控制能力差 情绪问题
学习困难 感知觉功能异常 品行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1、活动过度
– 躯体活动、手的活动以及言语活动均明显增多。
– 整个身体多动不宁,来回奔跑,喜欢户外活动,不喜 欢并且很难做到坐下来从事安静的活动。
– 坐着时身体扭转不安,手脚不停,话多而高声,喜欢 喧闹。 – 这些表现在上课与做作业等需要安静的环境中更为突 出。
5、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情 绪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
儿童多动症
• 儿童多动症属于终身性疾病,其发病与中 枢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发育受损害有关。
• 目前的任何治疗不能促进已经受影响的神 经功能的恢复,也不能使多动症的核心症 状消失。
儿童多动症
• 治疗的目标
• 增加自我控制和行为抑制能力,降低破坏 性行为,发展有效的交流行为、问题处理 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减 少同伴对他们的排斥,提高自信心,降低 父母与家庭的烦恼,增加对成人的依从性 、对任务操作的完成率和完成任务的正确 率等。
儿童多动症
• 诊断
1、起病于7岁前(多在3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 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2、注意障碍
至少有下列4项:
①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要去探望。 ②上课很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③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 错。
④不注意细节,在做作业或其他活动中常常出现粗心大 意的错误。
• 进入少年期后,约30%的患儿的症状消失,疾病 得到恢复。其余患儿仍然可以继续诊断为ADHD, 但症状有所缓和,尤其是多动症状可以减轻。 • 少年期的患儿突出表现为不能遵从规矩和承担责 任,违抗性行为明显,与成人的关系紧张。 • 一部分患儿,特别是家庭环境不良或父母教育方 法不当的患儿,容易发展成为品行障碍和少年违 法。部分患儿辍学,继续学习者成绩不良。
④常常十分喧闹,不能安静地玩耍
⑤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游戏时抢着上场,不能等待。 ⑥常常干扰他人的活动。
⑦好与小朋友打逗,易与同学发生纠纷,常不受同伴的欢迎。
⑧容易兴奋和冲动,有一些过火的行为。 ⑨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险,易出事故。
儿童多动症
4、对社会功能(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 产生不良影响。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4、情绪问题
– 多动症患儿常常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不足,把自己 看成不成功和无能的人。 – 部分患儿出现情绪问题,表现为烦操、烦恼、激越、 烦闷、不高兴,甚至也出现自伤、攻击他人的行为。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5、人际关系问题
– 由于核心症状的存在,以及继发性出现品行问题,多 动症患儿在与同伴的关系、老师的关系以及父母的关 系方面经常存在问题,与环境发生冲突,社会适应和 调节困难。
– 征收等(1997年)报道多动症的遗传为0. 75~ 0. 91。
儿童多动症
• 气质因素
– 一些长期追踪研究显示,从小为难养气质的儿 童发展为多动症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 许多多动症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就表现为高活动 水平、注意涣散、坚持性低的气质特点。
儿童多动症
• 脑损伤和脑发育异常 • 近10多年来许多影像学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存在一些脑部 结构或功能的异常。
发展过程与预后
5、成人期
• 约1/3的儿童多动症将发展成为成人多动症。到成 年期后,虽然多动的症状相比儿童期明显改善。
• 但是相对一般成人,仍好动而不喜安静。不喜欢 从事安静的活动,难以完成持久而需要耐心的工 作,好冲动。宁愿站着而不愿坐着,不喜欢看电 视或其他安静的活动,很难维持精力去阅读。坐 着时常常双腿交叉摇晃,或用脚在地上踢踏。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3、品行问题
– 由于患儿行为控制能力差,对环境中抑制性信息反应 缺乏,难以接受约束和控制,容易违反社会常规,所 以部分多动症儿童出现违抗性、攻击性和反杜会性行 为。
– 如父母的命令,故意与父母对着干;在学校不听老师 的话,违反学校纪律,说谎,打架、逃学、旷课和外 出不归。
主要治疗方法
治疗的焦点
刺激性药物
父母管理训练 教育干预 强化治疗 暑期治疗计划 附加治疗 家庭咨询 支持小组
控制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ADHD症状
管理儿童在家中的捣乱行为,减少亲子冲突,提高儿童亲社 会性和自我控制的行为 管理儿童在教室的捣乱行为,提高儿童的学业表现,帮助儿 童学习亲社会性和自我控制行为 治疗的焦点 在强化项目中,通过综合运用多种主要和附加的治疗方法, 来促进儿童在现有家庭中进行调整以及在未来的学校生活中 的成功 治疗的焦点 应对与ADHD相关的个体及其家庭的压力,包括情绪困扰和 婚姻问题
儿童多动症
• 病因
铅中毒 遗传
因素
气质 因素
多动症 病因
社会环 境因素 神经递 质代谢 异常 脑损伤 和脑发 育异常
儿童多动症
• 遗传因素
– 40%多动症儿童的父母或同胞有多动症病史。 – 父母一方患多动症,其子女有57%的可能发生 多动症。 – 双生子研究
• 同卵双生子同病率:59%~84%
• 异卵双生子同病率:29% ~ 33%
儿童多动症
冲动
注意 障碍
多动
• Barkley认为,行为抑制能力差是多动症的主要特 征,甚至是区别多动症与非多动症个体最有力的 指标。
• 而注意障碍是由于行为不能抑制所致,执行控制 功能失调是导致注意障碍、多动、冲动三个核心 症状的基础。
儿童多动症
• 发病率
• 国外报道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多集中在3%~5% • 一般认为学龄儿童中的3% • 男:女≈3: 1 • 北京的调查显示,小学生患病率超过8%,男孩女 孩发病比例约比9 : 1 • 多动症的高峰 就诊年龄为8~10岁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5、感知觉功能异常
– 部分患儿存在感知觉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生理功能的异 常。 – 如手指精细协调困难,手指快速轮替、双手交替翻掌 等活动不灵活,拿筷子、握笔书写、扣纽扣、系鞋带 、做手工操作等动作笨拙。 – 手眼协调性差,视运动功能障碍,空间位置障碍,左 右分辨困难,眼球轻微震颤。
儿童多动症
• 神经递质代谢异常
– 围绕多动症进行的神经递质研究主要是涉及单胺类递 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 NE )、多巴胺(DA)和5 -羟色胺 (5-HT )。 – NE、DA、5-HT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 DA使行为外向化,导致攻击与激越行为。
– NE和5-HT的作用则相反,引起注意集中和行为控制增 强。
– 适应学校与学业上有困难,不能根据学校常规调整自 己的行为,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差。
– 在教室中出现破坏性行为,同伴关系不良。缺乏责任 感,行为需要监督和督促。 – 在家不服从管教,一些儿童存在违抗性行为,亲子关 系不良。 – 自我评价低,自信心缺乏,一些儿童合并情绪问题。
发展过程与预后
4、少年期
发展过程与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