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虚而实——儒家教化理念的立身之所(一)

合集下载

语文必修第一单元儒道思想的现实意义作文

语文必修第一单元儒道思想的现实意义作文

语文必修第一单元儒道思想的现实意义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古代的儒家和道家思想。

虽然这些思想源自几千年前,但是我觉得对现在的生活还是很有意义的。

接下来我就来谈谈这些古老思想现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第一,儒家思想主张"仁"、"礼"、"孝"等美德。

这些美德教导我们做人要有爱心、尊重他人、孝顺父母。

比如"孝"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再接着写下去,会涉及一些关键的儒家思想内容,并分析其对现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还会谈到老子的道家思想也对现代社会有启示作用。

总之全文会从小学生的视角,生动有趣地阐述这些古老思想的现实意义。

请继续看下面哦。

篇2语文必修第一单元儒道思想的现实意义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语文必修第一单元儒道思想现实意义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儒道思想。

儒家思想主要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尊老爱幼,要知书达理。

道家思想则是老子和庄子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人要顺其自然,要淡泊名利。

虽然儒道思想产生于很久以前,但是我觉得它们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仍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儒家的仁爱之心。

我们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不友善的行为,比如对陌生人很冷淡,对弱者很无情。

如果大家都能像儒家所说的那样有仁爱之心,那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美好了。

其次是尊老爱幼。

现在有些年轻人对父母很不尊重,有些地方也没有太好的儿童福利。

如果大家都能尊老爱幼,社会就会更有爱心。

再次是知书达理。

儒家非常重视教育和学习知识。

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拥有知识的人会过得更好。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儒家那样勤奋读书。

道家思想中最重要的就是顺其自然。

现在的社会过于功利,人们只是追名逐利。

如果我们能像道家所说的那样淡泊名利,顺其自然地生活,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幸福快乐了。

总的来说,儒道思想中有很多好的做人的道理。

儒道担当有为无为作文

儒道担当有为无为作文

儒道担当有为无为作文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分歧,但在"有为"和"无为"的理念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儒家主张"有为"。

什么是"有为"呢?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行动来实现理想和抱负。

儒家认为,人应该通过教育、修身养性、遵循礼仪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品德,从而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孔子曾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意思就是说,要扎实地奋斗,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道家则主张"无为"。

"无为"并不是消极怠惰、无所作为,而是一种顺其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的生存之道。

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意思就是说,要做到不去违背自然规律,不去勉强去做一些违背自然的事情。

道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自然规律,从而达到身心自在、返璞归真的境界。

儒家的"有为"是通过主动努力来实现理想,而道家的"无为"是通过顺应自然来达到身心自由。

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主动付出努力,同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

儒道兼容并蓄,既有为又有无为,这种"有为无为"的理念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学习。

儒释道三家之实践精神

儒释道三家之实践精神

儒释道三家之实践精神作者:冀庞泽来源:《山东青年》2017年第11期摘要:儒释道三家凝聚着中国哲学的智慧结晶,是往圣先贤实践探索中的智慧成果。

在儒释道三家理论探索的研究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其实践的精神,应把握实践为重,研究并存的道路,从践行中体会把握三家哲学真正的精神内涵。

学是手段,修是实践,证才是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完善自我,方为文而化之的真实含义。

关键词:实践精神;儒家;道家;佛家中国哲学以注重人之幸福与社会本身为本位,兼重性命本体的探索与研究。

然与西方所不同的是,西方哲学多是通过个人之思考分析,推理判断而得出来的哲学结论,本体论、知识论等皆是如此所得,故可见其西方哲学流派繁琐,观点众多,争辩不休而无所终。

反观中国哲学,以儒释道三家鼎立的局势,虽有争论却可互相交流,互补而趋合,致使中国哲学结构简洁而内涵相承,历史演化而精神不变,影响着中国数千年来的民族与格局,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与稳定性。

中国哲学之发达于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展现,各家先贤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与哲学观点,后世之发展亦在此基础上,及至佛法东传,佛教建立,中国哲学体现其高度的包容性与融合性,以儒释道为主的三家打出了“三教合一”的旗号,展现了中国哲学的气魄与辉煌。

可谓三家哲学之发展,枝叶繁茂而内涵统一,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有如此高的融合稳定性?原因在于先贤之哲学论述乃是达到自身高度修养的境界后随世而现的结果,其先贤哲人虽论说各异,但却拥有着相同高度的境界,可谓是同源生百流。

故领悟三家哲学真正内涵的核心即在于实践,通过个人身心实证达到与古代先贤同样的高度与境界,方才领会中国智慧之博大与玄奥。

一、儒家实践(一)儒家之理性精神儒家作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中心,贯穿中华两千年,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构造与思想,成为了支持中华民族统一的精神支柱,延绵民族千年而不倒。

与其相比,西方文化之统一,民族生命之久远,都需要靠宗教来维持,反则不足以维持文化的延续。

然正如上所言,替代宗教而为中国文化中心的,是孔子之教化。

儒学的社会维度或社会儒学关于儒学发展方向的思考

儒学的社会维度或社会儒学关于儒学发展方向的思考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论文集儒学的社会维度或社会儒学?——关于儒学发展方向的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儒学一儒教研究所韩星近代以来的中国是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民族识形态相关联的制度化儒家伦理(内容是以“三纲”危机、文化冲突、社会转型三位一体的历史背景,孕为核心的社会规范),三是世俗化的儒家伦理④。

随生出20世纪中国一个特殊的思想学术流派一一现着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解体,“制度化的儒家伦代新儒学。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以心性儒学为代表理”,当然早已不复存在,“心性儒学”主要以学术思的现代新儒学至今为止并没有能够完成儒学的现代想形态存在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世俗化的儒家转换使儒学真正实现现代化,他们也是有局限性的:伦理”情况则比较复杂。

台湾林安梧认为秦汉以后首先,他们主要儒学从心性之学阐扬儒学就是不能儒学的三个面向:生活化的儒学、批判性的儒学、帝够完全反映儒学丰富内涵和满足中国社会全面发展制性的儒学。

“帝制性的儒学”是从西汉董仲舒后需要的;其次他们大都是学者和教授,主要工作是在所展开的一种历史走向,这样的儒学为帝皇专制所学院和研究机构进行的,主要影响也局限在知识阶吸收,而成为帝皇专制者统制的工具。

“批判性的层,没有能够对社会现实产生直接的作用;第三,他儒学”则禀持着尧舜之治的理想,格君心之非,与帝们主要是人文知识分子,缺少儒商、政儒、科儒等各皇专制形成对立面的一端。

至于“生活化的儒学”行各业的人才,对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缺乏经验和实则强调人伦孝悌与道德教化,它与广大的生活世界践,也缺少影响社会实际生活的有力手段,与民间团结合为一体,成为调解“帝制性的儒学”与“批判性体、宗教组织、社区活动也缺乏广泛的沟通。

的儒学”的中介土壤,它缓和了帝制式儒学的恶质中国传统儒学历来都十分强调经世致用,强调化,也长养了批判性儒学的根芽。

儒学的这三个方知行合一,强调道德修养和践履的同一。

因此,在从面向,就中国自秦法帝皇专制以来的传统言,无疑学理上进行探讨的同时,还要从实践上进行工作。

从“学为圣人”到“敦本善俗”——论张载的教化思想

从“学为圣人”到“敦本善俗”——论张载的教化思想

深切的体会 。怀着深切的家国忧患意识和经世情怀 的张载欲投身于“ 攘外” 这一事业 以求解决 国家的 “ 外患” 问题 。由此 , 青年张载给当时被贬为陕西招讨使的范仲淹写信表明 自己的志向。但范仲淹并不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6 . 2 0
作者简介 : 周后燕 , 女, 重 庆永 川人 , 西北大学博 士生 , 从事 中国近代史 和中国思想 文化研究 。
“ 礼” 是学习的内容。为何习“ 礼” ?原因有 四: 其一学礼可以消除过去形成 的陋习; 其二学礼可以 使人立定志向; 其三学礼可 以培养人的德性 , 使人能有立足之处 ; 其 四学礼可以守住仁德 , 使人的举止皆
周后燕 : 论 张 载 的 教 化 思 想
有依据。所以张载说“ 人必礼以立” [ ] ㈣ “ 成就其身者须在礼”[ 3 ] ( ㈤。“ 为学” 须与“ 虚心 ” 相结合才
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 1 5年 7月 , 第4 5卷第 4期 , J u 1 . , 2 0 1 5 , V o 1 . 4 5 , N o . 4
J o u ma l o f N o r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的“ 行礼” 这两个内外结合 的修养途径 。如何变化气质即如何消除因气 禀之偏差而产生 的恶 的存在?
张载认 为变化 气质 应从 “ 为学 ” 开始 , 肯定 每个 人都 具有 学 习 的能力 。虽然 人 的气 质 之性 的美恶 、 贵贱 、 天 寿都 是先 天形成 的 , 但 通 过“ 学” 充分 发挥人 的主观 能动性 可 以摒 除 气质 之 恶 而复 归 于本 然之 善 。现 实 生活 中之所 以存 在不 善者 是 因为他 们 主 观上 不 学 习 、 不 去改 变 的缘 故 : “ 如 气 质 恶 者学 即能 移 , 今 人 所 以多 为气所 使 而不得 为 贤者 , 盖 为不 知学 。 ” 』 ( ㈣ 为学 的路径 有两条 : “ 自明诚 ” 与 “自诚 明” 。“ 自诚

本真性与原始儒家_为己之学_唐文明

本真性与原始儒家_为己之学_唐文明

(《哲学研究》2002年第5期)本真性与原始儒家“为己之学”唐文明一出于庄子的“内圣外王”一语基本上规定了儒家思想的理论格局。

现代以来,在内圣与外王的关系以及二者孰轻孰重的问题上存在着争议。

现代新儒家视内圣为体、为本,而外王为用、为末,是强调了自我道德修养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一种不同的意见认为,儒家思想从其起源来说,实际上更注重“治国、平天下”的“外王”理想。

比如,周人的天命观在一些历史学学者眼中主要被看作是一种政治观念,这固然有其道理所在,但更深的一层是,天命观首先还是一个宗教性的观念,一个着眼于个人与天之本真关系的观念。

“仁”也常常被看作是对待他人的一种道德情感,尽管大概不会有人否认,儒家的“仁”更是一个着眼于自我的、人之为人的基本准则。

还有一种观点甚至认为,自我的观念在儒家是多余的。

芬格雷特在《孔子———神圣的凡夫》中说:“儒家把社会与神圣礼仪视同一体的观念,使得内在灵魂的假设成为多余……无须插入心理学上假设的自我概念。

”(转引自杜维明,第7页)芬格雷特的观点对于理解儒家思想的非西方特色极具启发性:实际上儒家并不需要西方传统哲学中对“灵魂”或“自我”的实体性假定。

但是,在儒家与具有明显西方性的现代性遭遇之后,随着理论范式的转移,“自我”作为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观念,自我认同的问题作为现代性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企图真正回应现代性的挑战的儒家来说就是不可回避的。

儒家没有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实体性的“灵魂”或“自我”的观念,但这也并不是说儒家就没有关于自我问题的观念资源,恰恰相反,无论是原始儒家还是后来宋明时代的新儒家,都遵循《大学》“修、齐、治、平”之教,将自我的修养与完善看得更为重要、更为根本。

最能反映儒家注重自我之道德修养的是孔子所说的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所以,尽管儒家向来以强烈的心系天下之道德情怀而著称,但也向来视其所学为“为己之学”。

但仅从话语层面来看,儒家对自我的关注主要在于道德修养方面,而对关于自我之所是的问题很少论及。

浅议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现实意义 车雪琴

浅议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现实意义 车雪琴

一、教育对象无论是古代教育理论还是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对象问题始终是一个首先面临的问题。

孔子在春秋末期,以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远见,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力先”的思想。

然而,他的这种思想与当时“学在官府”的社会现实相差甚远,孔子本着从人出发,讲究“人道”,就人事论人事的观点,提出了人与人之间“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极力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想实现“学在四夷”的局面。

就孔子“有教无类”这一主张而言,它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年龄和“国别”,都可以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孔子曾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教育对象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学生要自己愿意求学,据传人孔门求学还需有人推荐。

其二是学生要有支付教师劳动报酬的经济条件。

这里尤为重要而且支撑孔子教学思想的是第一点,他已经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学习态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他的教学思想也依此而建构。

虽然孔子的这两个条件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孔子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思想已初具雏形。

二、教师教师是办好教育的关键。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教师修养的意见。

而我们在学习借鉴这些经验时,更多的是在运用上的不足。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

他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孔子大半生做教师,论学识资历应该说有一定资格,但他从不停止学习,走到那里,学到那里,“每事问”,“不耻下问”。

在他看来,知识是无止尽的,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诲人不倦”是孔子最可贵的品格,他曾说:“教不倦,仁也。

”孔子把教育学生作为一种崇高的理想来追求,无论什么人向他请教,他都毫无保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

国学经典导论08-06:现代新儒学的基本思想

国学经典导论08-06:现代新儒学的基本思想

08-06:现代新儒学的基本思想现代新儒学的思想理论颇为丰富,就其根本观念而言,不外乎“儒学复兴”、“返本开新”、“儒家资本主义”三个命题。

(一)复兴儒学所谓“复兴儒学”,其宗旨就是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因而通过弘扬、复兴儒学,不仅可以解救中国,甚至可以解救世界。

新儒学第一代开山祖师的梁漱溟先生首先提出“儒学复兴”的命题。

梁先生指出:“世界上只有两个先觉:佛是走逆着去解脱本能路的先觉;孔子是走顺着调理本能路的先觉。

以后局面不能不走以理智调理本能的路,已经是铁案如山,那就不得不请教这先觉的孔子。

”因此,他断言“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实指儒家文化)的复兴”。

“复兴儒学”的主张奠定了现代新儒学的总基调和总方向。

大陆新儒家蒋庆也提倡复兴儒学,曾概括儒学在当今中国问题上的七大功用:通过儒学安顿中国人的个体生命、重建中国人的社会道德、重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重建中国人的希望,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政治制度以及奠定中国现代化的道德基础等。

(二)返本开新所谓“返本开新”,即是返传统儒学之本,开民主、科学之新。

换句话说,也就是由所谓“内圣”之学(儒家心性论)——开出“外王”之功(现代民主和科学)。

用牟宗三先生的说法,儒学在新时期发展的使命就在于:“道统之肯定、学统之开出、政统之继续。

”牟先生又将这种“三统并建”说归结为“内圣开出新外王”。

所谓“内圣”,即传统儒家的心性之学,用牟先生的话说就是“道德良知”,相当于“道统之肯定”。

所谓“新外王”,就是科学和民主,分别相当于“学统之开出”和“政统之继续”。

至于“内圣”何以开出“新外王”,牟先生又创“道德良知自我坎陷”之说,谓道德良知经过自我限制、自我否定,自觉地从德性主体转出知性主体,即从道德良知(内圣)开出科学和民主(新外王)。

新儒家第二代“返本开新”命题的提出是以对传统儒学内在价值与精神生命的认同为其前提的。

新儒家致力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核心———儒家心性之学的研究,发现在儒家的思想信仰中有一“宗教性的安身立命之所”,他们进而肯认儒家的心性之学亦谓之人文教与现代民主和科学并不矛盾,民主科学和现代化实是出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自觉的要求,出自儒家生命智慧之自然展现。

儒家修炼境界划分大全

儒家修炼境界划分大全

儒家修炼境界划分大全导言:儒家修炼境界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从古至今,儒家修炼境界一直是儒家学术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儒家经典中提炼出各种境界的划分,梳理其内涵和特征,以期为广大读者展现儒家修炼境界的全貌。

第一部分:初阶境界1. 诚实无欺:儒家修炼的起点是诚实无欺。

修行者要以诚实为本,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

这是儒家修行的最基本要求,也是道德修养的起点。

2. 孝顺父母:孝道是儒家修炼的核心之一。

修行者初阶境界的表现之一是孝顺父母,尊重长辈,以孝敬之心感化他人,培养敬老爱幼的美德。

3. 勤俭节约:儒家强调勤劳和节俭的品德。

初阶境界的修行者应该注重勤劳努力,不奢侈浪费,从小事做起,培养节俭的生活习惯。

第二部分:中阶境界1. 仁爱之心:中阶境界的修行者要具备仁爱之心,关怀他人,乐善好施,积极帮助有需要的人。

这是儒家修炼的重要内涵,要求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关爱和关心。

2. 知行合一:中阶境界要求修行者把所学的道理付诸实践,实现知行合一。

修行者应在实际生活中贯彻儒家的伦理道德理念,不仅明白道理,更要以身作则,成为他人的楷模。

3. 大爱无疆:中阶境界的修行者要有大爱无疆的胸怀,超越小我,将个人的利益融入到大局中去,为社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修行者要具备担当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第三部分:高阶境界1. 穷达无悔:高阶境界的修行者择善固执,舍弃低级的欲望和追求,追求内心的富足与无悔。

这一境界的修行者能超脱尘世,寻求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实现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2. 心如止水:此境界的修行者内心宁静如止水,面对外界的诱惑和挑战能保持始终不变的心境,不被外界干扰。

修行者要舍弃儿女私情,超越世俗的名利和功成身退,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安于心境。

3. 仙凡合一:高阶境界的修行者能在凡尘中保持仙心,达到仙凡合一的境界,超脱尘世而又融入其中。

此等境界的修行者能体现儒家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人格境界”,成为众生的楷模和导师。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检测答案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检测答案

1【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清代散文家桐城三祖中的成员。

()A、段玉裁B、黄宗羲C、姚鼐D、王夫之我的答案:C2【单选题】儒家的核心理念是()。

A、仁B、义C、礼D、智我的答案:A3【单选题】儒家最高的道德境界、为政境界、理想境界是()A、义B、礼C、智D、仁我的答案:D4【判断题】“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出自《论语•子罕》。

()我的答案:×1【单选题】下列哪一方面不是儒家“仁”的体现。

()A、人际关系B、政治理想C、心理感受D、思想文化我的答案:D2【单选题】“和谐”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

A、中庸B、论语C、礼记D、仪礼我的答案:C3【判断题】朱熹说“仁者心知德,爱之礼也。

”我的答案:√4【判断题】在人际关系方面,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指的是心心相通的状态。

()我的答案:×儒家学说基本概念的文字解析(三)1【单选题】下列哪一名人不是“殷三贤”的成员。

()A、微子B、箕子C、许由D、比干我的答案:C2【单选题】“仁”在十三经中总共出现了()次。

A、456.0B、356.0C、365.0D、465.0我的答案:D3【判断题】儒学和儒家是一回事。

()我的答案:×4【判断题】仁不是一个封闭的、单一的定义,它的哲学范畴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范畴。

() 我的答案:√儒家学说基本概念的文字解析(四)1【单选题】“引仁入政”从而提出了“仁术”的思想家是()。

A、孟子B、孔子C、老子D、墨子我的答案:A2【单选题】“仁”在“礼”中的体现是()。

A、慈爱孝亲B、温和润泽C、祭祀存念D、报本施恩我的答案:C3【单选题】儒家思想中“仁”的品质是()。

A、慈爱孝亲B、温和润泽C、报本施恩D、祭祀存念我的答案:B4【判断题】《孟子》一书中总共出现了100次“仁”。

我的答案:×5【判断题】《礼记》使仁的内涵大大丰富,使用范围大大扩展。

()我的答案:√儒家的教化观念(一)1【单选题】历史上关公形象中的永恒精神价值是()。

请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请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请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孔子被称为我国古代教育第一人,其创立的儒家学派更是成为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思想的主流,其教育思想也成为了我国教育思想发展的主流。

他所提倡的德育内容,即:忠、孝、诚、信、智、勇、温、良、恭、俭、让、廉、和、宽、敏、惠、中庸、忠恕,可以说影响了整个中国几千年,甚至可以说影响了世界几千年。

可以说,孔子的德育思想是我们新时代德育教育的宝库,它不仅为现代德育提供了重要的内容,而且它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生学习和教师教育的方法。

即使过了两千五百多年,这些方法对于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仁”是孔子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更是他思想的核心。

作为教育家,孔子认为理想中的国家治理应该不是充满刑罚的治理,而是通过言传身教的德育教育进行治理。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现代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孔子的德育思想,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教育。

一、重视人格树立,实现个体价值人是道德的主体,人格的树立有利于个体价值的实现。

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思想之一,这种仁爱体现了社会崇尚志士仁人的气节和精神。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实现人的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孔子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

”“为仁由己”,“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教育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升华,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锻炼实现仁义道德和知识文化修养的完美的结合,最终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的德育的提升。

有关生理学、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身心发展,既是自然的客观过程。

又是社会历史文化过程,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是各种学习活动的发起者、行动者、作用者。

随着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不断增强,他自身就有一种自尊自信和追求真理的自觉性。

儒学与人生考试答案

儒学与人生考试答案

儒学与人生考试答案第一篇:儒学与人生考试答案1.单选题(本题总分50.0分,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0分)1.(本题分值: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出自哪部典籍?A.《汉书》B.《周易》C.《孟子》D.《论语》标准答案:D2.(本题分值:2)“今之学者为人”中“为人”指的是什么?A.做人B.做给自己看C.作为D.做给别人看,沽名钓誉标准答案:D3.(本题分值:2)“古之学者为己”中“为己”指什么?A.学习修养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是为了自己的一种完善B.为自己名利C.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D.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标准答案:A4.(本题分值:2)钱逊教授认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什么?A.修身B.齐家C.治国D.平天下标准答案:A5.(本题分值:2)“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出自哪部典籍?A.《论语》 B.《孟子》 C.《礼记》D.《史记》标准答案:A6.(本题分值:2)根据钱逊教授所讲,五四运动爆发的第二天,谁在清华大学抄写了一张《满江红》的字报? A.巴金 B.郭沫若 C.闻一多D.钱钟书标准答案:C7.(本题分值:2)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 A.周易 B.中庸 C.大学D.论语标准答案:A 8.(本题分值:2)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提出()原则?A.“用力少,见功多” B.“重义轻利” C.“以义导利”D.“以义为本”标准答案:A9.(本题分值:2)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A.人生B.理论C.儒学D.传统道德标准答案:A10.(本题分值:2)“身心和谐”中“心”在儒家思想中指的是()?A.心脏B.人的精神C.心思D.心情标准答案:B11.(本题分值:2)儒学的根本是()? A.民与君B.三皇五帝与大同社会C.人与仁D.人与人标准答案:C12.(本题分值:2)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一个是局限性,还有一个是()? A.重复性 B.时代性 C.象征性D.历史性标准答案:B13.(本题分值:2)从儒家历代圣贤的智慧资源中提炼了三条“为富之道”,哪个不属于?A.戒奢寡欲,洁身自好B.富而无骄,富而好礼C.以财发身,兼济天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们如浮云标准答案:D14.(本题分值:2)从历史渊源考察,中国的情、理、法中“理”的含义说法不正确? A.天理 B.道理 C.公理D.公共道德标准答案:B15.(本题分值:2)儒学的核心是()? A.人与仁 B.民与君 C.仁与礼D.人与人标准答案:C16.(本题分值:2)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国文化的三大思想源头?A.儒B.道C.佛D.法标准答案:D17.(本题分值:2)治学的三个层次是知、懂、还有一个是()?A.思 B.熟 C.透D.通标准答案:D18.(本题分值:2)“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儒家人文精神蕴含着深刻的美育品格,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化育之道;形成于“轴心时代”的命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奠定了这种文化精神品格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归以之文化存在为本,以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观照为中介,通过人与对象世界的各种关系的恰如其分的把握来化解各种矛盾,从而实现人与对象世界关系的和谐,解决人自身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寄托,达到人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种文化精神,在人与自然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

“循天道,尚人文”的人文倾向、“致中和,得其分”的中和境界以及“崇礼乐,赞化育”的美育工夫,这三者就构成了儒家人文精神由内而外、曲体而用、由境界而工夫的基本内涵和总体风貌,也成了中华传统精神文化共通的精神和最基本和最突出的特征。

一、儒家文化的元典精神儒家人文精神的元典,学术界大抵都追溯到《周易·贲卦·彖传》,“人文”一词即出于此:“天文也(王弼注: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语奠定了儒家文化的精神基因,即人文精神。

在中国古代,“文化”这一整词在西汉以后才正式作为专有名词使用,其内涵即为“文治教化”或“以文教化”,而“人文以化成天下”其实已切入了后来“文化”的内涵,并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因此,可以说“人文化成”是儒家文化的精神基因与核心。

根据我的理解,在这一元典语汇里,集中包含着儒家人文精神的三层内涵,或者说是由内而外、由体而用、由境界而工夫的三重要素,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倾向、以“止’’为度的中和境界和以“化”为用的美育工夫。

“人”——“止”——“化”构成了儒家文化特有的人文精神与风貌。

首先是“循天道,尚人文”,以人为本的人文倾向。

二程曾这样强调《周易·贲卦·彖传》的这段话;“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音乐创作中的语汇运用与传统戏曲元素的融入

音乐创作中的语汇运用与传统戏曲元素的融入

风 的 音 乐 来看 ,传 统 的戏 曲元 素 在 音 乐 创作 中 的运 用越 来 越 得 到 人 们 的 青睐 。本文 从 “中 国风 ”曲风 的 音 乐来探 讨传 统的 戏 曲 元 素 与 音 乐 创作 中语 汇的 运 用之 间 的 关 系, 并 深 入挖 掘 音 乐创 作 中融 入传 统 的戏 曲语 汇 方 法 。 关健 词 : 音 乐创 作 : 语 汇 ;传 统 戏 曲
一 .
中国传统戏 曲中的语汇运用手法
1 . 自然 运 用 语 汇 的 手 法 。 英 国的象征主 义大 师叶芝 在观看 了日本的 能乐后说 : “ 我 到 亚 洲去 寻找 一 种 舞 台程 式 、比较 拘 泥 形 式 的面 孔 、 一
的影 响 ,戏 曲也 不例 外 。 儒 家 思 想 的 本虚 而 实 是 儒 家 思 想 中 的立 身 之 所 , 儒 家 的
与风格。
间 和 舞 台 空 间 的局 限 , 传 统 戏 曲在 人物 造 型 、 动 作 姿 态 以及
舞台布景上都采取了夸张 的手法 。 例如戏 曲中利用色彩来显
人 物 的性 格 特 征 ,京 剧 中 的曹 操 是 “ 白脸 ”的脸 谱 形 象 ,利 用 白色 来 表 现 奸 诈 狡 猾 的曹 操 形 象 。 我 们 看 这 种 色彩 出现 在 人物 脸 上 ,显得 很 夸 张 , 但 是 人们 正是 通 过 对 色 彩 的直 观 感 受 去 了解 人 物 内心 的 活 动 ,这样 它就 真 实 了。传 统戏 曲 的语 汇 表 现 与表 达 有 时 候 也 通 过戏 曲 的布 景 来 展 现 。 传 统 戏 曲 的 布 景 不像 今 天我 们 看 到 的 真 实 的 电视 剧 或 电影 的布 景 , 戏 曲 是 采 用 一种 夸 张 的手 法 来 进 行 布景 的 , 这 是 因为 受 到 舞 台 空 间 和 布 景技 术 的局 限导 致 的 。例 如 ,在 戏 曲 中 ,舞 台 上 的 一 张桌子 , 在 我 们 的眼 中,它 是 一 张 真 实 的 桌子 ,或 许 在戏 曲 表 演 过 程 中 ,人 物 站 在 桌 子 上 ,那 这 张 桌 子 就 成 了 一座 山 , 这 就 是 在戏 曲 中 的特 定 关 系 下 的语 汇 表 现 力 的 夸 张 。 3 .“ 虚 ”中有 “ 实” ,“ 实 ” 中有 “ 虚 ”的语 汇 表 达 方 式 中 国传 统 戏 曲 与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的 内涵 是 紧 密 联 系在 一 起 的, 在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中 , 儒 家 、道 家 及佛 家 文 化 的 影 响深 远, 人 们 日常 的 生 活和 工作 都 在 有 意 或 无 意 的受 着 这 些 思 想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及其现实价值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及其现实价值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1.人本精神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是其最根本的特质。

作为中国文化之主流的儒学,更是注重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等等。

儒学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关注现世现生的人文精神。

儒学的人文精神,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发展,更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进一步演变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曰,“天地之间,人为贵”。

荀子曰,“人最为天下贵”。

进而解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草木、贵于天地之间,在于人有“仁”和“义”。

“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

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

“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

所以说,儒学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仁与礼,第一次明确肯定了“人”的本质与价值,探讨了人之本质与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儒学人文精神的基本特色。

孟子以后的“性善论”进一步将社会伦理赋予人的本性,则不仅从人的本质上揭示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而且从道德论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去恶的理性自觉和自由选择,赋予了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的能动自主权及其内在根据。

2.忧患意识儒学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对国家生命和人民生命生存的关怀,是对个体和整个人类生命存在的命运、变化的责任和使命的关怀。

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忧道的积极入世和承担实践责任,使忧患意识得以提升。

“凡忧患之事欲任,乐事欲后。

”这种积极担当忧患的责任意识,后乐的精神,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不谋而合。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忧患精神,提出了忧患的概念,认为人的生命生存、事业成败、国家存亡都与是否有忧患意识相关。

周北辰.儒教要义

周北辰.儒教要义

导言:儒教是中国的民族宗教(是一个民族绝大多数成员长期共同信仰的宗教),即民族主导性信仰体系。

中华文明,其实就是儒教文明。

儒教起始于伏羲,定型于周公,大成于孔子,后经历代先圣先贤发扬而光大,距今已有6500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儒教滋养并安顿着中华民族。

(P3)
国家宗教,即得到政府支持,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并在社会价值取向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的宗教。

数千年来,儒教始终是中国的民族宗教,也是中国的国家宗教。

(P3)
国教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精神的根脉所在,灵魂所在;是国民安身立命之所;是国家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本;是一个民族国家的价值基础和力量源泉。

儒教是入世间法,儒教经典及教义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礼乐刑政的治世观、一统多元的社会观、保民爱物的和谐发展观、家国一体的天下主义情怀、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任德不任力的王道政治理念等等,都是我们今天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及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取法的资源。

(P93)。

本然实然与应然——儒家“天人合一”论的内在理路

本然实然与应然——儒家“天人合一”论的内在理路
发展: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发 挥
完善: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
影响:儒家“天人合一”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 特征之一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 信
理论基础:以“仁”为核心,强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abc




伍陆Biblioteka 孔子提出“仁”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与天道相通
荀子提出“天人相分”,认为天道与人道各有其职,但最终目标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 界
董仲舒吸收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构建儒家“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
起源: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天人合一”思想
忠恕之道:儒家提倡忠诚和宽恕,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关系,也是政治稳定的 基础。
义利之辨:儒家强调道义与利益的区分,认为政治家应以道义为重,而不能只追求个人利益。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自然与人类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 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儒家认为艺术应该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应该反映出自然的美和和谐。
儒家“天人合一”论对现代文 化多样性的影响
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启 示
对道德伦理建设的贡献
对个体人格完善的引导
对社会秩序稳定的维护
汇 报 人 :
abc
天理是普遍的道德 原则,而人情则是 具体的情感和心理 状态。
儒家强调在道德实 践中应将天理与人 情相结合,以实现 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理与人情融合的 过程是通过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 下的实践来实现的 。

儒家 真与假的辩证关系

儒家 真与假的辩证关系

儒家真与假的辩证关系
儒家对于真与假的辩证关系主要集中于真诚与虚伪的探讨。

在儒家思想中,真诚被视为道德的基石,而虚伪则被视为道德败坏的表现。

首先,真诚在儒家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儒家认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互助的基础,是一种真实的道德行为。

在儒家的伦理观中,真诚是一种道德的追求,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态度。

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认为人与人之间应保持真诚的心态,不虚伪,不作假。

只有真诚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

与此相反,虚伪在儒家的教育中被视为道德败坏的表现。

孟子曾说“君子不器”,认为虚伪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人格堕落的表现。

虚伪在儒家的伦理观中是一种道德的背离,它违背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真实态度和真实感情,是一种虚假的道德行为。

其次,在道家思想中,真诚与虚伪被看作是个体心灵状态的表现。

道家更加强调自然本真的追求,认为真诚和虚伪都是相对的,取决于个体与外界的关系。

总的来说,儒家强调真诚在个体和社会中的重要性,认为真诚是道德的核心,而虚伪则是道德败坏的表现。

这一思想主张在个体和社会层面都应追求真诚,避免虚伪,从而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儒家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儒家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儒家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儒家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强调品德的培养、礼仪的规范和贤德的榜样作用,旨在培养出一批具备高尚品德和优秀能力的君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儒家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首先,儒家教育强调人文精神,但现实中却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

在当今社会中,不少人追求的是眼前利益,如果这种追求与儒家教育的人文精神相冲突,很容易形成尴尬和矛盾。

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重点中学或大学,会忽略孩子的兴趣和兴趣,这与儒家教育所强调的“诚实尊重”的精神格格不入。

其次,儒家教育注重个人养成,但现实中多有人抱有利己主义思想。

在儒家教育中,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是至关重要的,倡导以“君子自修德以及至诚举事”的理念,即便是受到祖宗礼仪和其他传统规范的影响,也要以真诚的态度为自己积累素养。

然而,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竞争,不少人开始抱着“先利己”的心态,此时,“君子自修德以及至诚举事”的精神就很难得以发挥。

此外,儒家教育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但现实中却充斥着竞争和矛盾。

儒家教育的“仁爱”理念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体现了人们的亲情和友谊、在常态化交往中敦睦亲情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出现种种矛盾而造成的人际关系危机,精神生活,特别是定期制社会人群心灵工程,成了一件大事。

但现实中,社会的竞争和利益使人们产生了种种冲突和矛盾,不少人把人际关系看作是利益交换的工具,这种现象严重违背儒家教育的“仁爱”理念。

最后,儒家教育注重尊师重道,但现实中存在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歧视。

在儒家教育中,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而又严格的关系,强调学生要尊敬师长,这一点至今仍保持着很高的教育价值。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却对知识和文化持有轻蔑、歧视的态度,认为这些东西并不能直接带来丰厚的利益,只有一些热门和实用的专业才有价值。

这种偏见和歧视,不仅会侵犯教师的尊严,还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严重损害了儒家教育的基本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虚而实——儒家教化理念的立身之所(一)摘要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教化理念或教化之道,有“虚”与“实”两个特点。

“虚”,是指它作为理想性的存在,必与现实世界尤其是政治和政权的运作保持间距;“实”,是指它不仅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必须要有一个“以身体道”的群体作为其实存性的人格体现和传承的载体。

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乃伴随着“政”与“教”的解构,使教化之道由政治的事务逐渐转变为一种社会的事务,一种与人的个体内在生活相关的精神的事务,真正地发挥出其“本虚而实”的作用。

在中国现代以来,“心性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教化之本或“教养的本原”,亦经历了一系列与现实政治事务解构的过程。

但中国现代的文化状况,其病实在于有“解构”而乏“建构”。

儒学“以身体道”群体的失落,心性儒学之“道问学”层面的退居学院化、知识化一端,“后革命”时代主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性之“实”的教化方式的被边缘化,导致了切合民众生活之文化自觉和整合功能的缺失。

返归历史文化本原以建立核心的教化理念和文化整合认同的超越性价值基础,已是势所必然。

对中国经济崛起在文化发展方面的要求,中国学人应有足够的理论和文化上的积累与准备。

关键词教化理念本虚而实解构建构以身体道心性儒学1.虚与实一种文化精神,“教化”是其核心。

这教化之本在西方文化为宗教所担当,而在中国传统上则是由中国的哲学,尤其是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哲学来担当。

教化,既要具备一套核心的教化的理念或教化之道;同时,还要有一种作为这教化之道或理念的现实实存性(现实的人格化)的体现。

作为文化精神之核心的教化之道,有两个重要的特点:“虚”和“实”。

这教化的理念或教化之道,本质上是一种理想性的存在,它理应与现实的世界尤其是政治的、政权的运作相互保持间距,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必须是“虚”的;同时,这教化的理念又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必须要有一个“以身体道”的阶层或群体作为它实存性的人格体现和传承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必须是“实”的。

教化理念或教化之道这“虚”与“实”两面,“虚”是其本,而“实”是其用,本“虚”才能用“实”,二者乃一体之两面,既相反而又相成。

儒家教化理念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立身之所的缺失,正是由于这“虚”与“实”的错位所致。

在历史上,各个文明系统大都存在过某种形式的所谓“政教合一”的阶段。

这个政教的合一,就是把教化之道的本“虚”之体,进行了“实”的政治和权力运作。

教化之道本体现着一种理想性。

这理想当然不能脱离人的现实存在,因此这教化之道总在对现实世界起着一种奠基和赋予价值或价值本原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总是比较容易把二者混淆起来。

欧洲中世纪以教会干预世俗政治,由此而有所谓神权与王权的斗争。

这是政教相混淆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中国历史上也存在过此种情况。

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原本是以内圣为本,但至汉代儒术独尊之后,这个观念在现实中却发生了一种微妙的倒转——君王即是圣者(皇帝也被尊称为圣上)。

这种“虚”与“实”,理想与现实的混淆,或现实理想化,理想现实化的状况,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现实的世界是一个定在,现实中所发生的事情皆具偏执和偶然性的特性。

黑格尔把宇宙过程看作一个“恶”的过程。

他讲,理性和精神有一种“狡计”,它自身可以藏于背后,安坐不动,不受影响,而让各种私利动机出场,在它们的相互斗争中去实现自己。

黑格尔讲“绝对理念”、“绝对精神”,这“绝对”两字就表明了理念、精神之理想性的意义。

但现实却是一个相对的、偶然的,充斥着“恶”的过程。

所以,一旦我们把这“实”与“虚”或现实与理想相混同,让实存的权力代表一种理想性的理念来说话,并冒充这种理想性的理念来行使这权力的话,就不仅“污染”了这理念,同时,也造成了人的越界或僭越,从而造成人类历史上种种野蛮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这种情形,中西方历史上都出现过。

人们批评儒学,认为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以礼杀人”的现象,应该由儒学来承担罪过。

但是,我们同样从西方的历史上看到过一个所谓“黑暗的时代”,在那里,也存在过“以神杀人”的情形。

其实,这“以礼杀人”,并不是“礼”的罪过,“以神杀人”,也不是“神”的罪过;而是人们把理念的“本虚”与现实的“用实”,尤其是与政治运作和国家权力相混淆的结果。

因此,文明的发展必须要将这“实”和“虚”、“政”和“教”分离开来,把教化的理念与现实的政治权力分离开来,使之保持一个间距。

从这个角度,我们实可以把西方近代、现代化的过程看作一个文明的教化理念或教化之道与现实政治事务和世俗权力逐步解构,而复归于其“虚”体之位的过程。

西方近代以来的所谓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可以视作这一分离、解构过程的不同环节。

二者分离和解构的结果,使得教化之道由政治的事务逐渐转变为一种社会的事务,一种与人的个体内在生活相关的精神的事务。

它作为一种内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教养的本原,由此而无形无臭地运化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了为人的现实存在赋值和奠基的意义。

教化之道之“虚”与“实”的各安其位,使之真正地发挥出其“本虚而实”的作用。

2.“心性儒学”与“世俗化儒家伦理”的良性互动关系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化之道和教养的本原,在中国现代以来,亦经历了一系列与现实政治事务解构的过程。

大体上说,这个解构,在辛亥革命推翻代表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最后一个王朝时即已基本完成。

但是,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教化理念与现实政治事务的解构,是在其内部得到完成的;在中国,这种解构,却基本是在一种外部力量作用下发生的,因而儒学与现实政治事务的解构,并未使它顺利地转变为一种社会的和人的内在精神生活的事务,而是失去了它实存的根基,面临一种无所依归的尴尬境地。

儒家的教化理念和教化之道,当然亦不能只是观念性或者理论性的存在,它必然具有一种实存中的表现。

历史上的儒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表现,一般可以区分为三个层面:“心性儒学”、“制度化的儒家伦理”、“世俗化的儒家伦理”1]。

随着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解体,“制度化的儒家伦理”,当然早已不复存在。

而“心性儒学”和“世俗化的儒家伦理”两个层面的状况则比较复杂,需要略作分析。

撇开“制度化的儒家伦理”不说,传统中国社会“心性儒学”和“世俗化的儒家伦理”本是密切相关、互动相成的两个层面。

《礼记·中庸》讲:“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察”者,着也。

此显著于“圣人”智慧与人格者,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心性儒学”;而其见诸愚夫愚妇日用常行者,即所谓“世俗化的儒家伦理”。

这两个层面的关系,也就是今人所谓精英文化与民众文化的关系。

儒家所理解的“道”,既存诸百姓人伦日用,又超乎这人伦日用。

这个“超乎”,即在于此精英层面对后者的一种反思、自觉、提升、点化的超越作用。

二者在这种相成互动的张力关系中,适构成一种良性的、活生生的文化生命存在。

我们可以作为六经之首的《周易》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作用为例,来说明这两个层面的关系。

《易经》本为卜筮之书,其中亦体现着古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理解。

儒家解《易》,有《易大传》之作,乃形成一套形上学的哲理系统。

孔子对《易》的态度,帛书《易传·要篇》有一段记载说得很清楚:“子赣曰:夫子亦信其筮乎?子曰:吾百占而七十当,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从其多者而已矣。

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

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

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

史巫之筮,向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

”2]孔子对《易》的态度,与史、巫不同,其所关注者,在其心性义理和形上之道。

《要篇》所谓“观其德义”、“求其德而已”,与《系辞传上》“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说卦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说法完全一致,所言皆属所谓“心性儒学”。

但孔子并不否定卜筮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

《荀子·天论》说:“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

”这个“文之”的作用,就是《易·观·彖传》所谓的“神道设教”。

这“君子之文”和“神道设教”,即表现了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心性儒学”与“世俗化的儒家伦理”两个层面的相切互动的关系。

在一般社会尤其民众生活中,各种神灵和宗教信仰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儒家的教化,乃因任而点化之,而不是简单地排斥它。

因任,故以“神道设教”。

《易·观·彖传》:“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因任而切合民众生活之信仰,这是教化的前提。

但因任不能是放任,没有文化之超越层面或“君子之文”的点化、提升、澄汰和凝炼作用,百姓之“神”或卜筮就会因之而流为巫蛊邪道,堕入一片黑暗,而不能有“文”化意义的自觉和超越。

“明数而达乎德”,“与史巫同涂而殊归”,既因之以“神道设教”,又导之以“察乎天地”的“君子之文”,“心性儒学”与“世俗化的儒家伦理”这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正是以儒学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能有两千多年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所在。

3.“以身体道”群体的缺失古来“心性儒学”层面,亦包涵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尊德性”和“道问学”——而不仅仅是一种观念和学理的存在。

《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追迹古代历史传统,曾至杞、宋二国3],必欲得其“文”、“献”以征之。

“献者,贤也”。

“献”,就是“尊德性”这一方面的成就,这是那个文化理念于现实人格之活的体现。

在“心性儒学”这一层面,儒学当然在“道问学”上有一套观念和思想的系统;但它更注重在“尊德性”方面的成就。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学止诸圣”,“学以致圣人之道”,这种学术思想,表明儒家所倡为学之道,乃以“尊德性”为其核心。

任一文化的教化理念,都要有一群“以身体道”的阶层作为它的活的肉身性的体现和传承的载体。

黑格尔在政治观上崇尚君主立宪,因为他认为,国家的君主、国王是理念的自然化、肉身化的表现。

他曾经很尊崇拿破仑,认为拿破仑即是骑在马上的“世界精神”。

黑格尔这个政治观自有它的时代局限,但他所强调的“以身体道”的精神,却是合理的。

在一般社会中,一种文化理念、价值理想,不仅以各种方式体现于社会的生活,同时,也以“以身体道”的人格感召形式实现着其教化之效。

教会、寺院及其神职人员、民族英雄、伟大人物的人格精神、贵族的仪表、领袖的风范,也都不同程度地起着这样的作用。

儒学以“尊德性”为核心的“尊德性”与“道问学”统一的精神,使之不局限为一种学理系统,而同时亦以一种道义担当的精神,体现于圣贤的“践形”活动,以活生生的人格力量,昭示于现实社会生活,从而体现着一种拟于宗教的教化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